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在商业领域,合同是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和合作的基础。为了保证合

同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合同审计成为了一

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将深入探讨经济合同审计的相关规定,以及在实

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经济合同审计的背景和意义

经济合同审计是指对参与商业交易的各方之间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核

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各方的权

益得到保护,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

经济合同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可以检查合同是否违反国家法

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从而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2. 保证各方的利益得到保护。审计可以确保各方在合同中规定的权

益得到实现,避免货款延迟支付、合同违约等问题。

3. 最大化经济效益。审计可以评估合同的经济效益,提出优化建议,帮助各方在商业交易中达到最佳利益。

二、经济合同审计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经济合同审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审计工作

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1. 独立性原则。审计机构或审计师应当独立、客观地履行职责,不

受相关利益方的影响。

2. 保密性原则。审计机构或审计师要保护相关商业信息和个人隐私,确保审计结果的保密性。

3. 专业性原则。审计机构或审计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

进行准确的审计工作。

4.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原则。审计过程中,应采集足够的审计证据,

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三、经济合同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经济合同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合同内容和审计需求进

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审核合同文件。审计人员需要详细审查合同的内容,确认各方的

权益和责任,以及相关的约定和限制。

2. 收集证据材料。审计人员需采集和整理与合同相关的各项凭证、

账簿、发票等证据材料,作为审计的依据。

3. 进行核对和比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核对合同约定的金额、数量、时间等要素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对,以发现差异和不一致之处。

4. 分析和评估合同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合同执行情况的

分析和评估,判断合同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并提出改进意见。

5. 编写审计报告。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以及建议进行详细说明和分析。

四、经济合同审计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经济合同审计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准确理解。审计人员应仔细研读和理解合

同的各项约定,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与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同相关的各方应保持密切的沟通,

了解合同执行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及时解决。

3. 确保审计过程的透明和公正。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过程进行记录

和备份,确保审计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4. 建立合理的审计风险控制机制。合同审计可能涉及一定的风险,

审计人员应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经济合同审计规定是保障商业交易合法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的重要工具。通过遵循审计的原则和程序,合理运用审计方法,可以

实现对经济合同的有效审计和监管,促进商业交易的公平、规范和有

序发展。

医院经济合同审核制度

医院经济合同审核制度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医院经济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监管力度,规范经济行为,强化风险管理,维护医院权益。 第二条医院经济合同审核的范围:医院所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不包括劳动合同。 第三条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医院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合同在签订之前合法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的审查。 第四条合同审核的主要内容如下: 1.审核合同对方的主体是否合法及资信情况、履约能力。 2.审核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审查签约人或代理人是否有签约权限,包括审查对方签约人或代理人身份、有无代理权、代理权限范围、期限等。 3.审查经济合同签订的时间、地点是否明确;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需经批准、登记或公证的经济合同,是否对办理批准、登记或公证手续等进行约定。 4.审核合同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和对医院不利或损害医院合法权益的条款和内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是否明确、合理、平等;是否有利于合同的执行和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第五条送审合同的受理 1.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和要求真实报送合同文本和相关资料。 2.审计部接收合同后,应仔细核对、验证相关资料是否齐全有效。材料齐全的,应予受理;材料不全的,要求补充完整后再受理。受理送审的合同应履行登记备案制度。 3.各部门报送合同审核时,应指定部门专人负责报送,不得由乙方人员代表报送。 第六条合同的审核 1.合同受理后,审计部应及时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标的在50万以内的工程、服务合同和标的在100万以内的设备采购合同由审计部独立完成审核。 2.超出上述标的及情况复杂的合同还须经医院法律顾问或会同邀请审计专业人员复审。第七条合同的审核意见的反馈 1.合同审核后,审计部应及时将合同审核意见反馈各部门,各部门同签订合同的乙方对修

简述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办法

简述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及办法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指对医院与合同对象签订的经济合同进行内部审计,以 评估和监督合同的履行情况,保障大医院财务管理合法合规的人民政府的合法利益。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在于,合同是医院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建立的 一种经济关系的约束性文件,应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由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范围较大,合同数量繁多,涉及到的项 目也多种多样,因此容易出现一些风险和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 存在的问题,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转。 办法 为了有效进行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建立合同审计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合同审计制度,包括审计的组织机构、 审计的程序和要求、审计人员的资格条件等,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流程,确保合同审计的 有序进行。 2.确定审计对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审计的合同对象,包括合同的 类型、金额、有效期限、合同执行的部门、主要内容等,明确审计的范围。 3.制定审计计划。根据审计对象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审计的方法和技术等,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要求。 4.开展审计工作。根据审计计划,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 行调查和核实,对合同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与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 5.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的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包括合同的履行情况、存在的问 题和风险、建议和意见等内容,向医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审计结果,为改进合同管理 和加强内部控制提供依据。 6.跟踪审计结果。对于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医院应进行及时的跟踪和整改,确保审计的效果,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 公立医院经济合同内部审计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理的办法和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经济合同管理水平,确保医院的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障医院的 正常运转。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在商业领域,合同是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和合作的基础。为了保证合 同的合法性、合规性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合同审计成为了一 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将深入探讨经济合同审计的相关规定,以及在实 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经济合同审计的背景和意义 经济合同审计是指对参与商业交易的各方之间签订的合同进行审核 和评估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各方的权 益得到保护,同时也有助于防止合同纠纷的发生。 经济合同审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可以检查合同是否违反国家法 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从而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 2. 保证各方的利益得到保护。审计可以确保各方在合同中规定的权 益得到实现,避免货款延迟支付、合同违约等问题。 3. 最大化经济效益。审计可以评估合同的经济效益,提出优化建议,帮助各方在商业交易中达到最佳利益。 二、经济合同审计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经济合同审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审计工作 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1. 独立性原则。审计机构或审计师应当独立、客观地履行职责,不 受相关利益方的影响。 2. 保密性原则。审计机构或审计师要保护相关商业信息和个人隐私,确保审计结果的保密性。 3. 专业性原则。审计机构或审计师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 进行准确的审计工作。 4.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原则。审计过程中,应采集足够的审计证据, 保证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三、经济合同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经济合同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合同内容和审计需求进 行调整,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审核合同文件。审计人员需要详细审查合同的内容,确认各方的 权益和责任,以及相关的约定和限制。 2. 收集证据材料。审计人员需采集和整理与合同相关的各项凭证、 账簿、发票等证据材料,作为审计的依据。 3. 进行核对和比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核对合同约定的金额、数量、时间等要素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对,以发现差异和不一致之处。 4. 分析和评估合同经济效益。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合同执行情况的 分析和评估,判断合同是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并提出改进意见。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办法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办法 1.目的:为了加强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强化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有关审计法规及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2.使用范围:全院 3.定义:无 4.内容: 4.1 经济合同审计的目的是,保障签订经济合同真实、规范、合法;维护单位合法权益,保进其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高经济效益。 4.2 经济合同审计的范围: 4.2.1 买卖合同审计 4.2.2 建设工程合同审计 4.2.3 借款合同审计 4.2.4 租赁合同审计 4.2.5 其它合同审计。 4.3 审计科是本院经济合同审计监督的主管部门,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依法组织对经济合同的审计监督工作。 4.4 审查合同的合法性: 4.4.1 当事人是否有法人资格及签订与履行合同的权利与行为能力。 4.4.2 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 4.4.3 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平等。 4.4.4 合同签订手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4.4.5 资金来源与投向、结算价格与方式以及税款交纳是否合法。 4.4.6 是否有违反法律政策、计划要求以及违反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条款, 是否 有代理人超越代理签约的事项等。 4.5 审查合同的合规性: 4.5.1 合同的内容是否明确、周密,行为是否严谨,指标的数量、质量是否明确、具体。 4.5.2 合同的价款,酬金是否合理,合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

对于违反合同的责任有无明确规定。 4.5.3 签订合同双方的单位、地址是否清楚。 4.5.4 负责人签章与公章是否齐备等。 4.6 评价合同的效益性: 4.6.1 合作联营、科技开发、技术引进、建筑安装、勘测设计等项目是否列入国家计划经有关部门批准。 4.6.2 相关部门对合同项目是否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其可行性研究的可信度如何。 4.6.3 合同项目的产品性能、质量、供货条件和成本、价格等方面与同行业相比,是否具有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4.6.4 合同项目的资金来源状况及投资资金回收的效益如何。 4.6.5 合同项目的收费标准、工料定额和结算价格是否经济合理等。 4.7 审计科应做好对以下合同的审计: 4.7.1 买卖合同的审计: 4.7.1.1 审查购销中标物的合法性。 4.7.1.2 审查购销合同的完整性。 4.7.1.3 审查购销合同中有关标的物的支付方式。 4.7.1.4 审查购销合同中有关标的物的质量要求。 4.7.1.5 审查购销合同中的买卖,在收到标的物时是否在约定的检验期内检验。 4.7.2 建设工程合同审计。 4.7.3 借款合同审计: 4.7.3.1 借款合同内容的审计。 4.7.3.2 订立借款合同的担保条件的审查。 4.7.3.3 订立借款合同的借款人条件的审查。 4.7.3.4 审查借款人借款数额是否与单位实际需要和偿还能力相适应。 4.7.3.5 审查借款合同的执行情况。 4.7.3.6 审查借款利息、支付情况及账务处理情况。 4.7.3.7 审查借款合同的管理情况。 4.7.3.8 审查借款的清偿情况。 4.7.4 租赁合同的审计:

经济合同的审计

经济合同的审计 经济合同的审计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1年07期 一、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 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是指当事人就相关经济事项协商达成一致,合同条款也已基本 确定,但双方尚未签字前所进行的审计。经济合同草签前的审计是经济合同审计的重点和 关键,因为经济合同一经双方签字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任何失误,在实质 上就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形象、信誉方面的损失,甚至是经济方面的损失)。 (一)审计目标:1.确保经济合同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活动的需要;2.确 保经济合同的条款完整,意思表达清楚准确;3。确保经济合同合法合规合理,避免经济 纠纷,预防经营风险。 (二)应索取的资料内容包括:1.对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企业法人代码证》的复印件;2.对方相应的资格证书或者等级证书的复印件;3.对方单位介绍信、法人代表 身份证,或者代理人的本人身份证和有效授权委托证;4.对方当事人开户银行账号;5.对 方提供的履行相应经济合同能力的证明材料;6.选择对方签订合同的理由的书面报告;7. 业务部门到对方实地考察的书面报告(对方地点、生产经营活动及管理情况、技术水平、 履行经济合同内容的能力等);8.经济合同文本。 (三)审查的主要内容:1.审查签订经济合同的必要性。(1)明确经济合同项目的内容,审查企业现有资源是否可以满足该需要:(2)是否已列入企业生产经营计划、投资计 划或者其他计划,且符合该计划的要求:(3)是否已安排了相应的财务2.审查经济合同内 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1)审查经济合同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有 违反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2)审查经济合同是否符合本企业经营方针、政策、计划的 要求,履行该合同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利益;(4)对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签订合同的 当事人是否有签订该合同的权利;(5)对方是否有履行该经济合同的能力和减意;选择对 方签订合同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其他更好的签订合同的对象。3.审查经济合同条款和 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1)审查标的名称是否规范;(2)审查数量和 质量表述是否正确:(3)审查价款和酬金是否明确合理;(4)审查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 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5)违反合同的责任是否明确。 不同的经济合同,其条款和内容不完全相同。在对购销合同进行审查时,应注意是否 包括了应有的条款?所缺的条款是否不必要?每一条款的表述是否完整、清楚、明了、准确?相关的内容是否合理、合法?根据审查结果,提出详尽的书面改进意见,会同合同签 订部门讨论解决办法,以完善合同,实现合同审计的目标。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经济合同的审计监督,保证经济合同的依法签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卫生部《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经济合同是指以医院名义签订的各类经济合同。医院重大经济合同是指单项合同金额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和涉外的经济合同。 第三条我院经济合同审计工作采取合同审计签证和备案方式,审计签证和备案是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审计签证是指经济合同订立前,我院审计部对其合法性、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审计备案是指经济合同承办部门或单位将签订的经济合同报送审计部备查。 第二章审计签证和备案的范围 第四条对经济合同的审计签证和备案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审计部负责全院经济合同的审计签证和备案工作。 第五条医院所有基建、修缮工程,新增设施,设备、药品、物资材料采购,承包、租赁、技术开发、转让、咨询等对外经济活动必须事先签订经济合同。以医院名义签订的经济合同,合同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由合同承办部门代表医院与合作方办理合同或协议签订手续后,报送审计部备案。合同金额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由合同承办部门代表医院与合作方办理合同签订手续,由医院审计部负责审计签证;合同经医院法人或其授权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医院合同专用章后方可生效。 第六条合同金额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还应由律师进行审核,经律师审核后的经济合同,按审签程序进行审签。 第七条合同金额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经济合同或涉外经济合同需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审签工作组或聘请院外专家进行共同审核会签。 第三章审计签证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第八条医院经济合同审计以“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补救”为出发点,按照“同样的商品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信誉和运距”的比价原则,进行价格综合审计。 第九条医院审计部应当对医院经济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程序等是否合法进行审计。 第十条医院审计部应当对医院经济合同的规范性进行审查。着重审查项目是否立项、

经济合同审计办法

经济合同审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 为了规范经济合同审计工作,防范法律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和学院《内部审计制度》、《合同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经济合同审计的目的:保障学院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真实、合法、规范,维护学院合法权益,促进管理,堵塞漏洞,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合同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经济合同审计。 第四条定义 本办法称经济合同审计,是指内控审计室对学院《合同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的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检查、评价活动。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 第五条院长办公会负责经济合同审计事项的安排/提出,并对审计部门提交的审计结果进行审议/审批。 第六条内控审计室负责经济合同审计业务的归口管理,主要负责:对学院《合同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经济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的履行情况的审计监督、检查、评价活动。 第三章审计范围与内容管理 第七条内控审计室负责学院《合同管理办法》中所规定的采购类合同金额满10万元的、服务类合同金额满6万元的、建设工程类合同金额满

20万元的、除此之外其他类合同金额满10万元的及以上金额的经济合同的审计工作。 第八条由集团公司及上级政府投资立项的项目不在此审计范围之内。第九条本办法规定的应进行审计的经济合同在签订前必须经过内控审计室审核同意并签署意见。 第十条经济合同审计主要分为经济合同草签定前的审计、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审计、经济合同履行完毕前的审计,主要对经济合同内容的合规性、条款的完整性、执行有效性、执行结果和价款的准确性进行审计。第十一条经济合同签定前的审计包括但不限于: (一)审查签订经济合同的必要性。是否需要并经过立项审批。 (二)审查经济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审计经济合同内容及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合同管理流程的合规性等。 (三)审查经济合同合同条款和内容是否完整正确,意思表达是否清楚准确。包括但不限于标的的名称是否规范,审查数量和质量表述是否正确,审查价款是否明确合理,审查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是否明确和合理,违约责任是否明确等。 第十二条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审计,包括但不限于: (一)检查合同的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审查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相关手续是否完备; (三)审查合同纠纷的处理是否及时、合法、合理; (四)审查经济合同违约责任是否按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进行及时、合理、合法的处理。 第十三条经济合同执行结束前的审计:经济合同执行结束前的审计即在经济合同已经履行,即将清算,以解除双方的合同经济责任前所进行的审计。主要对非常重要的经济合同应当进行此类审计,如投资合同的清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制度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制度 一、概述 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制度是指医院为了保障经济合同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的一套规章制度。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与各方签订的经济合同的执行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促进医院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保护医院及其合作伙伴的合法权益。 二、审计组织 (一)审计机构 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或聘请专业审计机构进行合同审计。审计机构应具备合法的资质和执业许可证,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二)审计组织架构 审计组织应设立合同审计部门,由部门负责人、审计人员和行政人员组成。部门负责人应具备丰富的审计经验和高度的专业素养,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执业经验。 三、审计程序 (一)合同立项审计 在与合作方签订经济合同前,医院应进行合同立项审计。合同立项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合作方的信誉度、经济实力和合同风险,以确保合

作的可行性和合规性。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合作方的企业资质、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进行审查。 (二)合同签订审计 医院与合作方签订经济合同后,应进行合同签订审计。合同签订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合同的条款是否合理、合法,以及是否符合双方的合作意愿和需求。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合同的内容、履约义务、风险分担等进行审查。 (三)合同履行审计 合同履行审计是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合同履约的时间、质量、费用等进行审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合同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的要求得以执行。 (四)合同结算审计 合同结算审计是对合同结算情况进行核对和清算。审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合同结算的付款依据、金额、方式等进行审查,并确保合同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审计结果与报告 (一)审计结果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客观评价公司及所属公司干部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促进公司及所属公司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自我约束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适用的审计对象包括下列人员: (一)下属公司总经理及其他经营班子成员; (二)公司主要部门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 (三)具有与上述人员相同职权的其他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公司各级内部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第四条公司及所属公司审计对象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以及在公司进行改制、改组、重组的同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五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人事部门考核、任免以及奖励、处罚干部的参考依据,人事部门应当在离任审计对象经济责任审计结束后,再为其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第六条对公司及所属公司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内部审计机构管辖范围,分级分层次组织实施。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守秘密的原则,并遵守回避制度。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审计职责时,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第二章审计内容 第八条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与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下列情况: (一)审计对象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产业、金融方针政策、行业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审计对象遵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情况; (三)审计对象经营管理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及其决策执行的效果; (四)审计对象职责范围内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五)审计对象职责范围内有关财务、业务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六)审计对象职责范围内经营管理工作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七)审计对象职责范围内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八)审计对象廉洁自律情况; (九)审计对象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外部、内部审计或检查中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2023医院经济合同事前审计方法与改进思路正规范本(通用版)

医院经济合同事前审计方法与改进思路 1. 引言 在医院经济管理领域,合同事前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确保医院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执行符合规定,有效利用资源并防止潜在的风险。本文将介绍医院经济合同事前审计的方法,并提出一些改进思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医院经济合同事前审计方法 2.1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 在进行合同事前审计时,首先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和目标。范围包括审计的时间段、合同的金额范围、合同类型等。目标是明确审计的目的,例如确认供应商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是否存在违约行为,是否存在价格欺诈等。 2.2 收集合同和相关文件 审计前,需要收集待审计的合同及其相关文件,包括合同正本、附件、补充协议等。这些文件对于审计人员了解合同内容和约定非常关键。

2.3 分析合同内容和约定 审计人员需要分析合同的内容和约定,了解供应商和医院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合同期限、付款方式、产品/服务质量标准、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规定等。 2.4 检查合同的合规性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验证合同的合规性,即合同的签署和执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例如,检查合同是否具备必要的签字和盖章,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评审和批准等。 2.5 风险评估和内控审计 根据合同的内容和约定,结合医院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审计人员需要与内部控制团队合作,验证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存在风险控制不当的情况。 2.6 形成审计报告 审计结束后,需要形成一份审计报告,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报告可以包括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改进的意见,以及对合同执行情况的评价。

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经济责任审计 第2205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针对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项指导性规范,其中之一是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旨在评估企业成员在经济方面的 履责情况,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经济责任审计的要 点和步骤。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和范围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审计企业成员在经济方面的行为是否符合 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遵守企业内部规定的经济责任规范。审计的范围主 要包括企业成员的财务状况、资金使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经济责任 合同的执行情况等。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财务报表的审计,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 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计人员需核实财务数据的准确性,确保财务报表 的可靠性。 -资金追溯审计,通过追踪企业资金的流动,确认资金是否按照规定 流向合法的渠道,并避免资金的滥用或流失。 2.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包括: -数据抽样方法,通过抽取一部分数据进行审计,以映射整体的情况。 -财务数据比对方法,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比对,以确认企业是否合规。

-现场检查和调查方法,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实地检查和调查,获取真实的数据和情况。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步骤和要求 1.经济责任审计的步骤包括: -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资源,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收集资料,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资金流动记录、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并整理为审计所需的形式。 -进行审计工作,采取合适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估和审计。 -审计报告的编制,总结审计结果,发现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包括: -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能够独立、客观地进行审计。 -审计工作应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行业规范,确保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审计结果应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层报告,提出问题和建议,并跟踪改进的执行情况。

合同审计实施细则

合同审计实施细则 一、背景介绍 合同审计是指对合同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经济和法律事项进行审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合同审计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合同审计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审计目的和范围 1. 审计目的 合同审计的目的是评估合同执行的合规性、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情况,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 审计范围 合同审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合同的签订过程和合同文本的合规性; -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财务记录和资金使用情况; -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情况; -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规性和合同约定的履行情况。 三、审计程序和方法 1. 审计程序 (1)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2)采集和分析相关合同文件和财务数据; (3)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

(4)评估合同履行的合规性、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情况; (5)撰写审计报告并提出建议。 2. 审计方法 合同审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1)文件审查:对相关合同文件进行细致的审查和分析,包括合同的签订过程、合同文本的合规性等。 (2)财务审计: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财务记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3)实地调查: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核实,包括现场勘察、问询相关人员等。 (4)综合评估:对合同履行的合规性、经济效益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审计报告和建议 1.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计目的、范围和方法的说明; (2)审计过程和结果的详细描述; (3)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 (4)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2. 建议和改进措施 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经济合同审计办法

经济合同审计督察办法(试行) 2010-05-25 22:13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强化经济合同的审计监督,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经济合同是指根据集团公司授权,相关单位对外签署的各类经济合同(含协议等,下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合同审计,是指公司监察处对各类经济合同的内容、条款、签署程序和履行过程的全过程审计监督。 第四条、经济合同审计属常规审计,是审计监察部门对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价和咨询。经济合同审计分为合同草签前的审计、执行过程审计和合同执行结束前的审计。 第五条、经济合同审计应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维护公司利益的原则。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处室,下属各分厂及公司控股单位。 第二章、经济合同审计的基本内容 第七条、对经济合同合法性审查: 1、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当事人是否具有签订、履行该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审查委托代理人是否有有效的法人委托授权,所授权事项、

权限、期限等是否与所签合同内容一致。

2、合同内容是否合理合法。审查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利益;当事人意思表示是否一致、权利义务是否对等、是否等价有偿。 3、合同形式是否合法。原则上签订各类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鼓励采用国家颁布的各类合同示范文本。 4、程序是否合法。签约程序在不违反国家规定前提下,要严格按照公司合同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签定程序。 第八条、对经济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审查: 1、合同标的是否明确,有无国家限制流通或禁止交易的物品; 2、核实标的数量,质量标准是否明确、具体,言辞有无含糊其辞; 3、合同价款或酬金是否经过计算复核,数据是否准确具体、合理合规; 4、合同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是否可行、是否准确; 5、违约责任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且明确具体; 6、根据法律规定和各类经济合同性质要求的其他必备条款、专业条款等是否明确,是否合理有效。

经济管理经济责任审计条例

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全文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正确履行经济责任,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和廉政勤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家的事业组织,以及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经济责任审计由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托审计机关实施;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经济责任,是指因担任特定职务管理运用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和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和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第四条主要负责人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晋升、辞职、退休,或者被免职、辞退和开除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 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进行; 第五条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 第六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主要负责人的依据; 第七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需要的机构、人员、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八条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审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管理、协调、指导、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第九条干部管理部门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委托同 级审计机关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同级干部管理部门提请上一 级审计机关实施;国务院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由中央干部管理部门组织安排; 第十条经委托部门同意,审计机关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 关实施; 第十一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干部监督、干部管理、审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审计力量等情况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建议,由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年度审计计划; 第十二条审计机关在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评估机构等专业机构的人员参与审计; 第三章职责权限与权利义务 第十三条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本条例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行使职权,实施经济责任审计; 第十四条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和有关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一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相关资料; 二工作目标计划、工作总结、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合同协议、考核检查结果、业务档案等业务资料; 三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提供的履行经济责任情况报告; 四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其他资料;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经济合同审计规定 一、引言 经济合同审计是指对经济合同进行审核、评估和确认,以确保合同 方履行合同约定,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合 同审计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市场 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二、审计目的和重要性 经济合同审计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合同方的履约情况、合同约定的合 法性和合同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经济合同审计的重要性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供信息保障:经济合同审计通过审核数据和信息,为各方提供 合同履行情况、风险状况和约定的合规性等信息,帮助各方作出准确 决策。 2. 监督履约情况:经济合同审计能够监督合同方是否按照合同约定 履行义务,确保各方权益得到保障。 3. 发现问题与风险:经济合同审计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与风险, 并及时进行预警和纠正,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 4. 促进市场稳定:经济合同审计能够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经济合同审计的原则和要求

1. 审计原则 (1)独立性原则:审计机构应独立、客观地开展审计工作,确保 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2)合规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在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审计规范 规定的框架下进行审计,确保合同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3)全面性原则:审计机构应全面覆盖所有与合同履约相关的数 据和信息,确保审计结果全面、客观。 2. 审计要求 (1)主体选择:审计机构应根据审计对象的规模、特点和需求选 择合适的审计对象,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2)数据审计:审计机构应对合同涉及的数据进行审计,包括合 同履行数据、财务数据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3)合规性审计:审计机构应对合同的合规性进行审计,包括合 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审计规范的要求。 (4)风险评估:审计机构应对合同履约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提供相应的风险提示和建议措施。 (5)报告编制:审计机构应按照相关要求,编制审计报告,将审 计结果准确、真实地反映出来,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四、经济合同审计的程序

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经济责任审计办法 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是指对政府、企业等单位及其负责人职务行为所涉及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一种行为。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可以帮助政府、企业等单位控制经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1. 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政府等机构人员履行职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浪费以及违规行为进行核查和审计的过程。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规范管理行为,加强预防和纠正机制,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管理效能,促进经济发展。 2.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1)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监管、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具体包括:收支管理、资金管理、债务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员工薪酬、政府补贴、项目投资、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盘点、资产保护、国有资产监管、风险评估和预警等。 (2)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专项审计、综合审计、账户核对、现场检查、抽查等。其中,比较分析是一

种比较历史数据和目前数据的方法,可以分析出规律和趋势;专项审计是对专项问题进行审核,可以发现重大问题;综合审计是对多个领域进行审计,可以发现问题综合性和复杂性;账户核对是对账户余额进行核对,可以发现账户差错和异常操纵;现场检查是到单位实地勘查,可以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和隐患;抽查是随机选取样本进行检查,可以客观反映整体情况。 3. 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程序 (1)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 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包括:经济责任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制度、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审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核查和审核,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全面、客观、公正、独立。 (2)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包括:立项、调查研究、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编制审计报告、交付审核工作和督促整改等。这些程序是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有序和规范,确保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4. 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和创新 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十分广泛,既适用于政府单位,也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经济责任审计,在现代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责任审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中,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环境化、社会化等是经济责任审计重要的新趋势。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分总则、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评价、审计报告、审计结果运用、组织领导和审计实施、附则8章60条,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干部管理监督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依规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第三条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依规接受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对重点地区(部门、单位)、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第二章审计对象 第五条两办《规定》第二条所称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是指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等单位的党委(含党组、党工委,以下统称党委)正职领导干部和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包括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和完善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其所出资的各级全资、控股子公司所属企业。 所属企业是指公司直接持股或间接持股超过50%的企业,或持股不到50%但为第一大股东,并且通过股东协议、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或其他协议安排能够对其实际支配的企业。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公司各级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公司全资、控股或者具有主导地位的子公司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本办法所称的审计部门可以是集团审计部门、公司委托专业审计机构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企业领导人员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根据党委和干部管理监督部门的要求,可以对上述企业中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主要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五条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按照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本着“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依据组织人事部门出具的委托审计函立项。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也可以在领导干部离任后进行,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任职满3-5年原则上必须审计一次,特殊情况经委托可随时开展审计。 第六条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标包括: (一)关注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企业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 (二)客观评价企业负责人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履行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三)检查领导人员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情况,加强对领导人员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四)为企业领导人员的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参考依据。 第二章审计内容及评价 第七条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 (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 (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执行和效果情况; (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五)企业财务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风险管控情况,境外资产管理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六)在经济活动中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 (七)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八)其他需要审计的内容。 第八条审计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以及内部考核评价规定,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事项应当附有充分的审计证据,对审计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的事项不作评价。 第九条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一般包括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主要问题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十条审计评价应当以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为基础,以领导人员

经济合同审计

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经济合同审计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强化经济合同的审计监督,防范经营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陕西省电力公司审计工作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合同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对本单位所签订的经济合同的内容、条款、程序及其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 第三条经济合同审计以合同签订前的审计为主,签约前一般采用审计签证的方式进行;合同履行中或履行后可根据需要进行专项审计,也可结合其他审计项目一并进行审计。 第二章审计内容 第四条审查经济合同的构成要件是否真实和完备,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合同各方的法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代理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签约的目的和依据; (三)标的; (四)合同价款;

(五)数量和质量的验收、检测标准及方式; (六)结算方式; (七)履约地点、期限和方式; (八)违约责任; (九)争议解决方式; (十)变更或解除条件; (十一)合同正副本份数、存放地点; (十二)生效的时间和条件; (十三)约定的联系方式; (十四)附件名称; (十五)签约的地点、时间; (十六)签约各方开户银行及账号; (十七)签约各方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十八)法定代表人或代理人签章等。 第五条对经济合同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审查: (一)该经济事项是否符合公司发展的需要; (二)该经济事项是否已纳入了资产经营预算之内; (三)该经济事项的可行性报告是否已被批准; (四)合同各方的资信能力是否真实,是否具备履约能力; (五)该经济事项是否符合本公司有关制度的规定和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审经责发[2014]102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18审计署令第1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等规定的程序、办法和要求,对公司及所属单位(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其他拥有实质控制权的企业和非法人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以下简称“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行为。 第三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审计对象履行职责的监督,以任职期间所在单位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审计对象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客观评价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与经济责任,为审计对象的任用、考核和奖惩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四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任务包括财务基础审计、单位绩效评价和经济责任评价。 第五条要逐步构建全覆盖的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体系,有离必审。公司及所属单位有下列情况的应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一)主要负责人任期内办理晋升、转任、调离、解聘、免职、辞职、退居二线等事项时,对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二)对发生重大资产、财务异常情况,如企业发生债务危机、长期经营亏损、资产质量较差以及合并、分立、破产关闭等重大经济事件的,经公司领导批准,组织进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经济责任,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第六条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按照企业负责人管理权限和企业产权关系,依据“统一要求、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公司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的单位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原则上由公司内部控制与审计部负责组织实施;设立有内部审计机构的子公司,其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该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未设立审计机构的子公司的所属单位,应视单位性质、经营规模等情况,由公司内部控制与审计部做出合理安排并组织实施,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