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

第六章实数

【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注: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知识点二】实数的相关概念

1、相反数

(1)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侧,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或数轴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等于0。a、b互为相反数a+b=0。

2、绝对值|a|≥0。

3、倒数(1)0没有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 互为倒数。

4、平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a(a≥0)的平方根记作。

(2)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a≥0)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5、立方根

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知识点三】实数与数轴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点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无理数的比较大小:

【知识点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与开方

(1)a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

【知识点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用(1≤<10,n为整数)的形式记数的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

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标0,纵坐标0;⑤坐标原点:横坐标0,纵坐标0。(填“>”、

“<”或“=”)

8、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 。

9、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10、点P(2,3)到x轴的距离是;到y轴的距离是;点P(2,3)关于x轴对称的点坐标为(,);点P(2,3)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

11、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轴平行、与x轴垂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轴,PQ⊥x轴;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轴,PQ⊥y轴。

1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如果点P(a,b)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同,即a = b ;如果点P(a,b)在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则P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a = -b 。

13、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14、图形的平移可以转化为点的平移。坐标平移规律:①左右平移时,横坐标进行加减,纵坐标不变;②上下平移时,横坐标不变,纵坐标进行加减;③坐标进行加减时,按“左减右加、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行。如将点P(2,3)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

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将点P(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2、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为常数,并且)。使二元一次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一般有无数组解。

3、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组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般有一个解。

4、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观察方程组中,是否有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如果有,则将它直接代入另一个方程中;如果没有,则将其中一个方程变形,用含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再将表示出的未知数代入另一个方程中,从而消去一个未知数,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

5、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何一个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

6、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

特点,确定先消去哪个未知数;②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另外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③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④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 、< 、≥ 、≤ 、≠ 。

2、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不等式的性质:

①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②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③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如果,那么(或);如果,那么(或);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

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

5、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组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6、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①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得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没有公共部分,则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此时也称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空集)。

7、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的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处找。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知识要点

1、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2、数据收集过程中,调查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除了文字叙述、列表、划记法外,还可以用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直方图来描述数据。

4、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

5、画频数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数差(值与最小值的差);②确定组距和组数;③列频数分布表;④画频数直方图。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2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

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正整数又叫自然数。

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2等;

π(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则a≥0;若|a|=-a,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

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

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就是一一对应的,即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一个实数。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2)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运算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才有意义。

3的平方等于9,9的平方根是?

(3)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4)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即正数进行开平方运算有两个结果;

一个负数没有平方根,即负数不能进行开平方运算

(5)符号: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可用表示,也是a的算术平方根;

学习方法

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在预习的时候,应当把定理、定律、公式、常数、特定符号这些内容单独汇集在一起,每抄录一遍,则加深一次印象。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预习可以用“一划、二批、三试、四分”的预习方法。

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基本概念。

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

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

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了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了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

数学概念

正确地理解和形成一个数学概念,必须明确这个数学概念的内涵——对象的“质”的特征,及其外延——对象的“量”的范围。一般来说,数学概念是运用定义的形式来揭露其本质特征的。但在这之前,有一个通过实例、练习及口头描述来理解的阶段。

比如,儿童对自然数,对运算结果——和、差、积、商的理解,就是如此。到小学高年级,开始出现以文字表达一个数学概念,即定义的方式,如分数、比例等。有些数学概念要经过长期的酝酿,最后才以定义的形式表达,如函数、极限等。定义是准确地表达数学概念的方式。

许多数学概念需要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如dy表示函数y的微分。数学符号是表达数学概念的一种独特方式,对学生理解和形成数学概念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把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思维过程简约化、明确化了。许多数学概念的定义就是用数学符号来表达,从而增强了科学性。

许多数学概念还需要用图形来表示。有些数学概念本身就是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棱锥、双曲线等。有些数学概念可以用图像来表示,比如函数y=x+1的图像。有些数学概念具有几何意义,如函数的微分。

数形结合是表达数学概念的又一独特方式,它把数学概念形象化、数量化了。

总之,数学概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3

一、有理数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 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ht)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3、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4、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5、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26、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

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注:黑体字为重要部分

二、整式的加减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monomial),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4、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ly term)。

5、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polynomial)。

6、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7、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8、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9、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三、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还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equation)。

2、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one unknown)。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7、应用:行程问题:s=v×t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本息和=本金+利息

四、图形初步认识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geometric figure)。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solidfigure)。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planefigure)。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5、几何体简称为体(solid)。

6、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line),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point)。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intersection),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pointof intersection)。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center)。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

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14、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degree)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4

相反数

1、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注意:⑴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⑵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若一个为正,则另一个为负;

⑶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相反数为本身的数是0。

2、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

⑴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

⑵0的相反数是0;

⑶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

互为相反数,则a+b=0

3、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点表示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0的相反数对应原点;原点表示0的相反数。说明: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4、相反数的求法

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可求得(如:5的相反数是-5);

⑵求多个数的和或差的相反数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a+b的相反数是-(5a+b)。化简得-5a-b);

⑶求前面带“-”的单个数,也应先用括号括起来再添“-”,然后化简(如:-5的相反数是-(-5),化简得5)

5、相反数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其中a是任意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0。

当a>0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当a<0时,-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

当a=0时,-a=0,(0的相反数是0)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篇5

1整式

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3、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常数项,多项

式的次数就是多项式中次数的次数。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这里ab是次数项,其次数是6;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5、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与字母前面的系数(≠0)无关。

2、同类项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二者缺一不可。同类项与系数大小、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3、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5、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6、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一去、二找、三合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

(2)结合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

七年级下册数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数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在七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将接触到更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会影响到以后更高深的数学学习,所以必须掌握扎实。本文将对七年级下学期数学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的重点内容。 一、数字与运算 1.正数、负数和零 正数、负数和零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正数和负数,要掌握好数轴的画法和坐标表示,以及数轴的基本性质,例如对于任意一个数x,它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x。 2.整数加减法 整数的加减法是七年级下学期的重点,需要掌握各种加减法运算法则,并且能够在数轴上进行演示和解题。还需注意各操作法则中的注意点和细节问题。 3.分数运算 七年级下学期还会涉及到分数加减和乘除运算。对于各种运算法则,需要熟练应用,并能够将相关分数化简。需要注意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比较和约分方法。

二、代数运算 1.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的组合表示的式子,其中字母表示数的一类。七年级下学期需要清楚的了解常数、因数、单项式等概念。 2.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需要注意每一项的系数和字母是否相同,否 则无法进行合并和去括号。可以通过演示和实例练习来加强掌握。 3.配方法 这是七年级下学期重点之一,配方法的学习会带学生进入代数 式的高级推导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单项式的拆分、公因式提 取和配方法的基本原理。 三、简单的平面图形 1.线段、角度和角 平面图形中直线和角是基本点和基本角度,需要清楚了解名称 和性质,如平行和垂直、相交和角的度数计算公式。 2.三角形和四边形

熟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各种类型、名称、性质以及计算公式是必须的。在解题中要注重应用几何知识和推理能力,增强解题能力。 3.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是数学应用中重要的一环,需要清楚的了解相似图形概念和基本判定方法。在解题中要注意认真阐述自己的思路和证明过程,提高答题分数。 四、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1.统计数据 学生在学习统计数据时要掌握收集数据的方法、资料整理、准确计算数据的中心趋势(如平均数或中位数)和数据的离散程度(如极差或方差)。通过实例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统计数据的应用和分析。 2.频率分布 学生还需要理解频率表,掌握定义和概念,学会计算频率、累计频率和相对频率。在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坐标轴的标示和绘制,提高数据可视化的效果。

最全面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常见的运算法则、几何图形的性质、初步的代数知识、以及简单的统计学习等,下面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的概念与性质 1.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自然数:1、2、3、4、5、 ... ... 整数:-3、-5、-7、0、1、3、5、7、 ... ... 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或者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 无理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且不能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 2.数的分类及运算 根据数的正负和大小关系,可以分为零数、正数、负数。 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3.常见的数学常数 圆周率π≈3.14,自然对数的底数e≈2.718。 二、初步的代数知识

1.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代数式是由数、变量和运算符号组成的。 比如,3x - 5是一个代数式,其中3和5是数,x是一个变量,-和+是代数式的运算符号。 2.用文字表示代数式 可以用文字表示代数式,比如将“用一个数的两倍减去3”表示 为2x - 3。 3.方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方程是用来表示等式的数学式子。 比如,2x+5=11 就是一个方程,它表示2x+5和11是相等的。 4.方程的解法 用逆运算的方式可以求解方程的值。 比如,对于方程2x+5=11,对等式两侧同时减去5,可以得到 2x=6,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x=3。 5.方程的应用 方程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计算距离、时间、速度等问题时,就需要用到方程。 三、几何图形及其性质

1.几何图形的分类 几何图形按照维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及其性质 平面图形包括直线、角、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梯形、菱形、圆等。 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每条对边相等等等。 3.立体图形及其性质 立体图形包括球、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 比如球的表面积是4πr²,体积是4/3πr³。 四、统计学习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统计学习需要先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主要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 2.数据的分析 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的分析,可以包括平均值、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方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推荐3篇)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推荐3篇)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1) 整式的加减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里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二、整式 1、单项式: (1)由数和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3、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1)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降幂排列。 (2)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升幂排列。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是“十”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2、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 (1)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步骤: a.准确的找出同类项。 b.逆用分配律,把同类项的系数加在一起(用小括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c.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4)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a.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0. b.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c.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说明:合并同类项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第 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主要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述六章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1 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2 第一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一、整数及其运算 1. 整数概念 2. 自然数、零、负整数的概念 3. 整数的比较及判断 4. 整数的加减法、乘法、除法及其性质 5. 整数的混合运算 二、分数及其运算 1. 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分数的转化(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4. 分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 5. 分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 6. 分数的混合运算 三、小数及其运算 1. 小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小数与分数的转化 3. 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判断 4. 小数的加减法及其性质 5. 小数的乘法、除法及其性质 6. 小数的混合运算 四、代数式及其展开 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 2. 同类项与异类项 3. 代数式的加减法 4. 乘法公式及其应用 5. 因式分解 6. 展开式及其应用 五、方程及其解法 1. 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 含有分数、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六、图形及其性质 1. 线段、角度、平行线的概念及应用 2. 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3.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4. 圆及其相关概念 5. 圆的面积及弧长的计算 七、统计及概率 1. 统计调查及其应用 2. 图表的制作和应用 3.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及其计算 4. 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 5. 互不独立事件及其概率计算 八、函数及其应用 1.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函数的图象 3.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4.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大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 结大全 直角三角形 - 定义:有一个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 -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腿的平方和。 - 特殊直角三角形:45-45-90度三角形和30-60-90度三角形。 圆 - 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 元素:圆心、半径、直径、弦、弧、扇形、切线等。 - 四大关系: - 半径和弦垂直 - 弦长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等于斜边的一半与半径的乘积 - 外接角等于弧对应的圆心角 - 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比例与相似 - 定义:表示两个或多个有对应关系的数之间的比值关系。 - 比例定理:若a/b = c/d,则a、b、c、d成比例。

- 三线一比例:三角形内部的三条连线和三角形外部的三条平行线与三角形的腰成比例。 -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 科学计数法 - 定义:一种简便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 - 标准形式:数字部分在1到9之间,指数为整数。 - 运算法则:运算时先计算系数的乘除,再计算指数的加减。 二次根式 - 定义:含有根号并且被根号包围的代数式。 - 平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该数。 - 二次根式的运算:相加减后化简、乘除法则。 分式 - 定义:由整数与整数或整数代数式的比例组成的式子。 - 分式的性质:分母不能等于0,分子分母互质,分子分母都是整数等。 - 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化简、倒数。

线性方程 - 定义:等式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 解方程:找到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 一次方程:未知数的次数为1。 - 解一元一次方程:转化为等价方程,通过逆向运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 - 定义:两条平行线与直线的交角为对应角或同位角。 - 绳分线定理:直线与两平行线相交时,对应角相等,内错角之和等于180度。 随机事件与概率 - 定义: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 基本事件与必然事件:基本事件是随机试验的单个结果,必然事件是一定发生的事件。 - 概率的计算:概率等于有利事件数除以可能事件总数。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分为多个模块,包括有分式与小数、比例与相似、平面几何、数据的收集、整式的加减乘除等,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分式与小数 1.1 分数的概念与用法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分子除以分母的值。在进行分数的乘、除、加、减等运算时,将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通分数后再进行运算。小数是数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可表示分数,比如$0.5$ 表示 $\frac{1}{2}$。 1.2 分数的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指的是含有加减乘除多个运算符的运算。在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时,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乘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1.3 分数的约分和通分 分数的约分是指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使得分子和分母互质,达到简化分数的目的。通分是指将不同分 母的两个或多个分数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便于进行加减法运算。 1.4 小数的四则运算 小数的四则运算和整数的四则运算类似,同样包括加、减、乘、除运算。在进行小数的除法运算时,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乘以同 一个倍数,使得除数化为整数,然后再进行运算。 二、比例与相似 2.1 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比例是指两个数的比相等的关系,通常用 $a:b$ 表示,其中 $a$ 和 $b$ 都是有理数。比例的性质包括反比例、比例的倒数、交叉乘积相等等。

2.2 相似的概念和判定 相似是指两个形状相似的图形,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 成比例,对应点的距离也成比例。当两个图形相似时,它们的面 积之比等于它们对应边的平方之比。 2.3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相似三角形广泛应用于衡量远离物体的高度、河流的宽度等问题。通过计算物体到地面的距离和观察点到物体的角度,可以通 过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物体的高度。 三、平面几何 3.1 角的概念和分类 角是指由两条射线或线段以一个公共的端点所组成的图形,在 平面几何中应用广泛。根据角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将角分为钝角、直角、锐角等多种类别。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展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一样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一样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a n。 5、开场底数不一样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一样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一样的幂相乘。〔a m〕n表示n个a 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 =a 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n=〔a 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 n b 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a n=a m-n〔a≠0〕。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3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通用13篇)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 第一章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完全平方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直线与角 1. 定义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概念,了解直线的性质。 2. 知道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包括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 3. 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度和弧度。 4.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角。 第二章:平行线与平面 1. 学习如何用直尺和圆规做等分线段、垂线、平行线、垂直平分线 和角的平分线。 2. 理解平行线与转角的关系,学会证明平行线与转角的基本性质。 3. 掌握平面的概念,理解平面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4. 学习如何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包括平行、垂直和交叉。 第三章:三角形 1. 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 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 2. 掌握三角形内角的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 3. 学习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包括SSS、SAS、ASA和AAS。 4. 理解三角形中的全等概念,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第四章:四边形 1. 知道四边形的定义和分类,包括矩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 2. 掌握矩形、正方形和菱形的性质,包括边长、对角线、内角和面 积的计算方法。 3.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包括对角线的关系、内角和、面积和周 长的计算方法。 4. 理解梯形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计算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第五章:图形的变化 1. 了解图形中的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等基本变化。 2. 学习如何用折纸法进行图形变化。 3. 理解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学会判断和证明两个图形是否相似。 4. 掌握相似图形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尺和相似比的计算。 第六章:数的运算 1. 复习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 3. 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包括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

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序章:引言 在七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下册承接了上册所学内容,继续深入探讨了各个数学知识领域。本文将对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第一章:代数知识 1.1 表达式与方程 1.1.1 表达式的概念与性质:包括常数、变量、运算符号等 1.1.2 方程的解与解集:如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方程组 1.1.3 简单的代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代数中的应用 1.2 平方与平方根 1.2.1 完全平方与不完全平方:简单的平方与平方根运算 1.2.2 平方根与方程的关系:方程中的平方根及其应用 1.2.3 平方根性质的应用:对纯平方根的简化求值 第二章:几何知识 2.1 基本图形与计算 2.1.1 四边形的性质与计算:矩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2.1.2 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2.1.3 圆的性质与计算:圆的周长、面积以及与直线、弧线等的关系 2.2 相似与全等 2.2.1 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及其应用 2.2.2 全等图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及其应用 第三章:数据与概率 3.1 统计与频数 3.1.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3.1.2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统计图表的绘制与数据分析 3.1.3 频数、频率与概率:频数、频率的计算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3.2 图形的对称性 3.2.1 点、线、面的对称性:对称轴的判定及图形的对称性分析 3.2.2 图形的旋转对称: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第四章:函数与方程 4.1 函数与变量 4.1.1 函数的概念与符号表示:自变量、因变量及函数关系的表达 4.1.2 线性函数与一次函数:线性函数的特征与表示方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第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 ≠0,b ≠0)。 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代入消元:把方程组里的一个方程变形,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把这个代数式代替另一个方程中相应的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可先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把求得的这个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一步所得的式子中,可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样就得到了方程的解⎩⎨⎧==b y a x 7.加减消元法:把方程组里一个(或两个)方程的两边都乘以适当的数,使两个方程里的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把所得到的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以下步骤与代入法相同) 第二章 整式的乘法 1、单项式的概念:由数与字母的乘积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字母指数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bc a 22-的 系数为-2,次数为4,单独的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 122++-x ab a ,项有4项,二次项为 ,一次项为 ,常数项为 ,各项次数分别为 ,系数分别为 ,叫 次 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注意:凡分母含有字母代数式都不是整式。也不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4、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 n m n a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可以是多项式或单项式。 5、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n m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如:10253)3(=- 幂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m n n m mn a a a )()(== 6、积的乘方法则: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积的乘方,等于各因数乘方的积。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学术界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和伦理,保证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和严谨性。科技创新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原理到实践创造新的价值。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1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整式 ※1、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是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二、整式的加减 ¤1、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

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式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其中m、n、p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m、n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幂的乘方法则:(m,n都是正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3化成—a3。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 点归纳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行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a n。 5、开始底数不相同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相同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则。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n表示n个a 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 =a m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n=(a 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 n b n。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则”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则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则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 (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则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a n=a m-n(a≠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a n(a≠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一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那么,合并同类项法那么,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那么,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那么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 4、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1〕代数式化简。 〔2〕代入计算 〔3〕对于某些特殊的代数式,可采用“整体代入〞进展计算。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一样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一样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那么: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a n=a m+n。 4、此法那么也可以逆用,即:a m+n=a m﹒a n。 5、开场底数不一样的幂的乘法,如果可以化成底数一样的幂的乘法,先化成同底数幂再运用法那么。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一样的幂相乘。〔a m〕n表示n个a m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那么: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 =a mn。 3、此法那么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n=〔a n〕m。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那么: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n=a n b n。 3、此法那么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ab〕n。 八、三种“幂的运算法那么〞异同点 1、共同点: 〔1〕法那么中的底数不变,只对指数做运算。 〔2〕法那么中的底数〔不为零〕和指数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式〔单项式或多项式〕。〔3〕对于含有3个或3个以上的运算,法那么仍然成立。 2、不同点: 〔1〕同底数幂相乘是指数相加。 〔2〕幂的乘方是指数相乘。 〔3〕积的乘方是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将结果相乘。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那么: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a n=a m-n〔a≠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