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摘要:作为协调城市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城市生态规划,也已成为对人类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行为,强调生态思维与生态规划结合,是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有效性、科学性的重要举措。本文探讨了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思维;特征;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产生之初,人们就把许多美好的理想寄托其上,并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宗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城市生态观。随着人类不断获取生存条件的完善,人类却渐渐偏离了创造美好园的理想,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尤其是进入超工业时代以来,由于现代生产及科学技术等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内容的迅速增加,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影响所及已经导致城市环境质量的显著下降。生态思维的形成过程是生态学汲取其他学科营养,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也是现代生态学从经典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转化的突出表现。生态思维的兴起有着深厚的认识论和社会基础。从认识论角度看,生态思维是人类对其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一个飞跃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摒弃凌驾于自然之上、将自己作为自然主人的认识的表现。从社会角度看,生态思维的兴起是与生态学的社会化过程,即生态学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分不开

城市规划中生态设计重要性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设计的重要性摘要: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生态设计可促进整个城市的空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环境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rough the control of urban land use and spatial variation to indirectly specific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ety, the use of eco-design can promote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entire urban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urban planning.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co-design;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 1.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大中型企业。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些

论现代生态城市建设

论现代生态城市建设 近年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此下去,人们将会承担过度利用、开发自然资源的后果。如果我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改善生态环境,人们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而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因此,本文分析了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提出了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以完善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 标签: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1.生态城市建设内涵 1.1 在时间层面 生态城市是历史环境观与现实环境观的完美结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历史,保持原有历史建筑的风貌,更要借助现代设计技术,为历史建筑注入新鲜血液。历史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可以转化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些资源。现代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例如,现代绿色设计技术可以衬托历史遗迹的主要地位)。因此,生态城市建设应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1.2 从空间层面 生态城市是城市与区域的结合。除了加速人口流动外,城市及其周围还继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源循环,以完成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一是为城市发展、城市辐射提供能源、食品、原材料和劳动力,促进区域发展;第二,许多城市移民犯罪并失去工作。贫困和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在更广泛的区域一级得到解决,城市和区域的有效一体化能够有效地缓解这些社会问题。第三,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与城市环境问题相结合。区域系统依靠区域能源、物质和能力来容纳和净化。因此,城市和区域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1.3 从功能层面 生态城市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系统结合。经济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根本保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人口流动和群体组织的管理,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援助,始终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复杂系统工程。 2.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 2.1 注重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真正体现城市的魅力。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重视经济发展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出路。城市生存的意义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

浅谈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浅谈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14T18:46:55.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彭彦湄 [导读]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 清远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然而,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才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极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非常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研究 前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领,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阻碍了现代城市化进程,还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须强化对生态城市的认识,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通过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现代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进行研究。 1.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注重的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目标主要包括:(1)和谐性。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可持续性。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3)高效性。这主要是改变了“高能耗”、“非循环”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4)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在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效益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整体协调。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1)城市区域规划。这需要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土地、能源、交通、绿地及水资源等方面的科学规划,实现城市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2)城市人居规划。更突出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城市生态建设,通过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及生态教育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高度和谐。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2.1大气污染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2013年12月以来,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城市中,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导致了大气层不断恶化,不仅给工农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 2.2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近几年来,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缺水事故不断发生,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不仅如此,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这些都是生态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难题。 2.3噪音污染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特别是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成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声源,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 2.4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污染,若不加妥善收集、处理和利用,将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被垃圾包围的城市,绝不属于生态城市。因而,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问题。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3.1重视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现代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充分重视城市绿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绿化用地范围的科学划定;城市绿化结构的合理布局;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的综合提高;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的不断优化等[2]。同时,还要大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唱响“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旋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城市提供强有力保障。 3.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新的形势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单纯地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是要求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着力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3]。同时,还要加强生态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8-05-29T14:58:18.8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胡月 [导读] 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随着城市问题的出现,建设生态型城市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江苏都市筑景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才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极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非常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措施 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随着城市问题的出现,建设生态型城市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实施生态规划设计更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推进整个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要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促进生态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现状 1.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1.2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2规划生态城市具体措施 2.1自然环境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当今社会,城市的高速化运作导致了“城市病”的严重加剧。追根溯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地不恰当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人类的行为超越了大自然的环境容量及其承载力的结果。所以,对城市进行规划必须要坚持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点出发,如此才能够体现出技术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够符合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一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2.2在规划和预测城市某个时期的“合理的”发展模式 城市建设应该建立在对未来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而一个城市的人口运动也容易受到较多的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因此,需要对其展开多层次的、多元化的深入分析。 2.3城市发展应该与周围环境所能够承载的“容量”相符合 一个城市的环境的容量,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城市本身所处的自然条件。因此分析一个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应当以自然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在如今的中国,尤其是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是影响城市环境容量的核心要素。 2.4产业结构的可再生性和可循环性的构建 城市需要符合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其产业结构必须要合理,应当使其具有可再生性以及可循环性,如此,才能够降低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周围所处环境所造成的破坏程度。一个城市具有的性质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城市活动的基本方向、基本形式,城市的活动内容以及空间分布,同时,也决定了该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基本轮廓。因此,在确定一个城市所具有的性质以及其职能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个城市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作用。还应当考虑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的布局,城市对于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程度等综合因素。同时严格遵循生态工艺的基本原理,以便使得各个部门能够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相互利用各自的产品以及废弃物,使他们能够首尾相接而形成统一配合的有机整体。最终使其形成拥有效率高、耗能低、规模化以及污染少的集团化的绿色产业结构。 2.5加大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力度 在我国长久以来的城市规划工作之中,对于城市绿地部分的规划环节向来都是相对比较薄弱,以前大多都是在规划图上“见缝插针”式的利用边角或者比较零碎的地带插入绿地,只是尽可能的在规划设计图上去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这两项城市规划的硬性指标。而不是系统地从城市建设的生态角度分析,去对不同的城市的绿地总量和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定量的分析和量化的研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城市建设中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 2.6积极推广绿色运动 目前一段时间,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地掀起了所谓的“绿色运动”,同时总结出了一套特别具有新意的环保理论。其中的要点有下列这些:合理的利用绿色能源。例如运用地热能、太阳能、温差能、风能、生物能、水能以及潮夕能等不具有污染或只有很轻污染的能源。而且这些能源是可再生的,运用这些能源代替那些污染比较严重而且没有再生可能的能源,例如用于燃烧的煤炭和石油等等;同时在工业生产当中积极开展绿色工艺的推行,生产的产品尽量以绿色产品为主(绿色工艺主要指那些耗能比较低、耗材比较少、不产生废弃物、没有污染、没有公害、可以全面运用每种能源的工业生产工艺;而绿色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回收加以重复的利用以及可再生利用、没有污染、没有公害的运用于工业的产品),并将各个城市的废弃污染物加以处理以及进行再生利用;运用绿色的交通系统,例如对使用有轨电车、地铁、公共汽车、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各种交通工具的行为进行鼓励。对绿色建筑加以积极推行,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能防噪以及减少污染,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管理(一)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管理(一) 生态城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理念策划与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立法,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生态城市建设有赖于五种动力: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赞助,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城市生态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生态规划,促进硬件(资源、技术、资金、人才),软件(规划、管理、政策、体制、法规),心件(人的能力、素质、行为、观念)能力的三件合一。 生态政区规划要在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物质生产方式的改革;人的素质观念的升华,实现人、物、境三层次的协调持续发展。这里的生态不只是生物生态、景观生态,更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利用方式的经济生态和复合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整合生态。生态城市规划对象上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区域和流域研究,时间尺度上要重视中跨度间接影响的研究,规划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规划目标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下而上的生态单元研究。概括说,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生态市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设计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搞好城市规划,需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与设计原则、规划内容及设计要点等,以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化;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urban ecosystem is a major part of the human ecosystem, urban planning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do a good job in urban planning, need from the strategic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lann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Carefully prepared,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ity ecological urban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planning content and design key points,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design; Urbanization;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points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正在我国蓬勃展开,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将自然、人、城市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利共生结构。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并使建筑成为生态城市中的一部分。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8-11-14T17:09:39.0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作者:李思华[导读] 城市规划要具有生态观,从而确保城市化进程不断继续。文章认为,城市规划要以生态视角去做好城市规划,强调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 李思华 郓城县规划局山东郓城 274700 摘要: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规划要具有生态观,从而确保城市化进程不断继续。文章认为,城市规划要以生态视角去做好城市规划,强调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视角;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民群众对所居城市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不过,也要看到,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提高人民群众城市生态观,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从生态视角做好城市规划,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工作重点。 一、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内涵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坚持生态与城市规划并向而行,具体说来: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从人类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充分认识到人口数量与结构应符合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严格控制大型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城市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有足够的自我调节余地,在可接受范围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实现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统一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编制原则 第一,制定远景发展原则城市远景发展原则的制定,前提在于要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进行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时,充分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需要。规划的编制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规划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在编制城市规划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人均用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建设指标和定额指标,都应与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物力。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第二,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是政治、文化的枢纽,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规划要强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应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第三,促进生产、方便生活、加快流通、提升经济、提高科技文教事业。规划既包含硬件规划,也包括软件规划。城市规划要全方位才能对于城市发展起到有力推进作用;第四,合理、节约用用地。我国人均用地资源有限。城市化对土地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珍惜每一寸土地,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 三、生态城市规划注意的问题 应当看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周边围绕着更多的企业,它们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能源和原材料。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控制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现阶段。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砍伐、物种灭绝、湖泊缩小、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废渣堆放、城市内涝、噪音污染等,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影响了预期经济指标的实现。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工业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基数庞大,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人们围湖造田、毁坏森林、过度开采等,超出了自然系统的支付能力与承载力;我国工业化发展层次不高,加工业为主,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各种短期经济行为屡见不鲜,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部分企业忽视社会与生态效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带来众多生态问题。 四、科学做好生态城市规划 1、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城市规划部门要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加强城市上风方向、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堵住污染源头,城市规划思维超前。 2、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交通是城市动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规划部门要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3、科学规划城市环境城市规划部门要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规划建设。 4、构建生态评价体系人与自然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有密切联系。规划部门要建构起科学的生态评价体系,要涵盖城市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生态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所居城市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提高人民群众城市生态观,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从生态视角做好城市规划,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迅.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城市规划,2014,S2:77-83. [2]赵长亮.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128.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思考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生态城市设计中,要具体分析城市规划设的内涵,并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遵循的以环境为本和与时俱进、建立生态建设保障体系等原则进行科学把握,结合生态城市设计中的促进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和谐发展以及加强对城市资源的利用程度等特征。 标签: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 引言: 通过设计合理的绿色城市交通规则、合理使用低碳能源、提高生态城市的绿色覆盖率,能够有效保证生态城市规划工作顺利开展,针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点 1.1 注重城市的服务功能 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这是城市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城市的服务功能,在满足对人们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的生态建设,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兼顾城市的服务功能,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保护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完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 1.2 明确规划目标和要求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首先针对规划设计目标和基本要求进行明确,能够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构建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也就能够对于后续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形成较强的指导性和控制效果。在规划目标的明确中,除了要考虑到各个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发展的细节目标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规划设计年限的关注,明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如此也就能够避免因为规划设计过于短视而影响到后续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1.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的充分运用是比较重要的一点,这种土地资源的合理运用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城市运行需求,能够从生态功能区划以及实际发展需求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促使各个土地资源都能够发挥出自身最强的作用价值,避免出现明显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在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中,还需要密切关注到各个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能够围绕着城市发展格局进行合理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然性,并对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提出了发展构想,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有关观点和手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资源的减少,工业化的大量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以人口、资源、环境为重点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土地的大量开发,在山河壮丽的祖国大地上,令人痛心疾首的那些恣意开山毁林、削石、拓直路、填河塘、掘古树、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钢筋混凝土的从林里蜗居“鸽笼”,在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空间里惶恐于“城市病”的人们心底的声音呼唤着返朴归真,寻求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供应、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规划人员的伟大使命。 ? 一、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须性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的生活权利,但在发展中应坚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经济的发展,当代人的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的追求短期的超高速发展与消费而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机会。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就是使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能得有效使用,城乡发展有序推进。由此可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_以天津市为例 (1)

在运河文化传承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思考
——以天津市为例
张萌 史延冰 王欣然
摘要:以传承运河文化为切入点,着重阐述天津市将运河申遗保护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提升城市 宜居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本文明确了传承运河文化是天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契 机,进而论述了生态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区县统筹协调发展与传承运河文化和运河保护 发展的关系,并从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重塑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人居环境体系、带动文化旅游发展、突 出地区发展重点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带动天津运河沿线地区生态宜居建设和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天津 生态城市 京杭大运河 文化传承 宜居建设
1 引言
天津市是国务院 1986 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天津在深入推进 城市建设的同时,注重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通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生态宜 居城市的建设步伐。 从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出台,到 2008 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保护条例》和《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天津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编制了一 系列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在挖掘城市历史、守护城市记忆方面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9 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天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诸 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运河风貌、传承城市运河文化,不仅是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体现天津地域文化价值、 建设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城市的迫 切要求。
2 天津运河文化的内涵与现实发展需求
天津境内的大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 南至静海县九宣闸, 以三岔河口为分界点分为北 运河和南运河两个区段,总长约 174 公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
7554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分析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分析 摘要:生态城市建设对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一系列意义与作用分析,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积极意义作用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romote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establishment, to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a series of meaning and function analysis, that people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it.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positive role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就构成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已经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趋势。1978年,全国城市数量为193个,2000年达到了667个,其中200万以上人口的超级城市13个,此外还有2万个建制镇。大面积的城市建设已经带来了许多问题。而造成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它主要来自于三大压力: 1、人口压力,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既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 2、工业化压力,中国发动工业化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这种短期性经济行为将为中国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3、市场压力,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者外部付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

全球脑时代城市规划思维转变1

全球脑时代城市规划思维转变 及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的智慧借鉴 引言: 所有城市规划的艺术和科学都无助于阻挡大片大片城市地区的衰败,以及在这种衰败之前毫无生气的状态。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等。从索马里问题到卢旺达的惨剧,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案例可见,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一、城市和规划设计的重新定义 1、理解城市、理解城市化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三个特征基础,包括安全: 生存避难之地: “消费机会”;繁忙: 经济繁荣,就业机会;“工作和教育机会”;神圣:精神家园,“交流和休憩机会。 城市核心竞争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 软实力:制度力、管理力、文化力、开放力。 硬实力: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 城市资源价值评估: “固定”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 重新定义城市的意义,重新理解当今城市规划以更好的引导城市化进程向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所应解决的问题。 当下城市出现的内在诱因和终极目的:合理共享和配置资源。建设“健康城市、幸福城市、生态城市、智能城市“四个层次的目标;是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美好愿景;健康的城市即宜居的城市;美好的城市是幸福感的城市; 持续美好的城市是生态城市;而智能城市是用最小代价和最高效率创造的持续美好的城市;

2、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的教训反思 追求的目标: 物质主义还是伦理正义 大国家(城市),强国家(城市),还是好国家(城市)? 物质主义?权力崇拜?还是遵循生态自然法则? 3、中国的城市规划的特殊性 三大缺失:“社会人文模型” 、“经济模型” 、“人力资源规划; 1)人性盲目追求自我利益而造成的社会无序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危机陷阱;2)长官和领袖精英意志产生的自我中心利益追逐而导致的问题,假大空的资源浪费,目光短视; 3)规划师自我陶醉而产生的城市是一门表现自我的艺术 4、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根本价值 1)建立、完善确保城市有序发展的体系、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和管理基本法则2)确定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空间)的关系 5、城市规划和管理理念的四点变化 1)专制到民主:考虑对象的多元和价值标准的多维化 (多维思维) 2)单一到综合: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多角度综合性规划 (平衡思维) 3)静态到动态: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基于智慧和信息基础之上的“过程决策”规划 (动态思维) 4)无序到法制,经验主义到信息智慧:有史可查,有据可依 (网络思维) 二、全球脑时代城市规划的思维转变 城市公共空间要成为解决贫富差异,缓解阶层矛盾,提供社会和谐相处的空间载体。 虚拟现实VS规划建设(RECON 智能规划管理共享平台) 1、信息交互能力 信息提供者同时是信息使用者, 现实城市和虚拟城市无缝对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