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 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 桂花雨》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

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桂花雨

本节课主要通过研究《桂花雨》这篇课文,让学生掌握生字词、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等能力。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一、字词教学

1.研究生字词:箩、杭、懂、兰、箩、糕、饼、浸、缠、捡、婆、茶。

2.注意发音和书写技巧,如“缠”是翘舌音,读“chán”,左

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

3.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

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二、阅读理解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3.研究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4.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表达运用

1.学生仿照“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

子里的桂花。’”的句式,练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

感受。

2.课文全部学完后,让学生仿照“摇花乐”的片段,以

《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3.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加深对

课文中思乡之情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让学生在字词、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等方面得到提高,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家乡的美好和思乡之情。

2.多媒体课件

本课程将会在2个课时内完成。

第1课时:

课程目标:

1.学生将会认识2个新的汉字,能够书写10个汉字,理解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桂花雨”的含义,品读“桂花雨”的香气。

一、导入课文。

1.以“雨”这个词为引导,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雨,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不同的雨。

2.引出本课程的主题:“桂花雨”,并让学生一起读出完整的课程主题。

3.提出问题:学生们在读完主题之后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预设以下问题:

1)为什么叫“桂花雨”?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

3)为什么课文以《桂花雨》为题?

4.通过学生熟悉的雨来引出新的课程,让学生感受桂花雨

落下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内容,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

1)准确读出每个汉字的发音。

2)读通整个句子,对于长句或难读的句子需要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的预情况:分类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确保学生准确读出每个汉字的发音。重点指导“浸”“缠”的读音。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确保学生准确地读出每个汉字并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4.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5.让学生朗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通过扫除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联系生活实际读好相关句子,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的、有效的。

三、深入理解课文。

1.初步了解“桂花雨”。

1)解释“桂花雨”的含义:很多桂花一起落下来,就像下

雨一样。

2)引导学生读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并指导学生读出感叹号,体会出作者对“桂花雨”的赞叹。

3)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并写上批注。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桂花雨”的感受。接着,集体汇报,每个学生都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对桂花雨的感受,例如“香喷喷”、“快乐无比”、“难忘”、“充满思念”。

在品读“桂花雨”中的“香”这一段,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

一句话“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

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引导学生将这句话改为肯

定句,并解释“浸在桂花香里”的感觉。老师可以通过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让他们感受到桂花香气的无处不在。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桂花香气的理解。

接下来,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段话“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XXX,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挑”和“捡”的区别,并让他们感受到桂花香气的持久和广泛。最后,让学生一起读出桂花的浓香。

最后,老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段话“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桂花雨的情景,并让他们大声喊出自己的感受。

看着桂花纷纷落下的图片或视频,一起大声喊出自己的感受。这场桂花雨是一场快乐无比的雨,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的词句中感受到。作者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表达出难以言表的快乐。小时候,作者最喜欢桂花,它的香气太迷人了。摇花对作者来说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现在终于可以摇桂花了,所以作者很开心。我们也来和作者一起摇桂花吧,感受桂花香的浓郁和香气的醉人。

老师:看,桂花纷纷落在你的头上了,你有什么感觉?再看,又落到了你的脖颈上,你有什么感受?哈哈,又落到了他的身上了,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为什么说是“好香的雨”?让我们读出“我”内心的快乐。

5)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快乐的词汇?(生说,师出示课件)比如欣喜若狂、兴奋不已、欢天喜地、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笑逐颜开、心花怒放等。

2.品味“桂花雨”中的“思念”。

1)这场“桂花雨”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思?请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画画、想想。

2)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3)品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①指名读。让我们把这句话改成反问句。(这里的桂花再香,怎么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③想象你自己在说话。

如果我说:“这里的水真甜啊!”母亲会说:“你在这里喝的水比不上我们家乡的水。”

如果我说:“这里的橘子真甜啊!”母亲会说:“这里的橘子再甜,也比不上我们家乡的橘子。”

许多年过去了,我和母亲到了外地,我对母亲说:“这里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会说:“你还是想念家乡吧。”

④从这里,你感受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板书:思念故乡)请学生带着这种思乡之情再读母亲的话。

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读出情味,心驰神往,领会精妙之处。

二、回归整体,积累拓展。

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要以《桂花雨》为题。

2.课件出示,介绍作者XXX及其配乐。

作者写这篇散文时已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自从离开家

乡后,她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再也看不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怀念家乡,这就是桂花香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

3.老师播放配乐,朗诵《乡愁》。

4.交流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XXX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抬头望着明月,低头想起

故乡。——XXX的《静夜思》

3.少年离家,老年回乡,乡音依旧,但鬓发已斑。——XXX的《回乡偶书》

4.今晚的露水白白的,月亮明亮的像故乡一样。——XXX 的《月夜忆舍弟》

5.推荐阅读。花儿散发着故乡的香气,月亮照耀着故乡的

家园,亲人们是故乡的牵挂。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乡的名篇,例如XXX的《城南旧事》,XXX的《故乡》,XXX的

散文集《桂花雨》。请同学们在课下多读这些书籍,到时我们再一起分享阅读心得。

6.仿照“摇花乐”的片段,以《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有趣故事。

通过扩展阅读,帮助学生搜集更多的阅读材料,更有利于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主研究和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按照“香、乐、思念”的线索,抓住文本,体会故事中香气、乐趣、思念的滋味,最终领悟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通过多种方式,例如抓住重点词句多读、创设情境引导阅读、联系上下文导读等,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在语言表达方面,及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投入、充分表达,读得到位。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懂得阅读散文可以用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还能帮助学生研究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表达生活的真实与亲切,为仿照“摇花乐”片段,以《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的童年生活作了指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思维及朗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写了“我”的童年时代,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因此,我认为,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是要多读,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多揣摩,从作者的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感悟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让学生自由说童年趣事。

2、有位作家叫琦君,她也有难以忘怀的童年,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 3、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4、师:桂花你们见过吗?说说你了解的桂花有什么特点? 5、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中桂子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一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 ⑴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⑵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⑶想一想“桂花雨”指什么? 2、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老师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名学生说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欢。 (三)精读课文,想象情景,体会感情 1、了解桂花树的样子:琦君笔下的桂花树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2、梳理课文脉络: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琦君为什么还要写桂花呢?通过读书让学生发现是从“桂花的香”和“摇花的乐”两方面写的。 3、体会桂花的香:桂花到底有多香,让我们通过读书去感受吧! ⑴找出写桂花香的句子: 重点指导的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学生理解“全年”的意思。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 ⑵让学生读出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⑶品尝桂花的香和甜,桂花的香和甜通过读表达出来。 4、感受摇花的乐:桂花的确很香,作者很喜欢它。其实最让作者高兴的事是──帮妈妈摇桂花。 ⑴找出写作者想摇花的句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 ⑵读句子感受作者急切的心理。 ⑶演摇桂花的情景,说出此刻的心情。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雨”这个词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板书:雨)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课件出示相关的词语) 出示课件:

春雨绵绵牛毛细雨细雨如烟蒙蒙细雨瓢泼大雨狂风骤雨倾盆大雨 2.点出课题。今天,当代女作家琦君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雨——桂花雨。(补全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1)为什么叫“桂花雨”?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 (3)本文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 4.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雨导入新课,感受桂花雨落下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分类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切实让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浸”“缠”的读音。) 出示课件: 不懂兰花箩筐婆婆糕饼沉浸纠缠茶叶捡起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通过所写的事物,或蕴含着作者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本单元主要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三篇精读课文和《珍珠鸟》1篇略读课文组成。《白鹭》是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来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许地山的父亲希望他们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期望孩子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借助桂花,来展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表达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珍珠鸟》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抓住珍珠鸟的可爱,表达了“我”与珍珠鸟之间互相信赖、和谐相处的情意。 2.单元重点: (1)阅读时,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知道课文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学习借用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心中感情的方法。如:《白鹭》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课文中描写白鹭的语言,通过对全文的读、悟加深了学生对白鹭的了解,从而深刻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落花生》一文则抓住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则重点抓住抓住桂花的香、乐,来寄托思乡之情;《珍珠鸟》通过叙述珍珠鸟前后对人的变化,抓住珍珠鸟的可爱,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2)学习书面表达,从阅读课文做起。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意味着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对前面四篇课文所学表达方法的运用。先回顾前面所学的四篇课文: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引导学生找到一样自己喜欢之物,或因美而喜欢,或因有特别的故事而喜欢,或因有特别的含义而喜欢等,而后要会按照习作中的提示:是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得到,为什么成为心爱之物等来安排自己的习作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这样事物的感受。 【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由儿童向青春期过渡的开始时期。这时候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着明显的变化,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语言训练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验摇花乐和思乡情。 3、揣摩文本语言,并学会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课堂教学应在师生、生生对话交际的过程中进行。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凭借文本,挖掘教材资源,在想象、诵读、体验等语言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会运用的“活”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揭示中心句 1、课文一开头,她就说: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 2、出示: 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二、品味香气迷人 1、大家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2、出示句子: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每时每刻都泡在香气里,你就是琦君邻居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摇花乐 1、用心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3、读: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4、想象写话。 5、这么香,这么迷人的桂花,我陶醉了,那父母亲呢? 6、诗: 自己再读一读父亲的诗,你想说什么? 四、品味生活香浓 1、个别读第四自然段。 2、比较句子: ⑴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⑵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指导朗读。

部编版《桂花雨》教案优秀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桂花雨人教(部编版) 第3课《桂花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认读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浓浓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童年》,一起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师:你的童年一定也有许多有趣的事,那就和同伴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师:同学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 2. 板书课题《桂花雨》。 师:桂花真的会下雨吗?桂花雨是什么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二、初读感知 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浸”读jìn,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小组合作探究: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 3.你是怎样理解“桂花雨”的? 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 háng luó yóu zī gāo bèn zhǐ 杭州一大箩尤其姿态糕饼笨笨的指指点点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文) 1.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2 段):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6段):作者童年时摇桂花。 第三部分(第7-8段):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童年的“桂花雨”。 2.第一部分 (1)品读第1-2自然段,自主学习,思考:作者心中的桂花树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原句。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 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第二部分 (1)品读第3自然段,小组合作探究:桂花一开,母亲为什么就开始担心? 八月是台风季节,母亲担心桂花被台风打落,没有办法送给乡亲们。 (2)“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从中你感受到母亲是位什么样的人? 母亲为人热情,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3)品读第4自然段,思考:“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你是怎样理解“浸”这个字的? 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4)品读第5自然段,思考:从“老是”、“缠”这个词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盼望早点摇桂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学设计第1篇】 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法点睛 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①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②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③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回读全文,归纳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的写法特点──评价归纳,转换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案 学习提纲 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 2.按小时候念在家乡──中学时在杭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二段。小时候主要写了()、()、()、()那几件事。读中学时主要写了()、()二件事。 3.勾画小时候念中学的时候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体会。 (1)勾画喜欢桂花香的语句,思考批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摇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摇桂花的动作有();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摇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桂花带桂花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思想感情?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案)

3 桂花雨 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重点)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重难点) 学前准备学生预习学案反馈手册。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教师备课课件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 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作者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感受童年的美好。 导语:童年是一首歌,清脆悦耳;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同学们,你们的童年里发生过哪些趣事呢?你是不是仍然记忆犹新?回忆当时的场景,和同学分享你童年的乐趣吧!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3.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小结:看来同学们童年里的趣事真不少啊!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去享受那一场香香的桂花雨,去体会童年的无限乐趣吧! 4.教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教师板书:桂花雨。) 明确:“桂花雨”是指摇桂花时,桂花纷纷飘落下来,像下雨一样。文题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多媒体出示桂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桂花。 琦君(1917—2006)现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主要著作有《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细雨灯花落》《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七月的哀伤》《橘子红了》等。 桂花也称木樨(xī)。属木樨科常绿乔木。最高可达18米,树冠卵圆形。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簇生,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在中秋时节。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桂花树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树种。桂花可制糕点、糖果,还可酿酒、入药。 2.学生听音频朗读,学习朗读的技巧,注意朗读中语气、节奏的变化。 朗读指导:本文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朗读的基调是深情昂扬的,语气是亲切自然的,语调是清新上扬的。 3.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4.同桌交流圈画的内容,借助工具书弄清字音、词义。 5.教师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1)读准字音。 易读错的字:“兰、箩”是边音的字,“缠”是翘舌音的字,“浸”是前鼻音的字,“饼、杭”是后鼻音的字。 (2)认清字形,区分容易写错、记混的字。 识字方法:“兰、箩、糕、饼、缠、茶”等字可以结合相关图片进行识记,“浸、捡、杭”等字可以利用形近字来区分。 6.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消化字词知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 教案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不过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能够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理应“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不过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能够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能够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 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不过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 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 阵阵桂花雨。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琦君,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 “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4.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021年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If you don't work hard, your future wife's wedding dress will be rente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2021年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范 文(通用8篇) 部编版《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探索__优美之处,学会圈点批注。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那浓浓的乡情,培养一颗颗兼善天下的好心。 学习重点: 学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来阅读,精读“摇花乐”的有关内容,交流评点。 学习步骤: 一、导入: 美丽的大自然中,雨可以说是最能触人心弦的景物之一了,你们见过哪些雨呢?(学生答:暴雨、小雨、蒙蒙细雨……)今天我们将见识到一种特殊的雨——桂花雨(出示课题) 二、指导朗读:

体会__渗出的温馨的人情。(有重点地指导两个地方的朗读:一是“摇花乐”,要读出“我”问母亲时语气的急切,母亲却说“还早”,这时“我”的心情是失望的。“台风要来了”,语气也是急促的。从“这下可乐了”到“好香的雨啊。”充满欢乐,语气要略显夸张。另一处是最后一句话,语速要舒缓,以传达出绵绵不尽的怀念和遐思)。 三、出示有关桂花的图片(桂花树林,桂花朵。让学生感受桂花的美丽学生在音乐与图片的渲染中,将会喜欢上桂花。在此情境中,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对桂花的回忆,把桂花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出来,学生描绘的方式可能会有如下几种:画画、朗读有关句子、回忆有关桂花的诗句。此时,教师应给学生以广阔的自由描述空间,并一一加以肯定。) 大家所描绘的桂花真美呀,可以想见大家对桂花的喜爱,文中的作者对桂花也是情有独钟,我们看看她笔下的桂花是怎样的?大家试着把描写桂花的语句找出来看看?(学生回答,教师评点) 四、__结构 桂花不仅美丽清香,还可以吃呢。__的第一段(1、2节)为我们介绍的清楚。

[2022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022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2022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2022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教学 设计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 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 好的回忆。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l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1.字词教学。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 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 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2.阅读理解。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 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 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3.表达运用。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讲到 这句话时,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 感受。如:这里的环境很好,母亲会怎么说?再如:这里的水很甜,母亲 会怎么说?课文全部学完以后,可仿照“摇花乐”的片段,以《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1.预习提纲(1)课前搜集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2)在文中画出2个会认字和10个会写字,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3)课前思考下列问题:什么叫“桂花雨”?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课文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4)初读课文后,思考并与同学交流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回忆。 2.多媒体课件l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初识“桂花雨”,品读“桂花雨”的香。 一、导入课文。 1.(由“雨”这个词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板书:雨)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课件出示相关的词语)春雨绵绵牛毛 细雨细雨如烟蒙蒙细雨瓢泼大雨狂风骤雨倾盆大雨2.点出课题。今天, 当代女作家琦君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雨——桂花雨。(补全课题,生齐读)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1)为什么叫“桂花雨”?(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3)本文为什么以 《桂花雨》为题?4.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通过学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 设计与评析 3.《桂花雨》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了解桂花、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作者XXX简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印象。(师生介绍桂花以及品尝桂花制成的各类食品)(播放多媒体课件) 评析]一直以来有这样的说法:把课堂引向生活,把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等等,诸如此类。那是不是说课堂与生活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课堂就是在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气氛之下的产物。通过观看课件,使学生对桂花、桂花雨有一个鲜明的认识和感受。 2板书课题《桂花雨》,我们进修这篇课文将对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3、介绍作者——XXX。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评析]教师恰当地补充介绍一些知识,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并引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整体感知,初闻花香 一)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精确,读通顺。 1考虑: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甚么请求? 2指人回答,明确 3分同桌轮读,评议 4说说课文首要写了一件甚么事?(作者记述了童年时候与母亲一起摇桂花的事情) 二)A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土壤里,特别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B感悟形象: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 1童年的快乐。 评析]用花香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触感染到:故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1、为什么用“浸”?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记事抒情散文。课文记叙了“摇桂花”等童年趣事,抒发了作者对快乐的童年和家乡的深切怀念。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词、朗读、想像等方法体会其文中“浸”“全年”等用词的精妙,解读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初解课题 1、激发认知冲突,营造阅读期待,一解课题《桂花雨》: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文章,一起读课题──《桂花雨》。题目把桂花和雨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完课文想一想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动笔划一划,写一写。)读完交流(预设:花香、摇花乐或者一份情。) 二、分享“摇花乐”和“花雨美”,再解课题 1、点题,定格摇花乐,指读语段(第五段): 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 2、谈感受,定位句子: 哪些句子给你带来了这样的感觉,指名尝试情感朗读。 3、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像:

(出示图片,配乐)同学们,让我们置身在桂花树下,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看着树上星星点点的桂花。让我们一起来摇桂花,我们使劲地摇着桂花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摇啊摇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对学生引导:桂花像什么一样落下来?落在哪里?对“满头满身”“这下”等词作一个回文。) 4、指导练习情感朗读: 来,就带着这样的一份感觉,再有滋有味地再读读这几句话。 (自由读。) 引:用你的朗读与大家一同分享摇花的快乐,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美丽。 (指名学生读。) 与学生的的交流与点拨中,体验这份乐,朗读这份乐,渲泄这份乐。 完成板书:枝摇花落乐心头 5、扣题,再解课题: 同学们,让我们再读课题──《桂花雨》,你想那是一场怎样的雨啊? (迷人的雨快乐的雨香气四溢的雨……) 6、配乐齐摇花乐。 三、解读“浸”“全年”的妙处,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1、由摇花乐引至香味,快速浏览课文,划出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⑴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⑵“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⑶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⑷“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学生自读,从文字处去再感受花香。 3、扣字“浸”,着力点: 由“浸”带动解读“全年”: ⑴对本意的解读,引向句子,解读浸的力度感受花香,感受浸字的妙处,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 花雨》优质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3 桂花雨【教材解析】《桂花雨》这篇课文,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这篇文章既应和了“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又暗含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1/ 13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箩、 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八月放异香。(打一花卉名)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桂花有什么印象。 (2)板书课题:桂花雨。 2.想象情境,理解课题。 看到这个课文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情景?“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3.补充材料,简介作者。 (1)桂花雨给作者琦君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难忘、美好的回忆。作者将这些美好的回忆记录于笔端,写成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花雨》。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家吧!课件出示: 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县瞿溪乡人(今 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当代女作家。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 2/ 1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8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

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设计意图:运用诗歌导入,既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 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第【1】篇〗 01 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l 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l 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1.字词教学。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2.阅读理解。 注意“缠”是翘舌音,读“chán”,“浸”读“jìn”,不读“qīn”。左右结构的字有“懂、糕、饼、浸、缠、捡”6个,都是左窄右宽;上下结构的字有“兰、箩、婆、茶”4个,书写时注意上下的比例。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3.表达运用。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讲到这句话时,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很好,母亲会怎么说?再如:这里的水很甜,母亲会怎么说?课文全部学完以后,可仿照“摇花乐”的片段,以《_______乐》为题,写一段自己童年的生活趣事。 1.预习提纲 (1)课前搜集关于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