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4 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

3.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在中国随便拿起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就会掉下许多的“月”字来。是的,你看,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千里江水千里的月。可见,月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万千情思,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内心去感受他内心的那一轮明月吧!

二、预习交流

1.作者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2.背景链接。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39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七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3.解题。

先看《水调歌头》四字,它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接着读序言,它告诉了我们这首词的题旨和信息。

“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作词的时间和目的。

三、朗读感知

1.读准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读通词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月宫里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

四、赏析全词

(一)上片: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确:起笔突兀)苏轼之问,陡然发之,把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明确:(想象奇特)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明确:(心情矛盾)既然天上宫阙如此美好,当然会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词人又有些犹豫。(向往明月欲“归去”却又犹豫。)

4.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明确: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明确:(热爱生活)作者的遐想愈来愈飘渺,而终不忍弃绝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下片:问人------探求人生哲理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明确:(紧承上片)仍然写月,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确:(转入抒情)好像是对月有怨怼(duì)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明确:(胸襟博大)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确:(美好祝愿)放达宽慰之语。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

赏析:这两句诗直抒胸臆(写法),写了作者只希望他和弟弟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美好的月光(翻译),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情)。

五、深入探究

1.词的上下两阕各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明确: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水调歌头》中,上天为什么说“归去”?词中哪两句是由出尘之想转向入世情怀的过渡?明确:上天而说“归去”,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园。上片末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飞天探月之念、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这首词的感情变化如何?

明确: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回到现实、自叹自慰------积极心态、发出祝福4.词中哪些地方用了联想和想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明确: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5.是怎样做到借景抒情的?(PPT)

六、写作特色

❶情景交融,寓哲理于议论之中。

全篇将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作者由皎皎明月而怀念亲人,由阴晴圆缺感悟人生并非无憾事,使全词意境优美,又富于哲思、情蕴。

❷想象丰富,境界旷达。

作者由举杯问月,想象天上宫阙胜景,叙述身世之感与思想矛盾;由思念亲人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抒发人生无常,并非无憾事的感喟。想象丰富,富于浪漫色彩。七、本课总结

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

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歌咏的名作。

八、教师寄语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洒下了一路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我们相信:只要明月不老,经典永远不朽;只要明月不老,我们的精神永远年轻。当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风雨坎坷时,读一读苏轼的词吧,让我们像他一样,学会从容豁达地面对人生。

九、尝试背诵

丙辰,欢饮,大醉,作此篇,。

明月————?把酒————。不知————,今夕————。我欲————,又恐————,高处—————。起舞————,何似———?

转——,低——,照——。不应——何事————?人有————,月有————,此事————。但愿————,千里————。

十、随堂练习

1.默写。

《水调歌头》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

2.下面咏月的诗句中,哪两句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

①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②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都有即使人各一方,但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的意思,这两句都表达了对人的美好的祝愿。

3.下列对诗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水调歌头》一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高昂乐观,后四句低沉愤懑,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反映出诗人积极、乐观、执着的心理。

D.《水调歌头》这首词上片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十一、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的三首诗词。

2.这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你认为我们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怎么做?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来欣赏咏月诗词。 2、联想《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理解 该词主题。 3、体味《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欣赏咏月诗词。 2、理解该词的主题。 教学难点:1、《水调歌头》抒写的情境, 理解该词主题。 2、《水调歌头》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预习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出示课题、作者) 学生简介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北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作品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散

文、诗、词、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成就。其词是豪放派的代表,如《浪淘沙·赤壁怀古》《浣溪沙》。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预习6) 二、课堂互动探究 ㈠、一读课文,字正腔圆,读准字音。(预习2)阙(què) 乘(chéng)琼(qióng ) 不胜(shèng)(旧读shēng) 转(zhuǎn)绮(qǐ) 婵娟(chán juān) ㈡、二读课文,有板有眼,读对节奏。(预习3)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㈢、三读课文,咬文嚼字,读懂词意。(预习

13.《水调歌头》 教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九年级语文学科“五优生本课堂”导案 课题名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型诗歌赏析设计教师盖志华备课时间授课周次授课课时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解宋词流派,读懂诗歌的内容。技能目标体会词人的情志,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素养目标培养热爱诗词的情怀。 教学重点诵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了解宋词流派,读懂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的情志,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诵读法、对话法 教学准备歌曲《但愿人长久》(王菲)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时间课前展示 匠心导入 他,才华盖世,贡献卓著。散文与韩、柳、欧比肩;诗 同黄庭坚相齐;词与辛弃疾并举;书法、绘画也属开山之尊, 在他所涉及的领域里,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他,勤政爱民,造福苍生。历仕四朝,屡任地方官。所 到之处兴修水利,赈济灾民。百姓拥戴,有口皆碑。并多次 向朝庭进言,革故鼎新。显示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 雄才大略。 他,乐观豪迈,睿智旷达。政治上的失意令许多封建官 僚深陷泥淖而无力自拔,发出英雄末路之叹,则失意不失志, 一曲“大江东去”,千古绝唱唱到今,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 情感魅力。 他就是——苏轼。有言“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 出,余词尽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板书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师深情介绍 学生倾心聆听

五优课堂一、听月入境 1.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王菲)。 2.切入课题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 出,余词尽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 3.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 合称“三苏”。苏轼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 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等传诵甚广,著有《东坡全集》等。 二、读月知味 1.听读 倾听教师配乐范读(选配古筝曲目《春江花月夜》), 进一步感受诗词情境。 注意:阙(què) 琼(qióng) 绮(qǐ) 胜(shēng) 婵(chán)娟 2.自由诵读,划分节拍,读出词的特点。 读准节奏: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 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译读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 (1)结合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篇经典词作,通过对月抒怀,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本词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本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通过阅读和欣赏诗词,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词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可能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二、语文核心素养 1.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反复朗读和品味,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词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对词中意象和意境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3.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欣赏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学生能够提高审美能力,并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4.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本词,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词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2. 讲授法:通过对词的背景、作者生平和文化内涵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涵和意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词的音频、图片和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5.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词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初步读懂诗词。对诗词的理解已具备了一定能力,已基本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也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赏析能力,但部分同学对学习诗词的兴趣不浓,理解、赏析、迁移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选自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古代诗文,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诵读诗词的能力以及大胆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体会诗词蕴含的哲理和作者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以及想象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豁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人生中的不如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以及想象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 五、方法与策略 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赏析法、展示法 策略:本节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品读中培养语感,在讨论中训练思维,赏析中提高审美,并在课后的作业中得到拓展。【资料链接】多媒体显示 1.有关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积累名句,熟读成诵。 品读诗词,感受意境。 感悟并学习苏轼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音乐导入 欣赏音乐--《月亮惹的祸》,进入本课的学习,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对后代很有影响。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创作背景 苏轼与苏辙从小志同道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 如乌台诗案后,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削夺官爵为哥哥赎罪。他们的书信往来非常频繁,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一百多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达130首。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被贬到杭州,这时苏辙在济南为官,苏轼为了离弟弟近一些,请求到密州出任。 (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主要只长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和杭州有着天壤之别。--林语堂《东坡传》) 本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之夜。此时兄弟二人已经有七年不曾相见。 丙辰中秋节的夜晚,苏轼开怀畅饮直至天明,禁不住思绪万千,

趁着酒兴,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 自主学习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丙辰(chén)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 四、研读共品,诗词浅析 1.品读小序 小序交代写词时间及缘由,统领全篇。 2.品读上阙 问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化用李白《把酒问天》中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作者起笔把酒问天,流露出对宇宙、人生的疑惑,也显露出对明月的向往之情。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紧承前一句,继续发问,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更进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也更深一层。 追月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欲”“恐”:写出作者既想逐月成仙,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作者对月宫仙境所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既然想回到朝廷,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流露出词人“出世”和“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舞月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夜》诗词群文教学--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夜》诗词群文教学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此时的明月是乡愁、是亲人、是爱情、是友谊。在此刻团圆,是根植于中国人内心的一个情节。因为有这样的情节,月亮超越了科学意义上,它变成了全天下华人一种共同的精神寄托。今天,我们一起品读吟咏中秋明月的三首诗词,感受不同文人的月下情思。 我们会通过三个活动学习三首诗词,活动一:描绘画面;活动二:品味字词;活动三:体会情感。 一、最灵动的相思 中秋月圆,虽与友人隔着千山万水,但仰望这长空圆月,满怀的思念化作文字,倾诉着相思之浓。 唐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道: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理解诗意 1.题解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之夜。“郎中”是一个官名,古代常以官名来代替姓名,如杜甫,也称杜工部,因为杜甫曾在工部任任职。收集本诗的宋本《王建诗集》及《万首唐人绝句》题下都有自注:“时会琴客。”此时王建并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和一帮琴友在一起赏月过中秋。在这中秋月圆,友人欢聚之时,王建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杜郎中,因而,这是一首思念友人的诗歌。 2.理解“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湿”等词的意思;体会上联的镜头转换; “中庭”是庭院的意思,“地白”指地面在月色的朗照之下变得雪白。“树栖鸦”:鸦鹊在树上栖息。“冷露”指晚间湿冷的露水,“湿”是打湿的意思。这一联有远近镜头的切换,“中庭地白树栖鸦”是一个大镜头,描绘的是整个庭院的景色,月色皎洁,地面一片洁白,鸦鹊在树上栖息了。诗人抬头,看到开得正盛的桂花被清冷的露珠打湿。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把目光从整个庭院聚焦到小小的桂花上,冷露无声,桂花绽放,诗人仰望着桂花,感受到了丝丝的寒意,此时的安静,让诗歌的意境变得悠远。 (二)描绘画面 活动一:请大家描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画面。 上联展现的是这样一副画面:月色皎洁,月光洒在庭院中,好似给庭院铺上了一层霜雪,树上喧闹的鸦鹊已经安静栖息了,清冷的秋露点点无声,悄然间打湿了树上开得正盛的桂花。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这首词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抒情词,通过描绘中秋之夜的月色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朗读、翻译、赏析等方式来理解和感受诗歌的内涵。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二、核心素养 -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本词,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学习本词,学生能够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通过学习本词,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和艺术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本词,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三、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和情感,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及词的艺术价值和美感。 四、教学方法 - 朗读法:通过朗读词作,让学生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 翻译法:通过翻译词作,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和意义,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 赏析法:通过赏析词作,让学生感受到词的美感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讨论法:通过讨论词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和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在中国,你随便翻开一本古诗词集,抖一抖,可能会掉下许多“月”字。你看啊,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3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案_13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参赛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课班级: 单位地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2、理解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词的方法,通过朗读《水调歌头》,理解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赏析词的重点句子的能力。 (德育目标: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人生哲理。 (难点: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新课 通过猜作者和交代写作背景导入新课,通过老师编写的“生于北宋间,家乡在眉山。此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此家竟占三。诗词与散文,苏黄辛欧阳。文学书画家,造诣堪称高。缘政见不同,贬

谪至密州。江城子记梦,无处话凄凉。熙宁九年间,明月几时有。”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字号、朝代、出生低、文学地位等等,了解写作背景,顺利导入新课。 二、预习汇报 通过预习《水调歌头》你都知道了什么?(温馨提示:词前小序、文题解读、文学常识(作者)、写作背景、字音字词等) 三、指导朗读 一)、先听读范文,通过听读和视觉感受,理解文章大意。 1、提要求: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要读准字音,读清句逗,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2、学生朗读。 二)、根据词义指导学生学会朗读。 1)、开篇问月,宜用升调来读,读出对月亮的向往。“我欲”句宜用升调读出期盼,“又恐”句宜用降调读出惊恐、孤独,“起舞”两句感情已升华,应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知足常乐的感情。 2)、“转朱阁”三句属于过渡句,应读得轻缓;“不应有恨”两句应读得急促写,读出反诘的语气;“人有悲欢离合”三句要读得缓慢一些,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最后两句诗蕴含着词人的美好祝愿,要读得慷慨高昂些。 三)、配音乐让学生朗读。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3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案_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 2、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词牌的相关知识; 4、领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5、学习苏轼旷达的胸襟,领悟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6、记住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想 (一)教学流程: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1.采用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经过学生讨论、释疑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3.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4.提供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写作赏析文章,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二)媒体设计:ppt课件。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春江花月夜》,意境很美。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 (说明: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营造一个相对熟悉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信息储备,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回顾词的知识和走进苏轼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展示课件“词牌”。) (说明:温故,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本文的学习提供相关的知识基础。)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检查预习,让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老师提供相关补充(展示课件“作者”及“背景”)。明确: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文本类型:主题型文本 课堂特色:诵读词矛盾法 【导读语】本课由“飞花令”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然后以“问”切入,让学生找出作者问了哪些问题,进而探讨问的内容,由此感悟到作者的孤寂之情,紧接着又抓住“舞”字,来探究作者的内心情感,在翩翩起舞之中作者那种失意矛盾之情跃然纸上,最后用一个“愿”字引领作者的思想境界。“问月”“舞月”“愿月”,苏轼对月三问,自问自答,月亮虽美,却过于清寒,还不如人间(何似在人间):人月无常,自古皆然,这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人们唯有适应,唯有兄弟友爱来补偿,唯愿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存在。 第一部分导入学习“月”的飞花令 师:我们玩个带“月”的诗词飞花令,好吧? 生:好。 师:待月荷锄归。 生:月下飞天镜。 生:月是故乡明。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个是古文啦! 生:明月别枝惊鹊。 师:这么多带月的诗句,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对象。今天我们就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二部分青天有月一问之 师:大家课下已经背诵这首词了,下面我们体悟这首词的内容。我们先译读词的内容。 【投影展示】 这首词作于丙辰年(1076)中秋节。这时,苏轼近40 岁,因为在变法上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发生分歧,政治上不得意,便自己申请下调地方,开始在杭州做官。后来为了能够和在济南做官的苏辙离得近一点,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贫穷的山东密州做官。虽然地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可由于种种原因,与胞弟苏辙(子由)已有七年未见。这年中秋,词人对月畅饮,乘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师:上片写什么内容? 生:问天上是什么年代,想回去,又担心冷,于是在月下起舞。 师:问青天,这是一个奇特的想法! 生:问天,抒发奇想。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阅读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案_10

《诗词三首》之《水调歌头》教课方案教课目的: 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苏轼的相关文学知识和写作背景,掌握要点 字词的音义,理解课文粗心;培育学生朗诵能力,以读促学,以读 促悟,领悟词中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经过频频朗读领会感情,指引学生理解作者旷达 的胸怀和美好祝福;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现实生活接轨,培育学生踊跃、健康、 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课要点: 以读促学,培育学生朗诵能力,经过频频朗读领会感情。 教课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旷达胸怀。 教课方法:朗读法、情境教课法、沟通研究法。 教课课时: 1 课时 教课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作者(月亮代表“我”的心) 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大家都知道啊,很好。苏轼,北宋大文豪,一世写了 3000 多首词,此中写月的有 570 多首,苏轼写月常常和他的心境相连。我们一同来看他写月的诗词(幻灯片)。

第一句:元丰五年十二月,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第二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三句:夜阑风静欲归时,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苏轼写月,月寄望着他的友谊、爱情和亲情,月代表着他的心境。既然苏轼对月情有独钟,那么苏轼被贬密州时,又是如何的心情呢?我们一同来看今日的课文《水调歌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中秋月夜同思亲) 1、自由地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能够多读几遍!联合课本右半边的说明,认识诗词的粗心。 要点字词:琼楼玉宇、何似、绮(q ǐ)、婵娟 2、理清层次: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篇文章很短,不到一百个字,但老师仍是精简了一下,用四字词语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归纳,请看大屏幕,可是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次序打乱)请依据课文内容,把上边这几组词调整一下,与课文内容保持一致。 明月何时把酒相问 不知天年欲乘风去 恐高畏寒起舞人间 月影彷徨独我难眠 不该有恨分别月圆 月人相像自古难全 美好期盼千里婵娟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 教学目的: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这首词。 2、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以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你能背一些咏月的诗词吗?(预习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千年以前,大文豪苏轼也在中秋明月下对酒当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他的词。 【教学提示】 可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琼.(qióng) 绮.(qǐ) 婵娟 ..(chán) (juān) 阙.(què) 2.作者链接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3.背景链接

《水调歌头》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备受折磨,被贬黄州。写此词时,作者39岁,除政治不得意外,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七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三、读月知味 1.听读 倾听教师配乐范读,进一步感受诗词情境。 2.自读 自由诵读,划分节拍,读出词的特点。 预设:这首词为比较典型的双调词,语句悠扬婉转、摇曳多姿。 3.译读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4.齐读 带感情齐读,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做出相应的态势语言,可配钢琴曲《思乡曲》。 【设计意图】诵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初步领略到诗中的情。 四、赏读课文,品析语言 (一)初步感知:读出情感了,我们还要懂得词的情感透过刚才的读,你读到了些什么呢?或者你有怎样的问题要提出来供我们一起探讨? 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幻灯片8)说东坡的这首词可以说是中秋词中的千古绝唱如此高的评价,让我们不得不再对这首词做一番深入赏读 (二)深入品读: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引出小序小序有什么作用?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豁达坦然最风情——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词三首》整合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早读大家已经预习了诗词,这节课我们学习《诗词三首》这三首诗歌。 二、朗读诗歌明其体 师:这三首诗歌体裁是不一样的,它们分别是? 生:乐府诗,格律诗,词。 师:不同的体裁,其节奏和韵律是不一样的。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三首诗词,边读边思考,它们读起来有什么区别? (学生朗读) 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句子整齐,节奏分明,朗朗上口。 师:请你带着节奏感读两句。(生读) 生:《水调歌头》句子有长有短,读起来灵活自由,像唱歌。 师:挑几句读读。(生读) 师:不错。词又叫长短句,就是当时的歌词,配上音乐是可以唱的。再想想,词完全自由吗?生:词是有严格的格式的,所以叫填词。 师:《行路难》呢? 生:《行路难》是乐府诗,和律诗有点像,有节奏感,似乎读起来比律诗有气势。 师:是,这首乐府诗比律诗长,而且李白的诗歌气势就足。看看这三首诗歌的韵脚。 生:第二首压en韵,第一首有两个韵脚,分别是an和ai,第三首压an韵。 师:是,第一首于第四联换了韵脚。其它两首没有换。 屏显: 乐府诗:“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可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感情跌宕多姿之妙。”“形式以七言为主,兼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徐志平) 律诗: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 词:语句悠扬婉转,摇曳多姿。 师:请根据老师标注的朗读提示,三个小组每组齐读一首,读出诗歌各自不同的特点。三、分析诗歌感其悲 师:这三首诗歌体裁不同,但写作背景相似。我们一起来看: 屏显: 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可是入京后,却没被皇帝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赶出长安。《行路难》即作于被迫离开长安时。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变法失败后多次遭贬,826年奉调回洛阳。这一年,他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白居易在宴席上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予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不高兴,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提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之后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1074年)知密州。丙辰(1076年)中秋,词人与胞弟苏辙已七年未得团聚。 师:相似之处在哪里? 生:李白是被赶出京城,刘禹锡是被贬了二十三年,苏轼也是被贬六七年。 生:他们都仕途不顺利,人生不如意。 师:概括得漂亮!仕途不顺,人生逆旅,这三位诗人内心都曾苦闷、失落、悲伤。看这些写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教学难点: 1、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方法:朗诵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月亮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众多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到今天我们学过的有关“月”的古代诗文你还记得哪些?请同学来说说。 (预设)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看来同学们对月的诗句也记忆深刻呢。 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他将围绕月亮向我们诉说些什么。 二、诵读 鉴赏文学作品,首先就是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2个要求来读。 1.生读。 (要求ppt) 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有板有眼地读。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活动:生先自由读2遍。然后由一名学生朗读,一名学生点评。预设:学生可能达不到第3个要求,但是真正要读出作者的感情和自己的体会,就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三、品读 (一)借月抒怀 1.知其意,然后了其情。同学们会发现这首词每一句都围绕着一个事物来写,——月。那词人借“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 预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2.词中有没有很明显的表达?——怀子由(板书) (小序)小字部分,我们知道词通常分为上片和下片,很好区分,但这个小字部分又是什么呢?我们称之为小序。有的词有小序,有的没有,那为什么要写小序呢?也就是这个小序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交代了时间、缘由、目的。 现在词人告诉我们写作的目的是“怀子由”,你怎么理解怀?——想着、念着、心里放不下。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实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教学实录【设计意图】 李白的《行路难》、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的《水调歌头》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两首唐诗,一首宋词。这三首诗词体裁形式各有特点,诗词抒情言志的本质在其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同时作品语言表象背后的深层内涵是其内在积极正向精神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最终能够探寻并获得的思想启迪。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诵读,整体感知情感变化 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在第三单元的古诗文学习中,我们向范仲淹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向欧阳修学习“与民同乐”的生活观,向张岱学习“享受孤独”的处世哲学,古人先贤的智慧给予我们太多精神上的营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词三首》,去学习他们的正向思维。一起来吧! 【屏显】 请大家自由朗读三首诗词,整体感知感情基调。 师:我们先来读第一首《行路难》,请一位诵读优秀的孩子来读。 (生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 生1:我觉得他读得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后几句读出了诗人的豪情。 生2:我觉得他前半部分读得没有感情不够压抑。 师:你认为前几句应该怎么读?你来试试吧! (生2读) 师:两位同学读出了诗歌前后的情感变化,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吧! 生3:我找到的是“心茫然”,要读的迷茫伤感一些。紧接着是两个说明困难重重的诗句,读得压抑,最后一句要高昂有激情。 生4:我补充一下,中间那个“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需要读得急促点,因为字少了,节奏就快了很多。

师:说得真好啊!我们按照他们的分析来读一读。 (生读) 还有一处写到以前的两个人物,大家读一读。 (生读) 生5:这两处看课下注释写的表明作者也想要像他们一样,说明虽然前路迷茫但是内心还是有希望的。要读得比前面平缓些。 师:同学们,按照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整首诗的感情变化是:一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苦闷惆怅,再到后来仍有希望,但是斗转直下变得低沉,最后昂扬激情。让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再读诗歌吧! 【屏显】 苦闷——惆怅——抱有幻想——低沉——昂扬 师:我们先来读第一首《行路难》,请一位诵读优秀的孩子来读。 (生读) 师:谁来点评他的朗读。 生1:我觉得他读得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后几句读出了诗人的豪情。 生2:我觉得他前半部分读得没有感情不够压抑。 师:你认为前几句应该怎么读?你来试试吧! (生2读) 师:两位同学读出了诗歌前后的情感变化,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说说你的发现吧! 生3:我找到的是“心茫然”,要读的迷茫伤感一些。紧接着是两个说明困难重重的诗句,读得压抑,最后一句要高昂有激情。 生4:我补充一下,中间那个“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需要读得急促点,因为字少了,节奏就快了很多。 师:说得真好啊!我们按照他们的分析来读一读。 (生读) 还有一处写到以前的两个人物,大家读一读。 (生读)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13.《水调歌头》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国民代表苏轼 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第一,学生能够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第二,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第三,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文本解读】第一,这首词作充满词人丰富的想象,使得意境开阔,奇绝瑰伟。第二,深沉的人生积淀充盈在字里行间,既充满人生无奈,又努力创造未来的情感。第三,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忠、悌”在本词也可体悟。 【学情分析】学生对诗词停留在理解表层字词句的意思,不能较深体悟词人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魅力。能通过找韵脚,感知韵律美,但是如何读出美感,也是浅尝辄止。 【教学目标】 1.积累词人的相关文学常识,并能背诵本词。 2.把握词作中“月亮”的象征意义,并能从中体会词人复杂的人生感慨。 3.赞美词人兼具“仁、义、忠、悌”的高尚情操,引导当今青少年心中应有家国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身穿长袍,手持一扇走出,缓缓念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大家知道我是谁吗?(生说:苏轼)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我四年前在杭州任通判的时候写的,而如今,我又被调任密州做通判,也就是山东地界了,任官二十载,满心装着我的国,我的民,我的家。 二、知“我”有多少——学生分享储备知识,教师补充 1.唐宋八大家之ー,三苏之一。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学什么就成为什么“大家”,可谓才比天高,但命运多舛,一生在政治的漩涡中沉浮。有抱负的政治家,希望被朝廷重用,渴望有所作为。19岁中进士第,主考官欧阳修为避嫌把原本第一等的苏轼改为第二等,当看到苏轼的文章时大为感慨,宋朝庭出了个人才。 2.豪放派代表,作品(以前学过的文章),如《记承天寺夜游》:乐观旷达的胸襟。 3.王安石变法,直击百姓生活现状,直言上疏变法利害。 4.被贬密州政治失意,与苏辙六年未见。 正值中秋夜,面对皓月当空,苏轼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为求自我解脱,举杯浇愁,并作此词。 三、懂“我”有多深——学生交流分享感受,教师补充 (一)品读上片 1.一读正音:又一个中秋节,我与同僚畅饮,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同学们,请你们读读我的词,看看你们能否读对啊 重点字音及意义:宫阙胜琼楼绮婵娟 2.读对并不代表读懂我,你知道“我”现在想去哪里吗?最终去了吗?为什么?

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中的一首,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也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八年级接触过词,对这一文体形式并不陌生,对古代诗词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只要联系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注意引导,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知识积累少,而且涉猎面窄,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能力上有限,因此课堂上需要老师的有效引导。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2、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苏轼 怀子由——离愁别绪 叹人生——失意、矛盾 悟真谛——豁达、豪迈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尤其是。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同学们,你们想起了哪些关于“月”的诗句啊? 是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乎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

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古代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二、诵读品味 (一)、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二)、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三)、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问题设置: 1、作者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月亮? 2、从小序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信息? 3、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的句子? 4、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不仅仅是在怀念子由,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那他还有怎么样的感慨在其中?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呢? 6、如何理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7、作者是否一直陷入这样的幽愤与伤感中呢?从哪些词读出来的? 总结: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三、阅读拓展,升华情感 1、出示李白的《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给大家。 比较诗句: 青天有月来几时?明月几时有? 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青天。 我歌月徘徊,起舞弄清影, 我舞影零乱。何似在人间。 唯愿当歌对酒时,但愿人长久,

第14课《诗词三首》教学设计-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学习要素 1.反复诵读,品味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把握诗词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分析作品的意蕴和艺术特点,理解意象、典故的内涵。 3.熟读成诵,体味三首诗词的作者旷达的胸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意象:意象的内涵丰富,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诗歌中 融入了作者情感的物象。 2.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等,往往寄寓了作者的情 感。 3.诗歌情感形象化:用绘制情感走势图的方式,直观呈现诗歌情感的跌宕起 伏,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二、文本解读 1.《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常用来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创作于他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当时诗人的政治生涯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陡然转变成”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失意。组诗主要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课文选取的《行路难》(其一)是第一首,表达诗人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情。诗歌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情感起伏跌宕,表现了李白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挣扎的内心变化。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被贬,与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逢。彼此欣赏的二人在酒席上初见,喜不待言。酒席上,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对刘禹锡被贬滴的遭遇深表同情,刘禹锡遂写此诗回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诗情跌宕起伏,意气低回盘折,悲慨而不失豁达豪迈之态,雄健又具含蓄蕴藉之趣。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水调歌头》 这首词是公元1076 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读来大气通达。词前小序将作词的时间、背景以及目的都交待明确。《水调歌头》是一首词,词盛于宋,这首又是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的作品。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撤较近的地方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而苏辙在济南,中秋之夜想念亲人而作此篇。 这首词以天问开头,不问人直接问天,尽显作者的豪迈之气。对天上琼楼玉宇,谁人不向往?人间种种不平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谁又不想摆脱这烦恼的世间呢?然而“高处不胜寒”,急转直下,又坚定地留在人间。下阕由月引发,月照无眠之人,为何无眠,自然望月怀人。在中秋这一节日更是忧伤,可是月哪有时时刻刻圆?既然如此,人又哪能没有悲欢离合呢?词人的豁达与乐观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这首词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1.《行路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