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标签: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42岁,近1年月经期延长,量多,贫血,妇科查子宫如新生儿头大小,B超提示子宫肌瘤,手术。随访10年无复发。

病例2,女,49岁,下腹包块半个月,近10天下腹痛,B超提示肌瘤囊性变,术中见子宫如孕4个月大小,一侧子宫静脉内掉出一长5.0cm的条索样物。随访5年无复发。

2病理检查

2.1大体病例1子宫后壁黏膜下肿物直径5.0cm,界限欠清,切面水肿黏液变,部分区呈蜂窝状表现,肿物外周多处见孔状裂隙和周围肌壁相通,其内易抽出蠕虫状粗细长短不一的条索样物,条索表面光滑,索端膨大,最长达10.0 cm,肿物临近肌层内见一小肌瘤样结节,两者以条索相连,结节及条索易剥离,周可见光滑腔隙。病例2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7.5cm,界清,大部分见水肿黏液变,实质部硬韧,切面见漩涡状结构;另见一实性细条索状物,长5.0cm,两盲端略膨大,索体见散在数个细小分枝,枝顶见细舌状小结节向前突起。

2.2镜下病例1主瘤体为平滑肌瘤黏液及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异型核分裂象;结节及条索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组织,细胞成分较少,细胞间见明显的玻璃样变性。病例2肌壁间肿物为平滑肌瘤见黏液样变性;静脉内条索由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构成,细胞间见明显的玻璃样变性。

2.3免疫组化病例1脉管内瘤细胞SMA、PR+,局灶ER+,结节及条索表面被覆的单层扁平细胞CD31,CD34+;例2脉管内瘤细胞SMA、ER+,条索表面被覆的单层扁平细胞CD31,CD34+。

3讨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表现为平滑肌组织在静脉管腔内蔓延生长,组织形态为良性,生长方式似恶性。1896年由Brish Hirsehfeld 首先描述,当时来源不明,现认为源于子宫肌瘤或血管壁自身的平滑肌细胞。肿瘤生长在子宫或下腹部静脉,可侵入下腔静脉或心脏内,甚肺动脉内,可引起晕厥甚猝死。

IVL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发生于育龄后期妇女,临床似子宫肌瘤,术后复发间期6个月~26年,早期可发生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后期随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可发生下肢水肿、心衰、呼吸困难、胸痛等。宁燕等[1]提出考虑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2例临床病理分析 标签: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42岁,近1年月经期延长,量多,贫血,妇科查子宫如新生儿头大小,B超提示子宫肌瘤,手术。随访10年无复发。 病例2,女,49岁,下腹包块半个月,近10天下腹痛,B超提示肌瘤囊性变,术中见子宫如孕4个月大小,一侧子宫静脉内掉出一长5.0cm的条索样物。随访5年无复发。 2病理检查 2.1大体病例1子宫后壁黏膜下肿物直径5.0cm,界限欠清,切面水肿黏液变,部分区呈蜂窝状表现,肿物外周多处见孔状裂隙和周围肌壁相通,其内易抽出蠕虫状粗细长短不一的条索样物,条索表面光滑,索端膨大,最长达10.0 cm,肿物临近肌层内见一小肌瘤样结节,两者以条索相连,结节及条索易剥离,周可见光滑腔隙。病例2子宫肌壁间肌瘤直径7.5cm,界清,大部分见水肿黏液变,实质部硬韧,切面见漩涡状结构;另见一实性细条索状物,长5.0cm,两盲端略膨大,索体见散在数个细小分枝,枝顶见细舌状小结节向前突起。 2.2镜下病例1主瘤体为平滑肌瘤黏液及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异型核分裂象;结节及条索为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组织,细胞成分较少,细胞间见明显的玻璃样变性。病例2肌壁间肿物为平滑肌瘤见黏液样变性;静脉内条索由分化良好的平滑肌细胞构成,细胞间见明显的玻璃样变性。 2.3免疫组化病例1脉管内瘤细胞SMA、PR+,局灶ER+,结节及条索表面被覆的单层扁平细胞CD31,CD34+;例2脉管内瘤细胞SMA、ER+,条索表面被覆的单层扁平细胞CD31,CD34+。 3讨论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表现为平滑肌组织在静脉管腔内蔓延生长,组织形态为良性,生长方式似恶性。1896年由Brish Hirsehfeld 首先描述,当时来源不明,现认为源于子宫肌瘤或血管壁自身的平滑肌细胞。肿瘤生长在子宫或下腹部静脉,可侵入下腔静脉或心脏内,甚肺动脉内,可引起晕厥甚猝死。 IVL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发生于育龄后期妇女,临床似子宫肌瘤,术后复发间期6个月~26年,早期可发生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后期随病变累及部位不同可发生下肢水肿、心衰、呼吸困难、胸痛等。宁燕等[1]提出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