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播电视编导最重要的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编导最重要的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编导最重要的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编导最重要的名词解释

1.电影: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萤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

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

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

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

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

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

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

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

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

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

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

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

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

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

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

即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

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

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

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

所表现的内容明显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

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

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24.电影剧作:

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体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工作。

25.电影导演:

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物和总指导。

26.电影制片人:

指在电影生产,制作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资金,人员,物质材料等所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人。

27.电影摄影艺术:

以剧作为基础,以客观实体为对象,运用光学镜头,摄影机等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光学,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的处理,在荧幕上创作出可出现的,运动着的造型艺术形象。

28.肖像构图:

指人物特写或近景画面形式所构成的。

29.电影美术:

指为电影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的艺术创作。

30.造型语言:

艺术家用来构成视觉形象,体现创作构思的手段和技巧。

31.电影音乐:

专门为特定影片而创作而编配的音乐。

32.声画对位:

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涵义。

33.声音xx:

在时空动态中,声画匹配的声音构成方法。

34.类型电影:

按照外部形式和内在观念构成的模式进行摄制和观赏的影片。

35.意识流电影:

以意识流理解世界为宗旨,以意识流为人思维的经常模式,并以意识流的创作方法创作的电影。

36.主流电影:

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观念,具有稳定的票房保证,因而投资者肯投资的一类影片。

37.宽银幕电影:

是指比普通标准银幕更宽的电影统称。

38.数字电影:

是指电影摄影,放映和剪辑过程全部用数字格式统一起来的电影。

39.电影院线:

由电影发行者建立的电影院组织。

40.艺术:

被广泛认同,专业化水平发展很高的媒介表现手段。

41.艺术风格:

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

42.艺术形式:

指作品得以表现的内部结构和表现形式。

43.文艺批评:

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作家,文艺作品等所做的探讨,分析和评价。

44.艺术典型:

指以鲜明独特和丰富多彩的个别性,深刻的显示出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并达到较高艺术成就的艺术形象。

45.艺术欣赏:

是读者或观众主动接受艺术作品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活动。

46.艺术流派: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流派。

47.艺术冲动:

指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心理需要或动机,是艺术家在生活实践中由于某种事物的启发和激励而产生的强烈的创作愿望。

48.艺术技巧:

是艺术家提炼素材,揭示题材意义,安排作品结构,运用语言,线条,色彩等材料塑造形象,进行艺术传达的手段和能力。

49.艺术手法:

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思想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50.艺术思潮:

指在一定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所出现新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一种潮流。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填空题部分 1.一个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的统一。 2.党的新闻事业基本性质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3.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人民的监督。 4.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初台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5.对青少年中出现“追星现象”的批评属于:对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的监督。 6.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坚持党性原则。 7.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新闻事业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8.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着《新闻学》的作者是:1919年,徐宝璜。 9.中国古代邸报的主办和发行者是:地方政权派驻京城的机构。 10.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是及时又公开。 11.卫星进行信号传输是通过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 12.新闻与历史在表现手段上共同点是:纪实性与选择性的统一。 13.新闻价值实质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 14.微波频段通常指:频率从3GHZ到 30GHZ。 15.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 16.新闻通讯社是:国家通讯社。 17.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 18.人类早期信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力是:人类的社会交往。 19.新闻事业具备的特点政治性、反映社会生活、为经济基础服务。 20.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电影、书籍。 21.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22.“新闻自由”思想的发源地是:英国。 2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目前开办了:9套广播节目。 24.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 25.对新闻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 26.“有偿新闻”的含义是:谁出钱就报道谁,报道谁就向谁要钱。

电视编导试题—名词解释

1、电视空间:指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而认知,有别于现实的、虚构的视觉空间。 2、景别:指画面选取被摄体范围大小及主体在画面中占有面积大小。 3、摇镜头:指机位不动,摄像机借助云台、或身体,水平或垂直移动有摄像方式。 4、主观镜头:以画面中某一人物视线,去“目睹”事件进程。 5、组合编辑:编辑过程中,图像、声音和控制磁迹同时记录,形成一个完整节目。 6、运动摄像:指摄像机位置变化、距离变化或镜头光轴发生变化所采用拍摄方式称运动摄像。 7、推镜头:摄像机向主体推近或变焦使画框由远而近拍摄电视画面。 8、画面编辑:画面编辑是节目制作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镜头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对电视画面和声音进行有选择的转录。就是有机地、艺术地处理那些尚待加工的一个个片断镜头,把独立的镜头组成段落,再把段落汇集成完整的片子的过程。 另一种表述:将镜头素材进行挑选、整理、加工和组接,最终以声画形式表达内容的创作环节和操作过程。 9、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 10、镜头:指一段影片或录象带其上所记录的景物在空间或时间或时间上没有切断的痕迹。又指按动录制开关到关闭开关之间所拍摄的一段连续不断的画面。 11、电视节奏:指电视内容和形式的长短、起伏、轻重、缓急、张弛、动静等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与情节、形体动作、言语、运动、造型、长度、音响等有关。 12、造型性节奏:由画面造型中一切主体的运动以及镜头转换的速度而产生的节奏。 13、色温:当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的光谱成分一致时,就用绝对黑体这时的温度来表示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 14、间歇摇:在表现三个以上物体或事物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每一点时速度减慢或者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一个镜头中形成若干段落和间歇,构成一种间歇摇。 15、穿帮:指拍摄中与画面造型有关的各部门工作漏出破绽的现象。 16、非线性编辑:声画可进行任意组合,而无需从头开始按顺序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 17、电视时间:电视观众认可的.虚构的.有别与现实的时间。 (1) 电视放映时间(画面长度);(2) 画面表现事物的时间;(3)观众感受的时间. 18、无技巧组接:指只用切换的方式完成画面编辑的方法。 19、轴线:在镜头转换中,制约视觉变换范围的界线。人物的行动方向、视线方向或人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位置关系构成的一条无形的线。 又:被拍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 <1>、动作轴线:被摄主体运动的方向、路线或轨迹 “动作轴线”或“运动轴线”。 <2>、方向轴线:是由静止的单一主体到它对面支点间的直线。 <3>、关系轴线:是指两个以上静止主体,每两者之间的连接线,它涉及的是静态屏幕方向。 20、空镜头: 21、拉镜头:指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框由近而远与主体脱离的一种拍摄方法。用这种方法拍摄的镜头叫拉镜头。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组织学试题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组织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组织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行政组织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非正式组织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团体意识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20 世纪20 年代中期霍桑实验到30 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 年开始到1932 年结束,历时8 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着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需要层次论”机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 5 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帕森斯帕森斯:美国着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帕森斯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成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帕森斯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都面临适应、目标达成、内部整合和模式维持等四个基本问题,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透过决策阶层、管理阶层和技术阶层去完成. 9.“成熟一不成熟理论”“成熟—不成熟”理论是研究人的个性和组织关系的一种理论,美国的阿吉里斯认为,“成熟一不成熟理论”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有一个过程,就是从不成熟到成熟,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个性。10.棱柱模式理论是由里格斯创立的。里格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棱柱模式理论: 棱柱模式理论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11.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组织环境12.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内部环境13.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外部环境14.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关的策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 15.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行政组织结构16.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化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次化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17.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18.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组织的“组织的显结构”19.组织的“潜

《传播学教程》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

传播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活动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 息,是指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2、传播:传播学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视点将传播概念的定义为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3、系统:指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 体。 4、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之间、组织之间、世 代之间、文化之间等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便的隔阂,及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传播隔阂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 的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传播障碍是社会信息系统运行不畅的结果之一。 6、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既是社会科学,也是应用科 学。 7、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的生产中,精 神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 8、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是由人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 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文字、绘画、摄影等。这一系统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 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而对信息的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视、广播、计算机通信系统等。这些媒介,要求传播者和接收 者都必须使用机器。 4、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 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人类传播:人类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并由此发生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行为。 2、符号化(编码):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 号的活动。 3、符号解读(解码):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4、能指:也叫意符,指语言的声音形象。它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 对象事物的概念联系 5、所指:也叫意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 6、符号:是指能够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的事物。符号具 有的三个特征:一是代表事物的形式,而是被符号指涉的对象,三是对符号意义的解释 7、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 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容。人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意义。 8、情景意义:是由一系列情景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9、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 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多处的环境。 10、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是通过象征符来

广播电视编导最重要的名词解释

1.电影: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在萤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 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 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 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 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 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 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 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 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 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 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 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 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 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 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 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 即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 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 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

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 所表现的内容明显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 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 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24.电影剧作: 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体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工作。 25.电影导演: 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物和总指导。 26.电影制片人: 指在电影生产,制作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资金,人员,物质材料等所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人。 27.电影摄影艺术: 以剧作为基础,以客观实体为对象,运用光学镜头,摄影机等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光学,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的处理,在荧幕上创作出可出现的,运动着的造型艺术形象。 28.肖像构图: 指人物特写或近景画面形式所构成的。 29.电影美术:

编导文艺常识统考模拟真题完整版

编导文艺常识统考模拟 真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是我国文学批评 ”。他的《琵琶 ,犹抱琵琶半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它是我国第一部叙》合称“春秋三传”。 _____________。 的 。 1分,共40分。 ) 让·雷诺阿 C.维克斯皮尔伯格 ) 延安电视台 C.北京 ) B. D.绝密☆启用前

4.下列不属于第二代导演的是() A.蔡楚生 B.袁牧之 C.谢飞 D.费穆 世纪30年代,我国有“电影皇帝”之称的是() A.赵丹 B.金炎 C.金焰 D.谭鑫培 6.下列不属于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电影的是() A.《早春二月》 B.《祝福》 C.《林家铺子》 D.《城南旧事》 7.第三代导演水华的成名作是() A.《女篮五号》 B.《林家铺子》 C.《白毛女》 D.《青春之歌》 8.第四代导演黄蜀芹拍片讲究平民化,其1990年导演的电视剧()获得首届国际电视节金熊奖。 A.《人·鬼·情》 B.《敌营十八年》 C.《香魂女》 D.《围城》 9.下列不属于顾长卫导演的作品的是() A.《孔雀》 B.《最爱》 C.《孩子王》 D.《立春》 10.选出不属于第六代导演的人物() A.田壮壮 B.陆川 C.宁浩 D.管虎 11.下列属于张一白导演的电影的是() A.《杜拉拉升职记》 B.《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C.《我们俩》 D.《鬼子来了》 12.以下不属于王小帅导演的作品的是() A.《十七岁的单车》 B.《日照重庆》 C.《头发乱了》 D.《青红》 13.默片时代被称为中国第几代电影? A.第一代 B.第二代 C.第三代 D.第四代 14.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谁的作品? A.蔡楚生费穆 B.张石川郑正秋 C.蔡楚生郑君里 D.袁牧之郑君里 15.电影《三峡好人》获得()奖项 A.金狮奖 B.金球奖 C.金熊奖 D.金棕榈奖 16.下列电影由吕克·贝松执导的是() A.《阿凡达》 B.《精疲力尽》 C.《四百下》 D.《碧海蓝天》 17.下列不属于冯小刚的作品的是() A.《我不是潘金莲》 B.《甲方乙方》 C.《一九四二》 D.《私人订制》 18.世界纪录电影之父指的是美国导演() A.吕克·贝松 B.科波拉 C.弗拉哈迪 D.奥逊·威尔斯 19.美国“悬念片大师”指的是() A.弗拉哈迪 B.格里菲斯 C.希区柯克 D.奥逊·威尔斯 20.下列哪位导演在作品中大量使用长镜头? A.黑泽明 B.希区柯克 C.斯皮尔伯格 D.小津安二郎 21.中央电视台10频道是()频道 A.电视剧频道 B.记录频道 C.科教频道 D.综艺频道 22.《一条安达鲁狗》的导演是() A.费里尼 B.罗西里尼 C.沟口健二 D.布努埃尔 23.哪部电视剧标志着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开始? A.《火烧红莲寺》 B.《一口菜饼子》 C.《我爱我家》 D.《大宅门》 24.国内情景喜剧的巅峰之作指的是() A.《编辑部的故事》 B.《我爱我家》 C.《武林外传》 D.《渴望》 25.我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A.《歌女红牡丹》 B.《生死恨》 C.《祝福》 D.《难夫难妻》 26.中国第一部动画片是() A.《铁扇公主》 B.《猪八戒吃西瓜》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广播电视部分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部分名词解释 电视:电视(Television 、TV、Video)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传播工具,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 电视栏目:即把一些或一组题材内容、性质、功能目的,或形态相近的小节目纳入一个定期定时长的某时段中播出,并将这一定期、定时长播出的某时段冠以名称。这一冠名播出时段的节目被称为电视栏目。 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指电视台通过载有声音、图像的信号传播作品的节目。 电视频道:一个电视频道是物理或虚拟通道在其中一个电视台或电视网络的分支。例如,在北美,“通道2”是指广播或有线54至60兆赫频段,载频的NTSC模拟视频(残留边带)和59.75兆赫的模拟音频(调频),或55.31兆赫的55.25兆赫ATSC标准的数字。频道可以共享由很多不同的电视台或有线电视分布的地点和服务供应商渠道。 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开办有21套开路播出的电视节目,并开通一个高清晰度电视频道。这21个开路频道为CCTV-1综合频道、CCTV-2财经频道(原称“经济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CCTV-4中文国际频道(欧洲版)、CCTV-4中文国际频道(美洲版)、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7军事·农业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CCTV-9纪录频道、CCTV-9英文纪录频道、CCTV-10科教频道、CCTV11戏曲频道、CCTV-12社会与法频道、CCTV-13新闻频道、CCTV-14少儿频道、CCTV-15音乐频道、CCTV-22高清频道、网络电视台5+体育频道、CCTV-NEWS英语新闻频道、CCTV-E西班牙语国际频道、CCTV-F 法语国际频道、CCTV-A阿拉伯语国际频道和CCTV-P俄语国际频道,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开办了20多个数字电视付费频道和28个网络电视频道。 毛片:未经剪辑处理的电影胶片叫毛片,这应该是最早“毛片”一词的内容。现在未经技术处理过的摄影照片,或者出版中的文学作品初稿也采用这个名称。 片花:片花是指非节目开始时宣传节目的艺术AD,就是插播在片子中间的部分,包括NG镜头、幕后故事等。一般一个节目会有3个以上片花。比如百家讲坛每三五分中就出来一个带有解说性、提示性的片花。在电视节目的整体包装中,片花可以起到切换镜头、顺利实现转场的效果。 片头:即安排在电影、电视剧字幕前的一场戏,旨在引起观众对以后故事的兴趣。 片头通过一定的叙述或剪接精彩片段,以故事大致情节为主,穿插富有特色的内容片断,以吸引观众。 电视文学剧本:电视文学剧本是一种运用电视思维创造银幕形象的文学样式。是电视剧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进行艺术构思,并按照电视表现手法也称蒙太奇[1]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 电视文学剧本是电视艺术作品的基础,是为未来的电视作品绘制的蓝图。它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语言描写应立足于如何以更为明晰的视觉形象出现于屏幕。它有以下突出的艺术特点:可视性,即剧本要表现出鲜明的可视画面,有具体明确的造型表现力;剧本在结构上要有灵活性,要适合于镜头组合的蒙太奇艺术规律。此外,电视剧本,在写作时要简洁,不必详尽地交代过程,要有利于导演的实际拍摄。 微电影: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电视纪录片: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它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电视纪录片的特点有: 1、真实性。如同新闻等其他纪实类节目一样,真实性也是纪录片的生命。电视纪录片要求制作者在真实的基础或前提下,以真诚、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创作。

全国编导考试试题精选参考+河南编导考试试题

中国戏曲学院影视编导 初试是口试。 从两张照片中,任选一副,一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作个分析,编讲一个故事,用五分钟的时间说。考试一共六分钟。 复试是写影片分析《马背上的法庭》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笔试试题 观看电视散文《边城印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对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500字) 2、片子中出现了一个寻访者的形象,你认为他有什么作用?40)字)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面试试题 1.给你一些照片让你起名字。 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说的是什么? 3.四大名著是什么? 4.说出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五个。 5.水浒的军师是谁? 6.四书五经、诗经、红搂梦的有关知识。 7.贯口活应注意什么? 8.山东作家(近代)由谁?作品? 9.传统的东西为什么现代很多人喜欢?如孔子儒学等。 10.最近的茅盾文学奖的知识。 11.儒家思想有多少年的历史?为什么推崇、封杀呢? 12.中韩流行音乐有何区别?你对大长吟主题曲的风格有何看法?对填写的中文歌词有何看法? 浙江传媒 文艺编导笔试试题 一、电视片分析: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内容是关于《千手观音》的。 1、这是一档什么类型的节目?再列举两个以上的节目类型。 2、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 3、对访谈者采用的是什么景剐的镜头?为什么? 4、舞蹈属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还是时空艺术?它的艺术特征有哪些? 5、写一篇8百字的评论文章: 二、画面组合《千里走单骑》 1、体现了几对父子的感情? 2、有哪些感人之处? 3、片中出现了两个场景,是哪两个场景?跟人物有什么关系? 4、这个片子的主题。 5、复述这个片段的内容。 北京电影学院 07年公共事业管理(影视管理)专业招生考试题目 初试(笔试): 1.名词解释:蒙大奇.素描.白描.交响乐.长镜头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吉登斯提出) 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的客观事实,也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那件对应着的事实完全一致。 15、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的最基本的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的事实相符合的那种本质特性。 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实。 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的客观事实,但它不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 料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综合版) 一、选择题(*多为多选题,注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有可能在选择题中涉及): ①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P238) ②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与1922年底在上海创办。(P59) ③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P59) ④广播作为一项事业,是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的。(P60) ⑤1958年4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第一套3个频道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及黑白 摄像机,并于当天在生产厂家开路试播成功,李晓兰、莫瑄表演的小歌剧《姑嫂河边》首次被搬上了中国试验性电视屏幕。(P8) ⑥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始试验广播,当 晚播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广播。(P8-P9) ⑦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同年10月1日,北京、津、上海 三大城市进行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同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P9) ⑧电视制片人(普遍采用的方法)首先出现在1993年5月1日,当天的《东方时 空》首次出现制片人这一新词。(P408) ⑨1958年5月1号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诞生。 (P76) ⑩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 (了解)1962年2月14日,台湾地区第一个电视台--国立教育电视试验广播电台问世,1969年10月31日中国电视事业有限股份公司(中视)开播,首先推出连戏剧。1971年“华视’开播。台湾电视事业形成鼎足局面,三家公司均为商业电视体制。1984年5月起进入三个台的频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及所谓的“民主电视台”纷纷涌现,台湾电视进入了多元发展时期。1993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一家全岛性电视台—民间全民联合无线电视台。经过审议,1995年,第四家无限电台的筹办许可。民视于1997年6月正式开播运营。三家商业电视台垄断台湾地区无线电视的格局被打破。(P81-P83) (了解)香港电视台:1亚洲电视有线公司(ATV):前身为1957年5月成立的丽的呼声有限公司经营的里的电视台,为香港最早的电视台,初期为黑白有线电视英文台。 2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 3卫星电视台 4有线电视台 5传讯电视网 6凤凰卫视 7华侨娱乐电视(P88)

编导专业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汇总 1、主观镜头: 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一般用于拍摄晕眩效果或表现窥探。 2、xx: 距离摄像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3、景别: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寻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4、轴线: 轴线是在镜头的转换中制约视角变化范围的界线,摄像机要在假想轴线的一侧,即180°以内设置机位,以保证正确处理人或物体在画面中的方向。 5、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是导演根据剧本中所提供的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人物之间的矛盾纠结、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加上自己对剧本的理解来控制演员及摄影机的移动,更好的向观众表达内容和传递情感。 6、色调: 色调是彩色电影画面中总的色彩组织和配置,它往往以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一定的色彩倾向 7、焦距:

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定焦镜头又分为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和短焦镜头。 8、过渡曝光: 指由于光圈开得过大、底片的感光度太高或曝光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有时也因为闪光灯光线太强所导致的。 9、摇镜头: 指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或旋转等运动。 10、独白: 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对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 11、xx: 按照剧本创作的构思,把不同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悬念、舒缓等艺术效果,从而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片。 12、长镜头: 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地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 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5-10秒以上的镜头称为长镜头。

传播学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达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者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和语言,是任何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2.受众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对象,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在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受众是明确的,且人数较少。受众和传播者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两者的角色可以相互转化。而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多、杂、散、匿的特点。大众传播者和受众构成了社会传播的两级,两者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冲突的关系,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特色。 3.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媒介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传者,受者和广告商等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媒介环境,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感知世界,大众传媒用各种手段搭建起一种仿真环境,人们在这个仿真环境中生活。 媒介环境对新闻受众的人格的影响分为消极和积极的两反面。由于当今社会大众传播日益发达,个体对外部环境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介,因此,社会环境和很大程度上与媒介环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人们的社会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媒介影响,而且社会化的很多阶段都是在媒介环境中完成的。正因为这样,媒介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受众人格健康与否。媒介环境对受众人格也存在着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视暴力和电视色情方面。 4.把关人 把关人,又指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热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传播者先驱库尔特。卢因最先提出这个概念,传播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系统的个案研究。 5.[ 6.地球村: 麦克卢汉最早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从口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化阶段进入了脱离部落花阶段。而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广播;电视、卫星等传播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传遍全球,世界变成了一个村落,即所谓的地球村。 7.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拉着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中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取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过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具有影响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团体并有共同爱好和兴趣;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的信息。

广播电视编导名词解释合集

影视编导名词解释 1.蒙太奇 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结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进攻图、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一步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这种 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I 2.电影艺术 综合艺术的一种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 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同意的创作意图下,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 3.编导修养 编导修养包括:政治修养、新闻修养、编辑修养、采访修养、电视修养、知识修养、大众传媒修养、美学修养。 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是反法西斯抵抗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进步的电影工作者致力于民主改革的 要求。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新现实主义历史,一般从1945年R.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 的城市》算起,然而他的孕育期却早在真正时期便已经开始,并且渊源还可追溯到19世纪 末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新现实主义追求的是生活真实,要求表现意大利人民饱经战争的痛苦和生活中的苦难,谴责社会中的不公。这一电影学排在内容、题材方面有明显社会性。众所周知,欧美电影的内容大多数是虚构的,特别是美国好莱坞电影更是眼中地脱离现实。 但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一开始就十分坦率的毫不掩饰的去集中表现大战结束前后,意大 利的社会动向和民族悲剧,这在新现实主义的首都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之后,《游 击队》、《太阳仍然生气》、《偷自行车的人》、《擦皮鞋》、《罗马11时》、《希望之路》、《强盗》、他《艰辛的米》、《大地在波动》等影片中被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这些影片的内容题材几乎是在以往欧美影片中难以见到的,主人公也是清一色的系哦啊任务,包括神父、家庭主妇、农 民、失业工人和游民,无所不用。这本身就是西方电影中的一次创举 5.景别 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它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题在画面所占面积的大小。景别的大小通常由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及所使用镜头焦距的长短来决定 6.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表示片中角色观点的镜头。当角色扫视一场面,或在一场面中走动时,摄影机 代表角色的双眼,显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 7.超现实主义电影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以创作主张的 倡导者安德烈一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 对 8.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小说 家。江宁府(现江苏南京)人。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饱尝人世间的辛

2020年影视编导专业艺考考试内容

XX影视编导专业艺考考试内容 影视编导是一门与影视有关联的学科。重点是将艺术与技术的创新结合,具有较强策划与制作能力的影视,晚会以及各类综合活动编导人员。那么影视编导专业的艺考内容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和看看吧!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综合知识 (一)考试目的: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学习广播影视编导专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设立涵盖文学、艺术等文化知识在内的综合知识考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常识;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识记准确、表述清楚、卷面整洁。 (四)考核内容: 1.文学常识: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有: ①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②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③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 《诗经》、《楚辞》、《左传》、《史记》、“四书五经”、“三曹七子”、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八大家、三言二拍、四大名著、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冰心、丁玲、田汉、钱钟书、茅盾文学奖、新时期文学写作流派更替(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生代写作、80后写作)、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文艺复兴、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海明威、卡夫卡、一千零一夜、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等。 2.艺术常识:广播影视编导艺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文学因素以外,还吸收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等表现手段。因此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常识要有所了解。其中包括: ①音乐(声乐的分类、器乐的形式及其代表作、中外著名演唱家、演奏家、指挥家、作曲家、世界著名音乐作品、电影音乐等)。 ②舞蹈(舞蹈的种类和特点、国内外著名舞蹈家及其作品、舞蹈常用术语等)。 ③美术(绘画、书法、雕塑摄影等基本常识、代表人物、传世佳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