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监测教程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教程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教程课程设计

背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人们了解环境状况,预测环境变化趋势,开展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和完善。本次课程设计将通过设计环境监测教程,帮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设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

1.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掌握环境监测器材的使用方法;

3.能够进行环境监测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

4.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社会文化建设。

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监测基础概念

1.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概念;

2.环境监测的分类;

3.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和标准

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2.环保标准和排放标准;

3.污染源监测要求。

第三章环境监测技术和器材

1.现场环境监测技术;

2.实验室环境监测技术;

3.环境监测器材和仪器介绍;

4.环境监测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

1.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3.环境监测数据报告的编写。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采用教师讲课、学生讨论、PPT演示等方式;

2.实践操作:采用小组实验、现场实训等方式;

3.课程设计:进行课程设计,学生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编写。教学考核

考核方式将分为三个部分:

1.平时表现:包括听课、作业和课堂讨论等;

2.实验操作:考核学生对环境监测器材的使用方法;

3.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环境监测的要求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

编写。

总结

通过本次环境监测教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监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环保意识,从而为未来的环保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班级:环工81801 姓名:陆天悦 学号: 组别:第五组 指导老师:王宏归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2020年12月

目录 噪声监测方案 (3) 一、收集资料 (3) 二、监测方案 (3) 三、数据处理 (4) 四、结果评价 (5) 水质监测与分析 (5) 一、监测方案 (5) 二、实验过程及数据处理 (6) 三、结果评价 (10) 四、课程设计存在问题与建议或总结 (10) 五、参考文献 (11)

噪声监测方案 一、收集资料 (1)监测对象: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环境学院三楼走廊。 (2)噪声源类型: 生活噪声:学校内人员及活动 交通噪声:学校周围道路车辆,学校内的车辆建筑工地噪声 (3)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或者居住、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监测方案 1.监测目的:①联系对非稳定的无规则噪声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②了解环境学院的日常噪声大小。 ③熟悉声级计的使用 2.监测对象: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环境学院三楼走廊。 3.监测时间:10:00--16:00 4.监测方法:声级计法 5.监测条件:天气要求无雨无雪,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无污染。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DOC)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指导教师:高林霞 班级:11环境工1班 姓名: 学号: 组员:1班1组

目录 1、监测背景 (2) 2、监测目的 (2) 3、优化布点 (2) 4、监测计划设计 (4) 4.1检测项目 (4) 4.2采样时间及频率 (5) 4.3采样方法 (5) 4.4样品的运送保存 (10) 4.5检测方法 (10) 5、数据结果和处理 (12) 6、综合评价 (18) 7、收获和体会 (18) 8、参考资料 (18)

1.监测背景 地球上人口在急剧增加,人类经济在急速增长,地球上的大气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遭到破坏三个方面。 中国大气污染状况也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目前人们谈论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 基于我国城市空气以煤烟型污染为主的现状,规定用SO 、NO X和TSP三项主 2 要污染物指标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表征空气质量状况。 2.监测目的 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 、NO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握测定空气中SO 2 2、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描述空气质量状况。 3、预习教材第三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分析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3.优化布点 为了使监测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本次课设选取了四个地点分别是:草莓园、资源与环境学院、2栋教学楼、西区路口。 一共有8台空气采样器(硅胶)、6台TSP采样器(少2台,1组测完赶紧给2组) 示意图见附图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一、前言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可靠、快捷、有效的数据信息,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程设计主要从环境监测技术入手,结合实际场景,探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应用领域和 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及软件操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环境监测中。 三、课程内容 1、环境监测技术基础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 •检测项目和方法 2、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环境监测软件系统 •环境质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3、环境监测技术实际操作 •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技能 •环境监测仪器使用技巧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4、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案例 •大气环境监测案例 •水质环境监测案例 •噪声环境监测案例 •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案例 四、课程实践 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学生将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操作,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实践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维护技能训练及案例分析; 2.环境监测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技巧练习; 3.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方法训练; 4.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表现、课程作业等方面 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课堂表现(20%):包括课堂出勤情况、提问回答、讨论参与等; 2.实验报告(30%):包括环境监测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 3.课程作业(30%):包括课堂练习、作业项目、案例分析等; 4.综合考核(20%):包括常规考试、论文或展示等。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可编辑)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2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14 6.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2气体的采样14 6.2气体的保存17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8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19 8.1质量保证19 8.2评价方法20 8.3实施计划24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26 9.1 NO2的防治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26 9.3 PM10的防治26 第10章小结27 参考文献28 第1章检测背景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经过实地调查确定了几个重要的污染源,确定结果见2-1表表2-1 校园内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污染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二食堂与教职工家属区SO2、油烟、油类等有机物、CO等上午:5:30到7:30、9:00到11:30 下午:15:00 到17:30 学校路段来往车辆 NO2、TSP、CO 全天都有,集中上、下班高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书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书

计 设 程成 果 报 告 书 时间:2011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监测目的与基础资料收集 ............................. 第三章、监测断面与采样点的设置 3.1.监测断面的设置 ........................................................ 3.2.取样断面的垂线布置..................................................... 3.3.取样线上水深的确定..................................................... 第四章、各监测项目的实验方法 4.1.水温测定方法 .......................................................... 4.2. PH的测定方法......................................................... 4.3.电导率的测定方法....................................................... 4.4.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4.5.氨氮的测定方法......................................................... 4.6. COD的测定方法....................................................... 第五章、监测方案与实施计划的制定 5.1.样品采集....... ???? ........ ?????...... *********** .......... 5.2.样品保存与运输......................................................... 5.3.样品与处理............................................................. 5.4.分析方法............................................................... 第六章、质量控制............................................ 第七章、各监测项目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7.1.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处理.......................................... 7. 2.氨氮的数据处理......................................................... 7. 3. COD的数据处理........................................................ 第八章、环境水体水质总体评价 第九章、课程设计总结 第十章、参考文献

厨房环境监测系统课程设计

厨房环境监测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厨房环境监测系统 1. 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厨房作为食品加工和烹饪的主要场所,其环境对食品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设计一个厨房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和控制厨房内的温度、湿度、气味、烟雾等环境参数,从而保障食品加工和烹饪的安全。 2. 课程设计目标 - 理解厨房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 掌握基本的传感器和控制器的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 能够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厨房环境监测系统原型。 3. 课程设计内容 - 介绍厨房环境监测系统的原理和作用; - 介绍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 学习使用C/C++等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 学习如何将传感器和控制器与单片机或计算机连接; - 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厨房环境监测系统原型。 4. 课程设计步骤 - 设计系统需求:明确系统需要监测的环境参数,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 - 选择传感器和控制器: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控

制器; - 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学习使用引脚、线缆等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使其能够与单片机或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 编写程序:学习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功能; - 测试系统原型:将系统原型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 完善系统功能: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完善系统功能和性能; - 编写实验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 5. 实验设备和软件 -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 控制器:单片机、Arduino等; - 编程语言:C/C++等; - 连接线和电路板等。 6. 实验评估 - 实验报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包括设计思路、实验步骤、系统功能和性能等; - 实验表现: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实验操作、程序设计、系统搭建、测试和调试等。 7. 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建议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和报告撰写等环节。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并能够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工作,为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供基础支持。 二、课程大纲: 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背景和意义 2. 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3. 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危害性 4. 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5.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6. 土壤污染评价方法和标准 7. 土壤修复技术和方法 8.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方法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背景和意义,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土壤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危害性,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土壤污染评价方法和标准,土壤修复技术和方法,土壤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全面

系统地介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环境监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通过讲解课程内容,进行实地采样和实验操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实验操作: 本课程设置多个实验操作环节,包括土壤样品采集和处理、土壤污染物分析、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实际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评分和考试成绩。平时评分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小论文。考试成绩主要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否独立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的能力。

环境监测校园室内空气监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监测背景 二、监测目的及意义 三、现场调查及考研 四、采样点的布设 五、监测项目及其频率 六、室内环境污染物的限值 七、采样方法(主要是甲醛、氨、细菌总数和氡的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八、质量保证和措施 九、华东交通大学室内空气综合评价 十、环境监测课设所得到的收获和体会 十一、参考文献 一、监测背景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经、文、法、理、教育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江西省南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占地面积2800余亩,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大学。 二、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空气环境中各污染因子的具体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等方法。 (2)对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连续监测,评价校园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为研究校园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变化及制订校园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3)评价华东交通大学食堂,宿舍,教学楼和实验室的室内空气质量,为研究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提供依据。 (4)培养我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能力。 意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污染源很广泛,影响因素也很复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近年来,更多感到研究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 (1)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2)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日趋增多。 (3)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对污染物接触的水平。 至今,室内空气已经成为人们和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是环境和卫生监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工作,了解室内污染物来源、种类以及污染水平和浓度变化规律,为评价、管理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本课设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监测校园室内空气质量,为环境质量不好的地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打造一个环境质量优异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 四、现场考查及调研 校园内室内空气的污染来源一是来自人体排出,教室、食堂均为人口密集处;二是来自新建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题目运河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092 班 所在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梅兰、王莉、邵波 小组成员陈丹丹、郑潇潇、邵丹阳、陈忠、刘长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目录 1.课程设计方案 (5) 1.1运河水质监监测基础资料的收集 (5) 1.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6) 1.3取点断面平面图7 2. 实验部分 (7) 2.1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含量 (7) 2.2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镍 (11) 3.结果分析及讨论 (14) 3.1测定结果分析 (14) 3.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至武林门河段) 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通过检测运河水体中金属阳离子(铁离子、镍离子)的含量,来评定从拱宸桥至朝晖桥这段运河的水质状况极其水质污染程度。在考察拱宸桥至朝晖桥河段之后,选取拱宸桥、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和朝晖桥五个断面取水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该河段水质为Ⅳ类和Ⅴ类水。运河水质不容乐观。 关键词:金属阳离子、分光光度法 Beijing-hangzhou the Grande Canale Hangzhou canal section(f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water Inorganic matter testing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Zheji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310015 China) Abstract:Through determination metal cation (Iron、Nickel) contect to evaluation the the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assessment form 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canal section. After Investigate the canal section rom the Prize to the Wulin , we chose Gongcheng、Daguan、Maiyu、Desheng and Zhaohui five bridges to determination.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for IV and V type water. Canal water quality nots allow hopeful. Key words: metal ca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课程,它涉及到环境保护、资源 管理、环境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设计一门 符合实际需求、全面覆盖知识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环境监 测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基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通过项目实践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 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下面将从深度和广度的 角度来评估和设计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 1. 课程目标和需求评估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对课程目标和实际需求进行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学生需要具备 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课程目标应该既包括知识的传授,也要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市场和企业对环境监测技术 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更好地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2. 项目选择和设计 在基于项目教学法中,《环境监测技术》课程可以选择一些真实的环 境监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如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环境噪声监 测等。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环境监测过程,从实际 项目中学习技术方法和操作技能。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让学 生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基于项目教学法中,《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项目实践的需要而灵活设计,包括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常见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维护、环境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技术等。教学方法可以结合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实践,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4. 评价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既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察他们在项目实践中的表现和成果。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在课程结尾,可以进行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个人观点和理解 基于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适合《环境监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通过以上评估和设计,基于项目教学法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教学将更加深入、全面,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精)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指导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门类中极具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它是开展其它环境分支学科的基础、也是环保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课程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境监测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为学生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奠定基础。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进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目的是准确、及时、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和污染预报等提供依据。 二、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全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大气、水质、土壤和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的监测原理和方法以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意义、要求和做法。 重点: 1、掌握环境监测中的基本概念。 2、理解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原则。 3、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仪器、采样方法、分析测定方法。 4、理解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表述和质量保证。 难点: 1、使用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采样、分析仪器。 2、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分析测定原理和方法。 3、正确进行监测数据的处理。 4、环境监测方案设计。 三、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该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其内容体系的不断更新等特点,本

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 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性环节和实验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是这一课程的主要特色。学生在具备基本的环境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讲授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 基本原理、熟悉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和实施方法、掌握环境监测的常用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熟悉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了解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及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动态。学生可具备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在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及工矿企业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所需知识、达到环境专业本科生在该方面培养的目的。 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所有教学环节,应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和分析评价,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监测技术的关键、各种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 2、掌握相关法规、方法、监测内容和评价方法,培养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 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 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规划,样品的

环境监测教案

环境监测教案 教案标题:环境监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 3.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意义; 2.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 3. 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 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学步骤: 引入环境监测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监测,为什么环境监测是重要的。 - 提供实际例子,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等,让学生意识到环境监测对人类和自然的重要性。 介绍环境监测的方法和工具(15分钟) - 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如采样分析法、连续监测法等。 - 介绍环境监测中使用的工具,如传感器、仪器设备等。 - 展示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探讨环境监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5分钟)

-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环境监测在空气、水、土壤等领域的应用。-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领域,展示其应用案例,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讨论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0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监测如何帮助我们保护环境。 - 分析环境监测结果对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总结与评价(5分钟) - 总结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环境监测的概念、方法和工具的介绍; 2. 实际的环境监测工具和仪器,用于展示和讨论; 3. 环境监测应用案例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展示。 教学评估: 1.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环境监测方法和工具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 4. 学生提出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创造性和可行性。 拓展活动: 1. 实地参观当地的环境监测站点或实验室; 2. 组织学生开展小型环境监测实验,如测量空气质量或水质;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是通 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检测、分析和评价,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一项重要工作。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和空气质量等状况,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 环境监测技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并具备分析、处理环境数据的能力。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以现代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实施原则 2.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和影响因素 3.环境监测的分级和分类 第二章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1.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分类和原理 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土壤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3.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 第三章环境监测实验案例 1.环境污染源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2.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价实验 3.水体污染物的监测与处理实验 4.噪声污染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第四章环境监测应用案例 1.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监测在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中的作用 3.环境监测在环保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占据主要部分。同时,本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调研和科普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评估方式综合使用笔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所占比例较大。同时,本课程还注重评价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环保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六、参考文献 1.尹志平.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殷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习指导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3.赵振晃.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环境监测课件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课件的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一、设计思路 文字为主,辅以动画、图片等。以各章节的知识点为中心内容,围绕知识点展开。 二、流程图 第一章绪论流程图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流程图

第三章空气和废气监测流程图

千帆环保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大气监测方案设计的要求和内容 监测站(点)的布 设、采样频率及采 样时间 监测站(点)的布设 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 空气样品的采集方 法和采样仪器 各类监测指标的测定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 质的测定 颗粒物的测定 降水监测 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 流动污染源监测 SO2、NO x、CO、光化学氧化剂、O3、氟化物、硫酸盐化速率 TSP PM10灰尘自然降尘及其组分、TSP中污染组分 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降水组分测定 标准气的配制 直接采样法 富集(浓缩)采样法 污染源监测 动态法 静态法 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真空瓶采样 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 静电沉降法、扩散法、自然积集法

第四章固体废物监测流程图 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流程图

千帆环保 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土壤基本知识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方案设计的要求和 内容 采样点的布设 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样品的采集 和加工管理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土壤样品的分解 土壤样品的提取、净化 和浓缩 水分、pH值、可溶性盐分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酸分解、碱熔分解、高压密闭分解、微波分解法 有机物的提取、无机物的提取、净化和浓缩 土壤污染的测定 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加工和管 理 混合样品、剖面样品、采样时间和频率 样品风干、磨碎与过筛、样品缩分、样品管理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环境监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实验目的 •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 •熟悉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基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教学实验,涉及到大气、水、土壤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实验基于物理、化学和生态学方法,包括常用的环境监测参数的测定。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环境监测相关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且掌握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 实验设备 •环境监测仪 •水质分析仪 •大气污染检测仪 •土壤检测仪 实验步骤 实验一:水质监测 1.根据实验要求取水样;

2.分别使用水样前处理仪器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加速水样的 反应; 3.将水样经过化学试剂的反应,测定监测参数的浓度值; 4.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二:大气污染监测 1.将大气污染检测仪放置在指定位置; 2.打开设备录制数据; 3.设置监测参数,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仪不应受到外界干扰; 4.在一定时间内(20-30分钟左右)记录监测数据; 5.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三:土壤污染监测 1.根据实验要求取样一定数量的土壤; 2.采用土壤检测仪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 3.针对所选的污染物进行浓度测定,如重金属等; 4.对测得的监测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记录 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的时间、测量值、分析结果等。 记录表如下: 实验类型监测参数测量时间测量值实验结果

实验类型监测参数测量时间测量值实验结果 水质监测pH值8:00-9:00 7.2 环保标准 大气污染监测PM2.5 15:00-16:00 50 超过国家标准 土壤污染监测铅10:00-11:00 20 mg/kg 环保标准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和实验记录表的数据,可以获得以下结论: •对于水质监测:经预处理的水样进行化学处理后,其浓度值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对于大气污染监测:受到城市交通等因素影响,PM2.5超过了国家标准;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待监测土壤中存在铅超过环保标准,对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到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并且熟悉了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并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对于环保相关行业的学生将有较大的帮助。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01.教学单位名称:环境与资源学院 02.课程代码:643008 03.课程名称: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 04.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05.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 06.课程性质:必修 07.课程学时:16学时 08.课程学分:0.5 09.授课对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10.开课学期:6学期(春季) 11.主要参考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年 [3] 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 [4] 陈书玉主编:《环境影响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叶守泽主编:《水库水环境模拟预测与评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 [6] Water Quality Standards Branch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Water Quality Standards Handbook (Second Edition) 》,1994 12. 大纲执笔人: 13. 课程中文简介: 本课程设计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为解决目前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问题而增设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在掌握水环境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参与到实际的环评工作中,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野外采样点的布设、采取水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测试与分析、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方面内容。 14. 课程英文简介: Design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s a basic course for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and groundwater hydrology engineering. The course design is set to solve many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s,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water environment evaluation theory, and get involved in the actu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ork. 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data collection, field layout of sampling points, water samples taking (including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test and analysis of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report writ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content. 15. 课程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水环境评价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参与到实际的环评工作中,从资料的收集、野外采样点的布设、采取水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的测试与分析、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方面锻炼本科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节教学。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为其日后参与对于水环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模板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模板 关于空气中飘尘含量的测定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空 气 中 飘 尘 含 量 的 测 定 法 及 其 比 较 姓名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关于空气中飘尘含量的测定 目录 目录....................................................................................................................... (2) 前言....................................................................................................................... .. (1) 第一章重量法测定空气中飘尘的含量 (2) 1.1 原理....................................................................................................................... (2) 1.2 测定步骤......................................................................................................................... . (3) 1.3 计算....................................................................................................................... (4) 1.4 说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 学号: 姓名: 组员: 指导老师:

目录 一、监测背景 (1)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2) 三、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3) 四、检测项目的确定 (4) 五、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4) 六、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4) 6.1样品的采集方法 (4) 6.2样品的保存 (4) 七、样品的预处理 (5) 7.1水温 (5) 7.2 pH (5) 7.3 浊度 (5) 7.4电导率 (5) 7.5 溶解氧 (5) 7.6 化学需氧量 (5) 7.7 生化需氧量 (6) 7.8 高锰酸盐指数 (6) 7.9 总磷 (7) 7.10总氮 (7) 7.11 氨氮 (7) 7.12硝酸盐氮 (7) 7.13 硫化物 (8) 7.14石油类 (8) 7.15大肠杆菌群 (8) 八、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和实施计划 (8) 8.1结果表达 (8) 8.2质量保证 (9) 8.3实施计划 (9)

水环境监测设计方案 一、监测背景 水是人类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人类习惯于把水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廉价的自然资源,但随着人口的膨胀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现象正在很多地区相继出现,水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并不贫乏,但人均净流量较低,且存在着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周边的水环境情况,我们针对三号水体,即南京理工大学七号门外西侧桥向南的中间小桥向南至友谊河转弯处水体,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水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1、南京地处中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冷夏热、四季分 明的特点。南京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三号水体处于玄武区和白下区交汇处,丰水期为每年六月、七月、八月和九月,枯 水期为每年冬季(一月、二月、十一月、十二月),其余月份为平水 期。三号水体自北向南汇入秦淮河,秦淮河汇入长江,所以每年长江汛 期时,三号水体水位最高。由于友谊河河床较高,而旁边的银城东苑等 小区地势较低,所以常有小区被水淹的情况发生。 南京降雨量 v01000v04001v13011v13012v13052v13052_001v13052_002v13011_000 台站年降水量降水距平 百分率 最大日降 水量 最大日降水 量出现日 最大日降水 量出现月 日降水量 ≥0.1mm日 数 58238200010296-3117826123 5823820017373-31813298101 582382002107461677248119 5823820031658356207257132 5823820049751-893925698 5823820059923-7952117105 582382006110684793207115 582382007107091106487109 5823820089750-8869281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