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7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会认“箩“杭”两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师: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种雨(生: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牛毛细雨、

绵绵细雨……)

2、师:有一种雨,你们肯定没有见过,那就是——(板书:7、桂花雨)

3、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读什么(阅读提示)同学们,请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谁来说一说。

出示:(学习提示):

二、识香气。

1、师:同学们,现在学习要求弄明白了,这节课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去读课文,开始吧。

2、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桂花成熟的时候就要摇。桂花可以泡茶,做糕饼。作者特别喜欢家乡的桂花。……)(板书:喜欢桂花)

3、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作者喜欢桂花的出示:(生: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4、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吧。

5

、师:这里的桂花指哪里(指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

出示: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6、师:那是怎样的桂花呢(香飘十里的桂花。)

7、杭州最有名的桂花在哪里(花园)

8、师:对,桂花的花园,名叫“满觉陇”清朝诗人张云敖曾经写过一首诗,请大家来读一读。(出示:品桂,张云敖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栗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9、师: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家乡的桂花到底有多香请大家再读课文把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用﹏﹏画出来。

出示: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三、品香韵。

1、师:请同学们把这4句话,反复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个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香

出示: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师:现在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吧。(生齐读)

3、我们再慢些、再轻点,来读一读。(生齐读)

4、师:当你读这句话时,哪个词突然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浸)

5、那我们就来品品这个“浸”字吧,开始自由读吧。

6、师:这个“浸”字可以换成哪些字(泡、醉、迷、飘、笼罩……)

7、那你们觉得哪个字最好(浸)

8、师:为什么(因为“浸”字最能体现出桂花香的时间长。)

9、师:桂花香的时间多少长(全年)

10、假如去掉“全年”能换上那个词(今天)

师:除了“今天”还有什么呢(半年、十二年、每年、几年、每天……)

11、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全年啊﹗(师生接读)

师:十二个月,整个村子——生: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年四季,整个村子——生: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每个月,整个村子——生: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每一天,整个村子——生: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2、师: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生:桂花的美丽。桂花的香气。

对桂花的感情。)

13、师:是啊,桂花之香持久,无时不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读出这种长长久久的感觉吧。(生齐读)

14、师:同学们,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整个村子)这仅仅只有桂花的香气吗还有什么(野花、菊花、村子里的每一位人、每一物。)

15:师:他们的回忆也香,他们的话也香了,怪不得母亲会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四、摇花乐。

1、桂花是芳香的,桂花是美丽迷人的,而令小琦君难以忘怀的还有一件什么才是件大事(板书:摇桂花)

2、师:现在我们一起去摇一摇桂花吧。请同学们自由地去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吧,找出自己在摇桂花时,特别快乐的句子。(指名说)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3、师:是呀,这就是摇花的乐趣,奇妙的桂花雨,谁来读一读这些句子(赛读)

4、师:同学们,这些句子,你觉得哪些词应该读重音。(变色:“乐”“纷纷”“满头满身”)

5、师:请同学们一起去摇一摇桂花树的乐趣吧,读。(生齐读)

6、师:读着读着,此刻我们也都浸在香气四溢的桂花香里了。

出示: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像()。

7、师:(引导:摇啊摇,桂花落下来,(老师走下去,走到学生身边)落到你的脚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脖子里,鼻尖上,头上身上、心上、地上……)此时此刻,你就是小琦君,站在桂花树底下,淋浴着缤纷的桂花雨,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拿出笔,用上这样的句式,说几句话,好吗

(预设: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在我的身上,像穿了一件黄大衣。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我的头上,像戴了一顶金黄的帽子。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我的心上,像一场滋润心里的雨。……)

8、师:你们的想象能力真丰富,让老师仿佛你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

9、最能体现作者心情地哪一句(变色:“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0同学们,桂花在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让我一起尽情地喊一喊吧(生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1、师:你快乐地喊一声——生接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你开心地喊一声——生接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2、师:同学们,除了快乐,还摇出了什么(演示图片讲)

(预设:摇出了一个个甜甜的糕饼;摇出了一碗碗桂花汤圆;摇出了满头满身的桂花;摇出了好香好香的桂花。)

五、悟乡情。

1、师:“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乐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忆之雨,更是思乡之雨!难怪母亲会说——(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母亲会怎样说这句话(压低声音,放慢速度来说。)

3、师:试着轻轻地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离开家乡二十几年的母亲,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除了桂花,母亲还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

预设:生:想起家乡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

生:想起家乡的田野。

生:想起家乡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乡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乡的桂花糕。

4、出示“这里的环境再好,也比不上()。”

“这里的邻居再热情,也比不上(家乡的左邻右舍好呀!”)

5、师:同学们,能自己模仿这个句式说几句话吗

生交流

6、师:同学们,虽然母亲嘴上说的是桂花,其实心里想的是——,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情感呀(板书:思念情)

7总结:

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乡情难忘,童年难忘,千般情,万般情,化作成了一场美丽的桂花雨,永远地萦绕在作者的心中,也飘落在我们的心间。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琦君背景资料)

1、师:琦君为什么对故乡有这么深的感情呢听了老师介绍她的生平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2、师: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

11岁来到杭州,

32岁移居台湾,

60岁移居美国,

84岁回故乡探亲,

86岁定居台湾。

3、师:就是这样一位背井离乡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乡。老师这里有一段话想展示给大家看,这是作者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的一段后记。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每回,写到父母家人与师友,

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如果让我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

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琦君

五、作业。

最后,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琦君的作品:《一对金手镯》和《下雨天真好》,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板书设计:爱桂花

7、桂花雨{摇花乐

思乡情

《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以桂花香为线索,描写了在家乡摇桂花时的情景。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让作者深深地思念、怀念!文章语言清新,情感真挚,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抓住主要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清主次的能力。 4、想象画面,通过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摇花乐”,以及领悟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重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为本对话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具体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雨” 1、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走进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也进入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篇散文,请大家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2、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意思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的花回答。 出示句子: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欣赏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再读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口桂花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课题——(学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读好课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整体把握课文,由课题质疑,营造阅读期待。 (二)学习课文,理解感悟 1、体味“桂花香”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桂花的什么让作者久久难忘? 学生朗读交流。 学生展示读书成果。(预设:桂花香、摇花乐、花雨美、母亲对桂花的关注、桂花茶、桂花糕等) 师:那么在这么多的难忘中哪个画面在琦君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预设摇桂花,下桂花雨的情景)学生板书自己的成果 学生重点读: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

部编版小学语文《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揭题释题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又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出示:⑴自由读文,读准字音。⑵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⑶“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汇报交流①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②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④“桂花雨”是什么意思?(“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引导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爱桂花──香 1、你们见过桂花树吗?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在写桂花树呢? 是呀,桂花树的样子长得笨笨的,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也只是很小很小,得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见到金黄而又细小,朴素而又淡雅的小花,可作者喜欢的就是桂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2、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香)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3、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朗读指导:是呀,泡上一杯浓浓的桂花茶轻轻地呷上一口,这香真是沁人心脾,叫人难忘啊。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一读;过年时尝一口糯糯的甜甜的桂花糕,这花香唇齿留芳,弥久不散,谁来感受这样的香?读——) 4、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 “‘浸’在桂花香里”,‘浸’,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谁来读二、三两句,老师建议你,如果你能把两个“浸”字读好了,就能够把我

桂花雨优秀教案

《桂花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文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预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内容,预设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个性化体验,真正让阅读教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2个生字,积累词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 1、同学们,这几天当你们走在小区里,走进校园里,就会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这是什么香味呢? 2.你们对桂花有那些了解呢?(出示桂花的图片) 3.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以前只是被桂花的香味给吸引了,至于它长什么样子,却很少留心观察。但我第一次看到第7课《桂花雨》的时候,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就是一个“雨”字吸引了我。想象一下(板书课题)你们看到课题桂花雨三个字,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画面?(出示摇落桂花雨的图片)多么美好、快乐的场景啊!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绮君的童年,欣赏文字中的美丽的桂花雨。 二、自读提示,明确目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怎么学呢?轻声速度阅读提示,看看向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目标?(学生小结)

1、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2、体会并交流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品析,感悟作者思乡情 1、自主2-6自然段读文,画出桂花给“我”带来快乐的句段,边读边在书中作批注,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伴听,不懂的内容,同伴互助或做标记,集体交流。 3、代表汇报,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并恰当点拨。 学生汇报哪些内容,教师相应点击哪部分课件演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用“读句子,想情景,谈感受”的方法,重点交流以下内容: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体会馈赠的快乐,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谈感受。)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课件演示桂花香,课前泡一杯桂花茶,让学生闻一闻,尝一尝,体会桂花的香;感受“浸”字的恰到好处,同时进行夸张句的训练) 4、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摇花乐,这是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创设想象人物的内心,体会“我”童年的摇花乐。教师点击课件演示摇花乐的情景,把学生带进花香飘溢的桂花雨之中,体会课题的含义。) 指导朗读,通过读让学生体会“我”童年的摇花乐。 5、体会母亲的话的含义。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杭州再多的桂花也比不上情感中的家乡桂花。 过渡:是啊,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花是故乡香。母亲难忘家乡,我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第七册第11课《桂花雨》 教材解读: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生活美好的回忆。课文以“桂花雨”为题引起人们很多美好的遐想。作者文笔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全文充盈着桂花香。其中“摇花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这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些情感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来,教师可作适当的示范。母亲对故乡的怀念是本文的难点,教师可通过充分地朗读和对文本的扩充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设计理念: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是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的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桂花(数量较多)轻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雨”历来为文人骚客所钟爱。历史上以写“雨”而传诵久远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诗作是以“雨”为主题的呢? 生背诵曾经学过的诗作。

桂花雨教案(1)

《桂花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3、指名逐段读课文,正音 4、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5、“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原文是: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研读语句,体悟感情 1、再读课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是哪些句子,为什么?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但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不过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我们不妨看一看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那么,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怎么样呢?“桂花盛开的时候,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

桂花雨 优秀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曲靖市第二小学陈慧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由《故乡的桂花雨》一文稍加改动而来,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桂花香”为线索,叙述了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叙写充满诗意的童年生活,语言朴素清浅,在孩子的眼前营造了一个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就像一个香甜的梦境把孩子吸引到梦境中。 二、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文章,情韵绵绵,意味深长,作者没有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没有直接抒发散落的思亲之情、思乡之情,但那份淡淡的乡愁却渗透在字里行间。这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缺乏情感体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就需要教师以人为本,深入教材,引导学生静静地读,细细地品。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 2.通过品词、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文中“浸”用词的精妙,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母亲和“我”的思乡情感和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浸”品读文字,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摇花乐”的画面,充分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理解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的感情,感受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识“桂花雨” 1.猜字导入,揭示课题 教学由“雨”字拉开帷幕,以猜字游戏引入课题——桂花雨。 [设计意图]:让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中,激起他们的阅读期待。 2.通读课文,初识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这桂花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字来说说此时你最大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情景的印象中概括表达初见“桂花雨”的那份情感。 (二)品“桂花香” 1.初识“桂花香” 师:在这篇课文中,桂花的香气弥漫全文,“香”字一共出现了八次,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

部编版《桂花雨》优质教学设计公开课

桂花雨(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带来的美好回忆。 3.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和借助资料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4.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词语和借助资料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桂花写了哪些内容。(重点)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杨万里的《咏桂》

咏桂 宋·杨万里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教师提问:这首诗描写是什么花?(板书课题:1.桂花。读课题。)桂花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代表物种木犀,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 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中国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为大众所喜爱。桂花在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展示图片:说说你眼中的桂花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琦君笔下的桂花。 二、介绍作者 琦君:当代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温州人。出版散文集、小

《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案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自读自悟;细读悟情;品读体会。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

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琦君(1918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 3.介绍桂花:桂花:也称木犀,木犀科。常绿小乔木,高达15m,冠卵圆形。叶对生,硬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全缘或具疏齿。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7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7 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会认“箩“杭”两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师: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种雨?(生: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牛毛细雨、 绵绵细雨……) 2、师:有一种雨,你们肯定没有见过,那就是——(板书:7、桂花雨) 3、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读什么?(阅读提示)同学们,请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谁来说一说。 出示:(学习提示):

二、识香气。 1、师:同学们,现在学习要求弄明白了,这节课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去读课文,开始吧。 2、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桂花成熟的时候就要摇。桂花可以泡茶,做糕饼。作者特别喜欢家乡的桂花。……)(板书:喜欢桂花) 3、师: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作者喜欢桂花的?出示:(生: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4、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吧。 5、师:这里的桂花指哪里?(指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 出示: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6、师:那是怎样的桂花呢?(香飘十里的桂花。) 7、杭州最有名的桂花在哪里?(花园) 8、师:对,桂花的花园,名叫“满觉陇”清朝诗人张云敖曾经写过一首诗,请大家来读一读。(出示:品桂,张云敖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栗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7《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4、9、19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五(2)班)执教:李永新) 7、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中的2个生字,积累词汇;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2.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关键: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猜题导入 1:老师先送同学们一首小诗:(出示课件一) 2:这首诗中藏着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的题目,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课件二掌声欢迎陈沐研同学带领大家进行下面的学习 3、课题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请大家打开课文,翻到30页,自己读阅读提示,找出本课的学习要求。(出示课件三) 4、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下面请陈沐研带领大家初读课文,感受花香。 二、初读课文,感受花香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谁来说说你刚才读懂了什么?(出示课件四。) 3、这句话是谁说的? 4、“这里的桂花”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桂花?(出示课件五)

5、杭州的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却说,生齐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有多香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院子里桂花香的句子。(出示课件六) 6、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你觉得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的桂花香? 7、多数同学都赞成第三句,那我们就好好地研究研究第三句,看看是不是最能体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6、(出示课件六)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当你读这句话时,你首先会把目光锁定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8、同学们都知道抓住重点词语来品读句子,真了不起!可是,读着读着,我就有问题了:按理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年只开一次,每次在中秋节前后开放,闻到花香的时候也只是花开的日子,可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下面请张耀元带领大家品摇花乐,赏花雨美。 三、品摇花乐,赏花雨美 1、在作者的记忆深处,难以忘怀的仅仅是桂花的香味吗? 2、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摇花乐和桂花雨?请到文中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做好批注与小组同学交流(出示课件七) 3、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请大家闭上眼睛。 4、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5、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分享这难忘的瞬间,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6、沐浴着这场桂花雨,呼吸着桂花醉人的香气,感受着这场快乐的还有谁?请结合插图回答(出示课件八) 你发现了什么? 掌声感谢张耀元小老师。 四、透过花雨,品悟思乡 1、出示课件九,问:我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出了什么? 2、每年中秋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桂花飘香的季节,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还有母亲的那句话——出示课件十“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难道杭州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 4.理解句子含义,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师板书:雨齐读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二、自由读文,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着重强调要读准前后鼻音:“兰”、“浸”、“缠”为前鼻韵母,而“饼”是后鼻韵母。 3.指名逐段读课文。 4.疏通课文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闻花香。 1.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桂花的喜爱,是因为桂花很美吗?请大家找出课文描写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爱桂花的原因。(课件出示描写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这些句子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桂花的香气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体里,在课文中也是这个意思吗?点拨:理解词、句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4.是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浸泡时间有多长呢? (“邻居”“整个村子”“全年”) 5.从这几个词语,你读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理解:桂花盛开时,花香弥漫四方。不开花时,人们可以把以前晒干的桂花拿出来,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说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还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为有了桂花食品,人们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气息。也就是说,村里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四、品读文段,再闻花香。 1.对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的?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3《桂花雨》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3、桂花雨 设计理念: 桂花雨,飘洒在故乡的小院里,飘洒在我的记忆里。思乡的情,就这般如阵阵桂花的香味一样,浓浓淡淡,飘飘洒洒。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是乡情的浓缩。以此为窗口,让学生走进窗口,倘徉在文本中,在语言中、想象中感悟乡情,感悟灵性的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并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自悟,与同学交流读书感受,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文本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介绍作者——琦君。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1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_人教版四年级下 册语文 3《桂花雨》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3.能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文本内涵。 2.借助情境对话,想象摇花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摇桂花的乐趣和喜欢桂花、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桂花)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2.初感桂花的香气迷人。 【教学过程】一、了解桂花,导出课题,作者简介。 1.出示课件1(桂花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花?——桂花(师板书:桂花)。课前同学们已经了解过桂花,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叫——桂花雨。(板书课题) 大家已预习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么?(“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3.出示课件2(作者简介): 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是浙江温州人,12岁随父母来到杭州,32岁去了台湾,60岁移居美国,她一生漂泊,84岁才回到故乡温州,就是这样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久久难忘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年少时感受过的——(齐读课题)桂花雨。 4.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桂花雨。 设计意图: 由题目导入课文,并及时补充资料,使同学们能感受到作者对桂花的特殊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 3.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桂花雨教学设计公开课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 2.理解文中第4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中两个“浸”字的不同含义。(难点) 3.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深刻含义。(难点) 4.通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回忆,回忆往事是一种享受,你们平时也会回忆自己美好的往事吧?谁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琦君奶奶,一起重温她美好的童

年往事,一起欣赏桂花雨,感受那份浓浓的情。(板书课题) 2.读着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下桂花迷人的香气,美美地读一读课题。 (二)了解桂花,走进作者 1.你们见过桂花吗?能说说你了解的桂花吗? (1)学生汇报后,教师出示桂花图片,补充介绍: 1.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会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吗? 2.同学们,作家琦君奶奶也久久难忘这家乡的桂花,久久难忘和同学们一样年纪时感受过的——学生齐读课题。 3.大家看(出示课件),这就是作者琦君,她是当代台湾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读懂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说说是怎么记住的。

桂花雨公开课教案

7桂花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会认“箩“杭”两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2、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1、师: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哪种雨(生:倾盆大雨、瓢泼大雨、暴风骤雨、牛毛细雨、 绵绵细雨……) 2、师:有一种雨,你们肯定没有见过,那就是——(板书:7、桂花雨) 3、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读什么(阅读提示)同学们,请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谁来说一说。 出示:(学习提示):

二、识香气。 1、师:同学们,现在学习要求弄明白了,这节课让我们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去读课文,开始吧。 2、师:你们读懂了什么(生:桂花成熟的时候就要摇。桂花可以泡茶,做糕饼。作者特别喜欢家乡的桂花。……)(板书:喜欢桂花) 3、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作者喜欢桂花的出示:(生: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4、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一句话吧。 5 、师:这里的桂花指哪里(指杭州一处小山上的桂花。) 出示: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6、师:那是怎样的桂花呢(香飘十里的桂花。) 7、杭州最有名的桂花在哪里(花园) 8、师:对,桂花的花园,名叫“满觉陇”清朝诗人张云敖曾经写过一首诗,请大家来读一读。(出示:品桂,张云敖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栗遍,天风吹堕万山秋。) 9、师: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 桂花雨 名师教案

3桂花雨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课文先写“我”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写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描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作者以孩子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和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教师在教学本篇课文时,一方面要继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另一方面要通过品析重点语句来体会“摇花乐”中的童趣,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婆”等10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摇桂花带给作者的快乐和无穷的回味。 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抓住“桂花香”“摇花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婆”等10个生字。理解“姿态、迷人、香飘十里”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作者小时候摇桂花的乐趣。 1.识记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有关童年的游戏图片,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 导语:童年是一首歌,清脆悦耳;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同学们,你们的童年里发生过哪些趣事呢?你是不是仍然记忆犹新?回忆当时的场景,和同学分享你童年的乐趣吧!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示例: 生:我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捅马蜂窝。我们用长竹竿一捅,看着马蜂像战斗机一样向我们袭来,小伙伴们有的拼命逃窜,有的赶紧趴在地上,还有胆子大的挥舞衣服与这些“勇士”搏斗……,那种刺激,那种惊险,每每回忆起来都让我热血沸腾。 生:我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去小河边野炊。放学后,我们就飞奔回家,按照约定,各自带上各种瓶瓶罐罐,装上油盐酱醋、大米、青豆等来到小河边,然后分工忙活起来。有的搭灶生火,有的烧水,有的洗米,当然还有我们的拿手好戏——在河中捉鱼摸虾。 生:我童年里最大的快乐是在月光下捉萤火虫。吃罢晚饭,我们带上装备,追逐着那一个个发光的小精灵,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引到瓶子中,然后封上盖子。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瓶中的“星星”闪烁烁,仿佛两个晶莹的世界。 3.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小结:看来同学们童年里的趣事真不少啊!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走进课文,跟随作者去体会童年的无限乐趣吧! 4.教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教师板书:桂花雨。)

3桂花雨(教案公开课)

桂花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通过反复品读课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介绍桂花: 二、出示自学指导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2.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默读2~6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出有关的词句。 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三、讨论交流,检查学习效果 (1)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第一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箩”等10个生字,理解“婆婆、糕饼”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3.品读重点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感情。 4.学习并运用结合重点语句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5.想象课文中描写摇桂花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和“桂花雨”中,感悟语言的韵味,体会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由“雨”这个词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板书:雨)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它?(课件出示相关的词语) 出示课件:

春雨绵绵牛毛细雨细雨如烟蒙蒙细雨瓢泼大雨狂风骤雨倾盆大雨 2.点出课题。今天,当代女作家琦君将给我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雨——桂花雨。(补全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预设: (1)为什么叫“桂花雨”?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桂花雨”? (3)本文为什么以《桂花雨》为题? 4.要想把这些问题搞明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雨导入新课,感受桂花雨落下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初读的要求: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分类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指名读。(针对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引导正音,切实让学生读准字音。重点指导“浸”“缠”的读音。) 出示课件: 不懂兰花箩筐婆婆糕饼沉浸纠缠茶叶捡起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教案公开课

7桂花雨 学习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摇花乐”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自读提示明要求 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 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2、初读课文知大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语句悟情感 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 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然而,作者 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 a.“我喜欢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学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如与“梅花、梅树”的对比,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