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1)音律节奏之美。中国诗歌抑扬顿挫,变化如神,是因为其单字的声调阴阳上去和汉字的单字音节;英美诗歌较为单调乏味,很难调整节奏,是因为其以多章节作为音律美,没有声调。不过两者都存在押韵的手法,中国诗歌以一元韵式作为主体,以多元韵式相辅,用韵范围相对较宽;英美诗歌大多以多元韵式为主,用韵范围相对较窄。中国诗歌译英美诗歌的关键在于译者能否深层的运用审美客体,深层次的领悟原文艺术。中国诗歌都具有鲜明的节奏、融洽的音韵,所有的佳作通常都是以语言对称、音节均匀从而使诗篇的节奏融洽;平仄押韵交织,整个单调融洽动听。在翻译中国诗歌的时候,需要注意取或舍,原本格律的诗词的形式需要保留,不能只有节奏而不押韵,这样会侵蚀原文的形与音之美,无法让读者做到手不释卷。

(2)形式之美。诗词的内容与形式精妙的融合,使整体诗篇具有传神的效果,所以,在翻译诗歌的时候需要在准确传达原诗内容的基础上,尽力保留原诗的形式,从而更加充分、全面的展示原诗的内容以及风格的再现。仅重视内容的传达而疏漏了形式的展现,或者是仅重视形式的展现而疏漏了内容的传达这两种做法是应该抵制的。原文的内容与风格之间相辅相成,两都不可分割,唯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够译出

好的作品。

美学视角下的翻译应该是原文本身的美,而不应该是附生于原文的美。翻译时需要在保留原文美的基础上,使译作具有语言和审美的特性,尤其是在翻译英美诗歌的格律诗的时候,汉语中丰富的词汇及其特点能够以完美的形式对等表达出各自的语言特色。

(3)意境之美。意境作为一个整体,涵盖了多个层面,意境是作品中的艺术境界与氛围。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好与坏,意境的深浅做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意境美综合了意象美与情感美,而情感美是最主要的部分。翻译诗歌不但需要翻译出原文的意思,还要翻译出原文的意境,这样才算得上是高品质的作品。例如:许渊冲翻译袁凯的《客中夜坐》中:“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译为“The wild geese pierc e the midnight rain with their newsong .O how can my heart not break on my way homebound!”。在原诗中,构建出了深夜绵绵细雨,作者一个人无依无靠,举目无亲,愁肠寸断的凄惨意境。许渊冲在句中的pierce在表层的意思是阴雨的夜空被大雁的声音刺穿,可实际上却展现雁声刺痛了作者思念家乡的心情,后面一句保持了原诗的感叹句式,富有极大的感染力,其中break 与pierce遥遥相对,巧妙的展现了原诗的意境。意境

是由意(有形、无形)、境(实境、虚境)的综合,世界上任何诗都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造意,一种为造境。意境最大的特征就是哀而不伤,引而不发,音在弦外,余音回旋,完美的做到了空间美、动态美和传神美。它并不需要丰富的语言进行刻画,反之,译者往往都是以有限的语言去体味原文作者无限的思想,然后以目标语言将原文的意境再现。

二、散文翻译的美学问题

散文是不同于诗,但也自始至终充满了诗意,就像水果中蕴含着果汁。散文翻译与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其有自身的特性,最主要的就是形散神聚。每一篇出色的散文,都可以把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付诸于笔尖,并且寻找出其泓邃的意蕴,从而使读者思绪万千并且获益良多。散文的翻译不仅需要注重音律之美、形式之美和意境之美,还需要重视风格之美与意蕴之美。

(1)风格之美。散文的风格是由其主题思想的所派生,读者可以通过它而体会出作者的世界观,同时也可以将散文的思想尽善尽美的展现出来。也可以说在思想文化感化了作者时,作者利用语言手段自然的将这种思想文化表达出来,就是风格。在散文翻译中,很难正确的驾驭作者的风格,要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出

原文作品的风格就难上加难了。要成功的使原文作品的风格再现,就需要译者对作者传记与原文进行精心的分析,注意告诫自己不能把自己文章的风格带入到原文风格中。

其实关于散文的风格是否存在可译性一直受到翻译界的讨论。详尽的体会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并且将其在翻译作品中体现出来,成功阐明了“意之所到,风格随之”这句话。散文无论是在语言、修辞中,还是在调理中,都是精益求精,缜密周详,所以在翻译散文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其文体的特性,争取做到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在语言美与修辞美的基础上,做到风格美,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散文的主要特征—形散神聚,从而展示出散文翻译的风神韵之美。

(2)意蕴之美。一部高质量的散文译作不仅与诗歌一样包含意境之美,最主要的是它比诗歌要更加深入,翻译的内容也要更加丰富多彩。不仅要创造意境,更主要的是发掘其所涵盖的意义,使译作更加充满活力,这就是意蕴之美。具有意境之美的散文译作,言外之意给读者以饱满深层的感觉,它超逸而不浮薄,深邃而并不深奥,看似无拘无束,实则殊途同归,以简洁、飘逸的信息流香于读者。其所引发的美感不但愉悦了读者的心、意、情,更愉悦了读者的身、志、神。其

的美感蕴含于文学之间,舞动在读者的心灵世界。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翻译 翻译美学是一个翻译与美学联姻的新学科。古代文学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自不待言。翻译美学的出现和发展为中国古代文学翻译的赏析开辟了一条新路,也为中国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一、陶渊明与《桃花源记》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再现 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ldqu;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 1.词语层。“有审美价值的用词显然是经过原语作者精心选择的,通常符合以下标准,也是我们的审美依据,即准、美、精。“准”是指用词表达了原意和适应了语境,“美”指用词能给人身心以很大愉悦的品质,“精”指翻译时用词应该精练,无拖沓”。《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对桃花林的描述,原文如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精)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 一、引言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作者,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尧斯认为,首先,文学的目的为读者,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其次,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作出反应的环节。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读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还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不断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并非永恒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在这一系统中,尧斯突出了历来被忽视的读者(接受主体)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 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伊瑟尔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文本与读者之间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伊瑟尔指出,文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浅谈美学视角下文学作品的翻译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重中之重,在国内外星罗棋布的翻译研究中,大部分成果是关于文学翻译从而开展的。在翻译美学理论的结构中,翻译者的审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审美活动对译作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评价。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为了达成翻译目的,在翻译过程中会表现出其主观能动性,包括文化意识、人文品格以及对审美的创造性。美学注重的是读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体现出了读者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就是为读者而创作的,而“真正”的读者是美学意义上的读者,此类读者在本质上影响了作品的存在,因为每部作品的艺术生命,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由读者的接受来决定其长短。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研究的组成部分,至关重要,国内外的翻译理论与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怎样成功、完美的做好文学翻译。 在文学翻译中,美学视角逐渐得到了关注,改变了传统的翻译观,翻译美学也因此为翻译研究拓展了

全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因为其包括了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翻译,比如:论述文、叙述文等,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决定了在对其翻译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不同的侧重点和策略,波及到的美学问题也完全一样。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视域下对文学作品中的诗歌与散文这两种文体的翻译进行探讨,比较和分析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及对其制约影响的因素,为促进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提供参照。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问题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其以抒发情怀的方式,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可称之为是文学的灵魂,在文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虽然诗歌的语言简洁,但并涵盖了丰富的喻意。中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读者品读之后,意境依然存在且深远,其音韵、意境、风格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完美融合才构成一部统一的古诗,只有掌握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才能成功的翻译中国的诗歌。要翻译出一部好的译作,就需要让这部作品不但有表现形式,还要具有精神气韵,保持原文的音形意这三个方面的美。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德国,它最主要的两个代表 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该学派是在西方文论、美学的研究由19世纪以 作者创作为重点转向20世纪以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文本的接 受者为重点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并深受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 人物的现代阐释学的影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 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孙淑芬,2007,12)在接 受美学理论体系中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未定性”(indeterminacy)、“空白”(blanks)、“偏见”(prejudice)、“期待视域”(horizonofexpectations)及“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等。对这些概念的清晰把握对理解接受美学理论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定性”在伊瑟尔看来,是指文学文本中作描 述的现象与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之间准确对应关系的缺失。(姚斯、霍 拉勃,1987)而文学作品里的“空白”指的是“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 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朱立元,2004:179)。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使 得文学文本成为一种被伊瑟尔称作的“召唤结构”(theappealingstructure)。它激发、诱导读者运用他们的理解力和 想象力确定这些“未定性”,填补“空白”,由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 各自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重构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读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 不同,总是带着一定的“偏见”进入文学作品的。也就是说,读者无 法完全客观地,从一种纯粹的透明的状态开始对作品进行理解,他们 的理解总是受到一定的历史、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伽达默尔把 “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偏见”,它是由历史所赋予的, 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另一种是“盲目的偏见”,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收的见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现实。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817888692.html,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作者:费丹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活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不管是从理 论还是到实践,人们总会研究在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注意美学,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翻译;接受美学;比较美学 作者简介:费丹妮,1993年生,女,汉族,辽宁省西丰市人,辽宁大学英语口译专业在 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前言: 对文学的翻译是翻译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翻译的著作,从国内到国外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如何准确的翻译文学,不管是从翻译理论到实践,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略有不同,对文学翻译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翻译美学是文学翻译中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翻译美学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并且对这些年在国内外的翻译美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的进行了概括,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品。 一、翻译中的接受美学 对文学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转述,不能只进行静态翻译,应该将动静相结合,将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情况下,翻译人员要建立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是这个关联贯穿整个翻译之中。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起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理论价值的体现能提高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从而研究文学翻译可以进行自身的独白以及让读者与文本能够进行对话,提供了一个在文学翻译上的新思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原作品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这不代表完成了翻译,在此之后,读者的参与、阅读才是关键,读者对能够接受和感悟译者的作品是决定着该作品翻译的是否成功。在此之后,翻译人员必须虚心接受读者对翻译作品的反馈从而将翻译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翻译作品完成得更完美。对文学进行翻译不是主要目的,作品是给读者 阅读的,只有读者能够接受才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读者在对作品进行的审美评估也决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1)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审美主体研究 ——以《生命礼赞》为例 摘要:翻译美学研究的是翻译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审美意识活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审美客体即翻译的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审美主体即译者。审美主体不仅要进行语言的解码和编码,还要成功地再现美学效果,审美主体在整个美学效果再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审美主体如何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美学视角下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学效果;翻译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意识,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他的《美学》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美学”的诞生。”[1]美学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像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哲学家都对“美”提出过自己的看法。最初发展起来的美学与人的感性,与艺术有密切的联系。美学发展到今天,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美学家韦尔施评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涵盖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以及审美和反审美体验的矛盾。” 随着人们对翻译这门学科研究的深入,翻译学科已经和很多领域进行了结合,为翻译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成果。在所有的翻译实践中,文学翻译,尤其是诗学翻译,是最富挑战性,也是最富有争议性、最艰难任务。“文艺文体不仅‘样式’或‘体裁’很多,言语等级也是最多,文艺作品辞藻婉雅、丰富乃到诡异、驳杂,风格因人而异,莫可穷极。”[2] 翻译和美学的联姻绝非最近才兴起,早在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中,就已经和美学以及哲学相联系了。翻译是对原文语言进行解码以及对目标语言进行编码的过程。我们将翻译和美学相结合,或者用美学理论来研究翻译过程,这就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翻译美学。所以,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所要表达的意境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如何让原文作品中的美在译文作品中再现,这就是审美主体的任务。本文基于翻译美学的相关理论,以朗费罗的《生命礼赞》为例阐述了审美主体如何在译本中再现“美”。 一英语语言中“美”的体现 语言的功能和作用一直是学者们深入探讨的问题,“韩里德曾经在早期的作品中提出了语言运用的七大功能,胡壮麟在韩里德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这七种功能,虽然没有正式把语言的审美功能列入其中,但是他也提到语言的审美功能的确不能忽视。”[3] 《生命礼赞》是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它是一首训教诗,用词口语化,琅琅上口,易于让普通读者阅读并引发他们的共鸣。因此,此诗自发表以来一直广为传诵,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而且本诗也是第一首被译为汉语的欧美诗歌。在这一章中,我以这首诗为蓝本对英语语言到底美在何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一)音韵美 英语语言之美首先体现在音韵上,而音韵之美又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Alliteration(头韵)上。头韵是指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而且,头韵是英语所特有的,这种修辞主要表现在诗歌,成语以及散文上。头韵的使用使文字富有音乐感,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读者记忆和背诵,因此,头韵给语言增添了一种音韵美。在《生命礼赞》这首诗中第三行、第六行、第八行与第十七行中的soul and slumbers,grave and goal,spoken and soul,broad and battle等都是典型的头韵。这些头韵的使用使整首诗歌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元韵(Assonance)是指谐音或发音相似,尤指词中元音相似。和头韵一样,元韵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元韵可以使一个句子前后连贯,增加语言的音乐感,能够充分发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换个角度看文学翻译 书评人: 中西方翻译理论都与美学有着不解之缘,中西方美学各自的主要特征都对各自译论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与质的统一观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主流,中国传统译论不仅借鉴了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审美范畴或形态,还沿用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方法论。然而,多年来,中国的翻译研究虽然借用了美学的理论理想和审美范畴,却多停留在用于译论的表述上。一旦涉及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主要还是以从语言文学的角度研究为主,重点对比原文与译文在语言处理上的优劣高下,很少有人从美学角度系统地进行比较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奚永吉的新著《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就填补了这一空白。 作者奚永吉曾在1992年出版过一本《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翻译美学专著,他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1995年,台湾出版了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中国译学的特殊意义,构建现代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奚永吉的这部新作是我国第三部翻译美学专著,比起前两部来,又有很大的突破,作者不再简单地罗列评价一些文学翻译作品的美学因素,也不大量阐述美学理论。而是“力求从比较美学的角度,立足于本国古今文论、诗论、曲论、画论中的美学原理,力求将此书写成一部论述文学翻译比较美学而不是评述翻译优劣的书”。 这使人想起比较文学中的翻译研究。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就不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而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文学翻译的比较美学研究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之高下,而是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最新资料

从美学视角看文学翻译 、引言 近年来,翻译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翻译的发展也就更加突飞猛进。2006 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置了翻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标志着翻译作为独立的学科出现,促进了翻译专业的发展。对于翻译方面的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和理论的研究层出不穷。文学翻译也是广为关注的话题之 。从美学的视角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而这也是我国文学翻译的一个特色,因为中国文学与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此外,中国浩瀚的文学宝库也需要走向世纪,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瑰宝是我们新一代翻译学者的使命。 二、理解一文学翻译的基础 文学翻译是一种立足于原作的再创作,是用语言创造的艺术,不仅仅是事物的概念和情节的记述,而且要具备能够吸引读者的艺术意境,即通过艺术的形象使译作读者体会到与原作读者 相同的阅读美感和艺术享受(邓景茹:2010,135-137)。译者 审美的主体)在翻译原作(审美客体)过程中的关键是要对原作进行充分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把握原作的物质层面(文学符号系统)和精神层面(审美过程),即通过对源语文本的理解,最终满足审美要求,再现原作的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

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的普遍研究,其核心是理解。阐释学循环理论认为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理解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被理解对象内部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层面与审美层面的关系;被理解对象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审美客体与主体及其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理解者的先见与理解者的整个活动之间的关系。施莱尔马赫认为对文学作品而言,阐释学的三种关系演变为:单个语言单位与整个语篇之间的关系;文本与译者心理状态的关系;文本所属的种类与类型的关系。 现象学对20 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它的核心是通过阅读产生对作品的重构。这种重构的基础是文学作品本身的存在形式,效果体现在作品的审美价值。它的代表人物英加登将阅读分为三种:前审美阅读、审美阅读和后审美阅读。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现象美学和阐释美学为基础,并吸收了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的“空白论”思想,对“读者反映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它 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 表现性语言,包含了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而这个不确 定性与空白即是文本的召唤结构。 因此文学翻译的译者要在对原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审美意境,并给译文的读者留下一定的空间,再现原作的永恒魅力。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姓名:吴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黄振定 20050501

中文摘要 翻译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复杂的活动之一,它是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动态作用的统~体。伴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式的经验之谈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翻译观点,人们对翻译活动这一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纵观中西翻译史,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等”、“忠实”观念的束缚下,着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分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研究,几乎完全忽视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作用。然而真正系统的对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却是出现在上世纪末,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逐渐凸显。对于如此复杂多变的翻译活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加以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大章。 众所周知,接受美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来的,它基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完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以文本到读者的转变,完善了对“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体系的研究。因此,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接受美学观。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还要考虑目的语读者以及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 有关翻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二章中得到论述。由于中西翻译实践都是从宗教作品的翻译开始的,出于对宗教作品的敬仰,从一开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小说的翻译技巧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小说的翻译技巧 Grace Sees Red属于侦探推理类的小说文本,描述了女侦探格蕾丝抽丝剥茧的探案过程。文本虽然用词朴素,但出现了较多零散的线索疑团等,这些都会为后文的推理埋下伏笔,译者在翻译这些线索时一定要留心,不妨碍后文的情节延续,也不能过多透露后续情节,保留推理类小说必要的神秘感和刺激感,所以在翻译时要时刻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感受,这无形中提高了翻译的难度。因此在翻译时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如音译、直译、意译等。其中为了让原文语句连贯,结构清晰,内容明了,采用意译的方法翻译一些不宜直译的地方,但仍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尽可能呈现出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努力做到忠实通顺的同时,保持小说原有的悬念线索,并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新奇感。 对以Grace Sees Red为代表的推理小说而言,设置悬念和破解悬念是小说情节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推理类小说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设谜和解谜的过程,作者创造一个谜题,给出线索引导读者来破解。每个推理类小说家都想要让自己设的谜能悬念层出,难以轻易看穿,继而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吸引读者保持兴味地读下去;而每位读者阅读的时候,也都怀着一种暗暗的期待,既希望读到的故事百转千回,又希望自己能比书中的侦探更快地推理出谜底。在这里“谜”就是悬念,推理类小说就是“解谜”的艺术。一如大多数推理类小说一样,Grace Sees Red一书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探案线索以及悬念,这些充分体现了原文本“空白”和“未定点”。译者首先是一个读者,阅读原作并对原作进行赏鉴,敏锐地挖掘文本中独特的美,然后再用语言去展现这种美,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选择性地填补文本中的“空白”。笔者认为这些空白需要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结合读者期待加以补偿,但考虑到推理类小说的悬疑感和神秘感,译者要把握填补空白的尺度。面对这样的情况,译者通常感到无从下手,或者落实到翻

从美学视角解析汉译英散文翻译_以英语专业八级为例

思考与言说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 2009No.11 一引言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TEM 8)已成为衡量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水平的统一标准,并引起广大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八级考试共有六种题型,汉译英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总成绩中占10%(十分之一),其所占用时间为30分钟,约占全场考试总时间(190分钟)的六分之 一,由此可见汉译英测试在八级考试中的份量。据笔者统计,从1999年到2009年这十年中, 汉译英测试涉及的文体主要有记叙、说明、论说和散文四种,其中以散文文体的出 现最为频繁,占到十分之五,也是考生较难把握的题型。本文以美学为视角,从词汇意境、句法结构和语体风格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英语专业八级汉译英中散文的美感再现,以 期为广大考生的备考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指导。二词汇意境美散文一般篇幅比较短,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动人心弦的故事冲突,其魅力就在于文采的优美。要体现出这一点,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即词语的内涵意义、 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境。1词语的内涵意义在语言的各种要素中,词汇要素是最基本的要素。各种语言在其独特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中,必然会产生有别于其他文化的内涵意义,所以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所包含内涵意义上,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找准其内涵意义。 2003年汉译英“家庭生活的回忆”是一篇关于家庭生活的回忆,“打入冷宫”一词是文中较难把握的词语。“冷宫”是戏 剧小说中指君主安置失宠后妃的地方[1](P69) ,而“打入冷宫”是古代帝王对失宠妻子的一种处置方式,若直接翻译为“be thrown into the cold palace ”,是中国式的英语,令中国以外的 英语读者费解。因为这篇文章和王室没什么关联,这样要借 助这个短语的内涵意义,就是“抛弃”的意思,应该翻译为 “be deserted ”或者“be thrown away ”才能真正体现出这个词语的意境之美。 2词语的感情色彩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同一概念的词语会产生附加于该词语自 身之上的联想意义。表现在感情色彩上,汉语中是褒义的,在英语中可能是贬义的;而在汉语中是贬义的,在对应的英语中可能是褒义的。所以,英汉两种语言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如在2001年“音乐家乔羽的生活”一文中,作为人物特写,既有人物描写也有人物讲话,用词 形象,诙谐幽默。 其中“垂钓”一词,是“钓鱼”的雅称,是个褒义词。在翻译的时候如果只翻译成“fishing ”,不免过于平淡体现不出这个词语较为高雅的感情色彩,应该最好翻译为“angling ” ,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出乔老师晚年的闲情逸致的意境美感。3词语的语境一些意思较多的词语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在文章中的确切意思,如2001年汉译英中的“性情”一词,在汉语中 有很多种意思(情操、脾气、意志和仗义等),在文章中要根据其在上下文中的意思。在文中的意思应为“陶冶”+“性 情” ,即“修身养性”中的“心”和“性”,所以在此处不能仅仅翻译为temperament (气质),应该体现出其褒义色彩,所以 最好翻译为“be edifying ”来体现出该词的意境美。三句法构造美散文的句子以“形散而神不散”而著称,“形散”指的是散文句法灵活,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只有注意汉英不同的句法构造特点才能够把散文句子的句法构造之美体现出来。1汉语的意合句和英语的形合句 汉语语法以神统形,英语语法以形摄神[2](P164) 。由于中国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使汉语具有隐 形语法特征,英语具有显性语法特征,这就导致了其在句法结构上最明显的差异为汉语句子重意合,而英语句子重形 合。即汉语的句法关系主要追求句子表达意思的清晰,不强调形式上的完整;而英语的句法关系则比较注重句子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关系的合理。表现在句子结构的翻译上,汉语的句子多是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句子结构的逻辑顺序,层层推进,呈现出流水型的结构;而英语的句子 以主语和谓语为中心,可以分层展开,呈现出树形结构。若意识不到以上的差别,翻译出的句子就不够地道和规范,令人费解。 2007年的汉译英中的一句话“这儿水草肥美,让它们长得肥滚滚的”。这是一个典型的以动词为中心无主语的汉语意合句,但是在翻译的时候要体现出英语的形合特点,即 摘要散文是英语专业八级汉译英翻译题型中出现最多的文体形式,散文汉译英的难点就在于对原文美感的 准确再现,这是考生较难把握的。本文从词汇意境、句法结构和语体风格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专业八级汉译英散文的美感再现,并提出要实现散文汉译英美感再现需要做到词汇意境美、句法构造美和语体风格美的统一。关键词: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汉译英散文翻译美感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 —以英语专业八级为例穆军芳 从美学视角解析汉译英散文翻译 17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