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对生死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对生死的看法和态度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持有生死有命的观念,认为生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们无法改变。因此,在面临死亡时,中国人通常比较接受,甚至带着一种宿命感。此外,中国文化强调传统的家族观念,人们认为死后对家族的贡献和尊严是重要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西方传统认为个人对生死有更多的掌控权,并倾向于寻求延长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方法。因此,西方人在面临死亡时,通常会采取更多的积极措施来延长生命,并对死亡持有更强烈的恐惧和抗拒。

此外,在宗教信仰方面,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差异。在中国,佛教、道教等宗教对生死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较为关注来世,认为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种转变和再生。而在西方,基督教等宗教常常强调来世的奖赏或惩罚,对存在与灵魂有一定的解释和期望。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对生死观存在一些差异。中方文化注重宿命和家族观念,认为生死是自然的规律,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掌控和积极延长生命。宗教信仰也对生死观产生了影响。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中西文化中死的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死” 毫无疑问,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对于“生”,都有相同的体验——伴随父母的期望,呱呱落地的哭声,以及对未来无知的渴望等等。但是对于“死”,大家都是没有经历过的,也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信仰或者猜想中,而大家的生活的背景、对客观自然界的认识等等都不一样,所以也就促使了两者对“死”的认识莫衷一是。 首先先谈一下西方人的死亡观。西方人在思考“生”的问题时,早已将“死”与之紧密联系起来。西方文化认为“死”是人生的归宿。圣经中有许多关于死的教导和属灵的真理:“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人的一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唯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西方文化源自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历代哲人早已在理论上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基督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所以西方人能够直面死亡,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然而,西方人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并不代表西方人不珍惜生命。但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不同,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发展。当然他们也更重视责任,牺牲的意义在于为责任而死,并因此获得精神的升华。其实对于死亡,无论是回避还是坦然,都表明了一种对死的无奈。而且正因为有死,才更应该珍惜今世的生。而西方人对于“死”有这样的认识,只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 地理环境的影响 狭义的西方指西欧,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欧面积狭小而多山,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平原稀少耕地奇缺等。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西欧特殊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丧葬方式。丧葬方式只是死亡文化的一个部分,它还包括死亡观念。丧葬方式又包括死亡行为形态、死亡实物形态。 二)宗教的影响 西欧远古的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崇拜的是太阳神宙斯。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在葬式中,土葬、水葬、天葬、火葬都属于回归自然的葬法。由此可以看出土葬并非农业文明的专利。及公元四世纪,基督教文化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后,欧洲的死亡文化就与基督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了。 基督教对死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且基督精神贯穿基督徒死亡的始终。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人活着必须赎罪,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因此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而重视灵魂的得救。灵魂的得救取决于死后灵魂能否进入天堂。轻视肉体包括对尸体的处理,因此基督教反对隆丧厚葬。同时基督教也反对弃尸荒野,反对不尊重尸体。 其次是中国的死亡观 在中国,病人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往往对病人隐瞒重大病情,只告诉病人的亲属,否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这反映出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的特点。在中国人看来,“死”就意味着对“生”的彻底否定,意味着世俗生命之乐的彻底破灭。所以死亡是中国传统文化忌讳的话题。但是生与死毕竟是密不可分的,于是中国人就将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扩展到人生的最后时刻,追求

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专题三:中西哲学家生死观漫谈 “生”与“死”,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必需思考的问题,也许有的人说,我从来就没有想过生与死,每天都是这样快快乐乐的生活,生与死与我无涉。其实,这是一种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人生态度。人们对于生与死的认知和态度,是左右其精神生活品质的重要一环。人若从求发展的观点去看生命的历程,显然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面,而且很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它既不完整而又偏颇。相反,如果从死亡的角度来看人生,则又显得虚无空寂。事实上,人在求生的历程当中,同时逐渐归结于死亡,死亡应该成为庄严人生的一个部分。因此,人必须认清生与死的完整意义,要在两者之间树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且随着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的精神安顿和终极关怀的问题越来越得到了突显。21世纪人们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问题的探讨也会变得越来越迫切。我们这一专题就是通过对古今中西哲人对生死问题的探讨,希望通过他们的生死观来给我们一点启示,帮助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人生,尊重生命。 一、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生死观 (一)儒家生死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有显赫的地位,而儒家对生死问题的探索也是思想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将生死矛盾落实到有限的人生之中加以阐释,体现了儒家重视现实的俗世生活、强调德性人生的思想特征。 1、孔子 “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季路问事鬼,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道出了孔子的生死态度,即“生”是当下首要要解决的事情,生的问题弄不清楚,就不要忙着考虑死的问题。在孔子那里,在“生”和“死”的关系中,显然“生”被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进一步,相比较“普通之生”而言,儒家更看重的是“崇高之生”,即以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

浅析中西方电影艺术的生死观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319139050.html, 浅析中西方电影艺术的生死观差异 作者:于爽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0期 【摘要】本文阐释中西方的生死观念,在中国,由于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普遍对死 亡持否定的负面态度;相比而言,西方文化在思想启蒙上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对死亡的看法比传统的中国人的看法积极得多。本文以几部具体的中西方电影为例,探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通过视听语言等表现方式阐释东西方生死观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中国;西方;生死观;传统;儒家;基督 中图分类号:J905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095-02 一、中西方生死观的差异 生死观作为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其表现形式更为具体,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人或者说不同宗教、信仰、社会背景的人对生死观都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儒、道、佛思想长期历史沉淀而形成的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对死亡采取的是消极的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在日常生活中,春节和重大节日是不能说“死”字的,“死亡”它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中国人更加追求现世的幸福。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耶稣之死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是基督教徒的生死观念,他们认为皈依天父是死亡的最终归宿。在西方的认知结构中,身体与灵魂是分离的相信灵魂的存在,当灵魂和身体附着在一起时,自然命令身体从属于仆人的地位,灵魂就像上帝一样处于统治者的位置。这种对死亡的看法相较于传统的中国思维而言更为积极。 西方人观念里的灵魂不朽因此也使得他们通常将死亡看作是个体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比如说灵魂不灭,死了以后还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着,或者到上帝那里,或者到地狱里。西方人将死亡看作是对个人生命的一个凝聚点,然而中国人要用自己的一生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什么,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思想由来。这也是中西方对死亡观念不同的一个大体上的差异。 二、中西方电影艺术的生死观差异原因分析 在中西方电影中,无不渗透了迥异的生死观以及体现。思想观念、经济基础等是产生这种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中西方的区别就在于:西方人们对待生死的问题总是从个体出发,而中国人多半都是从群体出发的。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强烈,当然西方人也有群体意识,但是这个群体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意识之上的。比如在《Fido》一书中,哲人苏格拉底就义当日,与门徒讨论了正义与不朽的问题,这是他的以个体为基础的群体意识。而中国古代恰好相反,也有

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差异分析-4页文档资料

中西方大学生生命观差异分析 一、前言 近年来,在中西方各国,社会上频繁出现多起大学生漠视生命的事例,由于大学生对生命观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频繁出现的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事件也正在逐年增加。如果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由此引起的大学生失范行为,不仅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恶果,同时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中国与西方许多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体制,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由此导致了中西方大学生在生命观认识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大多讲求自由,平等并追求个性。而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观则要求人们追求长久与安宁,重视生活智慧,更加强调纪律和集体,对死亡往往采取“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回避或搁置的态度。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独特的生命观认识。这就注定中西方大学生在生命观认识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二、中国大学生生命观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国大学生的生命观认识最主要由儒家思想、道家的生命智慧、庄子的生死观所组成。 1、儒思家想 儒家思想尊重自然生命。儒家主要关注的是生命伦理,以及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问题,对此,儒家大力推崇人在宇宙间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孔子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原则:“礼之用,和为贵”。“礼”就是要考虑到每个人的需要,和为了群体的维护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其崇尚精神

生命,并认为精神生命是人类生命的最高境界。孟子指出人不仅应重视生命,而且要善待生命,以及保护生命。儒思家想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类生存的意义,同时彰显了人的个性、信仰、和价值观的生命存在的形式。 2、道家的生命智慧 道家以自然生命为基础,采用批判和反思的手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命哲学理论。道家认为,‘生命乃宇宙自然之化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有生命都是不可以被随意践踏的,而应受到呵护和重视。老子认为人应该重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而漠视生命和残害生命都是极其错误的。道家的生命智慧应是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强调的尊生、重生,和不随意杀生的生命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于生命观形成正确的认知。道家重视以豁达的人生态度来对待困境,和乐观的精神来面对困苦,更是值得大学生来学习和借鉴。 3、庄子的生死观 (1)庄子的生死观告诫人们要珍视其短暂的人生,认为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给予和馈赠,生命至关重要,万不可轻视。 (2)庄子的生死观要求人们要认清自我,并肯定自身的价值。这就启发当代的大学生应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自负、不自卑,并客观评价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让一切顺其自然的发展,切莫强求。 (3)庄子的生死观告诉人们莫贪心,须知足。庄子在其自己的人生观中着重强调知足常乐的思想。知足是一种大度,在知足者的眼中,没有比知足更容易求得,人们绝不要庸人自扰。 (4)庄子的生死观体现出顺应生死及达观的生命态度。“死亡”是

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与体现

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与体现 生死是人类最基本的现象之一,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 生死的看法和态度千差万别,这种差异反映在社会价值、伦理道德等方面。本文将探讨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与体现。 一、生死观念与文化 生死观念是指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看法和态度。不同的文化对于生死的看法和 态度不同,主要受到宗教、哲学、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死观念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仁义礼智信”之道,强调生命的珍贵和个人的尊严。而在印度教中,生死被视为轮回转世的过程,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暂的状态,人应该以超越个人的境界去面对死亡。在基督教文化中,死神被视为上帝的使者,人们要敬畏死亡,以期能够得到重生和天堂的赏赐。 生死观念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文化中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等多种因 素的综合体现。生死观念不仅影响人们的思想、心理,还会对文化传承、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作用 1. 彰显文化逻辑 通过生死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某个文化的逻辑和价值观,从而 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下的各种社会现象。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天人合一”、“天道酬勤”等理念,反映出尊崇自然、勤俭节约、道德自律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交模式和思维方式。 2. 塑造道德品格 生死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于个人尊严的维护。 不同文化的生死观念中,有一些观念特别注重道德品格的培养。例如,中国传统文

化中,人们常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源于对于人性和社会互动的 深入思考。在基督教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上帝赐予的命运,而且要等待重生的时机到来,这种看法督促人们在活着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做好,以便在天堂得到赏赐。 3. 确定社会制度与规范 生死观念对于社会制度和规范的制定和遵守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中国传统 文化中,生命的珍贵和个人的尊严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历朝历代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死亡的负担越来越重,医疗技术的升级和生命延续的突破也对文化产生影响,而且还牵涉到诸多伦理道德和社会政策问题。 三、生死观念在文化中的体现 1. 文学艺术 生死观念在文学艺术中得到了广泛体现。例如,庄子思想中“大梦谈”中的墨子,通过对于生死的深入体会,体现出了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幻无常和看破红尘的境界。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黑暗与光明、死亡与生存、成长与革新等诸多主题交织出纷繁的情节,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死亡的探寻。 2. 宗教信仰 生死观念的体现还体现在宗教信仰中。例如,佛教中的“涅盘”,不仅是对于生 死的超越,而且是对于人性向善的最终归宿;基督教中的“复活主教”与“圣母玛利亚”,则代表着上帝对于生命的恩赐和对于死亡的超越。 3. 社会文化 生死观念在社会文化中也得到了广泛体现。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 于死者的悼念和纪念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文化传统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情感文化;而西方社会中,人们对于死亡的看法和态度逐渐趋向现实和理性,关注如何避免死亡的痛苦和如何尽可能地维护生命的延续。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中国

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总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且在处理死亡方面有着不同的观念和规范,这种不同也体现在文化中处理死亡的态度上。因此,本文从中日两国文化上比较了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以期为我们对生活和死亡的理解提供更多的思考。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 生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化中,生死观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命、死亡、灵魂、命运等方面。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不仅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们注重生命的珍贵和短暂,强调珍惜时间,珍惜生命。同时,他们也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在这种观念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是平静、淡然的,他们相信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是人类生命的必然终结。 在中国文化中,生死观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等思想体系,都对生死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应该珍惜生命,追求道德、智慧和美德。道家则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和无为。佛家则强调人的超越性,认为人应该超越生死,追求解脱和涅槃。这些思想体系,都对中国人的生死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生死观也与家庭、社会、国家等方面密切相关。中国人普遍认为,生命是家庭的基石,是社会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因此,他们注重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繁荣。在这种观

念下,人们对生命的态度是珍视、尊重的,他们相信生命是一种神圣的礼物,应该用来为家庭、社会、国家做出贡献。 在现代中国,生死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更加深入人心,他们注重健康、保护环境、维护生命权利。另一方面,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更加关注死亡的方式和过程,注重死亡的尊严和安宁。 总的来说,中国人对生死观的理解,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它涉及到人类的生命、死亡、灵魂、命运等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人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注重生命的珍贵和尊严,追求人类的幸福和和谐。

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轮回转世与解脱的追求

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轮回转世与解脱的追求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轮回转世与解脱的追求 在印度哲学中,生死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 等印度宗教都强调生死轮回和解脱的追求。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揭 示印度哲学中对生死的理解和对解脱的追求。 一、生死轮回的概念 在印度哲学中,生死被看作是循环流转的过程,即轮回。根据印度 教的观点,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生命,不断死去和重生。这是因为人的 灵魂(阿特曼)在每次死亡后会转移到另一个身体中继续存在。这个 过程被称为“轮回转世”。 轮回转世的理论认为,个体的现状是由其过去行为所决定的,被称 为“因果律”(卡尔玛)。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世,以偿还其 过去生命中所带来的因果报应。只有当个体克尽自身的业力(卡玛),才能从生死的恶循环中解脱出来。 二、解脱的追求 解脱(摆脱轮回)是印度哲学中一种至高的目标。通过解脱,个体 的灵魂将彻底从轮回转世中解放出来,达到永恒的幸福与真理。对于 印度教徒来说,解脱意味着与神(布拉哈)的合并。对于佛教徒来说,解脱则是超越人世间的痛苦和欲望,达到涅槃(寂灭)的境地。

为了追求解脱,每个人都需要通过精神修行来净化自己的灵魂。这 种修行包括冥想、忍耐和道德选择。通过这些修行,人们逐渐减少个 体意识和欲望,最终实现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尽管印度哲学所强调的生死观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可能有所差异,但 在某些方面二者又有着共通之处。 首先,生死观提醒人们意识到存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界和生命的宝贵。这种观念有助于我们珍惜生命,关注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其次,解脱的追求与现代社会中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密切相关。人 们总是希望追求解脱,摆脱压力和困境,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因此,我们可以从印度哲学中获得一些启示,学会减少物质欲望,通过 冥想和自我反省来寻找内心的解脱与平衡。 最后,生死观中强调的因果律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的后果。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会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将在未来的生命中 回报给我们。因此,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他人和世界的 影响,并为之负责。 总结:印度哲学中的生死观强调了轮回与解脱的追求。通过轮回转世,个体的灵魂在不断的生死中净化自身。解脱则是追求永恒幸福和 内心平衡的目标。尽管与现代社会存在差异,但生死观提醒我们珍惜 生命、寻求解脱、推崇因果律。对于我们来说,这些观念都有着重要

从电影《别告诉她》看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从电影《别告诉她》看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从电影《别告诉她》看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常常能够反映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死的态度和观念。《别告诉她》是由西班牙导演胡安·克鲁斯执导的影片,通过一个关于爱与死的故事,展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主角奥古斯汀是一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某天他意外遇到另一个人格完全相同的陌生女人。然而,这个陌生女人却声称她是奥古斯汀的未婚妻,并且从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死去。奥古斯汀陷入了一种迷失和困惑的状态,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于生死观的思考。 在电影中,奥古斯汀这个角色代表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往往持有更加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在电影中,陌生女人坚信自己还活着,甚至在奥古斯汀的亲人和朋友面前坚称自己是他的未婚妻,这种行为在西方文化中并不罕见。西方人相信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结,而是一个过渡,一个去往另一个世界的旅程。他们相信人的灵魂会超越肉体的束缚并继续存在下去。 而在中华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常常持有更加封闭和谨慎的态度。传统的观念中,人的一生分为阴阳两个世界,生者属于阳间,死者属于阴间。因此,对于死者的称谓往往会回避直接使用“死”字,以避免带来不祥的气氛。与西方观念相反,中华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常常持有一种敬畏和迷信的态度,将死亡视为一种终结和离别,对于死者的去世常常有各种各样的仪式和寄托。 电影中的情节让观众们对于生死的观念进行了思考和对比。

奥古斯汀这一形象代表了生者,在面对陌生女人的坚持时,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死亡观。他开始认识到自己对于死亡的理解不够全面,并且意识到生者和死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晰。通过与陌生女人交流,他开始重新思考死亡的意义和价值。电影通过奥古斯汀的角色向观众传递了打破传统死亡观念的重要性。 电影还通过美丽动人的画面和音乐呈现了对于死亡的思考。死亡并没有被描绘成黑暗和恐怖的,而是一种美和善。陌生女人无论何时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她的存在给奥古斯汀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和温暖。她的笑容和乐观的态度让奥古斯汀开始放下对于死亡的恐惧和焦虑,转而迎接生命的美好。 通过《别告诉她》,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对于生死的不同观念。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持有更加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将死亡视为一种过渡。而中华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更加谨慎和封闭,将死亡视为一种离别。电影通过奥古斯汀这个角色和陌生女人的互动,让观众反思和思考自己对于生死的观念。生命的存在并不仅仅是在世界上活着,而是在心灵中永远存在。 在观影过程中,我不禁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死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生与死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人对于它们的理解和态度都因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而不同。而正是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让世界更加丰富和有趣。通过电影,我们能够超越时空和文化的界限,深入思考和探讨生死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电影《别告诉她》,我们能够看到对于生死的不同观念和态度。电影通过奥古斯汀的角色和陌生女人的互动,探讨了生死的意义和价值。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于死亡持有更加开放

从中西生命意识角度分析哈姆雷特问题对《活着》的影响

从中西生命意识角度分析哈姆雷特问题对《活着》的影响 摘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研究着《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对生命的困惑——To be,or not to be. 也成了人们的困惑。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人类文明就像是“杂多 的一”,所以,哈姆雷特问题,不仅是西方人的问题,也是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的全人类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中国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回答了这个问题。 《活着》讲述了一个个以死亡组成的“活着”的故事。本文旨在运用哈姆雷特命题 来研究余华的《活着》,看余华如何用“活着”来回答哈姆雷特问题。面对生命的 黑色幽默,我们应怀着一份坚定地信念——不是用死亡去面对,而是用活着去超越。希望通过对这两部中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掌握什么是哈姆雷特命题,同 时开辟余华《活着》研究的新方向,新领域。 关键词:哈姆雷特命题;《活着》;死亡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四大悲剧之一,它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 期的罪恶与社会本质特征。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文学家,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重要的代表作家,人们称之为“英国戏剧之父”。 一、中西生命意识 (一)对生命的共同关注 生死问题是人类终极关怀的一个问题,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中西方哲学都 会讨论的问题之一。生死是人类共通的基本经验,生和死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 重大问题。不论是哈姆雷特对生死的困惑,还是福贵对生的渴望与不放弃,都体 现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力还 是义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对生命个体而言,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威胁, 我们应如何对待死亡,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些有关生死的问题,古今中外多 少人们都在讨论着,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共同关注着这个问题。哈姆雷特和福贵是中西作品中所塑造的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对死 有深刻的理解,他向死而生的心路历程使他最终领悟了死亡的涵义。福贵则是一 直向生的,他认为活着就是希望,从未想过死去。 (二)不同文化下的差异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生死观也显示出不同的内涵。在具体的历史条 件和生存境遇下,个人的含义往往会有微妙的侧重。正是文化差异影响着哈姆雷 特与福贵的选择,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不同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 的生死观很具代表性,儒家的生死观多从生的角度来看待生命,可谓是一种入世 的生死观。儒家文化则是一种乐生安死的文化。道家是一种自然之道的生死观, 强调顺其自然。而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看待生命。人都是会死的,生死是自然而不可免的事情,有白天就有黑夜,有生就有死,这 是自然大道的运行,是自然界不变的规律。西方文化有不同于中国的历史基础和 传统,对于生死的看法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来看待生命的。经过文艺 复兴的洗礼,西方哲学对人的生命也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哈姆雷特生与死 (一)哈姆雷特生的使命与苦难 哈姆雷特本是快乐的王子,可是叔父克劳狄斯篡权毁了他的一切,打破了他 的人生,父王暴死、叔父继位、母亲改嫁,这一切的真相都被克劳狄斯的诡诈, 奸恶所掩盖,当老父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真相时,哈姆雷特惊呆了,于是他决 定要把这些被掩盖的事实告之于众,还原真相,揭露叔父的罪恶,但还原真相并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核心提示:中西方文化中生死观的共同性:1、重视今世的价值与幸福。以生为主,生是人存在的形式,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另外也正因为有死,才更应珍惜今世的生。2、强调生死中的精神永存。所有共同的价值成分融入文化传统之中,使东西方文化包含着共同的精神追求。3、怀着虔诚对待亡灵超度。人生各异,人死各异,人们对于死者的怀念和宽容是相似和永恒的。 一、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 当人呱呱坠地,发出第一声嘹亮的哭声,既是生命的展开也是死亡之旅的开始,所以恩格斯说:"生就意味着死。" ①生与死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每个活着的人都将面临死和走向死,弗洛姆对此有精辟论述:人,无论是类人或个人,一旦降临斯世,便被"抛入动荡不定、开放无拘的境遇之中。其间仅有一点是确定的:过去以至未来的尽头——死亡。"人的一生由许多不确定性事件组成,惟有死亡归宿是亘古不变的,西方文化更认同这一点。西方文化源于西伯来文化和希腊理性精神,有着深层的悲剧意识。历代哲人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如苏格拉第、布鲁纳等以他们自己的生命丰富了死亡的内涵。基督教或天主教,更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使西方人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问题,从"死"的思考悟出"生"的理性,从死亡教育推展到生命教育。应该说,在西方文化背景中讨论生死问题更为轻松,其生死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直面死亡,寻求超越 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作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生命纯洁而高贵,肉体生命肮脏而低贱。柏拉图认为灵魂永恒,独立于肉体又赋予肉体以思想和智慧。灵魂生命通过显示生存希望和终极幸福引领人们脱离现世的肉体欲望,抵达幸福彼岸,所以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练习",死亡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解放"。②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肉体之欢而不能获致超越。斯多葛学派同样认为,肉体是暂时而无足轻重的,灵魂永恒,是"成人"的根本。希腊哲学中的生死观与宗教结合,成为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基督教正是通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来建立生存信仰体系,从而使人们摆脱尘世间的罪孽,实现世俗生存的价值,获得生命超越,达到永生之域。"苏格拉底、柏拉图、斯多葛派把死看作物质生命的精神升华,基督教及其哲学则更是把死提升为达到新的生命的途径"。③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西方人敢于正视死亡的心态,但同时这种否定现实人生而高扬天国永生的宗教也遭到了资产阶级伦理思想家的猛烈批评。我们也不赞成其中的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 2.责任是生命价值的核心 现代西方哲学不仅关注死亡问题,更关注生之幸福,认为来世不朽对于今世幸福毫无意义。生与死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讨论死亡不是为了来世永生,而是为了今世更好地生活。"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正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④。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也称作"责任哲学",他不单纯论述死本身,而是由死反观生,"分析死在人生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重塑此在人生的价值感、意义感和力量感"。⑤死亡意味着生的终点,也因此凸现出生的意义。意识到死,才会只争朝夕,充实自我,奋斗尽责,让生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提升生命的价值,把对死亡的追问作为对生命意义的特别解读。 3.生与死的质量是统一的 在不远以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还把安乐死看成谋杀或犯罪,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修正法律,使安乐死不再被视为犯罪〔少数国家已做到了这一点,表明西方文化在生死问题上,越来越注重质量。"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的Euthanasia,意为无痛苦地、幸福地死,肯定生命存在的质比量更有价值。生命的质就是指生命的尊严,当人丧失生存能力,只为活而活着时,延长的只是人的肉体生命,人也就失去了生的尊严,丧失了生存的意义,不如采取文明的死亡抉择,安详而有尊严地结束生命。安乐死的实施表明西方人在逐渐地树立起一种新的生命观,即质量与价值相统一的生命观,这也是人的理性升华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西方国家,不仅就死亡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而且在逐步开展和普及死亡教育。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方面在公众中开办讲座,一方面在各级学校开设课程,讲授有关死亡问题。通过这些教育,公民和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探讨了死亡的生理过程、自杀原因及预防、安乐死、死的权力以及丧葬礼仪、丧事开支计划等有关知识。1977年,《死亡教育》杂志在美国创刊。与此同时,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还出版了专业教材,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去面对死神挑战;⑥英国则计划为年龄达到11岁的在学儿童开设与死亡有关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体验到与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并学会在各种非常情况下把握对情绪的控制度。⑦经验表明,国外死亡教育不仅在改变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防止自杀方面,而且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获得较高的生存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此岸,彼岸-中西生死观比较 一、中西生死观的差异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生死态度上有一种根本的区别:对待生命----中国人把人生看作是 一种义务,而西方人则看作是一种权利;对待死亡----中国人把死亡看作是一种群体生命 的过渡,而西方人看作是个体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一)西方人的生死观 古希腊古罗马人的生死观。对待人生,希腊是一个“快乐”的民族,他们都把人生当 做一个追求幸福的场所,不幸福毋宁死。所以希腊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樂观开朗的,他们 成天都是不想未来,也不担心死亡,只追求现世的幸福,自由自在的寻欢作乐,以发展他 们的个性为生存目的。对于死亡,新柏拉图主义把世界分为感性的现实世界与真实的理念 世界,也就是我们说的此岸与彼岸。这种思想在基督教那里发展表现为重死亡,认为死亡 才是真正的生命,我们此生的这样一种生活实际是来世生活的准备,不是真正的生活。人 的灵魂要去的彼岸世界是一个正义的世界,我们现实世界是没有正义的,是一个不正义的 世界。所以彼岸世界的生活是比彼岸世界更值得过的。这虽然和希腊人的观念有所不同, 但他们都重幸福的追求。 (二)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是一个“责任的民族”。对待人生,中国人最看重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 柴烧”。中国人讲责任,讲义务,讲报恩。中国人把自己的一生看作是一场责任。在对待 死亡上,中国人关注的是死后家庭要能延续,家族能够光宗耀祖。儒家也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关心的不是死,而是死后没有后来人给他继承香火取消死亡在个人方 面的意义。中国人和基督徒完全相反。中国人把死亡当作在人世间有所作为的一种代价。 儒家要“恩泽于后世”,后世也是现实的历史,没有什么彼岸的追求。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共同的祖先。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国人看作是家族中人,不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中国人 都可以用这个家族史上的环节来给他定位,他就在这个位子上。而个人呢,是暂时的,个 人的死是不足惜的。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或者死维系家族的链条。取消个人对生死问 题的执着,这就是中国的死亡观。 中国人其实是不相信“死”后的世界的,或者是将信将疑的,中国人对于死亡的恐惧 不是来源于死后的阴暗,而是来源于现世的短暂。所以中国人注重“责任”与“报恩”; 讲究死得其所,人活一世就是要对世界有影响,要留下自己的一点痕迹,就算是无所作为 的人,起码也要“留后”,这也是其对家族的贡献;中国人需要“不朽”,包括历史的不 朽和血缘家族的不朽,“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国人的追求,中国人要活的幸福就要在历 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因为只有留下痕迹才能证明存在,而存在才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现实的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