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1)课程进度计划表

(3)教案正文

第1章绪论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课程性质、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课程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监测”以及如何才能学好“环境监测”;认识“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

①环境监测的内涵与研究对象

②环境监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③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

3.教学方法、手段

课内教学3个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教学。

4.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导航

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

监测环境标准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

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

(1)掌握污染物的来源、扩撒、迁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 按监测介质分类

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

二. 按监测目的分类

1.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是指按照预先布置好的网点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

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是纵向指令性任务,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其工作质量是环境监测水平的主要标志。

2. 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

(1) 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时及时深入事故地点进行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扩散方向、速度和污染程度及危害范围,查找污染发生的原因,为控制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这类监测常采用流动监测(车、船等)、简易监测、低空航测、遥感等手段。(2)纠纷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执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提供公证数据。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监测、“ 三同时” 项目验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性监测。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3. 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是针对特定目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高层次监测,是通过监测了解污染机理、弄清污染物的迁移变化规律、研究环境受到污染的程度,例如环境本底的监测及研究、有毒有害物质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研究、为监测工作本身服务的科研工作的监测(如统一方法和标准分析方法的研究、标准物质研制、预防监测)等。这类研究往往要求多学科合作进行。

1.2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1.2.1环境监测的发展

一、环境监测网络

目前,国内外关于监测网络的建立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要素型,即按不同环境要素来建立监测网络,如美国国家环保局的监测网络即为此种类型。二是管理型,即按行政管理体系建立网络,我国环境保护系统的监测网络即为此种类型。

二、环境自动监测

1.2.2 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监测的特点

1.2.3环境监测技术概述

一、化学分析法

是以特定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两类。

重量法操作麻烦,对于污染物浓度低的,会产生较大误差,它主要用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生产性粉尘及废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法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近几年用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费用低的特点,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较多应用,但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它主要用于水中的酸碱度、NH 3 -N 、COD 、BOD 、DO 、Cr 6+ 、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

二、仪器分析法

是以光的吸收、辐射、散射等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光谱法:主要包括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X-荧光射线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库仑分析法等。

色谱分析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离子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

三、生物技术

利用植物和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映信息来判断环境质量的方法。是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包括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测定,观察生物在环境中受伤害状况、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生物种类和群落结构变化等。

1.3 环境标准

1.3.1 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 定义: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 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 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环境标准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中一个独立的、特殊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1. 环境标准的分类

(1)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良性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它是制订环境政策的目标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也是制订污染物的控制标准的依据,是评价我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标尺和准绳。

(2)污染物排放标准

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控制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的手段,作用在于直接控制污染源,以达到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

(3)环境基础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导则等的规定,是制订其它环境标准的基础及技术依据。所以环境基础标准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逐步做到与国际标准基本一致。

(4)环境方法标准

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全国普遍适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作业等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

(5)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是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或物质,对这类材料或物质必须达到的要求所作的规定。

它是检验方法标准是否准确的主要手段。

(6)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为了保证污染治理设备的效率和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对环保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2. 环境标准的分级

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包括行业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二级。

(1)国家环境标准

(2)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3)地方环境标准

1.3.2 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

该标准从1996 年10 月1 日起在全国实施。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1.3.3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本标准按污水污水排放去向,分年规定了69 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2)除了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均执行本标准。

(3)标准分级见课本P24 。

(4)标准限值

(5)总量控制

①工业污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负荷

②某污染物最高允许年排放总量

习题与思考题

1) 环境污染的特点可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环境污染是各种因素本身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而具有社会性。它的特点可归纳为: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强度随时间而变化。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心智有关,因此,不同空间位置上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污染物与污染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地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噪声的强度也有同样情况)。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对阈值的研究,是判断环境污染及污染程度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环境标准的科学依据。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是一个复杂体系,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从传统毒理学观点分析,多种污染物同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是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2) 单依据某一时、某一点的监测数据能否正确表述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设采样点的主要依据及获得代表性数据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污染物浓度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单依据某一时、某一点的监测数据无法正确表述某一地区的环境质量;污染物的时空间分布(不均匀)性是在环境监测中安排采样时间、采样频率和布设采样点的主要依据及获得代表性数据的基础。必须依据污染物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性特点,科学地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网、点设置、监测项目、采样频率等);然后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才能获得到较全面客观的评述。

2.2.3 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2.

3.1水样的的类型

2.3.2.1采集前的准备(preparation before sampling)2.3.4.2废水样类型

消解水样的方法

2.4.2.1挥发(气提)、蒸发(顶空)与蒸馏法

2.4.2.3吸附法

2.4.2.4离子交换法

2.4.2.5共沉淀法

第2章水和废水监测

1.教学目的

①认识水资源和水质污染、水质监测对象和目的、监测项目;

②掌握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水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③掌握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基本方法;

④水样的预处理;

⑤物理性质的检验;

⑥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⑦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⑨水质污染生物监测;

⑩底质监测及活性污泥性质的监测;

2.教学重、难点

①掌握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水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②掌握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基本方法;

③水样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④汞、镉、铅、铬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⑤ DO值、含氮化合物的测定;

⑥ COD、高锰酸钾指数的测定

3.教学方法、手段

课内安排12个学时,其中习题课与讨论1个学时,以理论教学为主,多媒体课件教学。

4.必读教材和参考书页码

教材:34-142;多媒体课件

2.1 水质污染与监测

2.1.1水资源及其水质污染

2.1.1.1水和水体

水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体是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洋及地下水的总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2.1.1.2水体污染

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类健康,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按排放形式不同: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2.1.2 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质监测的目的

(1)对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对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2.1.3 监测项目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也没必要对各监测项目一一监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那些排放量大、危害严重、影响范围广、有可靠的分析方法保证获得准确的数据,并能对数据作出解释和判断的项目。根据该原则,我国环境监测总站提出了68种水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黑名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别规定的监测项目如下:

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医院污水:pH、色度、浊度、悬浮物、余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致病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地表水监测项目

工业废水监测项目

2.1.4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单,易于普及;抗干扰能力好。

根据上述原则,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各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类水体中的不同污染物质都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

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2)统一分析方法

一些项目的监测方法尚不够成熟,但这些项目又急需测定,经过研究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

(3)等效方法

与前两类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称为等效方法。采用新技术,有条件的先用,以推动监测技术进步。但是,新方法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其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是等效的才能使用。

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监测方案的内容如下:

(1)明确地、具体地规定监测目的;

(2)确定监测介质和监测项目,以此选择分析方法,前后统一,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3)规定采样地点、方法、时间和频次,并具体责任到人;

(4)明确排放特点、自然环境条件、居民分布情况等,据此确定采样设备、交通工具及运行路线;

(5)对监测结果尽可能提出定量要求,如监测项目结果的表示方法、有效数字的位数及可疑数据的取舍等。

按照不同水体的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2.2.1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流过或汇集在地球表面上的水,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沟渠中的水,统称为地表水。

(1)基础资料收集

①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地貌特征;

②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和工业布局、污染源分布与排污情况、城市的给排水情况等;

③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特别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情况;

④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

⑤实地勘察现场的交通情况、河宽、河床结构、岸边标志等。对于湖泊,还需了解生物、沉积物特点,间温层分布、容积、平均深度、等深线和水更新时间等;

⑥收集原有的水质分析资料或在需要设置断面的河段上设若干调查断面进行采样分析。(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①监测断面设置原则

a.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b.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c.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d.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e.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f.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②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

三断面法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

a对照断面、b控制断面、c削减断面。

对照断面

设置目的:了解流入某一区域(监测段)前的水质状况,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

设置方法:(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

a. 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

b. 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

断面数目:一个河段区域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控制断面

设置目的:监测污染源对水质影响。

设置方法:(主要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因为在排污口下游500m 横断面上的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一般出现高峰值。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水产资源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断面数目:多个。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

削减断面

设置目的:了解经稀释扩散和自净后,河流水质情况。

设置方法: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处。(左中右浓度差较小的断面。小河流视具体情况)断面数目:1个。

背景断面:

③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首先,判断是单一水体还是复杂水体:考虑汇入的河流数量,水体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及动态变化,沿岸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扩散与自净规律、生态环境特点等。然后,按照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确定监测断面的位置:

a.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b.以各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c.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洄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湖、库监测断面设置示意图

④采样点位的确定

小结:三断面法采样部位的确定

河流上——选取采样断面;

采样断面上——选取采样垂线;

采样垂线上——选取采样点。

(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所采水样要具代表性,能反映出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一般原则:

①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采样时间为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每期采样两次。流经城市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采样时间为每月一次或视具体情况而定。底泥每年在枯水期采样1次。

②潮汐河流全年在丰、枯、平水期采样,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

③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3次。

④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1次,全年不少于12次。其他湖泊、水库全年采样两次,枯、丰水期各一次。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

⑤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

2.2.2 地下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储存在土壤和岩石空隙中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1)地下水的特征

①流动较慢,水质参数变化慢,一旦污染很难恢复,甚至无法恢复。

②埋藏深度不同,温度变化规律也不同。

③取出后水质状况容易发生改变。

④由于采水器的吸附或沾污及某些组分的损失,水样的真实性将受到影响。

(2)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①收集和汇总有关监测资料。

②收集区域内基本气象资料。

③搞清区域内各含水层和地质阶梯,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方向。

④调查城市发展、工业分布、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等情况;了解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面积和施用量;查清污水灌溉、排污、纳污和地表水污染现状。

⑤要对水位及水深进行实际测量。

⑥在完成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根据地区特点和地下水的主要类型,把地下水分成若干个水文地质单元。

(3)采样点的设置

①背景监测点应设在污染区的外围不受或少受污染的地方。

②监测井(点)的布设

监测井布点时,应考虑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情况、污染物的分布和扩散形式,以及区域水化学特征等因素。对于工业区和重点污染源所在地的监测井(点)布设,主要根据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形式确定。

一般监测井在液面下0.3-0.5m处采样,若有间温层或多含水层分布,可按具体情况分层采样。

(4)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①每年应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样测定;有条件的地方按地区特点分四季采样;已建立长期观测点的地方可按月采样监测。

②通常每一采样期至少采样监测1次;对饮用水源监测点,要求每一采样期采样监测2次,其间隔至少10天;对有异常情况的井点,应适当增加采样监测次数。

2.2.3水污染源监测方案的制订

(1)采样点的设置

水污染源一般经管道或渠、沟排放,截面积比较小,不需设置断面,而直接确定采样点位。

①工业废水

a.在车间或车间设备出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一类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砷、铅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六价铬的无机化合物,有机氯和强致癌物质等。

b.在工厂总排污口处应布点采样测定二类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有: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有机磷、石油类、酮、锌、氟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硝基苯类、苯胺类。

②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

采样点设在污水总排放口。对污水处理厂,应在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点采样监测。(2)采样时间和频率

车间和工厂废水

1. 可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每隔0.5或1h采样1次,混合后测定污染物的平均值。

2. 取3~5个生产周期的废水样监测,可每隔2h取样1次。

3. 排污复杂、变化大的废水,时间间隔要短,有时要5~10min采样1次,使用连续自动采样装置。

4. 水质和水量变化稳定或排放规律好的废水,找出污染物在生产周期内的变化规律,采样频率可降低,如每30天采样测定2次。

城市污水

城市排污管道大多数受纳10个以上工厂排放的废水,由于在管道内废水已经进行了混合,故在管道出水口,可每隔1 h 采样 1 次,连续采集8 h,也可连续采集24h,然后将其混合制成混合水样,测定各污染组分的平均浓度。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规定:

——工业废水每年采样监测2—4次;

——生活污水每年采样监测2次,春、夏季各1次;

——医院污水每年采样监测4次,每季度1次。

2.3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2.3.1地表水样的采集

2.3.1.1采样前的准备

(1)容器的准备

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塑料容器用于测定金属及其他无机物的监测项目,玻璃容器用于测定有机物和生物等的监测项目。

(2)采样器的准备

采样前,选择合适的采样器清洗干净,晾干待用。

(3)交通工具的准备

最好有专用的监测船和采样船,若没有,根据气体和气候选用适当吨位的船只。根据交通条件选用陆上交通工具。

2.3.1.2采样方法和采样器

(1)采样方法

①船只采样适用于一般河流和水库的采样,但不容易固定采样地点,往往使收据不具有可比性。

②桥梁采样安全、可靠、方便,不受天气和洪水的影响,适合于频繁采样,并能在横向和纵向准确控制采样点位置。

③涉水采样较浅的小河和靠近岸边浅的采样点可涉水采样,但要避免搅动沉积物而使水样受污染。

④索道采样在地形复杂、险要,地处偏僻处的小河流,可架索道采样。

(2)采样器

①水桶适于采集表层水。

②单层采水瓶最常用的采样器。

③急流采水器适用于水流湍急的采样点处的采样。

④双层溶解气体采样瓶测定溶解气体的水样。

⑤其他采样器如塑料手摇泵、电动采水泵等。

1、表层水

可用桶、瓶等容器直接采取。

一般将其沉至水面下0.3—0.5m处采集。

2、深层水

可使用如右图示的带重锤的采样器。

沉入水中采集。将采样容器沉降至所需深度(可从绳上的标度看出),上提细绳打开瓶塞,待水样充满容器后提出。

3、水流急的河段,用右图所示的急流采样器。

它是将一根长钢管固定在铁框上,管内装一根橡胶管,其上部用夹子夹紧,下部与瓶塞上的短玻璃管相连,瓶塞上另有一长玻璃管通至采样瓶底部。采样前塞紧橡胶塞,然后沿船身垂直伸入要求水深处,打开上部橡胶管夹,水样即沿长玻璃管流入样品瓶中,瓶内空气由短玻璃管沿橡胶管排出。这样采集的水样也可用于测定水中溶解性气体,因为它是与空气隔绝的。

4、测定溶解气体(如溶解氧)

常用右图所示的双瓶采样器采集。

将采样器沉入要求水深处后,打开上部的橡胶管夹,水样进入小瓶(采样瓶)并将空气驱入大瓶,从连接大瓶短玻璃管的橡胶管排出,直到大瓶中充满水样,提出水面后迅速密封。

2.3.1.3 水样的类型

(1)瞬时水样

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当水体水质稳定,或其组分在相当长的时间或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内变化不大时,瞬时水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当水体组分及含量随时间和空间变化时,就应隔时、多点采集瞬时样,分别进行分析,摸清水质的变化规律。

(2)混合水样

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以与其他混合水样相区别。

这种水样在观察平均浓度时非常有用,但不适用于被测组分在保存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化的水祥。

(3)综合水样

综合水样是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这种水样在某些情况下更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当为几条废水河、渠建立综合处理厂时,以综合水样取得的水质参数作为设计的依据更为合理。

2.3.2废水样品的采集

采样方法:

(1)浅水采样

可用容器直接采集,或用聚乙烯塑料长把勺采集。

(2)深层水采样

可使用专制的深层采水器采集,也可将聚乙烯筒固定在重架上,沉入要求深度采集。

(3)自动采样

采用自动采样器或连续自动定时采样器采集。

废水样类型:

(1)瞬时废水样

对于生产工艺连续、稳定的工厂,所排放废水中的污染组分及浓度变化不大,瞬时水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平均废水样

当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组分的浓度随时间起伏较大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集平均混合水样或平均比例混合水样。

2.3.3 地下水样的采集

地下水的水质比较稳定,一般采集瞬时水样。

(1)从监测井中采集水样常利用抽水机设备。

(2)对于自喷泉水,可在涌水口处直接采样。

(3)对于自来水,放水数分钟后再采样。

2.3.4 底质样品的采集

底质在水环境体系中的意义

1、记录污染历史,反映难降解物的积累情况,污染的潜在危险。

2、底质对水质、水生生物有明显影响,是天然水污染的重要标志。

3、底质监测是水质监测重要组成部分。

底质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与水质监测断面相比:

设置原则——相同

设置位置——重合

原因——便于比较

底质样品的采样频率和采样量

(一)采样频率

远较水样低

每年枯水期1次,必要时可在丰水期增采1次

原因:底质比较稳定,受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较小

(二)采集量

底质样品采集量视监测项目、目的而定,一般为重一2kg,如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较少时,可予酌减。

2.3.5 流量的测定

a.测量参数:水位(m)、流速(m/s)、流量(m3/s)等水文参数。

b.意义:计算水体污染负荷是否超过环境容量、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估价污染控制效果等工作中,都必须知道相应水体的流量。

c. 测量方法原则:

对于较大的河流,水文部门一般设有水文监测断面,应尽量利用其所测参数。

小河流、明渠和废水、污水流量的测量方法。

d.测量方法:

(1)流速仪法——对于水深、流速大的河、渠,可用流速仪测定水流速度。

(2)浮标法——浮标法是一种粗略测量流速的简易方法。

(3)堰板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规则的污水沟、污水渠中水流量的测量。

(4)其他方法——用容积法测定污水流量也是一种简便方法。

2.3.6 水样的运输和保存

2.3.6.1 水样的运输管理

记录——贴好标签——运送——实验室。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清点样品,防止搞错。

(2)塞紧采样容器口

(3)样瓶装箱

(4)冷藏、隔热、致冷剂

(5) 防冻裂样品瓶

2.3.6.2 水样的保存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一、《环境监测》课程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设计、解决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性质、成分、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常用环境质量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对水、大气、土壤等进行污染调查、布点、采样,掌握各项指标的物理、化学检测基本原理。认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材选编及依据 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由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合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监测》(第三版),是目前全国环境类专业使用量最大的教材之一。 (三)教学方法提示 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相结合,尤其重视实验和实习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理论课教学方面,采用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实践教学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了解环境监测常用技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能学以致用。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学时分配:4学时 重点难点:环境监测的分类、特点,环境标准的分级分类。 教学方法:CAI课件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特点 1、环境污染的特点 2、环境监测的特点 二、环境监测的技术 1、化学、物理技术 2、生物技术 3、监测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第三节环境标准 一、环境标准的作用 二、环境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课程,它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 管理、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设计一门 符合实际需求、全面覆盖知识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环境监 测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基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通过项目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 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下面将从深度和广度的 角度来评估和设计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 1. 课程目标和需求评估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对课程目标和实际需求进行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需要具备 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目标应该既包括知识的传授,也要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市场和企业对环境监测技术 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更好地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2. 项目选择和设计 在基于项目教学法中,《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环 境监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如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环境噪声监 测等。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从实际 项目中学习技术方法和操作技能。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让学 生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基于项目教学法中,《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实践的需要而灵活设计,包括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常见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环境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技术等。教学方法可以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实践,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4. 评价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既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察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课程结尾,可以进行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个人观点和理解 基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评估和设计,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将更加深入、全面,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

环境监测专业环境监测与分析优秀教案范本

环境监测专业环境监测与分析优秀教案范本教案一: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2.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 3.能够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重难点: 1.大气污染物的常见种类及其特点; 2.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3.数据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为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定义和影响,引发学生对大气污染的思考。 2.知识讲解(30分钟) 2.1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讲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如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硫化物、氮化物等,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 2.2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介绍大气污染物监测的常用方法,如传感器监测、气象站监测、遥感监测等,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和局限性进行解释。 3.案例分析(40分钟) 选择几个典型的大气污染案例,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解读大气污染物数据,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趋势变化。 4.解决问题(15分钟) 针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提供一些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监测数据来制定环境治理措施。 四、教学辅助材料: 1.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表格; 2.相关案例分析报告; 3.提供实际环境治理措施的案例资料。 五、教学评价: 1.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 2.数据分析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解读监测数据; 3.问题解决能力: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物监测与分析的理解和 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挑战。同时,通过案 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辅助,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次成功的环境监测与分析教学案例,为培养环境监测专业人才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教案二:水体污染监测与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体污染的种类和来源; 2.掌握水体污染监测方法和技术; 3.能够进行水体污染数据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重难点: 1.水体污染的常见种类及其特点; 2.水体污染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3.数据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为学生介绍水体污染的定义和影响,引发学生对水体污染的思考。 2.知识讲解(30分钟)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的能力提升环保水平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培养学生环境监测与评价 的能力提升环保水平 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发展显 得尤为关键。为了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领域的专业能力,设计 一份优秀的教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份关于环境监测与评价 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环保水平。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的目标是通过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 境保护意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研究等形式,提高学生在环境监测与评价领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二、教学内容 1. 环境监测概述 介绍环境监测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监测在环 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 环境监测技术 探讨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如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 壤监测等。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不同监测技术的原 理和应用。 3. 环境评价方法

研究环境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介绍生态环境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4. 环境监测与评价案例 分析实际环境监测与评价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实验操作 安排一系列实验操作,如取样分析、仪器操作等,让学生亲自操作并掌握环境监测的实际技能。 3. 讨论与交流 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共同提高,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 1. 作业与测验

布置相应的作业和测验,检测学生对环境监测与评价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等。 3. 课程设计评价 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反馈,包括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及参考书目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选用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目,使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契合。 2. 实验室和设备 确保实验室条件和设备能够支持教学需求,提供学生实际操作和实验的场所。 六、教学改进建议 1. 更新实验设备 随着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实验设备,保证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 2.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 3. 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步骤: 引入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监测,为什么环境监测是重要的。 - 提供实际例子,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15分钟) - 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法、连续监测法等。 - 介绍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工具,如传感器、仪器设备等。 - 展示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探讨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5分钟)

-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在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的应用。-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领域,展示其应用案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讨论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0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 - 分析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总结与评价(5分钟) - 总结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的介绍; 2. 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用于展示和讨论; 3. 环境监测应用案例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展示。 教学评估: 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 4. 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创造性和可行性。 拓展活动: 1. 实地参观当地的环境监测站点或实验室; 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环境监测实验,如测量空气质量或水质;

环境监测技术—土壤污染监测(教案).docx

《环境监测技术》教案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授课时间 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周星期班级节次 教学课题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第一节、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土壤的基木纽成、土壤的特性和土壤污染的特点 课堂类型单一型 教学重点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污染的特点 教学难点土壤污染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 教具准备无 参考书《环境监测》奚旦立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及时间 教学内容教学运用分配

90分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 § 5-1概述 一、土壤污染的途径及特点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作物的疏松表层,由岩石风化而成,它介于大 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Z间,是环境里特冇的组成部分。 土壤的组成为:土壤矿物质、土壤冇机质、土壤生物、土壤溶液、 土壤空气。 土壤污染的途径如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污染物 在土壤的危害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危害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 (Cd、Be、三氯乙醛等);二是被农作物吸收和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 影响人体健康(铅、汞、镉、六六六、DDT等)。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含量低、痕量级或超痕量级,流动性差。突然 污染检测的冃的是预防预报和控制土壤环境质量。 二、区域土壤背景值的调查 由于冃前尚无可供比较的标准,而且土壤中有毒物质的量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和进入植物的影响相当复杂,故欲了解土壤是否被污染,需用区域 土壤背景值作为比较的标准。 所谓背景值是指在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条件下,土壤固冇的化学物质 成份和含量。它冇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一是按地区考虑,即指一个国家或 一个地区某元素的平均含量,将它们与污染区同一元素含量比较,超过本 底值即为污染,超过越多,污染越垂。侣此概念冇缺陷,因为同一地区不 同类型土壤中某元素的含量可能极不相同,用平均值表示与实际情况出入 鮫大。因此,根据土壤类型提出背景值,它规定未被污染的某一类型土壤 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为木底值,将辞职预售污染的同一类型土壤中相同元 素的平均含量相比,即可得出该土壤受污染的程度。后一种概念比较完善, 但工作來因难很大,冃前各国仍采用笫…种概念的较多,如FI本即是前 者。 我国对除台湾省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41个土壤类型,60 个元 素的背景值进行了测定,部分结果见266页。我国规定的土壤质量标准见 267页。 三、土壤样品的采集 由于土壤检测与大气、水体监测不同,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极不 均匀,检测中采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监测值相差10%—20%—般是可以理解的。 1・污染土壤样品的采集 采集土样Z前,首先要调查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 壤性状以及污染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监测区域、确定冇代表性 地段、面积,然后布设采样点。 讲 述 法

《环境监测》电子教案

《环境监测》电子教案 目录 1、环境监测的定义与发展 (2) 2、环境标准及水污染监测概述 (4) 3、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7) 4、水质物理指标检验及部分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10) 5、水质其他金属化合物及非金属无机物的测定 (12) 6、水质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的测定 (14) 7、特定有机污染物、水质底质监测和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16) 8、大气污染基本知识和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19) 9、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21) 10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的测定 (24) 11、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及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 (26) 12 、污染源监测和标准气体的配制 (28) 13 、固体废物监测 (30) 14 、土壤污染监测 (33) 15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35) 16 、噪声污染监测 (37) 17、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内容及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 (40) 18 、实验室质量保证及标准分析方法 (42) 19 、环境监测标准物质、环境监测管理和环境质量图 (44) 20 、环境自动监测技术 (46) 21 、简易监测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 (49)

1、环境监测的定义与发展 一、授课题目:环境监测的定义与发展 二、教学目的 通过90 分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定义以及它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明确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及作用,了解环境监测的发展以及常用的监测技术。 三、教学意义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掌握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特点,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各种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 四、教学重点 环境监测的定义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五、教学难点 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的区别 环境优先监测 六、教学方式 电子课件 七、讲授内容: (一)环境与环境污染 ①环境与环境质量 ②环境污染与污染源 ③环境污染的类型 (二)环境监测的定义 (三)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 ①环境监测的目的 ②环境监测的分类 (四)环境监测特点与技术概述 ①环境监测的发展 ②环境污染的特点

环境监测实验课思政教案

环境监测实验课思政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监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环境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 空气、水质、土壤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4. 环境监测数据解读与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难点:环境监测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2. 重点: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空气、水质、土壤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1. 教具:环境监测实验设备、试剂、样品。 2.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 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环境科学相关知识,为实验课做准备。 2. 教学策略:结合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3.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互相交流与讨论。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案例导入,介绍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讲授新课: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示范实验操作。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归纳小结:总结实验要点,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

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口头反馈进行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作业布置 1.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与结论。 2. 思考题: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预习下一节内容:学习不同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的监测方法。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教案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教案 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体。地表水环境监测是保障水资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将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3. 了解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教学内容 1. 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常见地表水环境监测参数及其意义; 3. 地表水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 4. 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5. 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常见参数、监测方法和法律法规等内容; 2. 实践操作:进行地表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考察学生对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常见参数、

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地表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 1. 教材:《水环境监测学》; 2. 实验室设备:水采样器、传统水质分析仪器、高级仪器; 3.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七、教学时长 总计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6学时,实验操作2学时。 八、教学步骤 1. 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地表水环境监测的常见参数及其意义; 3. 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的采样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 4. 讲解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5. 介绍地表水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6. 进行实验室操作,进行地表水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7.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辅导; 8. 学生提交实验报告并进行评分。

高中人教版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实证研究教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实 证研究教案 高中人教版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实证研究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3.具备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的关系和应用; 2.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资料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知识导入 1.引入问题:你知道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有什么关系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 1.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讲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强调地 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2.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案例 教师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包括大气污染监测、水资源管理、土壤质量评估等。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1.案例一:城市垃圾处理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城市垃圾处理的案例,要求学生利用地理信息 系统进行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和规划。 2.案例二:水质监测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水质监测的案例,要求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对不同水源的水质进行评估和分析。 第四部分:实践操作 1.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学生根据案例要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实际操作和分析,并记 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2.小组交流和展示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展示,分享各自的实际操作和分析结果。 第五部分:思考拓展 1.讨论学习收获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中的作 用和潜力。 2.思考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监测的关系和 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交流和展示的环节,培养了 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Chapter 1 绪论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课程性质、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及其他相关的环境化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课程关系、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监测”以及如何才能学好“环境监测”;认识“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①环境监测的内涵与研究对象;②环境监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③环境监测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课内教学2个学时。 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导航 明确环境监测的内容坚持环境标准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重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讲授提纲 1.1 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 1.1.1 环境监测的目的

(1)掌握污染物的来源、扩撒、迁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订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1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与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1.2 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 . 按监测介质分类: 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 二 . 按监测目的分类: 1. 监视性监测(例行监测、常规监测) 是指按照预先布置好的网点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是纵向指令性任务,是监测站第一位的工作,其工作质量是环境监测水平的主要标志。

《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

《环境监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悬浮固体的测定方法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2.预习第二章有关残渣和浊度的内容。 二、悬浮固体的测定 (一)原理 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 (二)仪器 1.烘箱。 2.分析天平。 3.干燥器。 4.孔径为0.45μm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 5.玻璃漏斗。 6.内径为30—50mm称量瓶。 (三)测定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h,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 2.去除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如样品中含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中,打开瓶盖烘2h,冷却后盖好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四)计算

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 B——滤膜及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mL)。 三、浊度的测定 (一)原理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密切关系。 将水样和硅藻土(或白陶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进行比较。相当于1mg一定粘度的硅藻土(白陶土)在1000mL水中所产生的浊度,称为1度。 (二)仪器 1.100mL具塞比色管。 2.1L容量瓶。 3.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玻璃质量和直径均需一致。 4.1L量筒。 (三)试剂 浊度标准液 (1)称取10g通过0.1mm筛孔(150目)的硅藻土,于研钵中加入少许蒸馏水调成糊状并研细,移至1000mL量筒中,加水至刻度。充分搅拌,静置24h,用虹吸法仔细将上层800mL 悬浮液移至第二个1000mL量筒中。向第二个量筒内加水至1000mL,充分搅拌后再静置24h。 虹吸出上层含较细颗粒的800mL悬浮液,弃去。下部沉积物加水稀释至1000mL。充分搅拌后贮于具塞玻璃瓶中,作为浑浊度原液。其中含硅藻土颗粒直径大约为400μm左右。 取上述悬浊液50mL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于105℃烘箱内烘2h,置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重复以上操作,即,烘1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求出每毫升悬浊液中含硅藻土的重量(mg)。

环境监测教案15环境噪声监测1

第十五讲第七章环境噪声监测

【本讲课程的引入】噪声污染属物理性污染,其影响可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控制、消除和监测噪声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章介绍噪声的来源、危害以及噪声的物理量度和噪声的测量,先来看有关噪声的一些基础知识。 【本讲课程的内容】 第一节噪声污染概述 一、噪声定义 【噪音】①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而产生的(物理学的声学术语,区别于“乐音”) 。①噪声①的旧称。(《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噪声】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旧称噪音。 1.主观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使人烦恼、讨厌的声音) 2.物理学无规律、不协调的声音称其为噪声。 噪声不仅决定于声音的客观物理性质,而且还与人们的主观感觉、生理特点和心理状态有关。 在一般情况下,噪声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感觉是一致的。 二、噪声的来源 1.交通噪声:交通工具行驶时产生。汽车、火车、飞机、轮船。 特点:随机性、游走性、城市性。 2.工业噪声工业生产机械和动力装置。 空气动力性噪声通风机、鼓风机、空气压缩机; 机械性噪声织布机、球磨机、碎石机、电锯、车床; 电磁性噪声发电机、变压器; 特点:受人关注,是我国城市居民主要投诉对象。 3.建筑施工噪声: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挖土机; 特点:暂时性、强度较大。 4.社会生活噪声 影响面虽然不大,但处理不善,易引发纠纷。 三、噪声污染的特征 1.可感受性:噪声通过感觉对人产生危害——感受公害。取决于受污染者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噪声可能有不同的反映;在评价噪声时,应考虑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2.即时性噪声污染是一种能量污染,其能量是由声源提供的,声源停止辐射,污染现象将立即消失。 3.局部性噪声源辐射出来的噪声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或受到障碍物的吸收,噪声污染能被很快地减弱掉,因而噪声污染主要局限在声源附近不大的区域内。 四、噪声的影响和危害 主要有影响听力、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健康,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均有不良影响。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外文文献讲课教案

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外 文文献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door environment fire alarm system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uthor: Xiu Wen Fu, Wenfeng Li, Lin Yang As a new network technology,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 a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emergency events because of their strong local cooperative sensing and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data from th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fire alarm system called firealarming system indoor environment (fasie), which innovatively integrates wireless fire alarm network with hand fire extinguishing rescue support system. Unlike tradition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at implement fire networks, the fasie is able to fire into fire, including fire alarms, providing full range of services, firerescuing and Firefighter positioning. In order to explain Fahey better, we first giv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fasie and introduce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Then, the hardware and system performance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 indoor environment, fire alarm system, handheld fire rescue support system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new manufacturing and integration technology, reduce the cost, the size of the wireless sensor, we have witnessed another revolu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of our life and the physical world, as the network technology to do, micro sensors connected to each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deeply embedded into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network we can observe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in a loyal, previously not real-tim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spects of fire protection applications, public safety activities have also achieved significant benefits in the emergenc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thei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2].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wireless fire alarm system fire alarm system for indoor environment (fasie) the main contribution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and handheld fire alarm fire rescue fire alarm and rescue support system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support.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Section 51.2 describes the state-of-the-art of existing fire alarm systems. In the 51.3 section, fasie is introduc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stem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The 51.4 section describes the fasie layered architecture. The 51.5 section introduces the key hardware of fasie. The 51.6 part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fasie. Finally,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are presented in sect. 51.7. 2 related work Because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fire protection, many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WSN. But in most cases, the only purpose of the network is to obtain environmental data, which are collected and displayed in a base station, stored in a database, or sent to a remote location [3,4]. Here, several representative proposals differ from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as follows: (1) CFFDRS [5] is a forest fire that has been extensively implemen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new zealand.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the fire weather index (FWD),

bc水环境监测技术补充规定讲课教案

附件一: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水环境监测技术补充规定 (2011年修订版)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二O一一年十月

批准:李键庸 审定:陈松生 审查:石国钰 编写人员:汪金成 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卞俊杰石国钰兰峰李志亮 陈峰张敏杨朝云张德兵 赵文耀高千红涂斌华高键

目录 1 总则 (1) 2 监测站网、测点、项目及频率 (1) 2.1 监测站网布设 (1) 2.2 监测项目 (2) 2.3 监测频率 (3) 3 样品采集及现场检测 (4) 3.1野外采样及记录 (4) 3.2 样品运输、保存及分发 (5) 3.3 现场测定 (6)

4 实验室分析 (6) 4.1 样品预处理 (6) 4.2 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保存 (7) 4.3 分析方法 (10) 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3) 5.1 实验室质量保证 (13) 5.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基础实验 (17) 5.3 常规监测质量控制 (20) 6 数据处理 (22) 6.1 原始记录表格 (22) 6.2 原始数据的记录、填写及数据处理 (22) 6.3 资料整编 (25) 7 水污染事件调查与监测 (27) 8 新技术、新仪器设备应用 (27) 9 附则 (28) 附录:原始记录表格填写说明 (29) 附表:水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31)

1 总则 1.0.1为适应新时期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进一步规范我局水环境监测工作,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促进我局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结合我局水环境监测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补充规定。 1.0.2制定本技术补充规定主要依据《水环境监测规范》(SL 21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等现行的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等七项制度(以下简称“七项制度”)及《长江委水文局〈水质监测质量管理监督检查考核评定办法〉等七项质量管理制度(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七项制度(办法)实施细则”)、计量认证技术要求等编制。 1.0.3 本技术补充规定适用于局属各水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各中心)及其所属异地实验室的水环境生产监测工作。 1.0.4 各中心在执行本技术补充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定和水文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2 监测站网、测点、项目及频率 2.1 监测站网布设 2.1.1 水质监测站网的布设应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的要求执行,监测站网的优化调整应考虑水质水量同步监测,并满足流域水资源管理及保护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