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专用小麦的生产基地条件,栽培技术措施及收获后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专用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朋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CB/T4404.1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

GB/T17320专用小麦品种品质

DB51/336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或原料)环境条件

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专用小麦

专用小麦分类及品质指标,按照GB/T17320专用小麦品质,根据小麦子粒的用途分为三类.

3.1.1强筋小麦

角质率大于70%,胚乳为硬质,面粉筋力较强,适用于制作面包,也适用于制作某些面条或用于配麦.

3.1.2中筋小麦胚乳为中硬粒或软质,面粉筋力适中,适用于制作面条、饺子、馒头等食品。

3.1.3弱筋小麦

角质率小于30%,胚乳为软质,面粉筋力较弱,适用于制作饼干、糕点等食品。

3.2生产规模根据用途,分品种类型实行基地规模种植,以利产业化。单个基地面积应在100ha以上,田块成片,交通运输方便。

3.3套作轮作小麦

播小麦时预留空行,在小麦生育后期作物播种或移栽于它的预留行间。第二年相互换茬,上年种小麦的带作预留空行,上年预留空行的带种小麦。

DB51/T370~20033.4净作小麦

播小麦时不预留空行,小麦收获后,再播种或移栽后作物。

3.5穗重型品种

平均单穗重在1.8g以上的小麦品种.

3.6中间型品种介于穗重型与穗数型之间,平均单穗重在].5g~1.8g以上的小麦品种.

3.7泥水选种用20kg粘土,约兑水50L搅匀,把麦种倒入泥水中,边搅边选,清除瘪粒、破损,病粒及杂质.

3.8石灰水浸种宜在伏天进行.把麦种倒入1%石灰水中.水温在20'C~25'C时浸种60小时~70小时.浸种时种子厚度不宜超过60cm,水面高出种子8cm~lOcm,不可弄破水而形成的石灰薄膜,浸

好的种子摊开晒干,贮藏冷冻干燥处待播。

3.9小窝疏株密植在亩用种量不减少情况下,增加窝数,减少每窝播种粒数.净作小麦亩播2万窝—3.5万窝、套种轮作小麦亩播1.2万窝—1.5万窝,每窝4苗-6苗,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有利提高单产.目前我省各地采用的橇窝点播、条沟点播、密窝点播和砍沟点播等方式,均是小窝硫株密植栽培的有效措施.

310土壤肥力根据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四川土壤肥力分高量级、中上量级、中下量级和低量级四个等级。

3.11冬至苗冬至节(12月下旬)每亩达到的总苗数。四川盆地冬至节前的分蘖一般为有效分蘖,冬至以后分蘖一般为无效分蘖。

3.12常规喷雾用手动喷雾洒药液.它区别于机动喷雾和手动喷雾低量喷雾。

4生产基地条件

4.1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应符合DB51/336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无公害肥料使用准则、农药使用施肥用药。

4.2前茬要求栽培常规设施农作物不超过3年.

4.3最适宜种植生态区域按照有利于形成专用品质的生态条件划分,四川专用小麦区域,自贡、乐山、宜宾、泸州市--川南丘陵强筋小麦生产区;凉山、攀枝花市安宁河流域--攀西弱筋小麦生产优势区;成都平原及其区域--中筋小麦生产优势区。

5种植方式及产量指标本条款规定了无公害专用小麦的栽培技术措施.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措施,仍采用常规农艺措施。

5.1套种轮作小麦麦、玉、苕分带轮作,170cm--200cm开厢,小麦播幅、预留空行占地各半,小麦亩产250kg以上。产量结构,亩有效穗16万以上,穗平结实40粒以上,千粒重40g以上。

5.2净作小麦小麦亩产350kg以上。产量结构,亩有效穗23万以上,穗平结实40粒以上,千粒重4og以上。

6栽培技术措施本条款规定了无公害专用小麦栽培技术措施。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措施,仍采用常规农艺措施。

6.1播前准备

6.1.1整地稻茬麦田整地,水稻散籽后及时理沟排水,稻收后趁土壤干湿适度时翻炕碎土,播麦前再进一步耕细耙平.套种轮作麦田整地,前作收后及时深翻炕土,土伐晒白及时耙细整平,保墒防旱。晚茬麦地,随收随耕,整平耙细,抢墒播种.

6.1.2品种选择首先,按照专用小麦品种品种品质标准,选择已经国家或四川省审定的专用品种,其次,选用抗病品种,以减少施药次数;第三,因地制宜选用高产良种。早茬麦田选用适宜早播的半冬性中熟品种,晚茬麦田选用耐迟播早熟春性较强类型品种,一般茬口麦田选用春性中早熟品种。中上量级以上土壤肥力选用穗重品种,中下量以下土壤肥力,选用中间类型品种;干旱频繁麦地,选用耐瘠耐旱、早熟、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灌浆快的品种。

6.1.3种子处理播前一周将麦种摊晒2天~3天.然后进行风选、筛选和泥水选种,并作室内发芽试验.对带腥黑穗病、秆黑穗病菌的种子,播前用“克立锈”药剂拌种防治.对带散黑穗病、赤霉病、根腐病菌种子,播前用石灰水浸种防止。

6.2播种

6.2.1播种方式实行小窝疏株密植。泥田、粘土采用撬窝、挖窝、砍沟点播,行距18cm--20cm,窝距10cm--12cm。沙质壤土采用条沟

点播,行距18cm--22cm,窝距10cm--12cm,或采用窄幅条播,幅距20cm,播幅12cm。

6.23播种量旱地套种轮作小麦,亩基本苗12万苗-15万苗.净作小麦,高量级土壤肥力亩基本苗10万苗-12万苗,中上量级土壤肥力亩基本苗12万苗~14万苗,中下量和低量级土壤肥力亩基本苗16万苗-20万苗。按预定基本苗,根据种子质量计算出亩播量,计算公式:

亩播种量(Kg)=亩预定基本苗

每公斤种子粒数(1000000/千粒重)×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苗率

6.2.4重施基肥基肥中氮肥用量占全生育朋总施氮量的60%-70%(净作小麦,高量级土壤肥力亩总施纯氮8kg~lOkg,中上量级土壤肥力亩施纯氮lOkg-12kg,中下量级土壤肥力亩总施纯氮13kg~14kg,低量级土壤肥力亩总施纯氮15kg~16kg).做到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配合施用.中上量级土壤肥力,净作小麦一般亩施猪粪水2000kg~2500kg,堆厩肥300kg-500kg,油枯20kg~30kg,尿素9kg-12kg或碳酸氢25Kg-30Kg,过磷酸钙25kg-30kg,草木灰lOOkg,折合亩施纯氮8kg~9kg.套种轮作小麦,比照净作小麦减少

40%的用量。

6.3田间管理加强田间,保证套种轮作小麦亩冬至苗达到18万苗以上,亩最高苗达到20万苗—25万苗。净作小麦亩冬至苗达到25万苗以上,亩用高苗达到35万苗-40万苗。

6.3.1查苗补缺齐苗前后,对缺窝、断垄,用事先在空行间培育的预备苗进行补植,或匀密补稀,达到苗全、苗匀。

6.3.2早施苗肥苗肥中氮肥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20%-30%.净作小麦,麦苗二叶一心至三叶期,亩用猪粪水1000Kg—1200kg,尿素4kg-6kg戒碳酸氢铵12kg~15kg,兑水lOOOkg—1500kg浇苗.套种轮作小麦比照净作小麦减少40%用量.

6.3.3防除杂草小麦二叶一心至三叶时,亩用25%绿麦隆150g,加48.2%百草敌15mL,兑水50L,常规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性杂草.先追肥后施药除草.用蒶量要准,喷药要匀,防止漏喷,切忌重复喷洒。

6.3.4巧施拨节肥进入拔节期,对群体偏小,基部叶片发黄,心叶长势不强的麦苗,普遍追肥一次拔节肥.拔节肥用量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10%左市.净作小麦,一般亩用尿素1.5kg~2.Okg或

碳酸氢铵4kg-5kg,猪粪水500kg,兑水1500kg~2000kg浇苗.套种轮作小麦比照净作小麦减少40%的用量.

6.3.5浇灌拔节水进入拔节期,浇灌拔节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80%。

6.3.6防治病虫

6.3.6.1纹枯病拔节后病株率达20%时,用井岗霉素防治。

6.3.6.2赤霉病抽穗期,气温在15'C左右,阴雨日连续3天以上,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

6.3.6.3麦蚜抽穗期,有蚜株率达20%,用抗蚜威或吡虫啉防治。

63.6.4白粉病拔节、孕穗期病株率大于10%,抽穗期病株率大于40%,亩用15%粉锈宁防治。

6.3.6.5锈病苗期和穗期发病田块用15%粉锈宁防治。冬前防治中心病团,春后发病全田施药防治。

上述防治病虫药剂采用常规喷雾,亩用药量兑水50L,采用机动喷雾器低量喷雾,亩用药量兑水5L-10L。

7收获后处理

7.1收获期50%以上籽粒已坚硬,籽粒大小、色泽已达本品种特征,为黄熟期。黄熟期不适宜收获日期。

7.2收获要求按专用品种类型,分品种单收脱粒.多雨或容易脱粒品种,可随割随脱粒,避免损失。少雨地区域不易脱粒品种,如收获时劳力、机具紧张,可采用分段作业,先将麦株割倒,铺在田间晒干,再行脱粒.

7.3安全贮藏种子脱粒后及时晒干扬净,按专用品种类型,分品种单贮销售加工,含水量在12.5%以下时才能进仓贮藏。进仓后及时用药剂薰蒸除虫.伏天进行翻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