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什么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其原理是将局麻药注射至骶骨上的腰椎间隙内,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通常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持续数小时,较其他形式的麻醉有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

1.感染由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切口,

因此存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手术场合中,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患者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2.针插入神经腰椎间隙内有很多神经和血管,要进行穿刺需

要非常小心。如果麻醉医师操作不当,轻则引起局部疼痛、背部痛和刺痛等不适感,重则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3.血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如果穿刺不当,会导致血肿或血肿

形成。血肿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感染风险,并可能压迫神经,致使下肢功能障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1.呼吸困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

度,这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2.低血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进而引发

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患者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

3.腰背酸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腰椎间隙内进行穿刺,

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酸痛的情况,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着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

4.中毒性脑病极少数患者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可能会引

发中毒性脑病。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何降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

1.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疾病史等相

关信息,以便医生评估麻醉并决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技术选择,并且

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确保患者fully informed consent。

3.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切勿操之过急,以

免引发不良后果。穿刺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发生。

4.对于患者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局部疼痛或背部酸痛等,

医生应该及时配合进行辅助治疗,并且指导患者进行症状缓解措施。

结语

虽然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常见的麻醉方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合作,采取科学的操作方式和术前准备,以降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的概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麻醉方式,应用于手术、分娩、疼痛 等多种情况。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有操作简单、镇痛效果显著、风险少等优点,但这种麻醉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应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与医生紧密配合,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 前期准备 在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既 往病史等,以便发现患者的禁忌症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病情评估时,需要重点了解患者是否有头晕、呕吐、休克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药物过敏等情况。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麻醉用品进行检查,包括药品、注射器、针头等,确保 无损伤、无过期等情况。在手术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实施操作 在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需要护士督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随时监测 患者的状态。在麻醉师进行穿刺时,需要协助患者保持稳定,以防止不必要的移动,增加麻醉师的操作难度。在注射麻醉药物时,需要注意剂量、速度和注射方式等,以免出现过量,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注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包括神经阻滞的程度、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的变化。 在手术中,需要随时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的生 命安全。在手术结束后,需要移除针头、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提供适当的护理,防止并发症。 注意事项 1.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在注药前需要进行漏气检查,以确保腰椎硬膜和腰 椎间隙的位置,并在注药前测量血压和心率等指标; 2.在注药前应有足够的体位变换等床旁护理; 3.在注药前应向患者解释麻醉方式,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 4.在注药后应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避免患者过早改变体位或下地; 5.在出现神经阻滞不足或过度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6.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配合协同,配合医生维持患者的稳定。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及风险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实施方法、注意事项 及风险并发症 蛛网膜下间隙和硬膜外间隙联合阻滞简称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是脊麻与硬膜外麻醉融为一体的麻醉方法,优先用脊麻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阻滞作用完全、肌松满意,应用硬膜外阻滞后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并可行术后镇痛,同时减少局麻药的用药量和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CSEA已广泛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麻醉及镇痛,尤其是剖宫产手术。但CSEA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脊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缺点。 一、实施方法 (一)穿刺针 常用的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其硬膜外穿刺针为17G,距其头端1~2cm处有一侧孔,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可由此通过。蛛网膜下腔穿刺针为25~27G的笔尖式穿刺针(图-1)。 图-1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套管针 (二)穿刺方法 穿刺间隙为L2~3或L3~4。先用硬膜外穿刺针行硬膜外腔穿刺

后,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25或26G的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穿破硬膜时有轻轻的突破感,拔出针芯后有脑脊液缓慢流出。蛛网膜下腔穿刺针的侧孔一般朝向患者头端,有利于脑脊液的流出。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局麻药后,拔出蛛网膜下腔的穿刺针。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4cm,退针、固定导管。患者平卧测试和调整阻滞平面,同时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者应及时处理。待蛛网膜下腔阻滞作用开始消退,如手术需要,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行硬膜外阻滞。 (三)用药方法 由于蛛网膜下间隙阻滞作用开始消退时,开始硬膜外间隙注药。因此,无法观察硬膜外试验剂量及其效应,一般采用分次注药方法或持续注药方法(4~6ml/h)。同时严密观察是否有全脊麻的征象,及局麻药毒性反应。联合穿刺时,硬膜外导管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通常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腔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并且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阻滞平面容易扩散,可能有一部分局麻药经硬膜孔渗入蛛网膜下腔,以及硬膜外间隙的压力改变后,局麻药易在蛛网膜下间隙扩散。 二、注意事项 包括:①硬膜外导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间隙,有脑脊液从导管内流出。因此每次硬膜外间隙注药时,须回抽无脑脊液后再注药。②蛛网膜下间隙与硬膜外间隙的局麻药用药剂量均较小,但阻滞平面容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腰硬联合麻醉常见问题及处理 唐敏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ombined spinal anesthesia, 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使操作技术水平增加,并发症相对增多,罗爱伦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理解是“腰麻基础上的硬腰外阻滞”。我的理解是:所有的麻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麻醉管理增加了复杂性、困难性和风险性;传统上以麻醉有无出现并发症作为判定麻醉效果的标准,CSEA时并发症也时有发生,麻醉风险必定存在。 90年代初就有CSEA临床应用报告,随着穿刺技术“针内针”法的出现,在国内外推广的呼声逐渐升高,在某些国家已成为各种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我国近几年报告很多,北医吴新民教授介绍已占全部麻醉总数的20%,如果不考虑神经并发症,CSEA是比较安全的,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毕竟极少发生。故现在腰硬联合麻醉虽然临床使用广泛,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现将腰硬联合麻醉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1)穿刺位点的选择:穿刺常选择L2-3或L3-4棘突间隙,一般取两侧髂脊的的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的相交处为第四腰椎或L3-4棘突间隙。但很多相关文献表明,对于很多肥胖病人及其他一些特殊病人,这种方法测得的棘突间隙往往比实际间隙要高一个节段,故一般选择L3-4间隙进行穿刺更为安全。 (2)硬膜外穿刺困难:可根据情况选择完全退针调整方向和进针位点后重新进针,忌多次反复穿刺以造成损伤。必要时可选择另一间隙进行穿刺,但不应超过L2腰椎。如最终无法完成穿刺可考虑行单纯硬膜外麻醉或改行全麻。 (3) 硬膜外针直接穿破硬脊膜:可视情况直接注入局麻药行腰麻,亦可直接放弃改行全身麻醉。 (4)腰硬联合麻醉时腰穿失败:文献报道不一,早期失效率为10%~25%。随着穿刺针改进,目前大致是2%~5%左右。腰麻没有硬脊膜突破感,不能获得脑脊液回流,多数患者腰穿针常有遇骨性结构进针困难感觉。选择改变硬膜外穿刺针角度或不同间隙重新穿刺硬膜外腔,再置入腰穿针,失败率可降至1%~2%。多数操作者两次不成功则放弃,改单纯硬膜外麻醉。 (5)脑脊液回流困难。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腰穿有硬脊膜突破感,脑脊液流出缓慢,需要注射器缓慢抽吸,甚至没有脑脊液流出,空抽。选择再次硬膜外腔穿刺,或者放弃腰麻,改单纯硬膜外麻醉。 (6)硬膜外腔导管置管困难:发生率约3%左右。硬膜外置管时困难、延时,导致影响腰麻平面,致平面过低或者过高,或者偏麻现象。此时可以视情况放弃置管,或者重新穿

腰硬联合麻醉致神经损伤并硬膜外腔积气一例报告

腰硬联合麻醉致神经损伤并硬膜外腔积气一例报告 1 病例资料 女,47岁。体重 62kg,身高155cm。因节育手术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查体:血压120/70mmHg,脉搏78bpm;血常规及凝血象均正常,脊柱无畸形。ASA分级I级。拟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麻醉选择腰硬联合。 患者取右侧卧位,拟选L2-3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16号针正中行硬膜外穿刺,因 间隙比较狭窄,穿刺难度大,多次试穿方告成功。当针内针法置入25号腰麻针穿透蛛网膜时,患者有触电弹跳感并向右下肢放射。立即将腰穿针退出少许,仍然可以抽出脑脊液,询 问异感不明显后,遂注入单纯0.5%布比卡因2.5ml。由于手术时间短,未置入硬膜外导管, 平卧后麻醉平面至T8,手术历时35分钟,麻醉满意,手术顺利。术中未使用任何药物。 术后2小时左右患者自诉双下肢疼痛,并且有逐渐加重之趋势。考虑有神经损伤立即静 脉滴注甲强龙80mg、20%甘露醇250ml。待麻醉作用完全消退后检查:患者主诉双下肢疼痛 剧烈呈间歇性脉冲放电样,以右下肢为甚。询问麻醉操作过程中有触电感,同时进行体格检查:穿刺点位于T12-L1;双下肢感觉正常,直腿抬高稍受限,右股 四头肌肌力3级,左下肢4级,脚趾活动正常。术后保留导尿,会阴区感觉及缩肛反射 基本正常。初步诊断为脊神经根损伤,因双侧下肢都存在症状,同时穿刺点较高,故而暂时 也不排除脊髓圆锥损伤。 随即行CT检查(无MIR),没有脊髓圆锥损伤之迹象,但是在硬膜外腔发现大量气体,主要位于背侧,上达T11下致L3。同时左右侧腔也有一定量气体,其中T12-L1右侧硬膜囊神经根有明显受压的迹象。 继续给予甲泼尼龙40mg,八小时一次,三天后改口服;20%甘露醇125ml,每八小时一次,连用三天。同时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营养神经治疗。次日症状稍缓解,36 小时导尿管夹闭2小时后有尿意予以拔除,小便自解;72小时后放电样疼痛基本消失。但右 下肢感觉寒冷,下地行走时仍然有痛感。六天后复查CT,气体吸收干尽,未见脊髓及神经根 异常信号,逐带药出院继续治疗。随后于二周、四周复诊,症状减轻但下肢落地行走仍然有 疼痛感。电话随诊。 2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或腰麻是下腹部以下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式,其并发症之一是神经根损伤,包括穿刺或/和局麻药的神经毒性所致①;而马尾综合征和脊髓及脊髓圆锥损伤较为罕见; 毛文虹早期报道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2%②,一般预后较好,并不遗留感觉和运动损害,而 穿刺所致的神经损伤恢复则比较缓慢。 本例穿刺过程中有明确的触电弹跳,神经损伤显而易见;继而注入局麻药又增加了药物 化学性伤害;同时由于穿刺点偏高T12-L1,直入法穿刺必然异常困难,反复的硬膜外腔注气 试验导致大量气体进入,神经根受压在所难免③。CT检查是在麻醉6-7小时之后,按照硬膜外腔气体吸收的速度(一般神经压迫症状3-5小时缓解),由此可见此前的气体量十分可观。三位一体,这是一个比较罕见的病例。幸运的是处理及时、措施得当,病人的早期恢复令人 十分欣慰。 预防与处理:椎管内麻醉并发症重在预防,首先要求定位准确,首选L3-4为临床经典穿刺点,其次是L2-3。而脊髓拴系综合征(TCS)只存在于极少数人当中④。另外麻醉操作力 求轻推慢进、讲究刚柔并济;一旦发现有神经损伤的蛛丝马迹必须立即停止,果断更改麻醉 方式,以期避免药物化学性的再次伤害。同时,使用激素早期干预,减轻神经水肿;15分钟 内甲强龙30mg/kg,45分钟后,5mg/kg.hr,至23小时;随后,甲强龙40mg,每8小时一次,

腰硬联合操作常规及意外并发症处理预案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1] 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腰麻可保证良好的镇痛、肌松作用,且起效快。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且便于术后镇痛。可以在一穿刺点完成两种方法麻醉。 [2]、麻醉前准备 ①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 ②人室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1克或安定10毫克。 ③准备好急救器具及药品。 [3]、操作方法 ①体位:取侧卧位,头前屈垫枕、背部贴近手术台边缘并与手术台平面垂直,双手抱膝, 膝部贴腹和胸壁。若患肢不能屈曲,可取被动体位,健肢屈曲。 ②穿刺点:一般选择腰3~4或腰2~3,最高不得超过腰2~3,以免损伤脊髓。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相交处相当于腰3~4棘突间隙或腰4棘突。 ③穿刺方法:先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然后检查腰穿针与针蕊是否匹配。在所选择的穿刺点棘突间隙中点做局麻,左手拇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腰穿针垂直皮肤进针,依次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和棘间韧带。待穿刺针固定,改双手进针,第一次阻力消失表示针入硬脊膜外腔,第二次阻力消失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蕊见清澈脑脊液流出,此为直入穿刺法。也可使用侧入穿刺法,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处穿刺,穿刺针向中线倾斜,与皮肤成75度角对准棘突间孔方向进针,经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此法适用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棘突间隙不清的肥胖者或直入法穿刺失败的病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一般10~30秒注完后退针,用创可贴或敷料复盖穿刺点,患者缓慢的改平卧位。 ④调节平面: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很多,如体位、用药剂量、浓度、容积、比重、注药速度、局麻药性能、穿刺针粗细、斜面方向、脊柱弯曲以及病人的病理生理如腹内压增高等。其方法是根据体位调节,针刺皮肤试痛后和观察运动神经麻痹情况来进行。用重比重溶液时,病人头端越低,麻醉平面越高。一般头低位不超过15度,麻醉平面上升至所需高度时,即将头端放平,注药后15分钟阻滞平面固定。 [4]、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①低血压:主要由于相应区域交感神经阻滞、麻醉平面过高和病人心血管代偿功能较差所致。处理方法:加快输液速度,吸氧,麻黄素6mg、10mg iv,或者多巴胺2mg 3mg iv.。合并心率减慢阿托品0.3mg、0.5mg iv。

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

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 规范简化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 压、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 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 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 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 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 刺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

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 注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 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局麻药物,以发挥硬膜外麻醉的效应。 五监测 麻醉期间应加强对患者意识、循环及呼吸的观察,手术结束后,麻醉平面应退至T6以下才能送回病房。椎管内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 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 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六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见硬外麻和腰麻的操作规范。 第一稿:2010年12月7号 修订稿:2014年2月12号 再修订:2015年10月20号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你知道几点? 联合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麻醉,也简称腰硬联合神经阻滞或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与硬膜外腔阻滞联合使用的麻醉技术。相比单纯的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既具有脊麻起效快、效果确切、局麻药用量小的优点,又有硬 膜外腔阻滞可连续性、便于控制平面和可用作术后镇痛的优点。主要用于下腹部 及下肢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尤其是产科麻醉与镇痛。 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虽然其与其他麻醉方式相比拥有较高 的安全性,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手术的顺利进行。以下 是腰硬联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患者的适用性评估在决定是否使用腰硬联合麻醉之前,需要进行适用性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该麻醉方式。具体来说,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记录其身体状况和病史,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与手术前的相关检查如血 常规、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等。了解病员有无麻醉的禁忌包括精神病、严重的低 血容量、止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等,还应关注病员有无局 麻药过敏史。穿刺部位及药物注射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时,麻醉医生需要注意 穿刺的部位和穿刺的深度及方向,避免损伤脊髓或周围的神经组织。展开来说就 是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成人穿刺点应选择不高于L2-3,小儿应选择在 L4-5。注射药物时根据手术需要的麻醉平面选择向上或者向下推药,推药的速度 宜缓慢一些。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执行严格的无菌原则,所有的物品在使用前必 须进行检查,避免污染或交叉感染。术前准备患者在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前,需 要进行一系列的术前准备,包括需要在麻醉前6-8小时内禁食、禁饮2小时。术 中协作和管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控,以确保患者麻 醉的效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这就包括:如果脊髓麻醉平面能 满足整个手术要求,则术中硬膜外腔不需要给药,或仅作为术后镇痛。硬膜外导 管可能会误入蛛网膜下腔,此时可能有脑脊液经导管流出。因此启用硬膜外阻滞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什么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epidural anesthesia)是一种局部麻醉技术,常用于手术和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控制。其原理是将局麻药注射至骶骨上的腰椎间隙内,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通常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持续数小时,较其他形式的麻醉有更好的疼痛控制效果。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 1.感染由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患者身体上进行切口, 因此存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手术场合中,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或者操作不当,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患者如果出现局部疼痛、发红、肿胀等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治疗。 2.针插入神经腰椎间隙内有很多神经和血管,要进行穿刺需 要非常小心。如果麻醉医师操作不当,轻则引起局部疼痛、背部痛和刺痛等不适感,重则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和功能障碍。 3.血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如果穿刺不当,会导致血肿或血肿 形成。血肿会增加患者术后疼痛、感染风险,并可能压迫神经,致使下肢功能障碍。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并发症 1.呼吸困难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可以降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 度,这会导致一些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2.低血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会导致患者血压下降,进而引发 低血压。低血压会导致患者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 3.腰背酸痛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需要在腰椎间隙内进行穿刺, 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背酸痛的情况,有些患者还可能伴随着头痛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会在1-2天内自行缓解。 4.中毒性脑病极少数患者在使用局部麻醉药物时,可能会引 发中毒性脑病。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抽搐、昏迷等。患者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如何降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 1.患者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过敏史和疾病史等相 关信息,以便医生评估麻醉并决定最合适的麻醉方式。 2.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麻醉技术选择,并且 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解释和沟通,确保患者fully informed consent。 3.医生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切勿操之过急,以 免引发不良后果。穿刺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发生。 4.对于患者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如局部疼痛或背部酸痛等, 医生应该及时配合进行辅助治疗,并且指导患者进行症状缓解措施。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一、CSEA 的优点 (一)腰麻的特点 优点:腰骶神经阻滞充分;运动神经阻滞彻底;局麻药用量小。 缺点:上界阻滞平面不易控制;长期手术难以满足;低血压发生率较高;不能进行术后镇痛。 (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 优点:镇痛肌松良好;能满足长期手术;低血压程度轻;用于术后镇痛。 缺点:需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有一定的阻滞不全发生率;常需用辅助药。 (三) CSEA 发扬两者的优点和长处,弥补两者的缺点和不足。 优点和长处:起效迅速;效果切当;麻醉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用量小;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低;术后硬膜外镇痛;真正的腰麻“不接触” 技术。

二、麻醉风险与并发症 (一)腰麻或者硬膜外阻滞失败 腰麻的失败率为2~5%,其原因:①腰麻穿刺针过长或者过短;②注入硬膜外腔的生理盐水误为脑脊液;③腰麻穿刺针尖硬度未能穿透硬脊膜;④脑脊液回流艰难;⑤穿刺针损伤神经根;⑥穿刺技术不熟练,判断不许确。 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低于腰麻,但比单纯硬膜外阻滞的失败率高。其原因:①硬膜外导管置管艰难,CSEA 时普通在腰麻后3-4min 完成硬膜外腔置管,否则可浮现单侧阻滞、腰麻平面不够或者过高;②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当判断腰麻或者硬膜外阻滞失败,根据情况进行处理,或者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二)阻滞平面异常广泛 CSEA 的阻滞范围较普通腰麻或者硬膜外阻滞范围广,其原因:①硬膜外腔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②硬膜外腔压力变化,负压消失,促使脑脊液中局麻药扩散;③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容积增大,挤压硬脊膜,使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促使局麻药向

头端扩散,阻滞平面可增加3~4 个节段;④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⑤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⑥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因此,CSEA 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合理应用局麻药,密切生命体征监测,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 (三)全脊麻 硬膜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全脊麻的主要原因,其可能途径:①硬膜外导管经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②腰麻后将硬膜外穿刺针适当旋转后置管,以偏离硬膜外穿刺点,硬膜外腔镜检查发现旋转者硬脊膜损伤发生率由普通的3%升至17%;③使用顶端封闭的硬膜外导管,可能仅导管未端或者一个侧孔进入蛛网膜下腔,回抽试验无脑脊液,注药后浮现全脊麻。 因此,硬膜外腔注药时要坚持试注试验剂量和分次注药的方法,密切监测麻醉平面动态和子细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旦发生全脊麻要即将进行救治。 (四)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和困境(一)汇总

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和困境(一) [论文关键词] 腰硬联合阻滞;临床应用;并发症;困境;医患沟通 [论文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基层医院的手术种类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其中下腹部、盆腔及下肢手术占有重要比例。方法:为了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被广泛应用。这种方法省市以上级医院已普遍使用,而县级及基层医院近几年也开展迅速,因其比较符合这级医院的手术类型及现实需要。结果:由于麻醉并发症相对较多(与硬膜外阻滞相比),操作相对复杂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这种技术的使用与推广,特别是在县级水平的基层医院,显得步履维艰、困难重重。我科于一年前停止对腰硬联合阻滞的使用。结论:为了使腰硬联合麻醉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与应用,我们必须在技术质量与医患沟通方面作出努力。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适应证为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这在广大基层医院占有绝大比例。这种方法在市级以上医院应用广泛,说明它具有相对于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而特有的特点和优势。但它也有自身的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并发症相对较多。为了使其在基层医院顺利开展与应用,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出它的最大优势。 1 临床资料 2004~2006年我科共实施了1 100例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成功率达到98.2%。其中,8例患者术后出现头痛;11例出现下肢麻木、感觉异常;1例运动障碍。这种结果符合麻醉质量管理规范(二级医院),腰麻后疼痛发生率<10%,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0%。 2 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效果良好,没有并发症的发生或异常表现。在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大多数都能理解或配合治疗,而且都在短期内缓解或治愈,但由于一些工作不到位,和患者之间缺乏交流,使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抵触心理。特别是其中1例患者,由于出现头痛、颈项强直、四肢肌肉痉挛并下肢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虽经积极治疗,但愈后不佳,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医院因此从经济和声誉上受到一定的损失和影响。 3 讨论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全称蛛网膜下隙和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省市级医院已经开展。腰麻可保持确切的镇痛和良好的肌松,且起效快,可避免止血带不适,局麻药用量少(相对于单纯硬膜外阻滞来讲)。连续硬膜外麻醉可提供较长时间的手术保证,且便于术后镇痛,还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相对简便等优点(相对于全麻来讲),所以更符合基层医院的手术种类和要求,如阑尾切除、疝修补、子宫及附件手术、产科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优势你知道吗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优势你知道吗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目前各类手术中应用广泛的一类新型麻醉手段,结合了硬膜外麻醉、腰麻等的优点,具有麻醉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常规麻醉手段的应用与效果,已经逐步取代硬膜外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目前在腹部、下肢等手术中应用较多。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虽结合了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的优点,但不能将其简单的理解为这两种麻醉方式的优化或延伸,存在一定的差异。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应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临床麻醉的水平,同时对麻醉医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麻醉是手术开展的基础,而不管麻醉方式的种类,均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复杂性,同时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也无法完全规避。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麻醉方式,人们对其多缺乏较为全面的认知,本文主要就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具体开展措施及优势进行介绍分析。 1 如何开展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术前患者须完善麻醉相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工作,进入手术室后须完善生命体征的监护,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时,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尽可能暴露腰椎,一般在L2~3腰椎间隙或L3~4腰椎间隙进行硬膜外穿刺,穿刺后直至有突破感,回抽见脑脊液即为穿刺成功,在蛛网膜腔注入适宜种类及适宜剂量的麻醉药物(如2ml的0.75% 布比卡因与1 mL 的10% 葡萄糖混合液),主要速度控制在60s左右,不宜过快,在此基础上移除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并协助患者采取手术适宜体位,观察麻醉平面,麻醉平面稳定后,术中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麻醉药物的补充给药。接受腰硬聯合阻滞麻醉的患者,术后会留置硬膜外导管,同时医护人员会向患者介绍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式,患者可根据自身疼痛程度、耐受情况进行镇痛药物的自我泵入给药,从而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术后躯体舒适度及睡眠质量。 2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发展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是在椎管内麻醉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即由腰麻的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肌松效果、麻醉用量小,又有硬膜外阻滞麻醉中麻醉时间可控、麻醉平面可控等优势。发展至今本麻醉技术已有四种方法,分为①单针单点法:应用历史最为悠久,但操作难度较高,且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较高,现今临床诊疗中已不采用;②双针双点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具有穿刺灵活、成功率高等优势,现今诊疗中较为常见;③双针单点法:即在同一腰椎间隙的同一穿刺点进行穿刺,造成的损伤较小,患者使用满意度较高,且会在一定程度缩短穿刺的时间,但诊疗应用中发现,该方法在控制麻醉平面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欠佳,且影响了腰穿针的稳定性,故而现今基本不采用;④针并针单点法:该方法的使用需要特殊医疗器械的支持,对局部软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大。故而现今临床诊疗中,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最为常用的穿刺置管方法为双针双点法。

05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技术规范-简化版

腰硬联合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腰硬联合麻醉是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一种麻醉方式。其适应征同腰麻,禁忌证、穿刺时的体位、穿刺点的定位均同腰麻。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下腹部、盆腔、肛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休克、血容量不足、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恶液质、严重高血压、 高颅压、脑膜炎、脊柱畸型、穿刺部位感染、凝血机制障碍和不合作者应视为绝对禁忌症。老年及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二麻醉前准备 腰麻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 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 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4.吸引器正常可用。 三操作流程 1.体位: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2.穿刺点:同蛛网膜下腔阻滞。 3.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4.穿刺方法:穿刺前应仔细检查联合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完整和匹配。 1)硬膜外穿刺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2)蛛网膜下腔穿刺:确认硬膜外穿刺针成功进入硬膜外腔后,用腰穿针从硬膜外穿刺 针内进入,当针尖突破硬膜后有明显的阻力消失感,表示针入蛛网膜下腔,抽去针芯见清澈脑脊液流出,然后将配制好的局麻药液缓慢注入,注意事项同腰麻。 3)当腰麻注药成功后,退出腰穿针,再从硬膜外穿刺针内置入硬膜外导管,方法及注 意事项同硬膜外穿刺操作。 四联合用药要点 在麻醉开始的1~2小时内,腰麻的效果即可满足手术的要求,可不必使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开始前应认真检测麻醉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时可追加硬外用药,以弥补腰麻作用不足,保证充分的麻醉平面。或当腰麻作用快消退将不能满足手术要求时再经硬

腰、硬麻醉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并发症分析

腰、硬麻醉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并发症分析 邱扬;郭影靓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麻醉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98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静脉镇痛,实验组产妇实施腰、硬麻醉镇痛。观察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和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妇采用腰、硬麻醉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epidural analgesia after cesarean section with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Methods A total of 98 pregnant women undergoing cesarean s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analgesia. Differences of analgesia effect, comfort degre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analgesia effect and comfort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much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can obviously reduc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in cesarean section puerpera,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腰硬联合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共选择1428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回顾性分析 患者临床资料,统计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探讨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1428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中,2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47% (21/1428),其中,神经并发症有9例,发生率为0.63%(9/1428),均为短暂 性神经综合征。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中,规范操作流程,合理应用麻醉药,可减 少神经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after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and to explor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September 2016 --2018 year in January period, a total of 1428 cases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the incidence of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statistics, analysis of its causes, to explore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this group of 1428 cases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patients, 21 cases of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47% (21/1428), the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in 9 cases, the incidence rate was 0.63% (9/1428), 5 cases of transient neurologic syndrome, accounted for Conclusion : In lumbar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 the procedure of operation , the rational use of anesthetic drugs can reduce the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 improve the safety of 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 [keywords]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neurocomplications; causes; preventive measures 麻醉(anesthesia)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所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 可逆性功能抑制,丧失感觉是该抑制的显著特征,特别是痛觉。麻醉是手术操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手术效果,其中,腰硬联合麻醉属于新型麻醉方式,结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 近些年,麻醉技术不断发展,腰硬联合麻醉被广泛用于下肢手术、盆腔手术、腹部手术等, 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头痛、麻木乏力、 脑脊液漏出等,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加重病情。对此,本文以1428例患者为对象,经回顾 性分析,探讨研究腰硬联合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现将相关情况总结报道 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共选择1428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作为对象,其中,759 例男性患者,669例女性患者,最小18岁,最大82岁,平均(45.2±5.03)岁,体重35-87kg,平均(64.1±5.97)kg,麻醉时间60-238min,平均(153.1±34.85)min。1428例患者中,309 例行妇产科手术,528例行泌尿外科手术,307例行骨科手术,155例行普外科手术,129例 其他手术。纳入标准:(1)142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予以腰硬联合麻醉。(2)无腰硬 联合麻醉禁忌症。(3)≥18岁,性别不限。(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 不完整者。(2)年龄<18岁的患者。(3)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患者。(4)合并有严重肝、心、脑、肾、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患者。(5)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 (1)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操作如下:于L2-3或L3-4间隙,予以硬膜外穿刺,成功 穿刺后,穿刺蛛网膜下腔,溢出脑脊液后,注入8-15mg 0.75%布比卡因。术中,根据患者实 际情况,适当添加2%利多卡因或0.75%罗哌卡因。 (2)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428例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神经并 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探讨预防干预措施。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一般选择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但硬膜外麻醉时常阻滞不全 或肌肉松弛效果欠佳,全身麻醉费用高,对手术室环境构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个别患者 不愿意接受,结合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时间短等特点,自1998年起至今我们采用单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以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5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ASA均为Ⅰ级或Ⅱ级 (1)年龄18~46岁; (2)体重51-66公斤,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重度贫血和内分泌疾病; (3)手术指征:子宫肌瘤核除术150例。输卵管妊娠胚胎清除术200例,卵巢巧克力囊 肿囊液抽吸术80例,卵巢肿瘤切除术40例,输卵管伞端成形术30例。 二,麻醉方法:禁食水6~8小时于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 患者入室后先开放上肢静脉,均选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采用腰—联合穿刺包16G 硬膜外穿刺和25G腰麻针,常规消毒皮肤于腰2-3或腰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在用 25G腰麻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见脑脊液回流、缓慢注入(>30s)0.75%布比卡因重比重液 2.5-3ml,(0.75%布比卡因+10%葡萄糖1ml)退出脊麻针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硬膜外 用药2%利多卡因,按硬膜常规用药,酌情辅用咪唑安定或哌替啶加氟哌利多或氟哌利多加芬太尼术中输液用复方氯化钠和羟乙基淀粉为主,酌情成汾输血。 三,临床监测,术中连续监测BP、R、SPO2、 ECG观察并记录术中输液,输血量、麻醉 平面上升速度,局麻药用量,达到T4阻滞时间,麻醉效果术中BP、HR、R变化及术后不良 反应。 结果:术中收缩压降低1.33-22.66KPa(10-20mmg)者410例,超过3.99KPa(30mmhg)20例,最低1066/6.65KPa,心率增快10-20次/分钟者480例,其中90例超过100次/分钟,最快131 次/分钟,呼吸频率增快5次/分钟以上者300例,最快27次/分钟,而减慢4-6次/分钟者12例,最慢14次/分钟,脉搏氧饱和度(SPO2)≧95%以上。 讨论:腰-硬联合阻滞麻醉(ESA)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初首选应用于产科手术,将腰麻 与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现已广泛应用于产科、骨科、泌尿外科及下腹部私会 阴部手术的麻醉。 既往腰麻的实施受到限制,是由于腰麻药物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差,不良反应多以及不 能连续用药,现今的CSEA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镇痛效果完善,肌肉松弛有利于手术操作。 ?(2)所用药物剂量小,毒性低,极少过敏,患者安全、麻醉医师管理方便。 (3)CSEA技术对一位熟练硬膜外穿刺的麻醉医师来说容易掌握,麻醉平面容易调节。 (4)注药后麻醉作用起效迅速。 (5)可通过硬膜外补充局麻药,增加了麻醉的可控性和连续性,也有利术后止痛和开展,但穿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控制注药速度和调节患者体位,防止麻醉平面过高。 总之,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注意因腹内充气及头低时的种种变化,本组500例临床观察 表明,二氧化碳气腹后对于心血管、呼吸有所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在国内外报

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 果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目的: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84例来我院接受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选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2例)与参照组(n=4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参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随后评价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效果:参照组麻醉效果远远低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参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既能提高麻醉效果,又能确保麻醉安全性,应被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神经刺激仪;坐骨神经阻滞;老年下肢骨折;麻醉效果临床指出,老年患者属于骨折的多发人群,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机能均处于衰退状态,多数患者体内的钙离子存在流失,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发生,进而造成骨折[1]。目前,针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该类患者年龄衰老,且缺乏免疫力及抵抗力,因此,手术过程中合理选择麻醉方式十分必要。故本次研究将来我院接受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后,评价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将来我院的84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42例)与参照组(n=42例)。纳入标准:(1)84例患者均符合下肢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血液疾病及恶性肿瘤;(2)存在手术禁忌症;(3)患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病变。参照组:男:女=22:20,年龄分布:62~81(平均71.50±10.09)岁;研究组:男:女=23:19,年龄分布:63~82(平均:72.50±10.07)岁。本次研究获得患者及家属知情权。将上述资料比对后,P>0.05,不存在差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