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马工程版-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2.强制性

3.普遍性

三、国家权力的结构

1.国家功能性权力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2.国家层级性权力是国家在不同行政层级上的配置权力,主要中央与地方层级上的配置权力。

第二节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1.政体的涵义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阶级统治所采用的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的形式。

2.政体与国体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3.政体的选择

(1)影响政体的因素:国体,社会政治力量的要求,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国际环境(2)政体选择多样性

(3)~~~~~自主性

(4)~~灵活性和变异性

二、不同类型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君主制

君主制是指由一名君主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政体类型。世袭制

2.共和制

总体特征: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公社制

2.苏维埃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

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为了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对国家权力进行的划分与配置。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

1.单一制

是将国土按地域划分成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2.复合制

其一般特征室友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成员单位通过协议组成联合体。

(1)联邦制。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州,邦,省)通过制定并遵守统一的联邦宪法而形成的具有单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

(2)邦联制。是由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通过缔结条约分享部分国家主权而形成的松散的国家联合形式。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

一、国家机构的涵义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履行国家职能,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原则组建的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

国家机构基本特点:

(1)阶级性

(2)社会性

(3)实体性

(4)职权性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机构职位(首脑)

2.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行使立法权,制定、修改、中止和废除法律的国家机关。

3.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和通过的法律和法案,并且管理政治与社会事务及各行政职能部门机关事务的组织机关

4.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

一、西方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三权彼此平行分立,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掌握和行使

第四章政治民主

第一节政治民主的涵义

一、政治民主的概念

广义:泛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进行决定的社会活动机制。

狭义:即政治民主,主要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民主。

二、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1.民主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

2.民主具有阶级性

3.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

4.民主是普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第二节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第一,议会制度。议会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的核心机构和主要制度标志,它一般由通过选举产生并具有一定任期的议员组成,被视为民意的代表机构。

第二,选举制度。选举制度又称竞争性选举,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机制之一。第三,政党制度。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另一重要实现机制,是西方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要素。

具体原因:

一是工人运动及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

二是社会主义的压力和和影响。

三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

三、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专政,是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是对无产阶级和

其他劳动人民的专政。

局限性:

第一,私人资本和权势集团控制公共权力。

第二,促成政治短期行为,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

第三,高额成本,社会负担沉重。

第五章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一节政党的涵义和作用

二、政党的涵义和特征

政党的定义: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成员所组成,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和政策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展开政治活动的政治组织。

基本特征:

第一,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第二,政党是由阶级、阶层以及其他重要社会集团中政治上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有自己的组织个纪律。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第五,政党与政权联系紧密

三、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争取、团结和影响群众。

第二,集中阶级的意志

第三,培养政治骨干

第四,掌握、行使或影响国家权力。

第二节政党制度

二、政党制度的主要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类型

1.两党制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两个主要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

英国

第一,两党活动围绕下议院选举展开。

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原则。

美国

第一,两党竞争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

第二,两党组织结构松散。

第三,两党制以单人选区多数制为基础。

新变化:第一,政党存在的社会基础趋向一致

第二,立法与政策主张趋同

2.多党制

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多党并立,由在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执政的政党制度。

三类:

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3.一党制

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合法政党的政党制度。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共产党单独执政

第六章政治参与

第一节政治参与概述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定义为: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等行为。

基本特征:

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

第二,政治参与的内容与范围涉及公共政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公共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的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

第三,政治参与主要指实际行为,而不包括政治心理、态度、认知等主观因素。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

1.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

2.主动参与和被动参(动员参与)

3.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第一,促进公民政治素养的提高。

第二,推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第三,监督政治系统的运转

消极影响:骚乱,极端和盲目的参与,会大大削弱政府权威。

第二节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

一、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形式

1.投票表决

2.政治选举

3.合作行动

又称社团活动

4.个别接触

又称个人接触、政治接触或主动接触,是指公民出于个人原因,主动接触政府官员或其他公职人员,表达政治意愿,进而试图影响决策的行为。

二、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实质

1.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特征

(1)以资本实力为基础,表现出实质上的不平等

(2)利益取向的狭隘性

(3)政治参与以公民个人行动为主要形式

(4)政治参与的效果或影响力相当有限

2.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实质

它仍然只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前提下的政治参与。

第七章政治文化

第一节政治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一、文化与政治学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和观念文化三中基本形态。

狭义的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其中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我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

2.政治文化的概念

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形成关于政治生活的风俗习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自发的政治心理和自觉反映政治实践和政治关系的系统的政治意识。就是政治文化

(1)主体是一定社会成员

(2)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基础和以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

(3)长期积累

(4)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思想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政治文化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

第二,对现实政治思想的研究。

第三,对公民政治态度的研究。

第四,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第五,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关系的研究。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第二,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三,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第一,塑造和影响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第二,影响社会政治制度的创制、发展和变迁。第三,影响政治发展的道路和进程。

第二节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政治社会化则是指人从“自然人”“社会人”转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即人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获得有关政治的知识和规范,认识自己的政治角色、地位和责任,形成个人独特的政治人格与行为特征的过程。

二、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1.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

指人从出生到获得公民资格的时期,以家庭学校为途径,以直观、感性、形象的政治事务为学习对象,模仿学习

2.青年时期的~

人从获得公民资格到成年的阶段。学习政治思想,政治规范,形成政治人格。理论学习实践。

3.成年期的政治社会化

成年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期。社会实践活动,技能,完善政治人格。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家庭、学校、社会组织、大众传媒、政治实践

第八章政治发展

第一节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政治发展,是指国家政权体系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中进行的,以完善和巩固国家政权为核心,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的政治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政治发展。

第二,政治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第四,阶级斗争对政治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五,民主建设是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六,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影响政治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第二节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一、政治发展的动力

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植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之中,政治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一,人类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追求推动政治发展。

第二,阶级关系与阶级结构的变化推动政治发展。

第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政治发展。

第四,经济与社会全球性交往的发展影响和推动者各国政治的发展。

二、政治发展的途径

第一,政治革命

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以夺取国家政权为目标,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并以新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取代旧的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的激烈的政治变革。

新兴阶级,暴力

第二,政治变革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依据社会发展要求、变化了的社会矛盾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关系情况,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局部调整和改变政治关系、国家权力格局和社会利益关系,改进政治体制、健全政治功能、完善政治制度,以巩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

不同:

主体目标方式

三、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政治发展的基本任务就是创立和完善政治体系,使政治成为推动现实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积极途径。

政治稳定的三个特点:第一,政治有序,第二,政治有效,第三,持续发展,

辩证关系:一方面,政治发展构成政治稳定的基础

另一方面,政治稳定构成一定条件下政治发展的前提。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就是高举人民民主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四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内涵和性质

政治体制: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度运行的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政治体制改革组织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

1.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

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2.1980年8月《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3.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政治体制的概念。

4党的十三大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基础上,

5.党的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有机统一

2.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

第一,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水平大大提高。

第二,人民的各项基本民主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第三,社会主义法治更加健全。

第四,行政管理体制与政府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第五,干部人事支付成果丰硕。

第六,党政关系日趋科学规范。

第七,人权得到更加全面、真实和充分的尊重和保障。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总体要求: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四大原则:

一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二是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三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四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第三,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第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五,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第九章民族与宗教

第一节民族与宗教的涵义

一、民族的涵义与特征

第一,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

第二,民族一般具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

第三,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

第四,民族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

二、宗教的涵义与特征

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特征:第一,宗教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具有虚幻性。

第二,宗教是人们对“人间力量”超人间化的幻想,具有麻痹性。

第三,宗教是人们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反映,具有相对性。

三、民族与宗教问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转化。

1.民族压迫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阶级)

2.民族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也可能引发民族问题

3.民族问题既决定于现实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实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

核心是民族平等。

第二节当代世界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一、当代世界的民族问题

一是二战后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的冲击。

二是两极格局冷战的冲击。

三是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冷战格局的解体以及随之而来的新一轮全球化浪潮。

多面性,全球性

第一民族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

第二,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浪潮持续不断。第三,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紧密相关。

第四,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二、当代宗教问题

第一,宗教激进主义相当活跃,并引发一系列的宗教与政治问题。

第二,宗教之间冲突明显增加。

第三,借宗教之名有恃无恐推行霸权政治。

三、当代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的根源

第一,冷战体制的瓦解,客观上使长期被冷战格局抑制呢民族宗教矛盾得以释放。

第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一步扩大了南北国家发展上的差距。

第三,一些宗教力量试图利用冷战后留下的空间自己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新的世界发展趋势,扩大势力范围,追求自身的全球性扩展。

第四,西方国家插手民族宗教问题,借机干涉别国内政,谋取政治利益。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

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政治生活与政治科学 一、人类生活中的政治关系 1、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禽兽:没有谈政治的能力,以本能存在,不能用道德规范去约束,政治对其太高尚。 天使:没有谈政治的必要,其生存环境超越了政治,政治对其说太下贱。 人:为了规则,人有谈政治的可能与必要,人生存在世俗世界中,既有协调而又有排斥面,人们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这种利益具有排他性,会产生利益纷争,为了延续人类的种族和生存,就需要办法(政治、道德)去解决。 2、马克思对其命题的三个补充 ⒈社会性:把人看成政治动物,不能从抽象的人性去理解,而应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理解。★政治关系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事实。 ⒉历史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凝固、僵化地理解,而只能具体、历史地理解。 ★(宏观→人类)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就有也不永远存在下去,它是随国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而产生的具有严格意义的政治,会随着国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亡。 ★(微观→个体)政治社会化、政治入伍。 ⒊复杂性:把人看作政治动物,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而应综合、全面地理解。 ★从整个社会范围说,政治关系的表现可能是较为纯粹的,也可能是较为隐蔽的。 ★从主体承现者说,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政治关系,可能是直接的,但大量是间接的。 ★从实践活动说,个人认识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同他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与程度,可能是对应的,但也可能是有偏差的。 认识:深刻了解无知 参与:积极关心冷漠 二、政治生活的科学分析 1、政治学学科建构的论辨 政治学能够成为科学吗? 肯定答案:能像数学、物理一样作解释、预测。 否定答案:反对理由①政治行为的主观性 ②政治事件的非重复性,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③政治评判的价值倾向性 综合:政治学能成为科学。价值目标的提:客观根,价值目标的实现:客观条件,可以找到客观规律,但同时,政治必须考虑人的主观性、复杂性。 2、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定 ⑴道德(→天使)孔子:“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孟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⑵权力(→禽兽)韩非子:“术异则事异,事异则务变”、“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君无术则*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必不可一无,皆帝天之具也”。 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⑶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政治的“受动性”政治由经济决定。 ②政治的“能动性”为获得自身利益而介入政治,掌握运用公共权力,掌握政权,分享政权,向政权施压。

软件工程概论考试要点及备选试题

软件工程概论考试要点 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主要考学生的分析、设计与测试的能力 开卷形式可以带进考场的可以是教材和手写笔记,不可以用任何形式的打印稿和复印件 一、基本知识题 考试形式为填空形式,或文字说明形式 二、系统分析题 给出问题画出系统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的定义、加工说明、ER图 三、系统设计题 给出问题的数据流图,画出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给出问题,写出过程设计的程序流程图或PAD图 四、软件测试题 给出问题,进行墨盒测试的等价分类法和白盒测试的路径测试法 备选: 一、基本知识题:(20分) 填空题 1.在信息处理和计算机领域内,一般认为软件是 _程序____、_文档____ 和_ 数据____ 。 2.数据流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_数据的源点与终点____、数据流_____、加 工_____、数据文件_____。 3.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_逻辑____模型,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的主要组成部分。 4.划分模块时尽量做到__高内聚、低耦合______,保持模块的独立性,尽量使 用公共模块。 5.类的实例化是_对象_______。 6.将待开发的软件细化,分别估算每一个子任务所需要的开发工作量,然后将 它们加起来,将得到软件的总开发量。这种成本估算方法称为_自底向上_______。

7.如果一个模块被 n 个模块调用,其中直接的上级模块的个数是 m 个 ( m<=n )那么该模块的扇入数是 ____N_______ 个。 8.结构化设计以 __数据流图_________ 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 构。 9.面向对象分析的目的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进行___建模_______________ 。 10.一个进行学生成绩统计的模块其功能是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累加,然后求平 均值,则该模块的内聚性是 __________顺序内聚________ 。 11.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 __最初的投资费用______________ 所需的时间。 12.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提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 __软件废弃____为止 的整个时期。 13.曾被誉为“程序设计方法的革命”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使程序设计从 主要依赖于程序员个人的自由活动变成为有章可循的一门科学。 14.从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方法的又一次飞跃。 15.在单元测试时,需要为被测模块设计___测试用例_______。 判断题 1.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分析活动。(对) 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的源和终点进行详细定义。(错) 3.软件是指用程序设计语言(如PASCAL ,C,VISUAL BASIC 等)编写的程序,软件开发实际上就是编写程序代码。(错) 4.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性越弱越好。(对) 5.过程描述语言可以用于描述软件的系统结构。(错) 6.如果通过软件测试没有发现错误,则说明软件是正确的。(错) 7.快速原型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对) 8.模块化,信息隐藏,抽象和逐步求精的软件设计原则有助于得到高内聚,低耦合度的软件产品。(对) 9.集成测试主要由用户来完成。(错) 10.确认测试计划应该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制定(错)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笔记

简答题: 1.什么是软件? 答:软件是: (1)指令的集合(计算机程序),通过执行这些指令可以满足预期的特征、功能和性能需求。 (2)数据结构,使得程序可以合理利用信息。 (3)软件描述信息,它以硬拷贝和虚拟形式存在,用来描述程序操作和使用。 2.How do software characteristics differ from hardware characteristics? 软件的特性是如何不同硬件的特性? 答:(1)软件是设计开发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生产制造的(2)软件不会磨损,但会退化 (3)虽然整个工业向着基于构件的构造模式发展,然而大多数软件仍是根据实际的顾客需求定制的 3.What do people mean by the expression "software crisis"? 人们是怎样理解“软件危机”这个短语的?

答: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软件的需求。 (2)难以满足对已有的软件系统的维护需求。 软件危机出现的原因: (1)由于软件生产本身存在着复杂性 (2)与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有关 “软件工程”的概念用工程化的思想来克服软件危机。 4.What myths about software still exist ? 软件仍然存在着什么神话? 答:管理者的神话;用户的神话;开发者的神话。 简答题: 1.What are the three generic phas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软件工程的三个一般的阶段是? 答:定义阶段、开发阶段、维护阶段 (软件生存周期的三个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维护) 2.What are the names of the five levels of the SE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12章-马工程教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1.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2.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3.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要点: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 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4.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如果是以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必须有好的项目,同时也不能因此引起利率上涨。 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就会产生局限性和副作用:因利率上涨而导致原本可由社会进行的投资被放弃,即产生“挤出效应”,或者 因缺乏适当的投资支出的对象,而无法达到目的。 如果以减税的财政政策恢复经济或促进经济增长,也有局限性,即,企业找不到可以盈利的投资项目,就不会因减税而增加投资,从而无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1/ 2

5.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恢复或增长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各是什么? 答案要点:一是受限于经济中是否存在可盈利的投资项目,二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6.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要点:可以互相弥补单独使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时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避免或降低副作用。 2/ 2

马工程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软件工程课程论文

目录 1.学习目的 (2) 1.1用途 (2) 1.2要求 (2) 2.学习态度 (2) 3、学习内容 (3) 4、学习心得 (5) 5.自我评价 (6) 6.学习成果 (7)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1.学习目的 1.1用途 在本学期的软件工程课程中我们大略学习了软件的开发过程,需要哪些工具,具体建模模式和方法以及这些模型和方法是如何实现软件的某一功能的,让我们在脑海里形成了系统的关于软件开发的流程图,为今后的关于软件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为我们开发软件带来方便。通过这学期以来的学习,虽说课本中的很多内容仍不能清晰地理解掌握,但对于软件工程确实也有了更明晰系统的概念和理解,同时也在老师授课下对许多以前未所听闻的开发软件和开发方法如UML模型等有了初步的了解,深感这是一门博大精深而十分有用的学问,需要我们认真进一步地学习。 1.2要求 关于软件工程的学习,我对自己的要求是:①掌握老师课堂上指出的重点内容,并在课后通过各种手段作一定的深入了解。②认真记下重要的笔记,保证按时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并及时上交,同时检查自己是否仍有不懂的知识。③积极和同学讨论自己对于书本中一些方法、模型的理解和感受。④上课不旷课逃课,不迟到早退。 2.学习态度 在这个学期的《软件工程》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我的学习态度端正,从没有旷课逃课、请假、迟到早退等行为,上课认真记下老师讲过的重点知识的笔记,下课也和朋友讨论刚学的模型和方法如瀑布模式、增量模式、用例图的画法、活动图的作用等,受益良多。也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及时上交给老师检查。

但是有一点让我惭愧的是,我的课外阅读量太少,对软件的了解仍然有待加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并好好的运用在软件开发中。 3、学习内容 软件的定义: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和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要的数据,加上描述程序的操作和使用的文档。软件的特征:①软件有对硬件不可缺失的依赖。②软件有不同与硬件的生产流程。软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开发出来的。硬件生产的最大成本是复杂的制造工艺,而软件的最大成本则是分析与设计。③软件有不同与硬件的生命过程。包括:磨合期、正常使用期、老化期。 软件危机:①软件开发成本、进度失控。②软件质量不能获得有效保证。③软件不能满足用户应用需要。④软件可维护性差。 软件生存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到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弃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生存周期。软件的生存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软件定义期、软件开发期、运行维护期。 瀑布模式:是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其中的“瀑布”是对这个模式的形象表达,由山顶倾泻下来的水,自顶向下、逐渐细化。其特点是:线性化过程;分为分析、设计、编码、集成等几个阶段,并且各阶段逐级推进,不允许跨越。里程碑管理;阶段评审;文档驱动;简洁便于工程应用的线性化过程步骤,并可以通过里程碑管理机制而使项目进程量化。其明显的优点就是没个阶段结束前都要对所完成的阶段成果进行评审,这使得软件的错误能够在个阶段内尽早发现并尽早解决,总的来说瀑布模式具有良好的质量保证机制,有很强的生命力。 原型进化模式:对软件进行直接模拟或仿真,只需要分析用户的需求框架后进行原型创建,再根据用户的使用评价对原型系统进行逐步细化与完善,通过版本更新逐步满足用户对于软件的多方面需要。 增量模式:开发过程有三个任务域,分别是设计结构、开发构件和集成系统,它既有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又能适应用户需求变更,有利于质量的监控,并且各局部基于构件构造,有利于逐步构建与完善;由于先交付核心构件可利于降低

软件工程读书笔记

软件工程读书笔记 专业:软件工程硕士A班 学生姓名:丁浩宸 学号:13214020 二〇一④年八月

The impact of imperfect change rules on framework API evolution identification:an empirical study 实证研究:框架API更新辨别的不完善变化规则的影响 Wei Wu·Adrien Serveaux·Yann-Ga¨el Gu′eh′eneuc· Giuliano Antoniol 摘要:软件框架在持续更新。程序员保持他们的客户端代码更新很费时。而且不是所有的框架都有着更新的文档说明。因此许多处理方法被提出以减少没有更新文档的影响,这些方法依靠通过辨别软件两个发行版本的改变规则。但是这些改变规则是不完善的,即不是100%正确的。在我们的知识范围内,并没有展示这些非完善改变规则的可用性的实证研究。因此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个实验来评价非完善规则的影响。在实验中,实验人员必须在三个不同的发行版本中找到21处丢失了的方法的替换。三个版本分别依靠1)全部正确的改变规则,2)不完善的改变规则,3)无改变规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实验人员在三个不同的发行版本中找到的替换的精度有着显著差异。其中依赖全部正确的改变规则的结果精度是最高的,没有改变规则的精度是最低的,不完善的改变规则在两者中间。不完善改变规则和没有改变规则的精度差的效应值是巨大的,不完善改变规则和完全正确改变规则的精度差的效应值是适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框架API更新方法总结出的改变规则确实可以帮助开发者,即使这些规则并不是一直正确的。非完善改变规则可以帮助开发者在文档不可用时更新他们的代码,或者作为部分文档的补充。完全正确和不完善改变规律间适度的差异表明提高改变规则的精度依然可以帮助开发者。 关键词软件维护·可用性·框架API更新·变化规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极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保过!)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与客观存在: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 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1、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3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通识课程教案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通识课 教案 2017年11月

导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怎样学习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第一、二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明确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①西方经济学作为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微观经济学,二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重点研究家庭、企业等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旨在阐明各个微观经济主体如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做出各种理性选择,以谋求效用或利润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活动,着眼于国民经济的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国民经济总量包括总产量(或总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等。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稀缺条件下有效配置资源和分配财富,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或既定前提,该研究对象的确定经过了长期发展过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具体分为研究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二节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的方法论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两个方面。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从个人主义的自利和理性假设出发描述人类经济活动,阐述资源配置的机制和规律;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发展了一些研究经济问题的具体方法,特别是把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方法借用来研究经济问题,形成了研究经济问题的一些有用工具。这些方法包括演绎法、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边际分析等。 第三节阐述了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二要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三要精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的实践;四要正确看待

(完整版)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政治理论读书笔记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矗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形式,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阶级性和实践性是他的显著特点。 2,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物质的唯一特征,就是他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是一维的。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是

三维的。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实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2自觉的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有:改造自然界,变革社会关系,科学实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依赖于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意识依赖于意识的对象-客观存在,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但这种能动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与实事求是。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矗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辨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见解联系。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其他联

软件工程课程笔记

软件工程课程笔记 软件 ●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及任何与之有关的文档和数据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面向问题的4GL 文档 ●标准化 ●规范化 开发过程 ●依赖于开发人员的专业素养,脑力劳动,开发成本、进度很难估计,不可预料因素较多, 产品的不可见性,错误不可能完全剔除 使用过程 ●大量维护投入(纠错、完善、适应) 逻辑特性 ●不会磨损,但会老化 变更与错误影响范围具有扩大的效应 软件分类(基于开发过程):CASE工具软件、个人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软件、事务处理软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软件、实时软件 软件危机的表现 ●软件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 ●但是单纯增加人力,并不能提高生产力 ●随着人员的增加,组织、管理、协调成长突出问题 软件危机的产生原因 ●需求定义不完整、不精确,用户参与少 ●没有挖掘用户愿望 ●缺乏发型项目开发经验和项目组织经验 ●缺乏有力的方法学和工具支持 ●软件产品的特殊性:复杂,开发过程不可见,进度难以估计 开发模型: 瀑布型模型 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基于4GL技术的模型 变换模型 敏捷开发 组合模型

CASE工具及环境 软件工具:单一,不兼容 CASE:集成,协同 第3讲软件项目管理 对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过程、人员、产品、成本和进度等要素进行度量、分析、规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软件项目按照预订的成本、进度、质量要求顺利完成开发任务。 ●过程管理 过程定义和剪裁 软件项目计划 软件度量 软件项目的跟踪和监督 风险管理 ●人员管理 软件项目团队 纪律和激励机制 ●产品管理 软件需求管理 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度量(Metrics)是指对软件产品、软件开发过程或者资源的简单属性的定量描述 ●产品: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文档和程序 ●过程:与软件开发有关的各种活动,如软件设计等 ●资源: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支持,如人员、费用等 注意点 ●定量描述,而不是定性描述 ●简单属性无需参照其它属性便可直接获得定量描述。 软件测量(Measure)是对软件产品、软件开发过程和资源复杂属性的定量描述,它是简单属性度量值的函数,软件测量用于事后或实时状态,如软件可靠性 ●注意点 定量描述,而不是定性描述 复杂属性,不可直接获得、需要参照其它属性的度量值 估算(Estimation)对软件产品、软件开发过程和资源复杂度属性的定量描述,它是简单属性度量值的函数,软件估算用于事前,如软件开发成本 ●注意点 定量描述,而不是定性描述 复杂度,不可直接获得、需要参照其它属性的度量值 事前状态 可采用经验公式,可参考历史资料和数据。估算的结果一般用于签订合同、立项、指定

软件工程 期末复习笔记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笔记 胡丹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软件工程? 答:见作业 2.什么是参与者,角色? 答:所有参与到软件项目中的人员称为参与者。把项目或系统的一组职责称为角色。一个角色与一组任务联系在一起,且被派给一个参与者。一个参与者能充当多个角色。 3.系统和模型。系统指内部关联部分的集合。模型指系统的任何抽象。 4.软件工程开发活动:开发活动通过构造和验证应用域模型或系统模型处理复杂性问题,开发活动包括:需求获取、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实现、测试。 二.基本概念(2) 1.系统开发的主要内容集中在系统的3个不同模型上: 功能模型,在MUL中,使用用例图表示功能模型,以从用户观点描述系统功能。 对象模型,在MUL中,使用类图表示对象模型,使用对象、属性、关联和操作来描述系统的结构。 动态模型,在UML中,使用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表示动态模型,以描述系统的内部行为。 2.用例模型(功能模型) 2.1用例模型=用例文档+用例图 2.2用例间的关系:用例之间的关系关联(association )、包含(include)、扩展(extend)和泛化(generalization)这几种关系。 关系关联(association ):通信1.表示参与者用例之间进行通信。 2.不同的参与者可以访问相同的用例。 包含(include):把它所包含的用例行为作为自身行为的一部分。 扩展(extend):扩展用例被定义为基础用例的增量扩展。 基础用例提供扩展点以添加新的行为。 扩展用例提供插入片段以插入到基础用例的扩展点上泛化(generalization):继承 2.3 用例文档包括的内容:1.用例名。2.范围。 3.级别。 4.主要参与者。 5.涉众及其关注点。 6.前臵条件 7.后臵条件 8.主事件流 9.备用事件流。 3.类图(对象模型) 3.1类是面向对象系统组织结构的核心。对一组具有相同属性、操作、关系和语义的对象的抽象。包括名称部分(Name)、属性部分(Attribute)和操作部分(Operation)。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
题目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2014 年 11 月
《软件工程》课程总结
一、学习目标 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软件开发从项目确定到需求分析,再到概 要及详细设计、代码实现、开发后的软件测试这一完整软件开发过程。 学习上面提到的每一个步骤中完成任务的相关方法与工具。学完后应 初步具备管理整个软件开发完整流程的能力。提高软件的质量与生产 率,最终实现软件的社会化大生产。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 发出具有可修改性、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 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并且满足用户需求 的软件产品。 二、学习态度 这一学期的软件工程课就要进入尾声了,在复习理论知识的同 时,更需要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

在这学期的软件工程学习中,我从来没有迟到、早退以及旷课。 不过因为参加银行从业考试请了一次假。在这学期中,我每节课都是 按时上课,虽然我对软件、计算机这方面没有天赋,但是我尽量做到 认真听课,提醒自己不要开小差。听很多人说这是一门比较深奥的课 程,刚开始的时候我比较排斥这门课,但是老师讲的风趣幽默,慢慢 的我开始进入状态,上课认真做笔记,认真听讲。
三、学习内容 通过一学期软件工程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都不知道的 知识。现将所学课本外的知识总结如下:
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述 软件工程是工程化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论软件的开发者维护 者或软件项目管理者都将是软件工程的实践者,并都需要掌握与应用 软件工程方法。 1.1.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成分,是程序、数据、文档等诸 多元素的集合,需要有物理硬件的支持才能产生作用。是一系列按照 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 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 是软件的一部分。 1.2.软件危机(software crisis),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计 算机刚刚投入实际使用,软件设计往往只是为了一个特定的应用而在 指定的计算机上设计和编制,采用密切依赖于计算机的机器代码或汇 编语言,软件的规模比较小,文档资料通常也不存在,很少使用系统 化的开发方法,设计软件往往等同于编制程序,基本上是个人设计、 个人使用、个人操作、自给自足的私人化的软件生产方式。软件危机 主要表现在:软件开发费用和进度失控,生产出来的软件难以维护, 软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等。 1.3.软件工程是关于软件开发,使用与维护的工程方法学,并是 工程技术、工程管理与工程经济的有机综合。 1.4.结构化方法学是传统的主流方法学,以功能为基本元素,包

软件工程笔记完整版

.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 1.软件危机 (software crisis):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即“两低一高”问题:质量低、效率低、成本高。 软件危机也成为“软件萧条(depression)”或“软件困扰(afflication)” 2.软件危机主要表现 1)开发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 3)软件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滞后于硬件和计算机应用普及的趋势 3.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 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 a. 软件不同于硬件,是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 缺乏可见性 难于测试 管理和控制开发过程困难 不会因使用时间过长而被“用坏” 难以维护 b.软件不同于一般程序,规模庞大,而且程序复杂性随着程序规模的增加而呈指数上升 2)和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 a.对软件开发和维护有关的错误认识和作法 忽视软件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认为软件开发就是写程序 轻视软件维护 b. 对软件开发过程与方法的认识与应用 软件开发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编程占10-20%) 程序仅是完成软件配置的一个组成部分 软件开发方法要有利于软件维护 4.软件的特点 (1)软件是无形的(intangible) (2)软件副本的大批量生产轻而易举 (3)软件业是劳动密集型的 (4)一个没有经过充分训练的软件开发人员很容易编写出难以理解和修改的软件 (5)软件本身很容易修改。但由于它的复杂性,又很难正确地修改。 (6)软件不像其他的工业产品那样会因使用而磨损,随着反复修改,它的设计会逐渐退化 5.消除软件危机的途径 1)对计算机软件的正确认识 2)认识到软件开发不是个体劳动的神秘技巧,而是一种组织良好、管理严密、各类人员协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 1. 课程目标任务 ^ 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 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 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 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 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 ! 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 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 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 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 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 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 2. 基本要求 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 (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 (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 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 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6. 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 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 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 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政治学》读书笔记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是政治学的开山鼻祖。她第一次将政治学从其她学科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她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使政治学真正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体系。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著述就是一定历史背景的产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奴隶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危机,社会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很多原有城邦的统治岌岌可危。亚里士多德站在陆续兴起的中产阶级的立场,与其师柏拉图希图通过一种理想主义的极端“哲学王”的统治理想相反,希图通过对现实城邦的考察比较以一种调与的中庸的更为实际的途径去寻求优良城邦的建立与存续,首先将政治学从哲学伦理学里分野出来,以分科学的方式去研究国家的理论、政体的理论、法治的理论等等。 《政治学》一书中,亚氏以城邦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所谓“至善”的城邦。书中,首先就是对于理想城邦的探讨。全书分为八卷。第一卷应该就是一个序言。政治学应当从何处开始。什么就是城邦:一种追求至善的包含其她一切的共同体就就是城邦。亚里士多德从一开始就批评了一种谬论即认为治城邦如治家,家长、主人、政治家与君主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区别仅在于治理人数的不同而已。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治国与治家就是不一样的,家务管理者与政治家也就是不一样的。 从第二卷开始,亚氏开始讨论各种政体了。政体的研究也就是全书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准备考察,对于那些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说,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什么。”亚氏认为政治学就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所以要研究所谓的理想政体,更要考察现存的各种不同的政体。理想政体应当就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就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这种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中庸主义式的思想贯穿着全书的始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第二卷中亚氏开始了对其师柏拉图及其理想政体的强烈批判。她认为,“城邦的本质就就是许多分子的集合”,反对柏拉图整齐划一式的最理想的城邦组合形式。她还反对妻子财产共有等等柏拉图的共有制的思想。接下来,亚氏批判了柏拉图《法律篇》中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两种最坏政体形式的结合体—共与政体。在最后,亚氏还比较分析了斯巴达、克里特、迦太基等不同的政体形式,

湖南大学软件工程复试攻略

湖大201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一)复试由笔试和专业综合面试组成。复试总分分值240分,其中复试专业课100分,外语 听力测试20分,专业综合面试120分。 (二)复试笔试内容包括外语听力测试和复试专业课考试。 外语听力测试时间:3月23日下午14:00—14:30 复试专业课笔试时间:3月23日下午14:30—16:30 考试地点:南校区教学楼(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考生关注湖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 二年真题(2010.2011)+一年真题(2012回忆版)+笔记(复习目录、重点)——参考2012年 笔试部分 复试笔试只考软件工程,总共有5个大题重复一、二个吧。 作答时像政治,要点写上,再论述下。就算不会也尽量写满,把你背的东西,有关无关都写些上去,反正不能空(这样分高些) 英语听力 今年英语听力只有20分有单个听的(听一个答一个) 再就是听完一段对话、一段话再作答(去年的前面跟六级题型、难度差不多)。之后就是听力填单词,

填句子。最后是听一段话总结中心思想(有点专四的感觉——本人水平不高) 英语口语面试 敲门进后说hello ,…(去年我们的有一个黑人老师,还有一个本校老师)。作个自我介绍,老师问你几个问题,一般三个。黑人老师问了一个(我对长沙有什么看法,长沙有哪些地方好的?我当初就说天气较好,空气啥的不错,听不清时本校老师会提示或者会把关键词复述一遍), 另外那个本校老师问二个(经常会用网络做些什么事情?会不会经常说英语?我说My English is very poor)。 不要紧张,问的不会太难,而且老师也很和气,从头到尾都是微笑着问你。 专业面试 在复试面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细节,比如礼仪、着装等方面。(进门之前最好要先敲门,进了之后可以说:各位老师您们好?回答完问题要说谢谢老师)因为导师对考生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最终得分以及录取情况。在面试当天要注意个人仪表,可以不用穿得太高档,但是一定要整洁、整齐,不要给老师邋遢的感觉。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有自信,眼神不要游离(哪个老师问问题时最好把目光转向他--个人看法),同时要礼貌、谦和。面试结束离开考场时,要鞠躬向老师道别,可以提高印象分。 掌握面试时的沟通技巧。 第一,反应要迅速。第二,不要紧张。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说一点,不懂的地方尽量避开,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一开始就察觉到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就不要顺着老师的思路走,把老师引到你熟悉的领域去。第三,注意真实。可以多说自己比较优秀的一面,但是不要虚夸,回答要有理有据,用辩证的方法全面看待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