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七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发展、改革与管理,是党和人民政府、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因而也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迅猛发展,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体系总体规模、宏观与微观管理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医疗卫生机构从1978年的169732家增加到2007年的298480家,其中县及县级以上医院为19852家。卫生人员从1978年的310.56万人增加到2007年590.4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从1978年204.17万张增加到2007年370.11万张,卫生总费用从1978年的110.2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966亿元(图7-1/图7-2/图7-3和图7-4)。

图7-1

图7-2

图7-3

图7-4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营医疗机构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成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队伍当中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第一节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和发展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是30年来多项有效改革政策与科学管理举措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成果,在卫生部的指导下,各地认真规划,妥善布局,积极投入,科学建设,逐步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为保证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同时,加强对医疗服务体系的科学管理,基本上建立了法制化的医疗机构管理体系。

一、以医院为主体的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我国医疗卫生的管理体制,卫生部以各种方式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行规划和指导。1982年,卫生部颁布了《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这是我国建国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保障人民健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87年11月,在宁波召开“全国文明医院建设研讨会”,卫生部提出按照医院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常规化、规范化的原则和要求,将文明医院评比引向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的轨道上来。1989年11月,卫生部颁布了《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和《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提出“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由点到面”的工作方针,正式启动了我国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工作。在开展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工作的过程中,卫生部又陆续制定了各专科医院的分级管理和评审标准,通过分级管理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规划布局和管理。

信息窗医院分级管理,就是在区域医疗卫生规划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医院的不同功能、不同任务、不同规模和不同技术水平、设施条件、医疗服务质量以及科学管理水平,将医院分为不同级别和等次,制定出不同的标准和规范化要求,对不同级别和等次的医院实行标准有别、要求不同的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1991年6月,卫生部在唐山召开了全国医院分级管理经验交流大会,总结交流了唐山市工人医院以“三基、三严”(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为核心内容的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的试点经验。强调把医院评审的重点放在医院的基础建设上,要以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引导医院

达标上等,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道路。同年,卫生部成立了卫生部医院评审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此为在卫生部领导下从事医院评审的专业性组织。至1992年底,先后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了省级医院评审委员会,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出台医院分级管理与医院评审实施细则,并且划分了医院评审、审批权限。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出台医院分级管理与评审的部分配套政策,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工作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成为历时十多年,备受各级政府关注,社会认可的医疗卫生系统数百万医务人员参与的全国大规模实践活动。1992年6月,卫生部在佛山市召开“全国医院分级管理研讨会”,指出医院分级管理是我国医院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的需要。1993年5月,在海口市召开的全国医政工作会议强调要真抓实干,突出软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医院分级管理。1994年9月,国务院颁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在法规层面确立医疗机构评审制度,使我国医院评审制度进入法制化轨道,并成为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管理医疗机构的一个重要举措。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颁布后,以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为指导思想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思想逐渐形成。尤其是1997年印发的《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1997年印发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成为医疗机构建设的指导。各地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框架内,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评审标准》开展了医疗机构的布局和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政策引导,在农村地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在城市地区逐步形成了以一级综合医院为基础,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以各类专科医院为补充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关政策的实施,城市医疗服务体系正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三级医院的二级城市医疗服务体系过渡。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日臻完善

(一)医疗急救系统

近年来,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我国医疗急救网络日益健全,医疗急救队伍素质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急救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信息窗

医疗急救包括院前医疗急救和院内急救,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由急救中心(站)提供,包括对伤员(患者)的现场抢救、途中监护和安全转运;院内急救服务由各医院急诊科提供。

我国的院前医疗急救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现场医疗急救和转运为一体的服务模式。1987年统一急救呼叫电话为“120”。1994年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中对急救中心(站)的基本标准作出了规定,并规定一级医院设立急诊室,二级以上医院设立急诊科。2002年,卫生部分别与公安部、交通部建立了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和海上事故紧急救援机制。2004年,卫生部与信息产业部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规定一个城市设立一个急救中心(站),规范院前急救机构命名和呼叫电话号码设置。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急救中心(站)202家。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之后,为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国家利用国债资金建设医疗救治体系,在351个城市(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建设紧急救援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指挥、调度本行政区域内的急救资源,开展伤病员的现场急救、转运和重症病人途中监护;纳入急救网络的医院急诊科负责急诊病人和紧急救援中心转运的伤病员的医疗救治。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实现紧急救援中心(120)与公安(110)、消防(119)等应急系统的联合行动。建立国家应急救治专家库,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所有地级市分别建立应急卫生救治队伍(省级不少于50人,市级不少于20人),配备必要的装备,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任务。利用1.98亿元国债资金在全国建立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紧急救援指挥信息化、科学化。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近5亿元资金,用于提高化学中毒与核辐射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建设。

在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的同时,医院急诊科应急反应能力和抢救水平也不断提高。2004年,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加强了24个中西部地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医院急诊科能力建设,包括配备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开展急诊科医务人员培训。在2005年开始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中,各医院将急诊工作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加强急诊工作,合理设置急诊科,科学配备专业人员,保证抢救设备、设施、药品完好、有效,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持抢救生命“绿色通道”畅通(图7-5)。

图7-5 医院急救中心正在直升飞机停机坪上进行急救演练我国的医疗急救体系无论是在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医疗急救需求方面,还是在重大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在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医疗急救“救急、救命”的特色,为抢救伤病员生命、保障群众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我国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急救体系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除了在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抢救伤病员生命,各急救中心(站)也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红十字会等,加大向群众宣传急诊急救知识的力度,开展群众自救知识培训,提高群众自我救护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二)传染病医院建设得到加强

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结束后,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各级传染病医院建设,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部分已控制传染病死灰复燃的情况,加大了对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病区的建设力度。在全国3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改扩建了1个病床规模60~600张不等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设在综合医院的传染病区,共建设病床3.2万张,填平补齐配置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同时,在全国2428个县(含431个农业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和兵团所在地、黑龙江农垦总局9个分局),依托综合医院分别建设了1个病床规模12~40张不等的传染

病病区,共建设病床5.12万张,改扩建业务用房,填平补齐配置了必要的医疗设备。另外,在全国3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病区)设置了1360张重症监护病床,在3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病区)设置了4-20床位规模不等的负压病房,共计304张病床。通过加强对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提高了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三)县医院建设不断得到重视

县医院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断得到重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从2004年开始连续3年投入约11.8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县医院和少数民族自治州盟医院的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予以支持。重点支持了急诊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重症监护室和手术室等业务科室,同时对其主要临床科室的医师进行了进修培训。针对县医院的实际,卫生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2005年开始,由各省区市组织辖区内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到县医院工作,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加强对县医院医疗能力的支持并逐渐形成一项制度。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改善了县医院的装备条件,提高了县医院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民营医疗机构加入了构架医疗服务体系的队伍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医院诊所管理暂行条例》和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私人或民间资本举办医疗机构采取允许、支持、鼓励的态度和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民营医院为1792所,2006年,营利性民营医院总数达3725所,再加上300多所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总数约4000余所,占全国医院总数的20%,固定资产投资408.3亿元(6.3%),床位16万张(3.51%),门诊量3288万人次(3.06%)。民营医院在某些专科、专病,如口腔、眼科、医学美容、特需服务等领域逐步显露优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日益增多。2000年5月,卫生部、对外贸易合作部发布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990~2005年审批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192家,目前正常运转的有67家,投资总额为39.48亿元人民币,筹建期间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投资总额为58.04亿元人民币,投资总额合计为97.52亿元人民币。各类民营医疗机构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医疗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

199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9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这是我国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医政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根据《条例》,卫生部制定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及一系列配套文件,标志着我国医疗机构体系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条例》、《细则》及其主要配套文件包括了以下内容:

第一,建立了医疗机构准入制度。《条例》规定只有符合条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才可以开展诊疗活动,并且按照《许可证》登记的名称、地址、诊疗科目、床位、主要负责人和注册资金等内容进行执业,发生变化的,需经过卫生部门变更。

第二,规定了医疗机构准入原则。即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达到《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其中《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包括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该符合的最低标准,包括房屋设备、人员条件、管理制度、资金要求等多个方面。

第三.确定了医疗机构的类别和诊疗科目。《细则》规定我国的医疗机构分为12类(2006年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为13类);同时把医疗服务划分为52个一级诊疗科目(2006年增加了疼痛科,改为53个)。医疗机构类别和医疗服务诊疗科目的划分为医疗机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打下了基础。

第四,明确了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以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不具备条件的应及时转诊;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明确了医疗机构的权利义务,力求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五,实行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和评审标准,对医疗机构的执业活动、医疗质量、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医德医风等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证明,贯彻落实《条例》创造了一个有管理的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有

效促进了我国医疗服务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医疗工作健康发展。此后,卫生部在《条例》框架下,陆续制定补充新的管理规定,如,1998年卫生部、国家中医局和总后卫生部共同启用医疗卫生机构统一标志,建立新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2000年与商务部发布《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办法》,2006年与工商总局发布《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命名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发布《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医疗机构的法制化管理不断完善。

第二节完善医疗服务管理,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大规模发展,各项医疗服务指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伴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我国的医疗卫生管理也不断走向成熟、完善。特别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和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医疗管理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卫生行政管理措施更趋多样化,医疗管理与医疗服务水平日渐提高,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一、医疗服务模式发生转变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医疗工作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工作活力增强,工作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改革措施有:建立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社会办医和个人办医为补充的办医体制;改革医疗保障制度;按照“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扩大医院经营自主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医院分级管理和评审制度。通过多项改革,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经历了第一次卫生革命向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转变。防病、治病的重点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移,新技术和新方法被不断采用,群众需求呈现上升趋势,这些都要求医疗服务结构和医疗服务模式随之改变。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确立尊重生命、尊重人的尊严、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大卫生观。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确立,医疗服务模式也从治病向关心、关爱患者身心健康转变。

二、加强医疗技术应用管理

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是在卫生行政部门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时,医疗机构按照医学界公认的技术范围,相应地开展诊疗科目内的医疗技术服务工作。

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我国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实施管理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重要配套文件,1994年卫生部下发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这在医学科技和医疗技术尚不十分发达的时期起到一定

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应对纷繁复杂、门类众多的各项医疗技术应用实施科学的管理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对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及其行政能力的考验。

卫生部于2002年正式启动全面建立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工作。几年来,在重大专项技术应用管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重大专项技术立法取得重要突破。200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某项医疗技术出台的法规,也是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领域法律效力最高的一部,标志着我国对器官移植这项广受各界关注、饱受争议技术的管理步入了法治化轨道。

专栏《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有关内容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对人体器官捐献和人体器官移植都做出了规定,从四个方面规范了我国人体器官移植工作。

一是尊重人体器官捐献人意愿,严禁人体器官买卖,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定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排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

二是对涉及人体器官移植过程的行政管理事项作出规定,涉及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适用民法通则和其他有关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

三是着重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人体器官摘取、植入等环节的行为,维护人体器官捐献人和接受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人体器官移植的临床疗效,保障人体器官移植接受人的安全。

四是界定了合法与非法摘取人体器官的界限,防止违法摘取人体器官行为的发生。

其次,重大专项技术准入管理取得新进展。在《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之前,2006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成立了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要求各省制定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2006年底至2007年6月,在各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的基础上,经过各省初选、专家组审核、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复核、卫生部审定,全国共有164家医院取得了肝脏、肾脏、心脏或者肺

脏移植的执业资格。

第三,重大专项技术应用管理逐步规范。2006年6月,卫生部印发了《肝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肾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心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和《肺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限定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的医院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2006年7月,卫生部印发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技术管理规范》,限定开展造血肝细胞移植或者采集的医院必须是三级甲等医院或者血液专科医院;2007年7月,卫生部印发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医院必须为三级医院。一系列技术管理规范的下发,既规定了开展这些技术的医院资质,也对医院开展这项技术应当具备的条件,以及对其准入后实施动态评价等做出了规定。

第四,重大专项技术应用管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在2006年11月于广州召开的全国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峰会和2007年8月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器官移植论坛上,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美国、英国的器官移植领域专家,对我国在人体器官移植领域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2007年6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境外人员申请人体器官移植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体器官移植指导原则,参照其他国家和地区通行做法,对“旅游移植”、境外人员申请到我国器官移植等做出了规定。《通知》一经发布,取得了国内外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处理机制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机制不断完善,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三十年来,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卫生部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医疗事故赔偿标准等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通过建立科学的医疗事故处理机制,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医疗事故处理办法》颁布实施

1987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988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每一级医疗事故做出了详细规定,并将二级、三级医疗事故分别划分出甲等和乙等,医疗事故被划分为

三级五等。

客观地讲,《办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依法处理、解决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鉴定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合理、不公正问题的发生。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也日趋复杂,《办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对《办法》进行修订势在必行。

(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

经国务院授权,卫生部于1996年启动了《办法》的修订工作,至2002年4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历时6年时间。最初的计划是对《办法》一些条款进行修订,随着工作的逐步展开,发现仅仅是修订已经不能解决当时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启动制定了《条例》的工作。可以说,《条例》针对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十余年的医疗事故处理经验和教训,从医疗事故的概念、鉴定和处理的程序、赔偿的原则和标准、解决的途径和方法等都较《办法》有了重大突破。

首先,《条例》的立法宗旨不仅是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通过一些条款的设定,还突出强调了保障医疗安全(如对医疗事故预防的相关规定),促进医学科学发展。

其次,《条例》将医疗事故的概念明确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增加了医疗机构这一主体,并且不再划分为医疗技术事故和医疗责任事故,更加有利于准确判定医疗事故性质,更好地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第三,《条例》更加细化了医疗事故的分级。在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将医疗事故划分为四级十一等,其中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与司法鉴定中的伤残等级一至十级相对应。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医疗事故分级与司法鉴定伤残等级的衔接问题。

第四,也是最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条例》专门设定了条款规定医疗机构要采取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这也使得《条例》不仅仅是事情发生后才发挥

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任何领域都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五,《条例》关于病历资料的规定。由于病历资料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依据,使得病历历来成为医患双方矛盾的焦点。《条例》对于患者可以获得的病历资料部分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

第六,《条例》规定了卫生行政部门不再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这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历史性的交给了医学技术权威组织——医学会,这是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机制上的重大变革。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医学会成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通过医患双方共同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来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第七,《条例》对于医疗事故赔偿原则和赔偿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对医疗事故赔偿漫天要价的不良现象。

根据《条例》授权,卫生部在2002年相继下发出台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医疗事故争议中尸检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学科专业组名录(试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等7个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医疗事故处理机制。实践证明,这些配套文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填补了我国医疗管理规章制度的空白。

四、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临床合理用药与患者用药安全取得重大进展

通过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用药行为、防范不良反应、加强用药宣传等多种措施,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健全药事管理规章制度

2002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各医疗机构健全药事管理组织,规范药物临床应用、药品供应和药品调剂管理等,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并进行临床用药监测。这也是1982年卫生部

发布《医院工作制度》,对医院药品使用管理作出规定以来,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出台的用药管理重要规定。

2004年8月,卫生部制定下发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对医师用药的重要医疗文书——处方的管理做出了规定,从对医师开具处方的权限、处方的内容与格式、处方核对与药品调剂、药品临床应用和处方保存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2007年3月,在总结试行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修订后正式以部门规章形式下发。《处方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也是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变革,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切断医院、医师与医药企业的经济联系,也有利于发挥医疗文书的文献价值,留存宝贵的医学经验和珍贵的医疗历史资料。

(二)规范医师用药行为,推进临床合理用药

为了确保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得最佳疗效,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2004年10月,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明确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病原治疗原则,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分权限使用管理,对于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医师使用不同级别抗菌药物的权限也做了明确规定。2007年1月,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特殊药品的临床应用管理进行了规范。

(三)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

2005年8月,卫生部在全国建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两个监测网每半年对监测数据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及细菌耐药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措施,为卫生部调整合理用药政策提供事实依据。截至2008年初,两个监测网覆盖了128家三级医院,辽宁、山东、新疆等省份建立本辖区的监测网,进一步扩展了两个国家级监测网的监测范围,使监测数据更具科学性、客观性。

根据两个监测网监测结果,2008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提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管理的要求,制订了《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要求各地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建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根据监测的细菌耐药率不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近几年,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积极、稳妥地处理了多起药物损害事件,有力地维护了受害患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五、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日益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在设施、设备等方面得到了一定改善。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工作管理,卫生部和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成立了临床检验中心,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指导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工作。

1988年6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临床检验中心管理的几点意见》,明确临床检验中心的职责、任务。2002年1月,卫生部下发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对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实施准入管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与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共同组织验收工作。

1990年,卫生部组织编写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并于1997年1月和2006年11月两次修订出版,对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6年,卫生部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要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要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要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不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出具的临床检验结果,医疗机构之间可以互认;从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级别评估、设计和建造、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安全防护培训等方面,对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开展对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工作的评价、检查和指导,并将评价、检查结果与信息公示相结合。同年,组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校准和内部比对要求》、《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编写要求》、《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组织者要求》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了2个国家标准、35个卫生行业标准,还有39个卫生行业标准正在制定中。

2006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全国探索并逐步推广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工作。实

践表明,实行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相互认可,对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降低患者就诊费用,简化就医环节,体现医疗服务过程以人为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六、不断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逐步完善相关技术性标准和规范

医院感染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也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因此,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

我国医院感染监控、规范化管理工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在全国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卫生部在不同的阶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研究制订了相关的规定。

(一)医院感染管理初期开展的工作

1986年8月,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医院感染研讨会,讨论制订了“医院内感染监测、控制研究计划”, 22所医院参加该计划的实施,并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这标志着我国有组织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始启动。1988年11月,卫生部颁布《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要求各级医院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设专人或兼职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组织上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年,卫生部颁布实施《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1989年正式组建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134所医院参加监控网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1989年1月,为加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培训,卫生部委托湖南医大湘雅医院建立“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该培训基地承担着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短期培训和进修培训任务。截至目前,该基地共举办培训班70期,为全国各地培训了近1万名业务骨干;接收3-6个月进修人员200余人。1989年,医院感染管理标准纳入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该项工作开始得到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并有力地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

1994年卫生部颁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该规范从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监测以及重点科室和重点环节的管理措施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规定,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有章可循。《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贯彻实施标志着我国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00年,卫生部全面修订了1994年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并在医院感染的组织管理、岗位职责、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管理提出具体规定。

2001年卫生部颁布实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医院感染提供了依据。为加强消毒管理工作,切断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保障人体健康,2003年卫生部颁布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同时,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200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卫生部制订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并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下发了《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配套规章、文件。

2003至2005年,卫生部颁布实施《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等技术性规范,对医院感染相关重点环节和重点部门的技术性工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管理层面明确医院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责任、义务以及应当遵循的原则,强调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2006年,卫生部颁布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其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是加强管理,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该办法明确了医疗机构应当完善组织管理并履行岗位职责;明确了医疗机构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应当达到的工作要求;明确了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和救治患者;明确了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明确了违反本办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同年底,卫生部成立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医院感染相关技术性标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院感染相关技术性工作。

2008年,卫生部制订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对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此外,在重症监护、门诊、急诊、感染性疾病科、临床实验室、血液净化、护理等相关要求中都有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规定。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卫生部于2008年颁布《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要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工作的监管。

通过以上措施,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有效地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促进医院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医务人员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硬件设施条件以及服务能力均有显著提升。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大型医院医疗科技水平和设施条件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绝大多数三级医院、大多数二级医院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经过医院分级管理、医院管理年活动,我国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患者安全得到广大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在医院服务形式方面,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发展为提供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心理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提供特需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学科建设方面,从过去单纯的医疗工作转变为重视科研、教育,实施“科教兴院”的医院战略,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建设,重视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在服务质量方面,对质量涵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医院日益重视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医疗费用的控制,重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视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重视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各级各类医院都建立了医疗质量保证体系,有的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优化了患者诊疗流程,患者候诊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数明显缩短。

一、我国医院管理体制实现重大改革

我国的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创建“百佳医院”、医院管理评价和医院管理年活动,是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总结我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文明医院建设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这既是我国医院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的医院管理的重要尝试,从医院分级管理到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医院管理不断深入,标志着我国医院建设和医院管理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促进了医疗机构发展

1989年11月,卫生部发布了《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和《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对全国医院实行分级管理。按照医院的功能、任务不同,医院划分为一、二、三级。

199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按照医疗机构评审办法

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doc

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年) 自《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启动实施以来,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卫生资源配置水平显著改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情况进展顺利,社会各界反响总体良好,然而医疗卫生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短板”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太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还不太高,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和《关于促进北京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顺义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 一、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改革促发展,紧紧围绕“健康顺义”战略的实施,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继续深化医药卫生领域综合性改革,切实抓好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稳步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推进区域卫生计生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满足全区人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导向。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健康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坚持公平可及。强化卫生计生服务公益性,优化资源布局和使用效率,确保居民能够公平、可靠、便利地享有卫生计生服务。 坚持改革驱动。把改革创新作为引领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源动力,探索卫生改革发展新路经,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 坚持增强基层。全面提升基层诊疗服务水平,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构建合理就诊格局。 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将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提高全民卫生健康水平,打造健康顺义。创建成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辖区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期望寿命达到80.50岁,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维持在11/10万以下,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逐步将顺义打造成和谐宜居绿色生态健康区。 ——整合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全区65%以上的普通门诊量,医联体建设实现辖区全覆盖,十类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 - 2 -

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康复医疗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区 一、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777号)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云卫发〔2011〕1098号)文件精神,充分整合和利用***区康复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康复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按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要求。2012年3月,***区卫生局、***区残联联合召开了“***区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启动会”,

拟定“原***区疗养院”整体改制,组建“***区康复医院”。从 纳入大局、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总体工作部署。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残联与卫生部门紧密合作,在康复服务体 系建设、康复机构功能定位、双向转诊制度、康复人才培养、社 区康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要建立“防、治、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分层级医疗 和分阶段康复。***区疗养院主要承担患者稳定期和恢复期的康复 医疗服务。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将对残联系统康复机 构建设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如何以此为契机,完善康复机构 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加强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对于残疾人 康复机构的发展尤为关键。 二、工作成效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残联、卫生局积极与相关 部门协作,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开创了全面合作、全员行动的 良好局面。

(一)纳入大局,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卫生与残联等部门共 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将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卫生事业和 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借助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等文件,制定有利于康复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由卫生局和残联就建立完 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工作联合下发了文件,召开了有关工作会议,明确了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 (二)资源共享,促进康复医疗机构发展。 按照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 系的工作目标,借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的契机,明确各级各类医 疗机构康复治疗的功能定位。目前,***区疗养院与辖区各级各类 医疗机构已开展双向合作。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当前的医疗体制为国人诟病已久,医疗改革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疗改革亟待破解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低,资源分布不均,基本医疗服务滞后,药费居高不下,看病难,看病贵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对医疗体制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疗体制;医药分离;医疗腐败 生存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人最重要的是生存,是健康,而与生存和健康联系最紧密的是社会医疗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此同时医疗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一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暴露的问题也日益增多。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医疗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医疗改革陷入僵局,短期内难以取得大的、突破性的进展。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组建的“中国医疗卫生制度”课题组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医疗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性难题。纵观国外的医疗卫生制度,与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相较,我国的医疗卫生的现状已与快速发展的经济

社会不相适应,滞后的医疗卫生事业已经成为影响、制约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医改难题亟待破解。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三)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

基层医疗社区卫生服务

基层社区医疗服务 随着我国医改政策的发行和实施,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等新政策正在稳步实施,其中基层社区医疗服务是重点,基层社区医疗能够顺利的践行,将是医改的关键。 近些年,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医院供不应求,导致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现象,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基层社区医疗的建设尤为重要。 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 我国老龄化加速,因老年病、慢性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所以老年人需要长期看护身体情况的变化,所以需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的作用,新医改以来,一系列医改政策都着重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建设将是分级诊疗的关键,医院门诊服务逐步将转向至基层医疗,成长空间近万亿,并将急速增长。 开设在小区周边的基层医疗更具成长性,在居民身边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以预防、保健、全科、康复、结合医保政策,给居民将带来极大的便利! 基层医疗社区连锁化 北京东方祥医基层医疗连锁化经营,已经开始逐步迅速的落地到每个小区,每一年的将飞速覆盖,民营化给连锁化提供了成长的条件,规模化加上精细的管理,基层社区医疗的服务能力与盈利将大幅度提升。并不断引进高素质高质量的医疗人才和医疗管理人才,完成社区医疗“六位一体”的服务,并打造基层医疗特色项目“祥医服务包”,家庭医生+家庭护士+营养师+运动师+康复师+居家医养师,专业化制度管理,以“视病犹亲,关爱体贴”的理念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优质、放心、满意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疗前景展望 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数据,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健康服务和分级诊疗,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及智能终端技术手段以多种形式的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不断让居民享受到现代化的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服务的作用。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为适应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医疗机构设置,逐步构建分工合理、竞争有序、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推动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X〕6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X〕40号)、《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X—X年)》(国办发〔X〕14号)、《X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X-X年)》(X政办发〔X〕107号)和《X市区域卫生规划(X-X年)》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区划与人口 我县为海岛边镜县,陆域面积14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0324平方公里,县辖5个乡镇,23个行政村,7个社区,户籍人口7.2万余人,外来流动人口(已办暂住证)约1.8万人。 (二)居民健康状况 X年,我县人口出生率5.01‰,人口死亡率7.17‰,人口自然增长率-2.16‰,婴儿死亡率3.7‰,孕产妇死亡率为0,平均期望寿命80.3岁;全县居民的死因顺位为: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传染病发病率为X.89/10万。 (三)卫生资源状况

1.卫生机构 至X年,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所(不含部队医疗机构),其中二级综合医院1所、县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各1所、乡镇卫生院4所、个体诊所6所、村卫生室25所。 2.卫生机构床位 X年,我县县乡医院共设病床232张,其中县医院160张、X中心卫生院16张、X中心卫生院16张、X中心卫生院30张、X中心卫生院10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3张。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年,全县共有在岗执业(助理)医师总数126人,每常住千人口拥有1.7人,其中X县人民医院50人、县妇幼保健所6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人、县卫生监督所7人、X中心卫生院11人、X 中心卫生院10人、X中心卫生院14人、X中心卫生院6人;护理人员总数143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1.9人,其中X县人民医院101人、县妇幼保健所3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人、X中心卫生院11人、X中心卫生院8人、X中心卫生院9人、X中心卫生院9人;专(兼)职医技人员总数40人,每千人口拥有0.5人。 4.卫生服务状况 X年,全县医疗机构总诊疗18.6万人次,其中县医院诊疗12.14万人次、卫生院诊疗6.21万人次、其他医疗机构诊疗2380人次。县医院门诊诊疗10.25万人次,卫生院门诊诊疗6.89万人次。全县住院患者为4984人次。县医院病床使用率为66.46%,卫生院床位使用

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的责任

急诊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的责任为保障重点病种(急性创伤、农药中毒、急诊分娩、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高危妊娠孕产妇与高危新生儿等)的患者能够获得连贯、及时、有效的救治,现制定与救治体系相关的部门:急诊科、各相关临床科室(心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骨科、胸外科、普外科)、麻醉科、各医技检查科室、药剂科、挂号与收费等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遵守医院多学科协调机制,急危重症优先处置的原则开展急救患者诊疗活动。 一、急诊科:患者至急诊科先进行预检分诊,根据分诊标准进行分区救治。由首诊医师负责诊疗工作,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医院诊疗常规和诊疗流程以及医疗核心制度履行工作职责。迅速评估患者病情,按诊疗流程启动诊疗活动,需要急诊会诊的患者,相关临床专科按照急会诊制度执行,15分钟内到达。 二、临床科室:相关临床科室根据各病种最新诊疗规范进行救治。有诊治时限要求的病种须严格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救治,开通“绿色通道”,各辅助检查优先进行,优先收住入院,对于需急诊手术的重点病种患者会诊医师应汇报科主任并通知手术室,优先安排急诊手术;对需夜间急诊介入手术的重点病种患者,可汇报总值班协调抢救工 作。 三、辅助检查科室:辅助检查科室提供24小时服务。重点病种患者因病情需要输血以及检验、影像、超声等检查,各科室积极协调配合,按“绿色通道”办理,在0.5小时内完成常规检查并报告,实

行急查急报。需要床旁检查的1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检查。 四、医务处、护理部、药事科: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履行工作职责,做好临床医疗服务工作,调配好医护抢救人员,完备医疗抢救设 备及药品,必要时到现场指挥协调工作。【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 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汇报材料 一、编制过程 在“十二五期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我区主要是以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等做法来巩固卫生发展成果。我们完善了以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资源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专科医院的建设还不成熟等问题。在编制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规划纲要是在深化医改中为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优化配置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更为合理的服务体系而提出的一项区级层面的规划,有利于推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此次编制工作是我局2015年年末卫生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首先是准备阶段,在编制工作开始之前,进行组织准备工作,局长对此次编制工作负总责,按照条线管理、各分管的同志负责规划编制的具体组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指定联络员,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在组织准备的

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准备工作。在技术准备上,选定承办股室;制订编制方案;确定工作方法;进行培训,主要是对规划编制参与人员、各单位联络员统一进行培训,明确思路和要求。 其次是调查研究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进行资料收集、核实和整理,也是就是收集与规划密切相关的全区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现状资料;各个医疗卫生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经过多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核实,拥有完善、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了使基础数据能更充分的反映我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情况,开展“四查清、四对照”工作,要求各单位对上报的资料在一次进行核查、补充上报工作,务必保证上报资料真实,做到“实实在在摸清家底、放放心心编制规划”,与此同时,我们开展座谈会,邀请服务对象、医务工作者、医院管理人员各10人进行座谈,征求他们对我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并记录在册。 然后是规划大纲编制阶段,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工作承办股室根据《四川省2008-2020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4年修订版)主要指标的要求,在反复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全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形成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 最后规划大纲审查阶段,规划大纲征求意见稿形成后,组织召开区级有关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

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的原因

医疗服务规制体系构建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与医疗服务供给诱导需求。 Arrow(1963)、Phelps(1997)、Stiglitz(1998)等都认为医疗市场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信息高度不对称是医疗服务市场的特征之一。Rexford E. Santerre和Stephen P.Neun(2006)指出,对许多医疗服务,消费者缺少有关价格和技术方面的完全信息,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弱可替代性,就医者作为委托人处于脆弱和依赖的特殊地位,且不能判断医疗服务的质量,医疗提供者在交易中具有绝对优势,更加剧了医生的机会主义行为。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医生有机会诱导消费者需求。Shain和Roemer(1959)以及Roemer(1961)在研究中发现综合性医院每1 000人所拥有的床位数和每1 000人的住院天数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而且这一现象并不是个别地区的偶然现象,该现象被称为/罗默效应。 2.医疗服务产品的异质性与医院垄断。 医疗产品异质性所涵盖的层面相当广泛,包括医院所有权、地理位置、技术品质、病房质量及医护人员的配置比例等,患者的偏好亦具有异质性。此外,医疗服务通常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消费者除了关注医疗服务的价格以外,还会关注医院的地理位置、从自己居住地区前往各家医院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由于地理可及性的限制,消费者一般愿意就近就医,因此医疗机构很可能在一定区域具有垄断市场的能力。垄断使医疗机构可以制定高的垄断价格,把大患者的利益转移到自己手中,拿到远远高于竞争价格的利润,其结果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健康成本。 3.医疗服务缺乏价格弹性与医疗费用上涨。 国外的研究显示,大多数卫生服务都是缺乏弹性的。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 小于1,说明医疗服务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所消费的医疗费用仍然会增加。 4.第三方付费与道德风险。 医疗服务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医疗保险的介入,也就是第三方付费。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第三方付费的问题,医疗保健总体上呈现过度消费的问题,也即道德风险问题拥有保险的消费者使用医疗服务所支付的边际价格为零或者很低,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价格不再那么敏感,缺乏搜寻市场上最低价格的激励,很可能产生过度使用医疗服务的倾向。而医生方面因为其服务得到了计额式的酬金而获得经济收益,或是因为其服务而获得了精神收益(在非计额酬金制度下),存在着过度供给的动机。这样,医疗保险制度从整上就面临着使用过度的现象。 5.医疗服务消费的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医疗服务中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具有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具有明显的外部性,最常被引用的负外部性的实例是传染病的流行。而医疗服务中的个人医疗服务本质上属于私人物品,但是它也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比如一个患者的病得以治愈,不仅该患者从医疗服务中直接收益,其他人的健康也得到一定保护,从而许多人从中直接或间接受益。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1.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非一个特定的机构,而是一个包括要求急救机构、医院急诊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或专科病房三个基本机构在内的有机联系起来的完整的现代化医疗系统,这三部分既各具独立职责和任务,又相互紧密联系,构成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组织和统一指挥的急救网络。其包括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有监护和急救装置的运输工具、高水平的医院内急诊服务机构、重症监护病房。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简史了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历史演变过程。 3.院前急救的任务及具备条件。 4.医院急诊科 (1)建制模式:独立型急诊模式、全科医学急诊模式、支援型急诊模式。(2)设置与功能。 5.重症监护病房(ICU) (1)ICU的模式。 (2)ICU的规模、设施与设备。 (3)危重病人的监测项目。 (4)ICU的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中的应用 1.急诊医疗网络的建设。 2.现代通信技术在EMSS在的应用。 3.地理信息系统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4.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在急诊医疗在的应用。 5.地区中毒控制中心。 6.现代信息技术在急诊医疗中应用的展望。

院前急救的发展模式 1.院前急救发展模式:独立型急救中心、依托型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型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型急救中心。 2.院前院内急救链(急救—一体化):急救中心收到在急、危、重症患者发出的呼救时,将医疗急救措施及时送到患者身边,立即进行迅速有效的医疗处理,然后将患者安全、迅速地转送到合适的接受急救中心(站)或医院急诊科进行进一步诊治,包括根据病情再作出立即手术、转送EICU或专科病房的决定,以便使患者尽可能地脱离危险、恢复健康的整个急救过程。上述过程需要由不同部门或单位组成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协同完成,并像生产流水线一样顺序接替,环环衔接良好,故称为急救一体化或院前院内急救链。 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控制 1.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目的与目标。 2.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控制的内容。 (1)急救中心、急救站、急救分站的建筑要求。 (2)急救中心、急救中心站、急救站的设置和配备。 (3)救护车的装备。 (4)院前急救人员的准入标准。 (5)急诊专业人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 (6)急诊急救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 3.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的统计指标。 4.急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 院前急救人员的地位与作用 1.院前急救人员的组成与要求:组织形式、作用与责任、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株洲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

株洲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 为合理配置卫生计生资源,提高卫生计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全县卫生计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现状 1.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株洲县属于湖南省株洲市,位于长株潭城市圈,北距株洲市区15公里,面积1053.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51万,辖8个镇。全县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镇(中心)卫生院14个,村卫生室233家,个体诊所26家。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3.91张、执业(助理)医师1.85人、注册护士1.34人。 2.居民健康状况:全县人均期望寿命值为77.81岁,其中男性74.83岁,女性81.47岁。 3.卫生资源状况:2015年底,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0个。编制总床位1153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3.91张。执业(助理)医师547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85人。注册护士396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护士1.34人。全县疾病控制人员64人,每万常住人口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数为2.1人;全县妇幼保健人员数48人,每万常住人口妇幼保健人员数为1.6人;全县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人员数23人,每万常住

人口卫生计生综合执法人员数为0.7人;全县全科医师人数47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数为1.6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卫生技术人员1-2人。 4.卫生服务状况:2015年重大传染病发生率为0。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的51%;县级医院门诊服务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服务量的49%;基层医疗机构住院服务量占医疗机构住院服务量的53%;县级医院住院服务量占医疗机构住院服务量的47%。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为10%。 (二)挑战与机遇 1.面临的挑战 (1)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有待提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有待提高。 (2)城乡卫生事业发展仍不平衡。农村基层卫生院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落后的问题仍然存在,未能充分发挥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的整体功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较大。村级医疗机构条件仍较简陋。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不够、协同性不强,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慢性病高发等健康问题。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护理学医疗服务体系 1.医院 2.社区卫生服务 3.卫生服务策略 医院 (一)种类 分级管理——三级十等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具有一定人口(≤10万)的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级医院是提供社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机构。如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街道医院、地市级的区医院和某些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医院,是我国三级医疗网络的基础。 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其半径人口在10万以上)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能与医疗相结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及指导基层卫生机构开展工作。如一般市、县医院和直辖市的区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指国家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全国的医疗、预防、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技术中心,直接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服务和高水平的专科服务。指导一、二级医院业务工作和相互合作,如省、市级大医院和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二)医院的任务 医院的任务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上,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做好扩大预防、指导基层和计划生育的技术工作。 1.医疗医疗工作是医院的主要任务。它以诊治和护理两大业务为主体,并与医院医技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医疗整体为病人服务。 2.教学教学是医院的普遍功能。医学生在经过学校教育后,必须进行临床实践教育和实习阶段。毕业后的在职人员也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和加强技术训练。医院是进行医学临床教育的重要场所。医学教育的比重,应根据医院的性质和任务做出安排。 3.科学研究医院是医疗实践的场所,许多临床上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课题。通过科学研究可解决医疗护理中的难题,一方面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科研成果也将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促进医疗教学发展。 4.预防和社区卫生服务各级医院不仅承担诊治病人的任务,而且具有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如开展社区和家庭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妇幼保健指导、疾病普查工作等。 (三)组织机构 1.医院行政管理组织机构:院长办公室、诊疗部门、预防保健部门、行政部门等。 2.医院业务组织机构:临床业务组织和医技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 (一)概念 1.社区:社区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社会单元,人数大约在10万~30万之间,面积在5000~50000平方公里。一定地域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湖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20年)

湖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年) 为促进我省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服务可及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指导各市州制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年)的通知》(国办发〔〕号)精神,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现状。 .医疗卫生资源状况。截止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含行政村卫生室)个,其中,医院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其中医院床位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万张;卫生技术人员万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万人、注册护士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张、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全省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资源利用情况。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分别达到亿人次、万人。其中,医院分别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占、,其他医疗机构分别占、。每百居民就诊、入院人次数分别为、人次。全省医院病床使用率为,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天。 .居民健康状况。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万,婴儿和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主要问题。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特别是优质资源相对不足,服务效率有待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我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仅分别为、。效率不高,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较低。 .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我省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多数公共卫生机构人员不足、设备设施落后。中西医发展不协调,中医药特色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专科医院发展较慢,康复、老年护理、儿科、精神卫生等领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资源要素结构失衡,全省床护比为,医护比为。公立医疗机构床位占比达,没有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碎片化问题突出,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合作不够、协同性不强;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多达个,整合难度大;分级诊疗体系尚未建立,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无序竞争;在全省乡镇、行政村区划调整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整合问题突出,基层机构群众健康守门员作用亟待加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连续的健康服务模式没有建立,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慢性病高发等健康问题。 .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到位,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能力不强。公立医院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协调性不够,以药补医机制尚未有效破除,科学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公立医院普遍存在追求床位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忽视医院内部机制建设等粗放式发展问题,部分公立医院单体规模不合理扩张,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办医院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的提升。规划的统筹作用和调控效力有待增强,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权威性与约束性不足、科学性和前瞻性不够等问题。(三)形势与挑战。 .时代新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根据XXXX等文件精神,经XX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集中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问题,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优化服务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和运行新机制。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分级诊疗有效运行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措施 (一)优化基层医疗机构布局 1. 明确功能定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中,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疑难病转诊,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延续服务(康复、护理服务)。 镇(中心)卫生院以维护当地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

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并承担XX卫计局委托的卫生管理职能。其中中心卫生院是辐射一定XX域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并承担对周边XX域内一般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 卫生室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乡村医生(包括在村卫生室执业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主要负责向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承担XX卫计局委托的其他医疗卫生服务相关工作。(XX 卫计局、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发展改革和财政局等负责。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落实镇级医疗卫生机构规划设置。按照新的行政XX划设置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38号)、《XX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关于做好乡级医疗卫生机构调整设置工作的通知》(湘卫基层发〔2016〕2号),《XX市基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以XX域内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资源整合的相关规定,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科学设置了镇卫生院(中心)和社XX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益。(XX卫计局、XX 编办、XX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发展改革和财政局、XX 建设交通环保局等负责)

02-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摘要

摘要:关于广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年规划发布,到2020年,广东省90%居民将有覆盖一生的动态电子健康档案,看病可用“一卡通”,全科医生将更加普及。 医疗卫生人才网讯:广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年规划,广东省政府日前印发《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明确提出,广东将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合理控制公立医院资源规模,促进社会化办医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对于广为关注的医疗机构可及性问题,《规划》中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8万多个,其中医院132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5万多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877个。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省96.2%的家庭可以在20分钟内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 关键词1:公立医院规模省办及以上医院床位数不超1500张 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不但增加了公立医院自身的压力,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压缩了民营医院等多元办医的发展空间。 在公立医院的床位配置上,《规划》明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3.6张(含妇幼保健院床位)。其中,县办医院床位数1.8张,地市办医院床位数1.0张,省办及以上医院床位数0.6张,其他公立医院床位数0.2张。 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超过3.6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鼓励各地对过多的存量资源进行优化调整。 对于公立医院的单体规模,《规划》指出,县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000张;市办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2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含妇幼保健院)的床位规模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需要扩建的医院床位使用率必须达到85%以上。 关键词2:基层服务能力 2020年每万居民有3名合格全科医生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逐渐扩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国目前的基本卫生状况。从建国伊始到现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三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均期望寿命为35岁,目前提高到岁(美国、印度、分别为77、6l、49岁):建国初期为200%o,目前下降到%o。(美国、印度、分别为7%o、30%o、112%o);建国初期为1500/10万,目前下降到l0万(美国、印度、分别为8/10万、410/l0万、700/10万)。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在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绩突出。长期以来,各级、各类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为提高公众平,而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确保事业的资金投入,服务收入与个人不挂钩。而且,当时的医疗保障体制基本上能惠及全民。这一时期的不足主要在于:投入有限,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收入僵化。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始走向、。的从单一变为并存;医疗机构之间开始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向追求经济目标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几十年来,政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领域的供给能力全面提高,水平全面改善,医务人员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有关医改的争议也日渐增多,突出表现为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不高,从而导致了消极的经济和社会后果,间接引起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近30万个,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开展了新型。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低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曾经赞誉中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卫生事业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这是以影响群众利益和加重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优秀医务人员负担为代价的。 二是医疗卫生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投入、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应该是金字塔型,而目前则呈现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到外地、到大医院就诊,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虽然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覆盖面太小。城市、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没有医疗保障。新农合试点目前受益4亿多人,但筹资力度小,一般每人每年仅50元,保障力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论文

浅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论文 过去5年,老百姓年平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小于年医疗支出增长,医药支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三大消费,因为经济原因,48.9%的老百姓看不起病,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医疗保障状况更差,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加大,中国医疗卫生体制陷入既不公平又效率低下的怪圈。十几年的医改,走入尴尬境地。所以,有必要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进行改革。 一、目前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多数居民在医疗问题上的消极预期,已经成为导致宏观经济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 2.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机构重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艰巨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应付。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医疗服务机构改革实践中,“抓大放小”的思路很流行,基于这一导向并基于现行财政体制下部分地区财政负担过重的现实,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这种“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是有严重问题的,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规律。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医疗效率低下、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问题、药价虚高、医疗腐败等现象备受舆论批评。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势力的干扰和影响。比如官商勾结,在医药生产和流通环节谋取私利,甚至搞假医假药;医生收红包,等等。产生这些腐败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其中之一是由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制度性的真空和漏洞造成的。 5.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过低、强制性不够、预防功能不强,医保费用难控制由于费用失控,许多地方财政和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医保水平与质量难提高。 二、我国医疗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改革偏离方向。这些年陆续推出了多项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远未形成根本性触动,因为改革的出发点在于减少负担,政府对医疗投入的下降,使医院希望增加收益来谋求发展,负担转嫁给了老百姓,这并不是改革的初衷。我们改革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二是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两个次序不能颠倒,不能在求得效益的同时,牺牲了公平。 2.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受市场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抓大放小”思路流行,一些地方开始将基层公立医疗服务机构或改制为企业,或甚至直接出售给私人,致使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失去了应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 3.目前实行的“以药养医”的政策和药品流通体系导致药价虚高。

东软医疗服务体系

东软医疗服务体系

东软医疗服务承诺 从您选择东软医疗系统产品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全方位合作便已经开始。当您置身于东软医疗全球客户服务体系之中,您将体验到尽所需、超所值、无所忧的完备服务解决方案。 我们的服务宗旨 用“心”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800客户服务中心 当代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日新月异,对于服务与支持的要求也日趋复杂。东软医疗公司在医疗设备领域推出了最为全面的支持项目,以保证您的投资得到充分回报。 卓越的服务意味着全面的服务--从例行保养到快速维修,从备件快递到应用培训。 在客户服务中心,我们致力于保证您的设备自始至终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影像。 客户服务中心 在全国22个城市派驻了150余名训练有素的工程师,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售后服务,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365天,7×24小时开通的免费热线电话:800-890-8528,我们的

工程师会热心解答您的问题。 您可享受到 ?快捷的电话维修支持 ?迅即派遣训练有素的工程师 ?利用知识库快速解决问题 ?与专家即时沟通 ?安排工程师现场维修的同时发运备件 ?减少停机时间 客户服务中心的坚实后盾 技术支持 如果您的设备一旦停机,数分钟都意义重大--而数分钟往往是东软医疗客户服务中心让您的设备重新正常运转所需的时间。我们经验丰富的客户服务工程师能快速确认所需备件,如果问题不能经过电话解决,我们会立即安排现场支持。 现场支持 当您的设备需要现场支持,您肯定希望会有最好的工程师。东软医疗客户服务工程师都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当她

们到达现场时,已经对于您所面临的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我们先进的系统会支持工程师快速进入总部知识库,以找到最快的解决方案。 备件和库存 当您需要备件时,遍布全国的8大东软医疗备件中心会快递给您。我们品种齐全、存量充分的备件网络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向您开放。计算机管理的库存与跟踪系统能快速定位您所需要的备件,并经过特别签约的快运公司迅即发送。 东软医疗远程服务 经过东软医疗远程技术,我们的技术专家能够经过高速网络连接上您的设备。远程连接的设备可让您享有如下益处:在线软件升级,即时在线应用支持,快速在线问题确认及维修。当某些问题出现时,甚至在您发现之前,您的系统就会自动通知服务网络。东软医疗庞大的服务网络 我们始终将客户的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构建一个不断贴近客户,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网络,全国8大备件中心,完善的物流体系,22个维修站遍布中国,150名专业工程师,4-24小时服务响应,我们依靠速度和激情来为客户提供超越科技的服务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