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教学提纲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教学提纲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教学提纲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教学提纲

第二章工艺流程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是化工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通过工艺流程图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化工生产由原料进入到产品输出的过程,其中包括物料和能量的变化,物料的流向以及生产中所经历的工艺过程和使用的设备仪表。工艺流程图集中地概括了整个生产过程的全貌。

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的核心。在整个设计中,设备选型、工艺计算、设备布置等工作都与工艺流程有直接关系。只有流程确定后,其他各项工作才能开展,工艺流程设计涉及各个方面,而各个方面的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工艺流程设计,甚至使流程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工艺流程设计动手最早,而往往又结束最晚。

本章主要介绍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工艺流程设计,工艺流程图绘制,典型设备的自控流程四个内容。

第一节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的选择

生产同一化工产品可以采用不同原料,经过不同生产路线而制得,即使采用同一原料,也可采用不同生产路线,同一生产路线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

选择生产路线也就是选择生产方法,这一步是决定设计质量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如果某产品只有一种生产方法,就无须选择;若有几种不同的生产方法,就应逐个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各方面比较,从中筛选一个最好的方法,作为下一步工艺流程设计的依据。由于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是已有生产路线的工艺流程设计,因此,本节只对上述内容作简要介绍。

一、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选择的原则

在选择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原则。

1.先进性

先进性主要指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可行,具体包括基建投资、产品成本、消耗定额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内容,应选择物料损耗小、循环量少,能量消耗少和回收利用好的生产方法。

2.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所选择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是否成熟可靠。如果采用的技术不成熟,就会影响工厂正常生产,甚至不能投产,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对于尚在试验阶段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慎重对待。要防止只考虑新的一面,而忽视不成熟、不稳妥的一面。应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不允许把未来的生产厂当作试验工厂来进行设计。另外,对生产工艺流程的改革也应采取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不能有侥幸心理。

3.结合国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工厂设计时,不能单纯从技术观点考虑问题,应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考虑各种具体问题。

上述三项原则必须在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选择中全面衡量,综合考虑。一种技术的应用有长处,也有短处。设计人员必须采取全面分析对比的方法,并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选择其中不仅对现在有利,而且对将来也有利的工艺技术,竭力发挥有利的一面,设法减少不利的因素。

比较时要仔细领会设计任务书提出的各项原则要求,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出能够反映本质的、突出主要优缺点的数据材料,作为比较的依据。要经过全面分析、反复对比后选出优点较多、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总的目标是使未来的化工厂的产品质量、生产成本以及建厂难易等主要指标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

二、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确定的步骤

确定生产方法,选择工艺流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1.搜集资料,调查研究

这是确定生产方法和选择工艺流程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要根据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国内外同类型生产厂的有关资料,包括技术路线特点、工艺参数、原材料和公用工程单耗、产品质量、三废治理以及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情况与动向等技术经济资料。掌握国内外化工技术经济的资料,仅靠设计人员自己搜集是不够的,还应取得技术信息部门的配合,有时还要向咨询部门提出咨询。

2.落实设备

设备是完成生产过程的重要条件,是确定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时必然要涉及到的因素。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必须对设备予以足够重视。对各种生产方法中所用的设备,分清国内已有定型产品的、需要进口的及国内需重新设计制造的三种类型,并对设计制造单位的技术力量、加工条件、材料供应及设计、制造的进度加以了解。

3.全面对比

全面分析对比的内容很多,主要比较下列几项:

①几种技术路线在国内外采用的情况及发展趋势;

②产品的质量情况;

③生产能力及产品规格;

④原材料、能量消耗情况;

⑤建设费用及产品成本;

⑥三废的产生及治理情况;

⑦其他特殊情况。

第二节工艺流程设计

一、流程设计的任务

当生产工艺路线选定之后,即可进行流程设计。它和车间布置设计是决定整个车间(装置)基本面貌的关键性的步骤,对设备设计和管路设计等单项设计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生产流程中各个生产过程的具体内容、顺序和组合方式,达到由原料制得所需产品的目的;二是绘制工艺流程图,要求以图解的形式表示生产过程中,当原料经过各个单元操作过程制得产品时,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以及采用了哪些化工过程和设备,再进一步通过图解形式表示出化工管道流程和计量控制流程。

为了使设计出来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和安全生产,应按步骤逐步解决以下问题。

(1) 确定整个流程的组成。工艺流程反映了由原料制得产品的全过程。应确定采用多少生产过程或工序来构成全过程,确定每个单元过程的具体任务(即物料通过时要发生什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能量变化),以及每个生产过程或工序之间如何连接。

(2) 确定每个过程或工序的组成。应采用多少和由哪些设备来完成这一生产过程,以及各种设备之间应如何连接,弄明确每台设备的作用和它的主要工艺参数。

(3) 确定操作条件。为了使每个过程、每台设备正确地起到预定作用,应当确定整个生产工序或每台设备的各个不同部位要达到和保持的操作条件。

(4) 控制方案的确定。为了正确实现并保持各生产工序和每台设备本身的操作条件,及实现各生产过程之间、各设备之间的正确联系,需要确定正确控制方案,选用合适的控制仪表。

(5) 合理利用原料及能量。计算出整个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应当合理地确定各个生产过程的效率,得出全装置的最佳总收率,同时要合理地做好能量回收与综合利用,降低能耗。据此确定水、电、蒸汽和燃料的消耗。

(6) 制定三废的治理方法。除了产品和副产品外,对全流程中所排出的三废要尽量综合利用,对于那些暂时无法回收利用的,则须进行妥善处理。

(7) 制定安全生产措施。应当对设计出来的化工装置在开车、停车、长期运转以及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分析,再遵照国家的各项有关规定,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制订出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例如设置安全阀、阻火器和事故贮槽等。

二、工艺流程设计方法

首先要看所选定的生产方法是正在生产或曾经运行过的成熟工艺还是待开发的新工艺。前者是可以参考借鉴而需要局部改进或局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问题。后者须针对新开发技术,在设计上称为概念设计。不论哪种情况一般都是将一个工艺流程分为四个重要部分,即原料预处理过程、反应过程、产物的后处理(分离净化)和三废的处理过程。一般的工作方法如下。

(1) 以反应过程为中心。根据反应过程的特点、产品要求、物料特性、基本工艺条件来决定采用反应器类型及决定采用连续操作,还是间歇性操作。有些产品不适合连续化操作,如同一生产装置生产多品种或多牌号产品时,用间歇操作,更为方便。另外,物料反应过程是否需外供能量或移出热量,都要在反应装置上增加相应的适当措施。如果反应需要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就须考虑催化反应的方式和催化剂的选择。一般说确定主反应过程的装置,往往都有文献、资料可供参考,或有中试结果。现有工业化装置可以借鉴、参考,因此并不复杂。

(2) 原料预处理过程。在主反应装置已经确定之后,根据反应特点,必然对原料提出要求,如纯度、温度、压力以及加料方式等。这就应根据需要采取预热(冷)、汽化、干燥、粉碎筛分、提纯精制、混合、配制、压缩等措施。这些操作过程就需要相应的化工单元操作,加以组合。通常不是一台两台设备或简单过程完成的。原料预处理的化工操作过程是根据原料性质、处理方法而选取不同的装置及不同的输送方式,从而可能设计出不同的流程。

(3)产物的后处理。根据反应原料的特性和产品的质量要求,以及反应过程的特点,实际反应过程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①除了获得目的产物外,由于存在副反应,还生成了副产物。

②由于反应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或受反应平衡的限制,以及为使反应尽可能完全而有过剩组分。

③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往往不是反应需要的,在原料的预处理中并未除净,因而在反应中将会带入产物中,或者杂质参与反应而生成无用且有害的物质。

④产物的集聚状态要求,也增加了后处理过程。某些反应过程是多相的,而最终产物是固态的。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原因,相应地要采用各种不同措施进行处理。因此用于产物的净化、分离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往往是整个工艺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部分,有时是制约整个工艺生产能否进行的关键环节,即保证产品质量的极为重要的步骤。因此,如何安排每一个分离净化的设备或装置以及操作步骤,它们之间如何连通,有否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和能力等,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4) 产品的后处理。经过前述分离净化后达到合格的目的产品,有些是下一工序的原料,可加工成其他产品;有些可直接作为商品,往往还须进行后处理工作,如筛选、包装、灌装、计量、贮存、输送等过程。

(5) 未反应原料的循环或利用以及副产物的处理。由于反应不是全部,剩余组分在产物处理中被分离出来,一般应循环回到反应设备中继续参与反应。

(6) 确定“三废”排出物的处理措施。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排放的各种废气、废液和废渣,应尽量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加以回收。无法回收的应妥善处理。“三废”中如含有有害物质,在排放前应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在化工开发和工程设计中必须研究和设计治理方案和流程,要做到“三废”治理与环境保护工程、“三废”治理工艺与主产品工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而且同时投产运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果污染问题不解决,是不允许投产的。

(7) 确定公用工程的配套措施。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必须使用的工艺用水(包括作为原料的软水、冷却水、溶剂用水以及洗涤用水等)、蒸汽(原料用汽、加热用汽、动力用汽及其他用汽等)、压缩空气、氮气等以及冷冻、真空都是工艺中要考虑的配套设施。至于生产用电、上下水、空调、采暖通气都是应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的。

(8) 确定操作条件和控制方案。一个完善的工艺设计除了工艺流程等以外,还应把投产后的操作条件确定下来,这也是设计要求。这些条件包括整个流程中各个单元设备的物料流量(投料量)、组成、温度压力等,并且提出控制方案(与仪表控制专业密切配合)以确保能稳定地生产出合格产品来。

(9) 制定切实可靠的安全生产措施。在工艺设计中要考虑到开停车、长期运转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不安全因素,根据生产过程中物料性质和生产特点,在工艺流程和装置中,除设备材质和结构的安全措施外,在流程中应在适宜部位上设置事故槽、安全阀、放空管、安全水封、防爆板、阻水栓等以保证安全生产。

(10) 保温、防腐的设计。这是在工艺流程设计中的最后一项工作,也是施工安装时最后一道工序。流程中应根据介质的温度、特性和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状况决定管道和设备是否需要保温和防腐。

三、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方案比较

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只有在多种方案的比较中才能产生。进行方案比较首先要明确判据,工程上常用的判据有产物收率、原材料单耗、能量单耗、产品成本、工程投资等。此外,也要考虑环保、安全、占地面积等因素。

进行方案比较的基本前提是保持原始信息不变。这里应强调指出,过程的操作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速、流量等原始信息,设计者是不能变更的。设计者只能采用各种工程手段和方法,保证实现工艺规定的操作参数。

工业生产中,一个过程往往可以有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液固混合物的分离,可以用离心、沉降、压缩和真空过滤等方法;含湿固体的干燥,可以用气流、双锥、滚筒、箱式、沸腾等干燥方法,这些也都需要进行方案比较,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最佳工程方案。

第三节工艺流程图

一、工艺流程图概述

把各个生产单元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工艺过程,并用图形描绘出来,即是工艺流程图。

化工工艺图中,属于工艺流程图性质的图样有若干种,它们都用来表达工艺生产流程。由于它们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内容、重点和深度方面也不一致,但这些图样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工艺流程图一般有如下几种。

1.全厂总工艺流程图或物料平衡图

总工艺流程图是在炼油化工厂设计中,为总说明部分提供的全厂流程图样。对综合性化工厂则称全厂物料平衡图。图上各车间(工段)用细实线画成长方框来示意。流程线只画出主要物料,用粗实线表示。流程方向用箭头画在流程线上。图上还注明了车间名称,各车间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名称、平衡数据和来源、去向等。

2.物料流程图

物料流程图是在全厂总工艺流程图基础上,分别表达各车间内部工艺物料流程的图样。在流程上标注出各物料的组分、流量以及设备特性数据等。

3.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以物料流程图为依据,内容较为详细的一种工艺流程图。在管线和设备上画出配置的某些阀门、管件、自控仪表等的有关符号。

二、工艺流程草图

工艺流程草图亦称方案流程图、流程示意图、流程简图,是用来表达整个工厂或车间生产流程的图样。它是设计开始时供工艺方案讨论常用的流程图,亦是工艺流程图设计的依据。

当生产方法确定以后,就可以开始设计绘制流程草图。因为它只是为将要进行的物料衡算和部分设备计算和能量衡算服务的,并不编入设计文件中,所以绘制时不需在绘图技术上多花费时间,而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工艺技术问题上。在绘制流程草图时尚未进行定量计算,因而它只是定性地标出由原料转化成产品的变化,流向顺序以及生产中采用的各种化工单元及设备。

生产工艺流程草图一般由物料流程、图例和设备一览表等三个部分组成。

1.物料流程

(1) 设备示意图。图中的设备只画出大致轮廓和示意结构,甚至画一个方框代替也可以。设备的相对位置高低也不要求准确,备用设备在流程草图中一般省略不画。但设备一般都要编号,并在图纸空白处按编号顺序集中列出设备名称。

(2) 流程管线及流向箭头。流程草图中应画出全部物料管线和一部分动力管线(如水、蒸汽、压缩空气和真空等)。物料管线用粗实线画出,动力管线用中粗实线画出。在管线上用箭头表示物料的流向。

(3) 文字注解

①在流程图的下方或图纸的其他空白处列出各设备的编号和名称。

②在管线的上方或右方用文字注明物料的名称。

③在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处注明物料的名称来源及去向。

2.图例

图例中只须标出管线图例。阀门、仪表等无须标出。

3.设备一览表

设备一览表也只包括序号、位号、设备名称和备注,有时可省略设备一览表和图框。工艺流程草图是一种示意性的从左至右的展开图。

三、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又称施工流程图或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与之配套的尚有辅助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公用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它是由工艺人员和自控人员合作进行绘制的,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都要提供这种图样。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是在工艺流程草图和物料流程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设备布置和管道布置设计的依据,并可供施工、安装、生产操作时参考。

(一)比例与图幅

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以车间(装置)或工段(分区或工序)为主项进行绘制,原则上一个主项绘一张图解,如图2-4所示即以一个工段为主项绘制的图样。若流程复杂,一个主项也可以分成数张(或分系统)绘制但仍算一张图样,且需使用同一个图号,但要注明各是该图号图纸总张数的第几张。必要时也可适当缩小比例进行绘制。

(1) 比例。图上的设备图形及其高低间相对位置大致按1:100或1:200的比例进行绘制,流程简单时也有用1:50的比例。整个图形因展开等种种关系,实际上并不全按比例绘制,因此在标题栏中的“比例”一栏,不予注明。

(2) 图幅。由于图样采用展开图形式,图形多呈长条形,因而以前的图纸幅面常采用标准幅面加长的规格。加长后的长度以方便阅读为宜。近年来,考虑到图样绘读使用和底图档案保管的方便,有关标准已有统一规定,一般均采用A1图幅,特别简单的可采用A2图幅,且不宜加长或加宽。

(二)设备的表示方法

1.设备的画法

(1)图形。化工设备在图上一般按比例用细实线(b/3)绘制,画出能够显示形状特征的主要轮廓。

(2)相对位置。设备间的高低和楼面高低的相对位置,一般也按比例绘制。低于地面的需相应画在地平线以下,尽可能地符合实际安装情况。对于有位差要求的设备,还要注明其限定尺寸。

(3)相同系统(或设备)的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系统(或设备),一般应全部画出。只画出一套时,被省略部分的系统,则需用细双点划线绘出矩形框表示。框内注明设备的位号、名称,并绘出引至该套系统(或设备)的一段支管。

2.设备的标注

(1)标注的内容。设备在图上应标注位号及名称。

(2)标注的方式。设备的位号、名称一般标注在相应设备的图形上方或下方,即在图纸的上端及下端两处,各设备在横向之间的标注方式应基本排成一行。

(三)管道的表示方法

图上一般应画出所有工艺物料和辅助物料(如蒸汽、冷却水、冷冻盐水等)的管道。当辅助管道系统比较简单时,可将其总管绘制在流程图的上方,其支管则下引至有关设备;当辅助管道系统比较复杂时,待工艺管道布置设计完成后,另绘辅助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予以补充,此时流程图上只绘出与设备相连接位置的一段辅助管道(有时包括操作所需要的阀口等),如图2-4所示。图上各支管与总管连接的先后位置应与管道布置图一致。公用管道比较复杂的系统,通常还需另绘公用系统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1.管道的画法

管道画法的原则规定可参阅国家标准和化工行业有关规定。

2.管道的标注

每段管道上都票有相应的标注,一般横向管线标注在管线的上方,竖向管线则标注在管线的左方;若标注位置不够时,可将标注中的部分内容移至管线下方或右方。不得已时,也可用指引线引出标注。标注内容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管道号、管径和管道等级。

当未采用管道等级及与之配套的材料选用表时,管道标注中的公制管需注外径×厚度;对隔热(或隔音)的管道,则将隔热(隔音)代号注在管径之后。

(四)阀门与管件的表示方法

在管道上需要用细实线画出全部阀门和部分管件(如视镜、阻火器、异径接头、盲板、下水漏斗等)的符号。

(五)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

工艺生产流程中的仪表及控制点应该在有关管道上,并大致按安装位置用代号、符号给以表示。字母代号和阿拉伯数字编号组合起来,就组成了仪表的位号。

(1)图形符号

(2)字母代号表示被测变量和仪表功能的字母代号。

(3)仪表位号在检测控制系统中,一个回路中的每一个仪表(或元件)都应标注仪表位号。

在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标注仪表位号一的方法是将字母代号填写在圆圈的上半部分,数字编号填写在圆圈的下半部分。

第四节典型设备的自控流程

本节介绍常用的化工典型设备(泵、换热器、反应釜、蒸馏塔)的自控流程。

一、泵

1.离心泵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一般是采用出口节流的方法,但也可以使用旁路调节方法,旁路调节耗费能量,但调节阀的尺寸比直接节流的小是它的优点。

在离心泵设有分支路时,即一台泵要分送几支并联管路时,可采用分支调节方案。

2.容积式泵(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和旋涡泵等)

当流量减小时容积式泵的压力急剧上升,因此不能在容积式泵的出口管道上直接安装节流装置来调节流量,通常采用旁路调节或改变转速、改变冲程大小来调节流程。

3.真空泵

真空泵可采用吸入支路调节和吸入管阻力调节的方案。

二、换热器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方案。

(1)调节换热介质流量,用流体1的流量作调节参数来控制流体2的出口温度。

(2)调节传热面积,适用于蒸汽冷凝换热器,调节阀装在凝液管路上。

(3)分流调节,在用工艺流体作载热体回收热量时或冷却水流量不允许改变时,两个流量都不能调节。此时可利用三通阀使其中一个流体走分路,使部分流体走旁路。

三、反应釜

人工手动控制的间歇反应器的PI流程比较简单。加料、反应和出料皆由人工操作控制,主要控制指标是反应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

自动控制的间歇反应器的PI流程要复杂得多,控制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都要高得多。

1.进出料管道

釜顶左部为各种原料及试压氮气等进料管道,水和单体自动计量手动遥控进料。在进料总管中部串联一切断阀(球阀),进料完毕后关闭球阀,各管道就形成二道切断阀的密封。安全阀前不能有阀,故它装在切断阀与进口之间。

2.轴封系统

搅拌轴的密封是釜式反应器的关键问题之一,机械密封是可高而先进的动密封结构,为了保障它的正常工作必须配有液封与冷却系统。

密封液罐旁为搅拌电机的运转电流的指示、记录和过载报警回路。

3.温度控制

间歇反应的温度控制是分阶段周期性变化的,热负荷也随着反应时间而变化,这都造成温度控制的困难。为此,设置了热水升温、工业水或冷冻水冷却共三套系统。

循环水量大则进出口温差小和传热系数高(流速快),使釜内各点的温度更为均匀,水的流量大还能减少对象的容量滞后。水量恒定可以减少冷却水流量变化这个干扰因素,这些都有助于调节质量的提高。

四、蒸馏塔

蒸馏是化工厂应用极为广泛的传质过程。以下将简单讨论蒸馏塔的基本控制方案及管道仪表流程实例。

(一)蒸馏塔的基本控制方案

蒸馏塔的控制方案很多,但基本形式通常只有两种。

(1)按精馏段指标控制取精馏段某点成分或温度为被调参数,而以回流量坛、馏出液量D或塔内蒸气量VB 作为调节参数。

(2)按提馏段指标控制当对釜液的成分要求较之对馏出液为高时,例如塔底为主要产品时,常用此方案。如对塔顶和塔底产品的质量要求相近,又是液相进料,也往往采用此方案。

(二)塔顶的流程与调节方案

前面所讲的只是原则性的控制方案,具体的方案可按塔顶、塔底及进料系统分别考虑。塔顶方案的基本要求是:把出塔蒸气的绝大部分冷凝下来,把不凝性气体排走;调节L R和D的流量和保持塔内压力稳定。

(三)塔底的流程与调节方案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说课讲解

教学流程图及其绘制 盐城市教师进修学校洪国娟 一、教学流程图的概念: 1、流程图。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流程图。“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活动流程图、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流程图要反映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目前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二、教学流程图的特点: 和传统的教学设计(教案)相比,教学流程图具有以下特点: 1.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2.简洁地呈现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3.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作用。 (1)教学作用:与教案有相同作用,可以用于教学。因为,图所表示的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在流程图上展现。图中每一环节都具有必要的逻辑联系,能准确反映教学的内容、方法、媒体使用。 (2)科研作用。可以为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提供材料,也可以作为评价教学活动的依据。通过图上所展示的内容,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施教方案是否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3)美感作用。好的教学流程图可以给人以美感,规则的图形、或方或圆,图内准确的文字将教学环节、内容、策略、媒体应用等,表述得清楚明白,使人对教学活动一目了然。创作设计教学流程图,为教师的艺术潜质开辟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天地,每节课、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创作。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标题:美的追寻 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

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一天中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乡里新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学生回答1: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安全生产等。(大力表扬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答2: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教师补充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的生态不平衡的例子。(见后面小资料部分) 生活和生产中流程的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上一节课的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邮局邮件的分捡流程设计等。 (学生描述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教师板演框图。) 然而,另一种流程的设计是隐性的,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节课的案例“轴承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高温下和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2%~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思考: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序如何?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流程? 问题3.画流程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问题4.合成氨的流程设计与前面提到的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问题1解答:合成氨生产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环节和时序—— (1)先进行原料气(N2、H2)的制取-----制取环节; (2)气(N2、H2 )的净化,除杂质-----净化环节; (3)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压缩环节 (4)氨合成----合成环节; (5)最后进行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应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分离环节。 问题2解答:如果用框图表达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设计可以如下图:

印刷工艺教案

印刷工艺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教案学院(部) 系部教研室 课程名称印刷工艺 任教专业年级、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 使用教材《印刷工艺》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第一章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重点: 了解文字的发明、演变和印章、刻石和拓印,学习印刷术的演变与发展。为印刷工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要求仔细理解原理和工艺流程。 第一节印刷技术的起源

公元7世纪,发明雕版印刷术,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世纪左右出现套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印刷术的三种基本形式。19世纪现代印刷技术发展起来。 一、文字的发明、演变与发展 文字是印刷技术发明的前提条件 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等类型,后来逐渐派生出各种印刷字体,如黑体、宋体等。楷书阶段,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在规范文字方面的要求和条件。文字由繁到简,便于书写、刊刻,文字是印刷术发明的重要前提。 原始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契刻记事 二、笔、墨、纸的相继发明 笔。印刷必有印版。最早发明的雕版印刷术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而在雕刻之前必须先书写字样。书写字样就是用的毛笔,毛笔为印刷提供了易于书写和镌刻的规范文字。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之一,印版上的图文通过墨转印到承印物上。纸。分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 三、印章、刻石和拓印 印章,最早用途是盖印,分为封泥印章;模具印章,织物和纸张印章。刻石和拓印。刻石是用刻刀在石头表面上手工雕刻出文字或图案,古代刻石有“碣”“碑”“墓志”“摩崖”之分。拓印,是一种把碑刻等上面的文字、图形印下来的方法。 四、印刷术发明的社会基础

流程与设计复习题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复习题 1.早期人们到银行存取款需要人工填单、记帐、确认等工作,自从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请问这种流程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 B、技术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 2.下面关于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B.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不能调整 C.有的流程时序可调整,有的流程时序不可调整D.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 3.我国古代中医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诊断工作流程: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处方;但是现在,中医的诊断也借助西医的物理检验手段来加强中医的诊断准确度,这样的流程优化属于:() A.工期优化B.技术优化C.成本优化D.质量优化 4.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相应的流程 B.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 5.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A.列车时刻表B.学校课程表C.产品加工工序表D.零件的三视图 6.2005年山东移动从建立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流程入手,实施了“流程穿越”项目,让公司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流程制订者深入基层,亲身体验业务受理的全过程,查找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来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及再造。这个案例说明该公司重点在进行() A.工期优化B.技术优化C.成本优化D.质量优化 7、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A.步骤 B.时序C.环节 D.顺序 8、同样炒一种菜,若在出锅前放碘盐,碘的食用率可达62.3%,炸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8.7%,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合理的流程对生活有什么意义?() A.提高工作效率B.提高生活质量 C.减少生活中的盲从 D.使生活更为安全 9、班级的课程表,属于流程图表达中的那个表达方式() A、文字表达 B、图示表达 C、动画表达 D、表格表达 10、制作法兰以钢材为材料制造的用于管道等的连接器件。从制作工艺上看,有切削法和少切削法两种加工方法,从切削法到少切削法属于() A、工期优化 B、工艺优化 C、成本优化 D、质量优化 11、我们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请你排列出正确的进餐流程()①饭②菜③肉④汤 A.④②①③B.③①④②C.③①④②D.①②③④ 1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A材料 B技术水平 C设备 D内在属性和规律 13、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①提高工作效率②提高产品质量③保护环境④节约成本 A①②B①③C④②D①②③④14、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15、下列流程中,不属于工艺流程的有:() A、企业事务处理的相应流程; B、制作一只景泰蓝手镯; C、制作一部动画片; D、宝马汽车流水线生产。 16.以下流程安排,合理的是:() A.买票——上车——检票——候车 B.青霉素皮试——观察20分钟——无过敏反应——注射青霉素 C.冷藏螺钉——取出螺钉并快速送装配车间——隔天装配 D.购买电器元件——调试——焊接底座——做灯罩——组装台灯 17、小峰同学利用假日在他家后院种植一棵芒果树苗,其种植环节主要有: ①放树苗培土,②挖坑,③浇水,④施农家底肥,种植果树的正确流程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18、在“水立方”钢结构设计流程优化过程中要考虑多种优化指标,以下哪些指标可以考虑() ①工期优化②工艺优化③质量优化④技术优化⑤成本优化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9、公共汽车门口写有“先下后上”的字样,其道理是()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载 D、请乘客遵守流程 20、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21、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在这种流程中,做事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 A.次序 B. 先后 C. 时序 D. 顺序 二、判断题 1、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科学合理的流程就是高效率,就是高质量。(y ) 2、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等。Y 3、流程都是以减少环节和改变时序来实现优化目的的。(n)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17、《长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教案资料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

烧结砖生产工艺流程 煤矸石、页岩、粘土、粉煤灰、江河淤泥、工业尾矿等新型制砖原料经汽车运输至原料场防雨堆存,根据原料的软硬程度及含水率不同,将以上制砖原料公为软质原料和硬质原料。为使生产工艺科学合理。不同制砖原料采用不同的原料破碎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破碎效果。 软质原料由装载机送入箱式给(ji)料机均匀定量配比,经皮带输送机送入齿辊或对辊机粗碎,然后进入对辊机主碎,最后进入细碎对辊机细碎,以达到制砖原料工艺要求。软质原料因质地软、塑性好、含水率偏高,通常采用三道对辊破碎的处理工艺,该破碎方式适用于粘土、软质页岩及泥质煤矸石等原料处理。硬质原料由装载机经颚式破碎机粗碎,进入链板式给料机均匀定量配比,由皮带输送机送入锤式破碎机进行细碎,再进入圆滚筛或振动筛进行筛选,筛下料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未达到工艺要求的筛上料再返回锤式破碎机破碎。硬质原料通常采用破碎机加筛选的处理工艺。该破碎方式适用于含水率及塑性偏低、质地较硬的原料处理。根据投资情况和制品要求,也可以采用粗碎加细碎两道对辊机或轮碾机取代筛选工序的方式进行破碎处理,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大多采取此种方式。无论采用哪一种破碎处理工艺,都要与原料的特性相

吻合,确保工艺设备的科学配套,以达到原料优化处理的目的,使原料在整个破碎处理过程中达到预期的工艺粒度要求。 通过细碎处理后的制砖原料掺配定量的原煤或煤矸石等内燃料进入双轴搅拌机适量加水混合搅拌后,经由皮带输送机送到陈化库的可逆皮带机上均匀对陈化库进行布料,使原料中的水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渗透交换,并软化原料,进一步提高原料的均匀性和液塑性等综合性能指标,更利于原料挤出成型,减少设备磨损,降低能耗等。同时陈化库也起着中转储存的作用,将原料处理系统和砖坯成型系统分离,减少挤出机的频繁停机,提高设备工作性能及生产能力,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陈化库环境是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避免了原料与室外空气长时间接触而受气压、气温、风速、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失去了原料陈化的作用及目的。经过陈化处理的原料经过多斗挖土机均匀取料经皮带输送机进入箱式给料机均匀定量供料进入下一道工序。陈化库采用可逆皮带机均匀布料、多斗挖土机均匀取料、箱式给料机均匀供料的三均匀工艺,投资合理,机械化程度高,原料的匀化处理好,经陈化后的原料其综合性能指数会得到较大提高,更适用于各种原料烧结制砖的生产需要,保证了产品质量,可根据生产要求灵活处理,为生产各种新型墙材烧结制品创造了必要条件。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班级: 姓名: 第二章 流 程 与 设 计 【课前温故】 1、材料的分类? 2、结构的类型? 3、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 4、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复习目标】课标 1.了解流程的涵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应以时序和环节为设计的主要线索) 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概括某种简单生产流程优化过程中所应考 虑的主要问题。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 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知识要点】 1、流程: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称为流程。 流程具有两个关键点,即 和 。 ①将活动或事件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有显性和非显性之分) ②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流程是一项活动进行的程序,必定有一定的环节,一定的顺序,其中的环节是相对的, 可以再分,时序有颠倒和不颠倒两种,生产中的时序,有些是可以颠倒的。 工作流程:反映了一项任务、一件事情的全过程。(案例:邮寄包裹) 工艺流程:反映了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顺序的进行生产或制造某种产品的全过程。(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流程) 模块:技术与设计 ② 望诊 闻诊 问诊 切诊 处方 识读流程图:

2、流程的表达 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有文字、 、图示、 、动画演示、 。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一般采用 流程图 来表达流程。 ★画流程图的关键是要把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时序找出来。 3、流程的设计 (二)步骤 第一步:明确任务; 第二歩:分析要素; 第三步:列出环节; 第四步:安排时序; 第五步:画出流程图; 要注释,也可不作注释。 4、流程的优化 开始或停止 环节 检测点或决策点 时序

流程与设计教案

东方中学教案

一、复习旧课: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知道,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的一系列 有规律的生产、生活活动的过程叫做流程。生产活动中的流程, 是进行指导、组织生产的科学依据,科学合理地设计生产流程, 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的保证。技术活动中的流程思想和方法, 也可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有序,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办事效率。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计情境:小黄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 车后轮胎时,由于工具不全,就没有研磨周围的胎皮,用胶直接 就把补丁贴上去。这样做可以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改进意见,并尝试画出流程图。 教师总结:自行车补胎的流程中,用锉子将洞口四周的胎皮 锉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补丁 与胎皮的附着力更强。 完整的补胎流程框图是: 问:这个流程是不是自然就存在的呢?不是的,是人们在生 活中研究和设计出来的,人们发现,在自行车补胎过程中,按照 这个流程做事,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补出的轮胎质量更好。不但 修 改 简 记

均匀后装入布袋,吊起布袋,用手摇动,待浆液流出,反复操作3—4次,直至浆液沥干为止。 5.煮浆 取过滤后的生豆浆放入锅内,猛火加热煮沸 (或用水蒸气加热)煮至锅面豆浆泡沫破裂,撤火便得熟豆浆。 6.点浆 点浆一般用石膏粉作凝固剂,10克干黄豆需配用石膏约1千克。 点浆的方法:把煮沸的豆浆舀出锅后稍冷,待温度降至 80℃时即可点浆。点浆时用小勺将豆浆向前不断搅动,慢慢加入石膏水,当豆浆粘勺后,搅动放慢,加石膏水的速度也相应放慢,直到豆浆出现玉米大小的豆腐粒时,停止搅动,盖上锅盖,保持约半小时就可以进行包浆工序。 7.包浆 包浆就是把豆腐脑倒在铺有棉布的木格内,包好,用重物挤压,把水挤出,一般不能压得太干,若制豆腐干,则可以压至无水滴出为止。 豆奶、豆腐花、豆腐制作工艺流程图: (1)工作和生活中的流程设计学生练习一:请设计出一个去海南省人民医院看病的流程图,为第一次去看病的同学提供方便。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练习题doc资料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 —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可以看到,邮寄包裹的整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C)。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2、煮饭时要先洗米、添水、插电,最后按开关,这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在这种流程中,做事的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C)。 A、次序 B、先后 C、时序 D、顺序 3、在流程中,时序体现了环节之间的哪一种关系?(C) A、相互作用 B、相互制约 C、先后顺序 D、有机联系 4、关于流程、时序、环节,下列表述错误 ..的是(C)。 A、任何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B、环节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些环节还可以再细分为许多子环节。 C、任何流程中环节的先后顺序(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D、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和效率。 5、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A)。 A、流程的优化就是要使流程的环节简化。 B、流程是具有层次性的,大流程中包含小流程。 C、任何流程都包含两个基本要素:环节和时序。 D、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6、氢气燃烧实验的流程如图。小李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将试管中收集好的氢气未经验纯就直接点燃,导致试管炸裂。这个事例告诉我们(C)。 A、盛装氢气的试管太小 B、验纯环节是可有可无的 C、有些流程的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D、氢气燃烧实验是危险的,不该在实验室操作 7、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由此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 错误 ..的是(A)。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8、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D)。 A、材料 B、资金 C、设备 D、内在属性和规律

流程图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化学流程图习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沈巷中学于志敏 一、教材分析 考试手册对学生优秀水平标准提出,能综合运用适当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解决目标、结构清晰的化学问题,能解释化学知识在实践中的一些应用,能有依据的解释给定化学实验过程,能有依据的陈述情境陌生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学生需要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获取的信息加以分析、归纳、重组,并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初中化学流程图题是化学综合实验试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围绕着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涉及到大部分综合知识,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本课题围绕着常见的流程图(主要是化学工艺流程图)进行的专题复习课,选取了矿石冶炼、工业废水中金属的回收、海水的开发利用等符合初中化学知识体系的题目背景,容纳了金属、酸碱盐的知识、化学基本实验操作等多个知识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各化学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加强各知识块间的联系,以达到化学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放置在5月中旬,模拟考试之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对基础知识点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需要综合的训练以便能熟练的将杂糅在一起的基础知识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单一的知识点的复习已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实在的、有现实意义的、有些难度的课题的学习。化学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学生需要对习题的背景有一定的实际的接触,近而才不会被复杂的生产背景吓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既要熟知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考生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以化学实际问题为背景的流程图题的分析、归纳,认识流程图组成特点, 了解解题思路,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的综合应 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分析过程中,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分析流程图题方法,熟练应 用基础知识综合分析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体会学科知识的实用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化学题型的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绿色化学” 思想的重要性,养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流程图题的解题思路的形成; 理解物质的检验、推断、转化、分离和提纯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难点:流程各步所得的产品分析及分离方法的选择。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标题:美的追寻 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示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她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经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她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

和发现的操作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 (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经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示的能力。 (2)经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

工艺流程题教案

《工艺流程题的复习》教案示例一、设计思路 (一)工艺流程题课前的预习

a、建立情景:利用提纲的形式建立情景。 b、提出问题 1、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3、若要除去Cu2+溶液中混有的Fe3+,可加入什么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值? 4、盐酸中有AgCl,如何洗涤沉淀,如何判断沉淀洗涤干净? c、学生探索 1、分组讨论 2、总结 d、教师评价:结合每组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或者改进意见 e、学生反思,反思在此问题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工艺流程题常见的结构和常见的考点 a、建立情景:利用2009年广东高考的工艺流程题的典型例题为情景 b、提出问题:原料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哪些?粉碎、研磨的目的是什么?碱洗的目的?灼烧(煅烧)的目的?提高浸出率的方法? 采用什么来调pH值除杂?加什么氧化剂除杂?流程中如果有加热,加热的目的可能是什么?如是降温,那降温的目的又是什么?如何从金属氯化物水溶液最后制取无水盐等 c、学生探索: 1、分组讨论 2、总结 d、教师评价:结合每组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或者改进意见 e、学生反思,反思在此问题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工艺流程题学生易犯的错误 a、建立情景:借学生的错误情景中提出有效问题 b、提出问题:如KNO3溶液中有NaCl杂质,要得到KNO3结晶的方法是?如NaCl中有KNO3杂质要得到NaCl结晶的方法是?单一溶液得到带结晶水的晶体结晶方法? c、学生探索: 1、分组讨论 2、总结 d、教师评价:结合每组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或者改进意见 e、学生反思,反思在此问题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工艺流程题 a、建立情景:利用以掌握的知识建立情景 b、提出问题:用铝铁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和少量SiO2)制取FeCl3·6H2O晶体,你能否设计一个化工流程题,并根据你所设计的流程题设计有效问题。(提供试剂:盐酸、氢氧化钠) c、学生探索: 1、分组讨论 2、总结 d、教师评价:结合每组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或者改进意见 e、学生反思,反思在此问题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课堂巩固(情景巩固)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流程与设计 知识框架 考试内容和要求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产、生活的意义。 2.通过对典型的工作流程和生产工艺流程案例的分析,理解流程中的时序和环节的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知道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并能画出简单流程设计的框图。4.能解释流程的改进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典型案例概括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 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或者流程的改进方案的优越之处。 考点解析 1.流程的含义、意义 1)含义: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也可以把流程理解为为了一定的目的去做事情的顺序。 2)意义:流程设计对于指导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效地组织生产起着关键的作用。合理安排生活中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合理的流程就是高效率,高质量。 2.环节和时序 1)环节是指事件在发展过程中.总可以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把它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环节是一个相对概念,依据问题性质的不同和不同人的理解,环节的划分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个环节义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环节”,子环节还可以再分。 2)时序是指随时间变化的发展经历,也就是“活动”的先后顺序;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它体现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先后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可以颠倒的。 3)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等方式,有些场合还可以用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3.生产中的流程设计,有着多方面的目标,需要进行必要的权衡。 1)需要考虑的因素: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环境等。不同行业的流程有不同的特点,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也各不相同。如农业生产中还要考虑:气候、季节、自然灾害、生态平衡等。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目标,明确任务②分析基本因素③明确主要事项 ④确定时序,划分环节⑤画流程图⑥检测修改和优化方案 3)流程设计要依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规律,科学地设计时序和环节,以达到设计目标。实际流程设计的两种情形 第一种: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例如医院看病的流程。 第二种:流程的环节不是或不全是显性的,即需要经过大量试验和较长时间的探究后,才能得到它的内在属性和规律。例如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4.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 1)流程优化: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优化。不满足现状是流程优化的动力源泉。 2)流程优化的主要内容有: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 3)流程优化的条件 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外部条件: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比如采用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后优化了储蓄所取款流程 5.流程改进方案 1)流程改进的目的 提高工作效益、提高工作或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耗、保护环境,或者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自觉性,提高办事效率等。 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的优化,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2)流程改进的步骤与方法 ①分析流程的现状:流程各个环节的意义和作用,前后顺序关系,与流程有关的各种因素 ②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 ③流程优化的条件 ④确定改进的方案:a、对环节改进b、对时序调整改进c、对环节和时序都进行调整改进 例题解析 【例l】关于流程、时序、环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任何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B.环节是一个相对概念,有些环节还可以再细分为许多子环节 C.生产中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D.设计科学合理的流程,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和效率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docx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 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 识面相对较窄。本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但随着近几年学校、 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 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 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 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 平台。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 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 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感情朗读,感受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爱好自主地选择学习、探究的内容, 选择展示的方式,提高学习的技能和表现自我,交流表达的能力。 (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让学生在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一天中三峡秋天景物的特点。 六、教学难点: 使信息技术与文本更好地整合,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激发他们爱生活,创 造美的热情。 七、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活动时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内容环节间(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1、谈话 2 分钟同学们,请看看,入新导出课老师今天跟以往有什课,激题么不同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大多的学生都 爱玩,爱旅游,把1、学生汇报

教学设计及流程图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雄伟。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和高大坚固,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 1、会利用网络搜索、筛选、处理和加工资源。 2、会使用论坛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 《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 课。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认识都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入发掘。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突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 1、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经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收集有用的资料帮助学习; (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学进行交流。 2、学习者分组情况 分组的原则: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分组依据。 学生根据自己能力、习惯和兴趣选择“稳健组” 、“提高组”和“拓展组”。 四、学习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将分层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知识建构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入不同的组别进行学习,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和点拨,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同时,在

江苏省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二化工工艺流程题教案(含解析)

题型二化工工艺流程题 1.近几年化工工艺流程题的考查特点 近几年江苏卷工艺流程题主要是以物质的制备、物质的分离提纯为考查素材,以工艺流程图为信息背景,以物质的性质、转化、分离等为考查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型试题。通常会涉及陌生的化学工业工艺和化学反应,往往给考生较大的冲击力,考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整个流程的原理,但一般不会影响答题。从试题给出的目的出发,主要可分为以物质制备为主要目的的工艺流程和以分离提纯为主要目的的工艺流程。涉及物质的转化、物质的分离提纯、尾气等废弃物的处理等化学问题,体现了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以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2.解答化工工艺流程题的一般思路 (1)读题干,找信息和目的。 找出题干中的“制备”或“提纯”等关键词,明确化工生产的原料、产品和杂质。 (2)看问题,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流程中需重点分析的步骤或环节,重点抓住物质流向(进入与流出)、操作方法等。 (3)局部隔离分析,分析加入什么物质,得到什么物质,发生什么反应(或起到什么作用)。 (4)特别提醒:每个题中基本上都有与流程无关的问题,可直接作答。 工艺流程图: 3.常考化工术语 常考化工术语关键词释义 研磨、雾化将块状或颗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以加快反应(溶解)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 灼烧(煅烧) 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改变结构、使杂质高温氧化、分解等。如煅 烧石灰石、高岭土、硫铁矿 浸取向固体中加入适当溶剂或溶液,使其中可溶性的物质溶解,包括水

4.常考条件控制 (1)控制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或抑制水解)。 ②加入酸或调节溶液至酸性还可除去氧化物(膜)。 ③加入碱或调节溶液至碱性还可除去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等。 ④特定的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的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 (2)控制温度:主要从物质性质(热稳定性、水解、氧化性或还原性、溶解度、熔沸点、挥发性、胶体聚沉等)和反应原理(反应速率、平衡移动、催化剂活性、副反应)两个角度思考。 (3)控制压强:改变速率,影响平衡。 (4)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5)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析出。 (6)洗涤:常见的洗涤方式有“水洗”和“乙醇洗”。“水洗”的目的是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残留的杂质,当沉淀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时一般可用冰水洗;“乙醇洗”既可以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残留的杂质,又可以降低晶体的溶解度,减少损失,还可以利用乙醇易挥发的性质,加快除去沉淀或晶体表面的水分。 (7)氧化:氧化剂的选择要依据试题设置的情境,常见的氧化剂有氯气、过氧化氢、氧气和次氯酸钠等,为了避免引入新的杂质,通常选择的氧化剂有过氧化氢和氧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