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QC七大手法的解析及作法

QC七大手法的解析及作法

QC7大手法

特性

QC七大手法

1.根据事实﹑数据发言

2.

───────图表﹑查检表﹑散布图

2.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特性要因图

3.有变异性存在,须考虑平均值与变异数

4.

───────直方图﹑管制图

4.数据须根据来源考虑适当分层

5.

───────层别法

5.重点管理,对影响较大之2~3项原因采取措施

6.

───────柏拉图

—1—

查检表 ( Check Sheet )

一﹑何谓查检表

说是一种为了便于汇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俾作进一步分析或做为核对﹑检查之用而

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

二﹑查检表的设计要领

查检表并无一定的标准格式,只要根据使用的目的,以及为求方便使用,利于作统计分析,而去设计适合自

已所需的查核表:

2-1.应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收集到数据

2-2.记录时要考虑到能层别

2-3.数据履历要清楚

2-4.尽可能以符号,数字记入,避免使用文字

2-5.查检项目不宜太多,以4~6项为原则

2-6.最好能一次记录下来后,就能表示出图表状况来

2-7.如能写实图形,更可一目了然

2-8.查检表配合目的,必要时检讨修正

2-9.预留定位,以供实际查核中,可再增列

-2-

三﹑查检表的种类与作法

查检表的种类

──记录用(或改善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在于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原因

及分布情形。

──点检用查检表

主要功用为确认作业﹑机器﹑整备既预防措施实施情形。

查检表的设计步骤

1.明确目的

2.决定查检项目

3.决定抽检方式

4.决定查检条件

5.设计表格实施查检

四﹑查检表之应用

4-1.有问题必须迅速地采取措施

4-2.问题若未获解决,马上研究采取适当措施

4-3.查检表之项目应随着工程的改善而改变内容

4-4.查检表应能反应出下一工程或市场的关系

4-5.由记号即能判断,并采取行动

4-6.收集的数据应能获得层别的情报

4-7.进行数据收集时,先准备好查检工具

4-8.让收集者了解收集目的及方法

4-9.收集的数据非所欲得者,检讨后重新收集之

4-10.基准须一致

4-11.计算单位符合实际

4-12.考虑样本数

-3-

五﹑数据收集

5-1.数据收集的意义

5-2.数据的分类

A.依来源分

B.依时间先后分

C.依特性分

5-3.数据收集的目的

为了把握现状﹑解析﹑管理﹑调节既判断是否合格5-4.数据收集的步骤

5-5.数据收集的要领

六﹑数据的整理

6-1.数据整理之方法

6-2.数据要理的步骤

6-3.数据整理注意事项

七﹑个案研习(CASE STUDY)

-4-

层别观念

一﹑何谓层别观念

1.是为发现问题要因最有效,最简单的手法,最基本的观念。

2.从查检别的事实现象加以分门别类……此称为层……以寻求

层间的差异或共通点,作为思考要因的主要线索。

由此线索出发,依据以上推论发生问题的原因。

4.经由确认以发掘问题的真因而采取恒久对策。

二﹑层别的要素

机械﹑材料﹑人员﹑方法

2.环境

地区﹑天气﹑工作所处之状况

3.时间

日﹑期﹑上班

-5-

三﹑层别的一例

层别观念常实现于其它QC手法

下表是应用层别观念之查检表

-6-

柏拉图 ( Pareto Diagram ) 一﹑柏拉图的由来

──意大利经济学者V. Pareto于1897年分析其社会经济结构之结论,以所得大小与拥有所得之关系用一定的方程式表

示,称为「柏拉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 O. 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法则」,即经济学上所称之劳伦兹曲线。

──美国J. M. Juan将劳伦兹(Lorenz)曲线应用到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

多数)的名词,并借幅Pareto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

理」。

二﹑柏拉图的定义

2-1.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

位置的一种图形。

2-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程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点,并针对问题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ABC

图」。

-7-

三﹑柏拉图的作法

3-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a.依结果的分类/不良项目别﹑场所别﹑工程别。

b.依原因的分类/材料别﹑机器别﹑设备别﹑作业者别。

3-2.决定收集数据之期间

3-3.按发生次数顺序,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

3-4.按分类项目别,统计数据作统计表

(例)

总检查数:150

各项不良数

不良率%=─────── x100

总检查数

各项不良数

影响度%=─────── x 100

总不良数

-8-

a.各项目按出现数据之大小﹑顺序排列,并求其累计次数。

b.求各项目的数据及累计数的影响度。

c.其它项排在最后,其它项若太大时,要检讨是否尚有

其它重要要因需提出分列。

3-5.引用图表用纸绘出纵轴及横轴。纵轴左侧直线代表不良次

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右侧直线代表累计影响度;横轴代表项目。

3-6.点上累计不良次数(或累积不良率)及累积影响度,并以折

线连结则得柏拉图。

3-7

四﹑柏拉图绘制之注意事项

4-1.横轴之项目别,须依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它项列于

末项。

4-2.项目别尽可能归纳成4~6项,必要时再予识别。 4-3.纵轴之左侧尽可能换算成金额来表示,使其更具意义。

↑不

良率

累计

影响度

100%

4-4.柏拉图之柱形图横轴距离要相同。

4-5.改善前后之比较时。

4-6.纵轴与横轴可以表示下列项目

──纵轴:金额﹑品质﹑时间﹑安全﹑其它。

──横轴:现象﹑机器设备﹑作业者﹑作业方法﹑原料﹑时间。五﹑柏拉图之用途

5-1.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5-2.决定改善的对策目标

5-3.确认改善效果

5-4.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5-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5-7.可供确认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5-8.柏拉图分析具有「检定假说」之意义

5-9.配合特性要因分析图使用

-10-

六﹑那些数据可以整理为柏拉图

──品质方面/时间方面/成本方面/安全方面/治安方面。

──营业方面/交通方面/选举方面/士气方面/医学方面。

七﹑个案研习(CASE STUDY)

个 % n=225个

250 100

200 80

150 60

100 40

50 20

0 0

A B C D E F 其它

C E A

D B F 其它

对于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特性)与对策间之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

损失金额

累计影响度

不良个数

累计影响度

称为特性要因图。

特性要因图为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故又称「石川图」。又因其形状似鱼骨,故亦称鱼骨图。

其在阐明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亦称因果图。

二﹑特性要因图的画法

步骤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

步骤2:准备适当的纸张,绘出特性要因图的骨架,将特性写在右端,自左划上一条粗的干线(称母线),就是代表制

程。

步骤3:把原因分类成几个大类,每大类划于中骨上,且以

圈起来,并依制程别分类,一般分为人﹑机械﹑材料﹑方法……

其它。

步骤4:探讨大原因的原因,再细分中小原因时,应注意必须能揣取对策者为主要条件。

步骤5:决定影响问题点之原因的顺序─以集中思考自由讨论的方式,指出认为影响可能性最大者,并于图中按顺序

予以标记。

-12-

三﹑绘图应注意事项

3-1.集合全员的知识与经验。

3-2.应用脑力激荡术﹑全员发言。

3-3.把要因层别。

3-4.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依5W1H的方法逐项列出。

3-5.应按特性别绘制多张的特性要因图。

3-6.原因解析愈细愈好。

3-7.确认原因好重要程度,且须考虑其可行性﹑价值,并经讨论表决后决定。

3-8.应将圈出的重要原因整理出来,重新制作另一个特性要因图。

3-9.记入必要的事项于图旁。

3-10.品质特性的决定以现场第一线所发生的问题来考虑。

3-11.管理者避免指示。

3-12.经过三阶段的酝酿

一个完整的特性要因图,必须经过三阶段的酝酿──

A提出原因

B说明原因

C圈选要因

-13-

四﹑特性要因图的特点

──就是一种教育的过程

──就是讨论问题的快捷方式

──可以显示出水准

──展现现场问题的因果关系﹑工作层次

五﹑特性要因图的用法

──依末端小原因,调查现场实情。

──应挂于工作场所附近,遇问题随即集合讨论应用。

──引用特性要因图所考虑的原因,进行现状分析,依其影响程度,研拟改善对策。

──可就管制图﹑直方图所显示出来的不稳定状态进行个案查明原因。

六﹑特性要因图的种类

6-1.追求原因型

6-2.追求对策型

七﹑特性要因图的思考原则

7-1.脑力激荡术

7-2.5M法

7-3.5W1H

7-4.系统图法

八﹑个案研习(CASE STUDY)

-14-

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 )

一﹑何谓散布图

为研究两个变量间之相关性,而汇集成对二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两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形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

二﹑散布图的用途

2-1.确认两组数据(或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2-2.可检视制程品质特性,在管制图使用之经济性。

2-3.可用于检讨制程不同变量的影响因素。

2-4.可做为设定标准之用。

三﹑相对应的两组数据间关系的分类

3-1.原因(要因)与结果(特性)之关系

3-2.结果(特性)与他结果(特性)之关系

3-3.结果(特性)与两个原因(要因)间之关系

四﹑散布图之作法

(例)某制品之烧溶温度及硬度间是否存有关系存在,今收集30 组数据,试分析之。

-15-

步骤1:收集30组以上的相对数据,整理到数据表上。

小值差为等长度画刻度。

步骤4:将各组对数据点在坐标上。

横轴与纵轴之数据交会处点上“●”。

二组数据重复在同一点上时,划上二重圆记号“◎”。三组数据重复在同一点上时,划上三重员记号“○”。

-16-

60

58

56

54

52

50

48

46

44

42

QC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旧七大手法 品质管理需要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统计技术,对影响品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找出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实施改进。因此,公司每一分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应该具有品质意识,问题意识,改善意识,来寻求本身工作方法或推展方法缺失,谋求改善,全员协力之下达成顾客的需求与社会的要求。其手段(即管理方法)为应用统计手法或观念。 品质管理活动中所运用的统计手法一般称为“QC七大手法”,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如下; 1.检查表(又称查检表)---收集,整理资料;根据事实,数据说话. 2.柏拉图(又称排列表)----确定主导因素;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是先就其中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 3.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的问题. 4.分层法(又称层别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层次,考虑适当分层. 5.散布图(又称散点图)----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6直方图(数次表)---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7.控制图(又称管控图)----识别波动的来源,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该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品质管理的提高,必须要管理,改善与统计方法相辅相成,三者相互联系,在整体上才会发挥效果.具体步骤是:1.问题的把握点(柏拉图;直方图),2.对问题的现状分析(控制图,检查表,散布图,层别法).3.改善对策实施(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及固定的技术)4.实施结果的确认(推移图,柏拉图)5.标准化. 一.检查表 1.什么是检查表: 检查表是一种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而设计的表格.使用时只用简单的符号来检核工作目标是否已达成或对于发生的特定事件给予累积记录,用简单易于了解的表格或图形,使工作者依规定作检查记录结果及状况,并加以统计整理数据,即称为检查表. 2.检查表的种类 2.1 记录用:为掌握问题发生的分布情况,作为是属于何种不良或缺点,发生于何处,发生多少的事实数据登记用,又分为三类; 2.1.1 记数值用:如表所示,事先将项目层别,查检的结果以正记或者画记的方式登记于相关的栏内. 2.1.2 计量值用:如表所示检查表的特性属计量值时,将测定结果登记于相关组,以掌握分布情形等. 2.1.3位置类用:如表所示,将查检的对象置于相当的位置,以掌握缺点发生于何部位以及多少等. 2.2 点检用:将对应的点检项目事先记录于表上,并据以点确认. 3.检查表的作法 3.1院对要收集的数据,须掌握的事等项目要先明确. 3.2决定检查项目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一、拍拉图法 柏拉图法是美国品管大师博士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 柏拉图的要点: 1、将要处理的是,以状态(现象)或原因加以层别; 2、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但最好加以金额表示; 3、决定收集资料时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依据期 间尽可能定期; 4、各项目依照合计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横轴上; 5、绘出柱状图 6、连接累积曲线。 二、特性要要因图法(鱼骨图) 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来解决,亦即以图来表示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之间的关系。其形状象鱼骨,又称《鱼骨图》首先提出此概念的是日本品管权威川馨博士,所以特性要因图又称《石川图》特性要因图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初期,易于使问题的要因明朗化,从而设计解决问题。 三、散布图 散布图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散布图绘制程序如下:

1、收集资料; 2、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备坐标纸,划出纵轴横轴的刻度,计算组距; 4、将各组对应数据标识在坐标上。 四、直方图: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可将杂乱无章之资料,解析出起规则性,直方图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可一目了然。 直方图的方法 1、收集数据,并记录; 2、定组数; 3、最大值及最小值,并计算全距; 4、定组距; 5、定组界; 6、决定组中心点; 7、制作次数分布表; 8;制作直方图 五、层别法 利用数据资料和分类项目加以分层类别做成图形或表格。 将进行的方针与目标以数据化,并将统计表的实际数据明显地表示出来,可以得出实际成果与目标值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 六、管制图: 1924年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修华特博士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以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工具,尤其在品质管理当中就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管制图的实施循环 1、在制程中,定时定量随机抽取样品;

新QC七大手法

新QC七大手法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的纳谷嘉信教授,由许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体系的手法中,研究归纳出一套有效的品管手法,这个方法恰巧有七项,为有别于原有的QC七大手法,所以就称呼为新QC七大手法。主要运用于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进行质量管理。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和预防,新的七种质量控制工具与其相互补充。 一、箭线图法(Arrow Diagram Method,ADM) 箭线图法,又称矢线图法或双代号网络图法(AOA),用箭线表示活动,活动之间用节点(称作“事件”)连接,只能表示结束——开始关系,每个活动必须用唯一的紧前事件和唯一的紧后事件描述;紧前事件编号要小于紧后事件编号;每一个事件必须有唯一的事件号。箭线图法是制定某项质量工作的最佳日程计划和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的一种方法,效率高,特别是运用于工序繁多、复杂、衔接紧密的一次性生产项目上。虽比顺序图法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应用领域仍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箭线图法可手编也可在计算机上实现。 某项目的网络图如上图所示,该图使用的是箭线图法(ADM)。注意这张网络图的主要组成要素。字母A、B、C、D、E、F、G、H、I、J代表了项目中需要进行的活动。箭线则表示活动排序或任务之间的关系。例如,活动A必须在活动D之前完成;活动D必须在活动H之前完成,等等。 该项目网络图的格式采用箭线图法或双代号网络图法——用箭线表示活动,用一种被称为节点的连接点反映活动顺序的网络制图技术。 应用范围 (1)交货期管理。 (2)新产品开发日程计划的制定和改善。 (3)试产阶段计划的制定及管理。 (4)量产阶段计划的制定及管理。 (5)较复杂活动的筹办及计划的管理。 操作过程 1、确定目标和约束条件。首先要确定应达成的目标(应完成的项目与工期)以及企业资源、环境等的约 束条件。 2、项目分解。将整个项目用系统方法逐层分解,直到可以实施管理的于项目为止。 3、编制作业一览表。根据项目分解得出的子项目,编制作业一览表,并估计每一作业的工期。 4、确定作业顺序。按照技术上的要求和资源条件(人力、机器、原料)的许可,确定各个作业之间的先 后关系。 5、绘制箭线图。根据作业一览表和作业顺序,绘制箭线图。 对于小型项目,绘制一张总图即可,而对大型项目,常需先按子系统分别绘制,然后衔接而成总箭线图。 1)明确箭线图的基本要素。箭线图上最基本的要素是节点和箭线。节点表示计划的始点、终点和作业的结首点,常用圆圈汞不。箭线足购节点间带箭头的直线,用以表示具有一定内容的作业。 2)绘制箭线图时必须注意节点与箭线的下列关系:A.进入某一节点的各项作业必须全部完成,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鱼骨图:鱼骨追原因. (寻找因果关系) 柏拉图:柏拉抓重点. (找出“重要的少数”) 层别法:层别作解析. (按层分类,分别统计分析) 查检表:查检集数据. (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 散布图:散布看相关. (找出两者的关系) 直方图:直方显分布. (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 管制图:管制找异常. (了解制程变异)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1、组成要素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2、实施步骤①确定检查对象;②制定检查表;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实施步骤:①确定研究的主题;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1、分类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 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2、柏拉图的作用①降低不良的依据;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3、实施步骤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④绘制柱状图; ⑤绘制累积曲线;⑥记录必要事项⑦分析柏拉图要点:A柏拉图有两个纵坐标,左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右侧纵坐标一般表示数量或金额的累积百分数;B柏拉图的横坐标一般表示检查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排列;C绘制柏拉图时,按各项目数量或金额出现的频数,对应左侧纵坐标画出直方形,将各项目出现的累计频率,对应右侧纵坐标描出点子,并将这些点子按顺序连接成线。4、应用要点及注意事项①柏拉图要留存,把改善前与改善后的柏拉图排在一起,可以评估出改善效果;②分析柏拉图只要抓住前面的2~3项九可以了;③柏拉图的分类项目不要定得太少,5~9项教合适,如果分类项目太多,超过9项,可划入其它,如果分类项目太少,少于4项,

品质QC的七大手法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一、检查表 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 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栏。 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 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 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四、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企业中处理数据常按以下原则分类: 1)按不同时间分:如按不同的班次、不同的日期进行分类; 2)按操作人员分:如按新、老工人、男工、女工、不同工龄分类; 3)按使用设备分:如按不同的机床型号,不同的工夹具等进行分类 4)按操作方法分:如按不同的切削用量、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进行分类; 5)按原材料分:如按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进料时间,不同的材料成份等进行分类。 6)按不同的检测手段分类。 7)其它分类:如按不同的工厂、使用单位、使用条件、气候条件等进行分类。 总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把不同质的问题分清楚。便于分析问题找出原因。所以,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并无任何硬性规定。 五、直方图法 直方图(Histogram)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

QC七大手法及应用

QC七大手法及应用 2009-10-17 13:34 所谓SOP,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三个单词中首字母的大写, 即标准作业程序, 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 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 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 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而SPC(管制图)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部分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应用在哪些方面?如何运用? 1.查检表( Check List ) 以简单的数据或容易了解的方式,作成图形或表格,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其目的在於『现状调查』。 2.柏拉图( Pareto Diagram ) 根据所搜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或客户抱怨的种类、安全事故等,项目别加以分类,找出比率最大的项目或原因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用以判断问题症结之所。 3.特性要因图( Characteristic Diagram ) 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而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且有系统的图形。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图相似故又常被称作『鱼骨图』。 4.散布图( Scatter Diagram ) 把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分布形态,根据分析的形态未研判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5.管制图( Control Chart ) 一种用於调查制造程序是否在稳定状态下,或者维持制造程序在稳定状态下所用的图。管制纵轴表产品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数据为分度;横轴代表产品的群体号码、制造曰期,依照时间顺序将点画在图上,再与管制界限比较,以判别产品品质是否安定的一种图形。 6.直方图( Histogram ) 将搜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一定的范围横轴上加以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画出的图形。因此也叫柱形图。 7.层别法( Stractification ) 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搜集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特徵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层别法 一、定义 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

品质管理(QC)七大手法详解

品管七大手法 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 一、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②确定检查的频度;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层别法 层别法就是将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分类,将收集到的大量的数据或资料按相互关系进行分组,加以层别。层别法一般和柏拉图、直方图等其它七大手法结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例如:抽样统计表、不良类别统计表、排行榜等。 实施步骤: ①确定研究的主题; ②制作表格并收集数据; ③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层别; ④比较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内在的原因,确定改善项目。 三、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 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QC七大手法

前言 1.QC七手法 又称为QC七工具,一般指旧QC七手法,即: 1)因果图 2)柏拉图 3)数据及检查表 4)层别法 5)散布图 6)直方图 7)管制图 是质量管理及改善运用的有效工具. 2.QC手法的适用范围: QC手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计划管控、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管理、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交期管控、士气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效率管理、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等等),但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及改善。 3.七大手法口诀: 因果追原因、检查集数据、柏拉抓重点、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管制找异常、层别作解析 一、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 1.定义 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2.用途说明: 1.整理问题。 2.追查真正的原因。 3.寻找对策。 3.制作步骤: 1. 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 ——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2. 决定大要因

——须是简单的完整句,且具有某些程度或是方向性。 3. 决定中小要因。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5. 填上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4.应注意事项: 1.脑力激荡。 2.以事实为依据。 3.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HOW ——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6.依据特性别,分别制作不同的特性要因图。 7. a.大要因通常代表是一个具体方向。 b.中要因通常代表的是一个概念、想法。 c.小要因通常代表的是具体事件。 8.至少要有4根大骨、3根中骨及2根小骨,且这些要因都不能重复。 二、柏拉图 定义: 又称重点管理图,根据所收集的数据,以不同区分标准加以整理、分类,计算出各分类项目所占的比例而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制作步骤: 1.决定不良的分类项目。

QC七大管理手法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也叫品管新七大工具,其作用主要是用较便捷的手法来解决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与原来的“旧”QC七大手法法相比,它主要应用在中高层管理上,而旧七手法主要应用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新QC七大手法法应用于一些管理体系比较严谨和管理水准比较高的公司。 一、起源 新旧QC七大手法法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日本人在提出旧QC七大手法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QC七大手法。之所以称之为“QC七大手法”,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二、QC七大手法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三、QC七大手法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四、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手法而得到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与灵活应用. 五、 QC七大手法一 1、层别法 1)、何谓层别法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一、层别法 将各种各样的相当复杂资料,以有目的有系统归纳与分类,使之方便以改善的方法,是最基本的统计方法。 二、柏拉图法 在工厂中,发生不良影响效果的问题很多,如果不明目的一一去加以分析及控制,往往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柏拉图法即是要根据收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 臵及客户抱怨的种类等项目加以分类,计算出各项所占的比例按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的图形。 2、制作步骤: A、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状况或原因以层次别法的项目别进行分类 归纳统计,分类项目不可超过6项。 B、决定收集资料的时间。自何时至何时,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 C、绘制坐标系,纵轴表示件数,横轴表示项目。 D、依项目大小顺序从左右排列在横坐轴上,并绘好柱形。 E、在右侧横轴上绘制一条累计比率纵坐标,并标注累计值。 累计比率= 各项累计数×100% 总数 F、连接累计曲线。 G、记入柏拉图主题及相关资料。 3、利用柏拉图,对占累计比率60%~80%的项目作为改善目标,以特性要

因图加以分析并提出改善对策实施。改善的效果也可用柏拉图跟踪改善 效果。 4、利用柏拉图法,可以解决引起问题的80%以上不良项目。 三、特性要因图 1、特性要因图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也即 是以图来表达结果或原因之间的关系,形状像鱼骨图又称“鱼骨图”这 个概念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博士首先提出,又称“石川图”。 2、特性要因图制作: A、决定主题:明确需改善的问题。 B、决定要因:可利用4M来分析影响主题的原因。4M即MAN(人)、 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作业方法)。 C、分析引起要因的中小要因,约3~5个较为适当。 D、将影响问题较大的要因标识以便对策。 E、填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3、特性要因图不仅可以与柏拉图连接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4、一个管理人员,将工作范围内所追求的目标、具体归划,以特性要因图 分析也影响达成的原因,加以改善,会使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四、散布图: 1、散布图又称为相关图,用来表示两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的方法。两 种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关系如何,从数据中很难判断,如作成散布 图就很容易得也结论。 2、散布图作法:

QC七大手法(七大工具)详解

QC七大手法(七大工具)详解 一、检查表 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例如:点检表、诊断表、工作改善检查表、满意度调查表、考核表、审核表、5S 活动检查表、工程异常分析表等。 1、组成要素 ①确定检查的项目; ②确定检查的频度; ③确定检查的人员。 2、实施步骤 ①确定检查对象; ②制定检查表; ③依检查表项目进行检查并记录; ④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改善;

⑤检查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改善效果进行确认; ⑥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二、柏拉图 柏拉图的使用要以层别法为前提,将层别法已确定的项目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关键的问题,抓住重要的少数及有用的多数,适用于记数值统计,有人称为ABC图,又因为柏拉图的排序识从大到小,故又称为排列图。 1、分类 1)分析现象用柏拉图:与不良结果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品质: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 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 C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D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2)分析原因用柏拉图:与过程因素有关,用来发现主要问题。 A操作者:班次、组别、年龄、经验、熟练情况等; B机器:设备、工具、模具、仪器等; C原材料:制造商、工厂、批次、种类等; D作业方法:作业环境、工序先后、作业安排等。 2、柏拉图的作用 ①降低不良的依据; ②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 ③可以确认改善的效果。 3、实施步骤 ①收集数据,用层别法分类,计算各层别项目占整体项目的百分数; ②把分好类的数据进行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列,并计算累计百分数; ③绘制横轴和纵轴刻度; ④绘制柱状图; ⑤绘制累积曲线; ⑥记录必要事项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 一:简易七大手法: 1)甘特图:甘特图(Gantt chart)是在20世纪初由亨利·甘特开发的,它内在的思想很简单。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 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塌与计划要求的对比。它虽然简单但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它使管理者很容易搞清一项任务或项目不定期剩下哪些工作要做,并且能够评估工作是提前了还是拖后了,或是按计划进行着。 2)流程图:使用图形表示算法的思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因为千言万语不如一张图。 3)5W2H: (1)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3)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4)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6) HOW——怎样做?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D:愚巧法:防错法日文称PKKA-YOKE,又称愚巧法,防呆法.意即在过程失误发生之前即加以防止.是一种在作业过程中采用自动作用,报警,标识,分类等手段,使作业人员不特别注意也不会失误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品质水平和作业效率。 E:雷达法:雷达图用来表示已取得的工作业绩与目标业绩之间的差距,因其图形酷似雷达而得名。雷达图的作用,使成绩和差距一目了然;清楚地表示出业绩的评价标准,展示特定标准对工作各方面表现的评价;可以知道项目小组各成员对团队工作业绩的不同看法。 F:统计图:表现统计数字大小和变动的各种图形总称。其中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象形图等。在统计学中把利用统计图形表现统计资料的方法叫做统计图示法。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QC新七大手法

QC新七大手法 系统图法(树形图) 1.定义:为达成某种目的,而透过目的手段的方式,展开成一连串的手段、策略,使问题的重点得以明确,是以树形的方式有系统地展开的一种方法。 2.功用:①新产品开发中品质功能的展开;②品质保证活动中对策之展开;③在CWQC、TQM活动中实施方案之展开;④方针管理中目标及实施项目之展开。 3.做法:①决定目标或目的;②成员组成;③手段及方案之讨论及提出;④评价(可实施、不可实施、再调查);⑤将不可实施去掉,执行再调查;⑥可实施之手段卡片化;⑦依目的、手段、方式作成系统图;⑧反向确认,并修订;⑨重要度评价;担当者分配。 4.示意图

1.定义:将二组或数组之问题,有系统的展开,依其关系排列成矩阵图状,并找出其间行 与列之关系或相关程度之大小,探讨问题的着眼点,以便提出解决方案之一种方法。 2.功用:①可明确硬体与软体间的关系;②可明确产品品质要求与原料特性间的关系;③ 可明确产品品质要求与制程条件的关系;④可明确制程上某些不良现象与某些抱怨或制程条件的关系。 3.矩阵图的种类 (1)L型矩阵图 (2)L型矩阵图 (3)Y型矩阵图

(4) X 型矩阵图 (5) C 型矩阵图 (6) P 型矩阵图(多角,多边形) 4. 做法 ① 决定主题;②选择合适的矩阵类型;③决定行与列的图标;④记入其间关系(可用 三段、四段或五段式);⑤由交点处寻找着眼点。 着眼点 着眼点

5.系统图与矩阵图的合用 6.矩阵图例 关联图法 1.定义:将一纠缠不清且复杂的问题以小组BS的讨论并以原因结果、目的手段等逻辑方 式来把握、分析,使问题关系明朗化,得以寻求对策的方法。 2.功用:①可用于CWQC、TQM的推展;②可用于现场问题的掌握及改善;③可用于方针 管理的展开;④可用于市场调查及抱怨的分析;⑤可用较为复杂的问题;⑥可消除本位; ⑦可容易获得有关人员的共识。 3.关联图的元素

QC七大手法实用讲解,有图有案例,从零到精通!

QC七大手法实用讲解,有图有案例,从零到精通!作为质量人,对QC七大手法肯定不陌生。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又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今天将QC手法的这些信息,一网打尽! 一. QC七手法 QC七手法又称为QC七工具,一般指旧QC七手法,即层别法、检查表、柏拉图、因果图、管制图、散布图和直方图。是质量管理及改善运用的有效工具。 二. 适用范围 QC手法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计划管控、员工思想意识行为管理、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交期管控、士气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效率管理、绩效考核、日常管理等等),但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及改善。 三. 七手法口诀 因果追原因、检查集数据、柏拉抓重点、直方显分布、散布看相关、管制找异常、层别作解析。 四. 因果图(特性要因图、石川图、鱼骨图) 【定义】 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条理的图形,这个图形就称为特性要因图,又叫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

【用途说明】 1.整理问题。 2. 追查真正的原因。 3. 寻找对策。 【制作步骤】 1.决定问题或品质的特性 ——特性的选择不能使用看起来很抽象或含混不清的主题。 2. 决定大要因 ——须是简单的完整句,且具有某些程度或是方向性。 3. 决定中小要因。 4. 决定影响问题点的主要原因。 5. 填上制作目的、日期及制作者等资料。 【注意事项】 1.脑力激荡。 2. 以事实为依据。 3. 无因果关系者,予以剔除,不予分类。 4. 多加利用过去收集的资料。 5. 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并依结果提出对策,依5W2H原则执行。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浅说 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1.根据事实、数据发言——图表(Graph)、检查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 2.分析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探讨潜在性的问题——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 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独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都有变差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性来考虑 ——直方图(Histogram)、控制图(Control Chart)。 4.所有数据不可仅考虑平均,须根据数据的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层别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柏拉图 (Pareto Dragram)。 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

图QC改善步骤与QC手法 简单地说,这些手法是要[以现实合理的眼光,来观察产生不良情形的现场与现物],确实做好所谓的 [三现主义];同时,也通过改善 第一章 QC统计手法概述 7 的手法与培训,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的质量[三不政策]。 四、从ISO谈统计技术 ISO 9000自1987年公布实施以来,至今(1999)12年,申请ISO质量体系认证,已是世界潮流;能取 得认证者,无疑是取得了“质量身份证”。 在ISO 9000质量体系中,也相当重视统计技术,在ISO 9000 4.20中,特别规定应将各项质量改善用 统计的手法来分析,对于各项的质量记录的统计结果,如何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如何进行质量改善?以 前谈到统计技术,大家都直接想到那是质量工程人员或现场主管的事,但是ISO所谈的统计技术,不仅局 限在ON line QC,而且对于OFF line QC更加强调,对于以往均无关的研发/工程部门,都必须学习如何使 用统计手法。 过去,仅拿几张控制图即可称之为统计,亦将成为绝响;而对于统计技术的应用,才是ISO述求的 真正重点,为何要控制过程参数? 8 品管七大手法 过程参数对质量的影响有多大?如何确定过程参数的控制范围?再者,如何运用统计手法来帮助决策,也 是ISO的管理重心,即根据精确的统计,来降低失败冒险率,从而提升决策质量。 现代统计技术,可应用范围除了过程及检验结果外,一般还可以应用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