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现状

心房颤动(本文以下简称房颤)作为一个古老的心律失常,最早发现于1909年[1]。国外资料显示,在一般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在1%左右,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2]。时至21世纪的今天,全球范围内房颤的发病率也在日趋上升,这可能是因为医疗手段的进步使许多本来致命性的疾病现在得以存活,全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造成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而且,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状态也都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3,4]。著名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这样说道:时至今日,房颤已经是一种患病率日趋增高的“流行病”[5]。房颤对于人群死亡率的影响显著,而且可能出现众多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再加上房颤的住院率与日俱增,以及房颤的致残率增加,都将显著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可以认为,房颤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威胁整个人类的疾病。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拥有自己的房颤流行病学资料对制定房颤的整体控制方案至关重要,由胡大一等牵头的首次大规模中国房颤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于2003年底完成,并于2004年初将部分统计结果公开发表[12]。现将资料汇报如下:

本次研究对14个自然人群的29079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房颤患病人数为224人.房颤患病率为0.77%,根据中国1990年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患病率为0.61%。其中房颤患病率按年龄

和性别分组见表40-1。其中各年龄组之间比较P<0.001,男性人群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9%VS0.7%,P=0.013)。

表40-1 中国性别年龄别房颤患病率

男性女性合计

年龄组

n N % n N % n N % 30—0 1904 0 0 2640 0 0 4544 0 40—10 3684 0.27 8 4395 0.18 18 8079 0.2 50—19 3819 0.50 24 4347 0.55 43 8166 0.5 60—41 2843 1.44 34 3037 1.12 75 5880 1.3 70—41 1149 3.57 25 967 2.59 66 2116 3.1 80—12 159 7.55 10 135 7.41 22 294 7.5 合计123 13558 0.91 101 15521 0.65 224 29079 0.77

注:n为各房颤患病人数,N为调查人数,%为在该年龄组中的患病率

房颤患病率按病因分类,结合年龄分组结果如表40-2,按发病时间分类结果如表40-3。结果显示,非瓣膜型房颤患病率明显高于瓣膜型房颤和孤立性房颤(P<0.01),持续性房颤患病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P=0.03)。在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和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

表40-2 中国房颤患病率病因分类及年龄分组情况

年龄瓣膜型非瓣膜型孤立性合计

n % n % n % n N 30—0 0 0 0 0 0 0 4544 40— 6 0.07 7 0.09 5 0.06 18 8079 50—15 0.18 15 0.18 13 0.15 43 8166 60— 5 0.08 54 0.92 16 0.27 75 5880 70— 2 0.09 53 2.50 11 0.52 66 2116 80— 1 0.34 17 5.78 4 1.36 22 294 合计29 0.10 146 0.50 49 0.17 224 29079

注:N为房颤人数,%为各类型房颤在相应年龄组中的患病率

表40-3 中国房颤患病率发病时间分类及年龄组情况

阵发性持续性合计年龄

N % N % n N % 30—0 0 0 0 0 4544 0

40—9 0.11 9 0.11 18 8079 0.2 50—15 0.18 28 0.34 43 8116 0.5 60—28 0.48 47 0.80 75 5880 1.3 70—22 1.04 44 2.08 66 2116 3.1 80— 2 0.68 20 6.80 22 294 7.5 合计76 0.26 148 0.51 224 29079 0.77

注:n为各房颤患病人数,N为调查人数,%为在该年龄组中的患病率

本次流行病学研究中,高血压病人中房颤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病人中房颤的患病率为(1. 16%vs0.55%,P<0.01)。

本次调查中224例患房颤病人的服药情况见表40-4:

表40-4 中国房颤病人服药情况

药物种类从不服用

偶尔服用

(<3日/周)

经常服用

(≥3日/周)

服药合计

(偶尔+经常)

N % N % N % N % 华法林218 97.3 2 0.9 4 1.8 6 1.7 阿司匹林139 62.1 40 17.9 45 20.1 85 37.9 泮地黄139 62.1 59 26.3 26 11.6 85 37.9 Β-受体阻滞剂169 75.4 37 16.5 18 8.0 55 24.6

注:N为服药的人数,%为服药的病人在所有房颤病人中的百分比

本次研究对房颤病人的脑卒中情况也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224例房颤病人中,曾有确诊脑卒中的病人共29人,占房颤病人总数的13.0%,其中TIA(短暂脑缺血发作)3人(1.3%),非TIA的缺血性脑卒中18人(8.0%),出血性脑卒中3人(1.3%),诊断分类不详者3人(1. 3%),曾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1)。无房颤病人中脑卒中患病人数671人,占非房颤人群的2.4%。房颤人群的脑卒中患病率显著高于无房颤人群(P<0.001)。

应用多因素对中国房颤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得出年龄≥60岁、风心病、冠心病、甲亢、以及吸烟和房颤的发生有关,进一步的数据将在随访研究结束后得出。同时,对中国房颤的首次流行病学研究还提示,文化程度、女性病人绝经、以及肥胖都可能和房颤患病率增高有关。

尽管高血压人群中房颤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人群,但是多元分析中没有达到显著性。此外,吸烟、饮酒、糖尿病、体重指数、高脂血症等等,均未达到显著性。这里必需指出,国外的研究资料,如Framingham研究等,多来自多年随访(50年等)的资料,而目前我们进行的中国首次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的资料,仅为一横断面研究,因此,一些在Framingham等国外大规模房颤流行病学研究中与房颤发病率有显著性相关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未能显示其统计学意义,因此,需要对中国房颤流行病学研究的选定人群进行进一步长期的随访得出我们自己的资料。

中国房颤患病率一般趋势与国际研究的比较

根据国际上几项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估计发达国家房颤目前患病率为1%,和本次中国房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类似。但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可以高达10%以上[6,7,8,9]。而且一些研究强烈提示,房颤的患病率目前正在上升。例如一项在英国进行的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清楚的显示,从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到中期,房颤的患病率显著增加[8]。其他房颤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如在苏格兰进行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从1986年到1995年房颤患病人数显著增加[10],同时因为房颤住院的人数增加了2~3倍[11]。这些研究结果均预示,房颤在未来10年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美国,房颤的患病率稍低于1%,因此可以推测美国约有2200万人患有房颤[13],甚至有作者估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加为现在的2.5倍[2]。房颤也是美国住院病人中首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14]。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房颤病人的平均年龄为75岁,其中大约70%的病人年

龄在65~85岁之间,年龄超过65岁的病人占84%[13]。对北美、不列颠以及冰岛的慢性房颤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房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在0.5%~1.0%之间[15,16,17,18]。另有两项研究中,严格限制入选病人年龄为60岁以上,分别对入选病人随访5年和15年时,房颤的患病率分别为5%和9%[19,20]。上述研究结果均表明,房颤的流行病学特征首先和年龄相关,而随着世界范围内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增加,房颤的患病率也将不断增加。但是,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发现年龄以外,可能还存在更多的因素导致房颤的患病率增加。Framingham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去除了年龄、性别及其他伴随疾病的因素的影响后进行分析,仍然可以发现房颤的患病率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2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目前尚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解释,未来对其他人群进行研究的资料,可能有助于解释这种房颤的上升趋势。

首次中国大规模房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与上述国际其他地区的研究类似。换言之,若按目前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目前中国房颤人数接近800万。这些结果首次证实了临床工作者和流行病学家们的猜想,同全世界总的趋势一样,在中国,房颤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疾病。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我国的房颤病人绝对数量居世界首位,这预示了房颤预防和治疗工作的艰巨。

中国房颤患病率同样呈现出随年龄增长显著增高的趋势,由35~39岁年龄组的0患病率,到80岁以上年龄组的7.5%,增长趋势明显。国外有研究显示,80岁以上自然人群中的房颤患病率为6%~8%[24,63],而本次研究显示,中国80岁年龄组房颤病人患病率为7.5%,在各年龄

组中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12]。提示在中国,高龄人群同样是房颤的多发人群,本次研究中虽然没有对30岁以下的人群进行调查,但是在30~39岁年龄组调查的4544人中,均未发现患有房颤,提示低于40岁的低年龄组,房颤患病率很低,国外研究也报道了同样的结果,即在青少年及儿童中,除非是心脏手术后病人,一般房颤患病率极低。即使我们对年龄组进行细分为5岁一组,仍然可以看到相同的房颤患病率随年龄递增的趋势,这一点可以从图4 0-1中清晰的看出,在60岁以后的人群中,曲线上升趋势明显增加。对年龄分层后进行logis tic回归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对本研究中调查到的可能的房颤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明确提示,年龄≥60岁是房颤的强危险因素。这些结果和国际上对房颤的研究趋势雷同。国际上有作者提出,房颤的研究工作应该主要针对60岁以上的人群展开,因为对这个人群投资进行研究和防治工作最符合卫生经济学要求,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这种看法是有根据的,且对中国的房颤的整体防治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图40-1 中国房颤性别年龄患病率

本研究中,将房颤区分为阵发性(发作时间<48小时)和持续性房颤(发作间间≥48小时)两种。持续性房颤的患病率高于阵发性房颤(51%VS26%,P<0.001),两种房颤的患病率均呈随年龄上升的趋势。50岁以上人群中,各年龄组的持续性房颤患病率均稍高于阵发性房颤。尽管如此,本次研究中阵发性房颤的患病率仍然高达26%,占全部房颤病人的1/3以上,显示中国房颤患病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为阵发性房颤,即每次发作时间<48小时的房颤发作。目前,对于慢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的治疗方案较为统一,即为控制心室率的前提下抗凝治疗。但是,对于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发作>2~7天),随着AFFIRM研究结果的出台,是抗凝基础上控制心率,还是积极转复窦性心律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目前在医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而近来支持控制心率的研究越来越多[22],中国目前相关领域的大规模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的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48小时)实际上包括了3P房颤分类中的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考虑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具体可行性,我们没有具体区分房颤是否为持续性或者是永久性的房颤。而且本次调查中,有21.9%(49例)确诊房颤病人检查当时心电图检查为阴性,即检查当时没有出现房颤,这些病人在最终的诊断中,均被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在这些病人中,不能完全排除其历史上可能存在超过48小时,甚至超过1周的房颤发作,但是最终转复为窦性心律。限于调查的条件,我们未能对这部分病人的病史做更为详细的了解。但是无论如何,本次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目前房颤患病人群中,非慢性永久性房颤的比例很大,而且毫无疑问会大大超过全部房颤病例的1/3。也就是说,目前我国非慢性永久性房颤的房颤病人可能有数百万,是需要重点干预的房颤人群之一,对于这部分房颤的干预和研究工作,应该成为未来工作的重点。

有研究提示,孤立性房颤中相当一部分为阵发性房颤,本研究中对孤立性房颤的时间分类构成进行分析结果,孤立性房颤(按ACC/AHA标准[23])中阵发性房颤发生率稍高于永久性房颤(5 5.6%vs44.4%,P=0.032),这虽然与国际上相关资料结果类似,但是由于本次研究中孤立性房颤样本量相对较少(18例),中国孤立性房颤中究竟多大比例为阵发性房颤,甚至进一步分析有多大比例为持续性房颤以及永久性房颤,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资料。

国外一些研究显示,以病因分类时,所有房颤病例中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不足12%[24-26],而其他一些研究显示可能超过30%[27,28],本研究中,如果依照本研究对孤立性房颤的诊断标准,孤立性房颤在所有房颤病人中比例为21.9%,在上述两者结果之间。而即使按照2002年美国ACC /AHA的房颤临床指南中的孤立性房颤的诊断标准(即年龄<60岁,没有超声心动图等证据的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即可诊断为孤立性房颤)[23],孤立性房颤的患病率也高达8%。本结果提示临床上存在大量无心肺疾病或有其他可能引起房颤的器质性疾病的房颤病人,临床医生不应该在没有客观证据情况下,在诊断房颤的同时,盲目做出推论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诊断,因为孤立性房颤的病人可能占到所有房颤病人中的10%~20%。非瓣膜型房颤在所有房颤病人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原因的房颤,这和我们临床所见基本相符,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证实了非瓣膜型房颤是中国房颤研究的重点。

国际房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去的10年以至20年中,房颤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不仅没有降低的趋势,而且其导致的住院率在不断增加[29],因房颤住院的病人平均年龄也不断增加,我们知道,老年病人同时存在的慢性疾病较多,这种现象可能造成针对房颤需要更加复杂治疗措施。

上述研究中体现的房颤的流行趋势并不奇怪,如前所述,在发达国家中,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日趋严重[30],而且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31-33]

以及心力衰竭病人得以存活[34]。特别是当全球范围内老年人口比例增加时,这些人群可能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许多慢性疾病状态,还可能存在其他可能造成房颤的因素(如肥胖和吸烟史);甚至还包括工作压力的增加,因此可以预测,在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中,将有更多的房颤病人出现。尽管我国的房颤流行病学研究目前只有横断面的资料,需要长期随访后得出相关资料才能同国际其他地区的研究进行比较,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这种国际范围内房颤患病率增加的现象。因为国外分析中造成房颤患病率增加的可能因素,在我国同样具备,甚至更为严重,如高达3亿人的吸烟人群以及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儿童肥胖现象的日趋严重等。

我们可能低估了房颤患病率和发病率

应当指出,尽管目前的研究均提示房颤的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房颤实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仍然可能被低估。因为如果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很少或者毫无症状,可能连病人自己都不会注意到房颤的存在。而在一些大型的研究中,某些阵发性房颤的病人发作次数相对较少,不

符合流行病学调查时的入选标准,而在一些大型的研究中未能入选,从而影响了这些研究结果的全面性。美国进行的“心血管健康研究”(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24]和房颤脑卒中预防研究(SPAF-III)[61]中,分别有大约30%和45%的病人的房颤是通过一次偶然的心电图检查发现的,而当时做那个有诊断意义的心电图大多是因为其他一些原因,如常规检查。而且有研究显示,即使在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病人中,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房颤发作的比例仅大约为1:12 [62]。

此外,目前国际上的房颤流行病学知识大多来自白人的资料。在对心血管健康研究人群的随访调查中发现,黑人的房颤发病率似乎较低,但是他们在入选的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小,仅为5%,尚不足以说明问题[44]。最近发表的EPOCH研究中,美国黑人心力衰竭病人中,房颤的发病率低于白人[45],研究认为,这种现象不能用已有的房颤或者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的不同来解释。本次首次中国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中报道房颤的患病率为0.61%,提示黄种人房颤患病率与白种人接近[12]。而一些贫困国家的发病率,目前尚无详细数据。

饮酒与房颤的关系

Djousse L等人在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献中指出,饮酒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5];既往的一些针对房颤危险因素的研究也提示饮酒可能和增加房颤发生率[36-39]。但在本研究中,在对饮酒和不饮酒的人群的房颤患病率进行研究中,无论是在仅考虑饮酒作为危险因素观察房颤患病率差异时(P=0.78),还是在最后进行多元分析中,均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Djousse L

等人的研究和本研究的不同发现,Djousse L是对Framingham研究人群进行了超过50年的随访的结果,从而发现摄入酒精>36g/d和未来房颤发病率增高显著相关[35];而本研究是一个横断面研究,体现的是中国目前饮酒和不饮酒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的不同,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研究的结果。当然,在胡大一等对中国房颤病人进行的大规模病例对照研究中[40],同样未能显示饮酒时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中国人自己的资料,我们期待未来对本次研究的人群进行5年、10年以至更长时间的随访后,我们能够得出中国人群房颤的随访资料,届时提供更加权威的数据。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与房颤的关系

国外进行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同样对一些疾病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影响,如脑卒中等[41,42],甚至对总死亡率可以产生影响。Meilinda等人的研究中,教育水平很低的墨西哥裔美国人发生房颤反而低于普通美国白人的平均水平[41],当然,文中认为这可能是社会危险因素和种族差异共同影响的结果。方今女等对中国延边地区高血压病人的研究中提示,高血压患病率与文化程度成反比[43]。文化水平低以及可能伴随的低水平收入,可能造成该人群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不强,而且对可能与房颤发生有关的相关疾病治疗和控制水平低,增加房颤患病率的风险。对于房颤,国际上没有针对文化程度与房颤的关系的大规模研究报道,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最低的不识字或少识字组房颤患病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多数组。我们还观察到,代表本次研究中最高文化程度的大学或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组的房颤患病反而较高,甚至统计学上和不识字或少识字组没有显著性差异(数值上稍低于后者),这似乎和平均文化程度较低的墨西

哥裔美国人房颤发生率反而低于文化程度高的普通美国白人的现象[41]相吻合。但是,应当指出,本次研究的人群中,大学及大学以上的调查人数仅占全部人群的3.17%,同其他组样本量相比,差距较大,不能据此得出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高知识阶层的房颤患病率一定较高。同时,在对文化程度简单的分为高低两个文化程度后进行比较,高文化程度人群的患病率显著低于低文化人群,提示与高文化程度人群相比,中国目前房颤的患病率在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中,是更为严重的问题。在多元分析logistic回归中,如果不考虑年龄因素,那么低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房颤发生显著相关(OR=1.59,P=0.003),如果将年龄因素加入,那么文化程度和房颤不再显著相关。因此可以认为年龄≥60岁是更强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加入多元回归模型后,文化程度造成的影响就变得不再显著。但是,对高低文化程度组的年龄构成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低文化程度组年龄≥60岁者的比例显著高于高文化程度组(34.7%VS17.3%,P<0.001),由于年龄是房颤发生的强危险因素,因此提示年龄因素至少是低文化程度组的房颤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未来对各个文化程度人群随访的资料,可以提供更进一步的数据。

种族差异

在美国对健康人群的随访研究中发现黑人的房颤发病率似乎较低[44],最近公布的一项来自E POCH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心力衰竭病人中,美国黑人房颤患病率显著低于白人,而且美国黑人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显著低于白人[45],提示房颤患病率种族差异的存在。本次研究中,也对调查对象的种族归属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没有专门选择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进行调查,所以最终调查

结果中汉族调查人数的比例占绝大多数(98.7%),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调查人数分别占0.5%和0.8%,而发现的224例房颤病人中,仅有2例分布于其他少数民族中,如此悬殊的比例,使不可能进一步对民族之间针对房颤患病率做统计学比较。期待未来有专门入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的房颤研究,能够回答中国房颤患病率的民族差异问题。

吸烟与房颤的关系

研究表明,尼古丁可以增加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加快心率,提高动脉收缩压,造成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脏负荷,而且在增加心肌氧耗的同时可影响心肌氧的供给。因此早有推测,吸烟可以引发心律失常。国外一项人群研究中,去除年龄因素干扰后,吸烟是女性病人中房颤的危险因素[46]。更早还有研究提示吸烟可以对心肌传导产生不利影响[47],动物试验中也提示静脉注射尼古丁可以引起房颤等心律失常。同时,新近发布的一项对回顾中国50年来健康状况的综述认为,吸烟同高血压等一样将是中国需要目前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48]。我们研究中对调查对象的吸烟问题也进行了调查,但是统计分析结果未能显示吸烟人群房颤患病率高于非吸烟人群。而且即使是在对女性人群进行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也未能显示出吸烟作为一个危险因素和房颤发生显著有关。同样,在Kannel等1998年发表的研究中,吸烟虽然经过年龄校正后在女性人群中和房颤患病率高有关,但是如果再考虑其他危险因素后,吸烟这个危险因素就不再具有显著性。因此,虽然吸烟可能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49-52],但是,本次中国房颤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人群中吸烟与房颤的关系。

性别差异

Framingham研究显示,在对年龄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男性发生房颤的危险是女性的1.5倍[24,53],且最近Friberg J等人研究发现,近年来男性病人的房颤患病率有增加趋势[54]。本次研究中,中国男性房颤总患病率约为0.9%,高于女性的0.7%(P=0.013),基本与国外研究结果趋势相同。在对所有可能危险因素进行的多元分析(logistic回归)显示,在去除其它危险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男性发生房颤的发生比(Odds)高于女性(OR=1.68,P=0.003)。此外,我们注意到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吸烟在男性中比例远远高于女性(46.9%VS 3.4%,P<0.001),男性调查人群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也高于女性(30.6%VS 26.7%)以及还存在饮酒、糖尿病、高脂血症、甲亢等疾病患病率的男女差异,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可能造成本次研究中两性人群中房颤患病率差异造成影响。关于性别差异的进一步中国房颤流行病学资料同样需要长期随访资料。

房颤病人的脑卒中预防及中国现状

R.G.Hart等人进行的一项荟萃研究中,对以前所有发表的房颤病人口服抗栓药物中预防脑卒中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55]。在16项试验中一共入选了大约10000名房颤病人,平均随访时间为3.7年。根据INR水平调整后适量应用华法林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对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如果分别单独和安慰剂对比,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20%,华法林降低脑卒中发病率60%。虽然华法林相对于阿司匹林可以再降低所有病人中脑卒中发生率40%~50%,但

是这种益处到底有多大,和脑卒中的内在危险性直接相关,这个发现对临床工作有很大意义。有些老年高危病人中有较高的出血危险,所以虽然老年病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较大,但是其中有高危出血可能的病人可能不适合应用华法林治疗[56,57]。SPAF-III研究标准可以区分什么样的病人适合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特别是在没有高血压病史的房颤病人中什么人应该仪服用阿司匹林抗凝[59]。随着更简单的INR监测方法的出现,如用指血替代静脉血检测INR,对老年房颤病人进行抗凝治疗,应该在更加严密的监测下进行[56,58],以避免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和血栓栓塞发生。

前不久,胡大一等对中国房颤住院病例多中心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住院病人房颤的脑卒中患病率达24.8%,且有明显随年龄增加趋势[40]。本次研究中,中国房颤病人脑卒中的患病率远高于非房颤病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虽然目前国际上公认对于持续性房颤病人应该予以监测INR前提下的抗凝治疗,首选药物为华法林,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房颤病人的服药率极低,超过97%的病人从不服用华法林,而在有限的服药人群中(6/224),监测INR的仅有1人。即使是阿司匹林,也仅有20.1%的房颤病人经常服用(>3日/周)。脑卒中发生率高和抗凝药物服药率低,是中国房颤病人的特点之一。控制心率的药物,洋地黄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相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中国房颤人群的服药率还有很大距离。迫切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的控制。

房颤人群的认知功能等问题

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证实,房颤的存在是75岁老年人群5年认知能力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RR=2.8)[60]。而华法林除了已经有充分证实的预防脑卒中作用以外,华法林治疗可能对常见的多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有效,并且可能对改善病人认知功能有益,但是这种益处还仅仅是推断[57,58]。认知功能是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对于中国房颤人群,尚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期待对首次流行病学研究人群进行随访中,加入相关领域的研究,得出中国人的资料。此外,关于心脏外科术后房颤的内容,考虑到其特殊性,将在其他章节详细论述。

小结

同心力衰竭一样,房颤已经逐渐成为21世纪新的“心血管流行病”,很多世界著名专家也都认为房颤早已成为一个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上对于房颤的研究,无论在心血管内科,还是心血管外科领域都方兴未艾,此起彼伏。无论是房颤的流行病学研究,还是药物临床试验领域,我们都和世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例如Framingham研究的人群已经随访了50年以上。本次研究作为首次中国房颤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尽管首次给出了中国房颤的宝贵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是,仍然有如房颤人群的死亡率、房颤的发病率、房颤病人的生活质量、房颤病人的并发症以及房颤的卫生经济学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我们应该紧跟国际房颤研究的步伐,开展多中心联合研究,尽早得出我们自己的数据,出台中国人自己的房颤整体控制方案。

心源性脑栓塞——房颤与脑栓塞(医学百科)

心源性脑栓塞——房颤与脑栓塞(医学百科) ●房颤流行现状 李莹: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先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1990年以来,作为主要研究者之一参加多项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防治领域国家重点项目和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课题。 房颤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病率大约为5%,比一般人群高3~5倍,老年人中有1/4的脑卒中发生与房颤有关。 要预防心源性脑卒中,特别是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就需要从对房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入手。了解我国人群中房颤流行和治疗状况,对于制定房颤的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正在进行这项调查研究的总结分析工作,从初步的分析结果得出:我国35岁以上人群房颤年龄调整患病率约0.8%,其中多数为非瓣膜性房颤;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60岁以上增高明显;房颤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史者非瓣膜性房颤患病率明显增高。 ●治疗房颤防治脑卒中 ▼房颤的药物治疗 杨新春: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房颤患者的治疗包括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律和抗凝治疗等。AFFIRM(Atrial Fibrillation Follow up Investigation Rhythm Management)试验对房颤患者进行控制心室率和控制心律两种长期治疗策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心室率控制与心律控制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没有差异。尽管控制心室率效果也很好且较为安全,但是由于房颤存在,使得栓塞的风险依然存在。有数据显示,脑卒中患者中25%~30%由于房颤引起,欧美等国家60%~80%的房颤患者接受抗凝治疗,而在国内的调查显示,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仅仅为2%,即使在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也仅为7%。目前,国内对于房颤的抗凝治疗存在较多的问题:是否抗凝治疗;抗凝药物种类的选择、剂量的运用;怎样防止出血等。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2~3mg/d,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但是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使INR在2~3。此外,老年人更容易发生脑栓塞,但相对也容易发生脑出血,应用华法令时要加强监测和观察。很多药物可以与华法令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药代动力学。阿司匹林对房颤患者具有减少脑卒中的作用,但效果明显低于华法令。人们对非药物——射频消融治疗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房颤的导管内射频消融治疗 马长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卫生部强生中青年临床医学三等奖等。 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房内血流淤滞、内皮损伤、高凝状态等,很容易并发血栓栓塞,其脑卒中的年发生率平均为5%,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生,但增加了出血风险,严重出血年发生率为2%~4%。同时由于华发令的抗凝疗效受到饮食、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严密的监测患者凝血指标。目前国内调查显示,仅有2%的

房颤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治疗专家组 前言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 ramingham 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 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1]。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1]。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自2001 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制订《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以来的5年间,有关房颤的发病机制认识得到了空前的升华,尤其是对源于大静脉及心房内某些特殊组织的异位兴奋灶触发房颤的机制,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证实。在临床治疗学上,众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已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文献;尤其是经导管消融的研究进展,更是房颤治疗学的亮点,它刷新了治疗策略,变革了人们对房颤的治疗观,为房颤治疗学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颤工作组在2001 年版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近5年来的相关进展,制订了新的“认识与建议”,其内容涉及背景知识;房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评价;房颤的治疗;急性房颤的治疗;围手术期房颤处理等方面。 心房颤动的定义和分类 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 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因此,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 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是房颤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2]。 房颤的分类繁简不一,迄今尚无普遍满意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使各研究之间可比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颤研究的交流和发展。鉴于此,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联合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建议采用临床分类方法,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initial event)、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表1)。初发房颤:为首次发现的房颤,不论其有无症状和能否自行复律。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48 h ,多为自限性。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永久性房颤:复律失败或复律后24 h 内又复发的房颤,可以是房颤的首发表现或由反复发作的房颤发展而来,对于持续时间较长、不适合复律或患者不愿意复律的房颤也归于此类。有些房颤患者,不能得到房颤的病史,尤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可采用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 )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 )房颤来命名,后者对房颤持续时间不明的患者尤为适用。新近发生的房颤也可指房颤持续时间<24 h 者[3,4]。

【指南速览】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

【指南速览】中国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卒中专家共识(2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作者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心房颤动(房颤)是心血管病学科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除治疗药物和治疗理念更新外,技术上更是日新月异。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技术自2001年开始临床应用以来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有内塞型(以美国Watchman/Watchman FLX为代表)和外盖型[以中国LAmbre、LACbes和美国AMPLATZERTM Cardiac Plug(ACP)/Amulet为代表]两大类型、十余种左心耳封堵器用于临床。随着PROTECT AF 和PREVAIL两个随机对照研究和多个注册研究中长期随访结果的发布,LAAC 预防房颤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已被确认,并且被中国、美国、欧洲等多个国际指南推荐用于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卒中的预防。 LAAC除涉及适应证和禁忌证外,还涉及多种器械和操作的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评估、指导和随访,并发症处理,围术期及术后用药,以及术后管理等多方面内容。然而,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不能涵盖所有方面,技术和操作方面也缺乏指南的具体推荐,因此在临床实践过程中LAAC技术的应用存在较大差异。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不同领域和亚学科的专家,经过多轮讨论,编写了本共识,以指导和规范LAAC技术的临

房颤引发的血栓栓塞事件源于左心房内形成的血栓脱落。既往研究发现,在NVAF患者中,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位于左心耳,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NVAF患者只要有心原性血栓形成,都会存在于左心耳,无论是否伴有非心耳的血栓。因此,理论上而言,通过包括LAAC在内的技术将左心耳隔绝于系统循环之外,就能从源头上预防绝大多数的血栓形成和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这正是LAAC预防房颤卒中的重要理论基础。 通过导管递送系统,将预制、预装的左心耳封堵装置输送并固定于左心耳,以覆盖或填塞的方式隔绝左心耳与左心房的血流交通,技术上完全可行,是目前所有经心内膜封堵左心耳装置的设计原则。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LAAC手术的学习曲线相对较短,手术安全性随着经验积累不断提高。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为例,在2005年开展的PROTECT AF研究中LAAC手术成功率仅为91%,围手术期并发症高达8.4%,但随着产品的进一步优化,术者的操作经验逐渐提高,"PASS"原则等标准的建立,到2010—2014年开展的PREVAIL研究中,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5.1%,7 d围手术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大幅降低到4.2%,到2016年发布的EWOLUTION多中心注册研究中手术成功率更是提高到98.5%,围手术期主要不良事件率则降低到2.7%。尽管其他类型封堵器如ACP/Amulet和LAmbre在设计理念和操作上与Watchman不同,但具有类似的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精解 指南围绕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临床评估、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心室率控制、急诊处理、综合管理等七个方面,重点收集和引用亚洲、国内临床研究及人群队列研究的成果与数据,使指南更适用于中国房颤患者群体,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如根据2014-2016年我国的房颤流调结果,结合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估计我国约有1200万房颤患者。因约1/3的患者不知晓患有房颤而漏诊部分阵发性房颤,我国实际房颤患者数应该高于上述估算。 1、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发作的持续时间,以及转复并长期维持窦性心律的难易程度和治疗策略选择,将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持久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指南用持久性房颤取代既往根据字面直译的“长程持续性房颤”,并对永久性房颤给出了一些客观的定义,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性小,房颤持续10~20年以上,心电图显示近乎直线的极细小f波;或心脏磁共振成像显示左心房纤维化面积占左心房面积的30%以上”。 2 、房颤筛查 筛查是房颤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 ✓推荐对于年龄≥65岁的人群,在就医时可考虑通过脉搏触诊或心电图进行房颤的机会性筛查(Ⅱb,A);

✓年龄≥70岁的人群,可考虑通过定期或连续心电监测进行房颤的系统性筛查(Ⅱb,A); ✓推荐具有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的患者常规程控时应评估心房高频事件,并明确房颤诊断(I,C); ✓对未诊断房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考虑在1年内完成每3个月1次,每次至少7天,累计超过28天的心电监测以进行房颤筛查(Ⅱb,C)。 3、卒中风险评估 年龄是卒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显示: ➢年龄≥50岁的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即开始增加。 ➢年龄55~59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亚洲房颤患者与合并一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 ➢65~74岁、无其他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与合并2个危险因素患者的卒中风险相似,并发现年龄>55岁的亚洲房颤患者服用口服抗凝药(OAC)可显著获益。 ➢指南采用CHA2DS2-VASc-60评分(表1)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I,B), ➢将年龄60~64岁的亚洲患者为1分,年龄≥65岁的患者为2分。推荐CHA2DS2-VASc-60评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应使用OAC(I,B)。

中国房颤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特点是心房丧失规则有序的电活动,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因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并导致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房颤的发病机制包括多种,如快速的局灶异位活动、单环路折返机制、多环路折返机制;也包括炎症介质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参与等。不同人群房颤发病机制并不相同,不同发病机制的房颤对不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 一、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的发作特点,房颤可分为三类: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 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24 h,多为自限性。 持续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 永久性房颤:指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的房颤。 有些患者房颤病史不详,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采用新近发生的(recent onset)或新近发现(recent discovered)房颤来命名,对于这种房颤,我们很难判定其持续时间,也不能确定以前是否有房颤发作。有些房颤很难界定发生时间。一个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房颤的类型,如多次阵发性房颤和偶尔发作的持续性房颤。 图1 房颤的发作形式。1,持续时间< 7d 的房颤,一般< 24 h;2,持续时间一般在7天以上;3,复律失败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或没有复律适应证。 多种疾病和诱发因素可以导致房颤(见表1)。孤立性房颤是指年龄小于60岁,没有(找不到)临床或心脏超声显示心肺疾病(包括高血压)的证据。此类患者的血栓栓塞和死亡的风险低,预后较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因年龄增加并出现左房增大等心脏结构的异常时,不再隶属于这一类别。非瓣膜性房颤是指没有风湿性心脏病、人工瓣膜置换或瓣膜修补的患者发生房颤。 二、房颤的流行病学和危害 在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约为0.4%~1.0%。房颤的患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小于60岁的人群患病率较低,而80岁以上的人群可高达8%。40岁以下者房颤的发病率为0.1%/年,8 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房颤的发病率分别为2%/年和1.5%/年。 房颤患者远期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增加,特别是女性患者。与窦性心律者相比,房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一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为5%/年,是无房颤者的2~7倍。若考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无症状的脑卒中,伴随房颤的脑缺血发作的发生率为7%/年。与年龄匹配的对照者相比,房颤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7倍;与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相比,风险增加5倍。房颤患者栓塞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50~59岁患者因房颤所致的脑卒中每年发生率为1.5%,而80~89岁者则升高到23.5%。男性患者栓塞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性。 心力衰竭患者中房颤发生率增加,房颤使心功能恶化。心功能Ⅰ级的患者(NYHA分级),房颤的发生率≤5%,随着心功能恶化,房颤的发生率增加,在心功能Ⅳ级的患者中,有近一半患者发生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不合并心力衰竭的房颤患者。 在心室率持续性增快的患者中,房颤还可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在心动过速得以控制后,原来

预防心源性卒中,从房颤的检出说起

预防心源性卒中,从房颤的检出说起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3,4]。根据2004年发表的中国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 非瓣膜病房颤占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在瓣膜病中,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患病率最高,约占40%。其次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病变[5,6]。在发展中国家,房颤合并瓣膜性心脏病仍较为常见。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脑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无房颤患者的2~7倍,而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17倍[8-1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进一步增高[12]。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在不同的房颤类型(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是类似的。房颤所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20%。在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患者中应注意心电监测以明确是否存在房颤。研究数据表明房颤患者在相同的栓塞风险评分下,亚洲人群发生脑卒中风险高于非亚洲人群。 房颤相关脑卒中与非房颤相关的脑卒中相比:症状重,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易复发;病死率2倍于非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医疗费用1.5倍于非房颤相关脑卒中。 虽然已有确凿研究证据表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高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应用抗凝治疗。即使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多数未系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INR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

卒中风险:阵发性AF≈持续性或永久性AF早年小样本研究提示,阵发性AF与持续性或永久性AF导致全身栓塞风险基本相似。 一项研究利用ROCKET-AF试验中的数据评估阵发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口服抗凝剂)的卒中和死亡风险。入组11548例永久性AF患者,2514例阵发性AF患者,提示:阵发性AF与持续性或永久性AF一样是高危卒中危险因素,虽然其风险可能略低(如下表)。 ACTIVE-A/AVERROES研究同样提示:永久性AF风险更高≠阵发性AF风险不高,阵发性房颤患者也需要口服抗凝剂作为二级预防。 我国卒中合并房颤:存在大量漏诊国外报道缺血性卒中合并AF的比例约20%。2010年发表的一项我国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AF的比例仅为4.7%。CNSR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合并AF的比例为11.3%,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大型登记研究结果(25%~28%)和我国台湾地区报道(16.5%)。 中国大陆卒中合并AF报道远较国外低,到底是中国卒中合并AF 少?还是存在漏诊? 2014年发表于STROKE最新荟萃分析,纳入32项研究,至少

2023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用药(全文)

2023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用药(全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的临床特点为心悸、脉律绝对不整。年龄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65岁及以上人群的房颤特称老年房颤。房颤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房颤患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房颤的流行病学与临床危害 1.房颤的流行病学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为1%-2%,4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有25%一生中会发生房颤。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与较年轻的人群(51~60岁)相比,71~80岁的人群房颤患病率增加5倍,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房颤患病率增加6倍。近11年,我国房颤患病率增加了20倍,房颤相关性卒中增加了13倍。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患病风险增加1.5倍,而女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高于男性患者。

图1 房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 2.房颤的主要危害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的心力衰竭风险增加,卒中风险增加5~6倍,死亡风险增加2倍,生活质量降低。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凝需求与出血风险 1.抗凝需求 老年房颤患者的血栓事件表现为“复杂血栓”,即多系统、多部位的血栓事件,可能同时存在或反复发生静脉系统血栓及动脉系统血栓。 缺血性脑卒中是房颤引发的主要栓塞性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 临床医生应根据老年房颤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长期抗凝治疗,减少血栓事件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2. 出血危险因素抗凝治疗相关的出血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糖尿病、出血性疾病或出凝血相关问题、出血病史(特别是大出血)、抗凝治疗中发生出血的病史、卒中病史、抗凝药物相关卒中病史、女性、低体重、药物敏感性。直接与老年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75岁、高血压、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糖尿病。与颅内出血(ICH)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

心房颤动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心房颤动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摘要:房颤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71%,且其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加。房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心理压力、口服药物及产生的副作用、日常活动受限等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导致患者再次入院率增大。为使房颤患者一站式治疗早日康复,本文收集我科近期完成的冷冻球囊消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归纳、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房颤患者一站式治疗早日康复。 1.房颤的流行病学及危害 1.1房颤的流行病学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指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推算2.9亿,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截止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万例,年龄校正后发病率为男性0.78‰,女性0.60‰,且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张澍等针对不同地区自认人群19368例成年人(≥35岁)的横截面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房颤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0.74%,<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43%和0.44%,>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增长至1.83%和1.92%。 1.2房颤的危害 房颤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其发

生率分别为1.92%和0.24%。其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且其导致近20%致死率及近60%致残率。由于房颤发生时心房率可达350-600次/分,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可使心排血量较窦性时减少25%以上,因此房颤使心衰的患病率增加3倍且加重心衰的症状,而且房颤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但与年龄相关性较小,其心肌梗死的年发病率为0.4%-2.5%。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但同时房颤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特别要关注的是房颤会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的风险,即使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同样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海马不萎缩,其中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记忆力、执行力和注意力几个方面[8]。 2.房颤的症状 心悸、乏力、胸闷、运动耐力下降是房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房颤引起心室停搏可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黑朦、晕厥。房颤左心房附壁血栓易引起动脉栓塞,其中脑栓塞最常见,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此外,房颤可导致患者入睡困难和心理困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3.房颤的体征 体征包括脉律不齐、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不规律、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规整等。 4.房颤的治疗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房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最后的主战场之一。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总房颤患病率0.77% , 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房颤与冠心病有着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两种疾病常常共存。研究显示,我国约1/3的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其中约一半的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或需要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10 - 15%的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房颤,其中PCI术后患者中房颤的比例为5% - 7%。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主要为心房内血栓脱落所致卒中及外周动脉栓塞,其血栓由房颤导致心房内血液局部湍流、血液粘滞度增加所致,血栓以纤维蛋白为主,其治疗以口服抗凝药物为主。相反,冠心病患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支架置入所致血小板激活,引起局部血栓形成,其成分以血小板为主,而其治疗主要以抗血小板为主。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房颤是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其发生血栓及栓塞事件风险均存在,单纯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均难以全面有效的控制患者风险,而同时给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又导致患者出血风险増加。因此,制定合理的抗栓策略以平衡出血及血栓栓塞风险成为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治疗难点。

风险评估 对于房颤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综合考虑患者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 险与冠心病的临床类型(稳定型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决定抗栓治疗的策略和时间。 1 •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目前的房颤治疗指南均推荐采用纳入更多危险因素的CHA2DS2 - VASc评分系统,以期更准确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中国房颤治疗专家共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中指出,CHA2DS2 - VASc评分n2分者需接受OAC治疗;评分为1分者,OAC 或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均可;无危险因素即评分0分者,不需要抗栓治疗。更新的《2016年欧洲房颤管理指南》中,CHA2DS2 - VASc评分分的男性和分的女性患者,建议使用OAC治疗,优先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 )( I ,A );评分为1分的男性和2分的女性患者, 可考虑使用OAC治疗(Ha,B );评分0分者不需要抗栓治疗。鉴于晚近临床硏究提示,阿司匹林对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效果与安慰剂相似,而其出血风险却与OAC或NO AC治疗相当,因此该指南不推荐单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房颤脑卒中的预防()。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危害(全文)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及危害(全文)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美国,约有230万房颤患者,到2050年将增加至560万;每年因房颤住院的患者约40万例。欧洲约有600万房颤患者,Rotterdam队列研究也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一生中发生房颤的几率为22.2%~23.8%。普通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4-1%,房颤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5岁前房颤的患病率为0.1%,而80岁以上人群约为10%。我国房颤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房颤的患病率为0.77%,男性患病率(0.9%)高于女性(0.7%),估计全国房颤患者在1000万以上。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房颤主要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近年来房颤发生率的逐年增加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患者生存率的提高有关。少部分房颤患者不伴任何器质性心脏病,称为孤立性房颤。 Framingham研究的资料显示,经过年龄、危险因素调整后男性发生房颤的危险是女性的1.5倍。其他明确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也是房颤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再经过以上的危险因素调整后,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和心肌梗塞显著增加房颤的危险。预测房颤发生的心脏超声指标包括左房扩大、左室壁厚度、左室短轴缩短率和二尖瓣环钙化等。最近新发现的房颤危险因素包括血管顺应性、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炎症和氧化等应激等。 房颤的危害和预后

房颤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等外,还可以引起脑卒中及其它血栓栓塞事件,可使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增加2倍。ALFA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约2/3的死亡危险与心血管疾病有关。Framingham研究表明房颤经常与心力衰竭并存且相互影响,心力衰竭患者房颤的发生率为54/1000人年,而房颤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33/1000人年。在几项大型的心力衰竭临床试验中,房颤是患者死亡和存在其他合并症的最强独立危险因素。COMET研究也显示在随访期内新发生的房颤是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房颤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国外资料显示,房颤相关的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5%;大约15%的脑卒中直接与房颤相关;美国每年约有7.5-10万的脑卒中为与房颤有关的血栓栓塞;房颤导致脑卒中的危险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由50-59年龄段的1.5%升高至80-89年龄段的23.5%,对于年龄大于80岁的人群,房颤是脑卒中的首要原因。我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显示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胡大一等在全国进行18家医院进行的房颤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4.8%。此外,房颤导致的脑卒中比动脉硬化性脑卒中更严重,死亡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遗留的肢体功能障碍更严重。 过去认为阵发性房颤较慢性房颤更容易导致血栓栓塞,但是Framingham研究表明慢性房颤导致栓塞的危险与阵发性房颤相当。来自5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也显示阵发性房颤与慢性房颤具有相似的脑卒中危险。

2021心房颤动的离子机制(全文)

2021心房颤动的离子机制(全文) 心房颤动是以无规律心房电活动引起心房有效收缩丧失为特征的,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美国,23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560万[1, 2]。在60至65岁的人群中,心房颤动发生率不足1%,而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8%至10%的人存在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相较于女性,白人相较于黑人,均存在更高的疾病罹患率[1, 2]。中国人群与西方人群相比心房颤动患病率及发病率略低,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以及心房颤动筛查手段的提高,未来心房颤动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将有可能提高[3]。目前,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显示,细胞内离子通道功能的改变可能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小型和大型动物模型以及来自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样本的研究中,都显示肌质网上2型ryanodine受体(RyR2)功能障碍和肌质网自发性钙离子(Ca2+)释放是心房细胞发生异常心电活动、细胞触发活动的潜在原因。导致RyR2功能障碍和肌质网Ca2+渗漏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所研究的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样本或特定动物模型的临床阶段有关[4]。本综述聚焦于心房颤动的离子通道机制,为研究及治疗心房颤动提供新的方向。 一、钙通道及钙离子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一)钙离子兴奋收缩偶联作用 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与钙离子出入细胞密切相关。心房肌细胞膜上分布着大量钙离子通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LTCC)。当心房肌细胞膜除极化活动达到一定阈值,就会诱发肌细胞膜上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这一活动将引起少量细胞外钙离子内流,进入心房肌细胞,使得胞浆中钙离子浓度轻度升高。此后,胞浆中升高的钙离子会触发肌质网通过RyR2通道大量释放储存在肌质网的钙离子[5],导致胞浆中游离钙离子浓度大幅度提高。胞浆中游离钙离子结合到肌丝上就会引起心房肌细胞收缩。心房肌细胞的舒张也是通过降低胞浆中游离钙离子浓度达到目的的。胞浆内升高的钙离子可以通过肌质网上的钙泵再摄取回到肌质网或者通过细胞膜上钠钙交换器移出细胞,由此降低胞浆中的游离钙离子。当胞浆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结合在肌丝上的钙离子就会释放,引起心房肌细胞舒张。这种钙诱发-钙释放是心房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的基础。 (二)RyR2通道自发性钙释放诱发膜去极化 生理状态下,钙诱导的Ca2+释放量取决于细胞膜上L型Ca2+通道和肌质网上RyR2通道的一种结构蛋白-Juncophlin-2(JPH2)的适当排列[6]。JPH2蛋白与Ryr2通道蛋白结合还可防止舒张期肌质网异常钙离子释放[7]。心肌细胞中蛋白激酶A(PKA)和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 引言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年来 不断上升。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300万人患有心房颤动,其中中国的发病率较高。中国的心房颤动患者数量已经超过5000万,并且还在逐年增加。面对这一现象,中国心血管病 学会成立了中国心房颤动防治现状蓝皮书工作组,致力于研究和推动心房颤动的防治工作。本蓝皮书旨在全面评估中国心房颤动的防治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减少心房颤动患者数量和提高治疗效果的目标。 心房颤动的概述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脏的心律失常疾病,主要特点是心房在 不规则和快速地收缩。这种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增加患者患脑卒中、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的风险。心房颤动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等。目前,心房颤动的防治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中国心房颤动的现状分析 据中国心血管病学会的统计数据,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已经超过50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不健康以及心房颤动的患病风险因素增加等。同时,中国的心房颤动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得到适当的诊断和治疗,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导致的。此外,心房颤动的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改进措施 为了改善中国心房颤动的防治现状,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宣传和教育 心房颤动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互联网和社区活动等渠道,向公众普及心房颤动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心房颤动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提高医疗资源配置 目前,中国部分地区的医疗资源不足,导致一些心房颤动 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我们建议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心房颤动的诊治水平,确保心房颤动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 加强科学研究 对于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还存在很多未知和 有待探索的领域。我们建议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心房颤动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高对心房颤动的认识和治疗效果。 4. 加强多学科合作 心房颤动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我们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包括心内科、心脏外科、放射科、心理科等,以提供全方位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心房颤动的治疗效果。 结论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数量不断增加,防治工作面临许多挑战。为了改善中国心房颤动的防治现状,我们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2021全文)

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指南(2021全文) 一、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预防 (一)房颤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根据2004年发表的中国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 绝大多数房颤属于非瓣膜病房颤。在瓣膜病中,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患病率最高,约占40%。其次为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病变和主动脉瓣病变。在发展中国家,房颤合并瓣膜性心脏病仍较为常见。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为常见的表现类型。在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无房颤患者的2~7倍,而瓣膜病房颤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17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风险进一步增高。发生卒中的风险在不同的房颤类型(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中是类似的。房颤所致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在不明原因的卒中患者中应注意心电监测以明确是否存

在房颤。研究数据表明房颤患者在相同的栓塞风险评分下,亚洲人群发生卒中风险高于非亚洲人群。 房颤相关卒中与非房颤相关卒中相比,症状重、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易复发;死亡率2倍于非房颤相关卒中;医疗费用1.5倍于非房颤相关卒中。 虽然已有确凿研究证据表明,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高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我国大多数房颤患者并未应用抗凝治疗。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多数未系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INR保持在无效的低水平(<2.0)。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临床医生对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对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增加出血风险过度担忧可能是其主要原因。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在房颤卒中及体循环栓塞预防上以疗效不劣于或优于华法林、大出血及颅内出血更少为特点,已经在我国开始应用,且应用比例逐渐增加。近年来,随着对心源性卒中预防认识的提高,以及有了更加安全、便捷的药物选择,抗凝治疗现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改善,但仍然有很大改善空间。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开展,也有望提供更多的选择。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完整版)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完整版)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CSPE)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Arrhythmia,CSA)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以来,有关心房颤动(房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Cardiac Arrhythmia Society,ECAS)等组织撰写的《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EACTS》及由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协会(European Heat Rhythm Association,EHRA)、亚太心律学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等组织撰写的《2017 HRS/EHRA/ECAS/APHRS/ SOLAEC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的发表,集中展示了在房颤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在此基础上,由CSPE和CSA共同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吸收美国和欧洲指南精神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专家认识,形成了《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现予发表,旨在提供新的学术信息和规范对房颤的全程管理。

心房颤动诊疗规范(2021年版)

心房颤动诊疗规范 (2021年版) 一、概述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消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失去了正常有规律的舒缩活动,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不规则的反应。因此,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是房颤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估测约3350万例,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男性0.60%、女性0.37%,年龄校正后年发病率为男性0.78‰、女性0.6‰,40岁以上者房颤患病终生风险分别为男性26%和女性23%。房颤的患病率及发病率均随年龄增长逐步增加,且各年龄段男性均高于女性。2008年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在13个省和直辖市的29079例30~85岁人群中,房颤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0.65%,在>80岁人群中高达7.5%。另一项针对不同地区自然人群19368例成年人(≥35岁)的横截面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房颤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0.74%,

<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43%和0.44%,>60岁男女患病率分别增长至1.83%和1.92%。 房颤显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及体循环动脉栓塞的风险,其年发生率分别为1.92%和0.24%。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4~5倍,且将导致近20%致死率及近60%致残率。房颤导致女性全因死亡率增加2倍、男性增加1.5倍。截止2010年,年龄调整的死亡率为男性1.6/10万、女性1.7/10万。房颤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进行性心力衰竭、心脏骤停及脑卒中。除引起心力衰竭、加重心衰症状外,房颤还可增加心肌梗死风险,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痴呆等。 二、房颤的筛查和诊断 (一)房颤的危险因素 多个危险因素与房颤发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风险增加相关。其中包括不可干预的临床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身高、基因以及一些实验室检查指标,如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等;可干预的临床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肾病、肥胖、耐力运动、睡眠呼吸暂停、甲状腺功能异常、

各级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心房颤动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2019年版)

各级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心房颤动 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2019年版) 目录 一、我国房颤的现状 (2) 二、房颤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2) 三、房颤患者的初步识别、诊断、评估 (5) 四、房颤的治疗 (9) 五、急性房颤的治疗 (12) 六、房颤的中医辨证论治 (14) 七、房颤患者的全程管理 (15) 八、房颤患者管理质控指标 (18)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因无序电活动而失去有效收缩,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是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房颤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心血管病患者住院和死亡的常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对房颤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全程规范管理,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 一、我国房颤的现状 2004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30-85岁人群中房颤患病率为0.65%,并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在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7.5%。有资料显示,房颤致残率高,男性为64.5/10万,女性为45.9/10万,并导致女性、男性全因死亡率分别增加2倍、1.5倍。目前,我国房颤规范化治疗率低,区域协同诊疗体系尚未建立。科学地推进分级诊疗,为房颤患者提供规范、有效的全程管理,对保障患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房颤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一)目标。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不同类别、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协同作用,规范房颤患者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对房颤患者全程管理,改善房颤患者预后。 (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1.三级医院。主要为有严重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手术适应证的房颤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将病情稳定者转至下级医院。通过医联体、远程医疗等形式,提供会诊并协助下级医院制定治疗方案。对下级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质控管理。鼓励建设房颤专病中心,建立房颤专病区域数据库,加强区域内房颤单病种管理工作。 2.二级医院。主要为病情稳定者提供治疗、康复、随访等全程管理服务。为病情相对稳定的房颤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规范治疗。对有严重并发症、手术适应证者,转诊至三级医疗机构。定期评估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房颤专病中心建设,建立远程心电网络,与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动,形成房颤疾病诊治网络体系。

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现状

中国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现状 心房颤动(本文以下简称房颤)作为一个古老的心律失常,最早发现于1909 年[1]。国外资料显示,在一般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在1%左右,而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增高[2]。时至21 世纪的今天,全球范围内房颤的发病率也在日趋上升,这可能是因为医疗手段的进步使许多本来致命性的疾病现在得以存活,全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造成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而且,冠心病、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状态也都可能增加房颤的发生[3 ,4]。著名心 脏病学专家Braunwald 这样说道:时至今日,房颤已经是一种患病率日趋增高的“流行病” [5]。 房颤对于人群死亡率的影响显著,而且可能出现众多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再加上 房颤的住院率与日俱增,以及房颤的致残率增加,都将显著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可以认为,房颤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威胁整个人类的疾病。 中国是一个拥有13 亿人口的大国,拥有自己的房颤流行病学资料对制定房颤的整体控制方 案至关重要,由胡大一等牵头的首次大规模中国房颤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于2003 年底完成,并于 2004 年初将部分统计结果公开发表[12]。现将资料汇报如下: 本次研究对14 个自然人群的29079 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房颤患病人数为224 人.房颤患病 率为0.77 %,根据中国1990 年标准人口构成标准化后患病率为0.61 %。其中房颤患病率按年龄

和性别分组见表40-1。其中各年龄组之间比较P V 0.001 ,男性人群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0.9 % VS0.7 %, P=0.013 ) 表40 —1中国性别年龄别房颤患病率 男性女性合计 年龄组 n N%n N%n N% 30—019040026400045440 40—1036840.27843950.181880790.2 50—1938190.502443470.554381660.5 60—412843 1.44343037 1.12755880 1.3 70—411149 3.5725967 2.59662116 3.1 80—121597.55101357.41222947.5 合计123135580.91101155210.65224290790.77注:n为各房颤患病人数,N为调查人数,%为在该年龄组中的患病率 房颤患病率按病因分类,结合年龄分组结果如表40-2,按发病时间分类结果如表40-3。结果显示,非瓣膜型房颤患病率明显高于瓣膜型房颤和孤立性房颤( P V 0.01 ),持续性房颤患病 率显著高于阵发性房颤(P=0.03 )。在所有房颤病人中,瓣膜型,非瓣膜型,和孤立性房颤所占比例分别为,12.9%,65.2%。和21.9%。 表40-2中国房颤患病率病因分类及年龄分组情况 年龄瓣膜型非瓣膜型孤立性合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