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6功和能备考强化训练13功和能动能定理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6功和能备考强化训练13功和能动能定理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6功和能备考强化训练13功和能动能定理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专题06功和能备考强化训练13功和能动能定理新人教版

强化训练13 功和能 动能定理

本套强化训练搜集近年来各地高中物理高考真题、模拟题及其它极有备考价值的习题等筛选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功和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定理,会熟练地运用动能定理解答有关问题。.这类题综合比较强,能训练提高我们的物理解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一、解题依据

㈠功能关系 E W ?=,即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㈡势能规律 ⑴ p p p G E E E h mg mgh mgh W ?=-=?=-=2121,即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减量);重力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21h h h -=?)

有关。⑵*

/

222212

121

21p

T E x k kx kx W ?=?=-=

,即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变化(减量);弹力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形变(伸长)量的平方差...

(2

2212x x x -=?)有关。 ㈢动能定理 k k k F E E E v m mv mv W ?=-=?=-=

12221222

1

2121,即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增量)。

二、 精选习题

㈠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⒈(15江苏)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

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

C 处的速度为零,AC=h 。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 ,恰好能回到A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之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圆环( )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1

4

mv

C .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

14

mv mgh - D .上滑经过B 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 的速度

⒉(16四川)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 ,他克

图-1

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动能增加了1900J

B.动能增加了2000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

⒊(16浙江)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

,)。则()

A.动摩擦因数6 7

μ=B.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

2

7

gh C.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3

5

g

⒋(17江苏)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

k0

E,与斜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

k

E与位移x关系的图线是()

⒌(17海南)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a 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一点,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1,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点时重力所做的功为W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E k1=E k2,W1=W2 B.E k1>E k2,W1=W2

图-3

图-2

C .E k1<E k2,W 1<W 2

D .

E k1>E k2,W 1<W 2

6.(15新课标Ⅰ)如图-4所示,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

A . mgR W 21

=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 mgR W 21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 mgR W 21

=,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 mgR W 2

1

<,质点到达Q 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⒎(14海南)如图-5,质量相同的两物体a 、b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同一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两侧,a 在水平桌面的上方,b 在水平粗糙桌面上。初始时用力压住b 使a 、b 静止,撤去此压力后,a 开始运动,在a 下降的过程中,b 始终未离开桌面。在此过程中

A .a 的动能小于b 的动能

B .两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相等

C .a 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

D .绳的拉力量对比对a 所做的功与对b 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⒏(13广东)如图-6,游乐场中,从高处A 到水面B 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 处自由滑向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图-7 图-4

图-5

A .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 .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 .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 .甲比乙先到达B 处

㈡填空题(共24分)

9.(17江苏)(8分)利用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小车的质量为M =200.0 g ,钩码的质量为m =10.0 g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 的交流电.

(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________.

(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8所示.选择某一点为O ,依次每隔4 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Δx ,记录在纸带上.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v 1=________m/s.

(3)将钩码的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取g =9.80 m/s 2

,利用W =mg Δx 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利用E k =12

Mv 2

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ΔE k .计算结果见下表.

W /×10-3 J

2.45 2.92

3.35 3.81

4.26 ΔE k /×10-3

J

2.31

2.73

3.12

3.61

4.00

k 图-7

图-6

图-8

(4)实验结果表明,ΔE k

造成的.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________N.

10(17北京)(16分)如图-9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在不挂重物且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打点计时器不打点 B.打点计时器打点

(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如图2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________,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

(4)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如图-11所示的v2-W图像.由此图像可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____________.

图-10

图-9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

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12中正确反映v 2

-W 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㈢计算题(共36分)

11.(17江苏)(12分) 如图-13所示,两个半圆柱A 、B 紧靠着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光滑圆柱C ,三者半径均为R .C 的质量为m ,A 、B 的质量都为m

2,与地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均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拉A ,使A 缓慢移动,直至C 恰好降到地面.整个过程中B 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略

(2)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μmin ;

(3)A 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

图-13

图-11 图-12

12.(16江苏)(12分)如图-14所示,倾角为α的斜面A被固定在水平面上,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墙面,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与物块B相连,B静止在斜面上.滑轮左侧的细线水平,右侧的细线与斜面平行.A、B的质量均为m.撤去固定A的装置后,A、B 均做直线运动.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略;

(2)A滑动的位移为x时,B的位移大小s;

(3)A滑动的位移为x时的速度大小v A.

⒔.(15扬州开学考试).(12分)如图-15所示,半径R=0.5m的光滑圆弧面CDM分别与光滑斜面体ABC和斜面MN相切于C、M点,O为圆弧圆心,D为圆弧最低点.斜面体ABC 固定在地面上,顶端B安装一定滑轮,一轻质软细绳跨过定滑轮(不计滑轮摩擦)分别连接小物块P、Q (两边细绳分别与对应斜面平行),并保持P、Q两物块静止.若PC间距为L1=0.25m,

斜面MN足够长,物块P质量m1= 3kg,与MN间的动摩擦因数3

1

=

μ,求:(sin37°=0.6,cos37°=0.8)

(1)烧断细绳后,物块P第一次到达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物块P第一次过M点后0.3s到达K点,则 MK间距多大;

(3)略。

图-14

图-15

(四)选做题

⒕ (14徐州一中模拟)如图-16所示,劲度系数为k =200N/m 的轻质弹簧,上端固

定,下端连一质量m =3kg 的物块A ,A 放在平台B 上,平台B 可以控制A 的运动,初始时

A 、

B 静止,弹簧处于原长,g 取10m/s 2.控制平台B 竖直向下运动,保持A 与B 一起下降直到分离,求:

⑴AB 一起缓慢下降的最大位移x 1;

⑵若B 以a =5m/s 2

向下匀加速运动,A 、B 一起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⑶若B 以a =5m/s 2向下匀加速运动,从开始运动到A 、B 分离的过程 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量及B 对A 做的功.

⒖(15海南卷)如图-17,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登高。质量为m 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 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 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质点自P 滑到Q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

mgR 41 B. mgR 31

C.

mgR 21 D. mgR 4

π

⒗(14吉林二模)如图-18所示,长为L 的粗糙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 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现缓慢地抬高A 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块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整个过程物块受的支持力垂直于木板,所以不做功

B .物块所受支持力做功为mgLsinα

C .发生滑动前静摩擦力逐渐增大

D .整个过程木板对物块做的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大

17.(14江西师大附中)某同学近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小铁块(可看成质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可在0—90°之间任意调整的木板向上滑动,设它沿木板向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x , 若木板倾角不同时对应的最大位移x 与木板倾角α的关系如图-19所

图-16

B

A

图-17

图-18

示。g取10m/s2。求(结果如果是根号,可以保留):

(1)小铁块初速度的大小v0以及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

(2)当α=60°时,小铁块达到最高点后,又回到出发点,物体速度将变为多大?

18. (15盐城检测).如图-20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斜面的底端.某时刻起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F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物块开始运动t=0.5s内位移x1=1m,0.5s后物块再运动x2=2m时速度减为0.取g=10m/s2,

sin37°=0.6,cos37°=0.8.求:

(1)由静止开始,0.5s末物块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2)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过程,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

(3)物块在沿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

三、参考答案

㈠选择题

⒈【答案】BD。

【解析】A.下滑过程,A到B,加速度向下,弹力向上且增大,加速度减小;B到C,加速度向上,加速度增大,A错误;

B.下滑A到C,根据动能定理,

=

-

-

弹力

摩擦力

W

W

mgh①,

上滑,C到A,根据动能定理,

x(m)

α

1.25

α

图-19

图-20

22

1

-0-mv W W mgh =+-弹力摩擦力②,

两式联立解得24

1

mv W =摩擦力,B 正确;

C.以上两式联立,还可解得24

1

mv mgh W -=弹力,

即弹性势能24

1

mv mgh E PC -=,所以C 错误;

D. 下滑,A 到B ,有0-2

1-2

下弹力摩擦力B AB AB AB mv W W mgh =-,上滑,B 到A ,有

2

2

1-0-上弹力摩擦力B AB AB AB mv W W mgh =+-,比较得下上B B v v >,D 正确。

⒉【答案】C

【解析】由题可得,重力做功1900J ,则重力势能减少1900J ,可得C 正确D 错误。由动能定理:

G f k W W E -=?

可得动能增加1800 J ,则A ,B 错误。 ⒊【答案】AB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2cot 45cot 370mg h mgh mgh μμ-?-?=,解得:67

μ=,选项A 正确;对前一段轨道:2

1cot 452mgh mgh mv μ-?=

解得:27

gh

v =,B 正确;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2mgh,C 错误;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

sin 37cos373

35

mg mg a g m μ?-?=

=-,D 错误,选AB.

⒋【答案】C

【解析】小物块上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θ+μmg cos θ)x =E k -E k0,整理

得E k =E k0-(mg sin θ+μmg cos θ)x .设小物块上滑的最大位移大小为s ,小物块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θ-μmg cos θ)(s -x )=E k -0,整理得E k =(mg sin θ-μmg cos θ)s -(mg sin θ-μmg cos θ)x ,所以选项C 正确.

⒌【答案】B

【解析】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小球上升和下降经过a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动能相等,但由于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则从小球上升经过a 点到下落经过a 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一直做负功,重力做功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球的动能要

减小,即E k1>E k2,而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一次经过a点以及从抛出开始到小球第二次经过a 点时,初、末位置的竖直高度相等,则两次重力做的功相等,即W1=W2,故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⒍作出右图-20,答案和解析如下:

⒎【答案】 A、D

【解析】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可知,v a=v b cosθ,θ为拉b的绳与水平面的夹角,因此物体a的速度小于物体b的速度,而两物体的质量又相同,所以a的动能小于b的动能,A正确;a物体下降时,a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物体的动能增加量和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B 错误;a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与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C错误;绳的拉力对a所做的功等于a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绳的拉力对b所

做的功等于b的动能增加量和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D正确。

⒏【答案】B D

【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下落相同的高度,获得相同

的动能,故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率相等,B正确;作出速率一时

间图像如图所示.最初甲的加速度大,速度增加得快,下落得快,

乙的加速度小,速度增加得慢,所以甲先到达B处,A、C错误,D正确.

㈡填空题

⒐【答案】 (1)小车做匀速运动

(2)0.228

(3)如图所示

(4)0.093

【解析】(1)小车处于平衡状态,故它被轻推后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v 1=x 1+x 22T =(2.06+2.50)×10-2 m

2×0.1 s

=0.228 m/s.

(4)钩码受力如图所示

F 合=mg -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ma ①

小车所受合力的大小等于F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 ② 综合①②得

F =Mmg M +m

代入数据得

F =

0.2×0.01×9.8

0.2+0.01

N≈0.093 N.

⒑【答案】 (1)B (2)A B (3)mgx 2

x 3-x 1

2T

(4)v 2

=kW ,k =(4.5~5.0) m 2

·s -2

·J -1

质量 (5)A

【解析】(1)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所以选项B 正确.

(2)要用重力的分量来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所以选项A 正确.检验是否平衡了摩擦力时,要让打点计时器打点并观察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所以选项B 正确.

(3)做功表达式为W =Fx ,又因为F =mg ,x =x 2,则W =mgx 2.

由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可知,v =

x 3-x 1

2T

. (4)由数学关系可得,v 2=kW ,其中k 为图像斜率,k =(4.5~5.0)m 2·s 2·J -1.由W =1

2Mv 2

可得v 2

=2M

W ,则图像斜率与质量有关.

(5)若重物的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那么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物和小车动能的增加量之和,即W =12mv 2+12Mv 2,则W =12(m +M )v 2,v 2

=2m +M W ,仍为正比例函

数,所以A 图正确.

㈢计算题

⒒【答案】 (1)略 (2)3

2

(3)(2μ-1)(3-1)mgR 【解析】 (1)略

(2)C 恰好降到地面时,B 受C 压力的水平分力最大,为F x max =

3

2

mg B 受地面的摩擦力f =μmg

根据题意f min =F x max ,解得μmin =

32

(3)C 下降的高度h =(3-1)R A 的位移x =2(3-1)R

摩擦力做功的大小W f =fx =2(3-1)μmgR 根据动能定理得W -W f +mgh =0-0

解得W =(2μ-1)(3-1)mgR 。

⒓【答案】(2)2(1cos )x α-?(3)2sin 32cos A gx v αα=

-

【解析】(2)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1cos ),sin x y s x s x αα

=-=,且

22

x y s s s =+,

解得

2(1cos )s x α=-

(3)B 的下落高度

sin y s x α

=

由动能定理:

22

1122y A B mgs mv mv =

+

又 ,A B x s v v t t ??=

=??

2(1cos )B A v v α=-

2sin 32cos A gx v αα=

-

⒔【答案】(1)78N ;(2)0.17m ;(3)1.0m

【解析】(1)滑块由P 到D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12

D mgh mv =

根据几何关系,有:001sin 53(1cos53)h L R =+-

在D 点,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2D

D v F mg m R

-=

解得:78D F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物块P 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78N (2)PM 段,根据动能定理,有:02

1111sin 532

M

m gL m v = 解得: 2M v m s =

沿MN 向上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0021sin 53cos5310a g g m s μ=+=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11M v a t = 解得: 10.2t s =

所以10.2t s =时,P 物到达斜面MN 上最高点,故返回过程,有:

2

22

12

x a t = 沿MN 向下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002

2sin 53cos536a g g m s μ=-=

故,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

12210.1722

M MK v x t a t m =-= 即MK 之间的距离为0.17m

(四)选做题

⒕【答案】(1)0.15m (2)0.0173s (3)-0.5625J 【解析】⑴对A 受力分析:mg -F N -kx =0

F N =0时 达最大位移 x 1=mg /k =0.15(m )

⑵对A 受力分析:mg -F N -kx =ma

F N =0时 达最大位移 x 2=m (g -a )/k =0.075(m )

t =0.0173s

⑶弹簧弹力对A 所以弹性势能的增加量J 5625.0p 2=-=弹

W E

分离时物块A

动能J 8

9

)(2122K =-==k a g a m mv E

对A 由动能定理,K G W E W W =++弹

代入数据得B 对A 的作用力所做的功J 5625.0-=W 【解析】 ⒖【答案】C

⒗【答案】BCD

【解析】A 、缓慢转动过程A 做圆周运动时,支持力对物块做正功,当停止转动木块后,支持力不做功.故A 错误.

B 、木板从水平转到α角的过程,静摩擦力始终与轨迹切线方向垂直,不做功,对A 运用动能定理得:W N +W G =0,即得 W N =-W G =-mgLsinα,故B 正确.

C 、滑动前,由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f 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则有 f=mgsinθ,随着θ增大,f 逐渐增大;故C 正确.

D 、全过程对A 用机械能定理,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是重力以外的唯一外力,它做的总功等于物块机械能的增大.故D 正确.

⒘【答案】(1)33(2)s m /225.

【解析】(1)根据动能定理,物体沿斜面上滑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gsinα?S -μmgcosα?s=2-02

0mv

解得: )

cos (sin 220

a a g v s μ+=

由图可得,当α=90°时,根据gs v 22

0=,代入数据得v0=5m/s ,即物体的初速度为5m/s .由

图可得,α=30°时,s=1.25,代入数据得:33=μ

(2)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位移s m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把α=60°代入,解得:835=m s

由动能定理得:-μmgcosα?2s=22

02mv mv t -

解得:s m v t /225=;

18【答案】(1)4m s ;(2)12J ;(3)1.6N 【解析】(1)由题意,0.5s 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则:

2

1112

a t x = 1v a t = 解得:2

18a m s = ,4v m s =

(2)加速和减速过程沿斜面向上的力分别为118F N =、26F N =,设物块的质量m 和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由动能定理有: 加速过程:2111(sin cos )2

F mg mg x mv θμθ--=

减速过程:2211(sin cos )02

mg mg F x mv θμθ-+-=-

12cos ()f W mg x x μθ=-+

联立解得:1m kg =,0.5μ=、12f W J =- (3)斜面体受到物块的压力:cos N mg θ=地 受到物块的摩擦力:cos f mg μθ=

设斜面体受到沿地面向右的摩擦力为f 地,由平衡条件有:

sin cos 0f N f θθ+-=地地

解得:f 地= 1.6N 。

高考物理 不容忽视的关节点 机械能 功能

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各种形式的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可以用功来度量。这一章研究的是能量中最简单的一种──机械能,以及与它相伴的机械功,能的转化和守恒,是贯穿全部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解决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入手进行分析,往往是很方便的。因此,学习这一章要特别注意养成运用能量观点分析和研究问题的习惯。 这一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势能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什么是功和功率 1、功(W ) 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说力对物体做了功。有力、有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是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我们可以把力F 沿位移S 的方向和垂直于位移的方向 分解为F '、F "。其中分力F '做功,而分力F "并未做功, 而'=F F ·cos θ,所以力F 对物体所做的功可表示 为。 同学们也可以试一下,把位移S 分解为沿力F 方向的分位移S '和垂直于力F 方向的分位移S "。显然物体在力F 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的位移为S ',同样可得力F 对物体做的功, 得出功的公式: W FS =cos θ 该式既是功的量度式(也叫计算式),也是功的决定式。当θ0,为正功(或说外力对物做了功);当θ=?90,cos θ=0,式中的W 为零(或说力不做功);当θ>?90,cos θ为负值,式中的W <0,为负功(我们说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外力做了功)。当θ=?180,cos θ=-1,或中的W 也为负功(我们仍说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外力做了功);当F 是合力( f ∑)时,则W 是合力功(W ∑) ;如W 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我们说W 的总功。 几点说明: (1)力(F )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但只有使物体移动一段位移(?s ),力的效应才能体现出来,如引起速度的变化。可以说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效应。 (2)功是属于力的,说“功”必须说是哪个力的功。如:重力的功、拉力的功、阻力的功、弹力的功等。若是合力所做的功,就要说明是合力的功。 (3) 公式中F 、S 都是矢量,而它们的积W 是标量,它的正与负仅由力与位移的夹角决定;它的正与负仅表示是对力物体做功还是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部分 专题05 牛顿运动定律基础单元测试卷A卷

专题05 牛顿运动定律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来的 B.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C. 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 D.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答案】C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 2.把A、B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的一端固定,用手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A,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为F,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为F',则() A. F与F'大小相等 B. F的方向水平向左 C. F'的方向水平向右 D. F'作用在测力计B上 【答案】A 【解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特点可知: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故A正确;由题可知,测力计B受到A的拉力为F的方向向右。故B错误;测力计A受到B的拉力为F′方向为向左。故C错误;F′是测力计A 受到B的拉力,所以是作用在A上。故D错误。故选:A。 3.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 B. 飞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C. 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 D.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A 【解析】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故A正确,CD错误。船落地前减速下落时,加速度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B错误;故选A。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方向与水平面成斜向下、大小为F的推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C 5.质量为45kg的小明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当电梯竖直向下运动经过5楼时,“体重计”示数为50kg,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此时小明处于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7套含答案)

2013年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一) 14.如图所示,直线I、Ⅱ分别表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v-t图 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B物体的加速度B.t0时刻,两物体相遇 C.t0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近D.A物体的加速度大于B物体的加速度 15.如图所示,物块A、B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A静止在斜面上, 细线绕过光滑的滑轮拉住B,A与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则物块 A受力的个数可能是 A.3个B.4个C.5个D.2个 16.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现在在A、B两 点分别固定电量为+q、-q的两个点电荷,则关于C、D两点的场强和电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不同,电势相同B.C、D两点的场强相同,电势不同 C.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不同D.C、D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 17.图示为某种小型旋转电枢式发电机的原理图,其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 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以角速度ω匀 速转动,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线圈总电阻为r,线圈的两端经 两个半圆形的集流环(缺口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和电刷与电阻R连 接,与电阻R并联的交流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在t=0时刻,线圈平面 与磁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电阻R的是直流电B.发电机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BSω C.电压表的示数为D.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 18.2009年5月,英国特技演员史蒂夫·特鲁加里亚飞车挑战世界最大环形车道。如图所示,环形车道竖直放置,直径达12m,若汽车在车道上以12m/s恒定的速率运动, 演员与摩托车的总质量为1000kg,车轮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 A.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恒定为4.08×104W B.汽车通过最高点时对环形车道的压力为1.4×l04N C.若要挑战成功,汽车不可能以低于12 m/s的恒定速率运动 D.汽车在环形车道上的角速度为1 rad/s 19.如图所示,一竖直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连接一带正电小球P,小球所处的空间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小球平衡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

(完整版)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典例解题技巧

一、单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判断一个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有两种方法:(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媒质阻力和摩擦阻力,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所涉及到的题型有四类:(1)阻力不计的抛体类。(2)固定的光滑斜面类。(3)固定的光滑圆弧类。(4)悬点固定的摆动类。 (1)阻力不计的抛体类 包括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斜上抛;斜下抛;平抛,只要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那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就只受重力作用,也只有重力做功,通过重力做功,实现重力势能与机械能之间的等量转换,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例:在高为h 的空中以初速度v 0抛也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也只有重力做功,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选水平地面为零势面,则物体抛出时和着地时的机械能相等 2202 121t mv mv mgh =+ 得:gh v v t 220+= (2)固定的光滑斜面类 在固定光滑斜面上运动的物体,同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支持力和物体运动 的方向始终垂直,对运动物体不做功,因此,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例,以初速度v 0 冲上倾角为θ光滑斜面,求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是多少? 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但只有重力做功,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选水平地面为零势面,则物体开始上滑时和到达最高时的机械能相等 θsin 2120?==mgs mgh mv 得:θsin 220g v s = (3)固定的光滑圆弧类 在固定的光滑圆弧上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支持力始终沿圆弧的法线方向而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对运动物体不做功,故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例:固定的光滑圆弧竖直放置,半径为R ,一体积不计的金属球在圆弧的最低点至少具有多大的速度才能作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 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圆弧的压力,但只有重力做功,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选物体运动的最低点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则物体在最低和最高点时的机械能相等 2202 1221t mv R mg mv += 要想使物体做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物体到达最高点时必须具有的最小速度为: Rg v t = 所以 gR v 50= (4)悬点固定的摆动类 和固定的光滑圆弧类一样,小球在绕固定的悬点摆动时,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由于悬线的拉力自始至终都沿法线方向,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而对运动物体不做功。因此只有重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例:如图,小球的质量为m ,悬线的长为L ,把小球拉开使悬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然后从静止释放,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小球对悬线的拉力 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悬线拉力的作用,悬线的拉力对物体不做功,所以只有重力做功,因此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选物体运动的最低点为重力势能的零势面,则物体开始运动时和到达最低点时的机械能相等 221)cos 1(t mv mgL =-θ 得:)cos 1(22θ-=gL v t 由向心力的公式知:L mv mg T t 2=-可

2020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讲解和练习

。 专题四 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的重点、热点内容。试题注重联系实 验操作的考查,如测量仪器的读数问题、实验线路的连线问题、电 表和其他用电器的选择问题都是实验操作的仿真模拟,需要考生具 备良好的动手实践经验。试题还注重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如根据 实验数据画出图线,根据图线分析得出结论。“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 力”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指出的五个考试目标之一。是近几年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趋向。 完整的设计一个实验,要经历多个环节,在实际考查中,一般 不会考查全部环节,而是只考查其中的几个环节,有的题目给出条 件和实验器材,要求阐述实验原理;有的给出实验电路图,要求领 会实验原理,确定需测物理量及计算公式;有的则要求考生根据操 作步骤及测定的物理量判断出实验原理……虽然考查方式不尽相 同,但目前高考中几乎所有的设计型实验题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以 不同方式或多或少的对实验原理作一定的提示,在给出实验器材的 前提下进行考查。 由于考查环节和要求的不同,题型也不尽相同,但较多的是选择、 填空、作图题。 在复习过程中,应对所学电学实验逐个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 法,比较不同实验的异同(如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和电表的连接) 不断充实自己的经验和方法,逐步达到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新 的问题。对于设计型实验题目要明确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实验原理 的设计,它是进行实验的依据和起点,它决定了应选用(或还需)

哪些实验器材,应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编排实验步骤。而实验原理的设计又往往依赖于所提供的实验器材(条件)和实验要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条件。 (一)电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知识 在近年的电学实验中,电阻的测量(包括变形如电表内阻的测量)、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电阻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实验。它们所用 到的原理公式为:R=U,E=U+Ir。由此可见,对于电路中电压U I 及电流I的测量是实验的关键所在,但这两个量的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法却多种多样,在此往往也是高考试题的着力点之处。因此复习中应熟练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及方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⑴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⑵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⑶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⑷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 ⑴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首先保证流

2021年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1)

2021模拟模拟-选择题专项训练之交变电流 本考点是电磁感应的应用和延伸.高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三突出”:一是突出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二是突出考查交变电流的图象和交变电流的四值;三是突出考查变压器.一般试题难度不大,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对于电磁场和电磁波只作一般的了解.本考点知识易与力学和电学知识综合,如带电粒子在加有交变电压的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交变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等.同时,本考点知识也易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相联系,如“电动自行车”、“磁悬浮列车”等.另外,远距离输电也要引起重视.尤其是不同情况下的有效值计算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对变压器的原理理解的同时,还要掌握变压器的静态计算和动态分析. 北京近5年高考真题 05北京18.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 ) A.通过R的电流i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2cos100πt (A) B.通过R的电流 i R 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 R=2cos50πt (A) C.R两端的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 R=52cos100πt (V) D.R两端的电压u 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 R=52cos50πt (V) 07北京17、电阻R1、R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1=10Ω,R2=20Ω。合上开关后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2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2V 08北京18.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20 A B.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是1002V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103 J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 W 北京08——09模拟题 08朝阳二模16.在电路的MN间加一如图所示正弦交流电,负载电阻为100Ω,若不考 虑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则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A.220V,2.20 AB.311V,2.20 AC.220V,3.11A D.311V,3.11A t/×10-2s U/V 311 -311 1 2 3 4 A V M ~ R V 交变电源 ~ 图1 u/V t/×10-2s O U m -U m 12 图2

高考机械能物理知识总结

高考机械能物理知识总结 高考机械能物理知识总结 动量与能量的综合问题,是高中力学最重要的综合问题,也是难度较大的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应首先建立清晰的物理图景,抽象出物理模型,选择物理规律,建立方程进行求解。这一部分的主要模型是碰撞。而碰撞过程,一般都遵从动量守恒定律,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对弹性碰撞就守恒,非弹性碰撞就不守恒,总的能量是守恒的,对于碰撞过程的能量要分析物体间的转移和转换。从而建立碰撞过程的能量关系方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关系分别建立方程,两者联立进行求解,是这一部分常用的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机械能物理知识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表达式:Ek=mv2/2 (1)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2)动能和动量的区别和联系 ①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量改变,动能不一定改变;动能改变,动量一定改变。 ②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动能和功相联系,动能的变化用功来量度;动量和冲量相联系,动量的变化用冲量来量度。③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EK=P2/2m 2.★★★★动能定理: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2)功和

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 (4)当物体的运动是由几个物理过程所组成,又不需要研究过程的中间状态时,可以把这几个物理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而避开每个运动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过程简明、方法巧妙、运算量小等优点。 3.功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定义式:W=Fscos,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 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 4.功率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最新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五种类型 物理选择题类型分为五种 1.定性判断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而设定。同学们要从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规律中涉及的物理概念、规律的成立或适用条件、与规律有关的物理模型等方面把规律、概念、模型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并将物理规律之间作横向比较,形成合理、最优的解题模式。这就需要同学们对基本概念、规律等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喽。 2.函数图象型 以函数图象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处理物理问题的试题。物理图象选择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行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答物理问题(特别是选择题)的有效方法。在图象类选择题中使用排除法的频次较高。

例如:如图甲所示,导体框架abcd放置于水平面内,ab平行于cd,导体棒MN与两导轨垂直并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置于垂直于框架平面的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MN始终保持静止。规定竖直向上为磁场正方向,沿导体棒由M到N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为导体棒所受安培力F的正方向,水平向左为导体棒所受摩擦力f的正方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快解秘诀:分析0~t1时间内可知磁通量无变化,导体棒不受安培力,可排除C选项;A、B选项中肯定有一个是错误的,分析t2~t3时间内可知电流方向为正,可排除A选项;然后多选题可轻松判断B、D正确。 3.定量计算型 考查考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掌握和思维敏捷性而设置,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有坚实的基础,更主要的是考生的悟性、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迅速解题。这就需要同学们平时夯实基础,总结和掌握解题方法、归纳物理推论,这样才能在考场内得心应手。 其中一些量化明显的题,往往不是简单机械计算,而蕴涵了对概

2019高考物理动量与能量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2019高考物理动量与能量专题测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考模拟】如图所示,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m、2m,三个小球从同 一高度同时出发,其中A球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B、C由静止释放。三个小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小球与地面之间、小球与小球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则小球与小球之间最多能够发生碰撞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有一条捕鱼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码头自由停泊,然后他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后停下,而后轻轻下船。他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为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自身的质量为m,则船的质量为( ) A.B.C.D. 3.【全国百强校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倾角θ = 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长度为60m。质量为3kg的滑块A由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 = 15 m/s沿斜面向上运动,与此同时,一质量为2kg的物块B从静止由斜面顶端沿斜面向下运动,物块A、B在斜而上某处发生碰撞,碰后A、B粘在一起。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0 m/s2。则

A.A、B运动2 s后相遇 B.A、B相遇的位置距离斜面底端为22.5 m C.A、B碰撞后瞬间,二者速度方向沿斜而向下,且速度大小为1m/s D.A、B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135J 4.【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光滑水平地面上,A,B两物块质量都为m,A以速度v向右运动,B原来静止,左端有一轻弹簧,如图所示,当A撞上弹簧,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 A.A、B系统总动量为2mv B.A的动量变为零 C.B的动量达到最大值 D.A、B的速度相等 5.【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考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7.5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质量为4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间速度是25m/s,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5m/s B.4m/s C.8.5m/s D.9.5m/s 二、多选题 6.【山东省烟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一个人站在车上用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在连续的敲打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高三物理专题训练 —连接体 一、选择题 1. 如图1-23所示,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二个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一 轻弹簧秤连接。水平力F1=30N和F2=20N分别作用在m1和m2上。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 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 在同时撤出水平力F 1、F2的瞬时,m1加速度的大小 13m/S2。 D. 若在只撤去水平力F1的瞬间,m1加速度的大小为13m/S2。 2. 如图1-24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由此可知: A.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B. 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A一定受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无法判定。 3. 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1-25所示。如果它们 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A. F 1 B. F2 C. (F1+F2)/2 D. (F1-F2)2 4. 两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1-26所示,对物 体A施于水平推力F,则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等于: A. m1F/(m1+m2) B. m2F/(m1+m2) C. F D. m1F/m2 5. 如图1-27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B两个长方形物块,质量分别为m A、m B,在平 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推动下,两物体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加速运动。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A、B之间的相互作用为T,则当它们一起向上加速运动过程中: A. T=m B F/(m A+m B) B. T=m B F/(m A+m B)+m B g(Sinθ+μCosθ) C. 若斜面倾角θ如有增减,T值也随之增减。 D. 不论斜面倾角θ如何变化(0?≤θ<90?),T值都保持不变。 6. 如图1-28所示,两个物体中间用一个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A、 B质量分别为m1和m2,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当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时,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μ1>μ2,则杆一定受到压力。 B. 若μ1=μ2,m1m2,则杆受到压力。 D. 若μ1=μ2,则杆的两端既不受拉力也不受压力。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一) 一、功 1.公式和单位:,其中是F和l的夹角.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2.功是标量,但有正负.由,可以看出: (1)当0°≤<90°时,0<≤1,则力对物体做正功,即外界给物体输送能量,力是动力; (2)当=90°时,=0,W=0,则力对物体不做功,即外界和物体间无能量交换. (3)当90°<≤180°时,-1≤<0,则力对物体做负功,即物体向外界输送能量,力是阻力.3、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的几种方法 (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断,由于恒力功W=Flcosα,当α=90°,即力和作用点位移方向垂直时,力做的功为零.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当力的方向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位移是零,力做的功为零. (3)根据质点或系统能量是否变化,彼此是否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进行判断.若有能量的变化,或系统内各质点间彼此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 4、各种力做功的特点 (1)重力做功的特点:只跟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而跟运动的路径无关. (2)弹力做功的特点:对接触面间的弹力,由于弹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弹力对物体不做功;对弹簧的弹力做的功,高中阶段没有给出相关的公式,对它的求解要借助其他途径如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功能关系等. (3)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摩擦力做功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有关,它可以做负功,也可以做正功,做正功时起动力作用.如用传送带把货物由低处运送到高处,摩擦力就充当动力.摩擦力

的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和速度方向相反)时,摩擦力做功可以用摩擦力乘以路程来计算,即W=F·l. (1)W总=F合lcosα,α是F合与位移l的夹角; (2)W总=W1+W2+W3+?为各个分力功的代数和; (3)根据动能定理由物体动能变化量求解:W总=ΔEk. 5、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1)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 (2)将变力的功转化为恒力的功. ①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等; ②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2F1+F2,再由W=lcosα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 ③作出变力F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即为变力所做的功; ④当变力的功率P一定时,可用W=Pt求功,如机车牵引力做的功. 二、功率 1.计算式 (1)P=tW,P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 (2)P=Fvcosα 5.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输出的最大功率.一般在机械的铭牌上标明. 6.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要小于等于额定功率. 方恒定功率启动恒定加速度启动

物理高考选择

注意控制做题时间,非常重要,后面有标准答案解析,大家看看自己的水平,按照正常,我 教出的学生成绩浮动大约在108---126之间比较合适。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10页,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填在试卷上。 3.第Ⅱ卷的所有答案均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铮友唇枪舌剑孤掌难名 B.肆业座谈防危杜渐雪泥鸿爪 C.就绪璀璨殒身不恤门可罗雀 D.经典敲榨既往不咎穿流不息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些由园艺工人培育的花卉,一定能把奥运期间的北京装点得更加美丽。 ②近期,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专家对今后国际粮油价格的作出了预测。 ③保健医生建议大家,在节日期间尽量做到心情,轻松度假,并且还为大 家献上了一份健康套餐。 ④许多造纸厂将废水直接排放到了淮河,淮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导致许多水生动植物大 量减少,灭绝。

A.精心走势弛缓甚至 B.经心走势迟缓直至 C.精心态势弛缓直至 D.经心态势迟缓甚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国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认为,研究者不搞创作,没有创作经验,研究人家的作品未 免隔靴搔痒。 B.他们两个人因为工作原因偶尔接触过几次,平时少有来往,关系很一般,可以说是君 子之交淡如水。 C.这本书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一部近年来少见的优秀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D.如果仅仅因为个别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态度粗野,就取消城管部门,这无疑是一种因噎 废食的做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 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B.酸奶比鲜奶更容易消化吸收,它特有的益生菌能够以足够数量直达肠道,并保持更持 久的活性,有效改善食物的胃肠通过时间。 C.当前学术界有一种好虚荣的风气,浮躁的人很多,而甘愿认真踏实地搞研究的人不多 了,王学远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星火"公益活动旨在通过有组织的资金捐助、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等途径,改善下岗 工人的生活条件,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2017_2018学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二十二题型技法__10法速解物理选择

专题检测(二十二) 题型技法——10法速解物理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 1和2,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间的距离为( ) A .l +μm 1g k B .l +μm 1+m 2g k C .l +μm 2g k D .l +μm 1m 2g k m 1+m 2 解析:选A 弹簧对木块1的拉力与木块1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当m 1的质量越小时摩擦力越小,弹簧的拉力也越小。当m 1的值等于零时(极限),则不论m 2多大,弹簧的伸长量都为零,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m 2无关,故选A 项。 2.[多选]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以一定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此物体在最初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3.3 m/s ,且在最初5 s 内和最后5 s 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1∶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一共运动了8 s B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6 m/s 2 C .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6 m/s D .物体匀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56 m/s 解析:选AB 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运行总时间为t 。把物体的 运动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最后 5 s 内的位移为x 2=12 a ×52=12.5a ,最初5 s 内的位移为x 1=12at 2-12 a (t -5)2=5at -12.5a ,由题意知x 1∶x 2=11∶5,联立解得t =8 s ,A 正确;物体最初5 s 内的位移为x 1=3.3×5 m=16.5 m,5at -12.5a =16.5,联立解得a =0.6 m/s 2,B 对;由v =at 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v =0.6×8 m/s =4.8 m/s ,C 错;由平均速度定义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 v +02=12 ×0.6×8 m/s=2.4 m/s ,D 错。 3.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与返回抛出点时速度大小的比值为k ,物体返回抛出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在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则物体从抛出到返回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为( ) A.k 2-v k 2+g B.k 2+v k 2-g

高考物理大题专题训练专用(带答案)

高考物理大题常考题型专项练习 题型一:追击问题 题型二:牛顿运动问题 题型三:牛顿运动和能量结合问题 题型四:单机械能问题 题型五:动量和能量的结合 题型六:安培力/电磁感应相关问题 题型七:电场和能量相关问题 题型八: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题型一:追击问题3 1. (2014年全国卷1,24,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答案:v=20m/s 2.(2018年全国卷II,4,12分★★★★★)汽车A在水平冰雪路面上行驶,驾驶员发现其 正前方停有汽车B,立即采取制动措施,但仍然撞上了汽车B.两车碰撞时和两车都完全停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碰撞后B车向前滑动了4.5 m,A车向前滑动了2.0 m,已知A和B 的质量分别为2.0×103 kg和1.5×103kg,两车与该冰雪路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0,两车碰撞时间极短,在碰撞后车 轮均没有滚动,重力加速度大小g = 10m/s2.求: (1)碰撞后的瞬间B车速度的大小; (2)碰撞前的瞬间A车速度的大小. 答案.(1)v B′ = 3.0 m/s (2)v A = 4.3m/s 3.(2019年全国卷II,25,20分★★★★★)一质量为m=2000kg的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

高考物理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前端装有橡皮泥,小车B前端装有撞针,轻推一下小车A使之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连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1)木板的一端下边垫着小木块用来________。 (2)在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B.毫米刻度尺 C.天平D.螺旋测微器 (3)已测得小车A(包括橡皮泥)的质量为m1=0.310 kg,小车B(包括撞针)的质量为m2=0.205 kg,由以上测量可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碰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 碰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为________ kg·m/s。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平衡摩擦力(2)BC(3)0.6200.618 (4)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小车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 v)之和在碰撞中保持不变

解析(1)木板的一端下边垫着小木块用来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和速度,所以需要天平,需要运用刻度尺测量点迹间的距离,从而计算出速度。所以B、C两项是正确的。 (3)碰撞前,小车A的速度v1=0.20 0.1m/s=2.0 m/s, 碰撞后,系统的速度v2=0.168 0.14m/s=1.2 m/s, 则碰撞前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p1=m1v1+0=0.310×2.0 kg·m/s=0.620 kg·m/s,碰撞后两车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p2=(m1+m2)v2=(0.310+0.205)×1.2 kg·m/s=0.618 kg·m/s。 (4)可以知道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小车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 v)之和在碰撞中保持不变。 2.如果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受到的冲量都相同,则此物体的运动() A.是匀速运动B.可能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 B 解析根据冲量I=Ft,在任何相等时间t内冲量I相同,说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是恒力,因此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其中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可见选项B正确,选项A、C错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向心力大小恒定,但方向指向圆心,是变力,所以选项D错误。 3.某物体受到-2 N·s的冲量作用,则() A.物体原来的动量方向一定与这个冲量的方向相反 B.物体的末动量一定是负值 C.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 D.物体的动量增量一定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答案 D 解析由动量定理知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负号表示

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题(全套)

2018届高三物理选择题专题训练1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相连,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15.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 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2 A.2 B.2 C.1 D. 2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绕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选修33选择题

五年高考真题2017届高考物理专题选修3-3热学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内能 1.[2015·新课标全国Ⅱ,33(1),5分](难度★★)(多选)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C.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E.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B.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D.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2.[2015·福建理综,29(1),6分](难度★★))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和物质结构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 B.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内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与温度无关 D.非晶体的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而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 3.[2015·山东理综,37](难度★★)(多选)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4.[2015·江苏单科,12A(1)](难度★★)(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6.(2014·北京理综,13,6分)(难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26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电磁感应中能量专题)26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测试题 电磁感应中能量专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10;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或错选得0分;漏选得2分) 1.光滑曲面与竖直平面的交线是抛物线,如图12—3—20所示,抛物线的方程是y =x 2,下半部处在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 =a 的直线(图中的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块从抛物线上y =b (b >a )处以速度v 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块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 ) A .mgb B . 2 1mv 2 C .mg (b -a ) D .mg (b -a )+ 2 1mv 2 2.如图所示,相距为d 的两水平虚线1L 和2L 分别是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正方形线框abcd 边长为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