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商君书实务篇

商君书实务篇

商君书实务篇
商君书实务篇

1.商君书

2.

第一篇更法

第二篇垦令

第三篇农战

第四篇去彊

第五篇讲民

第六篇算地

第七篇开塞

第八篇壹言

第九篇错法

第十篇战法

第十一篇立本

第十二篇兵守

第十三篇靳令

第十四篇修权

第十五篇徕民

第十六篇刑约 [缺]

第十七篇赏刑

第十八篇画策

第十九篇境内

第二十篇弱民

第二十一篇□□ [缺] 第二十二篇外内

第二十三篇君臣

第二十四篇禁使

第二十五篇慎法

第二十六篇定分

更法第一

3.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

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

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

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曰:‘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

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

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因此爱民也;礼者,因此便事也。是以

圣人苟能够强国,不法其故;苟能够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

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

于所闻。此两者因此居官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

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

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

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

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

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可必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愚者之笑,智者哀焉

;狂夫之乐,贤者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

因此遂出垦草令。

垦令第二

4.

无宿治,则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百官之情

不相稽,则农有余日。邪官不及为私利于民,则农不敝。农不敝而有

余日,则草必垦矣。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上壹则信,信则官不敢为邪。民平则

慎,慎则难变。上信而官不敢为邪,民慎而难变,则下不非上,中不

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则壮民疾农不变。壮民疾农不变,

则少

民学之不休。少民学之不休,则草必垦矣。

无以外权任爵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

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而不偷。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国安不

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

禄厚而税多,食口众者,败农者也;则以其食口之数,赋而重使

之,则辟淫游惰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农无得粜,则窳惰之农勉疾。商无得籴

,则多岁不加乐;多岁不加乐,则饥岁无裕利;无裕利则商怯,商怯

则欲农。窳惰之农勉疾,商欲农,则草必垦矣。

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

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意壹而气不淫,则草必垦矣。

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不惰食,惰民不窳,而庸民

无所于食,是必农。大夫家长不建缮,则农事不伤。爱子不惰食,惰

民不窳,则故田不荒。农事不伤,农民益农,则草必垦矣。

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

必农,农则草必垦矣。

壹山泽,则恶农慢惰倍欲之民无所于食;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

草必垦矣。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酤少,民不能喜酣奭

,大臣不为荒饱。商酤少,则上不费粟;民不能喜酣奭,则农不

2020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练习题(供参考)

2017年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二篇练习题(1)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为了减少爆炸损失,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宜超过( )kg/m2。 A.20 B.40 C.60 D.100 参考答案:C 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m2。 ?3[单选题] 阻燃电缆的( )越高,它的阻燃性越好。 A.耐火极限 B.耐火等级 C.发烟性 D.氧指数 参考答案:D ?4[单选题] 若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 )时,其火灾危险性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A.5% B.10% C.20% D.30%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对于居住建筑而言,消防电梯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m2。 A.4.5 B.6 C.9 D.10 参考答案:A ?6[单选题] 对于那些高度高、体量大、功能复杂、扑救困难的建筑应设( )

A.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B.环形消防车道 C.尽头式消防车道 D.U形消防车道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 ( )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 A.耐火极限 B.防火分区 C.防烟分区 D.耐火等级 参考答案:D ?8[单选题]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不小于( ) A.500 B.1500 C.3500 D.4500 参考答案:D ?9[单选题] 某高层办公建筑在进行内部装修时,采用壁柜将办公室分隔成多个区域。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的规定和使用部位及功能,该壁柜可划分为( ) A.墙面装修材料 B.固定家具 C.隔断装修材料 D.其他装饰材料 参考答案:B ?10[单选题]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为( ) A.闪点 B.自燃点 C.爆炸温度极限 D.流动性 参考答案:A ?11[单选题] 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应不大于( ) A.5m B.10m C.15m D.20m 参考答案:B

一级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新教材精讲 第二篇 (4)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2

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单选题号多选题号单选分值多选分值总分 22、40、48 84 3 2 5 学习要求 1.了解建筑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 2.熟悉典型建筑的防火间距 3.掌握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 4.掌握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点 第三节建筑平面布置 一、单体建筑内部平面布置的依据 1.满足功能需求 2.耐火等级 3.火灾危险性 4.使用性质 5.人员密集场所人员快捷疏散 6.火灾扑救 二、布置原则 1.限制火灾和烟气的蔓延,并为人员提供保护。 2.减少强辐射热和烟气对邻近分隔区域的影响。 3.能方便消防人员进行救援。 4.防止对人员和贵重设备造成影响或危害。 5.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 三、设备用房布置 (一)锅炉房、变压器室布置 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当确需贴邻民用建筑布置,应采用防火墙与所贴邻的建筑分隔,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该专用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确需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 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3.锅炉房、变压器室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 的不燃性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4.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3,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锅炉间分隔,当确需在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5.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开。 (二)柴油发电机房布置 1.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2.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机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 1.0m3,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商君书》君臣原文及译文

《商君书》君臣原文及译文 作者:商鞅 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时,民乱而不治。是以圣人列贵贱,制爵位,立名号,以别君臣上下之义。地广,民众,万物多,故分五官 而守之。民众而奸邪生;故立法制、为度量以禁之。是故有君臣之义、五官之分、法制之禁,不可不慎也。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五官分而无常,则乱;法制设而私善行,则民不畏刑。君尊则令行,官修则有常事,法制明则民畏刑。法制 不明,而求民之行令也,不可得也。民不从令,而求君之尊也,虽尧、舜之知,不能以治。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农不离廛者,足以养二亲,治军事。故军士死节,而农民 不偷也。 今世君不然,释法而以知,背功而以誉。故军士不战,而农民流徙。臣闻:道民之门,在上所先。故民,可令农战,可令游宦,可 令学问,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 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若水于下也,四旁无择也。民徒可以得利 而为之者,上与之也。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 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民去农战 而为之,或谈议而索之,或事便辟而请之,或以勇争之。故农战之 民日寡,而游食者愈众,则国乱而地削,兵弱而主卑。此其所以然者,释法制而任名誉也。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辩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此治之至也。人君者不可不察也。

古时没有君臣上下的时候,人民纷乱无序。所以圣人划分贵贱,制定爵位,建立名号来区别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由于国土广阔, 人民众多,物产丰富,所以分设五官来管理。人民中多就会产生奸 邪之事,所以创立法制作为行为标准来限止奸邪产生。所以有君臣 上下的等级关系,五官的分职、法律的限制,(行事)不能不慎重。 处在君位而命令行不通,那就危险了;五官已经分职,却没有常规, 那就乱套了;法度已经建立,而私惠风行,那么人民就不惧怕刑罚了。只有国君尊严,法令才能行通;官吏清明,政事才有常规;法度分明,人民才惧怕刑罚。法度不明,而要求人民服从法令,那是不可能的。民众不服从法令而希望国君的尊严,即使国君有尧舜那样的智慧, 也不能统治。明君治理天下,遵照法度来处理政事,按照功劳行赏。凡是人民奋勇作战,不畏死亡的,是为了求得爵禄,明君治理国家,战士有斩得敌首、捉得俘虏的功劳,一定让他的爵位足以荣耀,俸 禄足够食用。农民不离开乡村,足够奉养双亲、供给军需。因此士 兵才肯殊死战斗,农民才不惰怠。 今天的国君却不是这样,他们抛开法度而以个人的智慧治国,舍弃功劳而以其人的声誉封赐。所以军士不肯作战而农民外迁。我听 说疏导百姓的关键在于国君的倡导。农民,可以使他们务农作战, 也可以使他们游走求官,还可以使他们致力学问。这些都在国君的 赏赐(因何而行)。国君依照战功行赏,人民就奋勇作战;国君依照人 民所读《诗》、《书》赐予爵禄,人民就致力学问。人民趋利而行,好比水向低处流一样,是没有选择的。人民可以获利而乐于作的事,取决于君主的赐予。凭瞪眼睛、撸胳膊而表现勇武的人获利,垂拱 无为而只知高谈阔论的人得利,成年累月依附权贵的人得利。尊崇 以上三种人,他们没有功劳而得到好处,那么,人民就要放弃农战 而搞这些事情了,或者用空谈去求得爵禄,或者依附权贵而祈求好处,或者用悍勇去争得利益。所以从事农战的人民日益减少,而游 荡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那样,就会国家混乱,国土割削,兵力弱 而国君地位卑微。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国君抛开法度,而相信 虚名。 所以,明主重视法度,不合法度的言论不听,不合法度的行为不推崇,不合法度的事情不做。言论合乎法制,就听从;行为合乎法度,

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二篇建筑防火重要知识点

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二篇建筑防火重要知识点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2018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二 篇建筑防火重要知识点 消防工程师现在是比较热门的考试,在近几年内含金量会逐渐提高,所以考试的人也比较多。但是大家对于考试还是比较迷茫的,尤其是考试的教材重点。对于自学考试的小伙伴们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教材重点了。今天柚子就带大家看一下消防工程师的教材重点,以便帮助大家备考,希望能帮助大家!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一章概述 本章主要讲述建筑防火的相关方法。重点在于建筑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等内容。 重点: 建筑火灾的原因 建筑火灾的危害 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本章主要讲述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相关知识,匝点在于生产、储运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等内容。难点在于生产和储存中常见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丁、戊类物品包装后储存时的火灾危险分类。 重点:

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2、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本章主要讲述建筑分类、耐火等级和材料的燃烧性能的相关知识。重点在于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耐火等级等相关内容。难点在于高层民用建筑分类、民用建筑对耐火等级的要求。 重点: 1、建筑分类 按使用性质分类 按建筑结构分类 按建筑高度分类 2、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 3、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

商君书弱民第二十

商君书弱民第二十 题记:本篇围绕民弱与国强的关系进行阐述。 原文 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朴则强,淫则弱。弱则轨,淫则越志。弱则有用,越志则强。故曰: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 民,善之则亲,利之用则和;用则有任,和则匮;有任,乃富于政。上舍法,任民之所善,故奸多。 民贫则力富,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则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则农不偷。农不偷,六虱无萌。故国富而贫治,重强。 兵,易弱难强。民,乐生安佚,死难难正,易之则强。事有羞,多奸;寡赏,无失。多奸疑,敌失必,利。兵至强,威;事无羞,利。用兵久处利势,必王。故兵行敌之所不敢行,强;事兴敌之所羞为,利。 法有,民安其次;主变,事能得齐。国守安,主操权,利。故主贵多变,国贵少变。 利出一孔则国多物,出十孔则国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乱。治则强,乱则弱。强则物来,弱则物去。故国致物者强,去物者弱。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

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 农、商、官三者国之常食官也。农辟地,商致物,官法民。三官生虱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朴必削。农有余食,则薄燕于岁;商有淫利有美好,伤器;官设而不用,志、行为卒。六虱成俗,兵必大败。 法枉治乱,任善言多。治众国乱,言多兵弱。法明治省,任力言息。治省国治,言息兵强。故治大,国小;治小,国大。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故以强,重弱;弱,重强。王。以强政强,弱,弱存;以弱政弱,强,强去。强存则弱,强去则王。故以强政弱,削;以弱政强,王也。 明主之使其臣也,用必加于功,赏必尽其劳。人主使其民信此如日月,则无敌矣。今离娄见秋豪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乌获举千钧之重,不能以多力易人;圣贤在体性也,不能以相易也。今当世之用事者,皆欲为上圣,举法之谓也。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舡、楫也。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处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楚国之民齐疾而均,速若瓢风;宛钜铁釶,利若蜂虿;胁蛟犀兕,坚若金石;江、汉以为池,汝、颍以为限;隐以邓林,缘以方城。秦师至,鄢、郢举,若振槁;唐蔑死于垂涉,庄謟发于内,楚分为五。地非不大也,民非不众也,

注册消防技术实务第二篇第四章总结

第四章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 第一节建筑消防安全布置 1.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物品的厂、库、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独立安全的地带 2.甲乙丙类液体的仓库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乙炔等遇水易燃易爆等物质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3.散发可燃气体、蒸汽、粉尘的车间装置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侧 4.危险部位应布置在最小频率上风侧,明火在危险部分的上风侧,消防站布置在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5.合理布置建筑与合理划分功能区域,火灾危险性相同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在一起 第二节建筑防火间距 1.防火间距的确定:放置火灾蔓延、保证灭火救援场地需要、节约土地资源、防火间距的计算 2.厂房(乙丙丁戊类库房)的防火间距计算公式 L=A+B1+B2 A:甲类12M、乙丙丁戊10M、高层13M B1、B2:一二级0M、三级2M、四级4M 3.甲乙类厂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散发地点不宜小于30M,与裙房或单多层民用建筑25M,与室外变配电站25M 4.裙房或单多层民用与厂房类比厂房与厂房 5.单多层戊类厂房或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以减少2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将戊类厂房等同于民用建筑 6.为丙丁戊类服务而独立设置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 7.厂房间距特殊折减 1)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意侧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H,防火间距不限(甲类厂房不少于4M) 2)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相邻较低一面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H并无天窗,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洞口部分采用甲级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分隔水幕分隔的甲乙类厂房之间 防火间距不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不小于4M 3)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可燃性屋檐,开口面积不大于外墙的5%,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可以减少25% 8.耐火等级低于4级的建筑按四级计算 9.总容量不大于15M3的丙类液体储罐,直埋厂房外墙外,面相储罐4M范围内的外墙均为防火墙,防火间距不限 10.甲类仓库与高层民用和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为50M,甲类与甲类库房防火间距20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3M 11.两座仓库相邻外墙为防火墙,甲乙类不得减少,丙类不应小于6M,丁戊类不应小于4M 12.两座仓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中任意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H并满足占地面积的最大要求其防火间距不限

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

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 《日知录》是古代汉族政治学术论著。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我们来看看。 日知录文言文三则翻译 《日知录》三则翻译(译文) 文须有益于天下 文章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是因为它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啊。像这样,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就多一篇的好处啊。如果涉及那些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写无从查考的话,抄袭别人的观点,作奉承谄媚的文字,像这样,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无益,多一篇,就多一篇的祸害啊。 著书之难 子书除《孟子》《荀子》以外,像《老子》《庄子》《管子》《商君书》《申子》《韩非子》,都自成一家之言。至于《吕氏春秋》《淮南子》,则不能自成体系了,所以选取诸子的言论,汇集成书,这是子书的一大变化啊。今人的`作品,(观点)一一都出于自己之手,必然不是很多,大抵是像《吕氏

春秋》《淮南子》之类(汇编而成)的。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也许才能流传下来吧?宋朝人的著作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是用一生精力完成的,才成为后世不可或缺的书。然而这些书中小的差错和遗漏,还是不能避免。像后人的书,越多错漏就越多,(著述)越快就越不能流传。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把写书看得太容易,而急于追求声名的缘故啊。 文人之多 唐、宋以后,文人何其多啊!固然有不懂经学,不通古今,而自以为是文人的啊。韩愈《符读书城南》有诗句说:“文章谁说不贵重,解说经义是根本。雨水横流无根源,早晨满地夕已尽。为人不通古与今,如同马牛披衣襟。行事立身陷不义,何能希望多名誉。”而宋朝的刘挚训诫子孙,常说:“读书人应当以器量见识为先,一旦有了‘文人’的称号,这个人就没有值得称赏的地方了。”如此来看以“文人”身分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这就是扬雄所说的“拾取我的文辞而不研究我的义理”啊。黄庭坚说:“几十年来,先生君子只是用文章提拔奖掖后学,所以华而不实。”本朝嘉靖年间以来,也有这样的风气。而陆深记载的刘健告诫庶吉士们的话,李梦阳对此大为不平。 《宋史》说,欧阳修与学人晤谈,不曾涉及文章,只是谈吏政,认为文章只能滋润身心,政事可以惠及百姓。

商君书实务篇

1.商君书 2. 第一篇更法 第二篇垦令 第三篇农战 第四篇去彊 第五篇讲民 第六篇算地 第七篇开塞 第八篇壹言 第九篇错法 第十篇战法 第十一篇立本 第十二篇兵守 第十三篇靳令 第十四篇修权 第十五篇徕民 第十六篇刑约 [缺]

第十七篇赏刑 第十八篇画策 第十九篇境内 第二十篇弱民 第二十一篇□□ [缺] 第二十二篇外内 第二十三篇君臣 第二十四篇禁使 第二十五篇慎法 第二十六篇定分 更法第一 3.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 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 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 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 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曰:‘愚者闇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 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 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因此爱民也;礼者,因此便事也。是以 圣人苟能够强国,不法其故;苟能够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 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 于所闻。此两者因此居官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 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 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

06技术实务第二篇 建筑防火_第二章 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学习要求 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熟悉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熟悉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知识点: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评定气体火灾的主要参数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 评定液体火灾的主要参数指标:闪点; 评定固体火灾的主要参数指标:熔点和燃点。 第一节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知识点: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 目前,国际上对生产厂房和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国内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把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5类,其分类及举例见下表。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2018真题·单选】 4.下列可燃液体中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是()。 A.戊醇 B.丙烷 C.异丙醇 D.乙二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见上表。

2、5、6项:气体、助燃气体、撞击爆炸的物质。

注意: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厂房内可不按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见下表:

去强第四_商君书的意思

去强第四_商君书的意思 去强第四原文:以强去强者,弱;以弱去强者,强。国为善,奸必多。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兵行敌所不敢行,强;事兴敌所羞为,利。主贵多变,国贵少变。国多物,削;主少物,强。千乘之国守千物者削。战事兵用曰强,战乱兵息而国削。农、商、官三者,国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曰“岁”曰“食”曰“美”曰“好”曰“志”曰“行”。六者有朴,必削。三官之朴三人,六官之朴一人。以治法者,强;以治政者,削;常官治者,迁官。治大,国小;治小,国大。强之,重削;弱之,重强。夫以强攻强者亡,以弱攻强者王。国强而不战,毒输于内,礼乐虱官生,必削;国遂战,毒输于敌,国无礼乐虱官,必强。举荣任功曰强,虱官生必削。农少、商多,贵人贫、商贫、农贫,三官贫,必削。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国,用《诗》、《书》、礼、乐、孝、弟、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国。不用八者治,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取,必能有之;按兵而不攻,必富。国好力,曰以难攻;国好言,曰以易攻。国以难攻者,起一得十;国以易攻者,出十亡百。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兴国行罚,民利且畏;行赏,民利且爱。国

无力而行知巧者,必亡。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则死。怯民勇,勇民死,国无敌者强,强必王。贫者使以刑,则富;富者使以赏,则贫。治国能令贫者富,富者贫,则国多力,多力者王。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国作壹一岁,十岁强;作壹十岁,百岁强,作壹百岁,千岁强。千岁强者王。威,以一取十,以声以实,故能为威者王。能生不能杀,曰自攻之国,必削;能生能杀,曰攻敌之国,必强。故攻官、攻力、攻敌,国用其二舍其一,必强;令用三者,威,必王。十里断者,国弱;九里断者,国强。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举民众口数,生者着死者削。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力。举力以成勇战,战以成知谋。粟生而金死,粟死而金生。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竟内,粟十二石死于竟外;粟十二石生于竟内,金一两死于竟外。国好生金于竟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藁之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国无怨民曰强国。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而农,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题记:强指百姓不听政令。本篇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作者

商君书全文翻译(文白对照)

商君书全文翻译(文白对照) 更法第一 原文: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 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 题记:此篇记载了秦国实行变法之前革新派与守旧派围绕该不该变法,为什么 要变法的问题展开的争论。 译文: 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 前,他们分析社会形势的变化,探讨整顿法制的根本原则,寻求统治人民的方法。 秦孝公说:"接替先君位置做国君后不能忘记国家,这是国君应当奉行的原则。实施变法务必显示出国君的权威,这是做臣子的行动原则。现在我想要通过变更法度来治理国家,改变礼制用来教化百姓,却又害怕天下的人非议我。" 公孙鞅说:"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行动迟疑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办事犹豫不决 就不会有功效。国君应当尽快下定变法的决心,不要顾用天下人怎么议论您。何况具有超出普通人的高明人,本来就会被世俗社会所非议,独一无二见识思考的人也一定遭到平常人的嘲笑。俗语说:'愚笨的人在办成事情之后还不明白,有智慧的人对那些还没有显露萌芽的事情就能先预测到。'百姓,不可以同他们讨论开始创新,却能够同他们一起欢庆事业的成功。郭偃的法书上说:'讲究崇高道德的人,不去附和那些世俗的偏见。成就大事业的人不去同民众商量。'法度,是用来爱护百姓的。礼制,是为了方便办事的。所以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如果能够使国家富强,就不必去沿用旧有的法度。如果能够是百姓得到益处,就不必去遵循就的礼制。"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问答题第二篇

2-1 1、建筑防火措施有哪些? 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建筑被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2、建筑火灾原因:电气火灾、雷击、静电、吸烟、玩火、放火、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和自燃 3、建筑火灾危害性:危害人员生命、造成 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 2-2 1、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指标 (1)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爆 炸极限和自燃点。 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它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的自燃点越低,遇有高温表面等热源引燃的可能性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另外,气体的比重和扩散性、化学性质活泼性、带电性以及受热膨胀性等也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其火灾危险性。 (2)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闪点。 (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 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也越低,由于蒸气压很难测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液体的闪点来确定其危险性)。闪点越低的液体,越易挥发而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燃也越容易。对于可燃液体,通常还用自燃点作为评定火灾危险性的标志,自燃点越低的液体,越易发生自燃。 此外,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受热蒸发性、流动扩散性和带电性也是衡量液体火灾危 险性的标志。 (3)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熔 点和燃点 熔点低的固体易蒸发或气化,燃点也较低,燃烧速度也较快。 2、确定生产或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时应注 意哪些事项? (1)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 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 较大的部分确定。(2)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 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 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 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 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3)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3、甲乙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特征? (1)甲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这类物 品易燃、易爆,燃烧时还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有的遇水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遇火燃烧爆炸。有的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遇有机物或无机物极易燃烧爆炸。有的因受热、撞击、催化或气体膨胀而可能发生爆炸,或与空气混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遇火而发生爆炸。 (2)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火灾危 险性仅次于甲类。 (3)丙、丁、戊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1.丙类。包括闪点在60℃或60℃以上的可 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物质。这类物品的特性是液体闪点较高、不易挥发,火灾危险性比甲、乙类液体要小些。可燃固体在空气中受到火烧和高温作用时能立即起火,即使火源拿走,仍能继续燃烧。 2.丁类。指难燃烧物品。这类物品的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燃或微燃,将火源拿走,燃烧即可停止。 3.戊类。指不燃物品。这类物品的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 4.丁、戊类物品的包装材料。丁、戊类物品本身虽然是难燃或不燃的,但其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2-3 1、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分:不燃性、难燃性、可燃性 2、建筑分类:

商君书翻译

战法第十 原文: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则其民不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以上为意。故王者之政,使民怯于邑斗,而勇于寇战。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 见敌如溃,溃而不止,则免。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 兵起而程敌,政不若者,勿与战;食不若者,勿与久;敌众勿为客;敌尽不如,击之勿疑。故曰: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先知也。 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胜而不骄者,术明也;败而不怨者,知所失也。 若兵敌强弱,将贤则胜,将不如则败。若其政出庙算者,将贤亦胜,将不如亦胜。政久持胜术者,必强至王。若民服而听上,则国富而兵胜,行是,必久王。 其过失,无敌深入,偕险绝塞,民倦且饥渴,而复遇疾,此其道也。故将使民者乘良马者,不可不齐也。

战法第十 原文: 凡战法必本于政胜,凡是战争的默许准则都必须以政治、政令的优越而为基础,则其民不争,那么,属地的百姓则不会产生竞争,不争则无以私意,不产生竞争则没有私人占有的欲望、意图,以上为意。以顺从低位高等的人(君王)的意图。故王者之政,所以,统治天下的君王行驶的政治,使民怯于邑斗,使所控制的人减低对番属、封地的争夺,而勇于寇战。而对国家的入侵、来犯者勇敢的击退。民习以力攻难,百姓勤于操持练功来抵御祸患,故轻死。所以轻视死亡。 见敌如溃,如何把遇见的敌方势力突破,溃而不止,突破而不停止,则免。则可以免于祸患。

故兵法“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所以兵法有云:“重要的战役胜利,追逐打了败仗往回跑的敌方势力不可以 超过十里的路程,小战胜,逐北无过五里。”非重要的战役胜利,追逐打了败仗往回跑的敌方势力不可以超过五里的路程。 兵起而程敌,发起战事却要有计划的进行攻击,政不 若者,政治(方式)比不上敌方对手的,勿与战;不要参与战事。食不若者,供给的粮食比不上敌方对手的,勿与久;不要参战过于长久;敌众勿为客;敌方对手众多时,不要长时间的驻居在本国以外;敌尽不如,敌方对手接近消亡却不离退,击之勿疑。攻打敌方剩余的残兵对手不要产生犹豫。故曰:所以说:兵大律在谨,重兵出战应谨慎的定制(遵守)刑法条文,论敌察众,判 论敌方对手观察众多的士众,则胜负可先知也。那么,战势的胜败可以预先猜测知道了。

技术实务第二篇练习题2

1.【多选题】}2、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不应低于相关标准,其中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A. 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A. 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 B. 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单层甲乙类厂房B. 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 单层甲乙类厂房 C.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单层厂房C. 使用或产生 丙类液体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单层厂房 D. 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m2丁类厂房D. 有火花、 赤热表面、明火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m2丁类厂房 E.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E. 使用或 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 答案: A D E答案解析 【解析】1、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2、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多选题】}4、地下、半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大,并且火灾后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也比较困难,因此对地下、半地下场所做了严格的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以下有关地下、半地下场所防火分区面积正确的有。 A. 丙类厂房500m2A. 丙类厂房500m2 B. 丁戊类厂房1000m2B. 丁戊类厂房1000m2 C. 丙仓库300m2C. 丙仓库300m2 D. 丁戊类仓库1000m2D. 丁戊类仓库1000m2

第二篇 建筑防火 第九章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知识框架 考情分析 考点解析 考点一:采暖系统防火防爆 一、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 1,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2,散发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生产厂房对采暖的要求: (1)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但输煤廊的采暖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 (2)散发物(包括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与采暖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时,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且不应穿过采暖管道,如须穿过时,应用不燃材料隔热。 (3)不应使用肋形散热器,以防积聚粉尘。 3,在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可燃纤维与采暖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的粉尘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以防爆炸事故。

考点二: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 一、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要求 1,甲、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以防止排出的含有可燃物质的空气重新进入厂房,增加火灾危险性。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如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如棉、毛、麻等),易造成火灾的迅速蔓延,应在通风机前设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之后,再循环使用。 2,甲、乙类生产厂房用的送风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排风设备也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一起。 3,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以防火灾通过管道蔓延。 4,民用建筑内存放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质的房间,设置排风设备时应采用独立的排风系统,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以防止易燃易爆物质或发生的火灾通过风道扩散到其他房间。此外,其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通向安全地点进行泄放。 5,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当管道在防火分隔处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且建筑的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有效地控制火灾蔓延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

《商君书》定分原文及译文

《商君书》定分原文及译文 作者:商鞅 公问于公孙鞅曰:“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 公孙鞅曰:为法令,置官吏,朴足以知法令之谓者,以为天下正,则奏天子。天子则各主法令之,皆降,受命,发官。各主法令之民,敢忘行主法令之所谓之名,各以其所忘之法令名罪之。主法令之吏 有迁徙物故,辄使学读法令所谓,为之程式,使日数而知法令之所谓;不中程,为法令以罪之。 有敢剟定法令、损益一字以上,罪死不赦。诸官吏及民有问法令之所谓也于主法令之吏,皆各以其故所欲问之法令明告之。各为尺 六寸之符,明书年、月、日、时、所问法令之名,以告吏民。主法 令之吏不告,及之罪,而法令之所谓也,皆以吏民之所问法令之罪,各罪主法令之吏。即以左券予吏之问法令者,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 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长印。即后有物故,以券书从事。 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为法令为禁室,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 室视禁法令,及禁剟一字以上,罪皆死不赦。一岁受法令以禁令。 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诸侯、郡、县皆各为置一法官及吏,皆此秦一法官。郡、县、 诸侯一受宝来之法令,学问并所谓。吏民知法令者,皆问法官。故 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 吏明知民知法令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 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 如此,天下之吏民虽有贤良辩慧,不能开一言以枉法;虽有千金,不

能以用一铢。故知诈贤能者皆作而为善,皆务自治奉公。民愚则易 治也,此所生于法明白易知而必行。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为治而去法令,犹欲无饥而去食也,欲无寒而去衣也,欲东而西行也,其不几亦明矣。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为可分以为百,由名之未定也。夫 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鹜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贪盗不取。今法令不明,其名 不定,天下之人得议之。其议,人异而无定。 人主为法于上,下民议之于下,是法令不定,以下为上也。此所谓名分之不定也。夫名分不定,尧、舜犹将皆折而奸之,而况众人乎?此令奸恶大起、人主夺威势、亡国灭社稷也道也。今先圣人为书 而传之后世,必师受之,乃知所谓之名;不师受之,而人以其心意议之,至死不能知其名与其意。故圣人必为法令置官也,置吏也,为 天下师,所以定名分也,名分定,则大诈贞信,巨盗愿悫,而各自 治也。故夫名分定,势治之道也;名分不定,势乱之道也。故势治者 不可乱,势乱者不可治。夫势乱而治之,愈乱;势治而治之,则治。 故圣王治治不治乱。 夫微妙意志之言,上知之所难也。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 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贤。故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名正,愚知遍能知之;为置法官,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令万民无陷于险危。故圣人立天下而无刑死者,非不 刑杀也,行法令,明白易知,为置法官吏为之师,以道之知,万民 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故明主因治而终治之,故 天下大治也。 秦孝公问公孙鞅说:“今天制定的法令,明天清晨就想让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明确了解并奉行,一致而没有奸私,应怎么办?” 法令复制一份放在天子的殿中,殿中给法令建一个禁室,有锁钥,用封条把它封起来,把法令的副本藏入其中,用禁印封上。有擅自 启开禁室的印封,和进入禁室偷看禁室的法令以及删改禁室法令一

读后感对比君王论与商君书

不懂中的一点领悟 ——读《商君书》《君王论》有感 《商君书》曾是有名的禁书,过去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当年那个北方落后的蛮夷秦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14年内迅速崛起,最终摧枯拉朽般地统一六国,也会明白,历代君王为什么能把老百姓修理得服服帖帖,一个王朝稀松平常也是三百年!商鞅真太有才了,一本薄薄的《商君书》书,不到三万个字,居然把封建君主治国手段的细枝末节,阐述得头头是道,深刻到无以复加。《商君书》既讲道理又讲办法,真的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更令人震惊的是,《商君书》阐述的依法治国,集法家的丑陋和阴损之大成,《商君书》本身,就这么成了空前绝后的“严刑峻法”,读了让人不寒而栗! 从零星的史料中,我们偶尔可以看到秦国士兵的恐怖形象:一个个腰里拴着人头。开始我总是不大敢相信,难道秦兵个个都是杀人狂?读了《商君书》才知道,这绝对是可能的。《境内第十九》基本上是个士兵奖励细则,这个细则,就是以人头数量来作为奖赏标准的。“其战,百将、屯长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将、屯长赐爵一级。”又说“能攻城围邑斩首八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二千,则盈论;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行间之吏也,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这种赤裸裸的“人头奖励政策”,彻底把秦军打造成毫无人性的野蛮之师!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代价,是22场大战,斩首181万,这个数字,还仅仅是有据可查的。秦军为何狂杀俘虏,明白了吧? 世界上多次出现过文明民族被野蛮民族征服的历史倒退,从东方的秦灭六国、蒙元和满清征服中原,到西方的古罗马毁灭古希腊文明、日耳曼人灭掉古罗马文明,都是惊人的雷同!靠的都是血腥的杀戮政策,把士兵变成战争的机器!《商君书》祸害最深的,还得说是治国之术,而其治国之术的核心:一是毁商;二是弱民。《商君书》主张禁止粮食贸易,商人和农民都不得卖粮,甚至连为商业贸易和人口流动服务的旅馆业也予以铲除。人民都被禁锢在自己的土地上,只能成为农民,不能离开家半步,无法获得知识更新(也不需要),只能成为君主的生产工具。毁商之后,再就是弱民之道了。《商君书》认为“有道之国,务在弱民”。通过以弱去强,以奸驭良,实行流氓政治;实行一教,统一思想,进行思想控制;通过剥夺个人资产,让民众依附国家;通过辱民、贫民、弱民,使人民贫穷、软弱,实现民弱国强;如果还有强民没杀光,还有杀手镧——发动战争,通过对外战争,外杀强敌,内杀强民。这几点,就是中国历朝历代君主,治国驭民心照不宣的诡秘暗器,是他们不惜以民生为代价,来化解内忧外患矛盾,获得长治久安的看家本领! 读到这里,所有的中国式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了!为什么中国历朝历代君主都重农轻商;为什么中国的土地一直是国家所有;为什么中国皇帝一人威严可以压过全国百姓,为什么中国一直有法不依,人治大行其道;为什么中国民众没有话语权,文字狱在中国越演越烈;为什么中国官员一直身兼一方官吏和教父的双重责任;为什么中国总会“恰到好处”地发动对内和对外的战争;为什么中国的太平盛世,都和百姓的生活改善无关;为什么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一直比西方人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