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生为故国招魂——读钱穆《国史大纲》有感

一生为故国招魂——读钱穆《国史大纲》有感

一生为故国招魂——读钱穆《国史大纲》有感
一生为故国招魂——读钱穆《国史大纲》有感

一生为故国招魂——读钱穆《国史大纲》

有感

民国时期,清华大学在校长梅贻琦的主推下,成立国学院,并聘请了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与赵元任。

与之相对应,北大亦有大师支撑国学体系,独树一帜且名播天下者,有傅斯年、胡适等一众大师。其中有一位,学历不出众,但国学精深,被中国学术界尊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这位大师,便是名著《国史大纲》的作者,钱穆,钱宾四先生。

对于钱宾四先生,我幼年时便已有了解,先生生平多苦难,一生辗转江左、北平、西南、港台诸处,晚年虽入居台湾素书楼治学授课,然胃病甚剧,患黄斑变性症,终至双目失明。

《国史大纲》一书,成书于1939年六月,大致推算草拟书文的日子应当是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期。彼时的中国,正值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之际,社会动荡,满目疮痍。钱先生于此种社会现状下,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岩泉寺,钱先生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

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先生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全书始末。

书中开篇便写道: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减,

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如上四项,开篇就已点明要旨:可称国民者,首先便应当对本国历史有所认知,尤其应当对本国历史深怀温情与敬意。

温情与敬意,钱先生此说,当是首次将本国历史与文化脉络赋予了温度与灵魂。此一学说,在当时极为特殊的社会背景,特别是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脉络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至成书的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新式科技、人文思潮、教育理念、法务革新等“舶来品”喷涌而入,国人思维发生急剧变化,加之本身积贫积弱,国人奋发发起了大大小小数十次的革新救亡运动。

然而数度革新,几度遗恨。

甚至有人在“舶来品”的冲击下,认为中华自古之数千年文化已是守旧糟粕,应当全盘放弃,哪怕是与钱先生幼年同在钟英中学读书的师弟瞿秋白先生,也主张放弃传统之汉字,改为以拉丁语进行文化的改革。

中华文化受到几千年来最大的冲击与否认。

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以钱先生为首的一批文化学者提出

应当对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温情与敬意,是至为难能可贵的。

若然对当时之历史、文化与战争形式全无了解,是绝然无法读懂《国史大纲》一书的,也是绝难明白以钱先生为首的这一批文化学者的伟大付出的。

在国破家亡、满目疮痍的岁月,钱先生在著写《国史大纲》一书时,坚信文化绵延数千年的祖国,依旧有本身治愈自身的力量,那就是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自信。

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对这样坚强的祖国与博大的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呢?

正是因为这些伟大学者对于文化传承的付出,我们才仍可手握书卷,砥砺前行。

若文脉断裂,我们又是哪般模样?

历史无法假设,但此刻,我却深感幸运。

斯人已逝,风骨仍在。

国史大纲读后感

国史大纲读后感 作为一部大成之作《国史大纲》还普遍地包含了钱穆先生很多卓越的历史思想,此文将主要就其“文化史观”作一初步认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国史大纲读后感,欢迎阅读。 国史大纲读后感1 我一直以来对中国的辉煌灿烂的历史很感兴趣,通过国史纲要这门课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了满足我个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我读了《国史纲要》这本书,下面我来总结一下读这本书的感受:当我开始读这本书我发现《中国史纲》这本书确实很形象地描写了当代历史,更进一步地通过经济、文化、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写,我后来才了解这本书本来是作为高中及小学历史教科书而写,但遗憾地是其中只有上古篇完成,就作为一本教科书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而且我发现老师上课内容有些观点及史实也来自于《中国史纲》,所以这本书很重要,也很有用。说起《国史纲要》,便不得不说钱穆,以及当时的背景。1937年抗日爆发,钱穆仓促地从北平逃离至西南大后方,教学多年来的大量教材悉数失散,时中国面临国家存亡时节,钱穆有感于中国国运飘渺,尽管他本身相信抗战中国会赢得胜利,但也对中国的命运抱持最坏的打算。钱穆在云南乡下的偏僻之处,写下国史大纲,他是抱着中国人写中国最后一本史书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国不幸败战覆亡,至少留给后人一本中国史书,让后人知道中国的历史及文明

成就,激励后人复兴中国之心。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从夏商周文明的探索,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文化的繁荣,到秦朝一统天下建立封建专制帝国影响,到唐朝外交、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兴等等下来,贯穿整个历史的主线是文化。对于历史的更多的是敬意与冷静,而不是偏激与失之偏颇。如今事实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盛行,国人数典忘祖,对自己古代灿烂的文化与优良传统的不自信,认为外国的才是好的,才是值得学习的,我们的本土文化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在书中钱穆先生铿锵有力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无比的肯定及自信。这点让我敬佩不已。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明,需要保护更需要继承和发展。认可并理解我们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文明抱有崇高的敬意,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民族的凝聚力,会让我们走得更快更好。大多数人在一些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的“熏陶”,熟知不少无用的典故,却对其民族的精髓与意义懵无所知,这犹如空呼爱国。此其为爱,仅当于一种商业之爱。如农人之爱其牛……爱国是要有

钱穆作品总集

廿四岁论语文解(子部) 卅二岁论语要略(子部) 卅六岁刘向歆父子年谱(子部) 卅六岁墨子(子部) 卅六岁阳明学述要理学 卅七岁惠施公孙龙(子部) 卅七岁国学概论 卅七岁周公 卅八岁王守仁理学 四十岁孟子要略(子部) 四一岁先秦诸子系年(子部) 四三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子部) 四五岁国史大纲(史部) 四七岁史记地名考考据(史部) 四八岁文化与教育中国文化 五十岁中国历史上青年从军先例 五一岁政学私言 五四岁中国文化史导论 五四岁湖上闲思录 五六岁文化学大义中国文化 五六岁人生十论 五七岁庄子纂笺(子部) 五八岁中国思想史 五八岁中国历史精神 五九岁四书释义(子部) 五九岁宋明理学概述理学 六一岁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六三岁庄老通辨学术思想史(子部) 六三岁秦汉史(史部) 六四岁学龠 六四岁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学术思想史(经部) 六七岁中国历史研究法 六七岁论语新解(子部) 六九岁中国文学讲演集 七四岁中华文化十二讲中国文化 七五岁朱子新学案理学 七五岁朱子学题纲理学 七五岁中国文化丛谈中国文化 七六岁史学导论 七七岁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化 七九岁中国史学名著为文化学院授课 讲辞之第一部书 八十岁孔子与论语(子部)

八十岁孔子传(子部) 八十岁理学六家诗钞(集部) 八二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学术思想史 八二岁灵魂与心学术思想史 八四岁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 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 八五岁历史与文化论丛中国文化 八五岁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 八七岁国史新论 八七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八七岁双溪独语为文化学院授课 讲辞之第二部书 八八岁古史地理论丛考据 八八岁中国文学论丛 八八岁中国学术通义学术思想史 八九岁宋代理学三书随札理学 八九岁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 九二岁晚学盲言 九五岁新亚遗铎 九五岁民族与文化中国文化 九五岁中国史学发微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民国八四年初版)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绿色代表手头有红色首图开始借阅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我的追梦和寻根之旅 1、缘起 我相信因缘。 就像茫茫人海,每个人一生遇到的不过数千,真正能够成为朋友知己的更少。这数十亿分之一的概率之中,除了偶然和随机因素以外,还有偶然之中的必然。人和人之间,极有可能因为某一极微因素的干扰,而让两者的道路南辕北辙,就像两条起点没有相交的射线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远;或者因为众多因素的聚合而相遇、相见。 我相信我和《国史大纲》的缘分必是诸多极微因素的叠加所致。试想,如果没有空闲时间、没有受到朋友的影响、没有来无锡一个个难题,迎面而来。先生怎会是故意的呢?这是在一遍遍的筛选读者,先生一遍遍的说:放弃吧。可是先生心里怎会不知,爱书之人怎会被这一道道栅栏拒之门外。反倒是这一道道栅栏,会更合爱书之人、爱历史之人的心意。或许这根本不是横亘阻碍的栅栏,这才是书籍该有的样子罢。 我承认,阅读前期我饱受这一道道“栅栏”的围追堵截,甚至心生疑惑。中间经历了一段较长的空白期,尤其是读到魏晋南北朝章节,历史脉络本身混乱不堪,国家四分五裂,长久征战,南北割裂,士气

消沉,底层政治黑暗。诸多负面信息冲击之下,我一度想要寻得一位明师的指点,教我渡过难关。最终,应了求人不如求己的教诲,在搁置冷静一段事件之后,一鼓作气,连跳带跨的读完了魏晋南北朝。来到隋唐盛世之后,虽然时局仍然时平时乱,但一路读来,渐渐趋于顺畅、高效。每日拿来一个小时的时间翻阅,待上册被我攻占之后,下册仅用去一月余。相比上册带来的磕绊,下册阅读速度如有神助。前期的所有磕绊都已不成为磕绊,读来清晰分明,判若两然。 5、简要 在扉页上,先生用这样一段话总揽全篇: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于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备,则待教者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申。本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 如先生所言,“简要”贯穿全书。人物、事件仅举其纲,甚至一笔带过。若像我一般对诸多历史人物、细节未曾耳闻的,估计也会像我一样,阅读中会掺杂诸多疑惑,甚至放弃。 但是,若了解先生的意思之后,则大可释然。先生意在“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闻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之所寄”,以实现“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镜”。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读书心得 近期大概读完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它是属于史学理 论方面的著作,由于自己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史学理论方面的著作普遍都理论 性很强,相对难懂,读起来显得总是枯燥、乏味,但是自己还是坚持大概读完 了这本书。虽然读完了此书,但是自己感觉距离真正读懂还相差甚远,似乎处 于似懂非懂的状况。不过通过读这本书,还是产生了许多属于自己个人的体会 和理解,许多地方还是给自己以比较深的影响。由于全书内容比较多,下面就 自己在看书过程中感触比较深的方面大概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也 许有它一定的合理之处,也一定有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某些看法也许是错误的,仅属于个人的一些见解罢了。 首先对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这本书做一简单的介绍。这本书全 书分为通史、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中国文化八个部 分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讲解,并且对历史教育的流行误解做了叙述。钱先生在 序言中就说到:“我此所讲,语语有本源来处,亦语语有归宿去处。”这就很 好的说明了研究历史一定要以证据说话,要有充足的史料或实物等作为自己说 话的凭证,不能像文学作品一样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进行人为的加工、装饰。同时也说明了钱先生作为一个史学家的强烈责任感,说的每句话都不是自己凭 空编造的,一定有它的来源,一定有它的充足的证据。我认为这就充分体现了 史学它是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而不能像小说家一样进行人为的加工润色。 钱先生在本书中就如何研究中国通史时指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 和传统性,我们要研究历史首先就当知道历史的三种特性。”通过这么多年对 历史的学习,自己对历史的三种特性感觉也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在内心里面还 是对这三种特性是理解的。就其特殊性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历史有它的特 殊之处;不同国家的历史也一定有不同之处;就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历史也 有不同之处等等。正如哲学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就是它的特殊性。所以我认为不管学习历史还是研究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显得格外重要,这样就能避免我们少犯许多错误。变异性则 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强调一个“变”字。钱先生也谈到了这一点,他说:“其实历史本身即是一个变,治史所以明变。”所以我认为在学习和研究 历史的过程中,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历史,因为事物都处于一种不断变化和 发展的过程中,绝对静止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对于初学历史的人自己感 觉格外重要,他们往往会认为历史是过去的东西,所以是一成不变的,其实这 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对于历史的传统型,钱先生说道:“特殊性与变异性加在 一起便成为历史之传统性。”我认为所谓历史的传统型,就是历史上所创造的 精华它的继承与发展。如元朝的行省制度,被后世继承与发展,使之进一步完善。精华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并且这种文化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程度的 稳定性,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当然钱先生所 说的历史的传统性有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如何研究中国文化史中,钱先生认为:“文化乃历史之真实表现,亦是 历史之真实成果;舍却历史,即无文化。”所以从某方面来看,研究历史的方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二)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国史大纲》中上古三代之部。因为我的所见所识有限,所以我就是以整理讨论的知识内容为主,尽量客观反映钱穆先生传达的内容,以期对读者有所助益。 一、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上古史为全部历史之起点,应该要有一明了之见解,然人类历史总可推溯到无人可说之一境,则上古探索,终不免于只成为一种比较近理之测想。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可分两途述说:一、史前遗物之发掘。二、传说神话之审订。史前遗物发掘可包括旧石器时代遗址之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之发现,以及殷墟之发现。那其中比较有趣和丰富的就是新石器时代在黄河中下游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仰韶文化在仰韶村被发现,又是彩陶文化,而龙山文化又为黑灰陶文化,已它们的陶器出土颜色为区分。由于此等发现,遂使国人之观念,渐渐脱离了三皇五帝之旧传说,转移到有物可稽之研寻,此不可不谓是近六十年来吾国人古史知识上的一大进步。而古史则不能脱离神话传说。而在古史中最著者莫如孔子之作《春秋》,与司马迁之为《史记》。子不语怪力乱神,《春秋》“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恒、晋文”,已为一部极谨严的编年史,历史观念至是已绝对超出“神话”之范围而独立。大体上研究古史,应有其相应之限度,凡及年历、人物、制度、学术等等,过细推求,往往难得真相。一因古代文化演进尚浅,不够按年逐月推求。后世如刘歆三统历以下迄皇甫谧帝王世记、邵雍皇极世经等书,无论其推算不可信,即谓推算无误,亦往往历数十百年无一事可考,岂不于研治古史仍属徒劳。二则因古代文化演进尚浅,人物个一性一活动之事业尚少,若事从人物言行上研求古史,则仍是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套旧观念,不免多带有神话与教训之意味,亦不得古史之真相。三则古代文化之演进尚浅,并不如后代有种种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之并起,若从此方面研寻古史,则不脱汉代学家“三代质文相禅”种种假想之范围,所谓儒者托古改制,亦不能得古史之真相。二、殷商时代殷商时期的直接史料为殷墟甲骨文字,殷商一代年历,应在五百年左右。殷人居地,大率似在东方。汉人传说“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此论三代文化特点,虽属想象之说,但也有几分依据。大抵尚忠、尚文,全是就政治、社会实际事务方面言之,所谓“忠信为质而文之以礼乐”,周人之“文”,只就夏人之“忠”加上一些礼乐文饰,为历史文化演进应有之步骤。其实西方两民族皆是一种尚力行的民族,其风格一精一神颇相近似。商人尚“鬼”,则近于宗教玄想,与夏、周两族之崇重实际者迥异。禹、稷皆象征一种刻苦笃实力行的人物,而商人之祖先独务于教育者,仍见其为东方平原一个文化优美耽于理想的民族之事业也。孔子以宋人而祖世居鲁,一面抱有伟大高远之理想,而一面又深爱周文化之陶冶,极慕周公以来之政制,切于实际,可见于行事,遂成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大成之圣人焉。还有一个有趣的知识,也是我再讨论中得到的,那就是商人喜欢做生意,所以后世把善于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注:中国古代文化孕育于北温带黄河两岸之大平原,以农业为主要之生活,因此其文化特别具有“着实”与“团结”与“和平”之三要素,不如印度之耽于玄想,亦不如波斯、希腊、罗马之趋于“流动”与“战争”与“分裂”。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商代的母系社会以及兄终弟及的现象。所谓母系社会,就是指氏族中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那么男子出生后就会离开母亲,去其他氏族,所以兄终弟及的现象就会产生。三、西周兴亡周人起於西方。此所谓西方,亦比较而言。西周十一世十二君。其中西周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封建,即封邦建国。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常规定义上为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但钱穆认为周人父子相传,封建制从父子相传制来的观点有些不全面,因为周朝也是有立贤的记载,如舍伯邑考而立周武王。那武王灭纣之后进行了第一次封建。而周公摄政后进行了第二次封建。此时,小国林立。西周的封建,乃是一种侵略性的武装移民与军事占领,与后世统一政府只以封建制为一种政区与政权之分割者绝然不同。因此在封建制度的后面,需要一种不断的武力贯彻。此种形势,正如近代国家海外殖民,亦需有不断的一种力量贯彻连击其间也。若此种力量一旦消失,则全体瓦解矣。周人立国,是一个坐西朝东的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_读后感完整版

《中华文明史读后感》 篇1: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了解历史文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中华礼貌史》为我们讲述了2000年间 文学的变迁。 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文化大革命 便是一次血淋淋的例子。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 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 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 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 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 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 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 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 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篇2: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中华礼貌史》资料概要:本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 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那些对 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 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经常读阎先生学术著作的人或许都会觉得这 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把一些他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话得到的结论整合整合,简化简化,时不时再加上几句俏皮话。的确如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思考是想把作者已刊行的作品收集全了。当然,正如后记中所说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 无益,作者是这样,我们读着当然更是如此了。从这一好处上讲,此书不妨可看作是作者今年 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小结,切不能够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普及读本视之 中华礼貌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此刻撰写经典的人太少,这套书诠释了自古至 今的中华文化,资料还算详尽,是礼貌史入门的好书,可称为经典之作,本人很喜爱。推荐这 本书做为学生的课外读本存在,一个人只有了解自己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礼貌和文化,才能有

《国史大纲》读后感_《国史大纲》读书心得五篇

《国史大纲》读后感_《国史大纲》 读书心得五篇 作为一部大成之作《国史大纲》还普遍地包含了钱穆先生很多卓越的历史思想,此文将主要就其“文化史观”作一初步认知。关于《国史大纲》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国史大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国史大纲》读后感1 平常我喜欢看书,上大学时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篮球场、自习室和实验室就是图书馆。几乎每个星期我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如果因为学习或其他事情很忙,长时间不看书,心里就会不踏实,总觉得缺点什么。 我喜欢广泛地看书:从《春秋左氏传》的动辄火拼到《铁凝散文集》的细腻描写宛如细水长流,从《金属材料学》的宽泛讲述到《固体物理》的严谨推导,从《老人与海》的硬汉形象到《飞鸟集》的恬淡老人,从《诛仙》中张小凡的执着到《梦里花

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书籍一直陪我走过了大学四年,从来不离不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国史大纲》,作者钱穆。钱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一。钱老写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我都喜欢看。其中尤其喜欢看钱老的《国史大纲》。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从书中感受到钱老对祖国的强烈的热爱。大师对祖国的热爱跃然纸上! 《国史大纲》是让人尊敬的,因为她有一个让人尊敬的作者。钱老在《国史大纲》的序言里说,编写该书的背景为抗战时期北大、清华等大学都迁入昆明成立西南联大,钱老任教于西南联大,苦于没有合适的给学生讲历史的教材,于是在战火中编写了该书,历时数载。如此认真写书的作者现今社会不多。而钱老只上过小学,但博学笃志,终成大家。只钱穆的名字就足以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国史大纲》是让人温暖的。整本书大师对祖国的热爱一直温暖着看书的人。打开书序言就可以看到“当信任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喜欢看历史类的书籍,对历史的要有“温情”是我第一次听说。我们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们要像旁观者一样看待历史,看历史不应该带有感情。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课后测试

历史七下第一单元课后测试(链接中考)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指() 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八股取士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A.赵州桥B.长城C.丝绸之路D.大运河 3.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朝创立科举制C.隋朝统一度量衡D.隋朝开通大运4.盘点中国古代繁荣强盛的时代,唐朝当位列其中。唐朝之盛始于贞观年间,开元时达极盛。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A.姚崇、宋璟、杜如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能干廉洁、办事效率高 B.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耕地面积扩大 C.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有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淘汰 D.倡导节俭,抑制奢侈风气 5.某皇帝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在治国过程中轻徭薄赋,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6.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A.轻徭薄赋 B.简法轻刑 C.选贤任能 D.恩威并施

7.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A.“天可汗”B.怀仁可汗C.云南王D.渤海郡王8.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B.丝织工艺的精湛 C.垦田面积的扩大D.长安商业的繁荣 9.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B.玄奘C.文成公主D.元昊 10.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经济的繁荣B.政治的清明C.文学艺术的兴盛D.社会风气的开放11.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调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12.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国史大纲》读书报告——刘航

《国史大纲》读书报告 书目名称: 《国史大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2013年出版) 一、作者简介 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北京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 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二、内容提要 《国史大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使用教科书体例编写而成。全书在内容取材上详述汉、唐时期而略写辽、金、元、清,详写中原地区而略写周边少数民族,详于阐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制度而略于具体的人与事,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作者指出该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在政治制度方面,该书将中国古代的政治演进划分为了三个阶段。一是到秦汉时期完成的封建集权大一统;二是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完成的政府构成演变;三是到隋唐时期完成的科举竞选制度,至此,科举取代世族门第成为了中国延续千年的首要政治制度。 在经济发展方面,本书强调了经济建设与文化、政治建设的相互融合。三者

的发展在整个中国历史中虽然并非每时每刻相互适应,但其总体趋势是在相互调和中的向前发展。 在文化学术方面,本书认为前秦过后,中国的文化学术逐渐开始脱离于宗教与政治势力,以一种平民化的气象氛围一脉相承,历久弥新,并在北宋时期达到极盛。 三、推荐理由 钱穆先生在全书中以一种独特连贯的眼光来审视时代的变迁,往往能将一个问题进行跨时代的系统梳理,扩大延伸。 钱穆先生还强调史学要与当下的现实相联系,不能将历史知识和历史材料进行单纯的堆砌,那样作出的只是号称客观的无人的历史。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书中的内容处处以国家、民族为中心,主张发掘出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内在的精神力量。 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敬佩与冷静无一不在本书中有所体现。钱穆先生没有讲一些历史上官场的尔虞我诈方面的内容,没有披露意识形态的桎梏,没有将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浮于纸上,而是重点讲解了中国文化方面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同时他又不忘提醒后人如何对待和研究中国历史。 四、精彩章节摘录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有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以上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书评

“设异明通·通中求异” ——读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有感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9级 1044409122 马丹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研究历史的尺度;我们重视史料的编纂整理而不重视理论思维的创建;我们习惯了历史研究的静止观,总在试图寻找“总体发展规律”而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读罢《中国历史研究法》,笔者认为中国的历史有其发展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分期有其的特色,中国历史的每一个侧面有其特色,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我们要注意在“通中求异”。 【关键字】历史研究、中国历史、通、异 《中国历史研究方法》这本书,是汇集钱穆先生在香港某大学八次讲演而成,依次以中国通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地理史、文化史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自己观点。通读全书,对比梁启超的《中国国历史研究方法》,笔者认为钱穆先生此本书有两大亮点:一、在篇章结构上“设异明通”;二、在讲解内容上“通中求异”。 一、设异明通 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主要论述了史学研究的目的、范围和旧史的改造,历史的因果和动力,史料的搜集和整理等内容,其侧重的是关于史学研究方法工具性,针对性强但略显分散。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从中国历史的八个侧面论述讲解,其中前七讲均可属于为第八讲蓄势,所有的这些都包含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大义这一大系中,“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1】。并提出“文化整全体”“文化即人生”(此所谓人生,非指个人之分别人生,乃指大群体之全人生,即由大群所共同集合而成的人生【2】)概念。 在每个章节内,都基本上遵循“提出问题——解释问题——阐明观点——中西对比立论观点——阐明方法——呼应中心论点”这样一条思路,条理清晰,娓娓道来,让读者如醍醐灌顶。如:《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这一章,首先阐明本章要讲的内容——“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继而解释为什么讲这一编;其次提出政治与政事的不同,进而阐明研究政治制度的方向与必要性;再次,通过中西对比,传统与沿革对比,阐明作者自己关于中国封建制度内涵与特色的理解;最后,提出具体研究政治史的方法,再解释方法运用时,时时注意呼应中心论点。

石家庄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石家庄市重点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钱穆:凤鸣高冈 邹金灿 “余幼孤失学,本不知所以治史,增知识,开见解,首赖报章杂志。适当新文化运动骤起,如言自秦以下为帝皇专制政治、为封建社会等,余每循此求之往籍,而颇见其不然。故余之所论每若守旧,而余持论之出发点,则实求维新。”——钱穆《国史新论》再版自序 这是钱穆83岁时在台湾写下的文字。如果只看他晚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容易觉得这是一个守旧不前的人,事实上,在江南的成长阶段,钱穆就非常关注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与思想潮流,自言逐月阅读《新青年》。晚年回顾这段历程,他庆幸自己通过关注最新潮流,却更加下定决心重温旧书,不被时代卷走。 钱穆,这位在今日有着“儒宗”“国学大师”等称号的学人,从求学之初就关注时代动态,并不固步自封,他的弟子余英时说,“钱先生对于知识的态度,与中外一切现代史学家比,都毫不逊色。‘五四’时人所看重的一些精神,如怀疑、批判、分析之类,他无一不具备。” 之所以会给人“守旧”的印象,是因为他并非“时代人物” 钱穆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传统人物”,确切来说,是做一名中国传统人物。 在北大,钱穆和胡适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中一个吸引点就是两人的观点往往相反。比如,胡适主张老子在孔子前,钱穆则主张老子在孔子后。更重要的是,两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胡适批判传统文化,钱穆则推扬传统文化的价值。 他毫不客气地表达对胡适的不认同。大致来说,抗战之前,钱穆还是与主流学派保持了和而不同的状态。日本人全面侵华的枪声响起,钱穆终于爆发,开始严厉批评新风气。《国史大纲·引论》只是发端。 1964年,钱穆在新亚研究所谈当时学风之弊:“中国人之所谓学术,则必当能超乎风气潮流之上,而有其独立存在、承先启后之意义与价值。不能仅在风气潮流中出现,仅随风气潮流而俱变,此则不得谓之真学术,康、章、胡三人,皆可谓中国近世‘时代人物’而非‘传统人物’一好例。” 在“时代人物”与“传统人物”之间,他选择的是后者。 抗战期间,他曾告诫弟子严耕望:“我们读书人,立志总要远大,要成为领导社会、移风易俗的大师,这才是第一流学者!专守一隅,做得再好,也只是第二流。”又说,“要存心与古人相比,不可与今人相较。今人只是一时的人,古人功业学说传至今日,已非一时之人,以古人为标准,自能高瞻远瞩,力求精进不懈。” 在20世纪的学人中,我们很难看到还有第二个学人,会像他这样不厌其烦地劝人要多读中国书、要做一个中国人。这也成了他身上一大争议点所在。数十年来,常见的批评钱穆的声音,有“守旧”、“顽固”、“为专制辩护”,客气一点的,也认为他对新风气有成见。

读国史大纲有感

读国史大纲有感 《国史大纲》阅读起来是非常有难度的,首先是它的竖排版式,这种版式很考验人的耐性。其次在于它的小字注释,有些比正文更加难懂.对于我们这些文言文不是太好的人来说读国史大纲简直是一种“折磨”。先不讲它的内容,他的书面排版就很锻炼人,就很有挑战性,其次对于自己的文言文水平也很有帮助. 虽然全书没有读完,但从中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有很多的感想. 这本书是一本简要的中国通史,与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不同. 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线,阶级斗争为轴线,从政治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条目虽然清晰,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一律。然后我们学生就死记硬背,不质疑书本,没有独立思考.这根本不是学历史,这是把意识形态强行灌输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去。这样死记硬背却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形成,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落后下去的。像义和团运动那部分,书上只说这场运动是如何爱国,如何轰轰烈烈,一点没提那些团民是如何愚昧,如何残忍。爱国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不能理性对待就容易变成民粹主义,只知帝国主义罪恶,不知我们怎么给了帝国主义罪恶的口实。而该书有简有繁,概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重点描写了各朝的经济、政治制

度及思想状况,重点的重点是以上的种种造成的影响。整本书都突出了他深入理解本民族传统与文化的个性与特性的主张。这本书写出了中国曾经的强盛和病态。和强盛一样,《国史大纲》一书也特别突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种种弊病,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等方面的某些病态的、不合常理的东西,如书中提到的中唐以后中央与地方统治上的冲突与弊端等。 对于书的结构,钱穆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从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梳理社会的变化。经济是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样的论述在宏观层面还可以,但到了微观层面就容易纠缠不清。仅就政治制度的演化来说,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经济基础变动不大,但政治制度却有了不少的变化,书中把它归结为这样一条线索,秦之前家国不分,王室即是政权,大臣皆为天子私臣;秦至唐是王室政权逐渐分开的过程,王室高高在上,丞相作为朝廷领袖是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门下执行中书封驳,读后颇有点君主立宪的错觉;从宋开始君主集权加剧,但丞相仍然是公认的领袖,直到明太祖出私心废宰相直领六部,王室和政权又合二为一,所以先生才会借助顾炎武说出“我朝政事崩坏皆从太祖废宰相始”的话来。反过来,专制的政府为自己的利益又限制了民间经济的生长,否则在明一朝已经

读钱穆《国史新论》札记

读钱穆《国史新论》劄记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史学教授。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自2013起,陆续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及最近的《国史新论》。对先生的学养与学识深深折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作为老辈学人,钱穆先生有坚实的古文基础,用词考究,文章无赘言,古文韵味犹存,读之需缓,细细品味,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当然要想看懂这些半白话文,

字典须常伴左右,百度更是必不可少。 书名为《国史新论》,但内容主要在阐述夏商周三代之后中国传统文化。重点从中国传统社会演变、传统政治、传统知识分子、传统教育、考试制度和历史人物几方面进行纵向讲解,同时伴有与西方社会在诸方面的比较。 所谓新论,即总有一些与传统史学不同的见解。 对中国传统社会是“封建专制集权政体”的表述提出异议 “封建”一词是西方舶来品,“封建”就是分封建国,中国在秦汉之前可以说封建,但秦汉之后中国的行政建制是以郡县制为主,所以此处如果再以行政建制定义封建就会有问题。就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南京大学贺云翱教授,贺教授的解释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称为中国古代社会为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农业社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最重要的一项职能是抵抗外族入侵,从汉唐到魏晋南北朝,中原地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夺还是很顽强的,因为地方上还有世家大族可以各自为战。而有宋之后,中国传统的贵族被彻底平民化了,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自耕农社会,在对外战争中一旦中央在军事上战败,地方上就会一泻千里。 再来说“集权”,近些年来由于清宫剧的风靡,很多人都会觉得所有朝代的皇帝可以独断专行,无所顾忌。事实真是那样吗?稍微想一下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皇帝只有一个人,天下那么大,事务那么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与心得 感悟 1、缘起我相信因缘。就像茫茫人海,每个人一生遇到的不过 数千,真正能够成为朋友知己的更少。这数十亿分之一的概率之中,除了偶然和随机因素以外,还有偶然之中的必然。人和人之间,极有可能因为某一极微因素的干扰,而让两者的道路南辕北辙,就像两条起点没 1、缘起我相信因缘。就像茫茫人海,每个人一生遇到的不过 数千,真正能够成为朋友知己的更少。这数十亿分之一的概率之中,除了偶然和随机因素以外,还有偶然之中的必然。人和人之间,极有可能因为某一极微因素的干扰,而让两者的道路南辕北辙,就像两条起点没有相交的射线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远;或者因为众多因素的聚合而相遇、相见。 我相信我和《国史大纲》的缘分必是诸多极微因素的叠加所致。试想,如果没有空闲时间、没有受到朋友的影响、没有来无锡(作者钱穆祖籍无锡,多增一分好奇)、没有学中医、没有因为学中医而对中华历史文化产生兴趣……这诸多的“因”互相叠加,甚至 在这“因”的背后也有“因之因”,共同聚合产生了这个“果”。我愿意把这所有的“因”和“果”共称为缘分。 缘分使然,我读了一遍《国史大纲》。

买入《国史大纲》是在一年前,具体的日期已在我头脑中淡去,大约是在2017年初。其实在买进本书之前,出于习惯使然已在豆 瓣查找,尝试一窥先行者对此书的评价,毕竟谁也不是有大把金 钱和时间用来浪费。当然,《国史大纲》怎会令人失望呢?即便掺杂少许贬抑,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吹毛求疵而已。 2、钱穆 对于大家,不敢妄作评价,何况我没有评价的资格。姑且借 扉页上的作者介绍,拿来一用。 钱穆,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895年生,1990年8月逝世。 历任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华西、江南各大学教授,创办香港新亚书院。 著有《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周公》、《墨子》、《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政学私言》、《论语新解》、《庄子纂笺》、《朱子新学案》、《中国学术通義》、《中国学术思想史论叢》、《中国文学论叢》、《雙溪獨语》、《晚学盲言》、《师友杂忆》等约六十种书。 《国史大纲》生于战乱年代,钱穆先生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出于对动乱年代的深刻思考,出于对民族文化的深厚热爱,先生在“为往圣继绝学”的基础上,抱有一颗“为万世开太平” 的雄心壮志而作。 从简介中可以见到,钱穆先生通晓中华数千年文化,详知历 史脉络。四书五经,先秦各家经典,无不精熟。先生之名无需我

国史新论 读书笔记 钱穆

钱穆《国史新论》读书笔记 读钱穆的书总是有一种鞭辟入里,而又通俗易懂的感觉,同样《国史新论》也没有逃脱这样的思维,作者用一种新颖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对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的解读,让人们能够从一个新的方向上去理解我们的社会。读完钱穆的书我们可能会感慨,像这样能够把中国古代政治看得透彻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自己对于本书的感想。 首先是对于封建的看法。 钱穆先生说“中国古代之被称为封建的时代其实在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时代,相比于西方社会的封建领主分封采邑给其附庸,层层分封,从而形成西欧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是建立在西周分封制的基础之上的,自武王与周公之后,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巩固,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家版图,如何治理成为了摆在西周统治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此基础上,西周封建制应运而生,周王室逐步把自己的大批宗室亲戚,分封各地,以便统治。”[2]先由天子分封诸侯,再由诸侯分封卿大夫,逐步扩张。西周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阶段,封建制度逐步瓦解,诸侯不再安于自己的职分,因此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场面,随着诸侯争霸的的不断升级,以及最终秦国的统一六国并在整个国家内实行郡县制,中国的封建社会由此解体。“春秋时期贵族大夫保有着自己的土地,并向周天子进贡,而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虽然在名义上有着天子地位,但实际上各个诸侯国拥有自己的土地,使得分封制度被打破。”[3]而长久以来被国人所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其实就是指西周时期至秦朝始皇统一之前,而秦朝之后由于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产生,君主独揽国家大权,因此在实质上这并非是一种封建制。 如果说中国自秦朝以来不是封建社会,由君主专权应该被叫做君主专制,而在实际意义上这又不是一种全部意义上的君主专制。在中国古代,君主的权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比如三公九卿制以及之后的三省六部制,这些制度体系的创建,在很大意义上对于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政治理论方面来说,先秦政治思想并不从主权方面着眼,既不主张君权至上,也不主张民权至上,而是一种君职论,强调君主在统治时只不过是在完成一项作为君主的职能。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中国政治体制的发展。在中国政治体系的实际运作中,官僚集团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也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历史上有很多昏庸无能的君主,但国家机器却能够正常运转。在钱穆先生看来这种政府形式应该称之为“士人政府”。“主导社会及政府的,并不是皇帝或者贵族,或者如中世纪欧洲时的宗教,而是士人。”[9]士人传统的真正开启是在战国时期,其后历经汉朝孝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第社会,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等等,都是从社会中选拔受过教育的士人进行政府管理。因此,不能断言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亦或者是君主专制。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被广大人民所熟知的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马克思的历史阶段论是以阶级斗争和生产工具作为划分标准,但“毕竟来自西方历史传统之下,并没有很好的解释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下的封建社会同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不同,”[23]但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马克思的历史论断能够很好地被广大人民所熟知,而钱穆的观点却只是在很小范围内保持其傲然的姿态,这一点有着很深的历史因素。但总体来说作为一个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人来说,应该很好地辨明自己的立场,并且基于社会现实而不是偏听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1500字: 不知道大家听到“西南联大”这四个字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但至少是会肃然起敬的。毕竟,那里群贤毕至,绝代风华,那里握着一个时代的斯文正脉。我总觉得,西南联大的钱穆之于史学界,正如西南联大之于中国。 钱穆这个名字早就听过多遍了。历史老师开的书单里总会出现它的身影。几位复旦学长也极力推荐,说高中将这本书看五六遍也不为过。 终于,在极其仔细地读完第三遍之后,才敢提笔。钱先生的形象是在读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长衫、眼镜,有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从容与旷达。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是怀着深深的温情的,而这种温情在这本书中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看这本书前,我相信大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解: 一、国家的安宁或动荡,基本由皇帝的“好坏”决定。 二、几乎没有弄清楚“封建”的概念。 三、“封建”、“专制”、“中央集权”之类的词,等于黑暗,落后,退步; “共和”、“民主”、之类的词就是先进的,好的。而钱先生看

待中国历史的立场,在《国史大纲》的引言四义中可见一斑,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办学,做事,搞研究,每一行都势必经受社会、舆论的考验,这考验可能是批评、质疑、辱骂,也可能是赞扬、追捧、盲从。文人相轻,钱先生却从不轻视他人,鼓励后学怀疑自己,坦然接受外界各种批评,我想这才是学者的样子。那些张扬的,锋芒毕露的人,真的博大吗?静水深流…… 顾颉刚说:“钱宾四先生,在北大任历史讲席已越10年,学识淹博,议论宏通,极得学生欢迎。其著作亦均缜密谨严,蜚声学圃,实为今日国史界之第一人,刚敬之重之。” 张自铭说:“先生治学,戛戛独造,一无依傍,遂成极诣,而融贯中外,直凑单微,又迥非抱残守缺者可比。辛亥以还,时局屡有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