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7 第八章 生物氧化作业及答案

7 第八章 生物氧化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第八章生物氧化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 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 ___、_____ ____和____ ____ 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 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该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8.细胞色素c的辅基是____ 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1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生物化学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

1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 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 ___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_ _______。

18.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____ _____。19.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_________作用,即参与从_________到_________电子传递作用;

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

20.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_____的载体依次向_________的载体传递。

2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证实了线粒体内膜含有_________,内膜上的小瘤含有_________。

22.鱼藤酮,抗霉素A,CNˉ、N3ˉ、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______ 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23.磷酸源是指_________。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________,无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________。

24.H2S使人中毒机理是_________ 。

25.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_________。

26.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_________不同而区别的。27.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____ _ 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____ _____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28.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____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___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 _____差,同时被膜上____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29.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_________必然释放出2个H+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30.细胞色素aa3辅基中的铁原子有_________结合配位键,它还保留_____游离配位键,所以能和_________结合,还能和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而受到抑制。

31.体内CO2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_____ ____。

32.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_____;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_____。

33.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34.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β-羟丁酸的磷氧比值(P/O)为2.4~2.8,说明β-羟丁酸氧化时脱下来的2H是通过_________呼吸链传递给O2的;能生成_________分子ATP。

二. 单选

1. 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

A.氧化B.还原C.解偶联、D.紧密偶联

2. 离体的完整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存时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递和氧气摄入量:

A.更多的TCA循环的酶B.ADP C.FADH2 D.NADH

3.下列氧化还原系统中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延胡索酸琥珀酸B.CoQ/CoQH2C.细胞色素a(Fe 2+/Fe 3+)D.NAD+/NADH

4.下列化合物中,除了哪一种以外都含有高能磷酸键:A.NAD+B.ADP C.NADPH D.FMN

5.下列反应中哪一步伴随着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

A.苹果酸→草酰乙酸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

C.柠檬酸→α-酮戊二酸D.琥珀酸→延胡索酸

6.乙酰CoA彻底氧化过程中的P/O值是:A.2.0;B.2.5;C.3.0 ;D.3.5

7.肌肉组织中肌肉收缩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以哪种形式贮存:

A.ADP;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A TP;D.磷酸肌酸

8.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体中,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的组分为:A.NAD+;B.FMN;C.CoQ;D.Fe·S

9.下述哪种物质专一性地抑制F0因子:A.鱼藤酮;B.抗霉素A;C.寡霉素;D.缬氨霉素

10.胞质中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后产生的A TP分子数:A 9或10 ;B 11或12 ;C 15或16;D17或18 11.下列不是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是:

A.磷酸甘油酸激酶B.磷酸果糖激酶C.丙酮酸激酶D.琥珀酸硫激酶

12.在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符合:A.受反应的能障影响B.随辅因子而变

C.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D.与反应途径无关

13.在下列的氧化还原系统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NAD+/NADH B.细胞色素a (Fe3+)/细胞色素a (Fe2+)

C.延胡索酸/琥珀酸D.氧化型泛醌/还原型泛醌

14.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细胞功能的是:A.糖酵解B.肝糖异生C.氧化磷酸化D.柠檬酸循环15.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A.ATP ;B.糖;C.脂肪;D.周围的热能

16.如果将琥珀酸(延胡索酸/琥珀酸氧化还原电位+0.03V)加到硫酸铁和硫酸亚铁(高铁/亚铁氧化还原电位+ 0.077V)的平衡混合液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硫酸铁的浓度将增加B.硫酸铁的浓度和延胡羧酸的浓度将增加

C.高铁和亚铁的比例无变化D.硫酸亚铁和延胡索酸的浓度将增加

17.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 TP酶合成A TP;D.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18.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

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成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

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

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人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

19.胞质中形成NADH经苹果酸穿梭后,每摩尔产生A TP的摩尔数是:A.1 B.2 C.3 D.4

20.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B.c→c1→b→aa3→O2-;

C.c1→c→b→aa3→O2-;D.b→c1→c→aa3→O2-;

三. 判断题

( )1.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NAD+没有,利用这个性质可将NADH与NAD+区分开来。

( )2.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FAD与酶蛋白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 )3.生物氧化只有在氧气的存在下才能进行。

( )4.NADH和NADPH都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链。

( )5.如果线粒体内ADP浓度较低,则加入DNP将减少电子传递的速率。

( )6.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等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贮存形式,可随时转化为A TP供机体利用。

( )7.解偶联剂可抑制呼吸链的电子传递。

( )8.电子通过呼吸链时,按照各组分氧还电势依次从还原端向氧化端传递。

( )9.NADPH / NADP+的氧还势稍低于NADH / NAD+,更容易经呼吸链氧化。

( )10.寡霉素专一地抑制线粒体A TP合成酶的F0,从而抑制ATP的合成。

( )11.ADP的磷酸化作用对电子传递起限速作用。

( )12.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

四. 完成反应方程式

1.4细胞色素a3-Fe2+ + O2 + 4H+→ 4细胞色素a3-Fe3+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2.NADH + H+ + 0.5O2 + 3ADP + ( ) → NAD+ +3A TP + 4H2O

五. 问答题

1.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2.氰化物为什么能引起细胞窒息死亡?其解救机理是什么?

3.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生成的NADPH,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如何进一步氧化?

4.在体内ATP有哪些生理作用?

5.有人曾经考虑过使用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DNP)作为减肥药,但很快就被放弃使用,为什么?6.某些植物体内出现对氰化物呈抗性的呼吸形式,试提出一种可能的机制。

7.什么是铁硫蛋白?其生理功能是什么?

8.何为能荷?能荷与代谢调节有什么关系?

9.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是怎样偶联的?

10利用分离出的线粒体可以研究细胞呼吸,可测定各种不同状况下氧的消耗,如果将0.01mol/L的丙二酸钠添加正在进行细胞呼吸的线粒体(以丙酮酸为燃料来源)中,呼吸作用很快就会停止,并造成代谢中间产物的堆积。(1)堆积的中间代谢物是什么?(2)解释为什么会堆积?(3)解释氧消耗为什么会停止?(4)除了除去丙二酸解除抑制以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丙二酸的抑制?

11.在正常的线粒体内,电子转移的速度与A TP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ATP的利用率低,电子转移速度

也低;ATP的利用率高,电子转移就加快。在正常情况下,当NADH作为电子供体时,每消耗一个氧原子产生的A TP数大约为3(P/O=3)。

(1)讨论解耦联剂的浓度相对来说较低和较高时对电子转移和P/O比率有什么样的影响?

(2)摄入解耦联剂会引起大量出汗和体温升高。解释这一现象,P/O比率有什么变化?

12. 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方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脱氢;脱电子;与氧结合2.酶;辅酶;电子传递体3.细胞质膜上

4.放能;自发进行

5.△G0'=-RTlnK’eq;0 6.大;大7.烯醇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合物;焦磷酸化合物;胍基磷酸化合物;硫酯键化合物;甲硫键化合物

8.血红素;共价

9.还原

10.复合物I;复合物Ⅲ;复合物Ⅳ

11.2;3

12.2,4-二硝基苯酚;缬氨霉素;解偶联蛋白

右图三种解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答:(1)化学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2,4-dinitrophenol,DNP)是最早发现的也是最典型的化学解偶联剂(右图a),其特点是呈弱酸性和脂溶性,在不同的pH 环境中可释放H+和结合H+:在pH 7.0 的环境中,DNP 以解离形式存在,不能透过线粒体膜;在酸性环境中,解离的DNP 质子化,变为脂溶性的非解离形式,能透过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同时把一个质子从膜外侧带入到膜内侧,因而破坏电子传递形

成的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起着消除质子浓度梯度的作用,抑制ATP 的形成。

(2)离子载体:有一类脂溶性物质能与某些阳离子结合,插入线粒体内膜脂双层,作为阳离子的载体,使这些阳离子能穿过线粒体内膜。它和解偶联剂的区别在于它是作为H+离子以外的其它一价阳离子的载体。例如,由链霉菌产生的抗菌素缬氨霉素(右图b)能与K+离子配位结合形成脂溶性复合物,穿过线粒体内膜,从而将膜外的K+转运到膜内。又如,短杆菌肽gramicidin)可使K+、Na+其它一些一价阳离子穿过内膜。这类离子载体由于增加了线粒体内膜对一价阳离子的通透性,消除跨膜的电位梯度,消耗了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自由能,从而破坏了ADP 的磷酸化过程。

(3)解偶联蛋白:解偶联蛋白是存在于某些生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为天然的解偶联剂。如动物的褐色脂肪组织的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解偶联蛋白,这种蛋白构成质子通道(上图c),让膜外质子经其通道返回膜内而消除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抑制ATP 合成而产生热量以增加体温。

13.维生素E;维生素C;GSH;β-胡萝卜素15.燃料分子;分解氧化;可供利用的化学能16.ΔG;ΔG°;ΔG°'

17.释放的自由能大于20.92kJ/mol;ATP;即时供体18.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

19.呼吸;底物;氧;电子;生物合成

20.低氧还电势;高氧还电势

21.电子传递链的酶系;F1-F0复合体

22.NADH和CoQ之间,Cytb和Cytc1之间,Cytaa3和O2 23.贮存能量的物质;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24.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结合,阻断呼吸链25.细胞色素aa3→O2

26.NADH;FADH2;初始受体

27.化学渗透学说;米切尔(Mitchell)

28.线粒体;质子泵;质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又称为质子动力势);ATP

29.CoQ

30.5个;1个;O2;CO;CN -。

31.有机酸脱羧生成的

32.NAD;FAD

33.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34.NADH呼吸链;3个分子ATP

三. 选择题

1.C:当质子不通过F0进人线粒体基质的时候,ATP就不能被合成,但电子照样进行传递,这就意味着发生了解偶联作用。2.B:ADP作为氧化磷酸化的底物,能够刺激氧化磷酸化的速率,由于细胞内氧化磷酸化与电子传递之间紧密的偶联关系,所以ADP也能刺激电子的传递和氧气的消耗。

3.C:电子传递的方向是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低的成分到标准氧化还原电位高的成分,细胞色素a(Fe2+/Fe3+)最接近呼吸链的末端,因此它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

4.D:NAD+ 和NADPH的内部都含有ADP基团,因此与ADP一样都含有高能磷酸键,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也含有高能磷酸键,只有FMN没有高能磷酸键。

5.B: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是糖酵解中的一步反应,此反应中有A TP的合成。

6.C:乙酰CoA彻底氧化需要消耗两分子氧气,即4个氧原子,可产生12分子的A TP,因此P/O值是12/4=3

7.D:当A TP的浓度较高时,ATP的高能磷酸键被转移到肌酸分子之中形成磷酸肌酸。

8.C:CoQ含有一条由n个异戊二烯聚合而成的长链,具脂溶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系统,又称泛醌。

9.C:寡霉素是氧化磷酸化抑制剂,它能与F0的一个亚基专一结合而抑制F1,从而抑制了ATP的合成。

10.D:1分子乳酸彻底氧化经过由乳酸到丙酮酸的一次脱氢、丙酮酸到乙酰CoA和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的五次脱氢,其中一次以FAD为受氢体,经氧化磷酸化可产生ATP为1×3+4×3+1×2=17,此外还有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个A TP,因此最后产ATP为18个;而在真核生物中,乳酸到丙酮酸的一次脱氢是在细胞质中进行产生NADH,此NADH在经α-磷酸甘油穿棱作用进入线粒体要消耗1分子A TP,因此,对真核生物最后产A TP为17个。

11.B: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与琥珀酸硫激酶分别是糖酵解中及三羧酸循环中的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的转移酶,只有磷酸果糖激酶不是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

12.D:热力学中自由能是状态函数,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的变化不取决于反应途径。当反应体系处于平衡系统时,实际上没有可利用的自由能。只有利用来自外部的自由能,才能打破平衡系统。

13.B:由于电子是从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向高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流动,而题目中所给的氧化还原对中,细胞色素aa3(Fe2+/Fe3+)在氧化呼吸链中处于最下游的位置,所以细胞色素aa3(Fe2+/Fe3+)的氧化还原电位最高。

14.C:二硝基苯酚抑制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使呼吸链传递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不能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 TP,所以二硝基苯酚是一种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15.D:脂肪、糖和ATP都是活细胞化学能的直接来源。阳光是最根本的能源,光子所释放的能量被绿色植物的叶绿素通过光

合作用所利用。热能只有当它从热物体向冷物体传递过程中才能做功,它不能作为活细胞的可利用能源,但对细胞周围的温度有影响。

16.D:氧化还原电位是衡量电子转移的标准。延胡索酸还原成琥珀酸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标准的氢电位对比是+ 0.03V 特,而硫酸铁(高铁Fe3+)还原成硫酸亚铁(亚铁Fe2+)的氧化还原电位是+ 0.077V伏特,这样高铁对电子的亲和力比延胡索酸要大。所以加进去的琥珀酸将被氧化成延胡索酸,而硫酸铁则被还原成硫酸亚铁。延胡索酸和硫酸亚铁的量一定会增加。17.B:化学渗透学说指出在呼吸链中递氢体与递电子体是交替排列的,递氢体有氢质子泵的作用,而递电子体却没有氢质子泵的作用。

18.D:线粒体内膜不允许NADH自由通过,胞液中NADH所携带的氢通过两种穿梭机制被其它物质带人线粒体内。一种穿梭机制是糖酵解中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然后通过线粒体内膜进人到线粒体内,此时在以FAD为辅酶的脱氢酶的催化下氧化,重新生成磷酸二羟丙酮穿过线粒体内膜回到胞液中。这样胞液中的NADH变成了线粒体内的FADH2。这种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主要存在于肌肉、神经组织。

另一种穿梭机制是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这种机制在胞液及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辅酶都是NAD+,所以胞液中的NADH 到达线粒体内又生成NADH。就能量产生来看,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优于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但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比草酰乙酸-苹果酸穿梭速度要快很多。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肾及心脏的线粒体中。

19.C:胞液中的NADH经苹果酸穿梭到达线粒体内又生成NADH,因此,1分子NADH再经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生成3分子A TP。

20.D:呼吸链中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根据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的。

四. 判断题

1.对:

2.对: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FAD与酶蛋白的一个组氨酸以共价键相连。

3.错:只要有合适的电子受体,生物氧化就能进行。

4.错:NADPH通常作为生物合成的还原剂,并不能直接进入呼吸链接受氧化。只是在特殊的酶的作用下,NADPH上的H被转移到NAD+上,然后由NADH进人呼吸链。

5.错: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是紧密偶联的,低浓度的ADP限制了氧化磷酸化,因而就限制了电子的传递速率。而DNP是一种解偶联剂,它可解除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紧密偶联关系,在它的存在下,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不再偶联,因而ADP的缺乏不再影响到电子的传递速率。

6.对:磷酸肌酸在供给肌肉能量上特别重要,它作为储藏~P的分子以产生收缩所需要的A TP。当肌肉的A TP浓度高时,末端磷酸基团即转移到肌酸上产生磷酸肌酸;当ATP的供应因肌肉运动而消耗时,ADP浓度增高,促进磷酸基团向相反方向转移,即生成A TP。

7.错:解偶联剂使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脱节,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以热形式散发,不能形成A TP。

8.对:组成呼吸链的各成员有一定排列顺序和方向,即由低氧还电位到高氧还电位方向排列。

9.错:NADPH / NADP+的氧还势与NADH / NAD+相同,并且NADPH / NADP+通常不进入呼吸链,而主要是提供生物合成的还原剂。

10.对:寡霉素是氧化磷化抑制剂,它与F1-F0-A TPase的F0结合而抑制F1,使线粒体内膜外侧的质子不能返回膜内,造成ATP不能合成。

11.对: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是紧密偶联的,因而ADP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就直接影响电子的传递速率。

12.对:在生物系统中A TP作为自由能的即时供体,而不是自由能的储藏形式。

五. 完成反应方程式

1.4细胞色素a3-Fe2+ + O2 + 4H+—→ 4细胞色素a3-Fe3+ +(2H2O)催化此反应的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2.NADH + H+ + 0.5O2 + 3ADP + (3H3PO4) —→ NAD+ +3ATP + 4H2O

六. 问答题(解题要点)

1.答: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有:

(1)鱼藤酮、阿米妥、以及杀粉蝶菌素,它们的作用是阻断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鱼藤酮是从热带植物(Derriselliptiee)的根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它能和NADH脱氢酶牢固结合,因而能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鱼藤酮对黄素蛋白不起作用,所以鱼藤酮可以用来鉴别NADH呼吸链与FADH2呼吸链。阿米妥的作用与鱼藤酮相似,但作用较弱,可用作麻醉药。杀粉蝶菌素

A是辅酶Q的结构类似物,由此可以与辅酶Q相竞争,从而抑制电子传递。

(2)抗霉素A是从链霉菌分离出的抗菌素,它抑制电子从细胞色素b到细胞色素c1的传递作用。

(3)CN-、CO、叠氮化合物及硫化氢可以阻断电子细胞色素aa3向氧的传递作用,这也是CN-及CO中毒的原因。

2.答:氰化钾的毒性是因为它进入人体内时,CNˉ的N原子含有孤对电子,能够与Cytaa3的氧化形式——高价铁Fe3+以配位键结合成氰化高铁Cytaa3,使其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阻断了电子传递给O2,结果呼吸链中断,细胞因窒息而死亡。而亚硝酸在体内可以将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辅基上的Fe2+氧化为Fe3+。部分血红蛋白的血红素辅基上的Fe2+被氧化成Fe3+——高铁血红蛋白,且含量达到20%-30%时,高铁血红蛋白(Fe3+)也可以和氰化钾结合,这就竞争性抑制了氰化钾与Cytaa3的结合,从而使Cytaa3的活力恢复;但生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数分钟后又能逐渐解离而放出CNˉ。因此,如果在服用亚硝酸的同时,服用硫代硫酸钠,则CNˉ可被转变为无毒的SCNˉ,此硫氰化物再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3.答:葡萄糖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胞质中进行的,生成的NADPH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合成代谢的供氢体。如果不去参加合成代谢,那么它将参加线粒体的呼吸链进行氧化,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但是线粒体内膜不允许NADPH 和NADH通过,胞质中NADPH所携带的氢是通过转氢酶催化过程进入线粒体的:

(1)NADPH + NAD+→ NADP十+ NADH

(2)NADH所携带的氢通过两种穿梭作用进人线粒体进行氧化:①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人线粒体后生成FADH2。②苹果酸穿梭作用;进人线粒体后生成NADH。

4.答:A TP在体内有许多重要的生理作用:

(1)是机体能量的暂时贮存形式:在生物氧化中,ADP能将呼吸链上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电化学能以磷酸化生成A TP的方式贮存起来,因此A TP是生物氧化中能量的暂时贮存形式。

(2)是机体其它能量形式的来源:ATP分子内所含有的高能键可转化成其它能量形式,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例如可转化成机械能、生物电能、热能、渗透能、化学合成能等。体内某些合成反应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 TP供能,而以其他三磷酸核苷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如糖原合成需UTP供能;磷脂合成需CTP供能;蛋白质合成需GTP供能。这些三磷酸核苷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并不是在生物氧化过程中直接生成的,而是来源于A TP。

(3)可生成cAMP参与激素作用:ATP在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下,可生成cAMP,作为许多肽类激素在细胞内体现生理效应的第二信使。

5.答:DNP作为一种解偶联剂,能够破坏线粒体内膜两侧的质子梯度,使质子梯度转变为热能,而不是A TP。在解偶联状态下,电子传递过程完全是自由进行的,底物失去控制地被快速氧化,细胞的代谢速率将大幅度提高。这些将导致机体组织消耗其存在的能源形式,如糖原和脂肪,因此有减肥的功效。但是由于这种消耗是失去控制的消耗,同时消耗过程中过分产热,这势必会给机体带来强烈的副作用。当P/O比接近零时,会导致生命危险。

6.答:某些植物体内出现对氰化物呈抗性的呼吸形式,这种呼吸形式可能并不需要细胞色素氧化酶,而是通过其他的对氰化物不敏感的电子传递体将电子传递给氧气。

7.答:铁硫蛋白是一种非血红素铁蛋白,其活性部位含有非血红素铁原子和对酸不稳定的硫原子,此活性部位被称之为铁硫中心。铁硫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与电子传递有关的蛋白质。铁硫蛋白中的铁原子与硫原子通常以等摩尔量存在,铁原子与蛋白质的四个半胱氨酸残基结合。根据铁硫蛋白中所含铁原子和硫原子的数量不同可分为三类:FeS中心、Fe2-S2中心和Fe4-S4中心。在线粒体内膜上,铁硫蛋白和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结合为蛋白复合体,已经证明在呼吸链的复合物I、复合物Ⅱ、复合物Ⅲ中均结合有铁硫蛋白,其功能是通过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化合价变化来传递电子,而且每次只传递一个电子,是单电子传递体。

8.答:细胞内存在着三种经常参与能量代谢的腺苷酸,即ATP、ADP和AMP。这三种腺苷酸的总量虽然很少,但与细胞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紧密相联。三种腺苷酸在细胞中各自的含量也随时在变动。生物体中ATP-ADP-AMP系统的能量状态(即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在数量上衡量称能荷。

能荷的大小与细胞中ATP、ADP和AMP的相对含量有关。当细胞中全部腺苷酸均以ATP形式存在时,则能荷最大,为100%,即能荷为满载。当全部以AMP形式存在时,则能荷最小,为零。当全部以ADP形式存在时,能荷居中,为50%。若三者并存时,能荷则随三者含量的比例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百分值。通常情况下细胞处于80-85%的能荷状态。

能荷与代谢有什么关系呢?研究证明,当细胞处于高能荷状态时,线粒体中乙酰CoA 和ATP 含量丰富, 可抑制三羧酸循环中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 使柠檬酸浓度升高, 进入胞质溶胶的柠檬酸一方面可促进乙酰CoA 的羧化, 另一方面可裂解成乙酰CoA 而参入乙酰CoA 的穿梭过程,这些都加速了脂肪酸的合成。即细胞内能荷高时,可促进合成代谢,并抑制分解代谢。相反,低能荷则促进分解代谢,抑制合成代谢。

能荷调节是通过A TP、ADP和AMP分子对某些酶分子进行变构调节进行的。例如糖酵解中,磷酸果糖激酶是一个关键酶,它受A TP的强烈抑制,但受ADP和AMP促进。丙酮酸激酶也是如此。在三羧酸环中,丙酮酸脱氢酶、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等,都受A TP的抑制和ADP的促进。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速度同样受A TP抑制和ADP促进。9.答:目前解释氧化作用和磷酸化作用如何偶联的假说有三个,即化学偶联假说、结构偶联假说与化学渗透假说。其中化学渗透假说得到较普遍的公认。该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1)线粒体内膜是封闭的对质子不通透的完整内膜系统。

(2)电子传递链中的氢传递体和电子传递体是交叉排列,氢传递体有质子(H+)泵的作用,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不断地将质子(H+)从内膜内侧基质中泵到内膜外侧。

(3)质子泵出后,不能自由通过内膜回到内膜内侧,这就形成内膜外侧质子(H+)浓度高于内侧,使膜内带负电荷,膜外带正电荷,因而也就形成了两侧质子浓度梯度和跨膜电位梯度。这两种跨膜梯度是电子传递所产生的电化学电势,是质子回到膜内的动力,称质子移动力或质子动力势。

(4)一对电子(2eˉ)从NADH传递到O2的过程中共有3对H+从膜内转移到膜外。复合物Ⅰ、Ⅲ、Ⅳ着质子泵的作用,这与氧化磷酸化的三个偶联部位一致,每次泵出2个H+。

(5)质子移动力是质子返回膜内的动力,是ADP磷酸化成A TP的能量所在,在质子移动力驱使下,质子(H+)通过A TP合酶回到膜内,同时ADP磷酸化合戚A TP。

10.答:(1)琥珀酸

(2)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3)阻断柠檬酸循环就阻断了NADH的合成从而阻断了电子传递和呼吸。

(4)琥珀酸浓度大大过量。

11.答:(1)电子转移速度需要满足A TP的需求,无论解偶联剂浓度低和高都会影响电子转移的效率,因此P/O的比率降低。

高浓度的解偶剂使得P/O比率几乎为零。

(2)在解偶联剂存在下,由于P/O降低,生成同样量的A TP就需要氧化更多的燃料。氧化释放出额外的大量热,因此使体温升高。

12.答:(1)生物氧化的特点及方式:生物氧化指糖、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释放能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其几乎每一步反应都由酶催化,因此反应在体温及近中性的pH环境中即可进行,反应中逐步释放的能量可使ADP磷酸化生成A TP而储存,以供生理活动之需。脱电子、脱氢、加氧都是物质氧化的方式。

(2)呼吸链

1)呼吸链的组成: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复合体组成。

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将电子从NADH传递给泛醌。此复合体包括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和以Fe-S簇为辅基的铁硫蛋白。通过FMN和Fe-S簇中的Fe原子将电子传给泛醌,即辅酶Q。

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给泛醌。此复合体由以FAD为辅基的色素蛋白和铁硫蛋白、细胞色素b560组成。

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将电子从泛醌传递给细胞色素C。此复合体由细胞色素b562,b566,细胞色素C1和铁硫蛋白组成。

复合体Ⅳ: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由细胞色素a、a3组成,其中所含的Cu原子传递电子。2)两条氧化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

NADH氧化呼吸链:NADH脱下的氢经复合体Ⅰ、复合体Ⅲ、复合体Ⅳ,最后将电子传递给氧,体内大多数脱氢酶,如乳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脱下的氢都是以此呼吸链顺序被氧化的。

FADH2氧化呼吸链:琥珀酸脱氢酶催化脱下的氢给复合体Ⅱ、Ⅲ、Ⅳ传递给氧。α-磷酸甘油脱氢酶及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脂酰CoA脱氢酶催化反应脱下的氢也经此呼吸链被氧化。

上述两条呼吸链在复合体Ⅲ的辅酶Q处会合。

(3)生物氧化过程中A TP的生成:ATP是体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和利用形式,ATP的生成有两种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将底物分子中的能量转移至ADP,生成A TP,与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无关。

2)氧化磷酸化:代谢物氧化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的同时,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成为A TP,由于是代谢物的氧化反应与ADP的磷酸化反应偶联发生,故称为氧化磷酸化,这是体内生成A TP的主要方式。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根据P/O比值的测定,(P/O比值指物质氧化时,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的无机磷的摩尔数)确定在复

合体Ⅰ、Ⅲ、Ⅳ皆存在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故代谢物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传递可生成3分子ATP而若经FADH2呼吸链传递,生成2分子A TP。

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即化学渗透假说,其基本原理是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的同时,可将质子从线粒体内膜内侧泵到内膜外侧,线粒体内膜不允许质子自由回流,因此造成膜内、外的电化学梯度,这里既有H+的浓度梯度,又有跨膜电位差,以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磷酸合成A TP。ATP生成需ATP合酶催化,该酶由F0和F1组成,当H+回流时,F1催化ADP 与Pi生成A TP。F 0和F1之间存在一个称为寡霉素敏感蛋白的亚基,使在寡霉素存在时不能生成A TP。

(4)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①主要受细胞对能量需求的调节,当细胞氧化速度加快, ADP增加时,氧化磷酸化加快,使机体能量的产生适应生理需要。

②甲状腺素:可活化细胞膜上Na+-K+ATP酶,使A TP分解加速,ADP增多,促进氧化磷酸化。

(5)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

①呼吸链抑制剂: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故使细胞呼吸停止,生命活动终止。

②解偶联剂:即泵出的H+不经A TP合酶的后质子通道回流,而经其他途径回流,使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被破坏,ADP也

不能与Pi生成A TP。

(6)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磷酸化:胞液中生成的NAD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须经某种转运机制才能进入线粒体,然后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这种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α-磷酸甘油穿梭:此机制NADH+的氢最终以FADH2的形式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故糖酵解中3-

磷酸甘油醛脱H产生的NADH+经过此机制进入线粒体,则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36分子A TP。

②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NADH+的氢经此机制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 TP。故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

脱氢生成的NADH+以此方式进入线粒体中,则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38分子A TP。

(7)A TP的利用和贮存:体内几种常见的高能化合物:磷酸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乙酰磷酸、乙酰CoA、ATP即三磷酸腺苷。机体经底物水平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 TP,ATP又为机体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8)非线粒体氧化体系:除线粒体外,细胞的微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也是生物氧化的重要场所,其特点是氧化过程中不伴有偶联磷酸化不生成A TP.其中微粒体中的加单氧酶在生物转化中有重要作用,可将药物、毒物、激素灭活或增加水溶性而排出体外。

解释:

1.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有机物质氧化而产生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氧化在细胞内进行,氧化过程消耗氧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有时也称之为“细胞呼吸”或“细胞氧化”。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 TP。

2.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 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 TP的主要方式。

4.磷氧比: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 TP。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 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如NADH的磷氧比值是3,FADH2的磷氧比值是2。

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 TP。

如在糖酵解(EMP)的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后产生的1,3-二磷酸甘油酸,在磷酸甘油激酶催化下形成A TP的反应,以及在2-磷酸甘油酸脱水后产生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丙酮酸激酶催化形成A TP的反应均属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另外,在三羧酸环(TCA)中,也有一步反应属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如α-酮戊二酸经氧化脱羧后生成高能化合物琥珀酰~CoA,其高能硫酯键在琥珀酰CoA合成酶的催化下转移给GDP生成GTP。然后在核苷二磷酸激酶作用下,GTP又将末端的高能磷酸根转给ADP生成A TP。

6.能荷:能荷是细胞中高能磷酸状态的一种数量上的衡量,能荷大小可以说明生物体中A TP-ADP-AMP系统的能量状态。能荷=(略)

生物化学第八章习题

生物化学第八章习题 第八章习题 一、名词释义 1、生物氧化 2、氧化磷酸化 3、呼吸链 4、高能化合物二、填空题 1.生物氧化可分为两个氧化系统。 2.生物氧化的方式有、和。 3、与生物氧化有关的酶类有,、。 4、体内co2生成方式有和。 5、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和。 6、写出 纳德 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 命令,,,和。 7、写出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和。 8.细胞色素是一种作为辅助组的染色蛋白。呼吸链中的两个电子在细胞色素系统中按顺序转移到氧气中。 9、在肌肉、脑等组织中atp可将~p转移给,生成而贮存。10、几乎是生物组织细胞能够直接利用的唯一能源。11、除atp外,可参与糖原合成, 它可以参与磷脂合成和蛋白质合成。3、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不是高能化合物()a.乙酰coab.琥珀酰coac.ampd.磷酸肌酸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线粒体外NADH进入线粒体的途径是()携带肉碱的B载体 c.丙酮酸羧化支路 d.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e.苹果酸穿梭或α-磷酸甘油穿梭 3.以下哪种蛋白质不含血红素()A.血红蛋白B.肌红蛋白C.细胞色素氧化酶D.铁硫蛋白E.过氧化氢酶 4、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磷酸化的p/o为 a.1 b.$2 c.3 d.4 e.5 5.呼吸链的位置是()A.细胞质B.线粒体内膜C.线粒体内膜D.线粒体外膜E.细胞膜 6、在线粒体内nadh进行氧化磷酸化的p/o为()a.1b.$2 7.细胞色素氧化酶含有下列哪种金属元素(A.铜B.铁C.锌D.钼E.镍)

8、完整的线粒体当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传递电子的速度才能达到最高值a.adp浓度低,pi高b.atp浓度低,pi高 c、高浓度ADP、高pI、高浓度d.atp、高浓度ADP、高浓度e.ADP、低浓度atp 9、2,4-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a.激活剂b.抑制剂c.解偶联剂d.调节剂e.催化剂 https://www.sodocs.net/doc/b619146993.html,-,CO是呼吸链的(),A.活化剂,B.抑制剂,C.解偶联剂,D.调节剂,e.催化剂 11、人体内生成atp的主要途径是()a.三羧酸循环b.β-氧化 c、氧化磷酸化D.底物水平磷酸化E.厌氧发酵 12、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C→B→aa3→o2b。B→c1→C→aa3→o2c。C→b1→c1→aa3→o2d。 B→C→c1→aa3→o2e。c3→C→B→aa3→氧气 13、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是由于()a.微循环障碍b.干扰氧的运输c.中枢性肺换气不良d.细胞呼吸受抑制e.上述的机理都不清 14.能直接与氧结合的细胞色素是(a.cytbb)cytaa3c。cytc1d。塞奇。cytp450 15、影响氧化磷酸化的激素是() 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胰高血糖素E肾上腺皮质激素 16、atp生成部位主要是()a.线粒体内膜上的三分子体 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外膜E.内质网 17、nadh和nadph中含有共同的维生素是() a.vitb1 b.vitb2 c.vitpp d.vitb12 e.vitb6 18.人体内储能的主要形式是()a.atpb ctpc。adpd。肌酸E.磷酸肌酸 19、体内co2来自() a、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B.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C.有机酸的脱羧D.糖原分解E.脂肪分解IV.多项选择题 1、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有()a.3-p-甘油醛脱氢酶b.异柠檬酸脱氢酶c.琥珀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

生物氧化客观题带答案

生物氧化(客观题带答案) 生物氧化 一、名词解释 1.分解代谢反应(catabolic reaction):降解复杂分子为生物体提供小的构件分子和能量的代谢反应。 2.合成代谢反应(anabolic reaction):合成用于细胞维持和生长所需要的分子的代谢反应。 3.反馈抑制(feedback inhibition):催化一个代谢途径中前面反应的酶受到同一途径的终产物抑制的现象。 4.呼吸链(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 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由一系列可作为电子载体的酶复合体和辅助因子构成,可将来自还原型辅酶或底物的电子传递给有氧代谢的最终电子受体分子氧(O2)。 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伴随着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 6.解偶联剂(uncoupling agent):一种使电子传递与ADP磷酸化之间的紧密偶联关系解除的化合物。 7.P/O比(P/O ratio):在氧化磷酸化中,每1/2O2被还原时形成的ATP的摩尔数。电子从NADH传递给O2时,P/O 比为3,而电子从FADH2传递给O2时,P/O比为2。 8.高能化合物(high energy compound):在标准条件下水解时自由能大幅度减少的化合物。一般是指水解释放的能量能驱动ADP磷酸化合成ATP的化合物。 9.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即生物体由外界吸入氧,氧化体内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故生物氧化又称呼吸作用。 10.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选择题 ( 4 )1.关于电子传递链的下列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①线粒体内有NADH+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②电子从NADH传递到氧的过程中有3个ATP生成。 ③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 ④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体唯一的电子传递体系。 ( 3 )2.下列化合物中除哪个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①CoQ;②Cytb;③CoA;④NAD+ ( 4 )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 ①Cytc; ②Cytb; ③Cytc; ④Cyt aa3 ( 4 )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①C→b1→C1→aa3→O2; ②C→C1→b→aa3→O2; ③C1→C→b→aa3→O2; ④b→C1→C→aa3→O2 ( 2 )5.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 ①3②2③1.5④2.5 ( 4 )6.下列化合物哪个不是电子传递链中的成员: ①辅酶Q;②细胞色素c;③细胞色素b; ④细胞色素P450 ( 2 )7.下列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哪项正确? ①电子传递过程依赖于氧化磷酸化; ②电子从NADH转移给氧的过程,形成3分子ATP; ③电子从NADH转移给氧的过程,自由能变化为正值; ④电子可从CoQ直接转移到分子氧。 ( 2 )8.下列物质中哪种是常见的解偶联剂? ①2,4二硝基苯酚;②氰化物;③寡霉素;④安密妥。 ( 4 )9.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反应的DG0’等于: ①+7.3kJ/mol; ②+30.5kJ/mol; ③-7.3kJ/mol; ④-30.5kJ/mol

第7章 生物化学习题

生物化学习题 第七章生物氧化 第一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2、生物氧化:有机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而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3、电子传递体系: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一系列传递体,最后将质子和电子传递给氧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为呼吸链,也称电子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 4、氧化磷酸化作用:伴随着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 二、问答题 1.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燃烧的异同点。 相同点: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释放的总能量也完全相同。 不同点:体外燃烧是有机物的碳和氢与空气中的氧直接化合成CO2和H2O ,并骤然以光和热的形式向环境散发出大量能量。而生物氧化反应是在体温及近中性的PH 环境中通过酶的催化下使有机物分子逐步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反应中逐步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可以使ADP 磷酸化生成ATP ,从而储存在ATP 分子中,以供机体生理生化活动之需。一部分以热的形势散发用来维持体温。 第二作业 2.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哪些?试述主要和次要的呼吸链及排列顺序。 组成成分:NAD+,黄素蛋白(辅基FMN、FAD),铁硫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b、c1、c、a、a3。 主要的呼吸链有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 呼吸链排列顺序:FAD (Fe-S) ↓ N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Fe-S) 3.试述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用哪些方法可以证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三个偶联部位:NADH和CoQ之间;CoQ和Cytc之间;Cytaa3和O2之间证明方法:①计算P/O比值:β-羟丁酸的氧化是通过NADH呼吸链,测得P/O比值接近

生化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选择题 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 A、无机离子 B、蛋白质 C、核酸 D、小分子有机物 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下列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酸肌酸 C、ADP D、G-6-P E、1,3-二磷酸甘油酸 3.下列哪一种氧化还原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最大? A、延胡羧酸→丙酮酸 B、CoQ(氧化型) →CoQ(还原型) C、Cyta Fe2+→Cyta Fe3+ D、Cytb Fe3+→Cytb Fe2+ E、NAD+→NADH 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有一组分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这就是: A、NAD+ B、FMN C、FE、S D、CoQ E、Cyt 5.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下列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 A、NADH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传递过程 C、氧化磷酸化 D、三羧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 6.当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给氧被CN-抑制后,这时偶联磷酸化: A、在部位1进行 B、在部位2 进行 C、部位1、2仍可进行 D、在部位1、2、3都可进行 E、在部位1、2、3都不能进行,呼吸链中断 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 8.在呼吸链中,将复合物I、复合物II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b 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苍术苷 10.下列各种酶中,不属于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系统的为: A.内膜外侧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 B.内膜内侧对鱼藤酮不敏感NADH脱氢酶 C、抗氰的末端氧化酶 D、-磷酸甘油脱氢酶 11.下列呼吸链组分中,属于外周蛋白的是: A、NADH脱氢酶 B、辅酶Q C、细胞色素c D、细胞色素a- a3 12.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 A、抗霉素A B、鱼藤酮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 13.下列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 A、FMN→CoQ B、NADH→FMA C、b→c D、a1a3→O2 14.ATP的合成部位是: A、OSCP B、F1因子 C、F0因子 D、任意部位 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 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中间产物学说 16.下列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 A、丙酮酸 B、苹果酸 C、异柠檬酸 D、磷酸甘油 17.下列呼吸链组分中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FMN B、Cytb C、Cytc D、Cytc1 18.ATP含有几个高能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9.证明化学渗透学说的实验是: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自养生物 分解代谢 糖代谢包括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 合成代谢 异养生物 能量转换〔能源〕 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 物质转换〔碳源〕 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糖的磷酸衍生物能够构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NAD、FAD、DNA、RNA、ATP。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合成代谢:糖异生、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用。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剂操纵。 第一节糖酵解glycolysis 一、酵解与发酵 1、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中进行〕 酵解酶系统将Glc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完全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TP 和水,因此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假设供氧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 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那么称乳酸发酵。 假设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 、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EMP〕 Embden-Meyerhof Pathway ,1940 在细胞质中进行 1、反应步骤 P79 图13-1 酵解途径,三个不可逆步骤是调剂位点。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 反应式 此反应差不多不可逆,调剂位点。△G0= - 4.0Kcal/mol使Glc活化,并以G-6-P形式将Glc限制在细胞内。 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一样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看起来是激酶的共同特点。 P 80 图13-2己糖激酶与底物结合时的构象变化 已糖激酶:专一性不强,可催化Glc、Fru、Man〔甘露糖〕磷酸化。己糖激酶是酵解途径中第一个调剂酶,被产物G-6-P 强烈地别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对Glc有专一活性,存在于肝脏中,不被G-6-P抑制。Glc激酶是一个诱导酶,由胰岛素促使合成,肌肉细胞中已糖激酶对Glc的Km为0.1mmol/L,而肝中Glc激酶对Glc的Km为10mmol/L,因此,平常细胞内Glc浓度为5mmol/L时,已糖激酶催化的酶促反应差不多达最大速度,而肝中Glc激酶并不活跃。进食后,肝中Glc浓度增高,现在Glc激酶将Glc转化成G-6-P,进一步转化成糖元,贮存于肝细胞中。 (2)、G-6-P异构化为F-6-P 反应式: 由于此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专门小,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操纵。 此反应由磷酸Glc异构酶催化,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1移至C2,为C1位磷酸化作预备,同时保证C2上有羰基存在,这对分子的β断裂,形成三碳物是必需的。 (3)、F-6-P磷酸化,生成F-1.6-P 反应式: 此反应在体内不可逆,调剂位点,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磷酸果糖激酶既是酵解途径的限速酶,又是酵解途径的第二个调剂酶 (4)、F-1.6-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 反应式:

7 第八章 生物氧化作业及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 第八章生物氧化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 1.生物氧化有3种方式:____ _____、______ _____和______ ____ 。 2.生物氧化是氧化还原过程,在此过程中有______ ___、_____ ____和____ ____ 参与。 3.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 _______。 4.G0'为负值是_________反应,该反应可以_________进行。 5.△G0'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为_________,当Keq=1时,△G0'为_________。 6.生物分子的E0'值小,则电负性_________,供出电子的倾向_________。 7.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8.细胞色素c的辅基是____ _____与蛋白质以_________键结合。 9.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_________状态。 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人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_____和_____。 12.举出三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举出4种生物体内的天然抗氧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氧化是_________在细胞中_________,同时产生_________的过程。 1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_________表示,生物化学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 17.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 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 ____,被称为能量代谢的__ _______。 18.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____ _____。19.以NAD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参与_________作用,即参与从_________到_________电子传递作用; 以NADPH为辅酶的脱氢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反应中需电子的中间物上。 20.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_________的载体依次向_________的载体传递。 21.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重组实验证实了线粒体内膜含有_________,内膜上的小瘤含有_________。 22.鱼藤酮,抗霉素A,CNˉ、N3ˉ、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______ ___,_ ________,和_________。23.磷酸源是指_________。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________,无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________。 24.H2S使人中毒机理是_________ 。 25.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_________。 26.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_________不同而区别的。27.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____ _ 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____ _____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28.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_______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________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___ _____差,同时被膜上________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 29.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_________必然释放出2个H+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30.细胞色素aa3辅基中的铁原子有_________结合配位键,它还保留_____游离配位键,所以能和_________结合,还能和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而受到抑制。 31.体内CO2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_____ ____。 32.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_____;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_____。 33.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34.在离体的线粒体实验中测得β-羟丁酸的磷氧比值(P/O)为2.4~2.8,说明β-羟丁酸氧化时脱下来的2H是通过_________呼吸链传递给O2的;能生成_________分子ATP。 二. 单选 1. 如果质子不经过F1/F0-ATP合成酶回到线粒体基质,则会发生:

细胞生物学第六、七、八、九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要求重点掌握掌握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与增殖。 一、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 2、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3、ATP合成酶 4、半自主性细胞器 5、光合磷酸化 二、填空题 1、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2、线粒体在超微结构上可分为、、、。 3、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内膜是、外膜是、膜间隙是、基质是。 4、线粒体中,氧化和磷酸化密切偶联在一起,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的,氧化过程主要由实现,磷酸化主要由完成。 5、细胞内膜上的呼吸链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既和。 6、由线粒体异常病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病,其中典型的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 7、植物细胞中具有特异的质体细胞器主要分为、、。 8、叶绿体在显微结构上主要分为、、。 9、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并且在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 10、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步:、和、。 11、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可分为和。 12、真核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是。 13、引导蛋白到线粒体中去的具有定向信息的特异氨基酸序列被称为。 14、叶绿体中每个H+穿过叶绿体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线粒体中每个H+穿过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 15、氧是在植物细胞中部位上所进行的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选择题 1. 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线粒体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酸化酶 C、腺苷酸激酶 D、柠檬合成酶 2.下列哪些可称为细胞器() A、核 B、线粒体 C、微管 D、内吞小泡 3.下列那些组分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相关()。 A、环状DNA B、自身转录RNA C、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D、以上全是。 4.内共生假说认为叶绿体的祖先为一种()。 A、革兰氏阴性菌 B、革兰氏阳性菌 C、蓝藻 D、内吞小泡 四、判断题 1、在真核细胞中ATP的形成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器中。()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转译蛋白质的体系。()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4、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生物化学各章习题及重点内容---第八章--含氮化合物代谢

第八章含氮化合物代谢 一、知识要点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中有重要功能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们共同决定和参与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中,大气是氮的主要储库,微生物通过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成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也可以将硝态氮还原为氨,在生物体中氨通过同化作用和转氨基作用等方式转化成有机氮,进而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酶促降解 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和肽酶降解成氨基酸。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或转变成其它含氮化合物(如卟啉、激素等),也有部分氨基酸通过脱氨和脱羧作用产生其它活性物质或为机体提供能量,脱下的氨可被重新利用或经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谷氨酸是主要的氨基供体,氨基酸的碳架主要来自糖代谢的中间物。不同的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所有氨基酸都不是以CO2和NH3为起始原料从头合成的,而是起始于三羧酸循环、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物。不同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不同,植物和大部分微生物能合成全部20种氨基酸,而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及昆虫等只能合成部分氨基酸,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人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它们是:Lys、Trp、Phe、Val、Thr、Leu、Ile和Met。 (三)核酸的酶促降解 核酸通过核酸酶降解成核苷酸,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可进一步降解为碱基、戊糖和磷酸。戊糖参与糖代谢,嘌呤碱经脱氨、氧化生成尿酸,尿酸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其它哺乳动物可将尿酸进一步氧化生成尿囊酸。植物体内嘌呤代谢途径与动物相似,但产生的尿囊酸不是被排出体外,而是经运输并贮藏起来,被重新利用。 嘧啶的降解过程比较复杂。胞嘧啶脱氨后转变成尿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经还原、水解、脱氨、脱羧分别产生β-丙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两者经脱氨后转变成相应的酮酸,进入TCA循环进行分解和转化。β-丙氨酸还参与辅酶A的合成。 (四)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前体物质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起始于5-磷酸核糖经磷酸化产生的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原料是二氧化碳、甲酸盐、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氨。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是二氧化碳、氨、天冬氨酸和PRPP,首先合成尿苷酸,再转变成UDP、UTP和CTP。 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核糖核苷二磷酸(NDP)可转变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催化此反应的酶为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系,此酶由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硫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组成。脱氧胸苷酸(dTMP)的合成是由脱氧尿苷酸(dUMP)经甲基化生成的。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蛋白酶(Proteinase) 2.肽酶(Peptidase) 3.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4.生物固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5.硝酸还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 6.氨的同化(Incorporation of ammonium ions into organic molecules) 7.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8.尿素循环(Urea cycle) 9.生糖氨基酸(Glucogenic amino acid) 10.生酮氨基酸(Ketogenic amino acid)

生物化学 第7章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第七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一、填空题: 1.电子传递链在原核细胞中存在于上,在真核细胞中存在于上。2.鱼藤酮能阻断电子由向的传递,利用这种毒性作用,可作为重要的。3.在动物体中形成ATP 的方式有和,但在绿色植物中还能进行。 4.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是一种反应,而A TP的合成过程则是一种反应。 5.电子传递链上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之间的偶联部位是之间,之间,______________之间。 6.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7.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是英国生物化学家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8.典型的呼吸链包括和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不同而区分的。 9.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和两种。10.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是在之间;之间;之间。11.磷酸甘油与苹果酸经穿梭后进入呼吸链氧化,其P/O比分别为和。 12.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13.用特殊的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 ①鱼藤酮抑制电子由向的传递。 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向的传递。 ③氰化物、CO抑制电子由向的传递。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把电子从Cytc l传递到氧是哪类物质完成的( ) ①铁硫蛋白②黄素蛋白③细胞色素④烟酰胺核苷酸类 2.下列化合物中不是电子传递链成员的是( ) ①CoQ ②NAD+③CoA ④Cytc1 3.能被氧直接氧化的是( ) ①CoQ ②Cytb ③Cyta ④Cyta3 4.不属于电子传递抑制剂的是( ) ①一氧化碳②抗霉素③2,4-二硝基苯酚④氰化物 5.属于解偶联剂的是( ) ①2,4-二硝基苯酚②硫化氢③叠氮化合物④抗霉素A 6.在真核生物中,1分子葡萄糖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分解时,净生成ATP分子数最近似的比值是( ) ①2 ②6 ③18 ④36 7.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时,其P/O比是( ) ①2 ②0.5 ③3 ④1.5

生物化学生物氧化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 P/O比值 5.解偶联剂 6.高能化合物7。细胞色素8.混合功能氧化酶 二、填空题 9.琥珀酸呼吸链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NADH 氧化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此三处释放的能量均超过____KJ。11.胞液中的NADH+H+通过____和____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____氧化呼吸链或____氧化呼吸链,可分别产生____分子ATP或____分子ATP. 12.ATP生成的主要方式有____和____。 13.体内可消除过氧化氢的酶有____、____和____。 14.胞液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线粒体中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基是____。 15.铁硫簇主要有____和____两种组成形式,通过其中的铁原子与铁硫蛋白中的____相连接。 16.呼吸链中未参与形成复合体的两种游离成分是____和____。 17.FMN或FAD作为递氢体,其发挥功能的结构是____。 18.参与呼吸链构成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呼吸链中含有铜原子的细胞色素是____. 20.构成呼吸链的四种复合体中,具有质子泵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21.ATP合酶由____和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质子通道功能的是____,____具有催化生成ATP 的作用。 22.呼吸链抑制剂中,____、____、____可与复合体Ⅰ结合,____、____可抑制复合体Ⅲ,可抑制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3.因辅基不同,存在于胞液中SOD为____,存在于线粒体中的 SOD为____,两者均可消除体内产生的____. 24.微粒体中的氧化酶类主要有____和____。 三、选择题 A型题 25.氰化物中毒时被抑制的细胞色素是: A.细胞色素b560 B。细胞色素b566 C。细胞色素c1 D.细胞色素c E。细胞色素aa3 26.含有烟酰胺的物质是: A。 FMN B。 FAD C. 泛醌 D. NAD+ E。 CoA 27.细胞色素aa3除含有铁以外,还含有: A.锌 B。锰 C。铜D。镁 E。钾 28.呼吸链存在于: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线粒体内膜 D。微粒体 E.过氧化物酶体 29.呼吸链中可被一氧化碳抑制的成分是: A. FAD B。 FMN C。铁硫蛋白 D. 细胞色素aa3E。细胞色素c 30.下列哪种物质不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 A。 FMN B. FAD C。泛醌 D。铁硫蛋白 E。细胞色素c 31.在氧化过程中可产生过氧化氢的酶是: A. SOD B.琥珀酸脱氢酶 C。细胞色素aa3 D.苹果酸脱氢酶 E.加单氧酶 32.哪种物质是解偶联剂? A。一氧化碳 B。氰化物 C.鱼藤酮 D。二硝基苯酚 E。硫化氰

生物化学题库(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脂代谢 一、单项选择题。 1-5 AADAA 6-10 CDDDB 11-15 DABBB 二、填空题。 1.碘值不饱和程度 2. 2 3.乙酰CoA 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4. 6 7 5. 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6.肝内线粒体肝外线粒体 7.糖代谢脂肪酸β-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8.内质网9. 106 三、判断并改错题。 1.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这步反应发生在细胞质中。(√) 2.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2次脱氢氢的受体都是FAD。(×) 改: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2次脱氢氢的受体一次是FAD,一次是NAD+。 3.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酸。(×) 改: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4.酮体是肝向肝外组织输出能源的重要形式。(√) 5.脂肪酸合成中需要大量的NADH。(×) 改:脂肪酸合成中需要大量的NADPH。 6.脂肪酸的β-氧化和α-氧化都是从羧基端开始的。(√) 7.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经β-氧化降解成乙酰CoA。(×) 改:所有的脂肪酸都能经β-氧化降解成乙酰CoA。 8.肉毒碱可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改:肉毒碱可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9.脂肪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胞浆中。(×) 改:脂肪酸β-氧化酶系存在于线粒体中。 10.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反应消耗ATP,为可逆反应。(×) 改:甘油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反应消耗ATP,为不可逆反应。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脂肪酸的β-氧化,它由几步构成? 脂肪酸的β-氧化是指氧化位置在β碳位,每次断裂α碳位和β碳位之间的化学键,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的过程。脂肪酸的β-氧化由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这四步组成。 2.简述饱和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主要步骤。 与辅酶A形成脂酰CoA被活化,活化的脂酰CoA经过肉毒碱穿梭进入线粒体,在脂酰CoA脱氢酶的作用下产生烯脂酰CoA,在烯脂酰CoA水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羟脂酰CoA,接着在羟脂酰CoA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酮脂酰CoA,最终在硫解酶的作用下产生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五、计算题。 1.测得某甘油三酯的皂化值为200,碘值为60,求: (1)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甘油三酯分子中平均有多少个双键? (KOH分子量为56,碘的相对原子量为126.9) 脂---3KOH 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56×1000/200=840 脂----nI2(n代表双键数量) n=60×840/(126.9×2×100)=2 2.1mol甘油完全氧化成CO2和H2O时净生成可生成多少mol ATP?假设在外生成NADH都通过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 甘油磷酸化消耗-1ATP 磷酸甘油醛脱氢,穿梭 1.5ATP 磷酸二羟丙酮酵解生成,包括穿梭和底物水平磷酸化 3.5ATP 丙酮酸完全氧化12.5 ATP 合计16.5mol ATP 六、分析题。

生物氧化试题

生物氧化 [填空题] 1胞液中NADH+H+需通过()穿梭系统和()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参考答案:磷酸甘油;苹果酸 [填空题] 2呼吸链有()与()两大类。 参考答案:NADH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单项选择题] 3、氧化磷酸化的场所是在() A.胞液 B.线粒体 C.微粒体 D.细胞核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铁硫蛋白一次可传递电子数目是()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5、下列哪种物质是解偶联剂() A.鱼藤酮 B.抗霉素A C.寡霉素 D.2、4—二硝基苯酚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6、在有氧条件下,哺乳动物肝细胞液产生的NADH氧化为水,同时可产生()分子ATP。 A.4 B.3 C.0 D.1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7、下列哪种化合物不含高能磷酸键() A.1,6-二磷酸果糖 B.二磷酸腺苷 C.1,3-二磷酸甘油酸 D.磷酸肌酸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8、人体内能量的直接供体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ATP D.乙酰CoA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9、呼吸链中最后一个传递氢的递体是() A.辅酶Q B.铁硫蛋白 C.FMN D.细胞色素aa 3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0、细胞色素氧化酶中除含铁卟啉环外还有() A.镁 B.铜 C.锰 D.锌 参考答案:B

[多项选择题] 11、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存在于() A.细胞色素b与细胞色素c之间 与氧之间 B.细胞色素aa 3 C.辅酶Q与细胞色素b之间 D.NADH与辅酶Q之间 E.FAD与辅酶Q之间 参考答案:A,B,D [多项选择题] 12、下列哪种情况使氧化磷酸化加速() A.ATP/ADP升高 B.ATP/ADP降低 C.NAD+/NADH升高 D.乙酰CoA/CoA升高 E.甲状腺素升高 参考答案:B,E [填空题] 13试述苹果酸穿梭的过程? 参考答案: [填空题] 14合成代谢中对于能量一般是()能量的,而分解代谢一般是()的。参考答案:消耗;释放

第八章生物氧化

第八章生物氧化 、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氧化磷酸化 4、磷氧比P/O 5、底物水平磷酸化 6、化学渗透学说 二、填空题 1、生物氧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细胞中彻底氧化分解生成 ____________ ,同时产生_________ 的过程。 2、生物体内ATP生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两种,其中以____________ 为主。 3、生物氧化中产生的CO2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由有机物氧化 成___________________ ,经脱羧而产生的。生物体中的脱羧方式有两种: 和________________ 。 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 定位于______________ 。原核生物的呼吸链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典型的呼吸链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 脱下的氢的_______________ 不同而区别的。 6、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 _______ 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___________ 表示,生物化学中pH 7.0时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____________ 。 7、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8、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 __ 氧化还原电位的载体依次向______ 化还原电位的载体传递。 9、以NADH为辅酶的脱H酶类主要参与____________ 的作用,即参与从到____________ 电子传递;以NADPH为辅酶的脱H酶类,主要是将分解代谢中间产物上的转移到反应中需要电子的中间产物上。 10、P/O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DH 的P/O 值是 ____________ ,FADH 2 的P/O 值是_____________ 。 11、在无氧条件下,呼吸链各传递体都处于 ___________ 状态。 12、呼吸链中唯一的一个小分子的物质是 ___________ ,又称为_________ 。它在呼吸链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 13、细胞色素是一类以___________________ 为辅基的蛋白质,在呼吸链中的功能 是:_____________ 。在典型的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 几种,其顺序 14、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 ___________ 。 15、鱼藤酮,抗霉素A, CN -、N3「、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和_________ 。 16、线粒体内膜外侧的a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________ ;而线粒体内膜内侧的a -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___________ 。 17、在肝脏和心肌等组织中,胞液中的NADH在酶的催化下使草酰乙酸还 原成______________ ,NADH 变为NAD +, _____________ 进入线粒体,并受线粒体中的 酶作用使NAD+还原成NADH,然后进入呼吸链,生成的草酰乙酸需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逸出线粒体。 18、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此学说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的 酶所利用,促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19、ATP合成酶位于内膜上,主要由____________ 和组成。前者是向内膜间质一侧形成的球状突起,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者镶嵌在内膜中,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细胞色素aa3辅基中的铁原子有__________ 结合配位键,它还保留__________ 游离配

第八章 生物氧化 课外练习题

第八章生物氧化课外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指发生在线粒体内的一系列传递氢和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质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逐步放出能量的过程。 2、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3、氧化磷酸化:代谢物氧化脱氢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的同时,释放的能 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由于是代谢物的氧化反应与ADP的磷酸化反应偶 联发生,因此称为氧化磷酸化。 二、符号辨识 1、Fe-S:铁硫蛋白; 2、CoQ:辅酶Q; 3、Cyt:细胞色素体系 三、填空 1、生物氧化通常需要消耗氧,所以又称为(呼吸)作用。有两种类型的氧化体系,即(线粒体)氧化体系和(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2、生物氧化的方式有(脱氢)氧化、(加氧)氧化和(脱羧)氧化三种。 3、呼吸链的组成成分包括脱氢酶的辅酶(NAD+)和(NADP+)、黄素蛋白 的辅基(FMN)和(FAD)以及(Fe-S)蛋白、(泛醌)和(细胞色素)体系。 4、呼吸链的氢传递体既传递质子也传递电子,其类型有(NAD+)、 (NADP+)、(FMN)、(FAD)和(UQ)。 5、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只传递电子,包括(细胞色素)体系、某些(黄素)蛋白和(铁硫)蛋白。 6、泛醌又称为(辅酶Q),广泛存在于动物和细菌的线粒体中。它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非蛋白)电子载体,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7、主要的两条呼吸链途径为(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与氧化磷酸化偶联可分别产生(3)分子和(2)分子ATP。 8、ATP酶,由两个主要单元构成,(F0)起质子通道作用,(F1)起催化合 成ATP的作用。 9、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可用Mitchell的(化学渗透)假说予以解释。 10、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包括(电子传递)抑制、(解偶联剂)抑制、(ATP酶)的失活以及(离子载体)的影响。 11、细胞的(微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也发现有氧分子直接参与的生物 氧化体系。它们的共同点是(耗氧)量少,没有(ATP)的生成,但与体内许 多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等的生物合成以及 药物和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有关。

生物氧化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氧化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氧化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七年级生物的课程即将结束,同学们要准备哪些同步练习题来练习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氧化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生物细胞将糖、脂、蛋白质等燃料分子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作用。生物氧化包括:有机碳氧化变成CO2;底物氧化脱氢、氢及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分子氧与传递的氢结成水;在有机物被氧化成CO2和H2O的同时,释放的能量使ADP转变成ATP。 2、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3、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的主要方式。 4、P/O: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比值(P/O)。如NADH的磷氧比值是3,FADH2的磷氧比值是2。 5、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