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吕氏春秋》导读

《吕氏春秋》导读

《吕氏春秋》导读
《吕氏春秋》导读

《吕氏春秋. 两则》(导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借事说理的手法。

2.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3.掌握文言词语:方、引、遽、任、涉、惑。疏通文意。

二.教材助读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代杂取各家的长处而被称为“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吕不韦原是个大商人,后来当上了丞相。他广招门客,据传有三千多人来投奔他。吕不韦让他们各抒己见,相互讨论,最后写成了《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杂取诸子百家学说,大体上是利用参考了儒家的《易》、《诗》、《书》、《礼》等典籍和政治思想,吸取了道家、法家、名家、兵家的学说观点,经过综合改造,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医学、文学等各方面内容的庞杂理论体系。作者的用意是要综合诸子百家,总结历史经验,为即将到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提供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

《吕氏春秋》与其他先秦散文不同。它的行文和语言非常精炼,句式较短,信息量较大,且比较生动。据历史记载,吕不韦在这部书写成后,将它挂在城门口,出了悬赏告示,说谁能为这本书找到可以添上、去掉或改换的字,立刻赏赐千金。结果很长时间,没有人敢来领赏。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故事。

《吕氏春秋》在论述一个观点时,常常用简明精炼的语言,击中问题要害,也往往用一个小故事或小寓言作形象的描述,揭示问题本质。所以,《吕氏春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三.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其子岂遽

..善游哉()()⑵亦必悖.矣()

⑶楚人有涉.江者()⑷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⑸遽契.其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见人方引

..婴儿而欲.投之于江中()()()

⑵人问其故

..()()

⑶此其父善.游()

⑷其父虽.善游()

⑸其子岂遽

..善游哉()()

⑹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⑺楚人有涉.江者()

⑻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⑼遽契

..其舟()()

⑽.是.吾剑之所从坠()

⑾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⑿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两个故事

《引婴投江》

《刻舟求剑》

三.课后练习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这本书又名《》,由组织门客编撰,他是时期的政治家。

2.翻译句子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于江中

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选择题

(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中。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如画蛇添足、买椟还珠、滥竽充数等。

B.“引婴投江”最可笑的“言”是“此其父善游”;“刻舟求剑”最可笑的“行”是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C.“引婴投江”是说如果时间变了,做事方法不变,必然会导致失败;“刻舟求剑”

是谁如果地点变了,做事方法不变,必然会导致失败。

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方式,让人感觉他愚蠢至极。

(2)对《引婴投江》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某人“引婴投江”的理由是婴儿的父亲擅长游泳。

B.“其子岂遽善游哉”意思是“他的儿子难道就擅长游泳吗?”

C.本文以孩子和父亲游泳的故事,告诉我们游泳要靠自己训练。

D.本文的寓意是处理事情不能主观臆断,而要根据实际,灵活变通。

4.填空题

(1)文中楚人“惑”的具体表现是

(用自己话作答)(2)“引婴投江者”的荒谬表现在

(用自己话作答)(3)楚人找不到宝剑是因为

(用自己话作答)(4)“引婴投江”告诉我们

的道理。

这则寓言常用来讽刺的人。(5)“刻舟求剑”告诉我们

的道理。这则寓言常用来讽刺的人。

五.课外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经变而益处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使.人先表澭水()循.表而夜涉()

向.其先表之时()此其所以

..败也()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澭水上涨,但楚国人不知道,仍然顺着水面在趁着夜晚渡水。

B.澭水翻滚,但楚国人没知识,仍然顺着原来设置的标记夜晚渡水。

C.澭水暴涨,但楚国人不知道,仍然顺着原来设置的标记夜晚渡水。

D.澭水的好处,楚国人没知识,仍然顺着水面在趁着夜晚渡水。。

3.荆人偷袭宋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4.你从楚军的失败中得到的启发是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锥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欲负.而走()遽.掩其耳()

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范氏逃亡的时候,百姓中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B.范氏家人都死了,百姓都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口钟。

C.范氏家里死人了,百姓中有个得到一口钟的人。

D.范氏家人都死了,百姓中有不少人得到了一口钟。

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3.“掩耳盗钟”后演变为“”,这个人“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的实质是,请从生活中举出类似例子:

答案

三.1.略2.⑴正要,正在拉想要⑵他原因,缘故⑶善于,擅长

⑷虽然⑸难道就⑹处理荒谬⑺渡⑻落⑼急忙,快用刀刻⑽.这里⑾寻找⑿如,象这样糊涂,迷惑3.略

三.1.吕氏春秋吕览吕不韦战国2.略3.(1)C (2)C 4.(1)剑掉下去时,楚人只在船上做计划,等船停下来再按船上的记号下水找剑。(2)处理事情不考虑对象的变化。(3)船在行,而剑停在原地。(4)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将会酿成大错。做事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是主观臆断(5)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不能因时制宜

五.(一)1.派遣顺着先前……的原因2.C 3.荆人虽按照标记准则去行动,却没有根据外部情况的变化而采取措施。4.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善于变通。

(二)1.背就2.A 3.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

不教之教 读音:bù jiào zhī jiào 释义: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出自:《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造句: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不教之教。 用法: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保持着朴素的传统,这对我们是~。 按兵不动 读音:àn bīng bù d?ng 释义: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出自:《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造句:又听得寨前炮响,史文恭按兵不动,只要等他入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 博闻辩言 读音:b? w?n biàn yán 释义: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出自:《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不偏不党 读音:bù piān bù dǎng 释义:不偏向任何一方。 出自:《吕氏春秋·士容论·士容》:“士不偏不党。” 不知轻重 读音:bù zhī qīng zh?ng 释义: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自:《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造句:婆子们不知轻重,说是这两日有些病,恐不能就好,到这里问大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九回) 尝鼎一脔 读音:cháng dǐng yī luán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造句: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读音:yāng jí chí yú 释义: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自:《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造句:我是个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端惹出许多是非。(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 登高望远 读音:dēng gāo wàng yuǎn 释义: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自:《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伐性之斧 读音:fá xìng zhī fǔ 释义: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出自:《吕氏春秋·本性》:“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劝学全文(翻译,字词解释,鉴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吕氏春秋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吕氏春秋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1.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鴈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鴈能鸣,一鴈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杀其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吕氏春秋·必己》)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取它。庄子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2.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左尹宛曰:『我贱人]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宛欲饮令尹酒。』又谓]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寘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宛,杀之。国人大]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吾几祸令尹。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吕氏春秋·慎行》) 【译文】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及翻译简介

吕氏春秋劝学》原文及翻译简介 吕氏春秋卷四孟夏纪劝学 【原文】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②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③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④。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注释】 ①劝学:勉励人们勤学。劝,勉励。本篇阐述的是儒家学说。②人亲:指父母。③师:指老师。④疾学:努力学习。疾: 力。 【译文】 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顺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诚更显达的。忠孝是君主父母所十分欣赏而想得到的。显达荣耀是臣民子女所十分希望拥有的。但是君主父母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臣民子女不能达到他们的愿望,这是由于不懂道理信义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不懂道理信义是由于不学习的原因所造成的。学生的老师博学而有才华,我不信学生就成不了圣贤的人。圣人存在的话,天下就可以被治理。圣人在右边则右边被敬重,圣人在左边则左边被敬重,所以古代贤能的君主没有不尊敬老师的。尊师就不计较他的贵贱、贫富。如做到这样就能使声名显达,品德行为受到表彰。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教化,不在于对学生贫贱、富贵看轻或看重,而在于看重学生的思想态度。一个人可以做到这样,其他的事就没什么不可办的了,所要办的事都可完成,所希望的都可达成,这是由于得到圣人教化的原因。圣人来自于努力学习。我还没听说过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才华出众的名人这种事。 【原文】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①者,兑②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③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④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⑤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

《吕氏春秋》译文

]《吕氏春秋》原文及译注 1.庄子行于山中,见木甚美,长大,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弗取,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以不材得终其天年矣。”出于山,及邑,舍故人之家。故人喜,具酒肉,令竖子为杀鴈飨之。竖子请曰:“其一鴈能鸣,一鴈不能鸣,请奚杀?”主人之公曰:“桑 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将何以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于材、不材之间。材、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则不然:无讶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禾为量,而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此神农、黄帝之所法。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成则毁,大则衰,廉则剉,尊则亏,直则骫,合则离,爱则隳,多智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吕氏春秋·必己》)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取它。庄子问他们这是什么缘故,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2.荆平王有臣曰费无忌,害太子建,欲去之。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无忌劝王夺。王已夺之,而疏太子。无忌说王曰:『晋之霸也,近于诸夏,而荆僻也,故不能与争。不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求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王说,使太子居于城父。居一年,乃恶之曰:『建与连尹将以方城外反。』王曰:『已为我子矣,又尚奚求?』对曰:『以妻事怨。且自以为犹宋也,齐、晋又辅之,将以害荆,其事已宛,国人说之。无忌又欲杀之,谓令尹]集矣。』王信之,使执连尹。太子建出 。左尹宛曰:『我贱人]宛曰:『令尹欲饮酒于子之家。』]宛欲饮令尹酒。』又谓]子常曰:『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必来辱,我且何以给待之?』无忌曰:『令尹好甲兵,子出而寘之门,令尹至,必观之,已,因以为酬。』及飨日,惟门左右而寘甲兵焉。无忌因谓令尹曰:宛,杀之。国人大]宛将杀令尹,甲在门矣。』令尹使人视之,信,遂攻]『吾几祸令尹。怨,动作者莫不非令尹。沈尹戍谓令尹曰:『夫无忌,荆之谗人也,亡夫太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今令尹又用之,杀众不辜,以兴大谤,患几及令尹。』令尹子常曰:『是吾罪也,敢不良图。』乃杀费无忌,尽灭其族,以说其国。动而不论其义,知害人而不知人害己也,以灭其族,费无忌之谓乎!(《吕氏春秋·慎行》) 【译文】 楚平王有个大臣叫费无忌,嫉恨太子建,还想除掉太子。平王从秦国给太子建娶了个妻子,长得很美,费无忌劝平王把她夺过来,平王就照他说的做了,从而疏远了太子。费无忌劝平王说:“晋王之所以称霸,是因为距各诸侯国近,而我们楚国太偏僻,不能够与晋国争霸。不如扩大城父城,将太子安置在那里,以谋取北方的宋、郑、鲁、卫,大王您收取南方的吴越,这样就可以得天下了。。 王很高兴地同意了,让太子住在城父城里。太子在那里才一年,费无忌就诬陷他说:“太子建与连尹①将要在方城②外发动叛乱。”楚平王说:“他已经是我的太子了,还想要怎样?”费无忌应对说:“因为他妻子的事结了怨,而且他自以为如同宋国一样,有齐国、晋国的帮助就可以加害于我国了,他们已经谋划好了。。 王相信了他,派人逮捕了连尹,太子建跑掉了。左尹③郄宛,楚国人都很爱戴他,费无忌又想杀他,就对令尹④子常说:“郄宛想请令尹您喝酒。”又去对郄宛说:“令尹想来你家喝酒。”郄宛说:“我地位低贱,不足让令尹有辱身份到我这里喝酒,如果他一定要来,我该如何招待他呢?”费无忌说:“令尹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吕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知分》原文及翻译 吕氏春秋 原文: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与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穷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与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者,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造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迭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审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译文: 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与崔杼盟誓时,而不改变自己遵守的道义。延陵季子,吴国人愿意让他当王而他却不肯当。孙叔敖几次当令尹并不显得高兴,几次不当令尹也并不显得忧愁。这是因为他们都通晓(义理)啊。通晓(义理),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楚国有一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那得到了一把宝剑。他回来的时候坐船渡长江,到了江心,有两条蛟龙从两边缠绕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对船工说:“你是否见到过两条蛟龙缠绕住船,龙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船工说:“没有见过。”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宝剑,说:“我至多不过成为江中的腐肉朽骨罢了,如果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于是跳到江里去刺杀蛟龙,杀死蛟龙后又上了船,船里的人全都得以活命。孔子听到这事以后说:“好啊!不因为将成为腐肉朽骨而丢掉宝剑的,大概说的

《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辅佐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 《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战国晚期的吕不韦,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人。他由商入政,扶立国君,进入政治高层。他志向宏大,主编《吕氏春秋》,留下了“一字千金”的典故。

劝学全文翻译

劝学全文翻译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而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更加寒冷。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从而形成车轮,它的弯度符合规。即使又晒干了,不会再变直。是因为用火熨木使它弯曲的缘故。因此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变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锋利,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日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知识;我曾经提起脚跟远望,不如站在远处见得广。站在远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然而人站在远处也能看见;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强,而听的人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够达到很远的地方;借助船只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擅长借助于外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累土壤形成山,使风雨兴起;积累水流形成深水,使蛟龙生存,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半步,没有用来到达很远的地方的办法;不积累小的水流,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一跃,(距离)不足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刻着停了,腐朽的木材也不会折;不停地刻,金石都可以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心专一(的缘故)。螃蟹六条蟹脚两只蟹钳,不是蛇鳝的巢穴不可以寄托的缘故,(这是)因为用心浮躁(的缘故)。)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借事说理的方法。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做事不能主观臆断的道理。 3、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成诵,自主学习,学生讨论质疑。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作品,我们学过哪“几家”的作品?听过杂家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中的两则寓言,看看杂家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二)简介杂家。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撰写的。《吕氏春秋》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杂取诸子百家学说,大体上是利用参考了儒家的典籍和政治思想,吸取了道家、法家等各家学说的观点,初步形成了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军事、医学、文学等各方面内容的庞杂理论体系。吕不韦编此书的用意是要综合诸子百家精华,总结历史经验,为即将到来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权提供一个长治久安的治国方案。课文中的两则寓言都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察今” 的意思明察当今实际情况,不死守故法。 (三)朗读《引婴投江》 1、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注意“过、方、引、啼、故、遽、任、悖”的词义理解。 注意“婴儿”在此处是指小孩。 2、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预设:课文中“其父虽善游……亦必悖矣。”是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者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预设2):作者评价“引婴渡江”的词是什么?前面叙述的事件,“悖”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引婴渡江——举动荒谬;“其父善游”——言论荒谬。 预设3)、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有调侃、嘲讽的意思,驳斥了“此其父善游”言论的荒谬。 预设4)总结本文的寓意: 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将会酿成

《吕氏春秋》仲夏纪原文及翻译.pdf

《吕氏春秋》仲夏纪原文及翻译 【仲夏】 一曰: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 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 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螂生,鸡始鸣,反舌无声。 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 菽与鸡,其器高以觕,养壮狡。是月也,命乐师修鞀鞞鼓,均琴瑟 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埙篪,饬锺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 川百原,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祭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 以祈谷实。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 庙。令民无刈蓝以染,无烧炭,无暴布,门闾无闭,关市无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其群,则絷腾驹,班马正。是月也,日长至, 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揜,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 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 阴之所成。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是月也,无用火南 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登山陵,可以处台榭。仲夏行 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於疫。 【大乐】 二曰: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 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 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 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阴阳。 萌芽始震,凝氵寒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於和,和出於 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 乐乃可成。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不辟,乐乃可务。务乐有术, 必由平出。平出於公,公出於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

秦代文学简介

第一章秦代文学简介 公元前辈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帝业,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公元前辈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宣告秦朝的灭亡 秦虽然国运不长,但在历史上的地位同后来的隋朝一样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等,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采取严酷的文化政策,如焚书坑儒等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对后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也是整个秦代文学不发达,有“秦世无文”之说。秦代文学概况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吕不韦的《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撰,共十二纪,八览,六论,二十余万字,兼取众家之思想,内容驳杂。许多故事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曾“布咸阳之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史记. 吕不韦传》。着显示出学术与文章的分离。 2,李斯的《谏逐客书》。鲁迅说“秦代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李 斯是秦代文学的唯一代表作家。这篇文章历数秦穆公以来秦国 因客卿的帮助而成霸业事实,要用人惟材,不能限于一地。所 以,他说:“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 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 庶,故能名其德。”

3.秦代刻石文。多出自李斯之手,在内容上多歌功颂德,在形式 上多四言韵文,是我国最早的碑石文。 4.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永远是文学中最有生命的力量.《汉书》 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说法。如:“声男慎勿举,生哺又脯。 不见长城下, 尸骸相支拄”。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 第二章汉赋 第一节概论 一、赋的起源 在“诗经六义”中有风,雅,颂和赋,比,兴的说法。 赋就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本意就是铺陈直叙。 到了战国后期,赋便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第一次以“赋”为名的是荀子的《赋篇》。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二赋的特征 1.“不歌而诵谓之赋”《汉书》·在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是用来个歌唱的,而赋不能入月歌唱,只能诵读。这时候,“赋”由一个动词演变成表示一种文体的名词。 2.“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大都篇幅较长。 3.“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艺概》。 三.赋的分类 1.骚体赋:产生于汉代初年,还没有脱离楚辞的痕迹。代表作有贾谊 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劝学》译文

《劝学》译文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荀子》中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着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课文点译】 【课文全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

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名家点评】 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

《吕氏春秋·察传》译文

察传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之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参考译文】传闻不可以不考察,由于多次流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愚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了如果能仔细考察,就有好处;听到了如果不仔细考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了解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了解了孙叔敖,并仔细考察了他们,因此国家在诸侯中称霸。吴王从太宰嚭那里了解越王勾践,智伯从张武那里了解赵襄子,没有考察(就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必须仔细选择,对于人都必须按照情理来检验。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把音乐传授给天下老百姓并教化他们,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任用了他,舜把他任命为乐正。夔于是确定了六律,使五声谐和,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让音律调和,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因而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谈论这件事,以至传播这件事到了宋君那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询问这件事,姓丁的答道,“(额外)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从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获取见闻,不如没有见闻。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形相似。”到了晋国探问这件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却是正确的,有很多似乎正确却是错误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做到慎重呢?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考察听到的传闻,就可以了解真实的情况了。

《吕氏春秋》名言精选(原文与翻译)

《吕氏春秋》中的名言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招:射的目标,箭靶。一万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不被射中的。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悖(bèi备):混乱。持国:保持目家安定与繁荣。过几句大意是:治理国家投有一定的法制就会大乱,死守故法不知变革也会大乱,混乱动荡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上为天子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 地位高至皇帝也不骄傲,低至百姓也不烦闷,这才是道德完备之人。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 上天不会给两次机会,时机也不会长久停留,人的才能不会在做事时两方面同时达到完美,事情的成功在于适逢其时。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想战胜他人,就必须先战胜自己;想和他人辩论,就必须先说服自己;想理解他人,就必须先理解自己。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好剑只期求它能斩断东西,不期求它有“镆铘”的美名;好马只期求能行千里,不期求它有“骥骜”的美名。实际上用来形容好东西只要有用即可,不在乎有着怎样的美名。“镆铘”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名剑。“骥骜”是中国古代千里良驹的代名词。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夺:侵夺,改变。丹:朱砂。这几句大意是:石头可以击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研成末,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颜色。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 听别人的话不能不加以分析、考察,否则就不能区分好坏善恶的界线了。平常所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就是说对别人的话要加以分析。听来的话不加以分析,不仅无法区分是非曲直,好坏善恶,而且还会上当受骗,给工作带来失误。 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吞舟之鱼:大鱼。陆处:处于陆地上。这两句大意是:大鱼若处于陆地上,莲蝼蛄蚂蚁都不如。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讁。 节目:树身上的节结。瑕讁(zhè柘):指玉的小疵病。这两句大意是:一尺长的树木一定会有结节,一寸长的玉一定会有小的毛病。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 乡(xiàng向):同“向”。睹:看见。这两句大意是:向东面看的,自然看不见西面的墙;向南面看的,自然看不到北方。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假:借。本句大意是:善于学习的人,总是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 若:好像。这几句大意是:战争像水火一样,使用得妥善,能给人带来幸福;使用得不妥善,则会带来祸患。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劝学原文和翻译和赏析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吕氏春秋》简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高诱说《吕氏春秋》“此书所尚,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这说明最早的注释者早已点明《吕氏春秋》以道家为主导思想之特征。 《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 后人一般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在管理思想史上,这部书有着特殊的价值。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从学术角度观察,它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从管理角度观察,它充满了功利主义色彩。《吕氏春秋》通过对先秦诸子的修正,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管理思想的全局性、整体性和深刻性上,都有自己的建树。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开启秦汉先声,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 摘要: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们不得不重构神态伦理观念。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吕氏春秋》反映了诸多生态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仍有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吕氏春秋》生态伦理现实意义 早在两千多年前所著的《吕氏春秋》反映了诸多生态思想,留下了珍贵的有关生态的文献资料。作为我国重要文化典籍之一的《吕氏春秋》,包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它把生态环境包括人类在内看作是一个有机之整体,主张取用资源要有度有节等主张,对于今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有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传统。 一、《吕氏春秋》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第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吕氏春秋》中“道”的概念来源于老庄。“道”既是宇宙原初状态,是无始无终普遍存在的,所以不可称道形容。以其浑沌不分,故强称之为“一”。同时也是宇宙间万物运动的总规律,人若能认识和掌握它,便得到了最高真理。《圜道》说:“一也齐(者)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圣王法之,以令其性,以定其正,以出号令。”“一”即是“道”,作为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不能为感觉所把握,也不能为人力所改变,万物的生成、发展都离不开它。了解了它,就等于了解了自然本身,遵循这个总规律去行动,无往而不成功;“道”还指各类事物的特殊规律。“天圜道,地道方”(《圜道》),“道”指天象与地理的规律。 《吕氏春秋》还认为,天地万物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人不能任意支配它。“性者万物之本也,不可长,不可短,因其固然而然之,此天地之数也”(《贵当》)。 由此可知,《吕氏春秋》在讨论宇宙发生论和万物运动规律时,发展了老庄的“道”的观点,,将“道”推广开去,应用于探索各种具体规律。它强调天地自然生成、自己运动,排除了上帝和鬼神的权威,基本上是朴素唯物的宇宙观。第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吕氏春秋》提出“道”的范畴以统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两个新观点“法天地”“因则无敌”。所谓“法天地”,就是人要效仿天地的榜样去行事,人的活动要与天地的性质相适应。只有合乎天、地、人三方面的实际情况,才是真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行动。人的正确行动要“行(其)数,循其理,平其私”。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称之为“数”,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叫做“理”,以自我满足为目的称为“私”。人应该按照事物客观发展趋势和规律去做事情,排除个人私欲的干扰,这样事业才能成功。 “因”的内涵首先是人应该认识、尊重、服从外界变化的规律,顺应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因”也强调人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事物的性质、规律,因势利导,争取事业的成功。因此,“因”不是消极无所作为和因循守旧的代名词,而是既重视“天”的客观性,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