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现状

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现状

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现状
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现状

目录

一、全球及全国有关红树林资源的现状 (3)

二、深圳红树林资源情况和在城市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4)

三、深圳市红树林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8)

1. 红树林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红树林周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9)

2. 诸多红树林湿地被严重污染,,生态功能急剧下降 (9)

3. 外来生物入侵和虫害,挤占红树林生长空间 (10)

四、红树林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11)

1.建立监测体系 (11)

2.建设和管理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11)

3.控制各种污染,加强湿地周边管理 (12)

4.加大对外来入侵种和虫害的防治力度 (12)

5.加大恢复红树林 (12)

6.提高宣传力度,增加人群中对红树林的认识 (13)

7.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13)

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是一种自持的和可更新的生物资源,是生物海岸的一个基本组成类型。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深圳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退化,阻碍了深圳市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做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对改善深圳市的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通过深圳市各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从现状、问题、对策三方面探讨了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深圳;红树林;现状;问题;对策

“红树林”这一名称的由来在于红树科植物通常富含单宁,其在空气中氧化后呈红褐色,因而这类植物的树皮和木材被割破或砍伐后经常呈现红褐色,由此得名“红树”,由红树组成的森林,自然地就称为“红树林”。红树林是当今海岸湿地生态系统惟一的木本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部,依赖于海水周期性浸淹的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属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淤泥深厚的海湾或河口盐渍土壤上,被誉为“海底森林”、“水上绿洲”。因为“红树林保护和发展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和防治海洋污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的生态、旅游、经济和社会价值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和认识,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然而由于人为的滥砍滥伐,以及逐年加剧的环境污染等,使得这样自然异常以惊人的速度减少,降低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程度。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突显的滨海生态问题,日益引起沿海国家当局的高度重视。深圳市是我国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较频繁的地区,红树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防护城市的作用,因此做好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工作,对改善深圳市的生态和城市建设,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的旨意是在对全球及全国有关红树林资源的现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考察深圳红树林资源情况及其在城市环境所发挥的作用,反观深化红树林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全球及全国有关红树林资源的现状

红树林在地球的分布并不广泛,它属于热带、亚热带被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面积约世界森林总面积的十万分之一。据了解,世界上的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共有两个分布中心,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南美洲,但以马来半岛及邻近岛屿的生长最繁茂。全球红树林植物种类有24科38种。然而,从全球的红树林资源现状来看,形势并不能让人们感到轻松。东南亚可谓热带红树林的重灾区。印度尼西亚原有红树林250万公顷,1969年后的短短10年就有70万公顷的红树林变成了稻田和养虾塘,到2000年又有50万公顷红树林被农田取代。在马来西亚57万公顷的红树林海岸线中,已消失2万公顷,预计今后几年将有10万公顷被砍伐。菲律宾已有29万公顷的红树林消失,还有10万公顷岌岌可危。泰国也有1/4的红树林荡然无存。另外,加勒比海地区的红树林同样命运不佳。据报道,1920年前这里的红树林覆盖率达50%,如今只有15%。波多黎各已有3/4的红树林不复存在。墨西哥塔瓦斯科州为了

开采石油不惜大片毁坏红树林。全球红树林资源正在日益减少,海岸生态正遭受空前的破坏。

我国的红树林与东亚的红树林是同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香港及海南的沿海,种类有16科34种。由于人为经济活动影响较为严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红树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发育成熟的红树林存留不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膨胀,人们对土地的迫切需求及土地开发能产生的较高的经济利益,导致了许多地方人们对滩涂、红树林沼泽等湿地进行大面积围垦,用于农业种植、水产养殖、城镇和工业设施建设。许多地方的围垦和改造缺乏科学论证,或者只顾短期的、局部的利益,造成对沿海湿地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导致其原有的生境受到严重破坏。例如,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旅游项目开发商等对滩涂资源肆意开发,滥采沙石,滥伐林木,造成了滩涂海岸遭受严重侵蚀的现象。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排入河口、海湾等,造成海岸湿地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盐、重金属等严重超标,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工业污水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则更低,而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的现象更为普遍;同时,农田排水将部分化肥、农药携入江河和海域,加重了河口和沿岸海域的氮、磷负荷量;另外,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盲目发展水产养殖,密度过大且布局不合理,大大超过了所在海域的养殖容量,加剧了海水富营养化,频频引发赤潮灾害。这些污染远远超出了沿海湿地系统的自净能力,不仅破坏了湿地的降解功能,还对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损害,使湿地的其它各项功能也出现退化或丧失。有数据表明,南部沿海地区由于海水污染而产生赤潮的频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次均能造成上百种经济鱼类、虾类等死亡。可见污染已对本地区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深圳红树林资源情况和在城市环境所发挥的作用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海岸线长257.96km,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每年5至9月为雨季,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08. 1 mm;夏秋两季偶有台风。适宜的气候、绵延的海湾、海岸地貌及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比较适合红树林生长。

李海生等人(2007)在《深圳市红树林的保护剂其恢复》一文中描述了深圳市红树林资源的具体现状:深圳市市红树林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龙岗区的葵涌、南澳,中部的福田区、南山区,西部宝安区的西乡、沙井及福永等地;红树

林林地面积为169.7HM2,其中成熟的天然林地面积为66.7HM2,成熟的人工造林林地面积100HM2,人工幼林为3HM2;人工造林中以本地种源秋茄、桐花树、木榄造林面积为90HM2;以外来种源,如海桑、无瓣海桑、红海榄等树种造林面积约10 hm2 ,主要种植在宝安沙井、福永、西乡、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等地。海桑、无瓣海桑已经发展成明显高于本地红树林群落的成熟林。

以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力,它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自然保护区,是位于深圳湾东北岸深圳河口的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面积369公顷,是我国唯一位于市区,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它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点保护区之一,又是国际湿地《拉萨姆公约》的典型成员。深圳大鹏湾畔有一片面积只有几公顷的红树林,虽没有被划为保护区,但当地的百姓却已充分认识到它存在的重要性,被封为“风水林”、“防风林”而生存下来。该保护区有高等植物41科98种,其中红树林植物12科22种:鸟类18目44科189种,列入我国重点保护的鸟类有23种;两栖爬行动物31种;哺乳动物15种;大型底栖动物86种;昆虫96种;藻类117种。该保护区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国际重点保护区。目前已知深圳市自然分布的红树植物有6科7属7种,分别是红树科的秋茄、木榄,马鞭草科的白骨壤,紫金牛科的桐花树,爵床科的老鼠,梧桐科的银叶树,大戟科的海漆等。从海南等地引种的红树植物3 科4 属8 种,它们分别是海桑科的海桑、无瓣海桑,红树科的海莲、尖瓣海莲、小花木榄、红树、红海榄,棕榈科的水椰等。在深圳市,红树林群落类型较为贫乏,天然群落主要是由乡土树种桐花树、秋茄、白骨壤、海漆、银叶树为优势种的群落,主要群落类型有: 桐花树群落、白骨壤+ 秋茄+ 桐花树群落、秋茄+ 桐花树+ 老鼠群落、白骨壤+ 桐花树群落、海漆+ 桐花树+ 老鼠群落、桐花树+ 老鼠群落、海漆+ 桐花树群落、银叶树群落等。深圳市的人工林群落类型有秋茄+ 桐花树群落、无瓣海桑+ 海桑群落等类型。可以看出深圳市市红树林湿地总体情况从20世纪以后就遭到严重破坏,不管是在面积还是群落种类上都要处在一个很糟糕的状态。

沧海桑田,环境变化,物种变迁,红树林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它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红树林常年郁郁葱葱,退潮时是海边上的绿地,涨潮时是海上浮起的绿

岛,因此它有助于美化城市环境。深圳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的城市。现有11座污水处理厂,在建5座污水处理厂。市政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6222公里,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1.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0%,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6.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6.1分贝,城市交通干线两侧噪声值69.2分贝。2004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良好,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7%。河流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河流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水质Ⅴ类标准。城市声环境处于轻微污染水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程度提高。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

2、深圳红树林可为城市提供人类所需的氧气。红树林的叶子吸入二氧化碳,

在光合作用下制造供人类及动物生存所需的氧气。据专家计算,一天之中,每10 M2的树林可为1个人提供氧气需求量,同时又吸收了二氧化碳,红树林工给人类氧气量与吸收二氧化碳量之比为1:1.37;也就是说,红树林与人类两者的需求与共给正好是互补形式。

3、红树林能防风消浪,调节城市的风力,尤其是缓冲海风对海岸边的破坏

力。深圳作为沿海城市,处在台风飓风盛行的地理位置,红树林主要通过消浪、缓流、促淤三大功能起到缓冲飓风队城市的破坏程度。飓风浪是海岸及堤防遭受破坏的动因,红树林可使波浪破碎而强度衰减;水流是使海岸及地方受破坏的另一动因,红树林对水流的阻碍作用使林区流速仅为潮构流速的1/10,使得水流漫溢流速与排泄流速都很小,且憩流时间延长;

进而红树林可倚通过网络碎屑的方式促进土壤沉积物的形成而起到保滩的作用,使堤岸更难以被破坏。

4、红树林能调节城市气候的温度和湿度。众所周知,大树底下好乘凉,因

为大树吸收地下水后从叶子蒸腾到空气中,从而带走热量,温度降低,适度也提高了。据观测,在阳光森林中的温度比森林外的温度低2—4℃,温度可提高5-30%。

5、红树林能够灭菌。据有关报道,每M3的空气中含细菌总数数据如下:在

闹市的百货公司内为1.5*106个,在住宅室内为2*104个,在森林中为100个。

森林中细菌含量很低,是因为氧气充足及其负离子效应产生灭菌功能。长时间在森林中生活的人可长寿,市民工作之余可以到红树林沐森林浴。6、红树林可倚起到净化城市环境污染的作用。深圳是个发达的大城市,工

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排水使潮间带海水受到污染,据研究表明赤潮的大面积发生与红树林和珊瑚资源的严重破坏有密切的关系。而红树林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氮和磷及其有害元素如汞、镉、铜、锌等金属具有吸收的作用,而且林下土壤沉积较多的重金属形成沉沉淀积累于泥中,对海洋污染起到净化作用。

7、红树林可以降低城市的噪音,减少尘埃。40米宽的林带可减弱噪音10—

15分贝。噪音的污染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以说是人们的“敌人”。因此我们更要重视他。噪音还可以使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听力减弱、耳聋、变傻,心脏、血压、神经等出现异常。

甚至,还能让人在长期的噪音煎熬下死亡。而红树林能使噪音减小四、五倍,且当气流经过树林,空气中有部分尘埃、油烟、炭粒、铅、汞等等致病物质就被植物叶面上的绒毛、皱褶、油脂和粘液吸附了,空气得以净化。

8、红树林作为一种植物,可以作为木材、新炭、实物、药材和其他化工原

料。他的树皮可以提取做为染料的。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泰国等茂密高大广阔的热带红树林乔木林已成功进行木材资源大规模的可持续性开发,某些红树林已处于30 年一轮的第四轮伐期,成为国家的重要经济产业。我国《新华本草纲要》中也记载着,红树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的额功效,可治肺虚久咳,用于久泻久痢。

9、红树林的美学价值和旅游资源。红树林区拥有海陆交汇的优越地理位置

和胎生胚轴、复杂地面根系、多种鸟类等动植物观光资源,具有观赏、娱乐、知识和教育多种价值,可以实施旅游开发和环境教育相结合,是目前中国红树林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最好形式。

三、深圳市红树林生态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飞速发展,红树林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退化,阻碍了深圳市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市红树林宜林地面积为150HM2。

近年来深圳市委办公厅专门组织对深圳红树林湿地现状及保护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由于开发房地产、修建工厂、道路以及围垦养殖等原因,不断减少红树林湿地面积。目前,此处及附近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林立,已经迫使上沙、下沙一带的群鸟活动区域,不得不移至车公庙、滨海生态公园一带。此外,对该自然保护区的威胁还有严重的水污染。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深圳湾红树林滩涂处于中度以上污染状态,已经严重影响到底栖生物和鸟类的生存,而红树林内的铜等重金属含量,均超出国家海洋水质V类标准。红树林的原始生态环境也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如穿越保护区中心的凤塘河河岸硬质化及水体污染;保护区内野生红树林与人工养殖场杂乱共存;边防巡逻道贯穿保护区等。这都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阻隔,使保护区内鸟类珍稀品种逐渐减少,红树林虫害频发,外来物种入侵。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我站在美丽的深圳湾畔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远眺香港,这被誉为深圳中心“绿肺”的湿地公园吸引了无数游客,但却面临着灭顶之灾。深圳湾水质发黑,时时有臭气和腥气扑面而来,岸边的红树林没有几年前的茂密;而且沿着岸边远远望去,只见绿绿的草地上总有些不和谐的“音符”-垃圾及大量汽车尾气、噪音破坏了这美丽的环境。据专家调研结果表明,近20年来,红树林面积减少了一半,当深圳特区在发展,在建设的时候,人们忽略了也有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环境,也许现在当人们经过红树林的时候,大家总是会闻到有一股恶臭,虽然说现在大家一直倡导着要保护红树林,但是也只能是维护好现存的红树林面积了。

红树林问题的研究结果及原因:

1. 红树林湿地面积大幅减少,红树林周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面积,20年间减少了50%左右,其中深圳湾红树林破坏最为严重,而现在这种威胁依然存在。现有适合种植红树林的宜林滩涂多被列入填海造陆规划之中或被围填造塘、大建工厂、道路,使得红树林资源面积越来越少。比如深圳妈湾修建油码头、宝安区黄田修建深圳国际机场等,均毁掉了大片红树林。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不同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在深圳湾北岸开展了填海造地活动, 1991 年以来,福田保税区、广深高速公路、新洲河排洪工程、凤塘河排洪工程、市水产公司、中波广播电视发射塔等城市建设工程等,侵占了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基围鱼塘和红树林湿地147.2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8% ,直接毁坏红树林36.13HM2,占原有红树林的32.5 %。由此看来,红树林时时面临被毁灭的可能。

2. 诸多红树林湿地被严重污染,,生态功能急剧下降

经调查走访,诸多红树林湿地被严重污染,生态功能急剧下降,如深圳宝安、福田、南山区的红树林受到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海上石油污染的威胁,生态功能急剧下降。虽然红树林对生活污水等有机质的污染有较强的净化能力,但若污染严重,对红树植物同样有害。据研究显示:一定浓度的有机污染物会影响红树林的正常生长,而且以油类的污染最为严重。近海和外海的油污会随海流和潮汐扩散到红树林区,对红树林造成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危害,油污会堵塞红树林的地上呼吸根和叶表的气孔,使红树植物缺氧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红树林的正常生长。湿地污染可能会引起湿地生物死亡,

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湿地原有的生态群落结构,重金属和石油类能通过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累积传递进而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到影响。

3. 外来生物入侵和虫害,挤占红树林生长空间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圳市天然红树林群落结构简单,群落组成单一,群落的稳定性极差,生态功能下降。近来深圳湾、宝安区红树林遭到原产中美洲的恶性杂草薇甘菊的生态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受到极大威胁。由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破环和人类的干扰,破行生物防治,主要方法是寻找白骨壤虫害的专一病毒,利用寄生蜂携带病毒方法感染害虫而达到防治虫害的目标。红树林虫害与红树林生态环境恶化有关,因此防治虫害,治理和改善红树林的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这是治理红树林虫害的根本所在。

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对红树林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另外造林技术含量偏低,经营管理粗放,对红树林的生态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因素也都是导致红树林湿地破坏的重要原因。近几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保护红树林湿地的资金技术投入,使得这

些问题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四、红树林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红树林湿地遭到如此程度的破坏,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制约了经济发展,所以拿出经济有效的应对政策此时便显得迫在眉睫。我国政府相继签署或加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国际上重要的公约;我国现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国家林业局也制定了《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编写了“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把红树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广东省现有《广东省野生植物管理条例》、《广东省野生植物自然保护区条例》、《广东省湿地(红树林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从法律层面上对红树林的保护和改善由一定的作用。深圳市政府在解决红树林环境问题时,应该结合国家、省级的相关政策和法律体系,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笔者根据深圳红树林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1.建立监测体系

建立深圳红树林监督是当前保护红树林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典型的红树林湿地比如福田红树林区建立规范合理的监测体系,对红树林湿地生态雄的功能及环境变化实施监测,建立完善的系统动态变化信息数据库,及时准确地掌握红树林资源的环境状况、功能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为决策部门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2.建设和管理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

加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力度,争取更多的红树林湿地保护区被

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并按照国际重要湿地的建设要求,在软硬件方面达标。目前分布于城市腹地的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已受到决策者的重视,但还要加强城外红树林区的保护,比如位于深圳东部龙岗区葵涌坝光的银叶树林形态结构独特,有很好的保护价值,对研究红树林的生态和演替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南澳东冲的红树林虽然面积不大,但红树植物长势良好,景观优美,有很多鸟类在此栖息和繁衍,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开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场所。因此,建议龙岗区葵涌和南澳跨镇建立东部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好现有珍稀的红树林。

3.控制各种污染,加强湿地周边管理

控制红树林湿地周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深圳湾的水质污染严重,对红树林湿地带来严重威胁,应重点整治。主要措施是尽快完成流入深圳湾的河流整治工程,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从源头上削减进入深圳湾的污水量,并开展内源控制,对底泥进行清淤,实行补水工程等。加强对周边建筑审批,对周边建筑垃圾严格控制和管理。

4.加大对外来入侵种和虫害的防治力度

生物入侵也是深圳市红树林的又一严重威胁,例如薇甘菊入侵深圳湾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至今还没有根本的防除办法。对于尚未遭受入侵的红树林湿地,应加强防范措施以避免侵入;对已造成入侵的,应早发现早治理,并加大防治力度,综合治理。另外,无瓣海桑引入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后,出现疯长现象,且有一定扩散和竞争能力。对于红树林虫害防治问题,要加强研究,采用高效而对环境影响小的杀虫剂,主张采用生物防治办法。据了解,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现正致力于研究“生物导弹”技术对白骨壤虫害进行生物防治,主要方法是寻找白骨壤虫害的专一病毒,利用寄生蜂携带病毒方法感染害虫而达到防治虫害的目标。红树林生态环境恶化与红树林虫害有关,因此防治虫害,治理和改善红树林的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这是治理红树林虫害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林业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切实做好各方面的防控工作,切实有效的保护仅有的红树林湿地。

5.加大恢复红树林

由于深圳红树林湿地面积的大幅度较少,所以应加大红树林的恢复速度,尽

可能在滩涂和堤围外营造红树林带,以有效保护堤围。在人工造林种,引种造林,创造多样生境,扩大生态空间,丰富资源。生态功能理论指出恢复一个生态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须提高单位面积的生态承载量,而提高单位面积承载量,改善环境条件是唯一的办法,提高生境质量和充分扩大植被空间占有率。因此,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应在南部和西部滩涂上,大力栽植红树林,积极引种,扩大红树林面积,增加红树林的种类.尽量减少筑路建房设施建设。

6.提高宣传力度,增加人群中对红树林的认识

红树林区的减少离不开认为的操作,因此保护红树林要从提高全民生态文化和保护意识的层面,对沿海的确的群众进行长期、深入、广泛那的宣传教育,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居民的积极响应。红树林分布去的乡政府要深入发动群众制定和完善保护红树林的规定,共同搞好红树林的保护工作。

7.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红树林作为林产品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比如药用、材料、食品等,应将以利用和开发。但是在开发的时候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东南亚国家和香港地区在红树林保护和宣传工作方面的交流,引进先进管理方法与技术,吸收并建立生态生殖的管理模式,完善养殖和管理方法。另外,红树林具有生态旅游价值,所以应完善配套设施,提供深圳市海岸旅游环境水平,带动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陈文杰。(2009)。湿地科学与管理,9(2)。

陈雪清。(2001)。对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全面认识及维护。林业资源管理,6:65。

李海生。(2007)。深圳市市红树林的保护及其恢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 (4):10-12。

李海生。(2006)。深圳龙岗的红树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6(3):67-69。

何奋琳。(2004)。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对策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

27(4) : 81 – 83。

廖宝文、郑松发、陈玉军等。(2004)。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适应性分析。生态学杂志。23(1) :10 – 15。是

师卫华、赵润。(2008)。深圳福田红树林面临的威胁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

王雪峰、陈桂珠、许夏玲。(2005)。白骨壤对石油污染的生理生态响应。生态学报,25 (5) : 1095 – 1100。

吴天佑。(2005)。广东省湿地红树林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粤东林业科技,1:

35-41。

张忠华。(2006)。我国红树林的分布现状、保护及生态价值。生物学通报,41 (4)。P3

红树林海岸生态

第三章延伸阅读材料(二) ——红树林海岸生态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它们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之中。它们具有革质的绿叶,油光闪亮。它们与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我国的红树林海岸以海南省发育最好,种类多,面积广。红树植物有10余种,有灌木也有乔木。因其树皮及木材呈红褐色,因而称为红树、红树林。红树的叶子不是红色,而是绿色。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在海岸形成的是一道绿色屏障。 红树林发育在潮滩上。这里很少有其他植物立足,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组成独特的红树林海岸。 红树具有高渗透压的生理特征。由于渗透压高,红树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水份及养料,这是红树植物能在潮滩盐土中扎根生长的重要条件。红树的根系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一棵红树的支柱根可有30余条。这些支柱根象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一样,从不同方向支撑着主干,使得红树风吹不倒,浪打不倒。这样的红树林,对保护海岸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1960年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的特大风暴,使得沿岸的红树毁坏几千棵,但是连根拔掉的很少。主要的毁坏是刮断或因旋风作用把树皮剥开。

最有趣的是红树植物繁殖的“胎生”现象。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使幼苗离开母树下落,插入泥土中。这种“胎生”现象在植物界是很少见的。更使人们惊奇的是,幼苗落入泥中,几个钟头就可在淤泥中扎根生长。有时从母树落下的幼苗平卧于土上,也能长出根,扎入土中。当幼苗落至水中时,它们随海流飘泊。有时在海水中飘泊几个月,甚至长达一年也未能找到它生长所需的土壤。然而,一旦遇到条件适宜的土壤就立即扎根生长。红树虽然生长在水中,是一种不怕涝的植物,然而它革质的叶子能反光,叶面的气孔下陷,有绒毛,在高温下能减少蒸发,具有耐旱的生态。它叶片上的排盐腺可排除海水中的盐分。除了胎萌以外,红树植物还具有无性繁殖即萌蘖能力。在它们被砍伐后,很快在基茎上又萌发出新的植株。 红树林为热带海鸟提供了栖息地,红树林群落中的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红树林却养育了为数众多的动物。红树林下的淤泥中是蟹类、弹涂鱼等多种动物的家园,红树林的树干和树枝是很多介壳动物的栖身之所,红树林的树冠则是热带海鸟的领地。在东南亚加里曼丹岛的红树林中,有长相奇特的长鼻猴,雄猴长有巨大的鼻子,食蟹猴是东南亚另一种出现在红树林中的猴子。在恒河入海口处的桑达班红树林中则是现存虎最多的地方之一,那里也有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食人虎,人与虎之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关系。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吴永华 摘要:广西沿海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种类丰富。由于广西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方式的滥伐开发、盲目围垦 等原因,使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作为沿海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对维护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广西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遭受破坏的原因,并对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及保护 1 广西沿海红树林资源分布状况 1.1 红树林的分布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南濒北部湾,地理位置为北纬21°24′~ 22°01′,东经107°56′~ 109°47′;包括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岸线总长14891.64km, 岛屿海岸线长600km, 其中海堤总长75614 km。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hm2。广西现有连片分布、面积大于0.1hm2的红树林斑块863个, 总面积8374.9 hm2[1]。 根据群落类型、起源、覆盖度和平均树高等级的差异情况,共划分为973个小班[4]。沿海14个海湾中,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茅尾海、铁山港、大风江、珍珠港、廉州湾、防城港东湾和丹兜海, 其他港湾相对较少[2-3], 详见下表 [4] 广西红树林资源分布 与广东84.80%的红树林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8]的情况相比,广西的红树林在东起合浦山口,细致东兴北仑河口对整个海岸带中都有分布,详见下图

[4] 广西红树林分布图 在宏观上,红树林在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较均匀分布。在关系大陆海岸线中,红树林分布间断的最大距离为31.90km,从廉州湾至北海东海岸岸段。经测算,红树林分布间断长度超过2 km的大陆岸线公有49段,总长361.62km。其中长度超过10km的大陆岸线共有13段,主要位于海湾之间的岸段。在广西1489.64km大陆海岸线中,平均每公里海岸线有红树林5.6hm2,高于广东的4.8hm2/km[8]。 1.2 红树林植物种类组成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和其他科树组成,红树科植物又分真红树、半红树和伴生植物三种[15],其区别是:真红树植物是转移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他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中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半红树植物是既能在潮间带生存并成为优势种,又能在陆地生境自然繁殖的两栖性木本植物;伴生植物是指在红树林中或林缘偶尔出现,但不成为优势种的木本植物以及红树林下的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13-14]。 2004年,梁士楚等记载广西红树植物8科10属10中,半红树植物3科4属4种,关于伴生植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7]。其中红树科(红海榄、木榄、角果木、秋茄),马鞭草科(白骨壤),紫金牛科(桐花树),爵床科(老鼠簕),使君子科(榄李),梧桐科(银叶树),夹竹桃科(海芒果),锦葵科(黄槿、杨叶肖槿),卤蕨科(卤蕨)[6]。相对广东、海南等地的红树林,广西沿海的红树林保存算是比较完整的,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山口红树林区、北仑河口红树林区、茅尾海红树林区、七十二泾红树林、区珍珠港红树林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红树林面临的生态破坏及原因 尽管红树林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防风固堤、净化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在渔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上也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树林认识不足,对红树林的价值功能缺乏系统的认知,甚至认为红树林是无价值的湿地,盲目的围垦砍伐开发,红树林生态受到严重威胁,资源日趋枯竭[17]。如北海原有红树林约2000hm2。现在仅残留113hm2;钦州大榄坪红树林围垦砍伐红树林约700hm2;合浦英罗湾红树林区1994年的渔业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80%[16]。加上害虫的捕食昆虫寄生等虫害、特殊天气影响(如特大暴雨、台风)和外来物种入侵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

第1题(单项选择)__年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A. 1980 B. 1982 C. 1984 D. 1988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于__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 1984年 B. 1988年 C. 1990年 D. 1992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红树林是__的特殊森林。 A. 海洋过渡到陆地 B. 陆地过渡到陆地 C. 陆地过渡到海洋 D. 海洋过渡到海洋 正确答案:C 第4题(判断对错)福田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公里。 正确答案:对 第5题(判断对错)填海不会对红树林保护区构成影响 正确答案:错 第1题(单项选择)所谓湿地,一般是指不管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__的水域。 A. 8米 B. 10米 C. 6米 D. 4米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方,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和__、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A. 草地 B. 森林 C. 山脉 D. 湿地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直到20世纪__年代,湿地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仍未被人类所认识。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在__中,沉淀物常常是主要的水中污染物质,由于湿地通常位于低洼地区,可以充当沉淀物的沉降地点,加上芦苇和水草的生长使水流速度减慢,更有助于增加沉淀物的滞留和沉降。 A. 水库 B. 冰川 C. 湖泊 D. 河流 正确答案:D 第5题(单项选择)湿地提供的莲子、菱角及浅海水域的__、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食品 A. 鱼 B. 鸡 C. 鹅 D. 鸭 正确答案:A 第1题(多项选择)深圳市政府红树林四大修复工程是__ A. 河口水质净化 B. 红树林修复 C. 建筑与园林 D. 巡逻道改造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多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两个外来红树是__ A. 海桑 B. 无瓣海桑 C. 秋茄 D. 海漆正确答案:AB 第3题(判断对错)现在红树林保护区滩涂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在沉积 正确答案:对 第4题(单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的原有面积是__ A. 304 B. 404 C. 204 D. 504 正确答案:A 第5题(单项选择)米埔保护区核心区外保留住__生态 A. 树林 B. 草地 C. 农田 D. 鱼塘 正确答案:D 第1题(判断对错)西部通道建设,对缓解现有口岸压力、促进粤港合作,意义非常重大。对 第2题(单项选择)深圳是内地惟一一个与香港连接的陆路交通枢纽城市,深港之间往来的公路运输车辆占全国出入境车辆的__%,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 正式

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7月6日

前言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为滨海平原。境内最高山峰梧桐山,海拔最高点943.7米。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气温为36.6℃,最低气温为1.4℃,无霜期为355天。年日照时数个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每年5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608.1毫米。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深圳海岸线长257.96公里,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东部从沙头角、大鹏湾到大亚湾约160公里,中部从深圳河口沿深圳湾至蛇口约15公里,再往西沿珠江口约80公里的海岸线形态以海湾为主。目前为止,港口、机场、城市发展及工业项目、渔业养殖已用去部分海岸线。 深圳南亚热带的气候、绵延的海湾、海岸地貌及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比较适合红树林的生长。目前仍然保存着多公顷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86公顷的红树林湿地在生态保护、发展、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显着成绩,在城市海岸防护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去年以来,印度洋海啸后突显的滨海生态问题日益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可减少海啸和暴风雨破坏的沿海绿色带(红树林和沿海森林)的生态恢复、保护和发展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沿海森林(包括红树林、海岸森林等)在保护沿海社区、帮助人类恢复生态中所起的作用日渐被人们所认识,充分维护和提高红树林抵御海洋灾害的生态功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本次规划根据《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由于课程安排,我们班全体同学于2014年5月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参观学习。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进一步的的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1.茅尾海的概述 茅尾海是半封闭性海湾,位于广西钦州湾的顶部。注入茅尾海的主要河流,西有茅岭江、中有钦江、东有大风江3条河流,所依临的内陆多为馒头状的低丘,海拔<40 m,平坦的地势,加上多条河流与海水的共同作用,使得在茅尾海入海口形成泥沙质平滩和潮沟岛屿景观,构成典型的海叉地形,总面积约135km2。茅尾海海区资源丰富,水深较浅,滩涂约占海湾总面积的80%。海区内的环境因子中,水温16.2~31.2℃;盐度1.528~28.161,总体表现为湾内向湾外递增趋势。 2.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红树林湿地是指生长着像红茄这类耐盐性常绿植物, 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的河口、海湾和含盐沼泽等地带, 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也是野生动植物, 尤其是鸟类的最重要的栖息地。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 因此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广西沿海海湾或海河口汇合处的滩涂及其附近地区风力较小, 潮汐缓和, 海潮和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和碎屑等物质大量沉积,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发育, 从而形成红树林湿地。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和钦州港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保护区分为康熙岭片、坚心围片、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且4大片之间除康熙岭片、坚心围片连成一体外,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的分散距离达20 km以上,红树林总面积1892.7公顷,茅尾海的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共计11科16种 (含半红树、伴生红树植物),动物444种,其中有33种鸟是中澳、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其中保护区内的红树植物占我国红树植物的43.2%,占广西区红树植物的69.6%.其中,主要有红树科的木榄、秋茄、红海榄,卤蕨科的卤蕨,使君子科的榄李,紫金牛科的桐花树,马鞭草科的钝叶臭黄荆,锦葵科的黄槿,夹竹桃科的海杧果。红树林伴生植物共有3科4种,主要有马鞭草科的苦朗树、苦槛蓝,草海桐科的海南草海桐,旋花科的二叶红薯。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树种3种,其中珍稀红树植物1种,即爵床科的老鼠筋,该树种分布零星,数量较少;濒危树种2种,分别为红树科的木榄]和红海榄,目前这2种红树植物保存数量很少,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底泥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底泥微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李玫廖宝文 (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 章金鸿 (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广州510620) 摘要微生物-营养物质-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保存和再循环的主要机制之一。生活在红树林群落中的具有高生产力和高多样性的微生物群落持续不断地将红树林凋落物转化成可被植物利用的氮、磷或其他营养物质。植物根系分泌物又为该系统中微生物和其他大型生物提供营养。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且阐明了这些微生物对该系统生产力的重要贡献。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和恢复微生物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而为红树林幼苗接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菌种将有利于受损红树林区域的重建和红树林的人工营造。 关键词红树林固氮溶磷光合细菌硫酸盐还原 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滩涂和河口海湾的一种特殊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固岸护堤、发展滩涂养殖与近海渔业、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提取海洋药物、发展生态旅游以及维持海岸带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1]。然而海岸带的不合理开发,已导致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种群衰退,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红树林面积约5万hm2,而目前仅剩1.5万hm2左右,红树林造林、恢复、发展和保护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在我国,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多以红树植物、鸟类、底栖动物等为对象,而对该系统中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较少[3,4]。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在营养物质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相关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转化 红树林通常被认为是营养较缺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N、P元素[5,6,7]。尽管如此红树林仍然具有高生产力,原因是红树林有一个非常有效的营养物质循环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转化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活动[7,8]。在热带红树林中,细菌和真菌占整个微生物生物量的91%,藻类和原生动物分别占7%和2%[9]。 红树林底泥中存在一个非常活跃的高生产力的细菌群落[10],它们参与了大多数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并且具有碳库的功能[11]。粘附在土壤颗粒上细菌自然死亡和溶解后,被新一代的细胞转化成新的细菌生物量或可溶性物质[9,12]。通过消费在土壤间隙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红树林底泥中的细菌种群防止了可溶性有机碳输入附近的生态系统如浮游食物链或邻近海岸区域[10,13]。间隙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的浓度高于底泥中的,然而两者之间并不发生碳流动。尽管自由氨基酸在间隙水和表层潮汐水之间存在一个高的浓度梯度,但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氨基酸流动[14]。这些观察表明在热带红树林中生活的细菌群落消费掉了溶解在间隙水中的碳。 一个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各种含氮化合物的去向和流动取决于这个系统的特性。如果氮在以N2的形态释放到大气中之前已被消耗掉,那么通过反硝化作用而损失的氮通常可忽略不计[15]。在细菌和植物之间可能存在争夺有效氮的激烈竞争。来自底泥和含氮有机化合物降解的硝酸盐可能被细菌转化成铵离子,然后又被细菌和植物所同化。这个过程使氮元素在该生态系统中得以保存[16,17]。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尽管无机氮转化的通量和速度是微小的,但还是有研究认为矿化作用和同化过程之间存在着紧密耦合[12]。已观察到废水流入红树林生态系统可使反硝化作用速率提高,表明反硝化作用速率和氮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无论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精)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深圳大鹏半岛七娘山红树林植被实地考察报告 实习时间:201X.7.19实习人员:古伟唐李康铭曲俊樵麦 桂冰姚兰 实习地自然概况: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龙岗区东南部,约114°28′~ 114°37′E,22°26′~22°34′N,总面积约为 106.7km2。该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长达65km,约占 深圳市海岸线的33%。绵长曲折的海岸为各种滨海植物的 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在200m以上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其中最大的山脉为七娘山脉,主峰海拔为867m。此外,东部的大燕顶海拔800m,抛狗岭海拔429m,花山顶328m。在山丘之间零星分布着一 些小的盆地,如新大盆地,南澳圩镇盆地等。土壤属于赤红壤、红壤。土壤的酸性较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少。这 些地带多生长着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多种灌丛和草本群落。海滨沙滩上的冲积土多生长着红树林群落。气候属于 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及其变性气团的影响,天气干凉。年均气温22.3℃,年均降水量为2000mm,

年均雨日140d,相对湿度达80%,属于我国的高温多雨地区。地带性植被的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主要有榕树(Ficusmicrocarpa)+假苹婆(Sterculialanceolata)+水石梓 (Elaeocarpushaina2nensis)群落、香蒲桃(Syzysiumodoratum)+密花树(Rapaneaneriifolia)+银柴(Aporosachinensis)群落、浙江润楠(Machiluschekiangensis)+荷木(Schimasuperba)+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群落、乌榄(Canariumpimela)+金叶树(Chrysophyllumlanceolatum)+五月茶(Antidesmabunius)群落。此外,大鹏半岛的植被类型还包括常绿阔叶林,主要有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大头茶 (Gordoniaaxil2laris)群落、川鄂栲(Castanopsis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fabri)+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群落、沟谷雨林,主要有浙江润楠(Machiluschekian2gensis)+粗毛野桐(Mallotushookerianus)+假苹婆(Sterculialanceolata)群落以及红树林。 前言: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建设实施规划方案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设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实施方案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前言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的沿海滩涂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7256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的82.4%。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遗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是南中国沿海濒危鸟类的一个重要栖息繁衍地,也是往返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必经停歇地。2002年1月,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性地区和国际湿地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2006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广东省被确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同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被确定为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做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受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委托, 编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小组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在掌握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全国红树林保护工程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年-2010年)、《广东建设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实施方案(2006-2015)》等,对自然保护区示范项目进行了全面且科学的分析,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7]275号的要求最终形成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文本。 由于时间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专家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国示范保护区实施方案项目组 2010.03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 以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生物组成分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鸟类和碎屑等1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EWE模型,探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并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3.底栖动物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德氏狭口螺(Stenot彻ra divalis)、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寡鳃齿吻沙蚕

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沼蚓(Limnodriloides sp.)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几种大型底栖生物在3种深度的平均栖息密度及其t检验值 注:上一中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中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上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中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中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我们可以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15个功能组,分别为:桐花树、秋茄(6年)、秋茄(20年)、海榄雌、无瓣海桑、海桑、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弹涂鱼类、多毛类、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鸟类和碎屑。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基本参数(黑体为模型估算的参数:B.生物量;p生产量;Q.消耗量;EE-生态营养转换效率为简化复杂的食物网关系,用聚合营养级的方法将来自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15个不同功能组的营养流合并为6个整合营养级。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流量为4158t.km'2.y一,其中总摄食消耗量为160.5t,km-2·Y~,总输出量为3768tokm-20y一,总流入碎屑量为123.6t.km-2.y一,总呼吸量为105.4t.km-2.y~,和不再参与生态循环的矿化沉积物部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能流(t.km-2·y-1)由于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植物,但在系统中没有被任何生物摄食,只能以碎屑的形式重新进入循环。所以能量流动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占总能流的几乎全部,这说明系统的能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导。除第一营养级之外,营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姓名李强指导教师高勇刚 (吕梁高级实验中学理科1415班山西离石033000) 摘要:红树林是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因此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受到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红树林的现状研究,比较深入地解 读了国内红树林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对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要素;生态多样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保护 1.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1.1红树林植物特性及其生态效益 1.1.1红树林植物特性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 片常较薄。 图1 红树林 1.1.2红树林生态效益 (1)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2)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据中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3)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1.2红树林在国内分布状况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状分散分布于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候环境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4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动植物资源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红树林知识简介

附件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红树林相关知识简介 一、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简介: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岸,区域范围在北纬22°30’- 22°32’,东经113°56’- 114°3’之间,总面积3.68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红树林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共有鸟类约200种,其中23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卷羽鹈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嘴鸥、褐翅鸦鹃等。每年都有数十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由红树植物、其它陆地植被、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生物以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大气、海水等环境要素共同组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发挥生态功能。 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时间里,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城市扩张和环境污染影响较为严重,红树林湿地面积不断缩减,滩涂淤积导致海床升高、高楼林立阻断鸟类迁飞通道、水环境污染导致鱼虾死亡、外来物种海桑疯狂扩散已然构成生物入侵、虫害频繁爆发导致红树植物白骨壤不能自然繁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整个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自我调节与更新能力以及对外部胁迫的恢复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征兆。 二、红树林相关知识简介 (摘自深圳市政协2015年3月第三次“委员议事厅”节目台本)

(一)、红树林的基本概念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生物群落(见图1)。 图1 红树林海岸生长区域 由于涨潮时,红树植物被海水部分或全部淹没,落潮时红树林完全露出水面,所以红树林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底森林”(图2)。 图2 “海底森林”红树林

红树林的介绍

红树林的介绍、生长环境及其环境适应性 姓名:葛通 班级:海洋C101 学号:106385 摘要: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本文着重介绍红树林的生长环境,以及为了适应这种生长环境而形成的生理结构。 关键词:中国红树林生长环境环境适应性 1 前言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 在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岛、广西、广东和福建。淤泥沉积的热带亚热带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和发展。它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见潮间带生态)。随着海岸地貌的发育和红树林本身的作用,红树林常不断向海岸外缘扩展。红树林植物对盐土的适应能力比任何陆生植物都强,据测定,红树林带外缘的海水含盐量为3.2~3.4%,内缘的含盐量为1.98~2.2%,在河流出口处,海水的含盐量要低些。红树林植物是喜盐植物,通常它们不见于海潮达不到的河岸。例外的现象也有,红树林主要成分之一的桐花树就可以在中国广东的黄埔一带河岸残留下来。温度对红树林的分布和群落的结构及外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赤道地区的红树林高达30米,组成的种类也最复杂,并表现出某些陆生热带森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林内出现藤本和附生植物等。在热带的边缘地区,如在中国海南岛,红树林一般高达10~15米。随着纬度升高,温度降低,红树林可不足1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也减至1~2个种。 2 红树林的简介 2.1 植物特性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

泉州红树林植物介绍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课程论文 泉州红树林植物介绍 课程名称植物学课外实习 姓名王乃通 学号0926441023 专业园艺(观赏园艺) 成绩 指导教师王奇志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印制 2010 年 6 月20 日

泉州红树林植物介绍 王乃通 化工学院 摘要:泉州红树林植物简介,泉州红树林泉州红树林奇特现象,泉州红树林植物的繁殖,泉州红树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泉州红树林植物的保护 关键字:泉州红树林植物。泉州红树林。特点。奇特现象。繁殖。生态适应性。自然保护 Quanzhou mangrove plant is introduced Naitong wang Institute of chemical Abstract:Quanzhou mangrove plants, quanzhou mangrove quanzhou mangrove strange phenomenon, quanzhou mangrove plant propagation, quanzhou mangrove ecosystem adaptability and plant mangroves plant protection in quanzhou Key words:Quanzhou mangrove plants. Quanzhou mangrove. Features. Strange phenomenon. Reproduction.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Natural protection 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泉州湾红树林,继续着我们的植物学课外实习与参观。下面我将围绕红树林植物的特点,红树林植物的奇特现象,红树林植物的繁殖,红树林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红树林植物的保护展开我的介绍。 1)泉州红树林植物简介 红树林植物指的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包括木本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就类别而言,红树林植物分为红树植物(包括真红树植物(true mangrove,eumangrove,strict mangrove)和半红树植物 (semi-mangrove))、同生植物(consortive plant,mangrove commemsal)和伴生植物(associated plant,mangrove associates)。 “红树林”名称的由来,是源自于一种红树科植物 -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干、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 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 树皮为“红树皮”,而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英文名称 为Mangrove。 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1223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福田区广深高速公路以南,东临新洲河,南面为深圳湾,西部与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仅300米,占地面积约为38公顷,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原属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的边防管制区。 一、项目背景 (一)深圳湾概况 南部紧邻的深圳湾是一个位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浅水湾,东经22°24′18″~22°32′12″,北纬113°53′06″~114°02′30″,西面连接珠江口的内伶仃洋中游,东面连接深圳河,北面连有大沙河,整个湾的面积大约为80平方公里。湾内水深自西向东逐渐变浅,东侧最浅处大约为1米。在深圳河口附近的南北两侧,有著名的香港米埔和福田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的栖息地。深圳湾地处城市腹地,呈半封闭形状,湾内河海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细物质沉积丰富,两侧均有宽广的淤泥滩,为红树林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貌和物质环境,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深圳的“生态名片”。 (二)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它是上天赐予深圳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9科16种,鸟类194种,其中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站”和“加油站”,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 (三)原公园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公园建设前,该区域地块功能混杂,建设凌乱,除南侧红树林外,分为十宗土地使用,同时还聚集了三十多家经营商户,一百多处违法搭建。长期作业的运沙码头,练车场、灯光球场的噪音、夜晚灯光,让滩涂湿地失去了本来面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两岸保护区内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为市民提供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红树林已成为深圳市的第二市树,代表了特区人开拓进取、刚强坚毅、无私忘我的人文精神。因此福田红树林湿地这块“绿色瑰宝”不仅属于福田,更是属于全深圳人民的,亟需广大市民关注红树林、呵护红树林,形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保护好我市的自然生态。因此,为市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红树林湿地空间和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非常必要。 (五)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公园用地北侧临近上下沙、金地、益田等多个生活区及福田保税区,其500米半径腹地范围内居住、就业人口约7万人,目前区域内尚无较大的城市公园,需要切实解决周边人群日常休闲需求。 二、规划设计 (一)项目性质。作为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生态公园以亚热带海湾红树林湿地为主要风景特征,集“科普教育、海滨文化、自然景观、休闲游览”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 (二)目标定位。1.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缓冲带;2.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典范);3.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4.适度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三)设计理念。“生态优先,结合艺术、科普展示、便于管理”。 (四)功能分区。根据场地的特性及设计定位,公园分为8个功能片区:1.入口广场区、2.访客中心区、3.室外科普区、4.红树林探索区、5.原生红树林保护区、6.浅滩红树林区、7.恢复湿地区、8.绿化隔离区。其中原生红树林保护区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红树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