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模因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模因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模因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模因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模因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摘要:将模因理论与翻译相结合,无非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模因”还是一门新兴学科,无论是针对模因论本身的研究还是对翻译模因论的探讨还都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但也证明了这一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旨在通过模因角度使得我们对翻译的研究更加科学与规范,同时也促进翻译模因论这一新兴学术概念在我国的推广和成熟。

关键词:翻译模因研究问题解决对策

翻译是一种社会背景与文化很不相同的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交往,是世界各国沟通和联系的纽带。近些年来翻译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翻译研究的途径得到开拓与创新,研究理论不断深入与发展。“模因(meme)”是翻译领域的新兴术语,是指人类文化的复制因子,是一种文化信息单位。

模因一词原属于生物学概念,是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1]。他认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同生物体的遗传进化过程类似,都需要因子的复制与传播。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究的当属芬兰学者安德鲁.切特斯曼

(andrew.chesterman)和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切特斯曼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他把翻译研究看做是模因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论来解释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并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反映本族文化的镜子,由于中西方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指导以实现顺畅的文化交流。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以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译本为例,探究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标签:目的论;文学翻译;《傲慢与偏见》 一、导语 传统的翻译理论大多以原文为中心,把“信”或“原文中心论”作为评价翻译的最高标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性,认为译文应该是原文语言符号的转换,尤其对于文学翻译,更要忠实于原文。而翻译目的论则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实践的首要出发点,是评价译文的首要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翻译目的论更重视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在不同翻译目的的要求下,译者对原文不必“亦步亦趋”,非“信”不可。文学翻译是一个特殊的翻译领域,本文将结合《傲慢与偏见》的英汉译本进行实例分析,探索翻译目的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 二、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 年代后期的德国,由Hans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包括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是翻译理论史发展的重要变革,表明译者开始更加注重功能和社会文化因素,而语言学及侧重形式的翻译理论不再占主导地位。这种转向得益于交际理论、行为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篇学说以及文学研究中趋向于接受理论的一系列研究活动。翻译目的论发展了具有创新性的翻译观,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它认为翻译并不是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具体的、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预期目的是衡量译文是否成功的标准,需要在进行翻译实践之前确定下来,它反映了译文读者的要求,而读者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翻译目的论推崇翻译标准多元化,是一种以译文功能为取向,注重实用性的解构主义理论模式。 三、《傲慢与偏见》的语言特点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奥斯丁的杰出作品,是一部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长篇佳作。文章以伊丽莎白与达西先生的爱情为主线,揭露了物质在人际关系、婚姻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作品文笔细腻,主题深刻而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奥斯丁通过情感交流、人物对话等方式或讥讽或褒贬地刻画出不同的人物特征。首先,文章语言具有幽默讽刺效果。例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从字面来看这句话是在陈述“有钱的单身男子都需要一个妻子”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Vol.33No.7 Jul.2012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失衡现象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受了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启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仅研究与帝国、殖民活动有关的翻译实践,更是逐渐把触角探到翻译活动背后,探究文化霸权对翻译活动的操纵。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在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体系的解释》中认为后殖民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原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开始之后,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三是研究20世纪末征服者的文化是如何让被征服文化屈服的,被征服文化是如何适应、抵抗征服者文化。”[1]从罗宾逊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后殖民翻译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压迫与反抗的文化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下,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强势国家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违背弱势国家、弱势文化的意愿,对其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导致文化间话语权的不平等,造成弱势文化的“失语”,这一现象在翻译作品数量上可见一斑。根据韦怒蒂的统计,自1984年全世界译自英语的书籍达到22724本,译自西班牙语的书籍为839本,译自阿拉伯语的书籍为536本,译自日文的为204本,而译自中文的仅为163本,比例严重失调[2]。和英语相比,欧洲语种明显处于劣势。而中文与英语相比,差距更加悬殊。译著数量上的差距反映出弱势国家的文化向外传播不多,主要是大量吸收外国文化,这必然导致文化失衡。西方世界可以利用其文化作品,向第三世界输出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文化失衡现象也会导致某些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屈从。一些弱势文化为了摆脱所谓的野蛮落后状态,极力迎合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的这种媚外态度,只会加剧文化失衡,加速弱势文化的萎缩和消亡。因此,在后殖民翻译语境下,揭露强势文化的侵略性、保护弱势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翻译中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 蒂莫志科(Maria Tymoczko)和根茨勒(Edwin Gentzler ) 合著的《翻译与权力》中指出:“翻译不仅仅像语言活动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有着或大或小的权力操纵。反过来,翻译又建构特定文化的权力结构。“[3]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 - nett)在其著作《翻译、历史与文化》中也把权力关系放在翻译 研究的核心地位。那么权力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不仅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实力,还要利用相关知识。而翻译又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翻译就成为权力的工具[4]。权力对翻译的影响最为著名的例子是英国皇室代表与毛利人签订的《怀塘伊条约》,该条约由一名英国传教士翻译成毛利语。为了诱使毛利人签订该条约,他在翻译时用到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由于传教士的刻意翻译,毛利人的很多权力都被忽略。这项条约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权力运作,体现强势者依靠强势地位,借助翻译手段对弱势群体的支配和控制。翻译成为这项条约强加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体现了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体现的是赤裸裸的权力关系,强国对弱国的操纵显性地体现在其行动当中。但是翻译活动却是一种温文尔雅、不彰不显的实践活动,体现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了大规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潮。鲁迅在翻译中强调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即使译文读起来诘曲聱牙,也要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他在《域外小说集·序言》中说:“《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名人译本。特收录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这在讲究忠实通顺的现代翻译者看来,似乎很难理解。但是该翻译原则是根植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开始提倡民主、科学的社会环境中的。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急需找寻促进中国进步的方法,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理念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鲁迅的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西方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文化中探寻救国图存的方法,这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先进文化向心力作用。一种文化吸引着另一种文化效仿、学习,这背后就体现了权力的隐性作用。 翻译是权力关系实施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抵抗权力关系的有力武器。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清政府软弱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卫梦舒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考查翻译实践活动,认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行动本质,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操纵。本文着重探究后殖民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旨在寻求反对文化霸权、促进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研究;文化;权力;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184-02 184--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_读_翻译与帝国_后殖民理论解读_

语言文学 解读小说语言应用 ● 黄 滔 徐刚 赵婉彤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 ——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黄滔 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之下,这是近十几年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研究的新角度。道 格拉斯用独到的角度展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脱离其宗主国后面临的新问题—即在文化和翻译 上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的受前殖民者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 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 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 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 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或不自觉 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 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 “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文化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 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 (Douglas Robinson)于1997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 国内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两本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 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随着研究的深 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 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年第1 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 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等。 二、后殖民主义系统分析 道格拉斯(1997)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的解释》中对后殖民系统分析并归类为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在20 世纪下半叶殖民地怎样适应、抵抗和超 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因此,后殖民指殖民主义结束以后的文化状态; 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 治开始之后,从16世纪起到现在殖民地怎样适应、反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因此,后殖民指殖 民主义开始之后的文化状态;三是研究20 世纪末期所有的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 关系,主要指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应、冲突和抵抗,因此,后殖民也包含当代的政治和文化 的权利关系。罗宾逊认为翻译作为殖民的渠道到翻译作为避雷针为殖民主义崩溃后拯救文化 的不平等性,再到翻译作为非殖民化的渠道阶段,这些阶段在叙事上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 关:在过去,翻译被用来控制教育和塑造殖民地人,现在,翻译依然在后殖民性的政治和文 化的多样性中保持着急剧上升的趋势。罗宾逊认为翻译在目前阶段在殖民和非殖民化方面的 作用依然很明显。 三、理论局限性 本书堪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作者将着眼点放在翻译在帝国主义控制美国、印 度和菲律宾过程中的作用,所选论著也是以英国和印度后殖民关系为主要题材。关于亚洲其 他国家和非洲的后殖民翻译状况鲜有关注。对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及其对翻译68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楼梦》中茶文化翻译

摘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十八世纪的百科全书,书中详细的描述了清代的茶文化,为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从饮茶之人爱喝茶的种类,便可以推断出他们的性格,这对通过典籍来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笔者从翻译的“动态对等”原则和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杨译和霍译的《红楼梦》中关于茶名称的翻译对比,探讨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以便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茶文化;英译茶之名;动态对等;翻译目的论 一、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早在神农时期,茶的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汉代文人提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文化、思想领域又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的茶文化初现端倪。到了唐代,中国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到宋代至明初,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鼎盛时期。因此,我们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茶馆的兴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 二、《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只要一翻开这部古典名著,顿觉茶溢字里行间,芳香飘逸,此书写到茶有260多处,咏及茶的诗词(联句)有10余处,为中国小说所罕见,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中记录了茶之名,茶之具,茶之水,茶之礼,茶之诗词。从这些角度不仅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茶的研究已经到了相当纯熟的阶段,更可贵的是他是借茶来烘托其中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呈现了清代的茶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翻译的目的是目的论中一个极为关键的概念。这有三种解释。(1)译者的目的(如为了金钱);(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为了启迪读者);(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而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法)[1]。从以上的三种阐释中,我们重点来谈谈译文的交际目的。在这一解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读者在翻译中的核心地位。一部译品能否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必须明确目的是什么,想要向读者传达什么思想,只有在目的明确后,翻译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初衷与反响才能相结合。译者应该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确立翻译的意图,以向读者传播介绍为手段进行翻译。要学会跳出文本的小圈子,站在读者与文化的大圈子中去进行翻译。只有把目的、对象都明确了之后,翻译时便能游刃有余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就是说自己始终起到纽带的作用,是一个传输文化思想与情感的媒介,不要带着要让作品成为经典的功利的思想去翻译,也就是要脱离文本[2]46。 四、茶之名体现人之性

论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论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体现人类的思维活动。不同的文化对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语言中的视角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译者要挣脱原语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使原语所传达的信息,所体现的风格一并能被读者完全体会。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语言文化背景及视角差异的基础上,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视角转换。 2.文献回顾 在研究翻译的视角转换这个领域已有不少学者涉及,研究成果也颇丰富。如刘保华在“英汉翻译技巧:视角转换”中介绍了主要的视角转换法;邵卫平在他的“英汉视角对比及翻译中的视角转换”也对如何进行视角转换进行了相关阐述;张小珊在“中英文翻译视角转换浅议”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对这一论题进行了探讨,在这暂不一一列举。本文准备从英汉翻译视角转换的重要性和视角转换的方法入手,就这个论题谈谈我的观点。 3.英汉翻译中的视角转换 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英、汉语在产生的背景、经历的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许多文化的观察视角也就有了很大区别。请看如下一例: What we lose in hake we shall have in herring.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此例中原句用了hake(鳕鱼)和herring(鲱鱼)两种鱼来表示,因为历史上西方人以航海捕鱼闻名,各种鱼类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必需的,从中就可以看出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但如果直译成“我们从鳕鱼中失去的将会从鲱鱼中得到”,中国读者就不明其意了。如果换成中国人熟悉的“东隅”“桑榆”两个词,就能达到意义上的对等,中国读者便能很清楚地了解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 3.1翻译中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考虑如何将原语传递到译语中,而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转换是必不可少的。刘宓庆先生说:“转换是翻译中用得最广泛的变通手段。在一般情况下,转换是获得灵活对应的不可少的应变对策,而失去形式则常常是转换带来的必然结果。”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按照自身文化思维习惯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因而在翻译中因为被传统思维方式所束缚,对原语逐词翻译而无法找到合适的译文。比如,许多人将英语习语“a heart as hard as flint”理解为“心如坚石”来表示意志坚定,而实际上此习语是“铁石心肠”的意思,形容冷酷无情,两者含义相差甚远。有不少人会把“望子成龙”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 dragon”,这是不可取的,因为龙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凶残、暴力。正确的译文是“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somebody”。 由上可见若囿于原语的视角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难以找到地道的表达方式。相反,若将视角适当转换,问题便迎刃而解。由此可见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3.2英汉翻译中视角转换的方法 3.2.1词序的调整 英语表达式中一些修饰成分和词语有其一定的顺序,且不同于汉语表达式中的顺序。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成分顺序的调整,以符合译入语的语序习惯。如: (1).an outstanding contemporary American writer (一位美国现代优秀作家) (2).Mary’s pretty new black leather bag (玛丽漂亮的黑色新皮包)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017891558.html,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作者:左苏皖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2期 摘要: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流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把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行为或文本行为。后殖民翻译理论戳穿了语言乌托邦的神话。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 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 下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暴力政治” 翻译伦理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后殖民翻 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 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后殖民主义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尼兰贾娜说:“所谓后殖民图景指的是百家争辩、竞相解释或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翻译建构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近年来,随着后殖民主义思潮逐渐渗入翻译理论界,许多英美翻译理论家开始对蕴涵于翻译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予以关注和重视,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 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热点问题。例如,1997年,著名的美籍芬兰裔翻译家道格拉斯·罗宾逊出版了《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阐释》;1999年,美籍爱尔兰裔比较文学教授玛利亚·铁木志科出版了《后殖民语境的翻译:早期爱尔兰文学的英译》,英国著名的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印度新德里大学的英语教授哈里什·特里维德合编了一部论文集《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2000年底,加拿大翻译学者雪莱·西蒙和保罗·圣皮埃尔合编了另一部关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论文集《改变术语:在后殖民时代的翻译》,等等。这些论著直接关注和审视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翻译在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建构和解构 过程的作用,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西方翻译界的最新理论探索。 二、后殖民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比较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论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 司显柱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江西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摘 要:本文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渊源和语言哲学观作了简要的梳理和阐释,论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功能部分即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之间的天然联系性,分析了国内外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进行翻译研究的状况——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为弥补缺陷、克服不足,作者在对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维——翻译批评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着力从功能语言学的视角论述了建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思路和包括的内容。 关键词:功能语言学;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544(2004)0420045206 Abstract:Based on an inquiry into the o rigin of System ic2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its ph ilo soph ical view of languag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herent connecti on betw een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nd T ranslati on Studies,describes and analyse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m erits and defects of translati on studies app roached from functi onal linguistics. A s an attemp t to advance the effo rts in the field,the autho r of the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 on of the trans2 lati on criticis m activities carried out so far at hom e and abroad,outlines h is ideas in the construct of a functi onal lin2 guistics2based 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 model. Key words:functi onal linguistics;translati on studies;translati on quality assess m ent;model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述介 如果说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是语言研究的两大传统的话,那么在当代Chom sky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T ran sfo r m ati onal2generative Gramm ar)无疑是前者的杰出代表,而后者则集中体现于H alliday等建立和发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System ic2functi on2 al L ingu istics)。作为当今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渊源于P ro tago ras和P lato等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研究传统,着眼于语言的人本性、社会性一面,师承F irth倡导的以意义而非形式为语言研究的方针,秉承M alinow sk i关于语言研究中的语境思想,继承H jem slev的语符学和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功能思想,因而始终把语言的实际使用——语言在一定情景下的应用,即情景中的语篇(tex t2in2the2 situati on),确立为语言探索的对象,始终把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表达的意义,即语言发挥的功能作为语言研究的主要关怀,始终把语言交际视为一种社会人(social m an)所从事的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 o r),而这种行为是在包含着情景、语言(形式)、功能这样三个系统的行为框架(behavi o ral fram ew o rk)里运行,因此把对情景、语言(形式)、功能等系统的描写及其彼此之间关系的阐述(如语言形式与情景之间的建构和限定:一定的语言形式建构一定的情景语境,而一定的语境又决定了选择一定的语言形式;意义(功能)与措辞(w o rding)之间的选择与体现:意义与语言形式即措辞间的选择范围,形式对功能的体现关系)作为其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其语言哲学观而言,顾名思义,系统功能语言学集中表现在对语言系统的重视和语言功能的关注,并自身相应地而分为系统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两块。就前者即系统语言学而言,它视语言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符号系统(sem i o tic system),这些符号并不是一组记号,而是一套系统化的意义潜势(m ean ing po ten tial),客观而全面地描写语言系统的构成和运作,研究人们如何通过使用语言交换和表达意义,自是其研究的应有之题和主要任务(朱永生,2001:7)。具体一点说,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言语的探索(而不是对抽象的、剥离语境和语用的语言系统的描写)首先是建立在把语言交际置于前述包含着语言、功能、情景这样一个行为框架(系统)里予以阐述,并为此必然地对语言、功能、情景三大系统及其各自的支系统和支系统里的子系统,即系统的系统进行描写(如对功能支系统里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成篇功能子系统;语言(形式)支系统里的及物性、作格、语气、情态和主述位、信息等子系统;情景支系统里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即语域等子系统的描写和阐释。)。概言之,语言的系统思想贯穿于其语言研究的始终。就后者(即功能语言学)来讲,其语言哲学观则是语言研究的功能思想,视语言在实际情景语境中所发挥的功能为探索的中心。它在研究、甄别和梳理语言的各种具体用途、功能后(如祝愿、庆贺、批评、表扬、警告、说服、安慰等),将其概括和抽象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m eta2functi on),即前述的概念、人际和成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发生的事件或情形。从功能与形式体现关系的角度看,概念功能 ? 5 4 ?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辜鸿铭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辜鸿铭《论语》英译研究 I believe that smartand intellectual western readers and scholars can think about Chinese and Chinese cultur e from a brand-new perspective, get rid of prejudice and have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and Chinese tradition al culture and China.” That means Ku Hungming hopes to change the western attitude towards China and give up t he the violence of imperialist. Translation purpos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process of a text, and we can know Ku’s English version tra nslation of Lun Yu is fit for temporal social background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and westerners. 3.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translatology Adaptation in Ku Hungmi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n Y u 3.1 Adaptation of the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Lefevere once said:” translators f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given culture at a given time.” At the be ginning, we have introduced the history and times background-eco-environment where Ku Hungming lives, because s ome special times and history bac kground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ranslators’ thinking and behaviors. Eco-environment i 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llowing factors, including society, politics,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3.1.1 Society and Politics Before 1840, China i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and westerners regard China as a mysterious, old and magica l country with all kind of goods everywhere and endless natural resources. In fact, because of the complement of cl ose-door policy for a long time, it serious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and enhancement of Chinese society. However,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England, France and others have beg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the production takes p lace of hand labor, creating plenty of wealth and excellent science technology, which produces huge energy more th an previous sum of all times. However, the quick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ountries also deepens capital contraction, and they need to conquer more countries to enlarge their power, and China is one of their destinations. Although Qing Dynasty has rich resources, yet the close-door policy makes him behind the world trend. Western countries sta rt their attacks to China, and China can’t withstand the force of imperialism, and they have to sign the first unequal treaty-Nanjing Treaty, whic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semi-colonial and semi -feudal society. After Nanjing Treaty, a s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谈关雎的英译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谈“关雎”的英译 摘要:翻译目的论的出现,打破了翻译语言学派中原文至上的观念。译文忠实原文不再是译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原文只是为译者提供了信息。决定翻译过程和结果的是翻译的预期目的。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译者和译文的重要性都有所提高。本文以詹姆斯?理雅各以及汪榕培的“关雎”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分析两个英译本,以期说明由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翻译结果都会有所不同。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目的;关雎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GuanJ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bstract: Skopos theory changed the concept of original text being the first priority held by the linguistic schools. Faithfulness is no longer the first concern of the translator. The original text just provides information to the translator. It is the purpose that determines the procedures and results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ed texts is enhanced. In the light of Skopos theory, this paper takes James Legge’s and Wang Rongpei’s English translationsof Guan Ju as examples in order to show that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results vary because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purpose; Guan Ju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文档大全 文档大全可免积分在线阅读和下载文档 ?文档大全 ?工作范文 ?求职职场 ?表格模板 ?总结汇报 ?经管营销 ?高等教育 ?高中教育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 ?外语考试 ?资格考试 ?教学研究 ?游戏攻略 您的位置:所有分类高等教育文学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翻译 2003年1月第19卷第1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Journalof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Jan.,2003Vol119 No.1 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 李红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提要:,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 关键词:翻译研究;后殖民视角;;中图分类号:H059-3831(2003)01-0105-05 studiesfromapostcolonialperspective LIHong2man Abstract:Intraditionaltranslationtheories,translationishypothetically abalanceddialoguebetweentwocultures.However,powerdifferentialsbetween hegemonicculturesanddominatedculturesareperpetuatedinthepostcolonialc ontext.Theinequalitiesbetweenculturesthusmakebalanceddialoguesquitean illusion.Translationstudiesinthenewmillenniummustattachgreatimportanc etopowerdifferentialsandhistoricalcontextsunderlyingthetranslatedtext s. Keywords:translationstudies;postcolonialperspective;culturehegemony;p owerdifferentials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兴起了一股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涌现了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随着第三世界的崛起,旧殖民主义土崩瓦解,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进入了后殖民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即南北关系的产生和南北双方的严重对立,是二战后国际上极引为注目的现象。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没有使南北不平等得到缓解和削弱,结果相反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日益边缘化,而发达国家仍是世界经济的主宰者。国际政治经济割据中的不平等和登记模式依然根深蒂固,而同时也随之形成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第一世界掌握着文化输出的主导权,强制性灌输给第三世界。而处于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则只能被动地接受。”(王岳川, 1997:159)。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学理论界异军突起,从 文化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被表述(张京媛,1999:4-5)。 尽管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设已经指出“任何两种语言,纵有相似之处,也不足以代表相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社会,各自处于不同的世界,而不是相同的世界却只是贴着不同的标签而已”(Sapir,1956: 69),然而传统翻译研究却一直假定不同的语言系统 存在着理论上的等值,认为翻译是在具有平等地位的两种文化之间通过自由交流信息的方式进行的。例如,凯利声称,翻译情境就是一种达到“你我之间的平 (Kelly,1979:214);斯坦纳认为,忠实的译者衡对话”

模因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模因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摘要: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关键词:模因模因论翻译模因基因型模因表现型 1 引言 模因(meme)一词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1976)在其专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到。该词源自希腊语mimeme,指被模仿的东西,是基于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仿造而来的。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模因和基因一起,相辅相成,成为进化的原动力。Richard Dawkins提出模因的三个特征为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而后,Susan Blackmore(1999)出版The Meme Machine,由此产生模因学。目前,国内学者在模因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翻译模因的传播方式、翻译教学和文化传播研究方面。王斌(2004)在《密母与翻译》指出翻译研究是文化模因研究的一部分,有利于翻译研究在微观与宏观、语言与文化、结构与认知上整合起来。马萧(2005)把模因论和外语翻译教学结合起来,指出翻译教学过程就是模因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何自然(2005)提出翻译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理论,为翻译等效论和等值论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对翻译研究,特别是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翻译作简要探讨。 2 模因的传播与翻译 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两种方式。(何自然2007:158)翻译是模因的一种传播方式,翻译的过程是模因的传播过程,模因通过翻译将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在异族间加以传播,模因的传播与翻译密不可分。 2.1模因基因型话语的翻译 模因基因型以传递信息内容为主,可分为相同信息直接传递和相同信息异形传递两种形式。表达同一信息的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的表现形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但其内容却始终同一。模因基因型的翻译意味着原语与目标语的转化是一种原信息的等值或等效传播。 2.1.1相同的信息直接传递 这种模因可以在合适的语境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播。这虽是简单的模因传播方式,却也是文化模因传播最基础和最普遍的方式。如,“元芳,你怎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