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先秦礼之变迁

先秦礼之变迁

先秦礼之变迁
先秦礼之变迁

2007年3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Mar.,2007第25卷第2期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Vol.25No.2

先秦礼之变迁

张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中国的礼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并有一个“损益”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礼得以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后世文化发展演进的基础。本文试从三代之礼的“因革”入手,考察先秦时期礼的发展脉络并对西周、春秋时期礼的发展、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来揭示先秦时期礼乐文化在鼎盛和转型时期的特征与作用。

[关键词]先秦;礼制;变迁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07)02-0095-03

在古代中国,礼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的社会规范。先秦时期的礼经历了起源、发展、鼎盛、转型这样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早在夏、商两代,礼就很盛行。到了西周,周公在沿袭过去礼仪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周代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礼作乐。他把殷代重视祭祀天、神等仪式的规定,发展为包括宗教、政治、道德在内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准则。到了春秋时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都尚礼重礼,并以“仁”释礼,丰富并深化了礼的内涵。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文化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礼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仪式。最初的礼,只是一些简陋、朴素、不成文的礼节仪式和风俗习惯。《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氵于尊而扌不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表明在远古时代,礼最初从人的饮食开始,释米捭肉,加于烧石之上熟之,凿地作为酒器。用手掬酒而饮,把土块抟成鼓槌去敲击土鼓,就可以德敬于鬼神,不讲究祭礼的丰盛,祭者的盛服,仪式的繁缛。这种简陋的伴随人类饮食开始的祭祀鬼神活动,正是原始先民的崇拜意识和敬畏意识的表现,是祭祀的初始形式。总之,可以说礼是由人们用饮食供奉天地、鬼神开始发生的。

关于礼起源的时间,根据考古资料可知,中原地区早在6000年以前就有了礼的萌芽,在距今5000年前至4000年前之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山东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更早些的红山文化已经有礼器出现,礼乐制度产生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1]。而据古文献的记载可知,生活在距今4000年前的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范文澜认为:“禹时礼服礼冠的讲究,已含有区别贵贱的意义。”[2]“礼”成为适应祭祀各级、各

类神灵的复杂礼仪。禹的儿子启,凭借其专制王权,筑成集铸各氏族或部落的图腾于其上的九鼎,用以为祭天礼器,把各氏族或部落置于夏王朝的统治之下,九鼎遂成为王权的象征。随着阶级的形成,国家的产生,礼逐渐演变成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整个社会秩序的规范。礼规定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别和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时的礼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原始社会的礼有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礼记?礼器》中的记载“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可知三代之礼有一个前后继承和发展的因革关系。夏礼是三代礼制的初始形态。商代的礼和祭祀联系在一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情。反映商代文明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都与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仪》)礼是祭祀的形式,祭祀是礼的内容。“故殷礼涉配天,多历年所。”(《尚书?君奭》)殷人对神灵进行频繁而隆重的祭祀,据有学者统计,卜辞中的祭名有近二百种[3],这一数字足以显示出殷代祭礼的发达。只不过限于资料,使我们难徵其详。即使是孔子亦曾感叹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但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一脉相承,并不断有所“损益”,则是孔子所知道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在这种“损益”的过程中,“礼”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广泛、丰富,到周代达到十分庞杂的程度。有学者认为,直到西周建立前,礼乐一直停留在巫术的性质,只有到周代,礼乐文化才发生了质的改变,被“演进为一种人文文化。”[4]也就是说,到周代“礼”才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

5

9

![收稿日期]2007-01-12

[作者简介]张丽(197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史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开创了华夏礼乐文明的新模式。西周时期是先秦礼乐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

三代之礼互有损益,周礼对殷礼是有所继承和变革的。《礼记?表记》有孔子对三代礼异同的总结:“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敬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殷周礼之异同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殷周两代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及政治上的各自特点。周礼较之殷礼神本色彩开始弱化,人本色彩增强。礼有了“规范”、“礼治”的引申义。脱胎于原始宗教祭神仪式的礼,已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周公制礼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对前代礼扬弃式的继承与发展。前文提到商代祭礼十分发达,西周对商代的祭祖礼就多有继承。有学者对西周金文中所反映的祭祖礼作了详细的考证,证明其多数与殷同名,进一步证明“周因于殷礼”。不同的是周人对自然神的崇拜观念比较淡漠,对祖先神的崇拜和对祭祖礼的重视程度都超过了商代。另外,在周礼中还突出“德”的观念,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强调“明德”、“敬德”,形成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礼书中记载:“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礼记?王制》)。“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周礼?地官?大司徒》)在周礼的这种治民方针的影响下,道德教化深入人心。

作为上层建筑的周礼,不仅被用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而且“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礼记?曲礼上》),规定和调整着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管理国家,要“为国以礼”(《论语?先进》)“政以礼成”(《左传?成公十二年》);做人,需“约之以礼”(《论语?颜渊》)。“礼治”遂成为西周一种居于支配地位的统治工具。由宗法制、等级制结合起来,产生了一套完整的、严格的、不同等级的礼仪制度。礼是确定人们尊卑、贵贱、长幼、亲疏关系的准则和依据,使各个等级能够各守名分,维持着社会的等级秩序。

作为“礼治”思想的基本原则,“亲亲”、“尊尊”相辅相成,体现着宗法等级制和政治等级制的基本精神,二者相结合,是使“礼治”思想得以实施的保证。其中,“亲亲”要求在贵族内部实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尊尊”则要求无论是谁,都必须尊敬和服从名分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绝对不可逾越。总之,“亲亲和尊尊的实质都是等级制度。可以说,离开等级制度就没有周礼,这表明了周礼的本质。”[5]

礼乐并重,是西周礼乐文化的特色所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通典?礼典》)礼是规范当时社会

生活的首要原则,乐则是礼的实践的必要条件和重要补充。礼与乐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具有一致的内在精神,具体实践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西周法律的特点是以礼为主,礼刑并用,礼法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周礼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具有法的约束力,因此礼被视为“国之干”(《左传?襄公三十年》)、“国之纪”(《国语?晋语四》)、“政之舆”(《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西周法律所具有的浓厚的宗法色彩,决定了其只能受制于周礼、包容在周礼之中。礼与法的这样一种混合状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礼、法分离埋下了伏笔。

总之,西周之礼在内容、形式、作用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并注入了时代精神,维持着社会的统治秩序,使西周社会成为人们常常追述的礼乐盛世。

春秋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转型,礼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礼不断被更新和扬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冲击着人们对礼重新认识理解。政治家们将礼视作重要的统治手段,认为礼是“政”的根本。尽管违礼的现象层出不穷,但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根基和图谋发展,往往更重视礼仪。礼仪成为列国政治与外交的主流。如齐桓公曾想乘鲁国内乱之机侵占鲁国,被齐大夫仲孙湫劝阻而止。因为鲁国“秉周礼”,以礼治国、政治严明而使别的国家不敢冒犯它。“礼”也成为大的诸侯国称霸和侵略别国的借口,如晋国发动肴殳之战的借口就是秦国的“无礼”。

列国诸侯虽然以固守周礼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但在特殊的形势下,也不得已而变通礼仪。公元前488年,吴向鲁征取“百牢”贡献,鲁曾据理力争,谓“君若以礼命于诸侯,则有数矣。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左传?哀公七年》),尽管依照周礼不应超过十二牢,但迫于强吴的威胁,以恪守周礼著称的鲁国也不得已而奉送百牢。

(二)违礼僭越与礼仪下移。由于周王室衰微,王室中大批文化官员流入各诸侯国和四夷地区。他们传播了礼乐文化,进而出现“礼”文化大规模下移现象。西周严格的礼制等级开始松动,违礼僭越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下级僭用上级礼仪。诸侯僭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改变了旧有的礼制秩序。

随着春秋中后期政局的动荡,周代的宗法等级制度及其从属的礼器使用制度也发生了改变。通过考古发现反映出春秋中期以后用鼎制度出现了新的变化,其重要特点是诸侯、卿等高级贵族使用列鼎数量的上升,这种礼制上的一致而有序的升格,也是礼仪下移的一种具体表现。用礼阶层的扩大使原来只有高层贵族才能使用的青铜礼器也开始向下层贵族扩散。在春秋中期的一些平民小墓中时常发现有随葬的陶鼎和陶簋。

春秋时期,恪守周礼的传统使诸侯们在邦交活动中仍然遵守着有关的礼仪规定。但与西周时相比,春秋邦交礼仪也发生了变化。这里仅举朝觐礼来说明。朝觐礼是西周时周王室规定诸侯定期晋见周天子的礼仪。

6

9

随着西周政治的日趋混乱,“诸侯不享”和“不睦”(《国语?周语上》)的事情时有发生。进入春秋以后,王室衰微,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权,诸侯“不正”(《左传?隐公九年》)“不朝”(《左传?桓公五年》)之事频繁发生。诸侯相朝成为邦交的主流,而且霸主成为各国诸侯争相朝见的中心。[6]

通过用鼎制度和朝觐礼的变化可进一步证明,春秋时期礼文化的下移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礼仪下移,是一种有序的下移,并没有打乱原来的等级构成。各级贵族仍保持着明确的等级差距,这也正是礼调节贵族内部等级关系的基础所在。

(三)春秋时代礼制逐渐走向成熟完善,系统化,理论化、人文化。

1.仪、礼分别;礼、法分离。春秋时僭越现象的出现使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礼、仪在名实上已经不符。所以《礼记?郊特牲》讲:“故天子微,诸侯僭。大夫强,诸侯胁。于此相贵以等,相黩以货,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矣。”在礼与仪的区分中,礼的意义渐渐发生了由“仪”向“义”的转变,礼不再被作为制度、仪式、文化的总体,被突出出来的是礼作为政治秩序核心原则的意义。真正的礼是有“义”的礼,有思想内涵的礼义,而不是徒具虚名的礼。“礼仪之辨”使礼观念出现了突破性的变化,表明西周以来的“礼乐”为主的礼文化发展,已经转变为一种对“礼政”的注重。[7]

在礼应时而变的同时,法也开始了对礼的突破,法逐渐脱离礼而独立存在。其突出标志就是春秋中后期出现的郑卿子产“铸刑书”(《左传?昭公六年》),开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并以此作为统治手段的补充。其后晋国也将范宣子所著《刑书》铸于鼎上。以刑书、刑鼎为标志的成文法的正式公布,拉开了礼法分离的序幕。进入战国,礼崩法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礼观念形成,人文精神凸显。有学者研究认为,礼观念正式形成于春秋霸政时代。[8]春秋时期人们在重礼的同时对礼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礼在个人修养方面的作用得到重视。整个社会尊礼重礼蔚然成风,秩序井然。鲁国孟僖子结合自己一生对礼的理解,总结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从“政之舆也”到“人之干也”,体现了礼的人文化趋势。礼最终摆脱了宗教束缚而获得了全新的人文思想价值,这种人文思想奠定了原始儒家思想的基础。

3.孔子援“仁”入礼,以“仁”释礼。“孔子一生都尚礼”[9],孔子的社会理想、伦理观念、教育思想都与礼相关。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礼学思想,最突出的是孔子在继承西周礼乐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仁”,进一步深化了礼的内涵。孔子以仁

释礼,将传统的礼同仁、义联系起来,使之成为道德之礼,并且视之为人性自然流露的结果。仁的思想的提出,使孔子找到了礼乐的内在根据和生命,从而使礼乐的涵义焕然一新。关于“仁”的含义,从《左传》、《国语》的记载来看,春秋时期人们认为仁作为一种德行,与礼有密切的关系。守礼为仁,是当时一种普遍的认识。孔子提升了仁的思想,使仁既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又超越各种道德规范,成为各种德性的源头。

孔子认为各种伦理规范都要以礼为节制,以礼为最后的标准。《论语?泰伯》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德行与礼乐是统一的。他还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是说行礼作乐要有仁的意识,不然就会使礼乐流于空洞的形式。在孔子的思想中,仁、礼并重而归于礼。在孔子看来,守礼是高于为仁的更加难以达到的目标,这是孔子仁礼思想的真正含义。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后世礼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观整个春秋时期礼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礼作为普遍适用的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礼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制衡着春秋时代社会的各种势力,使春秋社会在有序状态下向前发展。礼经过转型以后,又融入到战国诸子思想中,并以一种新的形态支配了战国以后文化的发展,先秦时期的礼经过西周时的鼎盛,到春秋时的转型,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更新完善。礼的发展变化也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思想家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世界的混乱与安宁,他们把礼的精神和礼的要义揭示、提炼出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并促进着社会的有序发展。在封建的大一统时代,礼仍然作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维持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统治秩序。

[参考文献]

[1]高炜.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范文斓.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4]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J].历史研究,1995,(3).

[5]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徐杰令.朝觐礼考[J].求是学刊,2002,(5).

[7]陈来.春秋礼乐文化的解体和转型[J].中国文化研究,2002,(3).

[8]颜世安.礼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

[9]蔡尚思.孔子一生都尚礼[J].哲学研究,1986,(6).

[责任编辑:田丽华]

7

9

先秦礼之变迁

作者:张丽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刊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25(2)

参考文献(9条)

1.高炜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 1989

2.范文斓中国通史简编 1958

3.王宇信;杨升南甲骨学一百年 1999

4.杨朝明鲁国礼乐传统研究 1995(03)

5.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 1983

6.徐杰令朝觐礼考[期刊论文]-求是学刊 2002(05)

7.陈来春秋礼乐文化的解体和转型[期刊论文]-中国文化研究 2002(03)

8.颜世安礼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期刊论文]-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04)

9.蔡尚思孔子一生都尚礼 1986(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郭永琴.GUO Yong-qin商汤桑林祷雨与礼乐文明[期刊论文]-邢台学院学报2010,25(4)

2.齐照明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的入仕精神[期刊论文]-知识经济2010(2)

3.张晓虎早期道家对先秦宗教传统的改造[期刊论文]-孝感学院学报2004,24(2)

4.解丽霞.XIE Li-xia儒:礼与制度--兼论先秦儒家"礼"的承传[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

5.褚春元.Chu Chunyuan论周代礼乐文化中的象征性[期刊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4)

6.李雨佳.苏喜庆天地之和在礼乐——《乐记》美学功用的再阐释[期刊论文]-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10)

7.杨晓霭.YANG Xiao-ai试论礼乐文学的文化传承价值——以宋代为范例的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6)

8.林素英从先秦之命名取字透视其人文精神[期刊论文]-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1)

9.詹晓娟礼仪风俗礼俗礼制[期刊论文]-科学中国人2009(6)

10.杨璞试论《左传》中礼仪评判的价值标准[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

本文链接:https://www.sodocs.net/doc/477651556.html,/Periodical_jmsdxshkxxb200702036.aspx

年 钱 福字的起源和演变

年: 甲骨文的“年”字像一个人头顶着一捆谷物。有的“年”字上边像禾苗,下边像人。禾在古代就是谷物,是各类谷物的通称,就像我们今天把各种谷物叫做“农作物”或者“庄稼”一样。 在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用农耕立国,炎帝神农氏就是这个时代的领路人。炎帝培育了中国最早的粟类谷物。这些谷物原本是野生的狗尾巴草,经过培育成为穗大粒饱的野生优良品种,耐寒喜温,生长期短,适合在黄土地区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是旱地主要农作物。 古人通过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产生了时间周期的概念,人们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也就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后来人们又把十二个月的时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四个季节里,更明确了“春种秋收”的时间概念。 秋收之后,粮食归仓,俗话说“秋收冬藏”,丰收的谷物要由人来肩扛人背,“年”字就是人扛着沉甸甸的谷穗,表示年成、收获、丰收的意思。 钱:

“钱”是我国对货币的俗称。是在特定国家或经济体内的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或是偿还债务的特殊商品。 原来,在漫长的商品交换发展中,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不是一开始就用黄金,而是先用牲畜。但是牲畜大小、肥瘦、雌雄、健病有不同,加上它不能分割,不易携带、保管,就被谷帛代替。 可是以谷帛充当一般等价物也会出现“温谷以要利,作薄绢为市”的投机现象,又因它们品质不一,作价势必要引起麻烦。 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就以武器和生产工具等实物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交易。而我国古代有一种农具,当时称为“钱”,“钱”最初是农田耕作的一种用青铜铸造生产工具的名称。 因为农家必须依赖这种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而且“钱”又比土地和其它物品易于交换,由于它较长时间地被当作交换媒介物,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货币,“钱”这个名称也就被沿用了下来。 到了汉代,封建迷信的统治者,出于聚敛财富的愿望,将“钱”又改称为“泉”,“泉”便成了“钱”的借用。用“泉”来称呼货币更加形象,难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因此直到现代,“泉”这个借用词还在用,比如:集币迷们总是以“泉友”相称。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等处,见到的“布币”比农具“钱”要小得多,但保持了“钱”的原形。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伍元钞票,对着光照一照,它的水印图案就是“布币”。 福:

先秦礼仪用丝研究

目录 摘薨………………………………………………………………………………………。….…………………………………。JABS,I]RACT………………………………………………………………………………………………………………………IV绪论…………………………………………….…………………………………………………………………………………….11.研究的选题缘由………………………………………………………………………………12.已有的研究成果………………………………………………………………………………53.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144.需要说明的情况………………………………………………………………………………19第1章先秦礼仪用丝的起源…………………………………………………....…………………231.1礼的起源………………………………………………………………………………………231.1.1孔子、孟子、荀子关于礼的起源的讨论………………………………………………231.1.2现代学者对礼起源的探讨………………………………………………………………251.1.3本文的观点……………………………………………………………………………..281.2原始宗教视野下的蚕……………………………………………………………………….291.2.1古人认识蚕的基础………………………………………………………………………301.22古人对蚕生命历程的观察…………………………………………………………….32l-2.3蚕的巫术宗教功能的形成………………………………………………………………341.2.4蚕的巫术宗教功能的体现………………………………………………………………361.3丝与礼的结合………………………………………………………………………………..401.3.1丝织品的巫术宗教功能…………………………………………………………………401.3.2丝织品与礼的联系………………………………………………………………………451.3,3丝织品运用于礼的形成……………………。…………………………………………47 第2章先秦冠礼礼仪用丝…………………………………………………………………………572.1先秦时期的冠礼………………………………………………………………………………572.2先秦冠礼中丝织品的运用…………………………………………………………………..602.21用作礼冠的质料…………………………………………………………………………602.2.2用作礼服………………………………………………………………………………..632.2.3用作酬谢宾客的礼物……………………………………………………………………652.3小结…………………………………………………………………………………………..6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察举制 察举也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代察举的标准,大致不出四条,史称“四科取士”,《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说: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

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大约起于西汉,下迄东汉未改。不过有时单举其中的一二科,或全举四科,均有诏令临时规定。察举的标准虽仅有四科,但察举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实授官职。上述察举诸科,实际上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制,特举由诏令临时规定,二者都是由下向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汉代选官以“乡举里选”为依据,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但是,舆论评价一旦与仕途沉浮相联系,就容易被某些有权势、有影响的人物或社会集团所控制、所利用。曹操审时度势,提出了“惟才是举”的用人原则,这既是对处于乱世求贤的需要,也是对汉代“选举失实”的刻意纠正。 征辟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先秦礼之变迁

2007年3月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Mar.,2007第25卷第2期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Vol.25No.2 先秦礼之变迁 张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中国的礼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并有一个“损益”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礼得以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后世文化发展演进的基础。本文试从三代之礼的“因革”入手,考察先秦时期礼的发展脉络并对西周、春秋时期礼的发展、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来揭示先秦时期礼乐文化在鼎盛和转型时期的特征与作用。 [关键词]先秦;礼制;变迁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882(2007)02-0095-03 在古代中国,礼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本的社会规范。先秦时期的礼经历了起源、发展、鼎盛、转型这样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早在夏、商两代,礼就很盛行。到了西周,周公在沿袭过去礼仪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周代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礼作乐。他把殷代重视祭祀天、神等仪式的规定,发展为包括宗教、政治、道德在内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准则。到了春秋时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都尚礼重礼,并以“仁”释礼,丰富并深化了礼的内涵。在以后长达两千年的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文化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礼起源于原始的祭祀仪式。最初的礼,只是一些简陋、朴素、不成文的礼节仪式和风俗习惯。《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氵于尊而扌不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表明在远古时代,礼最初从人的饮食开始,释米捭肉,加于烧石之上熟之,凿地作为酒器。用手掬酒而饮,把土块抟成鼓槌去敲击土鼓,就可以德敬于鬼神,不讲究祭礼的丰盛,祭者的盛服,仪式的繁缛。这种简陋的伴随人类饮食开始的祭祀鬼神活动,正是原始先民的崇拜意识和敬畏意识的表现,是祭祀的初始形式。总之,可以说礼是由人们用饮食供奉天地、鬼神开始发生的。 关于礼起源的时间,根据考古资料可知,中原地区早在6000年以前就有了礼的萌芽,在距今5000年前至4000年前之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山东龙山文化、中原龙山文化、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更早些的红山文化已经有礼器出现,礼乐制度产生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1]。而据古文献的记载可知,生活在距今4000年前的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范文澜认为:“禹时礼服礼冠的讲究,已含有区别贵贱的意义。”[2]“礼”成为适应祭祀各级、各 类神灵的复杂礼仪。禹的儿子启,凭借其专制王权,筑成集铸各氏族或部落的图腾于其上的九鼎,用以为祭天礼器,把各氏族或部落置于夏王朝的统治之下,九鼎遂成为王权的象征。随着阶级的形成,国家的产生,礼逐渐演变成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整个社会秩序的规范。礼规定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区别和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这时的礼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原始社会的礼有着本质的区别。 根据《礼记?礼器》中的记载“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夏造殷因”,可知三代之礼有一个前后继承和发展的因革关系。夏礼是三代礼制的初始形态。商代的礼和祭祀联系在一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祭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事情。反映商代文明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都与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仪》)礼是祭祀的形式,祭祀是礼的内容。“故殷礼涉配天,多历年所。”(《尚书?君奭》)殷人对神灵进行频繁而隆重的祭祀,据有学者统计,卜辞中的祭名有近二百种[3],这一数字足以显示出殷代祭礼的发达。只不过限于资料,使我们难徵其详。即使是孔子亦曾感叹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但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一脉相承,并不断有所“损益”,则是孔子所知道的。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在这种“损益”的过程中,“礼”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广泛、丰富,到周代达到十分庞杂的程度。有学者认为,直到西周建立前,礼乐一直停留在巫术的性质,只有到周代,礼乐文化才发生了质的改变,被“演进为一种人文文化。”[4]也就是说,到周代“礼”才成为一种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 — 5 9 — ![收稿日期]2007-01-12 [作者简介]张丽(1974-),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史学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先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先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这个词我并不少听到,但如果不是听了一遍古代史,又借着完成考试作业的机会查阅了些资料的话,恐怕我还是会一听到这几个字脑海里就只能毫不犹豫的蹦出四 大发明、节气风俗、民间手工艺这么几个词,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远远不止这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仁、义、礼、智、琴棋书画、三教九流、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宫廷文化、帝王学等等,是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种种我们从来都无法忘记的东西。 从公元前2100年,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建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其间1800多年历史,虽被称为是奴隶社会,但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却是熠熠生辉,照耀着我们一直走到今天。这一时期被称作先秦。 不论是夏商时期的甲骨文,还是殷商的青铜器;不论是屈原的《离骚》,还是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都是先秦所留给我们的人类文明的历史标志。但是关于先秦,更值得说的是它的思想,在先秦这个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百家争鸣的时期,诸子百家作为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

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这一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诸子百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政治学术思想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诸子百家中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的成就最为显著。 先秦儒家思想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主张“以德为政”,“节用而爱人”,他的思想包括礼乐制度、仁礼思想、孝道、命观等。孔子死后,“儒分为八”。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他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另一代表人物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提出性恶论。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并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的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的完整,儒家的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的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的发展达到极致,被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统治。它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一直被奉为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延续千年,深入人心,直至今日; 发源于山东的“中庸文化”也是孔孟对世界的重要文化贡献,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 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要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 (二)举贤良 举贤良是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所谓举贤良,一般以“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为察举名目,但往往都另外附加一些条件,如可亲民者、文学士、能指朕过失者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既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又重视通经达变、博学多术、甚至某些特异功能。 汉文帝在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诏举贤良;到汉武帝时,举贤良由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过渡,通过高级官吏荐举人才,并用对策的方式加以选拔的形式成为定例。其后的皇帝在诏举贤良时,对策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策者对军国大事全面深入了解,而且在对策中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东汉基本沿用西汉举贤良的旧制,但不如西汉盛行。 从察孝廉和举贤良这两个方面来看,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发

年钱福”字的起源额演变

1. “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古时候所谓的“年成”指的就是这个。因此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岁一熟,所以“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有相同周期了。——常识文化篇。 2. 钱币从远古时的贝壳,演化到春秋战国时的青铜铁币,再变成重金属,再变成金银锭.在宋朝时曾经出现过纸币-绞子...但在清初又消失了,在民国初年,银圆替代锭,到了国民时期又出现了代金卷,最后在新中国时重新发放钞票。 钱这个东西四千年前就有了。追溯其踪,钱字最早出现在《国语》中,在单穆公和周景王的对话里就提到了钱字。古人以“贝”为钱,因而,所有与钱有关的字几乎都是“贝”字旁。由此不难看出,古人造字都有一定的意义和目的。就拿钱这东西来说,无论是在历史的长河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作用之大,是令人叹为观止和发人深省的。它能使善良变成丑陋,使丑陋沦为魔鬼。因而有人形容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 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康殷的《文字源流浅说》、马叙伦的《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到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这些学者们都谈到了“金”字的起源和“戋”字的起源,因为钱字的繁体写法为“銭”。“钱”,即“铫也,古者田器”。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着名。秦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二一○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货币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先秦礼制建筑考古学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先秦礼制建筑考古学研究 摘要:先秦时期的礼制建筑是人们举行崇拜、祭祀等活动期望与祖先和神灵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建筑技术水平,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布局规划思想,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舞台之一,是复原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实物资料。自考古学在中国出现以来,礼制建筑就是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重要对象,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先秦时期的礼制建筑遗迹层出不穷,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为进行该阶段礼制建筑的综合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利用的材料。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关于古代建筑和礼仪制度的记载,民族学的材料也为研究古代的祭祀内容和思想提供了佐证,这些都为对先秦时期的礼制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古代礼制建筑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对某一类型或者某一具体时段的礼制建筑进行形制和功能的论述,又以对汉唐及之后历史阶段的探讨最为热烈,而对先秦时期的礼制建筑关注较少,对整个先秦阶段礼制建筑的系统研究尚属空白,对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相互间承继关系的讨论也属薄弱环节,甚至先秦时期礼制建筑的概念如何界定、性质如何划分、具体包括哪些类型的建筑遗迹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先秦时期的礼制建筑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条件已经具备,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先秦时期;礼制建筑;规划思想;建筑技术: 一、礼制建筑概念辨析 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先秦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这 一时期,礼制建筑作为人们期望与祖先和神灵进行沟通的场所,不仅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建筑技术水平,产生了对后世都城与大型建筑有重要影响的布局规划思想,同时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舞台之一。礼制建筑也因此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更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直到今天依然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但是当我们检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时,无论是在建筑史学界还是在20世纪兴起的考古学研究中,对“礼制建筑”始终没有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令人信服的定义和概念,对于哪些建筑属于礼制建筑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尤其对于先秦阶段的礼制建筑与汉唐之后依照儒家思想建造的礼制建筑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区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既反映了对礼制建筑研究和探讨的热烈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对礼制建筑的界定陷入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困境。因此本文首先对礼制建筑的定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也是本文论述的起点和基石。单从字面意义来理解,“礼制建筑”可解释为服务于礼制目的的建筑,或用于举行有关礼制的仪式性活动的建筑。不过作为一种建筑类型的定义,这种内涵和外延均不清晰的说法具有大而化之的倾向,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二、建筑史领域中的“礼制建筑” 在建筑史领域中,似乎任何一本建筑史的著作都没有对礼制建筑的概念加以专门的解释,不过一些著作还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提及了礼制建筑。在《中国建筑艺术史》第一章第四节在论述史前时期的建筑遗迹时提到“奉祀祖先神位的房屋称为…庙?,奉祀自然神灵的台形建筑称为…坛?,可合称为…坛庙?。中国建筑史学或称其为…礼制建筑?。这段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描述性的方法,即坛庙属于礼制建筑,但礼制建筑 不仅仅指坛庙;另一种是将礼制建筑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只指坛庙。同是该书第三章第四节又有这样一段话:“除祭祀天地诸帝和祖先者外,祭祀日月山川河海等其他自然诸神的神坛、只有帝王才能建造用以…观授象察氛样?的灵台(天文台)和综合性祭礼建筑明堂、儒者习礼用的辟雍等,也都是礼制建筑”气这段话涵盖的内容要广得多,可以理解为一种归纳的定义方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

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 (按照生年先后排序) “先秦”,历史学名词,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止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此一时期约为东周春秋战国之时,我国主要学术思想如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此时大思想家辈出,皆能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后世因称其为“先秦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诸子之说占有崇高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其著作成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宝贵资料。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称号中的“子”,为时人对其尊称,意为先生和圣人。 在此依据相关文献,搜集整编先秦十三位大思想家资料简介如下。 一、管子——“圣人之师”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号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汉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其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经济学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重视商业。《战国策》、《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管子》、《左传》等都有记载他的生活传记,《论语》、北宋苏洵的《管仲论》对管仲的事迹做出了分析和评价。 二、老子——“道教始祖” 老聃(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聃,谥号伯阳,后人称其为“老子”,河南省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下许多与老子息息相关的珍贵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今安徽涡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三、晏子——“辞令大腕” 晏婴(前578~前500),字仲,谥平,又称晏子,汉族,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其父晏弱病死,晏婴继任齐卿,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60余年。晏子甚是睿智,爱民,不辱使命,为春秋时期的人才之一。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

中国的选官制度

中国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4. 科举制 第一,隋唐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1>隋朝兴起: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誓愫闷,科举制形成。 <2>唐朝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

先秦礼仪图

先秦礼仪图 篇一:先秦礼仪 先秦礼仪 先秦指人类产生开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为止,远古自不必说有记载的便是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而我要讲的却是更近一点,即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大家都知道这一时期诸候混战,群雄割据,天下动荡不安,可正是这种社会孕育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学术自由,文化交流频繁,他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逐渐形成诸子百家的学术争流现象,史称“百家争鸣”,百家并不是一百家,具体来讲指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十大家,西汉人将小说家去掉,称余下的为九流,便是三教九流中的九流了,题外话不多讲。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理论影响着世人,也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发展,而我要讲的便是这一时期文化中的一小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礼仪。 礼仪,就是指两方交往中以一定约定俗成的方式表达尊人律己的过程。在古代“致福曰礼,成义日仪”礼仪是很重要的,大的有国家祭祀之礼,再大有邦国之礼,小的有婚姻之礼,再小吃饭都有一定的礼仪。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礼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史记?礼书》记载“至秦有天下,悉六国礼仪,釆择其善”。孔子所著《诗》《书》

《礼》《易》《春秋》中《礼》便讲的是礼仪。人们将礼分为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礼之事为军礼,表葬之事为凶礼。内容极其复杂,但当时人们对礼仪非常看重,其中的一大代表便是儒家之礼,看过秦时明月的人都可以从中窥见一斑,所以儒士便是指有礼仪的人的代表。礼仪的两大特点便是重要与繁琐。我现在就要从各个方面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祭祀之礼。祭祀是一个国家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大到天子小到一个家族都需要祭祀。祷告祖先神灵,祈请庇佑赐福,是先秦时代最普遍,最常见的祭祀仪式。祭祀礼反等级森严,名目繁多,有一套严格的制度。《礼记?王制》称:“天子祭天地,诸候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夭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候。诸候祭名山大川者在其地者”从中可看出由于祭祀者社会地位的不同,祭祀的对象也有所不同,社会地位越高,祭祀的对象越多;反之,则越少。天无所不覆盖,地无所不承载,日月星辰无所不照耀,公正无私,至高至圣。而有资格祭祀它们的,就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天子。祭天,是在泰山上垒土筑坛,于坛上焚烧积柴而祭之;祭地,是在弯曲的山坳破土埋葬猪羊而祭之。祭寒暑,则是在附近凹陷处设坛而祭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要在巡守之时祭遍天下名山大川。据《史书?封禅书》称,天下的名山主要有:嵩山、恒山、泰山、会稽山、湘山、衡山、华山、襄山、岳山,等等。大山有名的如四渎:长江、黄河、淮水、济水。而最有名祭祀的地方便是在泰山,叫封禅。泰山封禅是最隆重、神圣的盛典。只有最有德行的圣明君主在国运昌隆时才能举行。秦始皇汉武帝都曾

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三个主义: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

2020高考10年真题3年模拟考点5从汉至元选官制度的演变(解析版)

考点5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十年真题】 1.(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2.(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3.(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完整版)年、福字、钱的起源与演变

年、钱、福的起源和演变 1、年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上山避难,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到处人喊马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气宇不凡。可她仍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福字的来历 相传武王伐纣胜利后,姜太公封神时,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就是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当然了这只是一个传说,但体现出百姓向往好运的心念。 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约有三千年历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装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状,因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看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班级: 社工0832班学号:13姓名: 李子瑞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民本思想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态实际是对民本思想的无情嘲弄。统治阶级虽然认识到自己和民众是舟和水的关系,希望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本固邦宁”的政治目标,但这种愿望在以阶级剥削为前提的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冲击下根本无法实现,民本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就逐渐演变为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 民本思想虽然在封建社会没有实现的条件,但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哺育了一大批关心民众疾苦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且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被进步人士注入新的理论内容,与西方“民主”相嫁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将真正焕发出新的光辉。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流程的演变历程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有: 1.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 3.局面。和发展。 4.科举制地方权弄虚作假的现象,被举荐者多为“门生故吏”,无真才实学,随着吏治的败坏,到东汉末年此制也败坏不堪了。魏晋以后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推荐的权力不再交由地方官,而是由朝廷统一任命“中正”官,专门负责举士选才。这些中正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把地方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上报给中央,由中央任用。中正官评价人才的标准包括了察举制度所规定的内容,还增加了“家世”和“才实”等条目,注重品德与能力相结合,比汉代较为完善,一时间“儒雅并进”,起到一定积极的效果。但此制度也存在缺陷:一是选官的人,即“中正”官,多为本地的豪族大家所把持;二是选拔标准多以家世出身为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选才结果,阻塞了寒素人才入仕。从任用上看:从秦代起地方上长史一级的官员就要由中央任命,以后历代一直延续,秦汉地方层级分郡、县两级制,地方主官,都由中央下派,郡守如此,县令也如此。但同时也规定,地方长

官有自辟僚属的权力,郡守、县令都可以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选择任用官员。 第二阶段从隋唐至明清,选任方式以科举为主,以“考试”为标准,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从选拔上看:隋唐实行开科取士,隋炀帝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各级官员的主要方式。全国各地的士子不用通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公开的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士子在通过逐级政府和中央的笔试之后,要由吏部再进行面试,内容是考察“身、言、书、判”即身体容貌、言语应对、书法笔迹和判词书写。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见识才能。大致说来,科举考试由礼部考才学,吏部考能力。明朝中期出现八股文,这是一种严格的排偶分股的应考文体,考生易于掌握格式,评卷标准也较为客观。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立废之争,朱元璋就曾一度下诏停止科举,但始终未能找到一种超过科举的有效选官方式,所以,不得不在停科举九年后再次恢复。科举制度以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选拔和收揽人才,为整个政治机体输送新鲜血液,在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生命线。 观要求。 郡、 利用国家政权合法施暴;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各地方之间相互隔绝,不能很好的融合,陷入狭隘的地方性。为了增强不同区域间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保证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就要推行全国范围内选才,异地为官的制度,而这一制度只有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大一统政权的存在,要求国家权力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地方官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是政令下达和民情上达的关键环节,必须脱离地方豪强势力,并对其进行制约。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往往是在血缘和地缘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依靠土地为生,很少迁徙,乡里组织从结构上讲一般比较稳定,地方豪强容易坐大。如汉代就有“宁负二千石(郡守),无负豪大家”之说。乡间豪族势力如不加控制,往往猖狂:兼并土地、荫庇人口、收养私从,当社会发生动荡时就会由患而生乱,与国家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古代治理中十分强调慎选临民官,一方面是考虑到要对民众进行善治,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对地方豪族势力的控制。 其次,中央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中央掌握人事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