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银行发展历程,境外发展,传统业务,”走出去”金融产品的的简略介绍分析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发展情况,并针对花旗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对比揭示中国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银行;海外业务;花旗银行

一、中国银行简介

(一)发展历程

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1917年, 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分行,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迈出海外经营的步伐。从1912年至1949年,中国银行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职能,坚持以服务大众、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稳健经营,锐意进取,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成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对外经贸发展和国内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3年,中国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造。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内地和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

(二)境外发展情况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29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截至2009 年末,境内外机构共有10,961 家,其中境外机构973 家,分布在香港、澳门以及29 个国家,其中,营业性机构684 家,非营业性机构289 家。中国银行海外及附属机构员工总数为

26,633 人(含设在境内的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员工9,108 人)。其中,本地员工26,146 人,占98.17%。

图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结构

二、主要海外业务及发展情况

(一)中国银行传统业务

中国银行传统业务主要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国际控股集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

列第十一位。

(二)中国银行“走出去”业务

“走出去”金融产品包括中银全球现金管理、跨境人民币结算、特色贷款产品、国际结算类产品、贸易融资类产品、供应链产品、保函类产品、外汇资金类产品、投资银行类产品、保险及其它产品。

(三)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发展情况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发展迅速,但因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境外机构(包括港澳台地区)利润直线下降。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中国银行外币资产、海外业务占比较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和美元降息等挑战的压力更大。

表一2005-2009年中国银行港澳台地区机构以及境外机构发展情况(百万元人民币)

三、以花旗为例进行优劣势分析

(一)银行基本情况

1.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创立于民国时期1912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先后行使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职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仍被指定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94年转为国有商业银行,2004年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并通过旗下境外控股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保险、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租赁等业务。截至2008年末,中国银行总资产达10176亿美元,按核心资本计,在《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十。

2.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最初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纽约,1865年从州特许银行升级为国家特许银行,改名为纽约国家城市银行(The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1955年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成立纽约第一国家城市银行(The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1967年在特拉华州注册第一国家城市股份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Corporation),作为其母公司,开始从事证券、保险投资管理等非银行业务,1974年更名为花旗公司(Citicorp)。1998年,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Travelers)合并,组成了目前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t。截至2008年末,花旗集团总资产为19385亿美元,按核心资本计,居《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第三位。

(二)国际化程度

中国银行截至2008年末,海外资产2685亿美元,占全行资产的20%;海外分支机构806家,占全球机构数量的8%,共分布境外27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银行近5年的海外盈利年均值为18.98亿美元。中国银行是中国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

花旗银行于1902年在伦敦设立海外第一家分行,截至2008年末,海外资产8800亿美元,占集团资产的39%;海外分支机构4541家,占全球机构数量的54%,共分布在境外98个国家和地区;花旗集团近5年的海外盈利年均值为61.53亿美元。花旗集团是美国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

从以上两家银行国际化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中国银行,花旗集团的海外扩张起始时间更早,海外规模更大、程度更深、盈利更多,全球海外分布国家和地区更多。

表2 两家银行截至2008年国际化规模1

1数据来源:中国银行2004-2008年报,人民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公布各年年末外汇中间价折算成美元;花旗集团2005—2008年报,花旗集团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5619338526.html,)。

图2 两家银行近5年海外资产规模增长曲线(单位:10亿美元) (三)国际化成效与经营能力

两家银行都基本实现各自的国际化目标。中国银行在海外建立的庞大的代理行关系、高效联网的清算系统,以及在世界部分区域设立的分行,在香港成立的几家子公司基本满足了国内对国际金融业务的需求,通过在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达到了学习先进经验、熟悉国际规则的目的。花旗银行在全球享有的盛誉,及获得的丰厚利润回报充分证明了花旗银行战略布局的成功。

在国际化经营能力上,中国银行与花旗银行存在差距。首先在战略选择上,中国银行仍处于国际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国内机会仍是重中之重,在外尚基本处于学习阶段,尚无充分角逐全球市场的规划;其次,在国际地位上,中国银行只是追随者,花旗银行已经是知名度很高的市场领导者,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力;这从两家银行的海外机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中国银行806家海外分支机构中,有633家在港澳地区,占到78%,在分布国家方面,28个国家中,亚太地区有14个,占到50%,而花旗银行美洲地区外的海外机构占比接近40%,美洲外国家则达到74%,可见花旗银行更具有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另外花旗银行在海外提供的业务品种比中国银行更丰富,全球用户享受到的服务更个性化。从近5年来海外资产ROA看,2006年以前,花旗银行收益率高于中国银行,只是近两年,在亚洲新兴市场发展迅速情况下,花旗集团的总体收益率低于中国银行。

(四)劣势分析

1.战略规划差。

海外业务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系统手段,且因人而异,对自身比较竞争优势和劣势认识不清,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战略重点不突出。

2.整体联动效应差。

我行虽有形式上的全球化机构网络,但实质上长期处于“海内外两张皮,海外行张张度”的分散发展状态。

3.技术手段差。

海外机构科技手段和应用水平严重滞后,大多数行在提供金融服务和对外营销中缺乏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一些海外行甚至还处于手工操作的状态,当地监管当局已对此提出整改要求。总行和海外行之间没有统一的信息系统,科技投入不足,开发力量薄弱,统一规划的高水平开发不够,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又比比皆是,管理理念难以适应现代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和客户的需要。

4.风险内控管理差。

整体看,我行尚未形成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风险无法得到有效评估和及时监控个别行风险意识淡薄,内控机制薄弱,风险隐患比较究出。一些海外机构内部作寨和外部诈骗案件时有发生,造成巨额资盎损失。海外机构整体不良资产长期在高位徘徊,个别行不良资产状况比国内行还严重催收工作不力,催收队伍不集中,考核不严,责任不清,催收效果普遍不明显。特别要强调的是,一些海外行一级法人意识淡薄,存在着自行其是、违规越扳、与客户走得太近、放任自流等现象。

(五)优势分析

然而,相对于中国国内其他银行,中国银行还是存在极大的优势的。

1.卓越的信誉保证。

中国银行是国家最早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中国银行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在国际上拥有了广泛的市场。它曾被香港《亚洲货币)杂志评为2004、2005年度外汇业务中国最佳银行;2005年再次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选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这也是中国国内唯一一家同时获此杂志两个重要奖项的银行。

2.遍布全球的网络。

中国银行在国内、国外都有很丰富的营业网点。截至08年末,中行境内外机构共有10789家。其中,中国内地机构9983家,港澳及境外机构806家。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之一,中国银行在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通过遍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00多家国内分支机构和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家的海外分行、子公司和代表处,向企业提供包括海外代付业务、转开信用证及保函业务、全球授信额度项下担保业务等多种产品在内的全球性的贸易金融服务,并将这种无国界的服务体系构筑成为其最突出的竞争优势。

3.丰富的融资产品。

中国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推出了很多丰富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产品,不仅涉及到传统的托收、保理等业务.同时还开发了现代的信用证及福费廷等业务。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

益加快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银行注意把握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强营销、大力拓展市场,取得了传统业务稳步发展、优势业务快速增长、创新产品领军市场的良好成绩。其中,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对客户需求“随需应变”、提供全面贸易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4.畅通的清算渠道。

中国银行拥有世界主要货币的清算渠道,在世界各大主要货币的国家都建立了清算中心,清算地位得天独厚,比如:它建立了美元清算中心一纽约分行;港币清算中心一中银香港;欧元清算中心一法兰克福分行(这也是目前国内银行业唯一欧元清算中心);日元清算中心一东京分行,这些都为中国银行国际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很畅通的渠道。

5.领先的专业水平和可靠的客户群。

中国银行是国内最早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在国际贸易业务上,中国银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拥有大批精通国结业务的专业人士,处理业务的水平和能力在国内银行界首屈一指,不论是以业务规模还是作业素质,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都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家以贸易融资见长的银行。

6.有效的避险机制。

中国银行是国内金融机构中最早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的机构,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国际业务由于交易距离远,交易对手陌生。因而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中国银行凭借其丰富的避险手段不仅规避了自己开展国际业务的风险,同时也吸引了广大的希望规避风险的客户。

四、相关建议

(一)明确市场定位

跨国银行是以国际业务为主并采取跨国经营方式的银行。中国银行资本雄厚,现已经具备了国际性银行发展潜力和必要条件,可定位于海外的多元化市场,集团经营重心逐渐向海外转移.先按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形成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基础类产品和服务,初步创建中国银行的优势品牌。

(二)建立外资银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战略伙伴主要力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但该集团在经济发达的北美和一些新兴市场影响力较弱,所以中行应当寻找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战略伙伴,通过双方共同实现特定的业务发展目标,来提高国际化速度和降低海外金融市场风险,特别是中间业务部分。

(三)加强人员和技术培训

为解决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现象,中国银行一方面可以以优厚待遇从外资银行或海外高等学府引进专业人员.同时也可以依托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子公司.建立起金融专业培训中心凭借两地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清算系统以及语言文化上的中西合璧,既能有效缩短进修培训人员的适宜环境过程.又能很好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和业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四)积极进行跨国并购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抗衡,中国银行采取并购的方式是最快最有效的选择。这是因为海外并购相对投入较少,但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还可以继续利用被收购银行原有的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网络和业务渠道等资源,利于避开东道国有关政策限制.迅速进入新市场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宋黎菲:“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经营管理》,2008年第26

期。

2.薛军:“中国金融的海外悬念”,《产经分析》,2004年第11期。

3.刘伟:“银行跨国并购的效应预期及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商业研究》,

2006年第10期。

4.王泽高:“中国银行、花旗银行国际化比较”,《现代经济信息》,2010

年第13期

5.中国银行2004-2009年年报

6.花旗银行2005-2008年年报

中国银行外汇业务竞争力研究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基本概述 (一)中国银行简介 1,中国银行发展历史 中国银行1912年由孙中山批准成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 (一)民国时期一国际汇兑银行 中国银行自民国时期成立后一直担负中央银行职责直至1928年,此时国民政 府另外设立中央银行,并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和章程,“经国民政府之特许为国际汇兑银行”。①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特许外汇专业银行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使国家外汇收入不断增加,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三)改革开放时期一履行外汇管理总局职能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 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 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身份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外汇垄断地位的取消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 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专业管理,不再在外汇业务享有垄断地位。中国银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目前,中行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的银行,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业务是提供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等在内的全面的金融服务。 (五)中国银行的国际化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 金融中心香港、新加坡、纽约、东京、法兰克福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n,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7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发钞银行。由于历史和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最国际化的商业银行。 (六)百年品牌 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 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

中国银行W支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中国银行W支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探究 一、引言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快速进步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行,中国银行W 支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国际结算业务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中国银行W支行需要进行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深度探究。 二、国际结算业务的特点 国际结算业务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复杂性:国际结算业务涉及多种货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法律法规,业务流程复杂,需要思量各种因素的影响。 2. 大规模性:中国银行W支行作为国际化大银行,在全球各 个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结算业务,规模巨大。 3. 高风险性:国际结算业务风险多样,包括汇率风险、信用 风险、操作风险等。 三、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 保卫资金安全:国际结算业务涉及大量资金的划拨和结算,风险管理能有效保卫资金安全,防止资金损失。 2. 维护银行声誉: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缩减人为错误和 操作失误,从而维护银行的信誉和声誉。 3. 提高效率:风险管理可以缩减因风险事件引发的纠纷和争议,提高结算流程的效率。 四、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1. 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

准时识别各类风险,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2. 风险控制与防范:实行有效的措施控制和防范各类风险, 包括建立合理的信用评级体系、规范结算流程和操作规范等。3. 风险监测与应对:建立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准时了解风 险的变化和演化,实行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4. 风险传导与溢出控制:通过建立合理的风险传导与溢出控 制机制,降低风险在系统内的传导和溢出效应,防止风险扩大化。 五、结论 中国银行W支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风险管理对于保卫资金安全、维护声誉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通过识别、评估、控制与防范、监测与应对以及传导与溢出控制等风险管理措施,中国银行W支行可以更好地管理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确保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进步。在将来的进步中,我们应不息加强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探究和应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中国银行W支行的国际化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持。 综上所述,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是中国银行W支行的关键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实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建立风险监测和应对机制,以及建立合理的风险传导与溢出控制机制,中国银行W支行可以更好地管理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确保业务的稳定和可持续进步。将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国际结算业务风险管理的探究和应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中国银行W支行的国际化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持。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摘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银行发展历程,境外发展,传统业务,”走出去”金融产品的的简略介绍分析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发展情况,并针对花旗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对比揭示中国银行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银行;海外业务;花旗银行 一、中国银行简介 (一)发展历程 1912年2月,经孙中山先生批准,中国银行正式成立。1917年, 中国银行在香港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分行,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迈出海外经营的步伐。从1912年至1949年,中国银行先后行使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职能,坚持以服务大众、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稳健经营,锐意进取,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成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对外经贸发展和国内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1994年,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003年,中国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造。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内地和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 (二)境外发展情况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29个国家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截至2009 年末,境内外机构共有10,961 家,其中境外机构973 家,分布在香港、澳门以及29 个国家,其中,营业性机构684 家,非营业性机构289 家。中国银行海外及附属机构员工总数为

26,633 人(含设在境内的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员工9,108 人)。其中,本地员工26,146 人,占98.17%。 图1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结构 二、主要海外业务及发展情况 (一)中国银行传统业务 中国银行传统业务主要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并通过全资附属机构中银国际控股集团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通过控股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管理业务,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从事直接投资和投资管理业务,通过中银航空租赁私人有限公司经营飞机租赁业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9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

浅谈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特色

浅谈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特色 作为中国银行核心业务之一,同时也是其最为市场熟知并认可的业务品牌,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量一直保持着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自成立以来,中国银行就专业从事贸易服务及融资业务,近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具有市场公认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并多次获得“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奖项,是中国乃至世界大型进出口企业的首选贸易服务银行以及国外同业首选的国际结算业务合作银行。 要取得这样傲人的成就,绝非偶然,这取决于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上与生俱来的特色,以及其积极迎合市场探索发展的。 从自身优势来讲,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深厚稳健的历史积淀 当初,国父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国银行,就将中国银行定位为外汇专业银行;直至1985年,国内就只有中国银行能做外汇业务。不可否认,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能取得今日的优势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年的外汇指定银行的特殊身份。除此以外,无论社会怎样动荡,国内银行中唯一没有变化过的品牌只有中国银行。其在国外享有的极高知名度,使得许多国外企业和银行只认中国银行。正是因为这种由历史因素的天然禀赋所形成的优势,成为了中国银行的巨大财

富,这也是中国银行其别于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二)卓越超群的品牌信誉 中国银行是国家最早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随着其自身不断的努力发展中国银行凭借其良好的信誉在国际上拥有了广泛的市场。它已经多次获得《亚洲金融》、《亚洲货币》、《环球金融》、《财资》等国际知名杂志评比中国最佳外汇银行、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等相关荣誉,硕果累累。诸多的国际奖项就是中国银行这个品牌信誉的最好证明。 (三)遍布全球的机构网络 作为国内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本土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外都有众多的机构、网点。截至08年末,中行境内外机构共有10789家。其中,中国内地机构9983家,港澳及境外机构806家,并且在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均设有分支机构。通过遍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万家国内分支机构和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600多家的海外分行、子公司和代表处,向企业提供包括海外代付业务、转开信用证及保函业务、全球授信额度项下担保业务等多种产品在内的全球性的贸易金融服务,并将这种无国界的服务体系构筑成为其最突出的竞争优势。 (四)便捷畅通的清算渠道 中国银行拥有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清算渠道。由于在全球的机构网络众多,中国银行在世界各大主要货币的国家都建立了清算中心,如美元清算中心——纽约分行;港币清算中心——中银香港;欧元清算

浅析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

浅析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不少于1000字 中国银行是中国最早建立国际结算业务的银行之一,在国际业 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业务范围、业务流程以及发展趋势。 一、业务范围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主要包括进出口信用证业务、国际贸易 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国际保函业务和外汇支付业务。 1. 进出口信用证业务 进口信用证业务是指银行为进口商在进口贸易中发出的付款保函,出口信用证业务则是指银行在出口贸易中为出口商发出的付款 保函。在进出口贸易中,信用证是一个重要的支付凭证,银行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银行在国际信用证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同时也与全球 多家大型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例如与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为企业提供全球范围内的 信用证服务。 2. 国际贸易融资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供资金支持,一般包 括贸易融资、保理融资和国际保险等多种形式。中国银行在国际贸 易融资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进出口保理、库存融资、买方信贷、出口押汇等多种融资产品。 3. 跨境人民币结算

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指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随着人民 币国际化的发展,中国银行通过建立自己的跨境人民币清算系统、 与多家国际银行签署业务合作协议等手段,积极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 4. 国际保函业务 国际保函是指银行为客户在国际贸易中提供的付款保函。中国 银行在国际保函业务方面,拥有多种保函产品,例如投标保函、履 约保函、缴款保函等,能够提供全方位的保函服务。 5. 外汇支付业务 外汇支付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跨境外汇支付服务,包括外 汇汇款、汇兑等多种形式。中国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 外汇支付服务,同时也拥有完善的交易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客户交 易的稳健安全。 二、业务流程 中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客户委托:客户向银行提交结算业务委托书。 2. 业务审核:银行审核委托书,确认客户身份和结算业务的内容。 3. 风险评估:银行针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和交易风险等进行评估。 4. 全球交易服务: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交易服务,例 如信用证开证、贸易融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国际保函等。 5. 结算清算:银行清算结算服务费用,并将货款转移至受益人 账户。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在外汇理财业务方面发展较为迅速。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存在风险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外汇市场波动较大,风险较高,如何有效管理外汇风险是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银行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导致在外汇理财业务中遭受重大损失的风险增加。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存在产品创新不足的问题。外汇理财产品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中国银行在外汇理财产品的设计上相对保守,创新力不足,无法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和风险偏好。这不仅导致了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也限制了外汇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网络渠道建设不完善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线上渠道成为银行获取客户和进行业务拓展的重要途径。中国银行在外汇理财业务的线上渠道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在产品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没有形成有效的网络平台,影响了外汇理财业务的发展。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外汇理财业务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较高水平的人才支持。中国银行在外汇理财业务方面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这不仅影响了业务的质量和效率,也限制了外汇理财业务的发展速度。 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发展存在风险管理不完善、产品创新不足、网络渠道建设不完善和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银行可以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加强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加大网络渠道建设力度,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加大对外汇理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报告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报告 编者按:2015 年年初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依然火爆,各大银行在国际化方面均加快了步伐。2015 年3 月23 日,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子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清算业务,而不久前中国农业银行与丝路基金正式开展合作并办理了首笔业务,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成为丝路基金第一家境外合作银行。而在20 天前,中国建设银行的伦敦子银行建行(伦敦)获得了人民币境外合格投资者(RQFII )资格成为首家在欧洲获得牌照的中资机构。2015 年2 月26 日,中国银行为国际航空集团旗下的英国航空公司成功做成全球首笔离岸人民币飞机融资业务,总金额达27.5 亿元,期限12 年,用于英国航空公司购买两架空客A380 型飞机。2月9日,中国银行悉尼分行的人民币清算中心正式启动。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引起了广泛关注,正吸引着英、德、法等西方国家的加入,显然中国金融的全球影响力正在提升。 伴随着企业走出去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一带一路”等多个国家全球战略的实施,在国际排名节节上升的中国商业银行在最近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十年过去了,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不仅是国有大型银行已经实行了国际化战略,而且一些中小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始了国际化

探索。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13 年底,18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在海外51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1127家分支机构,总资产已超过1.2 万亿美元。这些数字仍在上升之中。2014 年,中国银行新设了8 家海外机构,中国工商银行新设了9 家机构。 国际化战略的推进背景尽管中国银行业开办国际业务由来已久,但银行的海外发展一直进展缓慢,为什么直到近十年来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才取得迅速发展?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中资银行国际化在近十年来的加速发展,我们在国际投资领域的专家拉格曼(Rugman, 1981)提出的国 家特定优势与企业特定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最近1 0年来,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业不论从银行规模、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资产质量以及盈利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得到了大大提升,从而更加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 中国银行业改革促进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力的大幅提升。经历了1990 年代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发行特别国债补充 2 700 亿元的资本金、剥离1.4 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等一系列改革后,在2001 年入世之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仍然较多,于是从2003 年底开始,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革。通过注资、财务重组、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上市等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中资银行增加了资本,降低了风险,管理状况与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改善与提升。与此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析 中国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拥有广泛的海外业务。对于中国银 行来说,海外业务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对中国银行海外 业务的分析: 首先,中国银行在海外拥有广泛的分支机构和代表处。截至2024年,中国银行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近70家海外机构,包括网点、分 行和子行,覆盖了欧洲、美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多个地区。这些海外机构 为中国银行提供了广泛的海外服务网络,能够满足中国企业和个人在海外 的金融需求。 其次,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业务。作为中国最大的外汇 服务提供商之一,中国银行为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丰富的国际贸易和投 资服务。中国银行的国际业务涵盖了外汇兑换、国际结算、跨境融资等多 个领域,有效支持了中国企业的国际业务拓展。 此外,中国银行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中 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与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包括世 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等。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合作,中国 银行得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服务品质和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方面,中国银行是全球主要的跨境人民币清 算行之一、中国银行以其强大的人民币业务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了高效、便利的人民币结算和清算服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中国银行将进 一步发展其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更加全面的人民币金融服务。 最后,中国银行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监管。作为一家国际化的银行, 中国银行一直把风险管理和合规监管作为首要任务。中国银行严格遵循国

际金融规则和合规要求,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同时,中国银行还积极参与国际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打击金融犯罪。 总之,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银行业务、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与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等。中国银行通过其全球化战略,为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可靠、高效的国际金融服务,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

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及战略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及战略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 为例,不少于1000字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内四大银行之一,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顶尖银行相比仍有差距。本文将从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 中国建设银行在国际化方面已有较长历程,早在1998年,建行就在伦敦开业,成为首家在英国设立分行的中国银行。此后,建行不断扩大海外业务规模,2004年,建行进入新加坡银行市场;2005年,进入马来西亚;2008年,开设美国芝加哥分行。2013年,建行成功在巴塞罗那设立了欧洲区域总部,展开欧洲市场拓展。目前,建行已在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90家海外机构,涉及零售银行、公司银行、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国际化发展中,建行实现了资产和利润的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底,建行海外资产规模达1.2万亿人民币,国际化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占全行总收入的32%和17.7%。此外,建行在国际化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包括在跨境支付、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1. 海外业务集中度不高

建行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外业务集中度不高,市场分布较为分散。在建行的海外机构中,部分机构业务规模较小,未能充分发挥其经营能力和效益。此外,在某些地区,建行的市场份额较小,与国际顶尖银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2. 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海外客户对如何利用中国机遇和资源需求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建行在海外客户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也许,建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本地企业的联系,提供更加定制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3. 风险控制需加强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建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亟待加强。特别是海外业务涉及的风险更为复杂,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为降低风险,建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同时加强对海外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三、国际化发展战略建议 1. 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当前,欧洲、非洲等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建行应不断拓展区域经济合作,开展跨境融资、技术转让、金融创新等方面合作;同时要积极探索合作模式,通过与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2. 加强客户服务能力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精讲

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摘要 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企业经营的重要举措.我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早已开始起步,成为银行业一个备受瞩目的现象。国际经验表明,在全球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过程中,银行并购机会将大大增加。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银行一举并购了韩美银行、韩国第一银行和韩国外换银行。日本经济萧退过程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银行并购狂潮,使市场上银行的数量锐减。中国在过去30年里积累了至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预计这些资金将更多地用于外汇并购活动,蔓延的次贷危机恰恰迎接了这场大戏的到来。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不少全球金融机构陷人了流动性困境。伴随着股改上市后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的极大增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并很好地进行研究,重点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银行进行并购,这也就是本文研究背景意义所在。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传导防范策略

第1章导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以银行业并购为主要内容的全球企业第五次并购浪潮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促使全球金融业发生了深远的变革。20世纪80年代全球的银行并购案只有1000多件,总金额约为500亿美元。而90年代银行并购高潮迭起,世界金融业并购案多达引00件,涉及金额2500多亿美元,其中银行并购总值占到全球并购总值的21%。其后,全球的企业并购总值每年连创新高,200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己达到创纪录的3.46万亿美元。这其中,银行业发生的并购尤其活跃,其并购交易额在并购行业中占第一位。 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海外并购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处于危机之中的美国金融机构,其金融资产开始贬值,或以较低的价格被整体收购,如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日本野村证券出价2.25亿美元,收购雷曼兄弟在亚洲的业务,包括员工、贸易系统及其他公司财产。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低价收购,或在破产清算中资产被折价处置。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金融类股价大幅下跌,整个市场估值在调低。这正好与我国银行业投资需求形成互补,我国商业银行手里有资金,但缺少技术、品牌和市场,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购买世界一流银行,可以使我国企业有机会分享其技术品牌和市场带来的利益,也可以从中学到管理经验和其他有益的东西,增强资本实力与综合经营能力。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7年,共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有7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总资产达2674亿美元,我国银行业在海外的投资总额己高于外资银行在华的资产总额。工商银行是我国最先试水海外并购的中资银行之一。早在1998年,工商银行就以1200万美元收购了西敏证券亚洲公司60%的股份,并组建了工商东亚金融控制有限公司。而且自从2006年上市以来,先后完成了对印尼哈林姆银行、澳门诚兴银行、南非标准银行以及富通银行所持工银亚洲等银行股权的四笔海外收购。 建设银行在2006年8月24日与美国银行签署协定,以全现金方式出资97.1亿港元收购美国银行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建行通过全资子银行建行亚洲间接持有了昆士兰联保保险有限公司25.5%的股份。建行08年将更关注对亚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金融业的并购。 民生银行在2008年3月份获中国银监会和外管局批准,斥资近l亿美元参股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4.9%股权。该行拟以2.12亿至3.17亿美元收购联合银行9.9%股权,第一步先认购联合银行新股,占总股本4.9%,2008年年底前增持至9.9%;还有权在将来通过购买新股或老股的方式,增持联合银行股权至20%。这是中资金融机构首笔入股美国本土银行类金融机构。中国规模排第五的银行交通银行,也出于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原因正在积极考虑海外并购,目前交行己在跟一些潜在的并购目标进行接触。 对于发展迅速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这一现象,富士一毕特克尔顿亚洲公司(Fox一pittKeltonAsiaLtd)香港分析师华伦·比莱特 (https://www.sodocs.net/doc/5619338526.html,Blight)说,工行与它的其他大型中国的银行扩张海外,以实现业务多元化及吸取新技术的意图己经是众所周知,目前,全球估价都己经下跌,因此,这也许目前正是它们进行并购的好时机。人民币升值,以及次贷危机使外国一些金融机构的市盈率降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程度等因素,使中资银行正在面临通过并购进行海外拓展的良好机遇。 但是,次贷危机下的银行海外并购也并非易如反掌,如何让中资银行并购的海外机构创造财富刁‘是并购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如果缺乏整合经验和良好的设计,被并购对象原有的市场优势或业务优势都将丧失,并购肯定难以实现预期目的。海外并购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弥补银行自身某些方面的短板,这些短板可能是国际化的管理经验、目标市场份额、目标

中国银行外汇业务的特点及自己的体会

一、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特点 我国银行作为国内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外汇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 体量巨大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交易规模巨大,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外汇买卖、 外汇衍生品交易以及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我国银行参与的外汇业务 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力很大。 2. 风险控制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特点之一是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由于外汇市场 的波动性较大,我国银行需要利用各种工具对外汇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稳定的外汇服务。 3. 创新性 我国银行在外汇业务中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以满足 不同客户的需求。这种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汇市场的发展。4. 国际化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背景和视野,能够熟练 应对国际间的各种外汇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外汇服务。 二、自己的体会 我作为一名从事外汇业务的银行员工,深感外汇业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工作中,我有一些体会和感悟: 1. 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很大,在进行外汇交易时一定要谨慎操作,做好 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 2. 在外汇业务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国际市场动态、政

策法规和新产品,保持敏感的市场嗅觉; 3. 外汇业务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好客户风险评估和管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银行和客户的共同利益; 4. 外汇业务需要较强的交流能力和协作意识,与客户和各个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交易和服务。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外汇业务能力,为银行和客户提供更好的外汇服务。三、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和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1. 跨境贸易的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加速,我国银行的跨境贸易外汇业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外汇业务不仅仅局限于金融投资领域,更多地与实体经济通联在一起,为国内外企业提供跨境支付、结算、融资等服务。 2. 金融科技的应用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开始在我国银行外汇业务中得到应用。金融科技的应用为外汇业务带来了更高效的交易、清算和风险管理手段,也为我国银行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外汇业务产品和服务。 3. 开放型金融市场 我国银行外汇业务面临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政府推动金融

中行出国金融服务介绍

中国银行出国金融服务,利用庞大的全球金融服务网络和专业的涉外金融服务优势,为出国留学、商务旅游、投资移民、来华人士等各类人群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出国金融服务为您提供八大系列产品: 1、中银汇兑(外币兑换、因私购汇、外币汇票、全球汇款、光票托收、存款/贷款证明、汇入汇款、外币携带证、旅行支票) 2、代理海外见证开户(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卢森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3、留学贷款(人民币贷款、外汇贷款) 4、信用卡(中银信用卡、长城国际卡) 5、借记卡(长城“万事顺”国际借记卡、海外借记卡——英国、澳大利亚、东京、法兰克福) 6、网上银行(国内网银、海外网银) 7、中银理财(中银进取系列、汇聚宝、春夏秋冬等) 8、海外保险(中银环球守护留学保险卡) 中国银行,拥有百年品牌,是传统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目前,中国银行拥有遍布全球29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超过10,000家,境外机构600多家。300余个出国金融服务中心(专区),1600多家中银汇兑专区专柜,强大的海内外优势,打造全球一体化网络。 特色产品——中国银行出国留学金融服务: 为帮助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踏上留学深造的道路,中国银行本着

“全球化、全业务、全流程”的原则,为出国留学生按照意向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申请、在国外学习、学成回国等不同阶段设计一套完整的出国留学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专业、迅捷、一站式的服务。中国银行是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更是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特批,国内唯一外汇留学贷款经办银行。 意向出国留学阶段: 您需要选择合适出国时间、正确选择学校以及确定办理路径。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家咨询服务,提供存款、汇兑、借记卡、信用卡、网上银行、基金定投等产品,帮助您针对出国留学费用进行前期理财,积累资金。我们还可以向您推荐与我们合作关系稳固、具有合法资质的专业留学中介机构和语言培训机构,协助您做好出国留学准备工作。 出国留学申请阶段: 您需要规划留学费用,进行语言考试认证,申请海外院校、申请留学签证以及完成行前准备工作。中国银行可以帮助您测算出国留学费用支出,为您量身定制出国留学理财计划,指定投资理财方案。同时,我们将发挥外汇业务的专业水平,为您提供汇率知道,引导您适时合理购汇,并通过配套外汇理财产品提高资金收益,既能帮助您把握汇率波动、节约留学成本、提高投资收益,又能通过留学贷款产品帮助您提高保证金的流动性。针对您申请的不同国家和院校的要求,我们为您配置国际信用卡、旅行支票、汇票、全球汇款等多种支付工具,并可提供公信度高、符合要求的存、贷款资信证明。中国银行还

中国银行境外贷款例子

中国银行境外贷款例子 近年来,中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积极参与国际贷款业务,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下面将以某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基础设施的境外贷款为例,介绍中国银行境外贷款的具体情况。 某中国企业计划在非洲某国建设一条铁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然而,由于项目规模庞大,资金需求巨大,该企业需要寻求境外贷款来支持项目的实施。在考虑多家银行后,该企业选择了中国银行作为其主要的贷款合作伙伴。 首先,中国银行与该企业进行了详细的项目评估和风险分析。银行的专业团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包括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竞争对手等方面的调研。同时,银行还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包括政治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通过这些评估和分析,银行能够更好地了解项目的潜在风险和回报,为贷款提供更准确的定价和条件。 其次,中国银行与该企业进行了贷款谈判和合同签订。在谈判过程中,银行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风险,制定了相应的贷款条件和利率。同时,银行还与企业商讨了还款方式和期限,以确保贷款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并签订了贷款合同。 接下来,中国银行向该企业提供了境外贷款。根据合同约定,银行将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金额,将贷款资金划入企业的境外账户。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逐步使用这些资金进行建设和运营。同时,

银行还提供了相应的贷款管理服务,包括资金监控、还款提醒等,以确保贷款的安全和合规。 最后,中国银行与该企业进行了贷款的监督和评估。银行派出专业团队对项目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期的监督和评估。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数据的分析,银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确保贷款的有效使用和回报。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银行在境外贷款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支持者,中国银行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相信在中国银行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与投资分析

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与投资分析 摘要:随着内资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迅速发展,研究其是否提升投资便利化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命题。利用2003—2018年中国对51个经济体的OFDI流量数据和中资银行在东道国(地区)的子公司及分支机构数量的数据,可以考察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数量与中国企业对该经济体的直接投资正相关;基于分位数处理效应(QTE)模型的因果分析证实了这一结果不是由反向因果关系驱动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市场导向型投资以及治理水平较差的经济体,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我国提升银行国际化水平以推动实体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过去三十年中,受益于旨在鼓励跨国公司境外投资的“走出去”政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增加。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中国跨国公司的境外投资进一步增长。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2018》数据,我国OFDI从1990年的8.3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430.4亿美元。但当前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审查。金融机构境外布局对于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可能尤为重要,因为母国金融中介在克服这些摩擦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这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命题,即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以“五大行”为代表的中资银行积极扩大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境外网络,那么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是否促进了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传统的跨境投资理论侧重于以实际经济因素来解释投资流动的方向和数量,从垄断优势、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OIL)理论,到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和Helpman等①提出的企业异质性理论,都是从生产率或禀赋角度来阐述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路径。经验文献方面,一些文献认为引力变量(如文化距离,母国的人均GDP和相对劳动禀赋)会影响OFDI②;另一些则强调了东道国制度和金融发展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证明了双边汇率的作用。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探讨了金融因素,特别

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工作总结(共8篇汇总)

第1篇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白皮书 中国银行跨境人民币业务白皮书(2013年度) —人民币跨境使用情况全球客户调查报告 2013年7月 要点 ? 境内外客户对人民币国际化持积极预期,人民币接受度不断提升 ? 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产品对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推动作用显著 ? 境内客户注重跨境人民币业务规避汇率风险功能;境外客户关注人民币币值是否保持稳定 ? 人民币跨境使用中的计价职能有待增强,人民币海外循环需进一步深化; ? 境外地区人民币汇兑使用总体便利,但提供人民币配套服务的机构数量、所提供的人民币产品和服务种类有待丰富完善 ? 中银品牌、全球网络与跨境人民币业务优势广受境内外客户认同 1 从2009年7月我国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至今,人民币国际化已接近四个年头。2013年6月,中国银行组织了人民币跨境使用情况全球客户调查,为总结和回顾人民币国际化四年历程提供独特的观察视角,为下一阶段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梳理出有参考价值的观察结论。 一、调查样本说明 调查共发出问卷313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3份,其中来自境内客户的反馈2241份,东部地区占52%,中部地区占17%,西部地区占22%,东北占9%。境外客户的反馈702份,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占14%,其他亚洲地区占28%,澳洲北美各占7%,欧洲占39%,中东、非洲占5%,基本涵盖了中国对外贸易较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 二、境内外客户的人民币国际化预期、对人民币的认同及产品评价(一)人民币国际化预期积极,贸易助推作用最为突出 1、境内外客户对人民币普遍持较为欢迎的态度。调查中,有77%的境内客户和61%的境外客户打算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结算占比,境外客户使用人民币的意愿较12年元 2 月所作的调查提升了7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