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热处理炉的温度场测试H

热处理炉的温度场测试H

热处理炉的温度场测试H
热处理炉的温度场测试H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GB/T 9452-2003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热处理炉内满足热处理工艺规定的回执温度及保温精度的有效加热区。不适用于连续加热炉中没有固定的工艺规定加热温度或不要求保温精度的加热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成达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614 镍铬-镍硅热电偶丝 GB/T 3772 铂铑10-铂热电偶丝 GB/T 4989 热电偶用裣导线 GB/T 4990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合金丝 GB/T 4993 镍铬-铜镍(康铜)热电偶丝 GB/T 7232 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T 16839.2 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JB/T 8205 廉金属铠装热电偶电缆 JB/T 8901 贵金属铠装热电偶电缆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除采用GB/T 7232规定的定义外,采用下列定义。 3.1 工艺规定温度 process temperature 根据工件热处理的目的和材料种类,由热处理工艺规定的加热温度。 3.2 保温温度 soaking temperature 在工艺规定温度下保持必要时间,工件或加热设备内加热介质的温度。 3.3 保温精度 temperature precision 实际保温温度相对于工艺规定温度的精确程度,用相对于工艺规定温度的允许最大温度偏差表示。3.4 有效加热区 work zone 在加热炉中,经温度检测而确定的满足热处理工艺规定温度及保温精度的工作空间。 3.5 假定有效加热区 previewde work zone 为判断热处理户的有效加热区,在进行检测前,根据热处理炉的结构、控制方式及其他条件而预先 1

在线考试系统建设方案

考试系统建设 方 案 书 XXXXXX有限公司

前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更合理、高效地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高效性应用到我们教育教学学习考试上,一直也是我们持续关注、研发的主题和目标。为了巩固和加强学习的成果,需要对广大学员进行考核。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迫切需要各职能单位上一套成熟、稳定、易用的网上考试系统软件。 必要性: 传统的纸质考试需要人员集中,专门安排考场,往来时间的损耗、考试组织费用等等,成本非常高。传统的纸质考试出卷、排版、印刷、交卷、批改、成绩登记、统计查询等工作比较繁琐,耗时耗力,远远跟不上网上在线考试的自动化、高效化。 在线考试系统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远程网络学习考试软件,它采用Web方式,同时适用于局域网和Internet,无需安装客户端,即可实现网上出题、考试并能够答卷保存、自动判分、成绩查询和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同时拥有最开放的题库管理系统和最灵活的组卷系统,提供资源的快速收集和高度共享。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系统简介 XXX在线考试系统是针对各类院校而设计的新一代纯B/S架构的在线考试系统。它采用全Web架构的零安装和零维护方式,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即可实现网上自测和模拟考试、作业练习、员工考核和测评、自动评分和阅卷、答卷和成绩管理、“班级模式”的管理和统一考试等功能。该系统还拥有独创的最灵活的试卷录入方式,既有采用独创的“所见即所得”技术的手工录入方式,又能够支持自动快速导入纯文本格式的试卷,同时还可以直接上传各种Word/Pdf文档型或图片型试卷并编辑答题卡以支持全自动评分和阅卷的在线考试。 1.2系统架构 XXX在线考试系统学生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系统,参加考试、查看参考答案和查看考试成绩、成绩分析统计等;教师用户通过浏览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第1章绪论 1.1 综述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温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任何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过程都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温度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任务。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发展对是否能掌握温度有着绝对的联系。在冶金、钢铁、石化、水泥、玻璃、医药等等行业,可以说几乎80%的工业部门都不得不考虑着温度的因素。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 1.2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近年来单片机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应用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单片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石油等各个行业。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是数控系统的一个简单应用,在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石油等各类工业中,广泛使用于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 温度是工业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的被控参数。由于炉子的种类不同,因而所使用的燃料和加热方法也不同,例如煤气、天然气、油、电等;由于工艺不同,所需要的温度高低不同,因而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温方法也不同;产品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同,因而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所采用的控制算法也不同。 传统的温度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的采集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如此,传统的控制方式不能满足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要求,如温度控制表温度接触器,其主要缺点是温度波动范围大,由于它主要通过控制接触器的通断时间比例来达到改变加热功率的目的,受仪表本身误差和交流接触器的寿命限制,通断频率很低。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了多种先进的温度控制方式,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控制等。这些控制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变得简便,而且使产品的质量更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

数控车编程期末试题

数控车编程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数控车床根据车床主轴的位置,可分成数控车 床和数控车床两类。 2、数控编程可分为和两类。 3、工件坐标系原点是指工件装夹完毕后,选择上的某一 点作为编程或工件加工的。 4、主轴正转用指令表示,主轴反转用指令 表示,主轴停转用指令表示。 5、指令“G01X(U) Z(W) F ”中的“X Z ”为刀 具;“U W ”为相对于起点的。 6、圆弧半径R有正值与负值之分。当圆弧圆心角时,程 序中的R用正值表示;当圆弧圆心角时R用负值表示。 7、数控车的刀具补偿有和两种。 8、刀尖圆弧半径补偿指令中,G41表示;G42表示 。G40表示。 9、数控机床进行和可以延长元器件的 使用寿命。 10、按动数控机床上的复位键,报警消除的是故障, 否则是故障。 11、不同组的G指令在同一程序段中能指定,同一

程序段中有多个同组G指令时,FANUC系统、广数系统执行指定的那个G指令。 12、平端面粗车循环指令为,多重复合循环指令为,径向切槽循环指令为,端面切槽循环指令为。 13、指令“G90X(U) Z(W) R F ;”中的R值的大小为圆锥面切削的半径减的半径。 14、指令“G94X(U) Z(W) R F ;”中的R值的大小为 切削起点处的减终点处的。 15、斜端面是指在上的投影长于其在 上的投影。 16、FANUC系统、广数系统数控车床内、外圆且循环单一固定循环用指令来指定,而端面切削单一固定循环用指令来指定。 16、G70指令用在、和指令的程序内容之后,不能单独使用。 17、对于固定循环中的循环起点,在加工外圆表面时,该点离毛坯右端面mm。比毛坯直径大mm。 18、采用FANUC、广数系统粗车复合循环指令编程时,其轮廓外形必须是或的形式,否则会产生凹形轮廓不是分层切削,而是在时一次性切削的情况。

整体测试方案

文档编号:IE-CUSTOM-整体测试方案-V1.0 海关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应用平台 测试项目 整体测试方案

二零一六年九月

关于本文档 说明:类型-创建(C)、修改(U)、删除(D)、增加(A);

目录 第 1 章............................................................................................................................................ 概述1 1.1 .................................................................................................................................... 编写目的 1 1.2 .................................................................................................................................... 读者对象 1 1.3 .................................................................................................................................... 项目背景 1 第 2 章....................................................................................................................... 测试方案概述2 2.1 .................................................................................................................................... 测试目标 2 2.2 .................................................................................................................................... 测试范围 2 2.3 .................................................................................................................................... 参考资料 2 第 3 章.................................................................................................................................. 测试环境3 第 4 章.................................................................................................................................. 测试方案5 4.1 .................................................................................................................................... 测试依据 5 4.2 .................................................................................................................................... 功能测试 5

温度控制系统

目录 第一章设计背景及设计意义 (2) 第二章系统方案设计 (3) 第三章硬件 (5) 3.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5) 3.2 温度控制电路 (6) 3.3 A/D转换电路 (7) 3.4 报警电路 (8) 3.5 看门狗电路 (8) 3.6 显示电路 (10) 3.7 电源电路 (12) 第四章软件设计 (14) 4.1软件实现方法 (14) 4.2总体程序流程图 (15) 4.3程序清单 (19) 第五章设计感想 (29) 第六章参考文献 (30) 第七章附录 (31) 7.1硬件清单 (31) 7.2硬件布线图 (31)

第一章设计背景及研究意义 机械制造行业中,用于金属热处理的加热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温度控制是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现有企业多采用常规仪表加接触器的断续控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这类设备对温度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除控温精度外,对温度上升速度及下降速度也提出了可控要求,显而易见常规控制难于满足这些工艺要求。随着微电子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的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控制加热炉已成为现实。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对工件的处理温度要求严格控制,计算机温度控制系统使温度控制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采用MCS-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

数控车床编程期末考题

13秋16级数控技术专业《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技术》期末考试 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10空,每空1分,共计10分) 1. 数控机床主要用于加工 和盘类回转体零件。 2. 在数控编程时,使用 指令后,就表示程序结束并返回到程序开头。 3. 数控车床一般由 .控制部分.驱动部分和辅助部分组成。 4. 主轴停止指令是 ,可使主轴在执行指令后停止。 5. 确定加工方案的原则有 .先近后远、先内后外和走刀路线最短等。 6. 在加工过程中“F ”的进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每转进给,另一种是 。 7. 编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增量值编程。 8. 数控机床的 是由机床制造厂在机床上设置的一个不变的点。 9. G 代码分为模态代码和非模态代码, 代码只有在该代码的程序段中有效。 10.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选择3号刀,刀具补偿号是3号,该指令表示方法是 。 二、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在加工过程中,一般第一步是( )。 A.分析零件图 B.确定加工工艺 C.编写程序 D.对刀 2.车床主机包括床身.( )和进给机构。 A.液压装置 B.排屑装置 C.主轴箱 学 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不××××××得××××××答××××××题××××××

3.下列不属于数控机床的优点是 ( ) A.自动化程度高 B.适合加工复杂零件 C.生产效率高 D.操作工人工资廉价 https://www.sodocs.net/doc/1b6362123.html,C系统一般可用几种方式得到工件加工程序,其中MDI是 ( ) A.利用磁盘机读入程序 B.从串行通信接口接收程序 C.利用键盘以手动方式输入程序 D.从网络通过Modem接收程序 5.程序加工完成后,程序复位,光标能自动回到起始位置的指令是( )。 A.M00 B.M01 C.M30 D.M02 6.增量坐标系中的U对应绝对坐标系中( )值。 A.X B.Y C.Z D.Q 7.数控机床中的核心部件是( ),就像人的大脑。 A.数控程序 B.伺服驱动系统 C.数控系统 D.机床本体8.程序加工过程中,实现暂时停止的指令是。 A.M00 B.M05 C.M30 D.M02 9.在数控程序中,G00指令表示快速移动到某点,在应用时( )。 A.必须有地址指令 B.不需要地址指令 C.地址指令可有可无 10.在编制加工程序时,相对应的进给地址是( )。 A.C B.F C.S D.X 11.下列可用作直线插补的准备功能代码是( )。 A.G01 B.G03 C.G02 D.G04 12. 下列哪个指令是圆弧插补?( ) A.G00 B.G01 C.G02 D.M03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床坐标系中的数值可以改变。 B.工件坐标系中的数值不可以改变。 C.工件坐标系可以由操作者设定。 D.工件坐标系和编程坐标系是不一致的。 14.右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中的拇指表示( )轴。 A.X轴 B.Y轴 C.Z轴 D.W轴 15.数控车床的主轴是( )坐标轴。 A.X轴 B.Y轴 C.Z轴 D.U轴

应用监控平台测试方案

应用级监控平台测试方案 2015年5月

文档修订记录

目录 1、测试目的 (1) 2、测试背景 (1) 3、测试人员及联系方式 (1) 4、测试地点及场景 (2) 5、测试资源准备 (3)

1、测试目的 POC测试,即Proof of Concept,是业界流行的针对客户具体应用的验证性测试,根据用户对采用系统提出的性能要求和扩展需求的指标,在选用服务器上进行真实数据的运行,对承载用户数据量和运行时间进行实际测算,并根据用户未来业务扩展的需求加大数据量以验证系统和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性能变化。 特别是在应用系统选型阶段,一些大型企业的业务流程比较复杂,并非单一的功能性演示就能覆盖现实的业务需求,这时候需要事先划定一个小范围的实验对象(但是业务逻辑的复杂性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通过小范围的项目导入与实施,从真实业务的实践到战略意图的实现,来验证系统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从而作出更客观更准确的判断。 考虑到应用级监控的重要性,特进行本次应用级监控产品POC测试。 2、测试背景 近年来,随着业务的丰富,关键业务系统在数量上和复杂度上都迅速提高。业务系统的变化促使IT运行维护团队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系统架构,而现有的以网络、主机等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监控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对业务系统用户体验、可用性、性能方面的管理需求。IT运行维护模式必须需要寻找新的方向。 为保证业务的平稳运营,应对目前业务系统运行维护面临的挑战,运行维护团队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性能管理系统,能够在业务系统运行时同步评估用户体验,当业务系统出现异常时能及时感知,并快速分析故障位置。 基于业务的应用性能监控,根据业务的服务路径,监控业务在各环节的性能状态,当出现业务故障时能够快速明确故障环节,缩短业务故障恢复时间。 3、测试人员及联系方式

炉温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

1、目的: 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炉TUS(温度均匀性)和使用仪表及热电偶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以及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热处理炉产品所使用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 3、职责 4.1 公司热处理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负责热处理工艺编制和最终确认。4.2 技术部与生产部门按照产品热处理工艺选择需要的热处理设备,设备的仪表类型也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检定机构校检并符合客户要求。 4.3由公司热处理工程师主持相关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炉进行TUS测试。4、热处理温度均匀性 热处理炉内工作区温度达到稳定化后相对于设定点温度的变化,工作区内任两点的温度偏差不应超过热处理工艺对温均匀性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用于正火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14℃,回火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8℃)。 热处理炉等级与温度均匀性范围要求: 5、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进行TUS时,如果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热处理炉的装载状态,一般情况下在满载情况下进行测试,装载的产品必须是依据公司工艺文件进行热处理的产品。当下一次进行TUS时也必须是和前一次测试时的装载状态且产

品与上一次相同。 5.2 温度均匀性测试(TUS)步骤 5.2.1通常情况下,在进行TUS时热处理炉必须是室温状态下;如果热处理炉刚进行过生产有一定温度(例如:此时炉内温度是500℃),则下一次进行TUS测试也必须和此次情况相同(500℃)。 5.2.2 热电偶(传感器)的处理。 TUS测试进行之前,热电偶测量端必须用直径不超过13mm(0.5英寸)并且不超过待热处理产品的最薄处、与产品材料一致的长60mm,内部加工出与热电偶直径一样大小深40mm圆孔的圆棒,置于热电偶测量端进行保护。 5.2.3 测量点的选择与位置图 5.2.3.1测量点及热电偶的选择 本公司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采用10点进行测量,9 TUS+1控温热电偶。如下图所附。

数控机床考试试题(附答案)

数控机床技术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数控机床按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可分为、、。 2、较常见的CNC软件结构形式有软件结构和软件结构。 3、数控技术中常用的插补算法可归纳为插补法和插补法,前者用于数控系统,后者用于数控系统。 4、数控机床上导轨型式主要有滑动导轨、导轨和导轨。 5、数控铣削加工需要增加一个回转坐标或准确分度时,可以使用配备或使用。 6、电火花加工一次放电后,在工件和电极表面各形成一个小凹坑,其过程可分为电离、、热膨胀、和消电离等几个连续阶段。 7、影响材料放电腐蚀的主要因素是、、。 8、影响电火花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是、、。 9、电火花成形加工极性的选择主要靠经验和实验确定,当采用短脉冲时,一般应选用极性加工。 10、数控车床X轴方向上的脉冲当量为Z方向上的脉冲当量的。 11、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主要包括、、等三个方面内容。 12、3B格式的数控系统没有功能,确定切割路线时,必须先根据工件轮廓划出电极丝中心线轨迹,再按编程。 13、旋转变压器和感应同步器根据励磁绕组供电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工作方式和工作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 1、更换电池一定要在数控系统通电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存储器中的数据就会丢失,造成数控系统的瘫痪。<) 2、数控机床几何精度的检测验收必须在机床精调后一次完成,不允许调整一项检测一项。<) 3、数控铣削螺纹加工,要求数控系统必须具有螺旋线插补功能。<) 4、电火花成形加工在粗加工时一般选择煤油加机油作为工作液。<) 5、当脉冲放电能量相同时,热导率愈小的金属,电蚀量会降低。<) 6、开环数控机床,进给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其主要原因是步进电机的转速慢。<) 7、当数控机床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其程序编制与刀具半径补偿值无关。<)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实施方案

信息系统项目测试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信访局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项目 系统测试方案 2015年7月 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 Taiyuan New Quick Com puter Co.,LTD 本文档及其所含信息为机密材料 并且由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同拥有。 文档中任何部分未经晋中市及所辖各县(市、区)信访局和太原新汇科计算机有限公司书面授权,不得泄露给第三方,也不得以任何手段、任何形式进行复制与传播

目录 1概述 (1) 1.1目标 (1) 1.2假设 (1) 1.3测试范围 (2) 1.4测试方法 (2) 1.5测试步骤 (3) 1.6测试进入准则 (3) 1.7测试结束准则 (4) 2测试地点、人员与环境 (4) 2.1测试的地点和人员 (4) 2.2测试环境 (4) 3组织结构 (5) 3.1组织结构 (5) 3.2职责范围 (5) 4计划任务与时间 (6) 4.1计划任务 (6) 4.2时间表 (7) 4.3安排 (8) 4.4测试更新安排 (13) 5人员的岗位职责 (14) 6缺陷管理 (16) 6.1缺陷管理流程 (16) 6.2缺陷的严重度和修改的优先级(此问题请见测试报告) (18) 7测试报告总结和分析 (20)

1概述 《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测试方案》(以下简称《测试方案》)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编码、单元测试完成后,在进行系统测试之前,针对优化版的业务功能进行功能和集成测试的计划安排。 《测试方案》主要明确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的有关规定和原则,其目的是提供系统功能和集成测试所依据和遵循的原则、方法和组织结构。 1.1目标 用户测试阶段应达到并完成以下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目的在于检查优化需求版系统功能能否满足实际业务要求,流程是否符合各级信访机构日常业务程序。 对系统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是否达到了用户设计的业务要求,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这里的业务需求指的是《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深化》、《山西省网上信访信息系统需求补充》) 对系统存在的业务及功能错误进行纠错,保证系统运行的正确性。 1.2假设 假设有足够容量的服务器资源。 假设有足够的测试工作站设备。 假设人员可以分班轮流,一个实际工作日能够测试多于一个的测试营业日。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铸钢件用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的测定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铸钢件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热处理炉工况的空载测试及有效加热区的评定。 2、引用标准: GB/T16923 钢件的正火与退火 GB/T16924 钢件的淬火与回火 GB/T9425 热处理炉有效加热区测定方法 GB/T2614 镍铬—镍硅热电偶丝 GB/T4989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GB/T4990 热电偶用补偿导线合金丝 GB/T7232 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T16839.2 热电偶第2部分:允差 GB/T18404 铠装热电偶电缆及铠装热电偶 3、术语 本规程引用的术语为GB/T9425、GB/T7232中的术语。 3.1 工艺规定温度 根据工件热处理的目的和材料种类,由热处理工艺规定的加热温度。 3.2 保温温度 在工艺规定温度下保持必要的时间,工件或加热设备内加热介质的温度。 3.3 保温精度 实际保温温度相对于工艺规定温度的精确程度,用相对于工艺规定温度的允许最大温度偏差表示。 3.4 有效加热区 经温度检测而确定的满足热处理工艺规定的温度计保温精度的工作空间。 4、铸钢厂热处理炉的保温精度 表1 热处理炉保温精度 炉子名称 热处理炉类别 有效加热区保温精度℃ 仪表指示精度不低于% 1#热处理炉 Ⅲ ±10℃ 0.5 2#热处理炉 Ⅲ ±10℃ 0.5 3#热处理炉 Ⅲ ±10℃ 0.5 4#热处理炉 Ⅲ ±10℃ 0.5 5#热处理炉 Ⅲ ±10℃ 0.5 6#热处理炉 Ⅲ ±10℃ 0.5 7#热处理炉 Ⅲ ±10℃ 0.5 5、测温装置 5.1 热电偶及补偿导线 根据检测温度计要求的保温精度,按表3选择热电偶,热电偶应符合GB/T2614。补偿导线应符合GB4989、GB4990、GB/T18404的规定。 表2检测用热电偶 热电偶名称 分度号 等级 使用温度℃ 允许偏差℃ 检定周期 镍铬—镍硅 K Ⅱ 0-1200 ±0.75%t 半年 注:t为被测温度 表3检测用补偿导线 热电偶分度号 补偿导线型号 补偿导线名称 代号 温度范围℃ 允差℃ K KX 镍铬10-镍硅3延长型导线 KX-GS -20—100 ±1.5

炉温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炉温均匀性测试作 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均匀性测试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实施时间:

1、目的: 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炉TUS(温度均匀性)和使用仪表及热电偶满足公司生产需要以及符合客户需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热处理炉产品所使用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 3、职责 4.1 公司热处理工程师根据客户要求负责热处理工艺编制和最终确认。 4.2 技术部与生产部门按照产品热处理工艺选择需要的热处理设备,设备的仪表类型也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检定机构校检并符合客户要求。 4.3由公司热处理工程师主持相关技术人员对热处理炉进行TUS测试。 4、热处理温度均匀性 热处理炉内工作区温度达到稳定化后相对于设定点温度的变化,工作区内任两点的温度偏差不应超过热处理工艺对温均匀性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用于正火的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14℃,回火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8℃)。 热处理炉等级与温度均匀性范围要求: 5、温度均匀性测试(TUS)

进行TUS时,如果客户没有特别指出热处理炉的装载状态,一般情况下在满载情况下进行测试,装载的产品必须是依据公司工艺文件进行热处理的产品。当下一次进行TUS时也必须是和前一次测试时的装载状态且产品与上一次相同。 5.1 温度均匀性测试的设备: 5.2 温度均匀性测试(TUS)步骤 5.2.1一般情况下,在进行TUS时热处理炉必须是室温状态下;如果热处理炉刚进行过生产有一定温度(例如:此时炉内温度是500℃),则下一次进行TUS测试也必须和此次情况相同(500℃)。 5.2.2 热电偶(传感器)的处理。 TUS测试进行之前,热电偶测量端必须用直径不超过13mm(0.5英寸)而且不超过待热处理产品的最薄处、与产品材料一致的长60mm,内部加工出与热电偶直径一样大小深40mm圆孔的圆棒,置于热电偶测量端进行保护。 5.2.3 测量点的选择与位置图 5.2.3.1测量点及热电偶的选择 本公司热处理炉温度均匀性测试,采用10点进行测量,9 TUS+1控

机床数控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机床数控技术》期末考试试卷班、10311008、1010~1014………可以使用计算器)90分钟(考试 时间……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8分) … …1.对数控机床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三好”即、… …、。线 …2.数控机床选用的一般原则、、…名 …姓、。………3数控机床选用的方法、、。 … …4.CNC装置的功能通常包括功能和功能。… … 5.刀具半径补偿解决了编程轨迹与刀具中心轨迹之间的矛盾。刀具半径补 … … 偿的执行过程包括、、。…… 封6.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是一种系统,它自动阅读输入载 … …体上事先给定的数字,并将其码,从而使机床。号…

学……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 … … 分)… … …1.数控机床的安装步骤为()。 … …A、就位、找平、清洗和连接、拆箱… 密 B、拆箱、就位、找平、清洗和连接 … … C、拆箱、找平、清洗和连接、就位…级…班… D、拆箱、找平、就位、清洗和连接……2.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的步骤()。… …A、机床的安装、机床通电试车、精度和功能调试、运行试车……B、机床通电试车、机床的安装、精度和功能调试、运行试车……、机床的安装、机床通电试车、运行试车、精度和功能调试C…. D、机床的安装、运行试车、精度和功能调试、机床通电试车 3.实时中断处理有()。 A、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 B、外部中断、分时中断、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 C、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偶然性中断 D、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硬件故障中断、软件故障中断 4.在前后台软件结构中,前台程序是一个()。 A、系统管理程 B、前台子程序 C、译码、数据处理程序 D、定时中断处理程序 5.在数控系统中PLC控制程序实现机床的()。 A、各执行机构的逻辑顺序控制 B、位置控制 D、各进给轴轨迹和速度控制、插补控制 C6.逐点比较插补法的工作顺序为()。 A、偏差判别、进给控制、新偏差计算、终点判别 B、进给控制、偏差判别、新偏差计算、终点判别 C、终点判别、新偏差计算、偏差判别、进给控制 D、终点判别、偏差判别、进给控制、新偏差计算 7.在数控机床中,刀具的最小移动单位是() A. 0.1mm B. 0.01mm C. 1个脉冲当量 D. 0.001m

课程设计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摘要 退火炉是金属热处理中的重要设备,它把压力容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然后让其自然冷却。其目的在于消除压力容器的整体压力。提高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温度是退火炉的主要被控变量,是保证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退火炉温度控制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本文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部分。硬件设计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按键模块,执行模块,LED显示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本设计要求采用电热丝加热,通过A/D转换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输入单片机中,与系统给定值比较,从而对退火炉的温度进行控制,通过按键输入控制信号,三位LED显示炉温。最后设计出最少拍无纹波控制器,通过MATLAB 仿真检验是否有纹波。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设计背景与算法 (3) 第2章课程设计的方案?5 2.1概述?5 2.2系统组成总体结构 (5) 第3章程序设计与程序清单 (7) 3.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7) 3.1.1单片机选择 (7) 3.1.2时钟电路设计 (8) 3.1.3复位电路设计?9 3.2程序清单与电路图 (11) 3.3温度控制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控制算法?18 4.1程序框图? 18 4.2算法设计 (19)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 绪论 1.1 设计背景与算法 背景:退火炉是冶金和机械行业常用的热处理工业设备。一般说来,退货处理工艺师冶金和机械产品的最后处理工序,它的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对退火炉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退火处理工艺曲线,提供准确的升温,保温及降温操作,同时保证颅内各处的温度均匀。在目前实际生产中,退火炉的种类很多,按燃料分有燃油炉、燃气炉、电炉等。电炉按台数计算占80%,燃油炉和燃气炉占20%。 退火是金属热处理中的重要工序,它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缓慢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改善其塑性和韧性,使其化学成分均匀化,并去除其参与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温度控制是热处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措施,是退火控制的核心。智能温控将大大提高热处理质量,消除认为的不稳定因素,提高温度控制的精确程度,满足特殊材料的热处理要求。 同时,退火炉采用自动化技术控制温度,对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退火炉的炉温动态特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中对钢材的温升曲线有较高的要求,温度过低,达不到退火的预期目的;温度过高将导致过热,甚至过烧。通过对退火炉中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和自动工艺管理控制,不但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品率。热处理后产生的废气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大,退火炉的燃料如果是欠氧燃烧,燃料燃烧不充分,则会产生大量黑烟,而过氧燃烧又会产生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若通过对燃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使燃烧在合理的空燃比下运行,则可以极大的减少退火炉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对构建科持续发展型社会就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对能源消耗和大气环境的污染越来越重视,而我国既是钢铁大国又是能源大国,因此研究高性能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算法:在数字随动控制系统中,要求系统的输出值尽快地跟踪给定值的变化,最少拍控制是满足这一要求的一种离散化设计方法。 最少拍控制是一种直接数字设计方法。所谓最少拍,就是要求闭环系统对于某种特定的输入在最少个采样周期内达到无静差的稳态,是系统输出值尽快地跟踪期望值的变化。 闭环Z传函具有形式 z z z z N N ---+++=Φφφφ 221)(1

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3热处理炉操作规程 3.1 烘炉 3.1.1热处理炉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3.1.1.1炉体砌炉及炉辊密封处浇注料经检查合格,打开炉门,自然风干7-9天,最少5天方可执行烘炉操作。 3.1.1.2 确认炉内无人员和其他杂物。 3.1.1.3 测试炉体的密封性,确定保压试验合格。 3.1.1.4 检查并确认炉辊的安装正确,炉辊手动盘转正常,电机减速机通电,做模拟信号确认炉底辊自动运转正常。 3.1.1.5炉辊润滑点全部接好并注入润滑油,加油系统运转正常。 3.1.1.6装料炉门、出料炉门调整完毕,炉门升降机构操作停位准确,炉门运转灵活,关闭时严密,汽缸压紧和松开位置准确。 3.1.1.7对光栅、PLC操作控制系统等进行单机试车合格。 3.1.1.8 炉子空、煤气、氮气、气动空气管道及排烟管道试压合格,测量仪表调整合格。 3.1.1.9 冷却水压力正常,循环顺畅。 3.1.1.10打开炉内氮气,保证炉内氮气压力和残氧分析仪数值正常。 3.1.1.11 助燃风机及排烟风机运转正常,风机进出口的阀门开关灵活。 3.1.1.12 烘炉前应对燃烧控制系统、炉压控制系统等热工仪表和各种调节进行安装检查,并确认调整完毕,操作灵活,指示正确,控制灵敏。 3.1.1.13 炉子周围及坑内环境清洁整齐。 3.1.1.14烧嘴控制器的各种操作模式正常。 3.1.1.15 手动打开出风口的蝶阀,启动排烟风机,吸风口阀门自动缓慢打开,待风机达到正常运转并确定烧嘴前喇叭口处有风吸入。 3.1.1.16 打开助燃风机出风口的挡板,启动风机,入口处的调节阀自动缓慢打开,调节回流阀防止风机喘震。注意风机电流和管道压力数值。出现异常要停风机,查明原因再试。 3.1.1.17 点炉前对烧嘴的空燃比进行调节。 3.1.1.18 检查助燃空气管路有无漏风和受阻、受堵现象,确认空气已达到每个烧嘴前。 3.1.1.19 煤气管道经过吹扫和放散,管道内充分达到要求。煤气系统运行正常,煤气已经送至炉前总阀。 3.1.1.20 煤气防护人员到达现场,各煤气放散点40米范围内禁火。炉子周围停止施工,断开临时电源,不得随意动火。

《机床数控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1008、1010~1014、1031班《机床数控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以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每题1分,共18分) 1.对数控机床管理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三好”即 、 、 。 2.数控机床选用的一般原则 、 、 、 。 3数控机床选用的方法 、 、 。 4.CNC 装置的功能通常包括 功能和 功能。 5.刀具半径补偿解决了编程轨迹与刀具中心轨迹之间的矛盾。刀具半径补 偿的执行过程包括 、 、 。 6.计算机数控系统(CNC 系统)是一种 系统,它自动阅读输入载 体上事先给定的数字,并将其 码,从而使机床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 分) 1.数控机床的安装步骤为( )。 A 、就位、找平、清洗和连接、拆箱 B 、拆箱、就位、找平、清洗和连接 C 、拆箱、找平、清洗和连接、就位 D 、拆箱、找平、就位、清洗和连接 2.数控机床安装和调试的步骤( )。 A 、机床的安装、机床通电试车、精度和功能调试、运行试车 B 、机床通电试车、机床的安装、精度和功能调试、运行试车 C 、机床的安装、机床通电试车、运行试车、精度和功能调试 D 、机床的安装、运行试车、精度和功能调试、机床通电试车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3.实时中断处理有()。 A、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 B、外部中断、分时中断、硬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 C、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偶然性中断 D、外部中断、内部中断、硬件故障中断、软件故障中断 4.在前后台软件结构中,前台程序是一个()。 A、系统管理程 B、前台子程序 C、译码、数据处理程序 D、定时中断处理程序 5.在数控系统中PLC控制程序实现机床的()。 A、各执行机构的逻辑顺序控制 B、位置控制 C、各进给轴轨迹和速度控制 D、插补控制 6.逐点比较插补法的工作顺序为()。 A、偏差判别、进给控制、新偏差计算、终点判别 B、进给控制、偏差判别、新偏差计算、终点判别 C、终点判别、新偏差计算、偏差判别、进给控制 D、终点判别、偏差判别、进给控制、新偏差计算 7.在数控机床中,刀具的最小移动单位是() A. 0.1mm B. 0.01mm C. 1个脉冲当量 D. 0.001m 8.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A、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 B、机床的加工精度 C、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 D、脉冲当量 9.只读存储器只允许用户读取信息,不允许用户写入信息。对一些常需读取且不希望改动的信息或程序,就可存储在只读存储器中,只读存储器英语缩写为()。 A、CRT B、PIO; C、ROM D、RAM 10.数控系统常用的两种插补功能是()。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电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热处理是提高金属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随工业的发展,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而热处理技术也向着优质、高效、节能、无公害方向发展。电阻炉是热处理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加热设备,加热时恒温过程的测量与控制成为了关键技术,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研制热加工工业过程的温度控制器。 此设计针对处理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设计了温度检测和恒温控制系统,实现了基本控制、数据采样、实时显示温度控制器运行状态。控制器采用 51 单片机作为处理器,该温度控制器具有自动检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及控制结果显示等功能,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上均能达到要求。满足了本次设计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电阻炉,温度测量与控制,单片机

目录 一、绪论.......................................................................................................................................- 1 - 1.1 选题背景...................................................................................................................- 1 - 1.2电阻炉国内发展动态...............................................................................................- 1 - 1.3设计主要内容...........................................................................................................- 2 - 二、温度测量系统的设计要求...................................................................................................- 3 - 2.1 设计任务.....................................................................................................................- 3 - 2.2 系统的技术参数.........................................................................................................- 3 - 2.3 操作功能设计.............................................................................................................- 4 - 三、系统硬件设计.......................................................................................................................- 5 - 3.1 CPU选型......................................................................................................................- 5 - 3.2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5 - 3.2.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5 - 3.2.1.1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6 - 3.2.1.2 热电偶的温度补偿..............................................................................- 7 - 3.2.2 炉温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7 - 3.2.2.1 MAX6675芯片...................................................................................- 7 - 3.2.2.2 MAX6675的测温原理.......................................................................- 8 - 3.2.2.3 MAX6675 与单片机的连接.................................................................- 8 - 3.3 输入/输出接口设计 ....................................................................................................- 9 - 3.4 保温定时电路设计................................................................................................... - 10 - 3.4.1 DS1302 与单片机的连接 .............................................................................. - 11 - 3.5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11 - 系统硬件电路图................................................................................................................ - 13 - 四、系统软件设计.................................................................................................................... - 15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15 - 4.2 主程序设计................................................................................................................ - 15 - 4.3 温度检测及处理程序设计......................................................................................... - 16 - 4.4 按键检测程序设计..................................................................................................... - 18 - 4.5 显示程序设计............................................................................................................. - 20 - 4.6 输出程序设计............................................................................................................. - 21 - 4.7中值滤波..................................................................................................................... - 22 - 五、结论.................................................................................................................................... - 23 - 参考文献.................................................................................................................................... - 24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