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一、审计监督体系的构成

从国内外审计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审计按不同主体可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并相应的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

一、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现状

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为主体,主要负责对各级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其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从审计的概念界定出发,政府审计是受人民的委托,对政府及各部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监察,带有强制性。它的受托责任是公共受托责任,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署在年上半年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查清了地方政府债务真实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及时预警,有效发挥了审计的免疫作用。同时,政府审计有助于监督政府官员的行为,确保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在审计署对地方政府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揭露出有的地方政府官员私自挪用财政拨款,维护了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民主法治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政府审计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独立性方面。审计应该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不受行政因素、被审计单位的干扰。而我国宪法规定,地方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这种行政型的设计使得地方审计机关可能受到来自地方政府行政和上级审计部门两方面的干扰。而结果必然是行政干预大于本职工作,审计业务开展受到制约,影响审计结果真实性,约束了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另外,政府审计缺乏较高的透明度,社会公众不能够及时、充分的了解政府审计工作进展和最终结果。因为审计结果最终需经政府批准,审计机关不能自主向外公布审计结果,导致社会公众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降低了审计的效用。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由各单位所属的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效益、管理状况进行审计评价,从而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内部审计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缺乏认识,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基层组织尤其缺少对内部审计的重视,有的管理者甚至认为内部审计便于国家监督其行为,不利于自身的运营。此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比如,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这样的设置使得审计人员很难对总经理负责的部分进行独立评价,即使可以做到独立客观评价,但审计结果最终也需要总经理同意,于是审计效用很难真正发挥。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能力、审计技术落后等因素也降低了内部审计的质量。

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又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委托方的财务收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出具客观公正的鉴证意见,为财务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关信息。我国民间审计起步晚,目前存在的形式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但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小,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发展很不平衡,导致审计质量可靠性难以衡量。民间审计虽然由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但事务所毕竟是盈利性质的机构,容易受到来自被审计企业以及外界的各种干扰,比如利益诱导等,使其独立性严重缺乏,难以确保被审计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有关民间审计的法律制度尚未健全,现有法规的执行力度还远远不够,这使得事务所造假的风险与成本减少,增加了其违规行为。同时,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道德出示虚假审计报告的新闻屡现,使得社会公众对民间审计的信任逐渐缺失,反过来阻碍了民间审计的健康发展。

二、审计监督与其他外部监督的关系

(一)审计监督是一种经济监督,区别于行政监督或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经济活动);行政监督不是以第三者身份,通过授权或委托进行监督,其执行主体本身就具有管理权和处罚权。法律监督的客体是法律关系,其依据是法律。法律监督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宪法的贯彻实施。实行法律监督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其监督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审计虽然也是依法监督,但除法律为其依据外,还有国家的方针、政策、计划、规章、标准、法规等,依法审计,并不等于就是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虽说也是经济监督,但又不同于其他专业经济监督。审计监督是专设的部门所实行的监督,审计部门无任何经济管理职能,不参与被审计人及审计委托人任何管理活动,具有超脱性;审计监督内容取决于授权人或委托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审计监督代表国家实施监督,被审计单位不得阻挠;审计监督不仅可以对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而且还可以对其他经济监督部门以及他们监督过的内容进行再监督。如会计、财政、税务、银行等可以实行经济监督,但它们不是独立的经济监督部门,而主要是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是其经济管理的附带职能,监督是为其管理服务的,监督的内容总是与其管理的范围相一致。

(二)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经济监督是寓于财政和监察工作之中,主要是由财政等部门结合业务管理来进行。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些专业性的经济监督部门,如金融监督、税务监督、物价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监督、统计监督、会计监督等,共同构成我国的经济监督体系。这些日常监督工作,对加强经济管理、促进增收节支起了很大作用。但是,专业经济监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结合本部门的管理业务进行监督,并且重点是对本系统的下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二是就其性质而言,这些日常监督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加上这些部门本身的业务工作十分繁重,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就成了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三是这些专业性经济监督机构和人员从属于本部门、本单位的行政领导之下,很难行使独立的监督职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客观上需要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地位超脱、客观公正、并有一定权威的审计机构,对财政财务收支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同时,通过对财政、税务、海关、金融、投资项目等专业经济监督部门的再监督,克服各专业经济监督一方面不够独立、不能超脱而另一方面又互相掣肘的负面影响,促使这些部门正确运用自身的监督权力,从而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经济监督网络。

(三)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种专业经济监督虽有区别,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审计与其他外部监督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促进国家治理,保障人民利益而尽职履责的。在审计监督制度建立后,其他各种经济监督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加强,以便与审计监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更好地维护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 一、审计监督体系的构成 从国内外审计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审计按不同主体可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并相应的形成了三类审计组织机构,共同构成审计监督体系。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政府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 及其部门的财政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专门机构或人员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主要监督检查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民间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三类组织机构互不隶属,共同构成中国审计监督体系。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由注册会计师 协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自收自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因此在业务上具有较 强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认可。 二、审计监督体系内各组织的关系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 相对于审计客体而言,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均是外部审计,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1.审计目标不同 政府审计是对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依法进行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编制进行 的审计。 2.依据的审计标准不同 政府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等进行的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则进行的审计。 3.取证权限不同 政府审计机关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审计证据,是强制取证;注册会计师在获取证据时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配 合和协助,不能强制取证。 4.对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政府审计机关具有处罚权,有权对违反有关法规的行为做出审计处理决定或者向有关主 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注册会计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能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 披露或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不具有行政强制力。 5.经费或收入来源不同 政府审计是无偿审计,政府审计的经费通过政府财政拨款解决;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注册会计师收入来源于审计客户。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已依据法律和宪法,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按照行政监督体系的划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行政内部的监督和外部的监督。 1.内部监督体系 行政机关作为行政监督的一个特殊主体,它的监督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首先,国务院对全国的一切国行政机关实行统一领导和监督。国务院是我国最高一级的国行政机关,它有权监督所有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我国宪法中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对各级国行政机关的监督还可通过各种专业会议和工作报告制度的方式来进行。其次,各部、委和国务院直属机构有权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对应部门实行监督。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并且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领导或业务指导。”再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对自己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以及设在本辖区内不属于自己管理的国机关实行监督。 ○下级行政机关对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在我国的各级行政机关里,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不仅上级行政机关可以监督下级行政机关,下级机关也同样可以监督上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提出批评和建议,上级机关也必须虚心听取意见,并及时根据这些意见调整自己的行为。 ○互不相隶属的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行政机关在国行政管理过程中,互不隶属的行政机关也时常会发生业务上的联系,如发现对方的行政行为中有失误、不当或者违法现象,就应及时加以监督指正,必要时,也可以向其上级行政机关甚至最高国行政机关反映汇报情况。 ○行政机关内部特别机构的监督。国机关有时为了某种需要,专门设立特别机构对行政机关的全部行政管理活动或部分行政管理活动实行监督。 首先,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是指国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监察部门对其他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实行的监督。国务院监察部、各级地方行政机关中的监察厅、局,则是对国行政实施全面监督的机构。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任务主要有:检查监察对象执行国政策、法律和政纪的情况;调查处理监察对象违法乱纪的行为;受理监察对象不服行政处分的申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按照行政序列分别审议经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任命的人员行政处分事项等。 其次,审计监督,是指国审计机关根据国的法律、制度、规定,依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政府机关、国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审核等监督活动。其目的是督促和帮助将财务行政部门等的财经活动纳入国法制的轨道,维护经济秩序,严肃财经纪律,纠正错误,为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事实依据。国务院审计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审计局,就是专门监督国行政机关进行财政经济管理的机构。审计监督的主要内容为:政府财政收支、预算外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审计监督应遵循政

完善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探讨王艳艳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 No.4,2013审计制度是从1983年恢复的,它的恢复,不仅保证了宏观调控的落实,也不仅对市场经济秩序起到整顿和规范作用,在保证经济的增长以及对国家廉政的加强,也作用巨大,无可替代。所谓审计, 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薄、会计报表及其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有关资料依法独立检查,从而起到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真实合法有效的行为。 一、目前审计监督中的一些问题 国家的审计监督职责和范围,在《审计法》中的规定可以知道,无论政府或者企业,也无论资金或者项目,无所不包,因此可见,国家审计是占据绝对的指导地位,也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在实际的过程里面,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等各种问题,使审计的运行面临一些问题。 1.目前存在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协调的问题。当前多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这样就容易导致审计结果的监察、司法等的跟进不够及时,这样,就导致事后查明为大案要案,而涉案人员可能早不知所踪。虽然目前有一些国家采取监审合一的模式,将监督和处理有效结合,但是中国的机制是仍然存在上述问题的。 2.中国的审计监督存在不够透明,问题处理的信息不够公开的问题。比如, 引起了巨大反响的2011年的审计报告,那些触目惊心的违法乱纪行为,最后被处理和问责的是一些地方部门,而被点名的中央部委的最后处理情况,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重视和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实际上,对于每一次的审计监督结果,都分外令人关注,尤其对国务院各部门等最高级别行政单位的审计所披露的问题非常关注,例如,这次的审计报告中具名到的一些机构部门和违法项目,他们中有国家体育总局非法动用中奥会专项资金盖住宅楼,有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为骗取财政补贴违法编造林业治沙 项目,还有国防科工委对预算资金的违规使用,等等。尽管这些机构部门被具名出来,但中央的这些有关部门对于存在和披露的问题的处理毫不知情,而且相关部门对此也讳莫如深。 所以,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信息不透明和公开的问题。3.中国审计单位不成熟、审计人员数量及知识结构不足以及审计力量的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的会计事务所,最开始由政府、科研单位等法人出资设立,都安身立命于各自狭小的天地中,缺乏竞争,缺乏风险意识。尽管经过脱挂改制,但会计事务所的主要问题并没解决,会计事务所社会的公信力比较匮乏,行业自律低下;事务所普遍规模小,存在各种不足,竞争力差,会计服务的质量难以优化和高端,直接面临生存危机,因此,中国的审计单位存在不成熟方面的问题。对于审计人员,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单一,经验能力不够,甚至审计人员还不够用,而对于审计工作,要求高,时间紧加上任务中,导致了矛盾和问题的风险。对于审计力量的结构不平衡问题,是由于审计部门权利弱小,但责任重大,负责范围较广,因此,有必要加强审计部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二、对审计监督制度完善方面的一些建议 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因此审计监督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为此,必须完善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完善监督与问责的同步一致,尽可能快地用有效的办法改善中国的审计监督体系,势在必行。 1.审计机构的相关权限应该不吝赋予和不断完善。中国的 《审计法》中第34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实际上,这条法规只是保护了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权限,而忽视审计人员对审计当中违法人员的相关权限,因为,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审 收稿日期:2012-12-18 作者简介:王艳艳(1980-),女,河南鹤壁人,高级会计师,硕士,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完善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探讨 王艳艳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鹤壁458030) 摘要:随着中国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审计监督体系日益重要,要求有一套能与现代社会经济相适应和配套 的监督体系,来服务和发展当代经济。在这套体系里面,国家审计应该权威并不断扩大审计范围;民间审计应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主体而存在;而单位内部审计应该有益补充外部审计。这样才是不断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 关键词: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92-02 92——

审计监督体系调研报告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精品

审计监督体系调研报告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的主要作法市委认真落实《2019-2019年湖北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采取特殊措施、特别手段强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具体措施是五·四工作法. 1.四次检查大力度推进. 一是逐村排查,摸清家底.去年6月底,组织18个专班,集中对21个镇(街道、园、场)、673个行政村(居)基层组织基本情况逐村拉式调查摸底,逐村录相拍照建档,为五个基本建设提供了最真实的决策参考. 二是暗访督办,强力推进.组织专班,加强经常性暗访调研、督办与检查. 去年7月份,派出6个检查督办组,采取不打招呼、明查暗访、集中汇报方式,对各地进行集中检查督办,有力地推进了五个基本建设.三是综合考核,严格结帐. 去年底,市委组织8个考核组,对各地各单位2019年党建工作进行综合检查考核,并将镇(街道、园、场)和市直单位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占综合考核的分值分别提高到21分和24分.分类排名前5位的进行隆重表彰,后5位的由市委主要领导进行谈话. 四是自查考评,集中整改.今年春节刚过,再次派出16个专班,对照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评细则,分片逐镇对所有村(居)五个基本建设情况考评,全面开展自查,对照问题集中整改. 2.四个会议高频率推进.一是专题常委会. 去年8月初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五个基本建设工作,将五个基本建设摆上重要日程.二是工作推进会. 去年8月19日召开高规格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会,以多媒体形式通报基层组织普查情况,各地党委主要负责人逐一表态发言,对五个基本建设全面部署.三是巡回培训会. 去年9月初由组织部长带队,采取党委书记讲话、部长讲课、村支部书记代表发言、组织委员部署工作的方式,分片逐镇开展五个基本建设巡回培训,指导各

【毕业论文】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浅谈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体系 摘要:会计行为主体职业判断能力高低与否与会计监督职能发挥有直接重要关系。会计监督作为会计行为主体基本职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会计行为主体会计实务处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导向作用。同样,企业组织机构中的会计监督水准高低也决定了其财务活动处理的整体经营管理成果。基于此,本文以会计监督作为切入视角,对企业会计监督体系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探讨,以期企业会计监督体系能够逐步走向健全与完善。 关键词:会计监督;会计行为主体;企业 会计监督是会计行为主体的重要基本职能,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企业会计监督内部控制水平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而其职能发挥在各经济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成效也不尽然完全相同。 但可以肯定的是,会计监督在宏观审视角度去看,会计监督确实能够保障国家利益,并促进国家各项有利政策可顺利实施;在微观审视角度上去看,会计监督又能确保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投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能够客观变现。即会计监督在以国家作为主体的同时,还与以其他利益作为主体,并按照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市场经济规律,配套法制、经济手段去展开多元化会计监督。

一、当前会计监督体系存有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监督体系尚未成熟,监督成效缺失 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主要以政府行政机关单位、社会审计组织监督机构、企事业组织机构的会计监督为主。 而现行会计监督体系下存在的普遍问题有:首先,会计审计规范性欠缺,不少会计事务所、企业等有关组织机构的主管单位在人员管理活动、资金投入或投放安排上、以及事后收益分配等的处理,往往存在不规范、繁复的关系;其次,是政府机关监督体系也往往存在着职责分工不明、管理混乱的被动局面。即由于例行的检查责任未能有效落实导致检查反复次数激增。 而这不仅徒增了检查工作负荷程度,同时也使被检单位的会计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处理,进而导致恶性循环的不利局面形成。 (二)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发挥缺乏执行动力 目前,我国以中小发展规模为主的企业组织机构中,在治理公司时经常存在企业经理独把经营管理权的局面。而负责招聘会计行为主体的事宜也常存在经理单独负责的局面。 并且,在实际负责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经理的权利层次也与该单位的会计人员所拥有的权利不同,尤其行政监督职能方面则更是难以落实到经理人员身上。 也就是说,不少企业会计行为主体的监督职能发挥所欠缺的

(庄绪凤)运用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构筑内控风险防控体系

运用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构筑风险防控体系 审计法务部庄绪凤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就是内部审计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对所属单位各项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等进行系统的审计监督与评价,促进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增加企业价值、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通过系统、规范的专业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过程,帮助企业实现目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现代企业处在一个风险四处弥漫的时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勇往直前的法宝。而所有的企业活动都要通过财务这个血液加以整合,围绕价值创造组织业务活动。企业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理念,正确权衡收益与风险,对额外的风险需要有额外的收益来补偿。风险与企业同生、与企业发展相伴,关键是如何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正所谓:如果一切皆在掌控之中,说明你前进的不够快。虽然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无法完全避免,但是风险一定能被控制在最小范围。正所谓通过内部审计来发现问题,规避风险就成为企业所面临的课题。

而目前国有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种种薄弱环节和行行色色的问题,结合我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经验,简单归纳如下: 一、风险管理体系尚待充实与完善,内部环境导致内部管理问题依存。 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考虑权力划分多于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内部关系裙带风严重,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正常的沟通环境。管理层与员工之间上下交流的渠道不畅,管理政策的全面贯彻及实施情况难以及时和准确反馈。 二、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内控实施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内部控制尚未真正融入经营管理中。 内部控制要通过人来起作用,它不是纯粹的政策表格和手册,而是通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人员起作用;内部控制体系不等同于文档,还涉及到执行的问题,更多的企业是执行的问题,而不是内控文档的问题。一旦制度流于形式,就无所谓执行了,完全变成了靠人管理,而非制度规范管理。 三、监督与考核未挂钩。 二者脱节的后果就是出现问题无人“埋单”,监督机制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考核也变得毫无意义。 四、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及企业内

监督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监督管理体系实施细则 根据公司管理转型构建决策、监督、执行体系的要求,为强化内部监督,探索建立公司内部监督体系,提升各管理层级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特制定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及运行细则如下: 一、构建监督体系的意义、定位、转型方向 ㈠意义:监督管理体系是公司管理转型,建立决策、监督、执行三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司利益、规范管理行为、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全面提升员工的执行力,对公司基业长青、持续稳步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㈡定位:监督体系是相对独立于决策体系和执行体系的内部监督管理的运行体系,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决策信息的畅通、保障高效执行、维护公司利益。 ㈢转型方向:根据公司管理转型的总体规划,监督管理体系转型的方向应由职能管理转型为体系运行,由结果的监督转型为对过程的监督。 二、监督管理体系架构及运行 监督管理的组织架构是为了保证监督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通过监督体系的运行,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和执行力,其管理架构是(集团监督委员会→监察审计部)→企管监察处→监督网络→公司及各处、室、厂。

三、监督机构的运行体系 ㈠监督机构。 企管监察处是公司下属的内部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下属二级单位、处室、子公司的监督和审计。 1、专职监察审计:负责对公司决定决议的执行、大宗物资采购、资产处置等重要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协助集团监察审计部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等。 2、兼职督察:日常生产运行督察、与现生产相关的工程建设督察、日常设备管理督察,监督本二级单位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监督二级单位负责人履职行为的正确性。 ㈡信息传递。 专职监察审计人员每月向部门领导汇报一个月的监督工作、重大监督事项随时汇报;兼职督察人员每季向企管监察处汇报,重大监督事项随时汇报。每月企管监察处以书面形式向集团监察审计部汇报监督信息。 ㈢监督的内容。 1、专项审计监督。 对各处、室、厂执行公司管理制度的情况或重要经济活动进行专项审计;对川密公司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 2、效能监督。

大监督体系下纪检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深度融合

大监督体系下纪检监督与审计监督的深度融合 摘要:在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监督管理方式,积极主动开展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建立更加科学、合理、严密的监督管理机制, 促进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审计和纪检监督部门都是单位内部的监督职能部门, 工作重点不同,监督对象相同,两者互相补充,应该融合这两种方式,发挥出监 督合力,促进廉政体系的建设。 关键词:大监督体系;审计监督;纪检监督;融合 当前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企业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在经营发 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化、多元化,要想在这种形势之下实现全面发展和进步, 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效用,给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监督保障,是企业 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 一、建立“三位一体”监督机制,发挥出监督合力 纪检、监督、审计分别肩负着维护党的纪律、行政纪律、财经纪律的职责, 职能各异,相对独立,相互不能取代,但三者之间目标一致、相辅相承。一是共 同服务于企业中心工作,通过履行监督职能,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改革 发展,提升企业依法合规治企水平。二是通过对监督对象权力运用的制约,促进 监督对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企业相关管理规定。三是 虽然各有侧重点,各有特定的规范,但在监督活动中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 构成廉洁高效的监督机制。 (一)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近年,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规范经营,持续强化盈利能力,管理方向、 内容和深度也随之不断拓展和加深。在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大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三位一体”监督机制,促进各项监督活动有序开展。 (二)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需要 目前很多企业都开始全面的进行内部审计服务的开展,但是很多人认为监督 管理都是外部审计的职能,内部审计不会有任何的责任。从实际经营管理需要出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内部审计体制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经济腐败的揭示 力度,对内部控制不足而出现制度执行不到位查处力度。从这方面来看,加强内 部审计监督非常重要。另外,按照审计工作“一盘棋”思路,充分整合审计资源, 充分联合其他职能部门,可以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优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监督融合的必要性 审计应用到监督管理中,可以更好的处理存在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纪检 监督部门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纪检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将腐败 的问题消除在萌芽中,能够从根本上治理企业经营中的缺陷和问题,深化改革与 发展。一方面,纪检监督与审计实现互补;另一方面,审计是纪检监督工作的前移,发挥出该工作的重要作用。纪检监督与审计融合到一起,能够及时发现企业 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总体水平。对于一些普遍性的违规问题,要及时了解 问题的根源和缺陷。通过审计部门总结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得各项经营管理工 作规范化进行,还应该与各级的负责人谈话与交流,认知到自身的问题,警惕可 能发生的错误问题,要做好防范工作。经过融合之后,形成更加高效的监督管理 机制与完善的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发挥出制约性的作用,使得各项工作都能够按 照规定程序开展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顺利的进行,严格执行法律规范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