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论文关键词福田红树林;功能;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广东深圳论文摘要红树林是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得天独厚的一块生态资源宝地,对其基本状况、环境变化及其资源保护进行探讨与分析得出,为了维护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平衡,保护宝贵的生态资源,必须做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统称为红树林。“红树”的名称主要来源于红树科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多富含丹宁,树皮韧皮部和木材显红褐色而得名。红树林的根系十分发达,从树干或枝干各部位呈放射状,悬垂向下插入软泥中,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在沿海滩涂中固定下来。红树林的叶子具有脱盐的功能,能将多余的盐分排除体外,使红树林能适应在盐分较多的海潮中生存。

1红树林的功能

红树林全身是宝,按人类对红树林湿地的利用现状,可把红树林湿地的功能分为物质生产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和环境生态功能。

1.1物质生产功能

所谓的物质生产功能其实就是指红树林湿地的经济价值。实际上,红树林的经济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大多数种类的红树植物树皮含有丰富的丹宁,可用做染料和提炼栲胶,是制革、墨水、电工器材、照相材料、医疗制剂的原料;木材纹理细微,颜色鲜艳美观,抗虫蛀,易加工,可供为建材、柱材、家具用材及薪炭材;红树四季开花,果实丰硕,果实富含淀粉,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红树林内的海鲜比海滩的更肥美,而且无污染,故在红树林下进行合理的海产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红树林的枯枝落叶作为食物来源还可以节省饲养成本。

1.2景观美学功能

景观美学功能则侧重于红树林湿地的旅游功能的开发。红树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为热带海岸独有的地理景观,与其他海岸风光比较具有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另外,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景观亦多样,潮涨潮落,红树林湿地展示不同的色彩美与动态美,鸟类在其间飞翔与栖息。其旅游功能主要体现在新、奇、旷、野等特点上。红树林的旅游功能有助于把红树林湿地内从事水产养殖业、加工业、林业等人员转化安置为保护和管理湿地的工作人员,减轻人类对红树林湿地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的压力。

1.3环境生态功能

红树林湿地在维护海岸带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更加丰富,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远远高于其他海岸带水域生态系统。红树林内部产生的凋落物不仅为近海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食,而且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变成红树林植物的营养物质,促进红树林群落的良性发展;再加上河口、海湾近岸富含营养的水体,为大量的藻类、无脊椎海洋动物和鱼类等提供了理想的生境。

红树林还是海洋鸟类最理想的天然栖息地,凡红树林分布的区域,均保持了较高的鸟类种群和其他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尤其对于候鸟,红树林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迁徙鸟类提供了落脚歇息、觅食、恢复体力的一切优厚条件。

另外,红树植物能产生胎生幼苗,它们从母树上脱落下来,在红树林带的前沿定植生长、成熟,胎生苗再定植,逐渐扩大林区的面积;红树植物的根系不断向海延伸,淤泥不断增加,土壤逐渐形成,使沼泽不断升高,于是林区的土壤逐渐变干,土质变淡,最终成为陆地。红树林所具备的这一使沧海变陆地的生态功能,使人类从难以抵御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海平面

上升和海水吞噬陆地的困惑中看到了希望。

红树林湿地又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在净化水源、保护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大。红树植物抗污染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其体内富含丹宁,使得红树林在较严重污染的环境下仍能生存。当红树吸收重金属离子后,体内大量的丹宁分子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毒性。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一个红树林-细菌-藻类-浮游动物-鱼类等生物群落构成的兼有厌氧-需氧的多级净化系统,红树林通过吸附沉降、植物的吸收等作用降解和转化污染物从而使水体质量得到改善;而林下的多种微生物能分解林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吸收有毒的重金属,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可供给红树林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从而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2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基本状况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13°45',北纬22°32',地处深圳湾东北岸,茂密的红树林东起深圳河口,西至车公庙,呈带状分布,长约9km,直线距离约为7km。1984年4月29日广东省批准由深圳市创建,1988年5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全国5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我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为全国唯一加入该网络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经1986年、1989年和1997年先后3次对保护区进行红线范围界定,最后确定为现在的红线范围,面积为367.64hm2,其中陆域面积139.92hm2,滩涂面积227.72hm2。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

第1题(单项选择)__年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A. 1980 B. 1982 C. 1984 D. 1988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于__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 1984年 B. 1988年 C. 1990年 D. 1992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红树林是__的特殊森林。 A. 海洋过渡到陆地 B. 陆地过渡到陆地 C. 陆地过渡到海洋 D. 海洋过渡到海洋 正确答案:C 第4题(判断对错)福田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公里。 正确答案:对 第5题(判断对错)填海不会对红树林保护区构成影响 正确答案:错 第1题(单项选择)所谓湿地,一般是指不管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__的水域。 A. 8米 B. 10米 C. 6米 D. 4米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方,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和__、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A. 草地 B. 森林 C. 山脉 D. 湿地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直到20世纪__年代,湿地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仍未被人类所认识。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在__中,沉淀物常常是主要的水中污染物质,由于湿地通常位于低洼地区,可以充当沉淀物的沉降地点,加上芦苇和水草的生长使水流速度减慢,更有助于增加沉淀物的滞留和沉降。 A. 水库 B. 冰川 C. 湖泊 D. 河流 正确答案:D 第5题(单项选择)湿地提供的莲子、菱角及浅海水域的__、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食品 A. 鱼 B. 鸡 C. 鹅 D. 鸭 正确答案:A 第1题(多项选择)深圳市政府红树林四大修复工程是__ A. 河口水质净化 B. 红树林修复 C. 建筑与园林 D. 巡逻道改造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多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两个外来红树是__ A. 海桑 B. 无瓣海桑 C. 秋茄 D. 海漆正确答案:AB 第3题(判断对错)现在红树林保护区滩涂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在沉积 正确答案:对 第4题(单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的原有面积是__ A. 304 B. 404 C. 204 D. 504 正确答案:A 第5题(单项选择)米埔保护区核心区外保留住__生态 A. 树林 B. 草地 C. 农田 D. 鱼塘 正确答案:D 第1题(判断对错)西部通道建设,对缓解现有口岸压力、促进粤港合作,意义非常重大。对 第2题(单项选择)深圳是内地惟一一个与香港连接的陆路交通枢纽城市,深港之间往来的公路运输车辆占全国出入境车辆的__%,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

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

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 一、提名意见: 本项目的主持单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参加单位有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江苏大学等6家。历时15年联合攻关,针对造林苗木质量差种类少,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恢复难度大,人为干扰严重及生态防护功能低下等主要问题,系统地开展了试验研究及示范,形成了红树林苗木定向培育技术、困难立地红树林恢复重建技术、红树林生态安全维持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南部沿海防护林体系(尤其是一级基干林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本项目的红树林微胶囊菌肥促生壮苗技术、困难立地红树林恢复重建技术、互花米草入侵控制与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红树林消浪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等原创性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项目部分成果获2014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3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等。获授权发明专利25项,制定标准4项,发表论文297篇(其中SCI、EI收录45篇,中科院JCR一二区论文18篇,单篇SCI最高影响因子11.329),出版专著20部。成果应用广泛,销售苗木4374万株,恢复重建红树湿地7.20万亩,防治有害生物20万亩,2003-2017年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17.35亿元,取得重大综合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项目简介: 依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针对造林苗木质量差种类少,困难立地红树林造林难度大,人为干扰日益严重等突出问题,系统开展了红树林快速恢复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攻克了红树林苗木定向培育、困难滩涂红树林恢复重建、红树林生态安全维持等方面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1、创新研发了红树林苗木定向培育技术。分离筛选红树林PGPB固氮菌28种、溶磷菌33种,构建高效混合菌群6个,研制出适用于海滩育苗的微胶囊促生菌肥,开发出PGPB微胶囊菌肥促生壮苗技术,苗木生物量增加49.3~74.5%、造林成活率提高15~30%;筛选耐盐、耐淹、抗污等抗逆红树树种15种,创建了集种源优选、营养调控、活力保护等于一体的抗逆树种培育技术,出圃苗造林存活率80%以上;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银叶树、海漆、杨叶肖槿、水黄皮和海檬果等5种半红树植物的规模化育苗技术,种苗萌发率较野生条件提高50~60%,造林成活率85%以上,填补了高潮滩

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 正式

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 深圳市农林渔业局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7月6日

前言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总面积为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为滨海平原。境内最高山峰梧桐山,海拔最高点943.7米。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为23.7℃,最高气温为36.6℃,最低气温为1.4℃,无霜期为355天。年日照时数个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相对湿度%。每年5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608.1毫米。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深圳海岸线长257.96公里,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东部从沙头角、大鹏湾到大亚湾约160公里,中部从深圳河口沿深圳湾至蛇口约15公里,再往西沿珠江口约80公里的海岸线形态以海湾为主。目前为止,港口、机场、城市发展及工业项目、渔业养殖已用去部分海岸线。 深圳南亚热带的气候、绵延的海湾、海岸地貌及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比较适合红树林的生长。目前仍然保存着多公顷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386公顷的红树林湿地在生态保护、发展、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显着成绩,在城市海岸防护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去年以来,印度洋海啸后突显的滨海生态问题日益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可减少海啸和暴风雨破坏的沿海绿色带(红树林和沿海森林)的生态恢复、保护和发展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沿海森林(包括红树林、海岸森林等)在保护沿海社区、帮助人类恢复生态中所起的作用日渐被人们所认识,充分维护和提高红树林抵御海洋灾害的生态功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本次规划根据《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由于课程安排,我们班全体同学于2014年5月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参观学习。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对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统计,进一步的的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试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1.茅尾海的概述 茅尾海是半封闭性海湾,位于广西钦州湾的顶部。注入茅尾海的主要河流,西有茅岭江、中有钦江、东有大风江3条河流,所依临的内陆多为馒头状的低丘,海拔<40 m,平坦的地势,加上多条河流与海水的共同作用,使得在茅尾海入海口形成泥沙质平滩和潮沟岛屿景观,构成典型的海叉地形,总面积约135km2。茅尾海海区资源丰富,水深较浅,滩涂约占海湾总面积的80%。海区内的环境因子中,水温16.2~31.2℃;盐度1.528~28.161,总体表现为湾内向湾外递增趋势。 2.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概述 红树林湿地是指生长着像红茄这类耐盐性常绿植物, 主要位于热带、亚热带的河口、海湾和含盐沼泽等地带, 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 也是野生动植物, 尤其是鸟类的最重要的栖息地。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 因此对广西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保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广西沿海海湾或海河口汇合处的滩涂及其附近地区风力较小, 潮汐缓和, 海潮和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和碎屑等物质大量沉积,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发育, 从而形成红树林湿地。 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钦州市的钦南区和钦州港区,面向北部湾,总面积2784公顷。保护区分为康熙岭片、坚心围片、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且4大片之间除康熙岭片、坚心围片连成一体外,七十二泾片和大风江片的分散距离达20 km以上,红树林总面积1892.7公顷,茅尾海的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植物共计11科16种 (含半红树、伴生红树植物),动物444种,其中有33种鸟是中澳、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其中保护区内的红树植物占我国红树植物的43.2%,占广西区红树植物的69.6%.其中,主要有红树科的木榄、秋茄、红海榄,卤蕨科的卤蕨,使君子科的榄李,紫金牛科的桐花树,马鞭草科的钝叶臭黄荆,锦葵科的黄槿,夹竹桃科的海杧果。红树林伴生植物共有3科4种,主要有马鞭草科的苦朗树、苦槛蓝,草海桐科的海南草海桐,旋花科的二叶红薯。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树种3种,其中珍稀红树植物1种,即爵床科的老鼠筋,该树种分布零星,数量较少;濒危树种2种,分别为红树科的木榄]和红海榄,目前这2种红树植物保存数量很少,需要加强保护和恢复。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保护 姓名李强指导教师高勇刚 (吕梁高级实验中学理科1415班山西离石033000) 摘要:红树林是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因此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受到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红树林的现状研究,比较深入地解 读了国内红树林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对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要素;生态多样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保护 1.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1.1红树林植物特性及其生态效益 1.1.1红树林植物特性 由于海水环境条件特殊,红树林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与此同时,从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于海滩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故称呼吸根。胎萌是红树林另一适应现象: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厘米的胚根,然后由母体脱落,插入泥滩里,扎根并长成新个体。在不具胚根的种类则有一种潜在的胎萌现象,如白骨壤和桐花树的胚,在果实成熟后发育成幼苗的雏形,一旦脱离母树,能迅速发芽生根。在生理方面,红树植物的细胞内渗透压很高。这有利于红树植物从海水中吸收水分。细胞内渗透压的大小与环境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同一种红树植物,细胞内渗透压随生境不同而异。另一生理适应是泌盐现象。某些种类在叶肉内有泌盐细胞,能把叶内的含盐水液排出叶面,干燥后现出白色的盐晶体。泌盐现象常见于薄叶片的种类,如桐花树、白骨壤及老鼠簕等。不泌盐的种类则往往具有肉质的厚叶片作为对盐水的适应。同一种红树植物生长在海潮深处的叶片常较厚;生长于高潮线外陆地上的叶 片常较薄。 图1 红树林 1.1.2红树林生态效益 (1)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2)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据中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 (3)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1.2红树林在国内分布状况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建设实施规划方案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设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实施方案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前言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的沿海滩涂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7256公顷,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33%,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的82.4%。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遗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是南中国沿海濒危鸟类的一个重要栖息繁衍地,也是往返西伯利亚和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必经停歇地。2002年1月,保护区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性地区和国际湿地生态系统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 2006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广东省被确定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示范省。同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被确定为全国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做好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受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委托, 编制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小组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在掌握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面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全国红树林保护工程规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年-2010年)、《广东建设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实施方案(2006-2015)》等,对自然保护区示范项目进行了全面且科学的分析,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7]275号的要求最终形成了“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区建设实施方案”文本。 由于时间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望专家和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全国示范保护区实施方案项目组 2010.03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红树林知识简介

附件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红树林相关知识简介 一、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简介: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岸,区域范围在北纬22°30’- 22°32’,东经113°56’- 114°3’之间,总面积3.68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红树林保护区,也是我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是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共有鸟类约200种,其中23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如卷羽鹈鹕、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黑嘴鸥、褐翅鸦鹃等。每年都有数十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由红树植物、其它陆地植被、鸟类、两栖爬行动物、昆虫、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生物以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大气、海水等环境要素共同组成,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发挥生态功能。 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30多年时间里,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城市扩张和环境污染影响较为严重,红树林湿地面积不断缩减,滩涂淤积导致海床升高、高楼林立阻断鸟类迁飞通道、水环境污染导致鱼虾死亡、外来物种海桑疯狂扩散已然构成生物入侵、虫害频繁爆发导致红树植物白骨壤不能自然繁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整个生态系统在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自我调节与更新能力以及对外部胁迫的恢复能力等方面,均呈现出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征兆。 二、红树林相关知识简介 (摘自深圳市政协2015年3月第三次“委员议事厅”节目台本)

(一)、红树林的基本概念 红树林(Mangrove)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海水周期性浸淹的木本生物群落(见图1)。 图1 红树林海岸生长区域 由于涨潮时,红树植物被海水部分或全部淹没,落潮时红树林完全露出水面,所以红树林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底森林”(图2)。 图2 “海底森林”红树林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理位置 状分散分布于地理环境

本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我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候环境 湛江保护区位于北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区域,南部为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和海洋气候影响较大。年平均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1.4℃。年均降水量1534.6mm,干湿季节明显,降雨集中在4 ~9 月份,也是台风暴雨季节,多有雷暴,台风带来暴雨和海浪冲击海岸,其破坏能量巨大。湛江保护区所在的雷州半岛地势比较平坦,海岸线弯曲复杂,近海岛屿众多,除半岛南端海岸较崎岖外,东西两面及邻近海岛的海岸均为坡度很小的海滩。 红树林沼泽起源于天然海岸沼泽湿地。河流有鉴江、九洲河和南渡河。各条河流每年携带大量淡水和陆地上流失的营养物质及泥沙流入大海,河流淡水与潮汐咸水交汇处的水质盐度呈梯度变化,大致在1% ~3% 之间,咸淡程度主要受潮汐周期性变化及降雨季节影响,河口湾处的不同盐度海滩为耐盐能力不同的红树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立地。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潮汐类型不同,东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西海岸的潮汐为不规则日潮。 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湛江保护区在抗御台风、减缓潮水流速、促淤造陆、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极重要的生态作用。 动植物资源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5种,主要的伴生植物14科21种,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为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秋茄和木榄,主要森林植被群落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纯林群落和白骨壤+桐花树、桐花树+秋茄、桐花树+红海榄等群落,林分郁闭度在0.8以上。

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

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 1 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实施背景 1.1华南沿海红树林分布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上特有的木本植物,属常绿阔叶林。全球红树林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最北可达北纬32°。最南可达南纬33°,分为两个中心群系,一是西方群系,另一是东方群系。全师姐共有红树植物24科,30属,86种。东方群系74种,西方群系15种,东西方群系重复2种,交叠2种。我国的红树林在区系上属东方群系,共有红树植物16科,20属,37种,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老鼠簕、木榄、海莲、红树、红茄苳、榄李、角果木、卤蕨、海漆、红海榄、海桑、木果楝等。 我国红树林自然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广东红树林主要以次生林为主,群落外貌结构简单。分布面积4667hm2,共有红树植物13种。英罗港、安铺港、广海湾、镇海湾、海陵山湾、雷州湾等地气温、水温高,滩涂面积广,是广东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广西是我国目前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达6170 hm2,有红树植物12种,分布于英罗港、丹兜海、铁山港、钦州湾、江平以及北仑河口等地。福建红树林分布面积较小,只有416 hm2,而且种类少,只有7种,分布于厦门、云霄、晋江、莆田等地。海南省是我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寨港、清澜港等地,共有29种,面积4836 hm2。海南省红树林主要为次生林,多为小乔木或灌木丛林,结构复杂。台湾省有红树植物14种,面积120 hm2,主要分布于台湾省西南沿岸。 1.2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及利用价值 (1)生物多样性 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共有41个属的红树林分布,而在大西洋和美国的太平洋沿岸只有5个属。在东南亚红树林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一个地区就高达42种。南中国海地区的红树植物多样性是世界最高的,共有46种真红树。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区丰富的饵料和适宜的环境吸引了许多海洋生物索饵、产卵和栖息,也是海洋大型底栖动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场所,为2000多种鱼类、无脊椎动物和附生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该区动物的多样性也很高,如中国防城港的大型甲壳纲动物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 以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生物组成分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鸟类和碎屑等1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EWE模型,探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并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3.底栖动物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德氏狭口螺(Stenot彻ra divalis)、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寡鳃齿吻沙蚕

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沼蚓(Limnodriloides sp.)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几种大型底栖生物在3种深度的平均栖息密度及其t检验值 注:上一中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中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上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中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中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我们可以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15个功能组,分别为:桐花树、秋茄(6年)、秋茄(20年)、海榄雌、无瓣海桑、海桑、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弹涂鱼类、多毛类、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鸟类和碎屑。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基本参数(黑体为模型估算的参数:B.生物量;p生产量;Q.消耗量;EE-生态营养转换效率为简化复杂的食物网关系,用聚合营养级的方法将来自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15个不同功能组的营养流合并为6个整合营养级。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流量为4158t.km'2.y一,其中总摄食消耗量为160.5t,km-2·Y~,总输出量为3768tokm-20y一,总流入碎屑量为123.6t.km-2.y一,总呼吸量为105.4t.km-2.y~,和不再参与生态循环的矿化沉积物部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能流(t.km-2·y-1)由于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植物,但在系统中没有被任何生物摄食,只能以碎屑的形式重新进入循环。所以能量流动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占总能流的几乎全部,这说明系统的能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导。除第一营养级之外,营

红树林保护意识教案

红树林保护意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近40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不少地区的红树林面积锐减,甚至已经消失,保护红树林已经是当前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要加强人们保护环境意识,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本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有关红树林保护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加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保护环境意识薄弱,且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认为保护环境会影响自身的利益(因为林业主管部门禁止当地居民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狩猎,炸鱼等一些违法活动,所以与当地居民有一些代沟)。利用这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红树林保护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理念: 教学中通过提问关于红树林基本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提问教学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刺激学生主动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四.教学方法: l、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同学互动;并且更多的运用图表和结构图表给概括出来使内容变得更加的通俗易懂;后面的小游戏可以让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刺激让他们加深印象,这样学的也就更加的牢固;很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及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l、重点:了解红树林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自觉的去保护环境。 六.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红树林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2、了解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 3、学生有自觉的去保护环境意识及有自觉去保护环境的行为。 七.道德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

惠东红树林保护与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基本情况 (70) 1.1地理位置 (70) 1.2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 (70) 1.3资源现状 (70) 1.4社区 (71)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布局 (74) 2.1规划指导思想 (74) 2.2总体布局 (74) 第三章红树林保护与建设目标 (75) 3.1红树林保护与发展对策 (75) 3.2分期建设目标 (75) 第四章整体功能区划 (76) 4.1区划原则 (76) 4.2功能区划 (77) 第五章建设领域与项目 (78) 5.1科研与保护管理 (81) 5.2宣传教育领域 (80) 5.3基础设施 (83) 5.4生态旅游规划 (84) 第六章投资估算 (85) 6.1估算依据 (85) 6.2投资估算 (86) 第七章组织管理及人员配置 (88)

7.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88) 7.2机构设置 (88) 7.3组织机构的任务、作用和职能 (88) 第八章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89) 8.1政策保障 (89) 8.2组织保障 (90) 8.3资金保障 (89) 8.4人才保证 (90) 8.5管理保证 (91) 第九章附图 (88) 9.1区位分析 (88) 9.2自然条件分析 (89) 9.3社会条件分析 (89) 9.4水系分析 (89) 9.5功能分区图 (89) 9.6红树林生态保育意向图 (88) 9.7红树林科普教育意向图 (89) 9.8考洲洋文化体验意向图 (89) 9.9红树林生态旅游意向图 (100) 9.10总平面图 (101) 9.11分期规划图 (102)

第一章规划基本情况 1.1 位置 1.1.1地理位置 考洲洋位于北纬22°43′~22°45′,东经114°52′~114°56′,地处稔平半岛,是红海湾向内陆延伸的一个溺谷湾,海岸线长65.3公里,口窄内宽,最窄处仅为253米,海域范围内有盐洲、龙船洲、老鼠洲、罂瑶公洲4个岛,水域面积约28.6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约2.06万亩(1373公顷),滩涂以泥质为主。 1.2 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 1.2.1 历史沿革 惠东历史可上溯至秦,时属南海郡;两汉、三国、晋属南海郡博罗县,东晋属东官县。南朝祯明建县时属循州治,后改龙川府治。1949年3月由惠阳析出置县,因辖地在惠阳之东而得名。 1.2.2 法律地位 在2013年5月的惠州市“两会”上,考洲洋的保护受到关注,市委市政府对考洲洋地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出了严格要求,并组织编制了《惠州考洲洋地区概念规划》。 1.3 资源现状 1.3.1鸟类资源 动物资源主要为湿地鸟类。鸟类约有38种,以白鹭为主。其中每天在白沙潭红树林栖息、觅食和繁殖的候鸟有白鹭、苍鹭、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白额雁、金斑行鸟等约有几万只。 1.3.2 海生动物类资源 主要有平鲷、真鲷、黑鲷、黄鳍鲷、鲈鱼、蓝子鱼、金鲳鱼、石斑鱼等种类。贝类主要有泥蚶、牡蛎、纹斑棱蛤、凸壳肌蛤、文蛤、翡翠贻贝、华贵栉孔扇贝、青蛤、菲律宾蛤仔、马氏珠母贝、栉江珧等种类。甲壳类主要有对虾、新对虾、锯缘青蟹、远海梭子蟹、红星梭子蟹等种类。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浅谈红树林的功能及其资源保护(一) 论文关键词福田红树林;功能;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广东深圳论文摘要红树林是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深圳市得天独厚的一块生态资源宝地,对其基本状况、环境变化及其资源保护进行探讨与分析得出,为了维护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平衡,保护宝贵的生态资源,必须做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的植物群落,其大部分树种属于红树科,生态学上统称为红树林。“红树”的名称主要来源于红树科植物,由于这些植物多富含丹宁,树皮韧皮部和木材显红褐色而得名。红树林的根系十分发达,从树干或枝干各部位呈放射状,悬垂向下插入软泥中,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架,使红树林在沿海滩涂中固定下来。红树林的叶子具有脱盐的功能,能将多余的盐分排除体外,使红树林能适应在盐分较多的海潮中生存。 1红树林的功能 红树林全身是宝,按人类对红树林湿地的利用现状,可把红树林湿地的功能分为物质生产功能、景观美学功能和环境生态功能。 1.1物质生产功能 所谓的物质生产功能其实就是指红树林湿地的经济价值。实际上,红树林的经济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大多数种类的红树植物树皮含有丰富的丹宁,可用做染料和提炼栲胶,是制革、墨水、电工器材、照相材料、医疗制剂的原料;木材纹理细微,颜色鲜艳美观,抗虫蛀,易加工,可供为建材、柱材、家具用材及薪炭材;红树四季开花,果实丰硕,果实富含淀粉,是酿造啤酒的重要原料;红树林内的海鲜比海滩的更肥美,而且无污染,故在红树林下进行合理的海产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如果能充分利用红树林的枯枝落叶作为食物来源还可以节省饲养成本。 1.2景观美学功能 景观美学功能则侧重于红树林湿地的旅游功能的开发。红树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素有“海上森林”之称,为热带海岸独有的地理景观,与其他海岸风光比较具有截然不同的别致风情。另外,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景观亦多样,潮涨潮落,红树林湿地展示不同的色彩美与动态美,鸟类在其间飞翔与栖息。其旅游功能主要体现在新、奇、旷、野等特点上。红树林的旅游功能有助于把红树林湿地内从事水产养殖业、加工业、林业等人员转化安置为保护和管理湿地的工作人员,减轻人类对红树林湿地的开发、利用、污染、破坏的压力。 1.3环境生态功能 红树林湿地在维护海岸带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更加丰富,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远远高于其他海岸带水域生态系统。红树林内部产生的凋落物不仅为近海海洋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食,而且经微生物分解后又变成红树林植物的营养物质,促进红树林群落的良性发展;再加上河口、海湾近岸富含营养的水体,为大量的藻类、无脊椎海洋动物和鱼类等提供了理想的生境。 红树林还是海洋鸟类最理想的天然栖息地,凡红树林分布的区域,均保持了较高的鸟类种群和其他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尤其对于候鸟,红树林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迁徙鸟类提供了落脚歇息、觅食、恢复体力的一切优厚条件。 另外,红树植物能产生胎生幼苗,它们从母树上脱落下来,在红树林带的前沿定植生长、成熟,胎生苗再定植,逐渐扩大林区的面积;红树植物的根系不断向海延伸,淤泥不断增加,土壤逐渐形成,使沼泽不断升高,于是林区的土壤逐渐变干,土质变淡,最终成为陆地。红树林所具备的这一使沧海变陆地的生态功能,使人类从难以抵御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海平面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1223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情况 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位于福田区广深高速公路以南,东临新洲河,南面为深圳湾,西部与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密相连,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最近距离仅300米,占地面积约为38公顷,是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原属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六支队的边防管制区。 一、项目背景 (一)深圳湾概况 南部紧邻的深圳湾是一个位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浅水湾,东经22°24′18″~22°32′12″,北纬113°53′06″~114°02′30″,西面连接珠江口的内伶仃洋中游,东面连接深圳河,北面连有大沙河,整个湾的面积大约为80平方公里。湾内水深自西向东逐渐变浅,东侧最浅处大约为1米。在深圳河口附近的南北两侧,有著名的香港米埔和福田红树林湿地,是国际候鸟的栖息地。深圳湾地处城市腹地,呈半封闭形状,湾内河海相互作用,咸淡水混合,细物质沉积丰富,两侧均有宽广的淤泥滩,为红树林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貌和物质环境,具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深圳的“生态名片”。 (二)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位于中心城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海岸线长约9公里。它是上天赐予深圳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植物9科16种,鸟类194种,其中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年有10万只以上长途迁徙的候鸟在深圳湾停歇,是东半球国际候鸟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停歇站”和“加油站”,是国际上生物多样性和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 (三)原公园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公园建设前,该区域地块功能混杂,建设凌乱,除南侧红树林外,分为十宗土地使用,同时还聚集了三十多家经营商户,一百多处违法搭建。长期作业的运沙码头,练车场、灯光球场的噪音、夜晚灯光,让滩涂湿地失去了本来面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对两岸保护区内动物的栖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四)为市民提供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 红树林已成为深圳市的第二市树,代表了特区人开拓进取、刚强坚毅、无私忘我的人文精神。因此福田红树林湿地这块“绿色瑰宝”不仅属于福田,更是属于全深圳人民的,亟需广大市民关注红树林、呵护红树林,形成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保护好我市的自然生态。因此,为市民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红树林湿地空间和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非常必要。 (五)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公园用地北侧临近上下沙、金地、益田等多个生活区及福田保税区,其500米半径腹地范围内居住、就业人口约7万人,目前区域内尚无较大的城市公园,需要切实解决周边人群日常休闲需求。 二、规划设计 (一)项目性质。作为深圳湾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生态公园以亚热带海湾红树林湿地为主要风景特征,集“科普教育、海滨文化、自然景观、休闲游览”各种功能为一体的公园。 (二)目标定位。1.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缓冲带;2.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典范);3.红树林湿地科普教育基地;4.适度满足市民休闲需求。 (三)设计理念。“生态优先,结合艺术、科普展示、便于管理”。 (四)功能分区。根据场地的特性及设计定位,公园分为8个功能片区:1.入口广场区、2.访客中心区、3.室外科普区、4.红树林探索区、5.原生红树林保护区、6.浅滩红树林区、7.恢复湿地区、8.绿化隔离区。其中原生红树林保护区为生态保护功能区;红树林

红树林沿海保护作用及重要措施研究

红树林沿海保护作用及重要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6-08-06T15:23:21.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1期作者:徐向华 [导读] 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 合浦县党江镇林业站广西 536100 摘要:红树林是最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红树林湿地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绿色的岛屿,素有“海上森林”之称,对于沿海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红树林湿地区域保护现状出发,对如何做好红树林沿海保护提出了几个重要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作用;现状 引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拯救和保护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造陆,护岸,护堤,防浪等功效,并能降解污染,调节气候,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一、红树林的生长特性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它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中上部,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乔木、藤本及草本组成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它是陆地显花植物进入海洋边缘演化而成,占据于海岸生态关键区,适应于特殊环境从而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性,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防护海岸、实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红树林对于沿海保护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作为海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风消浪、维护岸堤、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调节大气、改良土壤、促淤造陆、美化海岸景观、开发生态旅游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16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的评估中,红树林位列第4,在热带亚热带海岸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向海洋生态系统过渡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其显著,因此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实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生产力水平,维护生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功能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高光合率、高呼吸率、高归还率的特点。我国红树林区每年的凋落物干重为6 310~12 550 kg/hm2,高达其当年生物量的40%,为林中众多的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食物链,形成了一个理想的觅食和繁衍的环境,成为咸淡水交迭的环境下生存的动植物、微生物丰富的基因库,为动物多样性的维持和近海渔业高生产力的可持续性提供了主要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保障。 2、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功能 红树林发达的根系,形成稳固的网络支持系统,使植物体牢牢地扎根于滩涂上,并且盘根错节地形成严密的栅栏,增加了海滩面的摩擦力,能减缓水体流速,起到防风消浪的作用。当红树林覆盖度大于0.4、林带宽度在100m以上时,其消波系数可达85%,能把10级大风刮起的巨浪化为平波。根据专家评估法,1km红树林分布海岸线每年可提供约8万元的台风灾害防护效益。 3、维护CO2的平衡功能 红树植物属于阔叶林,据估计阔叶林在生长季节1d可消耗CO2 1 000kg/hm2,释放O2 730 kg/hm2。红树林沼泽中H2S的含量很高,泥滩中大量的厌氧菌在光照条件下能利用H2S为还原剂,使CO2还原为有机物,这是陆地森林所没有的机制。因此,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红树植物从环境中大量吸收CO2并释放出O2,这对净化大气,减少产生温室效应的根源,维护CO2的平衡,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促淤造陆、抵御全球温室效应造成海平面上升的负影响功能 红树林一方面通过密集交错的根系减缓水体流速,沉降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同时网罗碎屑,加速了潮水和陆地径流带来的泥砂和悬浮物在林区的沉积,促进土壤的形成;另一方面,大量的凋落物,加上林内丰富的海洋生物的排泄物、遗骸等,都为红树林海岸的淤积提供了物质来源。有资料表明,红树林滩地的淤积速度为附近光滩的2~3倍。红树林在促淤造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造成的威胁。 5、净化污染物功能 红树林生态系统可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对各种污染物进行处理并加以吸收、积累而起到净化作用。利用红树林微生物对海岸工业油污、船舶油污、原油泄漏等进行处理收到了巨大的功效;红树林湿地具有潜在的净化污水能力,将初级处理后的污水排放到红树林系统内,能有效地减轻污水的富营养化效应;红树林可吸收SO2、HF、Cl2、CO2和其他有害气体,对放射性物质也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三、北海红树林湿地区域保护现状 由于历史上决策的失误和近年来围塘养殖业的发展,该片林区已从解放初期近6000亩的原生林面积锐减至目前的1500亩左右,而且全部次生低矮,残存的红树林正在因高强度的人工挖掘泥丁活动而斑块状死亡和稀疏化,林下幼苗更因受到强烈干扰难以自然更新,整个红树林总体上处于快速衰退之中;同时,林带周边围塘海堤的建设,改变了海岸水动力条件,引发浅海沙坝上移,形成因林内沙丘活动导致大量埋死红树林的现象。林区面积锐减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破坏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引致的海岸景观破碎、美感消失更是北海旅游业的重大损失,国际湿地专家在对北海红树林的生物多样性表示赞叹的同时。也为目前的利用现状感到痛心和担忧。 四、做好红树林沿海保护的重要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开展退堤还滩造林工作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湿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保持滩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开展退堤还滩工作,有计划地将红树林群落后方的堤坝拆除,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红树林生境萎缩,给予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