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上下册知识双向细目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上下册知识双向细目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上下册知识双向细目表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 有理数的概念

- 有理数的比较和计算

-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 相反数与绝对值

第二章整式与素因式分解

- 代数式与整式

- 整式的加减法

-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 指数与乘方

第三章一次函数

- 一次函数的概念

- 一次函数的图象

-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一次函数方程

第四章两种变量的关系

- 变量与数据的关系

- 等式的性质与应用

- 一次方程

第五章一次方程的应用

- 语境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平面图形

- 平面图形的概念与性质- 三角形的性质

- 四边形的性质

- 平行四边形与矩形

第七章分数

- 分数的概念与性质

- 分数的加减乘除

- 分数的比较

- 分数的应用

第八章百分数

- 百分数的概念与性质- 百分数的转化

- 百分数的运算

- 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九章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统计问题的分析与应用- 概率与统计

第十章圆

- 圆的概念与性质

- 圆的常见运算

- 弧与扇形

- 圆相关的应用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 双向细目表

初一数学上期末试题双向细目表 为了评估学生在初一数学上的学习成果,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期末考试试题。本套试题旨在检测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解题技巧,以及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以下是我们为这次考试准备的双向细目表。 本套试题的内容涵盖了初一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有理数的运算、代数式、几何图形、概率与统计等。我们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会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来考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深度。有理数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掌握。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代数式: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化简和求值。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几何图形: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性质和测量。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本套试题旨在全面评估初一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成果,通过多种题型的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考验了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维深度。希望通过这次考试,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中考数学试题的编制过程中,双向细目表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命题者确保试题的难度、题型、考点覆盖等方面达到均衡,从而使试卷能够公正、有效地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的内容、编制方法和应用。 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表格,用于详细规划教学或测试内容,包括行和列两个方向。其中,行通常代表不同的题型或题目,列则代表测试的目标或主题。对于中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题型:列出所有可能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知识点:列出所有需要考察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几何、概率等。 难度等级:为每个题型或题目设定难度等级,以便评估学生的数学水平。 分值分配:为每个题型或题目设定分值,以便在整体上控制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2019-2020年七年级上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2019-2020年七上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说明:

1、试卷的整体难度预测 2、试卷的整体均分预测 3、原创题罗列、比例 4、改编题罗列、比例 2019-2020年七上数学调研考试命题 自我评价报告 今年,七年级数学使用的是苏科版教材,评价试卷采用用满分150分的成绩作为学生期末学业评定的依据.今年的数学命题,在保持去年特色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客观评价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正确引导七年级数学的教与学. 一、基本简况: 1、命题的组织和准备工作 正式命题前,市教育局、教研室对今年参与数学命题的人员组织了专门的学习和培训. 2、命题工作. 本次命题组成员共由三人组成,其中教研员一名、初中骨干教师两名,对新课改精神有较深的体会,命题小组成员均有全市、县初中联考命题的经验,长期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对初中数学命题有较深刻的思考.命题组人员结构合理,具有互补性,能保证命题的质量. 命题实施前,命题组的三位成员进一步统一思想,学习领会命题的总体要求,初定出了命题的方案及试卷框架: 3、保持稳定、适当创新、检测学习基础与潜能. 数学学业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及领悟的程度;考查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加大对数学思维的考查力度和深度;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杜绝出现“繁、偏、旧”试题,试题力求规范,严格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5、能力考查题注重运用,从数学方法、探究发现、数感符号感等处入手命题,注意创设新的情境、新的题型,创新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设问的角度. 6、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注重探究,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直线与角 1. 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性质。 2. 知道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3. 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 4.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 第二章:平行线与平面 1.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圆规做等分线段、垂线、平行线、垂直平分线 和角的平分线。 2. 理解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学会证明平行线与转角的基本性质。 3. 掌握平面的概念,理解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4. 学习如何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和交叉。 第三章:三角形 1. 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内角的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3. 学习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和AAS。 4. 理解三角形中的全等概念,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第四章:四边形 1. 知道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 2. 掌握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性质,包括边长、对角线、内角和面 积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的关系、内角和、面积和周 长的计算方法。 4.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第五章:图形的变化 1. 了解图形中的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等基本变化。 2. 学习如何用折纸法进行图形变化。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4. 掌握相似图形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尺和相似比的计算。 第六章:数的运算 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3. 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 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2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数学的基 本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上下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括,供学生们参考复习。 一、整数与有理数 1. 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整数是由正整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可以用数轴来表示。可 以用a、b、c等字母表示整数,其中a和-b是互为相反数。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加法公式可表示 为 a + b = c,减法公式可表示为 a - b = c。 3. 有理数的概念及运算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与整数相似。 二、平方根与立方根 1. 示意图 设a是非负整数,b是自然数,√a表示非负数c满足c² = a,³√a表 示满足b³ = a的数。

2. 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计算 求平方根可通过估值和逼近法,求立方根可通过估值、逼近法和立 体积。 三、比例与相似 1. 比例的概念及应用 比例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量的比值,可以通过等式、引进未知数 和图表等方式表示。比例常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长度比例、面积比 例和体积比例等。 2. 相似的概念及性质 相似是指形状、大小不同但相应部分成比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相似的图形具有相似比、对应角相等和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四、代数式与简单方程 1. 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 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常用于表示数学关系。代数式的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简单方程的解法 简单方程是一个未知数或多个未知数之间通过等号连接的代数式。 通过逆向运算、化简方程和等式变形等方法可求得简单方程的解。 五、统计与概率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

一: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小于0的数;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4)-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5)自然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6)a>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0 ⇔ a 是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1.2 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2)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有理数的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即数轴的三要素) (5)一般地,当a 是正数时,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a 个单位长度; (6)两点关于原点对称: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表示-a 和a ,我们称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8)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a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9)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10)a 、b 互为相反数⇔a+b=0 ;(即相反数之和为0) (11)a 、b 互为相反数⇔1-=b a 或1-=a b ;(即相反数之商为-1) (12)a 、b 互为相反数⇔|a|=|b|;(即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13)绝对值: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a|≥0) (14)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15)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16)0a 1a a >⇔= ; 0a 1a a <⇔-=; (17)有理数的比较: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①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②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反,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符号,并用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 小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为0;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均为0;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

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及原

七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总结---1-10章

初级中学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回顾与总结 七年级(第一章---第十章) 学校: 姓名: 学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

1.1正数和负数 知识点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1)像3、1.5、1 2 、58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小学学过的数,除0以外都是正数,正数比0 大。 (2)像-3、-1.5、 1 2 、-584等在正数前面加“-”(读作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负数比0小。 (3)零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对于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不能简单理解为:带“+”号的数是正数,带“-”号的数是负数。例如:-a一定是负数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的数,若a表示的是正数,则-a是负数;若a表示的是0,则-a仍是0;当a表示负数时,-a就不是负数了(此时-a是正数)。 知识点2 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同意义的量 正数和负数是根据实际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比如一些有相反意义的量:收入200元和支出100元、零上6C和零下4C等等,它们不但意义相反,而且表示一定的数量,怎样表示它们呢?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把另一种和它意义相反的的量规定为负的,这样就产生了正数和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意义为正,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习惯把“前进、上升、收入、零上温度”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支出、零下温度”等规定为负。 1.2有理数 知识点1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1)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这时的分数包括整数。但是本讲中的分数不包括分母是1的分数。 (2)因为分数与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上述小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我们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