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实验四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1 实验类型:设计性

2实验目的:掌握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特点。

3 实验内容:1、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特点

2、完成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基本过程

4主要仪器设备:微机、linux编程环境

5实验结果:

1、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特点:

(1)可实现资源共享。C/L结构中的资源是分布的,客户机与服务器具有一对多的关系和运行环境。用户不仅可存取在服务器和本地工作站上

的资源,还可以享用其他工作站上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2)可实现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系统中的资源分布在各服务器和工作站上,可以采用分层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用户有权去充分

利用本部门、本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参与管理,使得各级管理更加科学化

和专业化。

(3)可快速进行信息处理。由于在C/S 结构中是一种基于点对点的运行环境,当一项任务提出请求处理时,可以在所有可能的服务器间均衡

地分布该项任务的负载。这样,在客户端发出的请求可由多个服务器来

并行进行处理,为每一项请求提供了极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事务吞吐

量。

(4)能更好地保护原有的资源。由于C/S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可有效地保护原有的软、硬件资源。以前,在其他环境下积累的的数据和软件

均可在C/S中通过集成而保留使用,并且可以透明地访问多个异构的数据源和自由地选用不同厂家的数据应用开发工具,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而以前的硬件亦可完全继续使用,当在系统中增加硬件资源时,不会减

弱系统的能力,同时客户机和服务器均可单独地升级,故具有极好的可

扩充性。

2完成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基本过程

实验一、一个简单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的实现

实验一、一个简单的客户机/服务器程序的实现一、参考程序 客户端: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 WSADATA wsaData; WSAStartup(MAKEWORD(2,2),&wsaData); SOCKET connSock=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SOCKADDR_IN servAddr; char buf[11]; serv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Addr.sin_port=htons(9878); servAddr.sin_addr.s_addr=inet_addr("127.0.0.1"); connect(connSock,(SOCKADDR*)&servAddr,sizeof(SOCKADDR_IN)); recv(connSock,buf,11,0); printf("%s",buf); getchar(); } 服务器端: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include void main() { WSADATA wsaData; WSAStartup(MAKEWORD(2,2),&wsaData); SOCKET servSock,cliSock; SOCKADDR_IN servAddr; servAddr.sin_family=AF_INET; servAddr.sin_port=htons(9878); serv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servSock=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 bind(servSock,(SOCKADDR*)&servAddr,sizeof(SOCKADDR_IN));

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

C/S 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 Client/Server 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概要(Client/Server或客户/服务器模式):Client和Server常常分别处在相距很远的两台计算机上,Client程序的任务是将用户的要求提交给Server程序,再将Server程序返回的结果以特定的形式显示给用户;Server程序的任务是接收客户程序提出的服务请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程序。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已经很难适应百台电脑以上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而且代价高,效率低。编辑本段C/S工作模式C/S 结构的基本原则是将计算机应用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由多台计算机分工完成,即采用“功能分布”原则。客户端完成数据处理,数据表示以及用户接口功能;服务器端完成DBMS的核心功能。这种客户请求服务、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应用模式。编辑本段C/S结构的优点C/S结构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只适用于局域网。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

TCPUDP客户服务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实验报告之 TCP/UDP服务器端和客户端 程序设计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荆林风 学号:20142410232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Linux环境下的TCP和UDP通信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基本编程方法和运行机制,掌握TCP/UDP报文段的通信过程。 二、实验平台 win10操作系统下VMware Workstation工作环境下linux虚拟机,ubuntu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

1..编写Linux下TCP/UDP服务器套接字程序,程序运行时服务器 等待客户的连接,一旦连接成功,则显示客户的IP地址、端口号,并向客户端发送字符串。 2.编写Linux下TCP/UDP客户端套接字程序,结合实验一的服务 器端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1客户根据用户提供的IP地址连接到相应的服务器; 2服务器等待客户的连接,一旦连接成功,则显示客户的IP 地址、端口号,并向客户端发送字符串; 3客户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并显示。 四、实验原理 使用TCP套接字编程可以实现基于TCP/IP协议的面向连接的通

信,它分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其主要实现过程如图1.1所示。1、socket函数:为了执行网络输入输出,一个进程必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用socket函数获得一个文件描述符。 ----------------------------------------------------------------- #include int socket(int family,int type,int protocol); 返回:非负描述字---成功-1---失败 ----------------------------------------------------------------- 第一个参数指明了协议簇,目前支持5种协议簇,最常用的有AF_INET(IPv4协议)和AF_INET6(IPv6协议);第二个参数指明套接口类型,有三种类型可选:SOCK_STREAM(字节流套接口)、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口)和SOCK_RAW(原始套接口);如果套接口类型不是原始套接口,那么第三个参数就为0。 2、connect函数:当用socket建立了套接口后,可以调用connect 为这个套接字指明远程端的地址;如果是字节流套接口,connect 就使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如果是数据报套接口,connect仅指明远程端地址,而不向它发送任何数据。 --------------------------------------------------------- -------- #include int connect(int sockfd,const struct sockaddr*addr,socklen_t addrlen);

windows服务器授权模式

w i n d o w s服务器授权模 式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服务器授权模式每服务器,同时连接数与每设备或每用户认证的区别: 每服务器认证:指允许服务可以同时有多少个并发客户端用户访问的数量; 每设备或每用户认证:指你的每个客户端都有认证许可,客户端通过这个认证访问服务器; 举例如下: 公司有两台服务器:Server1,Server2; 客户端:100台; 1、选择每服务器认证,这个你就需要为Server1,Server2各选择100个认证,共计200个认证,才能满足100客户端同时访问; 2、选择每客户认证,你只需100个客户认证,就能满足100个客户端访问的需求;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认证方式。 将本地服务器更改为每设备或每用户授权 1.在要配置的服务器上,打开“选择授权模式”, 2.在“产品”中,单击要更改授权模式的产品, 3.单击“每设备或每用户”。 要打开某个“控制面板”项目,请单击“开始”,单击“控制面板”,然后双击“授权”。 如果您选择“每设备或每用户”模式,那么访问运行WindowsServer2003家族产品的服务器的每台设备或每个用户都必须具备单独的“客户端访问许可证(CAL)”。通过一个CAL,特定设备或用户可以连接到运行 WindowsServer2003家族产品的任意数量的服务器。拥有多台运行WindowsServer2003家族产品的服务器的公司大多采用这种授权方法。 相反,每服务器许可证是指每个与此服务器的并发连接都需要一个单独的CAL。换句话说,此服务器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支持固定数量的连接。例如,如果您选择具有五个许可证的“每服务器”客户端授权模式,那么该服务器可以一次具有五个并发连接(如果每一个客户端需要一个连接,那么一次允许存在五个客户端)。使用这些连接的客户端不需要任何其他许可证。 每服务器授权模式常常是只有一台服务器的小公司的首选。在客户端计算机可能没有被授权为WindowsServer2003家族产品的网络客户端的情况下,这种授权模式对于Internet或远程访问服务器也很有用。可以指定并发服务器连接的最大数量并拒绝任何额外的登录请求。 如果您不能确定使用何种模式,那么请选择“每服务器”,因为您可以从“每服务器”模式更改为“每设备”或“每用户”模式,而无需任何代价。 每服务器和每客户端的区别(二) 理解安装window2003时每服务器和每客户端的区别 在安装 安装使用一套WIN2003系统需要交二份钱:WIN2003软件的钱和用户许可的钱。WIN2003的官方报价是3万多,每个用户许可是340元。下面以某公司为例说明。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实验3:基于UDP的Ping客户机与服务器程序

写一个基于UDP的Ping客户机与服务器程序 这是一个《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中的编程实验。在本实验中,你将实现一个简单的基于UDP的Ping客户机和服务器。由这些程序提供的功能类似于现代操作系统中使用的标准 Ping程序。标准的Ping工作时发送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ECHO报文,远程机器对发送方返回响应。该发送方则能够决定它自己和被探测的计算机之间的往返时延。 Java不提供发送和接收ICMP报文的任何功能,所以本实验需要在应用层用标准的UDP套接字和报文实现Ping。 在编译并部署后,客户机的一个运行结果如下: F:\EclipseWorkspace\UDPPinger\bin>java PingClient 192.168.173.240 7890 FROM SERVER: PING 0 2010-06-20 20:29:07 FROM SERVER: No reply. FROM SERVER: PING 2 2010-06-20 20:29:09 FROM SERVER: No reply. FROM SERVER: PING 4 2010-06-20 20:29:10 FROM SERVER: No reply. FROM SERVER: PING 6 2010-06-20 20:29:11 FROM SERVER: PING 7 2010-06-20 20:29:11 FROM SERVER: PING 8 2010-06-20 20:29:11 FROM SERVER: PING 9 2010-06-20 20:29:11 可见第1个、第3个与第5个PING报文没有得到响应。 以下是服务器端对应的运行结果: D:\jie.tian\Java\UDP Pinger>java PingServer 7890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0 2010-06-20 20:29:07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1 2010-06-20 20:29:08 Reply not send.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2 2010-06-20 20:29:09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4 2010-06-20 20:29:10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6 2010-06-20 20:29:11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7 2010-06-20 20:29:11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8 2010-06-20 20:29:11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9 2010-06-20 20:29:11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3 2010-06-20 20:29:09 Reply sent. Received from + 192.168.172.9: PING 5 2010-06-20 20:29:10 Reply sent.

Wincc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具体做法

一、原来的工作方式:在同一工作组中4台计算机其windows名分别为A、B、 C、D且都已安装好wincc5.0+sp2,原来在每台计算机上运行的均是单用户,4台计算机上实际运行的是一个相同的项目,最先这个项目就是在其中一台计算机A上做好的,在然后拷贝到另3台计算机B、C、D上,在另3台计算机上运行该项目时提示组态的计算机无效,是否启用本地服务器,回答是后,要重启w incc,重启后,以计算机B为例,在wincc管理器的计算机一项下面有一计算机名A,类型是服务器,将它改为B后,该项目即能在计算机B上成功运行。C、D计算机按B相同的方法操作。 二、改为多用户模式的优点: 1、4台计算机上各自独立运行单用户项目,当你在其中任意一台上对项目进行了修改后,即与其他3台的项目不同步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冲突,改为多用户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2、我们的组态中有一型号较老的s7-300的PLC,其允许的最大连接数只有3个,造成4台wincc计算机同一时刻总只有3台可以连到该PLC,总是有一台连不上,改为多用户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3、多用户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有以上两个优点,但也有一个大缺点:原来4台wincc独立运行,等于有4台沉余服务器,任何一台出问题都问题不大。改为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后运行故障的风险增大了,所以在我后来的实际改动中,我把这4台计算机中的2台运行为单用户模式,2台组成服务器-客户机模式。 三、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的操作方法: 1、服务器端的操作(以将A计算机作为wincc服务器,B为客户机为例):

在A计算机上运行wincc,选择项目(项目树的根),右击鼠标,选择属性,在项目的属性页上可看到现在项目还是单用户,点下拉箭头,更改为多用户,确定,会提示重启wincc,重启后,在项目树的计算机一项下现在还只有计算机A,属性为服务器,右击鼠标选择新建计算机,添加计算机B,属性选择为客户机(如果你还想有更多的客户机,均要在此添加),对添加的计算机B,右击它设置属性,设定方法和单用户下相同,要注意的是添加的客户机计算机其语言一般默认为德语,一定要改为和服务器相同,不然在客户端运行后画面上的文字会显示为“?”。接下来再看项目树的最下端,会发现比单用户时多了一个“服务器数据”一项,右击它后选择创建服务器数据,数据会创建和保存,服务器端设定就完成了。 2、客户端操作有几种方法: a、运行wincc管理器,不要激活原来单用户时的项目,选择打开项目,一路浏览到网上邻居->计算机A->已改为多用户的项目,打开它并激活,客户端就激活运行了,B计算机上就可看到和A计算机上一模一样的东西。(A计算机一旦启用多用户模式,项目所在的目录会自动启动网络共享) b、直接从网上邻居上找到A计算机上的多用户项目,将该项目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在B计算机的桌面上双击该快捷方式,客户端也会激活运行。 c、在B计算机的wincc的autostart程序中装入A计算机上的项目,并设置启动时激活,B计算机启动时客户端就会激活运行,这种方法下wincc管理器不会运行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原理

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原理 经常看到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交互原理的各种版本的文章,但是专业术语太多,且流程过于复杂,不容易消化。于是就按照在Servlet 里面的内容大致做了一些穿插。本来连Tomcat容器和Servlet的生命周期也准备在这里一起写的,但怕过于庞大,于是就简单的引用了一些Servlet对象。这样的一个整个流程看下来,相信至少在理解HTTP协议和request和response是如何完成从请求到生成响应结果回发的。在后续的一些文章里会专门讲一讲Tomcat和Servlet 是如何处理请求和完成响应的,更多的是说明Servlet的生命周期。 HTTP介绍 1. HTTP是一种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套计算机在网络中通信的一种规则。在TCP/IP体系结构中,HTTP属于应用层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顶层。 2. HTTP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意思是指在Web浏览器(客户端)和Web 服务器之间不需要建立持久的连接。整个过程就是当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请求(request),然后Web服务器返回一个响应(respo nse),之后连接就关闭了,在服务端此时是没有保留连接的信息。 3. HTTP遵循请求/响应(request/response)模型的,所有的通信交互都被构造在一套请求和响应模型中。 4. 浏览Web时,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与Web服务器交换信息,Web服务器向Web 浏览器返回的文件都有与之相关的类型,这些信息类型的格式由 MIME 定义。 HTTP定义的事务处理由以下四步组成: 1. 建立连接。 2?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头。 3. 服务器端响应生成结果回发。 4. 服务器端关闭连接,客户端解析回发响应头,恢复页面。

简单的服务器、客户端程序实验报告

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程序设计与实现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编程环境。 2、了解TCP与UDP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3、了解客户/服务器模型原理。 4、熟悉Socket编程原理,掌握简单的套接字编程。 实验设备: 硬件:PC机(两台以上)、网卡、已经设定好的以太网环境 软件: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实验内容及步骤: 1、编写用TCP协议实现的Client端和Server端程序并调试通过。 程序分两部分:客户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工作过程是:服务器首先启动,它创建套接字之后等待客户的连接;客户启动后创建套接字,然后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建立连接后,客户接收键盘输入,然后将数据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到数据后,将接收到的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或者服务器接收键盘输入,然后将数据发送到客户机,客户机收到数据后,将接收到的字符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程序流程如下:

2、编写用UDP 协议实现的Client 端和Server 端程序并调试通过(做完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做该实验)。 3、编写用TCP 协议实现Client 端与Server 端的一段对话程序。Server 端根据用户的输入来提示Client 端下一步将要进行操作。 所用函数及结构体参考: 1、创建套接字——socket() 功能:使用前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格式:SOCKET PASCAL FAR socket(int af, int type, int procotol); 参数:af :代表网络地址族,目前只有一种取值是有效的,即AF_INET ,代表internet 地址族; Type :代表网络协议类型,SOCK_DGRAM 代表UDP 协议,SOCK_STREAM 代表TCP 协议; Protocol :指定网络地址族的特殊协议,目前无用,赋值0即可。 返回值为SOCKET ,若返回INVALID_SOCKET 则失败。 2、指定本地地址——bind() 功能:将套接字地址与所创建的套接字号联系起来。 格式:int PASCAL FAR bind(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 name, int namelen); 参数:s: 是由socket()调用返回的并且未作连接的套接字描述符(套接字号)。

客户机与服务器结构和浏览器与服务器结构的区别

C/S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早期的软件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3-tier结构。B/S结构,主要是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Script语言(VBScript、JavaScript…)和ActiveX 技术,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随着Windows 98/Windows 2000将浏览器技术植入操作系统内部,这种结构更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C/S 与 B/S 区别: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 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1.硬件环境不同 C/S 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 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 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 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与电话上网, 租用设备. 信息自己管理. 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 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对安全要求不同 C/S 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 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 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 结构适宜. 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B/S 建立在广域网之上, 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 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3.对程序架构不同 C/S 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 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 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B/S 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 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 比C/S有更高的要求 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 从MS的.Net系列的BizTalk 2000 Exchange 2000等, 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 SUN 和IBM 推的JavaBean 构件技术等,使 B/S更加成熟。

客户机和服务器

现代组织需要知识工作者实现软件、信息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实现处理能力的共享。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很多组织正在建立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模型的网络。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是由一台或多台主机和多台客户机组成的网络。主机(称为“服务器”)可为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称为“客户机”)提供某种服务。客户机主要是采用个人电脑和工作站;而服务器主机可从微机工作站到大型计算机。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包括: (1)维护网络用户可访问和使用的信息与软件。 (2)实际完成客户工作站所需进行的处理。 对等网与客户机/服务器网的重要区别就在于网络操作系统(NOS)-- 决定网络功能的系统软件。NOS负责管理:(1)网络内部的通信;(2)外设的共享;(3)信息的共享;(4)软件的共享;(5)任何发生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协调处理。对等网络的NOS只支持前两项-- 网络内部的通信和外部设备共享,而客户机/服务器网络则支持所有的五项功能。例如,图6-2b说明了客户机/服务器网络中服务器是负责管理对信息和软件的共享的。在这个例子中,服务器常被称为“文件服务器”。图6-2a 还说明对等网中不存在负责管理共享信息和软件的服务器。 6.2.1 客户机/服务器作为一种企业模型 虽然很多人都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来描述一个特定网络或网络结构,但实际上客户机/服务器是一种企业模型。在这个企业模型中,客户机/服务器需要将特定的处理过程分布到网络上需要执行该处理活动的适当位置。所以,客户机/服务器是一个分布式计算的基础,这一点我们曾在第2章有所讨论。客户机/服务器的企业模型着眼于构建一个符合企业运作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客户机/服务器由以下所列的信息、软件和处理能力组成: (1)信息 ·局部信息特指某个企业职能部门的信息; ·全局信息是覆盖整个组织的信息。 (2)软件 ·利用局部信息工作的局部处理软件; ·利用全局信息工作的全局处理软件。 (3)处理能力 ·运行本地软件处理局部信息的局部处理能力; ·运行全局化软件处理全局信息的全局处理能力。 在这个例子中,这里采用“局部”和“全局”这两个术语分别作为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同义词,所以客户工作站包括所有与局部相关的信息、软件、执行处理能力;而服务器则包括了所有与全局(整个组织信息)有关的信息、软件、执行处理能力。 Buehler食品公司是一家有30个连锁店的企业。公司运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将局部处理与全局处理功能分离,实现了其处理功能的优化。在每家分店中,出纳员都与存有货品价格的库存目录信息的服务器相连。这样做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如果货品价格发生变化,很快就能在服务器上反映出来;二是当出纳员扫描商品时,服务器马上就能用此信息更新商品库存目录。

windows下网络服务器配置实训报告

信息工程系 (WINDOWS)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实训课程 实 训 报 告

目录 实训一 DHCP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3) 实训二 DNS服务器的配置 (6) 实训三 Web Server的安装与配置 (8) 实训四 FTP服务器建立、管理和使用 (11) 实训五搭建邮件服务器平台 (14) 实训六使用ConferenceRoom建立IRC聊天服务器 (16) 实训七构建Windows Media流媒体服务器 (17)

实训一 DHCP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一、实训目的: 1.了解DHCP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安装DHCP服务器,并且掌握对DHCP服务器的设置。 3.在客户机上使用DHCP服务 二、任务描述 针对网络上日渐稀少的IP地址,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DHCP,最大化地将IP动态地分配给各个不同的主机。 三、实训环境 1.实训设备: 服务器1台,客户机1台,交换机1台,网线2条。 2.拓朴结构图: 四、实训内容: 1.安装并配置1台Windows 2000 Server计算机成为DHCP服务器。 2.配置另1台PC机作为DHCP客户机。并尝试命令并观看结果。 五、相关理论: IP租约请求 IP租约提供 DHCP客户DHCP服务器 IP租约选择 IP租约确认 图1 申请IP地址的客户机与提供地址的DHCP服务器之间的会话通信过程六、实训方法与步骤: (一)DHCP服务器的安装

(二)设置DHCP服务器 (三)DHCP服务器客户端的设置(四)停用、激活、删除IP作用域 (五)改作用域或DHCP客户的租用期(六)保留特定的IP地址 (七)设置DHCP选项

组建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局域网

附录一:上机实验 实验一组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局域网 一、实验目的 学习组建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10Base-T以太局域网,通过该实验,学会组建局域网过程中的硬件准备工作,包括制作双绞线电缆,安装以太网卡和连接网络中的设备。 二、实验内容 (1)制作两端带有RJ-45接头的双绞线电缆。 (2)安装以太网卡,包括硬件安装和安装驱动程序(实验中选用PCI总线的10/100Mbps 自适应以太网卡)。 (3)按10Base-T以太局域网的星型拓扑结构连接局域网中的主机和集线器。局域网结构示意图如第五章图5.30所示。 三、实验步骤 1. 制作带RJ-45接头的双绞线电缆,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两个RJ-45接头的线芯的排列。 这里制作的是网卡和集线器之间的连线,采用EIA/TIA568B标准。RJ-45的1~8接点分别对应的双绞线颜色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这样可以确保1、2接点为一对线,3、6接点为另一对线。 (2)根据需要截取一段双绞线,用压线钳或剪刀将外皮剥去一小段,约 1.2cm,并将双绞线头部剪齐。 (3)将8根线按上述颜色顺序排列插入RJ-45接头中,注意要插至底部。 (4)将RJ-45接头塞入压线钳的RJ-46插座内,用力压下压线钳的手柄,使得RJ-45接头紧夹住双绞线。 2. 安装以太网卡,具体步骤如下: (1)关闭计算机电源,然后打开计算机主机的机箱。 (2)选择一个空的PCI总线插槽,拧开插槽护板上的螺丝钉,取出护板。 (3)将网卡插在PCI插槽内,拧上螺丝钉,以便固定在主机托架上。 (4)合上计算机主机的机箱,拧紧外壳螺丝。 3.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计算机电源,启动Windows 98系统,自动检测到有新硬件。系统启动安装向导,单击“下一步”按钮。 (2)选择“搜索设备的最新驱动程序”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 (3)根据提示选择“指定位置”选项。 (4)插入带有网卡驱动程序的软盘,确定网卡驱动程序的位置,单击“下一步”按钮。(5)开始安装驱动程序。 (6)安装结束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实验四 客户服务器通信

实验四客户/服务器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Linux 的网络编程的基本知识 2.理解socket结构和机制 3.编写简单客户/服务器通信程序 二、实验内容 1.了解Linux 的网络编程的基本知识:TCP/IP协议,寻址机制,客户/服务器通信机制;2.理解端口的概念,熟悉socket有关的编程结构和函数,比如:socket(), bind(), connect(), listen(), accept(), send(), recv(), close(); 3.自己编写ip2uint()函数,把IP地址转换为unsigned int格式; 4.参考附录中的源文件,在两个虚拟控制台分别实现分别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功能,实现以下功能: 1)服务器端程序通过一个连接向客户端发送字符串"Hello,world!\n”,画出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的流程图; 2)服务器端程序通过一个连接向客户端发送由客户端指定的文件,画出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的流程图; 5.在虚拟控制台分别编译、调试程序; 三、实验指导与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分别实现功能1和功能2: 1、首先编写好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2、打开一个虚拟终端,用gcc编译预先写好的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 3、运行服务器程序; 4、打开另一个虚拟终端,运行客户端程序,连接成功后服务器给客户端发送数据;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实验步骤 记录自己实际完成的步骤,实验过程中所碰到的难题以及你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4.实验技巧和心得体会

附录:简单的客户/服务器通信示例 一个建立分布式应用时最常用的范例便是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这种方式隐含了在建立客户机/服务器间通信的非对称性。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工作时要求有一套为客户机和服务器所共识的协议,以保证服务能够被提供或被接收,它必须在通信的两端都被实现。在非对称协议中,一方为主机(服务器),另一方则是从机(客户机)。当服务被提供时必然存在“客户进程”和“服务进程”。一个服务器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端口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器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对这个服务的端口提出连接请求。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唤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做出了适当的反应。其流程见图1。 服务器端 客户机端Array图1 简单的服务器/客户机通信流程图 例1: 服务器端程序通过一个连接向客户发送字符串"Hello,world!\n”。在PC机上运行服务器端程序,在开发板上运行客户端程序并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则开发板的LCD屏上能显示该字符串。 服务器端发送程序host.c: #include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概述

1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概述 1.1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的介绍 WinCC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结构,以下简称C/S结构)是一种在网络基础上,以数据库管理为后援,以微机为工作站的系统结构。这种结构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机端和服务器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充分的利用了两端硬件环境优势。WinCC可组态含有多个客户机和服务器的C/S系统,从而更有效地操作和监控大型系统,通过在多个服务器中分配操作和监控任务,平衡了服务器的使用率,从而使性能得到更大的改善。 图1 图2 1.2 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对于安装,必须满足操作系统和软件组态的某些要求,不同版本的WinCC服务器客户机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参考以下链接: 8795716 1.3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的限制条件 服务器端: 每台WinCC服务器上都必须安装“WinCC Server”授权 客户机端: 根据需求可以分为客户机,Web客户机和瘦客户机。 表1 1) 中央归档服务器会被视为一个服务器。但它无法被同时当作操作单元使用。 2) 如果服务器也作为操作单元使用,则此服务器的客户机数目会减少到四个。 3) 混合组态:32 个客户机+ 3 个Web 客户机 4) 混合组态:50 个Web 客户机+ 1 个WinCC 客户机(也适合工程用途)

2 服务器客户机结构组态介绍 2.1 服务器客户通讯前提 > 网络连接正常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所有计算机都必须通过网络(局域网)相互连接。 可以通过Ping命令查看通讯是否正常 最好使用ping <计算机名称>来查看通讯是否正常 因为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的映射需要通过NETBIOS解析完成,在某些情况下ping IP地址并不能确保整体网络连接正常,更多信息请参考Microsoft MSDN相关文档 连接正常如下图: 图3 > 分配Windows用户权限 服务器客户机使用相同的用户名(推荐) 服务器端 用户?本地用户和组?管理工具?1)点击Windows开始菜单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软考网络工程师】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模式,也是今后发展的主流,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客户机和服务器两方面的智能、资源和计算能力来执行一个特定的任务。 15.1 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 15.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的特点 a.系统提供专用的用户界面; b.所有用户击键和光标位置都被传入主机 c.通过硬连线把简单的终端接到主机或一个终端控制器上; d.所有从主机返回的结果都显示在屏幕的特定位置; e.系统采用严格的控制和广泛的系统管理、性能管理机制。 15.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 (1)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又叫资源共享模式,它所具备的特点是: a.主要用于共享共同的应用、数据,以及打印机; b.每个应用提供自己的用户界面,并对界面给予全面的控制; c.所有的用户查询或命令处理都在工作站方完成。 15.1.3 小型化和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出现 (1)小型化的概念建立于三个柱石之上:高速发展的技术能力,诱人的经济因素和计算机在应用中地位的改变。 15.2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5.2.1 客户机的特点 (1)客户机提供了一个用户界面; (2)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客户机,所以多个界面可以存在于同一系统中; (3)客户机用一个预定义的语言构成一条活多条服务器的查询或命令,客户机和服务器一个标准的语言或用该系统内特定的语言来传递信息; (4)客户机可以使用缓冲或优化技术以减少到服务器的查询或执行安全和访问控制检查,客户机还可以检查用户发出的查询或命令的完整性; (5)客户机通过一个进程间通信机制和服务器完成通信,并把查询或命令传到服务器; (6)客户机对服务器送回的查询或命令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把它们提交给用户。 15.2.2 服务器的特点 (1)服务器向客户机提供一种服务,服务的类型由客户机/服务器系统自己确定。 (2)服务器只负责响应来自客户机的查询或命令 15.2.3 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 (1)桌面上的智能。 (2)最优化地共享服务器资源。 (3)优化网络利用率。 (4)在底层操作系统和通信系统之上提供一个抽象的层次,允许应用程序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Cimplicity 服务器端与客户端部署实验

Cimplicity C/S结构配置实验 1.实验内容时间:2011.1.24 2.Cimplicity C/结构配置测试实验 二、实验器材 1.Cimplicity软件:Server版1套 2.Cimplicity软件:VIEW版1套 3.路由器1个 4.电脑 2台 5.以太网线2根 三、实验参与人员 1.朱斌(实验报告撰写) 四、实验架构图 五、实验过程 1.计算机服务器端配置 第一步:服务器端安装完毕Cimplicity SERVER版,在服务器中打开

已开发完毕的工程文件如图点击菜单栏中Project 下面Properties ->Options 第二步:选择 Enable project broadc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 74 第三步:打开系统安装目录,C盘,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如图: 打开该目录下的hosts文件(以记事本形式打开)如图:

注明:192.168.1.53 为服务器Server端Ip地址,Server3为服务器端计算机名称 192.168.1.206 为客户端Client端Ip地址,CMCP05为客户端计算机名称 保存该文件。 第四步:打开客户端机器打开系统所在盘符(本机为C盘)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

注明:192.168.1.206务器Client端Ip地址,CMCP05为客户端端计算机名称 192.168.1.53客户端Server端Ip地址,Server3为服务器端名称 保存该文件 第三步服务Server端运行工程文件如图:

WINCC服务器和客户机

本人在学wincc服务器和客户机。 在服务器上设置项目为多用户下项目,并添加了客户机,客户机的设置和服务器全部相同,即启动画面相同等,且在服务器数据中新创建了数据,可以看到出现**.pck出现。在我看的资料中,至此服务器的设置到此完毕。 然后是客户机的设置。我在另一台与服务器联网的客户机上,打开wincc,然后文件—打开,通过网上邻居,找到服务器中的多用户项目,点打开。 然而wincc报错:Ox8004610a:(null),接着显示不能加载服务器上的这个项目。 谁做过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帮我看看,找找原因,谢了。 注:以上操作都是按网上下载的资料操作的,哪里不对的望指点!! 我现在也再做wincc服务器和客户机冗余通讯,因为是第一次做,遇到了很多问题,跟你的也有点相拟,看能否给你解决问题。 我的硬件:我搭建了一个网络,设备的两台服务器(用工控机)、一台客户机(我自已的笔记本电脑)和一台S7-300的PLC站,PLC选用CPU315-PN/DP,WINCC通过TCP/IP协议与PLC通讯.

我的软件:软件选用WINCC V6.2亚太版,SIMATIC NET V6.4,STEP7 V5.4。 我的授权:服务器上安装的授权有WINCC RC授权,服务器授权,冗余授权。 我是这样做的: 1、配置服务器,组态好画面,服务器数据中创建了数据,出现*.PCK 文件,添加客户机到计算机中,设定好参数,做好冗余配置。 2、打开客户机WINCC,通过网上邻居,找到服务器中的多用户项目,打开*.MCP文件,提示“你组态有服务器不可用,是否打开项目,将本地计算机做为服务器?”“是/否?”我开始怀疑服务器程序是否有误,计算机名,服务器数据,冗余挨个查找原因,也找了很多资料,都未找到解决的办法,后来不经意间发现是我计算机的防火墙是打开的(公司个人计算机怕感染病毒,防火墙一直的打开的,在上班期间,没有特殊的原因是不会被关闭的),关闭防火墙,问题解决了,打开了服务器上的多用户项目程序。一个小小的防火墙,害得我好苦,希望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少走弯路。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显示不能加载服务器上的这个多用户项目,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程序没有给客户机足够的权限,设置多用户项目文件夹权限(允许网络上的用户更改我的文件)并启运GUEST用户,允许网络上的用户更改我的文件,问题就解决了。 3、冗余的试验:用项目复制器复制多用户项目到另外一台服务器,指定一目录,等会就出现“目标系统上未安装SQL服务器实例WINCC,

wincc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具体做法

wincc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具体做法 一、原来的工作方式: 在同一工作组中4台计算机其windows名分别为A、B、C、D且都已安装好wincc5.0+sp2,原来在每台计算机上运行的均是单用户,4台计算机上实际运行的是一个相同的项目,最先这个项目就是在其中一台计算机A上做好的,在然后拷贝到另3台计算机B、C、D上,在另3台计算机上运行该项目时提示组态的计算机无效,是否启用本地服务器,回答是后,要重启wincc,重启后,以计算机B为例,在wincc管理器的计算机一项下面有一计算机名A,类型是服务器,将它改为B后,该项目即能在计算机B上成功运行。C、D计算机按B相同的方法操作。 二、改为多用户模式的优点: 1、4台计算机上各自独立运行单用户项目,当你在其中任意一台上对项目进行了修改后,即与其他3台的项目不同步了,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冲突,改为多用户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2、我们的组态中有一型号较老的s7-300的PLC,其允许的最大连接数只有3个,造成4台wincc计算机同一时刻总只有3台可以连到该PLC,总是有一台连不上,改为多用户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3、多用户的服务器-客户机模式有以上两个优点,但也有一个大缺点:原来4台wincc独立运行,等于有4台沉余服务器,任何一台出问题都问题不大。改为服务器-客户机模式后运行故障的风险增大了,所以在我后来的实际改动中,我把这4台计算机中的2台运行为单用户模式,2台组成服务器-客户机模式。 三、服务器-客户机模式的操作方法: 1、服务器端的操作(以将A计算机作为wincc服务器,B为客户机为例): 在A计算机上运行wincc,选择项目(项目树的根),右击鼠标,选择属性,在项目的属性页上可看到现在项目还是单用户,点下拉箭头,更改为多用户,确定,会提示重启wincc,重启后,在项目树的计算机一项下现在还只有计算机A,属性为服务器,右击鼠标选择新建计算机,添加计算机B,属性选择为客户机(如果你还想有更多的客户机,均要在此添加),对添加的计算机B,右击它设置属性,设定方法和单用户下相同,要注意的是添加的客户机计算机其语言一般默认为德语,一定要改为和服务器相同,不然在客户端运行后画面上的文字会显示为“?”。接下来再看项目树的最下端,会发现比单用户时多了一个“服务器数据”一项,右击它后选择创建服务器数据,数据会创建和保存,服务器端设定就完成了。 2、客户端操作有几种方法: a、运行wincc管理器,不要激活原来单用户时的项目,选择打开项目,一路浏览到网上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