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精心整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23房。

4

3.3.1他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3.3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3.4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3.5风管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3.6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3.7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3.8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9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3.10可伸缩性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3.11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3.12防排烟系统风管支吊架安装技术要求

3.12.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

3.12.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12.3托架、吊杆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和电焊开孔。

3.12.4

安装。

3.12.5

置。

3.12.6

偏差为

大于

3.12.7

大于

3.13

3.13.1

3.13.2

3.13.3

3.13.4

3.14

3.1

4.1风管与风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3.1

4.2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

3.1

4.3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

3.15.所有静压箱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有关规定执行。

3.16.排风、排烟风管:所有排风、排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法兰链接,其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有关规定执行,排烟系统包括排风排烟共用系统风管壁厚按高压系统选取。吊顶内安装的排烟风管在用不燃材料保温后,其外边距离可燃物的距离不小于150mm。

3.17.所有消声材料、粘接剂均为不燃烧材料。

3.18.柴油发电机和燃气热水机组烟道采用预制不锈钢保温成品烟道,由专业厂家提供(包括泄爆门、泄水装置、热伸缩补偿器等附件)。水平排烟管顺气流方向有i=0.02的坡度,坡向机组,最低点设带水封的冷凝水排出管。

3.19.

3.20

3.21

的三通/

3.22的不燃

,严密.

型),

3.23

措施,

限。

3.24

3.25风管上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设置在墙体或楼板内.

3.26与防火阀连接的穿墙(楼板)风管,应采用大于1.6mm厚的钢板制作;穿过可能发生火灾场所的加压送风管耐火极限≥1.5h。

3.27通风排烟风管及正压送风连接风管均采用热镀锌钢板风管,安装单位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位置配置测量孔,风管法兰垫采用不燃密封胶条,与风管、风机、风口连接的软接头应采用不燃的材料制作。

3.28通风排烟风管及正压送风连接风管均采用热镀锌钢板风管,安装单位根据调试要求在适当的位置配置测量孔,风管法兰垫采用不燃密封胶条,与风管、风机、风口连接的软接头应采用不燃的

材料制作。所有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5h。

3.29防排烟风机安装技术要求

3.29.1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出口方向应正确。

3.29.2叶轮旋转应平稳,停转后不应每次停留在同一位置上。

3.29.3固定通风机的地脚螺栓应拧紧,并有防松动措施。

3.30防排烟系统系调试技术要求

3.30.1消防排烟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调试)。系统调试包括二项: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系统无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滚动

执行,排

镀锌钢板表面应平整光滑,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裂纹结疤等缺陷,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镀锌钢板宜选用机械咬合类,镀锌层为100号以上(双面三点试验评价值不应小于100g/㎡)的材料,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2518的规定。

五、施工资质要求

1.承担工业金属管道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并应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应的管道施工。检验单位应取得相应的检验资质,且应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应的管道工程检验工作。

2.施工单位应建立管道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3.参加工业金属管道施工的人员和施工质量检查、检验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防排烟系统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本工程涉及专业较多,为圆满实现工程的工期、质量目标,一方面,我们在施工方案上要充分发挥我公司的专业技术优势、机械化施工优势,在项目部的统筹组织下,细化作业工序,合理搭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合理的安排工作面;另一方面,运用系统论的概念和方法,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保证措施,通过加强工序管理,建立严密、高效的管理体系,优化组合、动态管理,实现从施工准备、物料供应到工程施工安装的全程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机械防排烟系统包括:正压送风系统和排烟系统。 1、施工条件: (1)管道的密闭套管在土建模板封闭前进行安装。 (2)明装托、吊管道必须在车库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 (3)管道安装在结构完成后墙面未装修前进行进行,应有明确的标高线。 2.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风管及部件制作→风管及部件安装→风管漏光、漏风检查→管道防腐→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合试运转调试。 3、风管及部件制作: ①、风管及部件选用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②、风管及部件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③、风管及部件法兰的规格、型号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且风管法兰具有互换性。 ④、风管及法兰的防腐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风管及部件的安装: ①、支、吊架的安装间距,要符合规范要求。固定要垂直、牢固,以保证施工质量和美观的要求。 ②、风管及部件安装过程中不得有使风管及部件发生变形或使风管截面减少的操作行为。③、风管法兰的垫料厚度宜为3-5mm。 ④、管道的安装,应按自下而上、先里后外、先大后小的原则,按设计及规范的要求进行。保证横平竖直。 ⑤、管道穿墙、过楼板处,应加套管,管道连接件及接口部位不应置于套管内。穿墙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厚。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⑥、对所安装完毕的敞开管口需进行临时封堵,以防建筑垃圾、砂浆等灌入。 5、风机及系统组件、配件、其他设备安装: 风机、系统组件、配件及其他设备安装施工前,应对系统采用的其他设备、材料进行现场检查,并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风机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规定。风机与风管连接处应设置柔性连接管,柔性连接管不得作变径。风管阀门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阀内应清洁、无堵塞、无渗漏;阀门的执行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且不得有妨碍其动作的障碍物。消声器的安装位置、高度符合规范要求;静压箱的安装位置、规格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消声器和消声弯头应单设支架,其重量不得由风管承受。 6、系统的漏风和漏光检测: 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漏光和漏风检测。漏风量、漏光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7、系统调试: 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系统性能调试。系统调试的内容包括:单机试运转、联合试

防排烟系统设计规范

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 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 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 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 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 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 中庭; 6 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 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 汽车库。 1.4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 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0 1.6 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勺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 ,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 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 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C ,补风管 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C。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 3.0m;当水平 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0m 09年最新修订防排烟设计规范(修订稿)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 烟方式。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2018新《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如何备考 防排烟新规,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留给各位考生的备考时间也只剩下百余天,再加上新教材也在该新规范正式实施前20天刚刚出版“面世”,很多考生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这一块到底会怎么考?在接下来的准备中究竟要怎么学?要弄清怎么考怎么学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本文将从4个方面内容给考生一个明细的知识解读: 第一: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第三:新规范强制性条款要求 第四:新规范和老规范的内容变化对比 首先,面对新教材、新规范,我们如何应对? 只要我们做到:对照规范,咬紧教材,紧扣大纲,掌握重点,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压力。 新规范报批稿和最终实施稿内容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异,而新教材由于早于新规范实施时间出版,和新规范实施稿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吻合”,因此我们大胆的预测,今年的防排烟内容不会很深很难。但同时,必须强调一点:由于新规范的出台,那么这一块的分数势必会比往年有所增加,这一点要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我们学习的重点要倾向于,新教材和新规范都做了重要修订的部分。 那么接下来这一块的学习中,我们只需要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重要变化内容加以强化学习就可以了。下面第二个问题,我来说说重点变化。 第二:新教材修订的重要考点变化?

教材是纲。教材内容变化相对于规范内容的变化更加重要一些,我们要做重点掌握。下面对教材中重要考点的变化做出总结。 1、防烟分区面积 16版教材P85: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长边不应大于60m.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18版本教材P94: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当空间净高大于3.0m、小于等于6.0m时,不应大于1000㎡;当空间净高大于6.0m、小于等于9.0m时,不应大于2000㎡。 新的烟规4.2.4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及其长边最大允许长度应符合表4.2.4的规定,当工业建筑采用自然排烟系统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尚不应大于建筑内空间净高的8倍。 注:1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的走道宽度不大于2.5m时,其防烟分区的长边长度不应大于60m。 2当空间净高大于9m时,防烟分区之间可不设置挡烟设施。 3汽车库防烟分区的划分及其排烟量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的相关规定。 解读:规范对防烟分区面积做了细化,同时表格中没有18版新教材中修改的小于等于9m的要求,所以按照规范,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的:防烟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当空间净高小于等于3.0m时,不应大于500㎡;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建设单位:重庆万州友豪置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重庆市万州 3、工程概要: 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9412.12m2,总建筑面积约71511.58m2,总容积率2.0。本子项地下室,子项概要如下:总建筑面积:32569.65m2;建筑总高度:-6.4m;建筑使用性质:地下车库、设备房。 4、施工范围: 4.1.通风部分:《 B区地下室负一层通风系统平面图》中所有防排烟、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通风口(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风阀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所有风机设备的安装,消防静压箱(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支、吊架的制作安装,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2.电气部分:B区地下室电施工图中所有风机配电箱或动力配电箱至风机及防火阀的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敷设,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3.整个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调试,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3.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3.1风管安装: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编号:AQ-JS-0251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ire protection and smoke extraction of high rise buildings

高层建筑防火排烟设计规范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第一节一般规定 1.1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2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1.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3)高层建筑中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1.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1.5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泥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应大于15m/s。 (3)送风口的风速不应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应大于 10m/s。 第二节自然排烟 2.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2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闪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 3.00m2 (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四十五个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

45个关于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问题研讨 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现在审查中遇到开窗面积合适,自然排烟距离满足要求,是否可以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答:不可以不设机械排烟系统。超过2000平米的地下车库,火灾发生时,由于烟气瞬间爆发且迅速蔓延,其流动特性无法预测,因此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可开启外窗可作为排烟补风口。 2、高层住宅地下室为自行车库、机电设备用房时,地下一层前室和楼梯间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装置,地下一层中超过20m的内走道是否要设排烟系统。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8.4.1条:一类高层住宅及超过32m的二类高层住宅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系统。 3、底层外门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吗?(①某七层公共建筑,二层以上均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一层有一个58米长的无外窗内走道,内走道两端各有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外门,外门开启后满足内走道排烟面积要求,一层内走道是否需设机械排烟.②商场、超市等建筑的一层入口的大门是否可计入自然排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③自然排烟口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2.2-4规定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对于长走廊,走廊尽头的门是否可作为自然排烟口,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如何计算,最底高度从多少开始算。 答:外门为安全出口,为有利安全疏散,不宜作为自然排烟口。某些场合,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可以兼作排烟用,但有效面积应该折算。 4、超过50m的一类高层建筑,地上部分采用机械防烟措施,只有一层地下室,地下防烟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以采用吗? 答: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2.1条处理。 5、建筑高度在100米以内,层数34层的住宅楼(或商业网点),地下一层为汽车库或自行车库时。分段设计正压送风比较困难,包括地下层在内是否可以合用一个正压送风系统,不进行分段设计。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3.3条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防排烟设计规程..

1 总则 1.0.1 为了控制建筑火灾的烟气流动,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行动的展开,防止和减少民用建筑火灾的危害,保障社会的公共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3 民用建筑的防烟、排烟设计与施工,应针对火灾时烟气流动的特点,采取可靠的防烟、排烟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防排烟系统的设计采用新技术、新系统、新设备时,应提出合理的技术依据a 1.0.5 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计算、施工;调试及验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防排烟系统smoke control system 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2.1.2 防烟系统 smoke protection system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2.1.3 排烟系统 smoke extraction system 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维持烟区内一定能见度的系统。 2.1.4 机械加压送风 mechanical pressurization 对楼梯间、前室等部位采用机械送风,使该区域形成正压区,防止烟气侵入的方式。 2.1.5 机械排烟 mechanical smoke exhausting 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维持烟区内一定的能见度。 2.1.6 自然通风 natural ventilation 采用可开启外窗或百叶窗等自然的通风方式。 2.1.7 中庭 atrium 三层或三层以上、且短边不小于6m的大容积空间。 2.1.8 烟缕 smoke plume 火灾烟气卷吸四周空气所产生的混合烟气流。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精心整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23房。 4 3.3.1他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3.3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3.4防火阀、排烟阀的安装方向,位置应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200mm. 3.5风管安装前,清除内、外杂物,并做好清洁和保护工作; 3.6风管安装的位置、标高、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现场风管接口的配置不得缩小其有效截面。 3.7连接法兰的螺栓应均匀拧紧,其螺母宜在同一侧。 3.8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

3.9柔性短管的安装,应松紧适度,无明显扭曲。 3.10可伸缩性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应有死弯或塌凹。 3.11风管与砖、混凝土风道的连接接口,应顺着气流方向插入,并应采取密封措施。风管穿出屋面处应设有防雨装置。 3.12防排烟系统风管支吊架安装技术要求 3.12.1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间距不应大于4m;大于400mm不应大于3m。 3.12.2风管垂直安装,间距不应大于4m,单根直管至少应有2个固定点。 3.12.3托架、吊杆的螺孔应采用机械加工,不得用气割和电焊开孔。 3.12.4 安装。 3.12.5 置。 3.12.6 偏差为 大于 3.12.7 大于 3.13 3.13.1 。 3.13.2 3.13.3 3.13.4 3.14 3.1 4.1风管与风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外表面应平整不变形,调节应灵活。 3.1 4.2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1000。 3.1 4.3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其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应衔接自然,且无明显缝隙。 3.15.所有静压箱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其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有关规定执行。

防排烟系统应用规范

防排烟系统应用规范 1、GB50045-95中8.1.5条: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8.1.5.1采用金属风道时,不应大于20m/s。 8.1.5.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不 应大于15m/s。 8.1.5.3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 大于10m/s。 2、GB50045-95中8.3.1条: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 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8.3.1.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 室或合用前室。 8.3.1.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 烟条件的前室。 8.3.1.3封闭避难层(间)。 3、GB50045-95中8.3.2条: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间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 或按表的规定。当计算值和本表不一致时,应按两者中较大值 确定。 防烟楼梯间(前室不送风)的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分别加压送风量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量 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 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的送风量 注:(1)上四个表的风量按开启2.00m×1.60m的双扇门确定。当采用单扇门时,其风量可乘以0.75系数计算;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计算。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0m/s。 (2)风量上下限选取应按层数、风道材料、防火门漏风风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4、GB50045-95中8.3.3条: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 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5、GB50045-95中8.3.4条: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 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6、GB50045-95中8.3.5条: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 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m3/h计算。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解读一 本人从事暖通设计十多年,根据新的标准及结合工程实际对标准进行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不足之处往指正。《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下文中简称为《标准》。2018.8.12 1.《标准》3.1.3中的第2条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可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当机械加压送风口未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时,楼梯间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当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系统时需满足前室的加压送风口设置在前室的顶部或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送风口设置在顶部是想形成风幕隔断烟气,设在在正对前室入口的墙面上是想通过送风阻止烟气侵入前室,这个前室入口是指从走道或房间进入前室的那个口,而不是从前室进入楼梯间那个口,这个住宅较难满足,一方面有的住宅开向前室的门多,另一方面住宅层高小于3m而不能设置顶送式风口,所以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楼梯间也需加压送风。 2.《标准》 3.1.4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这条有别于之前的做法,只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在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墙上加余压阀的做法不适用于地下了。因此强调了地下部分的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也需加压送风。 3.《标准》3.1.5中的第1条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

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解读:住宅的前室一般是一个以上的户门不满足此条,所以前室也得加压送风而不能采用之前的通过余压阀向前室送风。 4.《标准》3.1.5中的第2条和第3条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解读:下图这种做法均不适用于以上两条,即不能采用通过余压 阀向前室送风,这样就增加了竖井面积。 5.《标准》3.1.6中的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面积不小于1.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解读:这个比之前规范更细化了,只有地下一层的楼梯间可采用开门或开窗的方式就不需要做机械加压送风来防烟了,门或窗面积不小于1.2㎡。

消防水、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消防水施工技术标准 (一)消防水工程技术要求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消防水系统技术要求 2.1消防系统的管材按照图纸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管材不得有弯曲、锈蚀、重皮等现象。消火栓箱体的规格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光洁。箱门开启灵活,箱体方正,箱内配件齐全。栓阀外形规矩、无裂纹、启闭灵活、关闭严密、密封填料完好、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喷淋系统:系统组件、管件及其他设备、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备有出厂合格证。喷头、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等主要系统组件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管材、管件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和重皮,螺纹密封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毛刺,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非金属密封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螺纹法兰的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重要消息: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开始实施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 ▼▼▼▼▼▼▼▼▼▼▼▼▼▼▼▼▼▼▼▼▼▼▼▼▼▼▼▼▼▼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建筑防排烟解读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图示 篇一:防排烟系统安装设计规范 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规定与要求 一、防排烟系统在防灾救灾中起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很多重特大火灾事故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主要是火灾现场中的浓烟与烈焰。两者之间更为危害的还是浓烟。浓烟给火灾现场受困人员向外逃生增添了很多艰难险阻,乌黑的浓烟使人视线不清,找不到逃生之路,呼吸困难,吸入浓烟还会中毒,甚至窒息死亡,逃不出火场。另外,浓烟还给进入火场进行救援的人员增加障碍,使人看不见前进道路,行动延缓,搜救目标看不见,错过了很多救人的时间和机会。有时甚至救人未成,反而被烟火所困,危及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造成火灾现场人员逃生难,救援人员救灾难的两难现象。例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火灾发生后,车站电力照明设备立即自动断电,没有事故照明灯光,更有毒气浓烟弥漫,浓烟排不出去,地铁站内漆黑一片,车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救援人员 1 因有毒气浓烟威胁,一时难以接近现场救人,造成140人死亡,99人失踪,130人受伤。又如,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市的“Ycuo Bolanos”多层超市火灾,火灾发生后熊熊大火和滚滚浓烟几分钟内席卷了整个超市,因为没有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救援人员难以开展有效的救人和救火工作,被烟火围困人员无法逃生,造成464人死亡,520人受伤。这两起特大伤亡的火灾事故足以说明火灾浓烟的危害性,更说明了机械排烟系统的重要性。如果这两起火灾的建筑和车上装设了机械排烟系统,且系统启动运作正常的话,及时启动自动排烟风机,把有毒气体和浓烟排走,就不会造成如此重大的伤亡事故。很多高层建筑、地下工程、交通隧

防排烟设计规范

防排烟设计规范 (09年最新修订) 一.建筑防排烟的一般规定 1.1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或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排烟可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机械排烟方式。 1.2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 4人民防空工程避难走道的前室; 1.3民用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设施: 1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3多层建筑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 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4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多层建筑中的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5中庭; 6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 m2的地上丙类仓库; 7汽车库。 1.4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风道不宜采用土建风道;当防排烟系统采用金属管道时,其钢板厚度按《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高压系统选用。 1.5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20m/s; 2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管道时,不宜大于15m/s; 3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1.6加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用于排烟补风的送风机宜设置在通风机房或室外屋面上。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h的隔墙和1.5h的楼板及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若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吊顶等专用空间内,空间四周的围护结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烧体,风机周围应有大于600mm的操作空间。若风机设在屋面上,应有防护措施,防止雨水、虫、鸟等异物等进入。 1.7 防烟与排烟管道在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 2.0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以保证火灾时防火阀、排烟防火阀正常工作。 1.8机械加压送风管道和用于机械排烟的补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分区或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当必须穿越时,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加压送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为70℃,补风管道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可为280℃。 1.9 防烟系统和补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宜小于3.0m;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 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98 )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97 )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 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建设单位:重庆万州友豪置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重庆市万州 3、工程概要: 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9412.12m2,总建筑面积约71511.58m2,总容积率2.0。本子项地下室,子项概要如下:总建筑面积:32569.65m2;建筑总高度:-6.4m ;建筑使用性质:地下车库、设备房。 4、施工范围: 4.1. 通风部分:《B 区地下室负一层通风系统平面图》中所有防排烟、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通风口(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风阀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所有风机设备的安装,消防静压箱(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支、吊架的制作安装,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2. 电气部分:B区地下室电施工图中所有风机配电箱或动力配电箱至风机及防火阀的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敷设,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3. 整个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调试,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3.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3.1 风管安装: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 应预埋管或防护套管, 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风管内严禁其他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 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 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3.3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强条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强条 3.1.2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和合用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5(2)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3.2.1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m2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当建筑高度大于10m时,尚应在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的的可开启外窗或开口,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层。 3.2.2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共用前室合用前时不应小于3.0m2。 3.2.3采用自然通风的避难层(间)应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0m2。

3.3.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竖性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3.3.7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20m/s,当送风管道内壁为非金属时,设计风速不应大于15m/s;送风管道的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 3.3.11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m2的固定窗。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m2的固定窗。 3.4.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风量不应小于计算风量的1.2倍。 4.4.1当建筑的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机械排烟系统应独立设置。 4.4.2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其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公共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50m,住宅建筑每段高度不应超过100m。

防排烟施工技术标准

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执行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工程简介及施工范围 1、建设单位:重庆万州友豪置业有限公司 2、建设地点:重庆市万州 3、工程概要: 本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9412、12m2,总建筑面积约71511、58m2,总容积率2、0。本子项地下室,子项概要如下:总建筑面积:32569、65m2;建筑总高度:-6、4m;建筑使用性质:地下车库、设备房。 4、施工范围: 4、1、通风部分:《 B区地下室负一层通风系统平面图》中所有防排烟、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通风口(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风阀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所有风机设备的安装,消防静压箱(如需制作含制作)的安装,所有支、吊架的制作安装,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2、电气部分:B区地下室电施工图中所有风机配电箱或动力配电箱至风机及防火阀的电源及控制线路的敷设,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4、3、整个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调试,以满足设计、使用及相关验收要求。 3、防排烟系统工程技术要求 3、1风管安装:在风管穿过需要封闭的防火、防爆的墙体或楼板时,应预埋管或防护套管,其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风管与防护套管之间,应不燃且对人体无危害的柔性材料封堵。风管内严禁其她管线穿越。各类风管部件及操作机构的安装,应能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并便于操作。 3、2斜插板风阀的安装,阀板必须为向上拉启;水平安装时,阀板还应为顺气流方向插入。 3、3止回阀安装的方向应正确。

防排烟规范宣贯

20180830杭州消防规范宣贯问题64 1.规范3.1.3,当前室送风口安装于吊顶上方时,可否将吊顶内空间按送风静压箱 考虑?如果可以,对吊顶有什么要求? 不建议这样设计。加压风口可以往下装,但此时吊顶内空间视为竖井风道的延伸也要做内衬风管怎么做? 2.规范里建筑总高度大于50米的办公建筑,当其中部分楼梯只服务1~5层(小于 50米),且满足前室只有一个门,是否可按照3.1.5采用楼梯间送风,前室不送风设计? 3.1.5的第1款应该可以用于裙房。但裙房与主楼间要防火隔断。 3.规范3.1.6. 封闭楼梯间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 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 问题:1. 若地下2层的封闭楼梯间(<10米),是按防烟楼梯的要求满足顶部设置>1m2的可开启外窗还是要设置1.2m2(地下一层的要求还大于地下二层?)还是不能自然排烟? “3.1.6 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室)的封闭楼梯间不与地上楼梯间共用且地下仅为一层时,可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首层应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1.2m2的可开启外窗或直通室外的疏散门。”这一段属于对仅地下一层的楼梯间(不限10米)的放松条款。 4.规范3.2.1条、3.2.2条、3.2.3条中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前室、避难层 (间)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提出要求,但对安装高度、有效面积如何计算均无明确规定。 这些无有效面积和安装位置要求。 5.规范3.2.4可开启外窗的火灾是谁来开启?这种情况是否允许?

防排烟安全技术交底

精品文档 . 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001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防排烟系统交底日期 交底内容: 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二、施工依据: 三、设备及材料要求: 1. 通风与空调调试过程中所用材料,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检查,确保合格。 2. 系统调试所使用的测试仪器和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其精度等级及最小分度值应能满足测定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四、施工设备: 1.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应配置下列工机具: 温度计、湿度计、毕托管、微压计、声级计、热球风速仪、压力表、漏风量检测装置等。 2. 所使用的仪表设备应处于受控状态,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验,并建帐管理,对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 3. 严禁使用非法定计量器具和计量单位,现场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五、施工工艺: 5.1 工艺流程 5.1.1 编制调试方案:通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由通风空调安装工程的总承包单位编制,分包单位配合;调试方案内容包括系统划分、设计功能介绍、各项设计参数、调试的目的要求、进度、程序、方法、安全措施、仪器仪表的配套、人员安排及注意事项等;调试方案要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调试结束后,必须提供完整的调试资料。 5.1.2 调试的主要项目和程序: 系统调试可以按以下项目和程序进行试验和调整: (1) 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 (2) 自动调节和监测系统的检验、调整和联动运行; (3) 防排烟系统的测定和调整。 5.2 操作工艺和调试要点 5.2.1 设备单机试运转及调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控防火、防排烟风阀(口)的手动、电动操作应灵活、可靠,信号输出要正确。在调试前所有的阀门均应开启。 5.2.2 通风空调系统风量的测定与平衡调试 空调系统风量的测定内容包括:测定总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以及各干、支风管 内风量和送(回)风口的风量等。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人: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重要消息:2018新版《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将从今天开始实施《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于2018年05月01日联合发布,2018年08月01日实施。 前言 ▼▼▼▼▼▼▼▼▼▼▼▼▼▼▼▼▼▼▼▼▼▼▼▼▼▼▼▼▼▼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上海市公安消防总队等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编制组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深入调研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情况,认真总结了火灾事故教训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工程应用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吸收了先进的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设计、监理、施工、产品制造、消防监督等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和符号,防烟系统设计,排烟系统设计,系统控制、系统施工,系统调试,系统验收和维护管理等。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消防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路69号,邮政编码:61003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防烟系统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自然通风设施 3.3 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3.4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 4 排烟系统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防烟分区 4.3 自然排烟设施 4.4 机械排烟设施 4.5 补风系统 4.6 排烟系统设计计算 5 系统控制 5.1 防烟系统 5.2 排烟系统 6 系统施工 6.1 一般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