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审计

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审计

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审计
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审计

Circulation Economy

流通经济

https://www.sodocs.net/doc/f68584457.html, 2012年6月

081

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审计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 张婉君

摘 要:现代零售商店期末核算时,存货、利润等项目一般都涉及“进销差价”的审计问题,但我国现有会计制度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不少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不少问题。本文是作者在多年实务操作中总结自身及同行的一些实际审计经验,通过实际工作中的一个案例来简述对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实际审计程序。关键词:零售商店 商品进销差价 审计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a)-081-02零售商店的存在不仅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整个市场经济。零售商店的特点是,它是整个商品流转过程的最后阶段,通过从生产企业(或者批发企业)购进商品,然后以高于购进价的价格销售给集体或者个人,从中获取利润。我国有关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定:零售商店商品应按照实际零售价格核算,其实际购进价格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为其进销差价。每个月月末,售出商品的成本用该月销售额按照既定的商品“综合加成率”(也称“综合差价率”)计算。

基于零售商店具备进销次数频繁、经营复杂等特点,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各大零售商店的会计账簿中需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这一账户,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来核算其零售商品的进货价格与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1 审计的定义及目标

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对“审计”做出定义:“审计是一个系统化

过程,即通过客观的获取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以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并将结果传达给有关使用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其所编著的注册会计师职业细则中对审计工作这样定义:“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得知:(1)独立的、具有专业能力的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主体。(2)审计工作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3)审计工作所依据的是“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4)审计的目标:审计人员对“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符合程度进行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价。即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说明是否如实、恰当地反应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其结果以及与其有关的其他经济活动的真相,说明其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无误;审查被审计单位其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5)审计报告就是审计人员把审计结果传递给审计报告使用者。

2 审计“商品进销差价”时所含内容

2.1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核算内容

新的税制改革后,从构成来看,“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中的差额

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剔除了增值税额后的进销差价,另一部分是增值税税额。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为了清楚地反映企业的实际利润及所缴纳的税额,各大零售商店可以选择在“商品进销差价”的账户下设置“商品进销差价”(不含增值税)和“增值税销项税额”这两个二级明细账户。同时,我国商业会计规定“商品进销差价”这一账户的核算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即核算企业零售商品中含税销售价格与不含税购进价格之间的差额。其实际操作过程如下:

购进商品时,应该纳入贷方部分的项目主要包括:(1)未剔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销售价格和剔除增值税的进货价格之间的差额;(2)盘点商品时出现溢余而产生的差价金额;(3)因市场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商品调价而出现增值等产生的差价金额。

应该纳入借方部分的项目包括:(1)每月月末,已销商品按照存销比例结转的进销差价;(2)因商品短缺产生的差额;(3)因商品调价出现减值等原因发生的差额。因为该科目属于损益类账户,因此期末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表示期末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由此可以得出,“库存商品”账户经调整后就是“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对“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审计可以说就是对零售商店“库存商品”的审计。

在实际核算中采用“实际差价率法”虽然会导致工作量过大、违背库存商品的一些原则等缺点,但是,该方法可以纠正账面登记的进销差价数额与实际进销差价数额不一致的情况,对商店调整库存、销售收入是不可缺少的。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审计的难点在于零售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以及如何正确地结转成本。因此,一般的审计过程是:按照相关准则衡量零售商店确认其收入是否符合标准即合法性,同时也要审查该收入的真实性,尤其应该注意的是是否存在虚假销售的情况;而审计销售成本的结转要注意的是结转方法是否正确,前后所用方法是否统一等问题。

基于目前市场竞争的残酷性,零售商店所采取的多渠道进货、分销、代销等增加利润的办法,将导致不同时期的商品其进销差价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而,在实际核算中可以在会计年度末或者进销差价无法准确计算时,对商品进销差价的账面余额做出如下调整后,再采取“实际差价率法”进行核算,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综合差价率法”(综合加成率法)。

零售商店现有库存商品的预计售价总额通过将商店所有仓库商品的数量乘以既定售价得出。因此,在得出预计售价总额前,应该确定商店所有在库商品数量,库存商品的数量在会计核算中一般采用“实地盘点法”得到。

经过这样的调整,一方面不需要计算商品的进价总额,相应减少了工作量;同时,能够避免会计人员所造成的错误。2.2 关于零售商店商品进销差价的审计程序

由于零售商品的进销差价在会计科目中属于过渡性科目,这一

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

试谈企业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技巧 为提高效率和报告质量,人员应当凭借专业胜任能力和所掌握的证据做出正确判断,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准确地审查企业有无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为及其瞒报的金额。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几点企业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了解被单位基本情况,评价其内部控制 了解被单位情况。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宏观经济环境指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利率、汇率、财政、货币、税收、贸易政策等;行业情况指市场供求与竞争状况,经营的周期性或季节性、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经营风险、行业的环保、法规、会计惯例等情况;被单位内部情况主要包括所有者及其构成、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经管情况、财务情况、会计报表编报环境和适用的法规等。了解被单位情况有助于理解被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或发现某些异常情况:如经济不景气可能带来应收账款催收困难;社会技术进步可能导致企业产品落后、市场占有率减少、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或毛利率降低。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人员评估被单位财务报表有无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其是否存在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动机和可能性。 了解被单位基本情况后,还要进一步了解并评价其收入循环的内部控制。一个健全的收入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应包括销售业务授权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及岗位职责制度、会计记录控制制度、定期稽核制度等。人员应了解这些制度是否完善,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人员可以通过查阅以前年度的工作底稿、查阅被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询问经管当局、观察收入循环的实际工作过程、与有关知情人员讨论、查阅行业资料等多种方法了解被单位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二、进行分析性复核 在这里分析性复核是一个主要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分析性复核,可以发现企业有无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迹象。分析性复核不仅仅针对主营业务收入,还应包括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 1.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分析性复核。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①对主营业务收入与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主营业务收入在结构、单价上的变动,并分析变动是否合理。②分析本年度各月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情况,分析重大波动的原因。③计算本年度及各个月份的销售利润率,并与同期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原因。④计算本年度税负率(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流转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100%),并与同期和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原因。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单价明显偏低,某些月份收入非正常原因减少比较明显;销售利润额增加而纳税额反而减少,或者税负率同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下降的话,则极有可能企业有瞒报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为。 2.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要抓住三个环节:①分析比较同一产品历史同期的单位生产成本及其料、工、费比例结构,查明有无重大波动。②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成本总额,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金额,查明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③分析销售成本率,并与企业历史数据及同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看有无重大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 隐瞒收入的迹象也可通过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的分析性复核来揭露:因为如果企业隐瞒了

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报告二稿

服务收入专项审计 报告二稿 1 2020年4月19日

专项审计报告 ×××有限公司: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有限公司20××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及有关编制说明。 一、管理层的责任 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如实编制20××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有限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4)恰当界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具体范围。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有限公司20××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指引》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

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相关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相关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有限公司20××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已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有限公司在20××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 四、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 我们注意到如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编制说明第二所述,×××有限公司20××年度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 5 2020年4月19日

采购折扣的会计处理

浅谈“采购折扣”会计处理 2006-03-23 13:11:12来源:《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按照现行会计制度:企业采购商品,根据发票支付货款和各种费用、税金,按商品进货原价为购入商品的成本,如有采购折扣的,应扣除采购折扣。此项规定尽管符合国内商品购销活动中采购折扣方式的现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规定并未包括商品采购折扣全部内容。 采购折扣,按折扣的方式和性质可以分为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方式。商业折扣是指购货方批量进货时,要求销货方按零售价格打一个折扣而少支付的货款金额。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中,商业折扣是一种较常见的交易现象。现金折扣则是指在赊购条件下,企业因在折扣期间内偿付货款而按规定的折扣条件少付的货款金额。现阶段,商品交易中的现金折扣现象在我国还不常见,但可预料,与商业信用相联系的现金折扣现象,将在今后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中愈来愈多。 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虽然都表现为低于商品原价少付一部分货款,但二者在性质上和获取折扣的时间上还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是销货方为鼓励购货方多购商品,而给予购货方的利益,获取折扣的时间为成交当时;后者则是销货方为鼓励购货方及早清偿货款而给予购货方的利益,获取折扣的时间并非购销业务成交当时,而是双方规定的折扣期限内的某个付款日。因此,对采购折扣的会计核算,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商业折扣的会计处理。在商业条件下,购销双方在成交当时直接按照商品原价扣除折扣金额后的价格结算货款,这样,在组织商品购进业务的核算时,无需专设会计科目来核算金额,而直接以扣除折扣金额后的净值作为购入商品的入帐价格。因此,我们认为,现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对采购折扣的会计处理原则,仅符合了商品折扣这种情况,而未能覆盖现金折扣的特殊性。 (二)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在赊购条件下,商品采购成本的归集和商品验收入库的时间,与企业支付货款的时间一般会有一个间隔期。企业在购入商品时,已先行按照进货原价记帐归集了采购成本。以后,企业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按与销货方商定的折扣条件清偿货款并取得现金折扣,如果此时对该折扣金额仍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作冲减进货原价处理,那么就会给企业的帐务处理带来困难。例如: 商品购进时,先按进货原价记入“商品采购”帐户。商品验收入库时“库存商品”帐户以售价金额记帐,售价金额与进货原价之间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帐户。之后,企业在折扣期内付款取得现金折扣,如果按照商业企业制度规定的原则对该现金折扣金额进行帐务处

商品进销差价怎样核算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方法总结

商品进销差价怎样核算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方法总结 会计——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是商业企业核算存货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由于此差价没有实际意义,为了与原售价核算法的内涵一致,进一步将差价分为进销差价和进项税额进行明细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本科目。

(二)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商品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无论采用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 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虚构销售收入的审计案例分析 陈晨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市公司I公司指示其子公司c公司虚构销售收入以高估收入和资产的案例以及审计过程,并对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审计案例,虚构收入;舞弊;审计失败 一.案例介绍 C公司是I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该公司虚构收入,涉及了许多客户。在年末,这些虚构的收入都被归集到一个客户A公司的账户上,并且虚构的收入都被报在I公司的财务报表上向社会公众发布。具体过程如下: 2003年第-二季度初,I公司和C公司的总裁史密斯指示C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和销售经理怀特为现有的20名客户虚构了30万美元的收入。这砦客户并不知情。在明知这些销售是虚构的情况下,C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温纳仍然在账簿凭证中反映,并将报表呈报给I公司。这些虚构的销售报入对公众披露的报表中,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26万美元,高估净收益62%。 2003年第三季度,I公司和C公司又以同样的方法涉及50多个客户虚构收入97万美元,高估应收账款120万美元,高估销售收入100万美元,高估净收益325%。 2003年10月和11月,由于难以在涉及70个客户的情况下进行舞弊,以及考虑到即将进行的年度审计,史密斯指示C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冲销掉涉及120万美元虚构的销售收入,并只用一个客户来进行这些舞弊,即A公司。A公司是一家外国企业,并同意参与舞弊。2003年11月和12月,在史密斯的要求下,怀特虚构了12张销售发票,虚构收入总数达到了160万美元。在年底的报表中,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160万美元,高估净收益138%。 2004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的法定收入持续减少。C公司又以同样的方法虚构收入,2004年第一季度的报表,高估应收账款190万美元、收入30万美元、净收益56‰2004年第二季度的报表,高估应收账款240万美元、收入45万美元、净收益134%。 2lDOl5年1月,I公司的会计主管以及首席财务官发现了原先对A公司预先开单的销售是虚假的,并将这个结果向外部的咨询机构进行了报告。不久,I公司发布了公告说明C公司存在;--%f违规,2003年和加04年前两个季度的会计报表结果需要进行修正,预计将导致股东权益减少120万美元。在公告公布之后,I公司的股价从每股1.25美元跌到了0.5美元。随后I公司的股票被纳斯达克摘牌,并于2005年破产。 二.审计过程 在2003年12月到2004年2月的期间,I公司的独立审计人员对I公司和它的子公司执行了年度审计。作为审计的一部分,审计人员要求A公司提供截止至2003年11月30日的应收账款确认函。为了隐瞒舞弊,温纳为A公司准备了两份确认函(涉及到了2003年11月所开出的虚假发票),并让A公司的代表在确认函上签字并提交给审计人员,表明了A公司欠C公司85万美元。 另外,为了解释对A公司销售的显著增加,温纳告诉审计人员:C公司已经将加拿大的经销商从12个减少到了3个,其中一个就是A公司。 最后,就2003年的审计,温纳向外部审计人员签署了一份管理当局声明书,虚假的表明,C公司的财务报表遵循了公认会计准则。审计人员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三.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审计失败的案例,从t面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可以及时发现虚假销售,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核对运输原始凭证 由于C公司的这些虚构的销售涉及的产品从来没有被运输过,那么销售发票一定没有适当的运输凭证来支持。审计人员应该进行实质性测试,通常的做法是:以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的会计分录为起点,抽样选取若干笔业务,将其合计数与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发票副本进行比较核对。销售发票存根卜所列的单价,通常还要与经过批准的商品价日表核对,其金额小计和合计数也要重新计算。发票中所列示的商品的规格、数量和顾客名称等,则应与发运凭证进行比较核对。另外,还要审核顾客订货单和销售单中的同类数据。 由上面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可以看出,如果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这个程序进行测试,C公司如此巨大金额的虚构销售收入一定会被查出。而审计人员却很可能只是简单的核对了.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没有认真核对原始凭汪,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2.进一步进行应收账款函证 对于应收账款函证方面,审计人员没有保持应有的怀疑,也没有认真查证,很容易的被温纳说服了,没有查出舞弊行为。主要有一下几点失误: (1)选择被两证的应收账款的失误。审计人员要求A公司应收账款截止至2003年11月30日,即2003年会计年度资产负债表日的前一个月余额的确认函。众所周知,在年底之前获得的审计证据的效力比较低,很多交易、结算都是在年底进行的,而审计人员却要求截止到资产负债表Et的前一个月,这一要求显然有很大漏洞。C公司在2003年的11月和12月大量的虚构对A公司的销售收入,而审计人员却只要求查证到I1月份的应收账款,这样12月份的虚构销售就没有被查到,这也是导致最终的审计失败的原因之一。 (2)没有商接获取函证。审计证据,尤其是函证,外部的直接的证据效力更强。C公司的审计人员却只接收到了温纳准备的确认函,即被温纳说服那些交易是真实的,缺少应有的职?Ik怀疑,甚至连正常的怀疑态度都没有。如果审计人员能够对温纳提供的确认函进行进一步查证,那么很可能查出对A公司的销售是虚构的,揭露舞弊。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P?库利南等著,宋建波等译,《美国证监会审计案例精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2]PaulJSobel:AuditorsPJskM&11agen3entGuide:InsegratingAuditingandEEM. 钋m舢usme草豁_.177? 中国经贸-u¨。 万方数据

销售收入审计报告

#@#@@#股份有限公司 经营性审计报告 (2011-2012年度) 报告接收人 (下述名单为审计监察部提出,若管理层认为其他人也需得到此份报告,请在下面空格 处填列,审计监察部将会转交给相应部门及负责人) 审计目录 一、审计结论及建 议 ............................................................................. (3) 一)审计结 论 ............................................................................. (3) 二)审计建 议 ............................................................................. (4) 二、公司概况、组织结构及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及执行情况 (4) 一)公司概 况 ............................................................................. (4) 二)组织结 构 ............................................................................. (5) 三)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及执行情 况 (5) 1、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情 况 (5) 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 况 (6) 3、存货管理及流程抽查情 况 (7) 4、融资租赁业务流程抽查情况 .................................................. 7 5、资金支付审批流程抽查情况 .................................................. 8 三、预算执行和绩效考核情 况 (9) 一)2011年至2012年公司预算考核情况 (9) 二)各部门2011年收入、利润完成情况 (9) 三)各部门2012年收入、利润完成情况 (10) 四)绩效考 核 ............................................................................. (10) 四、项目管理情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企业,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对于正确计算库存商品的真实价值和计算企业经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应按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核算要求,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方法有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分类(组)差价率计算法和实际差价率计算法三种。(一)综合差价率计算法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根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存、销比例,平均分摊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其具体计算步骤是:1.计算综合平均差价率。用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余额除以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加“库存商品”账户月末余额之和,其计算公式为:综合差价率(含税)=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100% 2.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用综合差价率乘本月已销售的商品总额,其计算公式为: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含税)=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综合差价率3.根据计算出来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作会计处理: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商品销售成本×××由于商品进销差价中包含有增值税,在分摊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后,企业平时结转的含税的售价成本就被调

整为不含税的实际成本,仍然是传统的售价成本核算方法,并符合增值税的核算要求。在正常情况下,本月已销商品总额按“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计算,但如企业有商品转批、折价销售等情况,因其价格不同,应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计算。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各月之间如果比较平衡,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但为了真实地反映库存商品和销售商品的进销差价,正确核算盈亏,年末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调整。例:某企业本月末零售商品有关计算分摊进销差价资料如图下表:商品进销差价分摊资料表单位:元营业组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本月“商品销售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百货文具针织服装36 000 46 800 137 700 174 750 84 000 126 000 480 000 524 250 156 000 234 000 540 000 640 750 合计395 250 1 214 250 1570 750 按上列资料计算该企业本月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综合差价率(含税)=395250/(1214250+1570750)×100% =14.19%已销商品进销差价=1 570 750×14.19%=222 889.42(元) 用综合差价率计算法计算简便,但不适宜经营品种繁多的企业。因为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不一,每期各种商品销售比重又不尽相同,容易出现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影响商品销售毛利及库存商品价值的正确性。特别是一些价格上下浮动商品,更不适用。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相关内容:

审计案例选集200篇

目录索引 一、收入方面问题 转移、隐瞒运输收入、代办业务收入、劳务费管理费等其他业务收入,转移、隐瞒、少计营业外收入(包括固资清理收入)。未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归属“五”类,利息收入归属“二”类。 二、成本费用方面问题 挤列、虚列、多计或超支挂帐、少计成本费用(包括营业外支出),应冲而未冲成本费用,无依据提取劳务费、手续费。未按规定核算大修费用。内部收费和提取专项资金年终结余挂帐。利息收入未列财务费用。 (一)多计成本费用 (二)少冲成本费用 (三)少计成本费用 三、资产方面问题 资产(不含投资、在建工程)核算和管理不规范,工程完工未及时入固,无计划购置固定资产,固资折旧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不正确,递延资产计列手续不全,三年以上未收回债权、长期无收益投资等不良资产。 (一)固定资产 (二)债权资产 (三)其他资产 四、负债方面问题 负债包括应付福利费。负债清理不及时。 五、利润、权益方面问题 转移、隐瞒利润,未按权责发生制核算收支用或收支不配比影响损益真实性,利润分配不正确。权益类各项核算不规范。 六、投资方面问题

投资手续不完备、核算不规范,未按权益法核算控股投资,投资清理不及时,投资损失。长期投资无收益归属在“三”类。 七、基建、更改工程方面问题 基建、更改项目超计划,虚报工程量和完工。挤列建管费。工程节余处理不当。 八、工资等消费基金方面问题 无依据计提、计列工资,未通过“应付工资”科目发放工资,工资统计不完整,乱发奖金、劳务费、津贴和实物,非劳资部门管理、存放工资。 九、专项业务方面问题 凡以下业务部门发生的问题归属此类。虽在以下部门发生,但不属于该专项业务的归属在其他类别。 (一)资金结算中心 (二)代收款中心 (三)车辆处 (四)工务部门 (五)多经部门 (六)保价办 (七)自备车 十、其他方面问题 (一)会计基础 (二)税收 (三)小金库、帐外资金问题 (四)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 (五)专项基金、经费 挤占、挪用、截留建设基金、教育经费,养老保险基金、住房基金管理核算不规范。截留罚没收入款 (六)其他 未及时上缴应缴部款,未执行审计决定,经营手续不全。

销售与收入循环审计案例

销货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 案例一大为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审计案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审计中,销售收入的认定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成果的真实与否,众多的会计舞弊行为发生在销售收入的虚构上。本案例将重点研究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销售业务中可能出现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销售业务审计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学习本案例,学员可了解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及其测试过程,明确该业务所存在的主要会计舞弊形式,掌握其审核程序与方法,以及审计调整的过程和结果。 二、案例背景及过程 (一)背景 华康会计师事务所自1998年开始接受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委托,对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双方已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华康会计师事务所派出以郑洁为项目组长,以李芳、张同、刘欣为组员的项目组,于2002年2月15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大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5月24日,由G投资公司、F电器集团和K咨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金为40亿元人民币,1998年5月2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A股,并于次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电视机的生产与销售;大型制冷设备生产加工、销售;高科技产业投资,高科技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销及相关技术服务。该公司自上市后,市场表现良好,股价一直高位运行,近三年平均每股净收益均在0.50元以上。 2001年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未审数):净利润1 623万元,每股净利润0.56元,净资产收益率4.5%,销售收人51 400万元,应收账款2 100万元,总资产99 000万元,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63 100万元,资产负债率36.26%。 该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称<公司法>)的要求,设有董事会、监事会。在职能科室中设有审计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得到了该公司内部审计的协助,尤其是中期测试较多地依赖了内部审计提供的资料。 在编制审计计划时,郑洁根据以往对该公司重要性水平的控制,对销售收入的重要性水平定为5万元。根据分工,审计人员刘欣负责销售收入的审计测试与取证工作。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审计人员刘欣对销售业务分别进行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1.对销售与收款环节进行控制测试 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刘欣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了控制测试。审计人员首先通过使用调查表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调查了解,调查表见表2—1。初步认为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可信性。运用抽查凭证法、实地考察法等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控制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 刘欣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样本进行检查。销售发票是非常重要的原始凭证,是向顾客收取货款、登记有关销售账户和应收款总账和明细账的依据。刘欣在选取样本之前,首先检查了发票上的存根是否完整,并从发票日期判断是否按顺序开具发票。随机抽取发票进行检查,测试过程记录.见表2—2

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概述 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特点 1、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4、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适用性及步骤 售价金额核算法主要适用于零售企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把大量按各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售价金额核算法适应了这种管理体制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商品零售企业的销售毛利控制,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在实务中的运用,一般是如下这样的: 一、实行实物负责制。划分实物负责小组,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商品的购进、销售、调拨、调价、削价、缺溢等建立相关的手续制度。 二、建立会计二级核算体系。划分二级核算单位,按实物负责小组设置库存商品和商品进销差价明细分类账,按售价金额核算商品的进、销、存。 三、执行规范的商品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商品全面盘点、帐实核对,如遇实物负责人调动、商品调价应进行临时盘点

审计案例例10(收入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综合练习1: ABC会计师事务所指派X注册会计师对Y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X注册会计师于2004年初对Y公司2003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初步了解到,Y公司2003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组织架构与2002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Y公司2003年度利润表和2002年度利

师拟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请对资料一进行分析后,指出利润表中的异常波动项目;对资料二进行分析后,指出需重点审计的营业费用项目。 (2)在对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X注册会计师拟实施分析程序,请列出对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的内容。

【参考答案】 要求(1):利润表的异常波动项目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需重点审计的营业费用项目为产品质量保证费用。 要求(2):X注册会计师应实施以下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程序控制程序: ①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化情况; ②分析比较本年度各月各种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情况; ③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同类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 ④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重要客户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的变化情况。

分析程序综合练习2: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签署销售合同,结合库存情况备货,委托货运公司送货,安装验收,根据安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注册会计师于2003年初对X公司200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解,X 公司2002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架构与2001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资料一:X公司2002年度未审利润表及2001年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其二是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商业主要的就是进价,工资劳务,房租水电,商业相对工业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 第一账户设置 1. 物资采购 2. 库存商品 3. 商品进销差价:属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商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其贷方登记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其他因素增加的差额,借方登记售价小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已销售商品实现的差价,余额表示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 4. 营业费用:核算商业企业在购进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的商业企业,其核算内容也包含在营业费用中. 5. 主营业务收入 6. 主营业务成本 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批发商品核算 核算方法:数量进价金额核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以第一种方法为例,第二种方在零售商品核算内容中详细介绍. A.购进商品 [例1] 某商业企业向本市新海内衣厂购进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单价86元,计86 000元;进项税率17%,计14 620元。价税合计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达,并验收入库。货款以转账支票支付。财会部门根据仓库交来的“收货单”和供货单位的“专用发票”以及转账支票存根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同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如果商品验收入库和支付货款不是同时进行的,有两种情况: 1.支付货款,商品未到,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达后,验收入库,再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2.商品验收入库,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则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应付票据——商业汇票 100 620 同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商品进销差价

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是商业企业核算存货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含税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由于此差价没有实际意义,为了与原售价核算法的内涵一致,进一步将差价分为进销差价和进项税额进行明细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 三、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贷: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差额) (二)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月末余额+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委托加工是商品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桑普进销差价。企业无论采用当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还是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商品进销差价,均应在年度终了,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四、本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商品进销差价。 五、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进项差价)是指售价(或码价)与含税进价之间的差额,这样一来使该明细科目核算内容与增值税实行前的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内容一致,但不符合增值税是价外税的本质要求。另外发行企业以售价或码价核算采购的商品,商品的进价不再进行核算,为了克上述核算存在的问题,建议: 将商品进销差价分为含税进销差价与销项税额两个明细科目核算。商品进销差价是不含税售价与不含税进价的差额,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是商品的销项税额。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和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的期末分摊:本月进销差价率=月末进销差价科目余额/[不含税销售收入+库存商品/(1+17%)], 本月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本月不含税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年终决算前应对各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一次核实调整,根据商品盘存表上出版物的售价或码价,与库存商品科目余额进行比较,剔出盘盈盘亏因素后的差额为多转或少转的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 本月已销售商品应分摊商品进销差价(销项税额)=本月不含税销售收入*17%。

商品进销存核算办法

商品进销存核算办法 、商品购进、销售、储存环节 (一)商品购进 购进商品时,由配送开具调拔单及增值税发票,各仓库接收,经物价核算部确认零售价格及差价后验收并开具验收单(一式五份),财务一并入帐。 1、采用支票等结算方式 借:库存商品 __**商品 借: 应交税金 __进项税 贷: 银行存款 2、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方式 借:库存商品 __**商品 借: 应交税金 __进项税 借:经营费用 -- 运杂费 贷: 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进货费用) 3、对方己开具发票但暂不付款 借: 库存商品 __** 商品 借: 应交税金 __进项税 贷 : 应付帐款 __**** 4、与所属公司转帐(有增值税发票的) 借: 库存商品 __** 商品

借: 应交税金 __进项税 贷:与所属往来 __**** 5、购进商品未付款未出具增值税发票的 借: 库存商品 __** 商品 借: 其他应收款 __进项税 贷: 应付帐款 __**** (二)商品销售 1 、商品由仓库调入柜组,柜组按零售价核算。柜组在认可零售价格及差价后验收并开具验收单(一式五份)财务一并入帐。 借: 库存商品(零售价)__** 商品 贷: 库存商品(不含税价)__** 商品 贷: 商品进销差价 __** 商品 2、销售商品 (1)根据柜台当日日销情况,做商品日报表(一式三份)计商品销售收入,每日输入微机销售明细(数量。金额)月末进行帐实盘存 借: 现金(或应收帐款 __****) 贷: 商品销售收入(不含税) 贷: 应交税金 __销项税 注: 销项税额 =商品销售总额 \1.17*17% (2)客户用现金或支票兑换财务自制购物券在商场消

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

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 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商品售价60元,进价40元,则20元就是他们的进销差价。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 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 分摊的进销差价科目贷方发生额 上述所称“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月度终了,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可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采用上月的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已销商品应负担的进销差价,并应于年度终了,对商品的进销差价进行核实调整。 编辑本段案例 例:某小企业月末“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为248788元,“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566500元,本月商品销售额(不含税)为588000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如下: 差价率=248788÷(566500+588000)×100%=21.54%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588000×21.54%=126655(元) ①平时按商品售价结转成本的企业,月终将计算出的本月应分摊已销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冲减多转销售成本和已实现差价,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商品进销差价126655 贷:主营业务成本126655 ②平时不随商品销售结转成本企业,月终应同时核销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和结转成本,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461345 商品进销差价126655 贷:库存商品588000 例:某商场2005年5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10000元,售价总额为120000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0000元,售价总额为80000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30000元。有关计算如下: 进销差价率=(10000+10000)/(120000+80000)×100%=10%

“从青风公司审计案例看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说明书

“从青风公司审计案例看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说明书 一、本案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案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于:本案例旨在引导学员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及总体经济环境,并运用分析程序确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领域,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风险评估程序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同时引导学员进一步理解“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相关内部控制以及收入确认的支持性证据、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点、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等重要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二、案例讨论的准备工作 为了有效实现本案例目标,学员应该具备下列相关知识背景: 1、理论背景 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点;风险评估程序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重要性;将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审计程序。 2、行业背景 2011年整个风电行业在数年的狂飙突进之后步入拐点,由于风电产能过剩,加之安全事故频发;在政策层面,在国家一系列调控措施后,开始有意识放缓风电产业的发展步伐。随着国家对风电项目审批门槛的收紧,2011年国内风电发展步伐骤然减速。在国家政策的威力下,投资过热的风电行业明显降温。与此同时,盲目上马还带来了风电并网、风机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首先,风电的“超速”发展遭遇并网难题。目前电网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瓶颈,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其次,竞争加剧风机质量堪忧。近些年来,很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纷纷上马风电项目,使得风电整机制造企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风电机组价格正一年下一个台阶,这必然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再次,国家新政令风电行业利润下降,经营压力增大。新政出台后,风机制造企业业绩下滑、资金流趋紧、毛利下降等问题也显现出来。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程序表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程序表 产品销售收入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1 审计程序执行情 形讲明 工作底稿 索引号 1.取得或编制销售收入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 2.实施分析性复核,就专门业务或重大波动,进行调查并询咨询被审计企业(1)比较年度内各月(或按季)要紧产品销售收入波动情形,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专门,有无专门业务和重大波动。 (2)将本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与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或被审计企业的年度打算)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收入有无专门波动。 (3)按照产品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业或被审计企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和审计人员把握的有关资料,测算被 审计企业账面反映的产品销售收入是否合理。 3.检查被审计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是否恰当。 (1)被审计企业采纳交款提货结算方式,检查企业是否在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的权益,发票和提货单已交付对方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有无扣压结 算凭证,将当年收入转入下年入账,或者虚记收入、开假发票、虚列购货单位,而将当年未实现的收入转为收入记账,在下年予以冲销的现象。 (2)被审计企业采纳预收账款销售方式,检查企业是否在收到货款,产品差不多发出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有无将已收货款不入账转为下年收入,或开 具假出库凭证,虚增收入。 (3)被审计企业采纳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检查企业是否在发货并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检查发货运单是否真实,托收承付结算回单是否正确。 (4)被审计企业采纳托付其他单位代销方式,检查有无产品未销售,编制假代销清单,虚增本期收入的现象。 (5)被审计企业采纳分期收款结算方式,检查本期是否收到价款,查明合同约定的本期应收款日期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收入少入账或收入 缓入账的现象。 (6)被审计企业托付代理出口,实行代理制方式,检查代办运单和银行交款单是否真实,有无内外勾结,出具假运单或假银行交款单的情形。 (7)被审计企业长期工程合同的收入,审计人员应当从合同入手,检查工程完工的程度,检查收入的运算、确认方法是否符合规定,并核对应计收入与 实际收入是否一致,检查有无随意确认收入,虚增或虚减本期收入的情形。4.抽查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抽查有关销售发票与合同、货运单等相核对,追查至记账凭证、明细账,检查销售收入的记录是否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