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课程编码:30001

3、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

4、适用学制:三年

5、课程学时:124(84+40)

6、课程学分: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是三年制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

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污染物浓度估算及厂址选择、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和净化系统技术四个情景的教学,课程实习实训、集中实训(实习)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完成废气治理设备的选型、运营与管理工作;完成废气治理工艺的选择和部分工艺的设计;完成销售和选购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及耗材、完成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工作完等方面废气污染治理工作所必须的职业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人才所必备环保设施运行及管理能

力、环境工程方案设计能力、环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监理能力和环保业务推介及售后服务

能力。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并培养其诚实、

守信、善于沟通协助的职业素养,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科学严谨的职业道德,为从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将学生成在环保友好产业、环境工程类公司、环保设备类公司和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务环境工程设施运行与维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项目辅助设计、环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监理、环保业务推介及售后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大气、大气污染基本概念,了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步骤及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采取的措施。

2.学会查阅大气污染控制相关国标,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掌握燃料的基本性及影响燃料燃烧的因素;掌握煤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制,掌握先进的洁净燃烧技术。

4.了解气象学基础知识,掌握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5.掌握粉尘的基本性质,掌握常用除尘器的除尘机理、构造及运行维护。

6.掌握气态污染物控制方法的原理、操作影响因素及运行维护。

7.了解净化附属设备的选型及维护。

(二)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1)操作、管理、维护除尘器、吸收、吸附等设备的能力;

(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从国标中提取所需内容的能力;

(3)资料整理编撰及书写专业相关公文报告等的能力;

(4)具备基本的读图和绘图能力。

2、方法能力

(1)具备制定计划、宏观控制的能力;

(2)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工作过程的协调和结果的评价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素质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计算等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与规范的职业礼仪;

3、培养学生抗压的能力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4、建立“6S”理念,努力提高学生修身,使学生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四、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设计(一)学习情境设计及学时安排

序号学习情境

学习子情境

学时合计学时子序

子情境

1

污染物浓度估算及

厂址选择1.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基础知识12

40 1.2 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14

1.3 烟囱高度设计与厂址选择14

2 颗粒污染物控制2.1 机械除尘器运行与维护8

34 2.2 湿式除尘器运行与维护8

2.3 过滤式除尘器运行与维护10

2.4 静电除尘器运行与维护8

3 气态污染物控制3.1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8

44 3.2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4

3.3 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12

4

净化系统附属设备

的选型与维护4.1

局部排气罩、气体管道的设计及

风机的选型与维护

6 6

总学时124

(二)学习情境描述及组织实施

学习情景1:污染物浓度估算及厂址选择学时:40

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1.1: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基础知识学时:12

理论学时: 6

实践学时: 6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社会调查报告的完成,让学生掌握大气、大气污染相关概念;了解全球及中国的大气污染及治理现状,从而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6S”中“整理”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

1 大气与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成因、类型、危害

2 全球及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治理现状

3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原则与措施

4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

5写一篇当地大气污染状况的简明调查报告。

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网络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大气污染的成因、类型、危害

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3 网络资源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网址、相

关搜索关键词,学生搜集相关资

料。

2 计划1 制订调查报告纲要

2 查阅相关书籍

学生明确组员分工,制定调查方

向、报告内容;教师指导完善。

3 决策1 确定调查报告方向、纲要

2 确定工作计划和进度

学生确定小组成员分工与任务进

度安排,并在教师指导下确定最终

工作计划。

4 实施按照上面确定的调查方案,组织编写由学生根据工作计划进行实际编

写,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调查报告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的深

度、广深、以及知识的应用合理性。

教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学生重

新修改、完善。

6 评价调查报告的深度、广度、正确性、知识的

应用熟练度。

学生对报告完成情况进行汇报、互

评,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

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

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当地大气污染调查报告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资源

考核与评价:采用标准中的考核表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1:污染物浓度估算及厂址选择学时:40

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1.2: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学时:14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 6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完成污染物浓度计算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煤炭的组成以及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形

成机制,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煤炭脱硫技术和改进燃烧方式等重要内容。掌握燃料燃烧过程空气量和排烟量的计算方法,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洁净燃烧技术及烟气的净化

技术打下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

1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基本性质

2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3 影响燃料完全燃烧的因素

4 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和产生烟气量的计算方法

5 煤燃烧后主要污染物的生成机制

6 熟悉几种主要燃烧设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燃料的基本性质

2 燃烧过程及污染物生成机制

3燃烧设备构造图

4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网址、相

关搜索关键词、提供手册中相关图

表。

2 计划

1 查找计算排放量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 确定所需相关书籍学生明确组员分工,制定学习步骤、计划;教师指导。

3 决策1 确定学习要点

2 确定计算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学习计划,并

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学习计划

确定最终学习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学习计划,组织自学与答疑

由学生根据学习计划进行自学,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检

查、指导。

5 检查

检查布置的计算任务完成质量,包括相关

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学生的计算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本阶段的命题测试,考核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计算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

互评,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

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

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实际案例分析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企业现场

考核与评价:采用命题测试的办法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1:污染物浓度估算及厂址选择学时:40

理论学时:22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1.3:烟囱高度设计与厂址选择学时:14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 6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完成简单的烟囱高度设计案例,让学生掌握气象学基础知识以及气象要素对大气

扩散的影响。学会正确理解和应用计算公式。通过深入工厂学习、仔细观察、记录笔记,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学习内容:

1 大气圈结构、主要气象要素

2 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大气稳定度的概念

3 气象要素、地形、地物等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4 高斯扩散模式及高斯公式

5 烟气抬升的过程及机理

6 烟囱有效高度、烟囱的设计

7选择厂址前需要搜集的资料及风玫瑰图的绘制与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GB/T 13223-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

放标准》

2 GB/T 13201-91《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技术方法》

3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标准的名

称,及设计题目,学生搜集相关资

料。

2 计划 1 查找完成设计题目所需掌握的知识点明确组员分工,制定设计步骤、计

2 查找相关国标划

3 决策1确定学习要点

2确定设计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设计计划,并

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学习计划

确定最终学习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设计方案,组织自学与答疑

由学生根据设计计划进行自学,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检

查、指导。

5 检查检查布置的设计任务完成质量,包括相关

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设计结果、设计质量的考核,考核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设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汇

报、互评,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

体评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

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

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烟囱高度设计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设计成果的考核办法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2: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学时:34

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2.1:机械除尘器运行与维护学时:8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4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完成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仿真试验,让学生掌握粉尘基本性质及除尘器性能指

标,掌握除尘器性能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掌握风速、风量、粉尘粒径大小对旋风除尘器

性能的影响。熟悉旋风除尘器的操作和应用条件。培养学生工作过程的协调和结果的评价

能力。

主要学习内容:

1粉尘的性质,颗粒物的捕集理论

2 除尘器的性能指标以及其分类

3 重力沉降室的工作机理、优缺点、适用范围、提高除尘效率的方法

4 惯性除尘器的分离机理、常见的结构形式,惯性除尘器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5 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因素

6 常见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形式

7 机械除尘器运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仿真实验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试验仿真软件

2 仿真软件操作手册

3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手册,及

设计题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 计划1 查找完成仿真试验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 查找相关手册

明确组员分工,制定试验步骤、计

3 决策1确定学习知识点

2确定试验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试验详细计

划,并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试验

计划,确定最终试验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试验方案,组织自学与答

疑,然后进行试验。

由学生根据试验计划进行自学、试

验,教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试验完成质量,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

程度和试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试验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试验结果、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

对知识和测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提交试验结果数据和图表,教

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价,并根

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学的具

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仿真软件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实验数据和图表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2: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学时:34

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2.2:湿式除尘器运行与维护学时:8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4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完成文丘里除尘器结构图绘制,让学生掌握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结构形式。

熟悉旋风除尘器和文丘里除尘器的运行管理,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了解企业常用湿式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处理,提高基本的读图和绘图能力,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

1湿式除尘器的优缺点、分类及除尘机理

2 各种湿式除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判断湿式旋风除尘器和文丘里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影响因素

4 湿式除尘器的脱水装置的分类及机理

5 湿式除尘器运行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法、参观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湿式除尘器工作机理

2 文丘里除尘器结构简图

3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手册,及

工作题目,学生搜集相关材料。

2 计划1 查找完成绘制结构图所需掌握的知识

2 查找相关手册

学生制定工作步骤、计划,明确组

员分工;教师监督指导。

3 决策1确定学习知识点

2确定制图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工作详细计

划,并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工作

计划,确定最终工作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组织学生自学与

答疑,然后进行绘制。

由学生根据工作计划进行自学、绘

制,教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结构图完成质量,包括相关知识的掌

握程度和图纸质量。

教师对学生的绘制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图纸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对知识

和除尘器结构的掌握程度。

学生提交结构图,教师进行分组点

评和总体评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

况和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

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文丘里除尘器结构图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企业实物

考核与评价:采用结构图完整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2: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学时:34

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2.3:过滤式除尘器运行与维护学时:10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6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制作简易的袋式除尘器,让学生掌握过滤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结构形式。熟悉袋式除尘器滤料选择,通过深入企业学习,了解企业常用过滤式除尘器的运行和维护。培

养学生制定计划、宏观控制的能力。

主要学习内容:

1过滤式除尘器的分类和优缺点

2 袋式除尘器滤料性质及对滤料的要求

3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以及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4 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以及常用的结构形式

5 袋式除尘器的选型和维护

6 颗粒层除尘器的结构和除尘机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常见袋式除尘器示意图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3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教材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手册,及

工作题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2 计划1 查找关于过滤式除尘器的知识点

2 查找相关手册

学生制定工作步骤、计划,明确组

员分工;教师随时指导。

3 决策1确定学习知识点

2确定制作计划和进度

3 确定制作所需材料(废旧物品)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制作详细计

划,并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工作

计划,确定最终制作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制作方案,组织学生自学与

答疑,然后进行制作。

由学生根据工作计划进行自学、绘

制,教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作品完成质量,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

程度以及作品完整性和实用性。。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予以完善。

6 评价通过对作品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对相关

知识和袋式除尘器结构的掌握程度。

学生提交作品,教师进行分组点评

和总体评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

和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

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简易袋式除尘器制作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废旧物品

考核与评价:采用除尘器作品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2: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学时:34

理论学时:16

实践学时:18

子学习情境 2.4:静电除尘器运行与维护学时:8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4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设计静电除尘器,让学生了解静电除尘器的分类,熟悉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结构形式和工作状况。掌握静电除尘器的运行和管理,明确静电除尘器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及处理方法。

主要学习内容:

1 电除尘器的分类

2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影响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

3 电除尘器的结构和工作状况

4 电除尘器运行和管理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常见静电除尘器示意图

2电除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教师下达设计任务,提供相关手册

及数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2 计划1 查找完成设计题目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 查阅相关国标、规范

学生明确组员分工,制定设计步

骤、计划,教师随时指导。

3 决策1确定学习要点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设计计划,并

2确定设计计划和进度

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学习计划

确定最终学习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设计方案,组织自学、答疑、

设计

由学生根据设计计划进行自学,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检

查、指导。

5 检查检查布置的设计任务完成质量,包括相关

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设计结果、设计质量的考核,考核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设计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

互评,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

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

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设计静电除尘器

教具及工具:设计手册、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设计计算合理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3:气态污染物控制计算学时:44

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20

子学习情境 3.1: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学时:18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10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碱液吸收气体中的SO2试验(仿真),让学生了解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观察塔内液泛现象。通过参观大安钢铁石灰/石灰石-石膏法吸收SO2工艺流程,熟悉该方法的吸收原理、吸收塔的结构和工作状况。掌握该净化方法的运行和管理。主要学习内容:

1吸收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 吸收剂的选择

3 常用吸收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 吸收设备的选型

5 石灰/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方法原理、工艺流程以及操作影响因素。

6 氨吸收法、氧化镁吸收法、海水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流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碱液吸收气体中的SO2试验仿真软件

2 仿真软件操作手册

3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教师下达试验任务,提供相关手册

及软件,进行简单的任务分析,学

生搜集相关资料。

2 计划

1 查找完成仿真试验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 查阅相关手册学生明确组员分工,制定试验步骤、计划,教师随时指导。

3 决策1确定学习知识点

2确定试验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试验详细计

划,并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试验

计划,确定最终试验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试验方案,组织自学与答

疑,然后进行试验。

由学生根据试验计划进行自学、试

验,教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试验完成质量,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

程度和试验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试验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试验结果、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

对知识和测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提交试验结果数据和图表,教

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价,并根

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学的具

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仿真软件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试验数据和图表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3:气态污染物控制计算学时:44

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20 子学习情境 3.2: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学时:14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 6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吸附法的基本原理、吸附剂的选择方法以及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掌握常用吸附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维护;能够理解典型的净化工艺流程。

通过参观企业吸附设备,使学生了解先进的吸附设备的应用范围。

主要学习内容:

1 吸附法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 吸附剂的选择及再生方法

3 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

4 常用吸附设备的结构及原理

5 吸附法烟气脱硫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吸附法基本,原理基本概念

2影响气体吸附的因素

3吸附设备结构示意图

4 《大气污染控制手册》

学生收集相关技术资料。教师发放

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并进行讲

解。学生听取老师的讲解,分析工

作任务单要求。

2 计划1 查找该案例分析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 确定所需相关书籍、图表

学生制定学习步骤、计划,明确组

员分工,教师素质指导。

3 决策1 确定学习要点

2 确定案例分析的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计划,并指导

学生完善知识点和计划,确定最终

工作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计划,组织自学与答疑,完

成案例分析。

由学生根据学习计划进行自学,教

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检

查、指导。

5 检查

检查布置的案例分析任务完成质量,包括

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本阶段的案例分析计算结果测试,考

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完成质量进行

汇报、互评,教师进行分组点评和

总体评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

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合评

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案例分析

教具及工具:手册、教材、案例、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分析数据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3:气态污染物控制计算学时:44

理论学时:24

实践学时:20 子学习情境 3.3: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学时:12

理论学时:8

实践学时: 4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绘制催化转化简易工艺流程图,使学生掌握催化转化法的基本原理、催化剂制备使用;掌握常用催化转化设备的结构以及运行维护。了解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主要学习内容:

1 催化转化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 催化剂的制备与使用、环境工程常用的催化剂

3 选择性催化转化法净化NO X的原理、工艺流程、常用催化剂及操作影响因素

4 其他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催化转化法净化烟气的原理

2 催化转化法工艺结构简图

3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教师下达任务,提供相关手册,及

工作题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 计划1 查找完成绘制结构图所需掌握的知识

2 查找相关手册

学生制定工作步骤、计划,明确组

员分工,教师强调工作的关键点,

随时监督指导。

3 决策1确定学习知识点

2确定制图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工作详细计

划,并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工作

计划,确定最终工作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组织学生自学与

答疑,然后进行绘制。

由学生根据工作计划进行自学、绘

制,教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结构图完成质量,包括相关知识的掌

握程度和图纸质量。

教师对学生的绘制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图纸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对知识

点和工艺流程的掌握程度。

学生提交结构图,教师进行分组点

评和总体评价,并根据任务完成情

况和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给出综

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工艺流程图

教具及工具:手册、教材、案例、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流程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学习情景4:净化系统附属设备的选型与维护学时:6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2 子学习情境 4.1:局部排气罩及气体管道的设计学时:6

理论学时: 4

实践学时: 2

学习目标及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通过对给定厂房通风方式的改进,了解通风管道的布置原则、风机的选择及管道系

统的维护与管理。掌握各种局部集气罩的类型及应用范围。

主要学习内容:

1 通风管道的布置原则、风机的选择及管道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2 局部排气罩的类型及应用范围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工作现场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教学组织

1 资讯1 气体流动能量方程

2 通风管道布置原则

3 风机选择原则

4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教材

教师下达改造任务,提供相关手册

及软件,并进行简单的任务分析,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 计划1 查找完成改造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 查阅相关手册

学生制定改造步骤、计划,确定小

组分工。教师强调工作的关键点,

随时监督指导。

3 决策1确定学习知识点

2确定改造计划和进度

教师检查学生确定的详细计划,并

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点和试验计划,

确定最终试验计划。

4 实施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组织自学与答

疑,然后进行试验。

由学生根据试验计划进行自学、试

验,教师对学生的试验情况随时进

行检查、指导。

5 检查检查改造完成质量,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

程度和改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试验过程,发现问

题,提出改正意见,学生完善。

6 评价通过对改造结果、质量的考核,考核学生

对知识和测定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生提交试验结果数据和图表,教

师进行分组点评和总体评价,并根

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每个同学的具

体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成绩。

工作对象(载体):案例分析

教具及工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考核与评价:采用改造质量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记入期末总成绩,并填写教师评语部分。

五、学习领域(课程)考核评价

学习领域(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两部分组成。

学习领域(课程)考核内容及标准

序号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权重

1、平时成绩评定标准教学环节

考核

理论

根据学生课堂作业及书面作业完成情况

评定成绩。

30%

70% 实践操作

根据行业企业标准,考核调查报告的合理

性;仿真实验的科学性;设计的实用性;

设备的使用、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的方

法和步骤、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以及职业

素质、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企业“6S”

标准的执行力评定成绩。

50%

日常考核对平时出勤、学习态度等进行成绩评定。20%

2、期末

成绩评

定标准

理论+结课论文(40%+60%)30%

总计100% 加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比武或设计大赛的获奖情况给予相应加分。

扣分抄袭作弊扣论文全部分。

六、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基本条件

(一)课程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1、团队组成

基于每届1个教学班级的规模,配备专兼职教师 2 人,其中双师型教师 2 名,企业兼职教师1名,职称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1)具有系统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知识。

(2)具备环保设备选型、运行、维护、销售的能力。

(3)课内实践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三年以上。

(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二)课程实践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理论与实践操作密切结合,本课程需要数据采集多功能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

装置、板式高压静电除尘器实验装置、机械振动布袋除尘实验装置、不锈钢有机废气吸附成套实验装置、烟气脱硫成套实验装置;以及碱液吸收SO2、旋风除尘器性能测试等仿真试验软件。

(三)课程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1、教学参考资料

(1)适应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建议使用自编项目化教材。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3)来自行业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规范、生产案例等企业生产软资源。

2、信息化教学资源

基本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网络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材、电子教案、课件、教学视

频、案例库、习题库、行业标准等相关参考资料。其它网络资源,如为学生提供在线练习、

在线模拟实训、网络交流等的在线学习系统。

编制人:张寅桃郭俊刚王文华

执笔人:张寅桃

审定人:

制(修)订时间:2014.4.1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 1.大气与空气 大气(atmosphere):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The entire mass of air which surrounds the Earth) 环境空气(ambient air):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Outdoor air to which people,plants,animals and structures are exposed)。 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两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但在环境科学中,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有时两个名词分别使用,一般对于室内和特指某个地方(车间,厂区等),供给植物生存的气体,习惯上称为空气,对这类场所的空气污染用空气污染一词,并规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而对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常用大气以词,同时对区域性的空气污染称为大气污染,并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基本上都是环境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而且更侧重于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近地层空气。 据研究,成年人平均每天需1公斤粮食和2公斤水,而对空气的需求则大的多,每天约13.6公斤(合10m3),不仅如此,如果三者同时断绝供给,则引起死亡的首先是空气。 2.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由多种气混合组成、按其成分可以概括为三部分: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汽和各种杂质。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6%(体积);氖、氦、氪、甲烷等次要成分只占0.004%左右,如表1—1所示(2)。 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以及分子扩散,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大气得以交换和混合。因而大气的组成比例直到90一100km的高度还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在人类经常活动的范围内,任何地方干洁空气的物理性质是基本相同的。 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平均不到0.5%,而且随着时间、地点、气象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范围可达0.01%~4%。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虽然很少.但却导致了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云、雾、雨、雪、霜、露等。这些现象不仅引起大气中湿度的变化,而且还引起热量的转化。同时,水气又具有很强的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对地面的保温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大气污染 含有上述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的空气,我们认为是洁净的空气,而大气中不定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2、课程编码:30001 3、适用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 4、适用学制:三年 5、课程学时:124(84+40) 6、课程学分: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课程是三年制高职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通过污染物浓度估算及厂址选择、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和净化系统技术四个情景的教学,课程实习实训、集中实训(实习)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完成废气治理设备的选型、运营与管理工作;完成废气治理工艺的选择和部分工艺的设计;完成销售和选购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及耗材、完成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工作完等方面废气污染治理工作所必须的职业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人才所必备环保设施运行及管理能力、环境工程方案设计能力、环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监理能力和环保业务推介及售后服务能力。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并培养其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协助的职业素养,以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科学严谨的职业道德,为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将学生成在环保友好产业、环境工程类公司、环保设备类公司和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务环境工程设施运行与维护、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项目辅助设计、环境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监理、环保业务推介及售后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大气、大气污染基本概念,了解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意义、步骤及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采取的措施。 2.学会查阅大气污染控制相关国标,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掌握燃料的基本性及影响燃料燃烧的因素;掌握煤燃烧污染物的生成机制,掌握先进的洁净燃烧技术。 4.了解气象学基础知识,掌握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后答案 (第三版)主编: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一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章 概 论 1.1 干结空气中N 2、O 2、Ar 和CO 2气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 29.1%1001 97.2894 .3900934.0%=???=Ar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 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g μ/m 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0.12。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 1.5 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 为2.2×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 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大气污染控制doc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1.大气的组成 分为三部分:干燥清洁的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 2.大气污染的定义 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某种不良成分达到一定的浓度,造成有害的影响的大气状况。这种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植被、器物或者全球环境以及通过浑浊的空气或不愉快的气味对环境美学造成负面的影响。 如果大气中的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物、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测量的不利影响,这就是大气污染。 3.一次大气污染物:直接以原始形态排放入大气中并达到足够的排放量从而造成健康威胁的污染物 4.二次大气污染物指大气中的一次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化学物质 5.光化学烟雾是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 6.光化学烟雾最具危害的两种物质是臭氧(O3)和过氧乙酰硝酸酯 7.API 计算公式: 8.颗粒形状不规则,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pH 小于5.6为酸雨 9.TSP :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 PM10:直径≤10μm 的颗粒物 10.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1.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按其用途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警报标准等 12.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一氧化碳 臭氧 第二章: 1.燃料:是指用以产生热量或者动力的可燃性物质. 2.燃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3.煤的分类:褐煤.烟煤,无烟煤 4.水分:分为外部水分和内部水分 5.会分:是煤中不可燃矿物质的总称.其含量和组成因煤种以及粗加工的不同而异,我国煤炭的平均灰分约为百分之25. 6.挥发份: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出的可燃气态物质. 7.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适当的地控制这四个因素--空气与燃料之比,温度,时间和湍流度,通常把温度,时间,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3T ”j k j k j k j k j k j k k k I I I I ,,1,,1,,)(+---=++ρρρρ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静电除尘器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题目锅炉烟气静电除尘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院(系、部、中心) 康尼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K环境091 学生姓名朱盟翔 学号 0 设计地点文理楼A404 指导教师李乾军 设计起止时间:2012年5月7日至 2011 年5月18日 目录 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近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二、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 kg/h (台) 排烟温度:160 ℃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 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 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值: C ar =68% H ar =% S ar =% O ar =6% N ar =1% W ar =4% A ar =16% V ar =14%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淮(标准状态下):30mg/m 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 3。 基准氧含量按6%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15m 以内。 图1.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 图 2. 图1的剖面图 三、设计内容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样: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大气污染控制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 1、根据气温在垂直方向的变化,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五层。 (1.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一般情况下,平均每升高100m下降℃. (2.)平流层:同温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而变化;臭氧层在同温层上部,气温则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高。 (3.)中间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层顶温度可降至-83℃~ -113℃。(4.)暖层:气体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5.)散逸层:空气更加稀薄,距离地面越远,气温越高,气体电离度越大。 2、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而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质,累计到超过大气自净化过程(稀释、转化、洗净、沉降等作用)所能降低的程度,在一定的持续时间内有害于生物及非生物。 3、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形态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 气溶胶——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气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放的原始物质。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颗粒较小,但毒性更大。如光化学烟雾等。 4、大气污染的分类: ?按影响范围分:局域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和全球性污染; ?按污染物特征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性污染; ?按放射性特性分:放射性污染和物理化学污染。 大气污染源分类: ?按源的形态分:固定源(工厂烟囱)、移动源(飞机、轮船、火车等); ?按源的几何形状分:点源(烟囱)、线源(公路,一排烟囱)和面源(居民区、车间无组织排放); ?按源排放时间分:连续源(连续排放)和间断源)(间断排放)等。 5、总悬浮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d ≤100um 的颗粒物。 颗粒物粒径大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粒径越小,越不易在大气中沉积,长期漂浮在空气中容易被吸入人体内;

2.《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复习

大气污染的定义: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类和环境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是指空气中的固体粒子和液体粒子,或固体和液体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 (按来源和物理性质分类)①粉尘②烟③飞灰④黑烟⑤雾 (按颗粒物的大小分类)①飘尘②降尘③总悬浮颗粒物TSP ④可吸入颗粒PM10 ⑤微粒子PM2.5 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定义及其种类: 一次污染物:若大气污染物是从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其性质也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一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类型:①硫氧化物②氮氧化物③碳氧化物④碳氢化合物 二次污染物:若由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则所形成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二次污染物类型:①伦敦型烟雾②洛杉矶型烟雾③工业型烟雾 光化学烟雾、硫酸烟雾定义: 光化学烟雾:指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的反应生成蓝色(紫色,褐色)。 硫酸烟雾:指大气中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的硫酸雾。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燃料中的可燃组分和有害组分 可燃组份:碳,氢,硫(氧不可燃,助燃) 有害组份:灰分、水分、氧、氮 燃烧过程影响因素(完全燃烧的条件) 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烧与空气混合条件。 通常把温度,时间,湍流称为燃烧过程中的“三T”,当他们处于理想状态,即完全燃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污染物的形成原因 硫氧化物:燃烧中与氧发生反应,氧化到SO2,再氧化到SO3,生成硫酸。(主要产物是SO2)硫酸盐是不可燃烧的。 氮氧化物:分热力型NO x(控制温度空气停留的时间),快速性NO x,燃料型NO x 颗粒污染物:主要是燃烧不完全形成的炭黑,结构复杂的有机物,烟尘和飞灰等。 (温度高,灰分少) 燃烧二氧化硫控制方法 ①燃烧先洗煤②燃烧循环流化床燃烧③石灰石做脱硫剂④烟气脱硫。 燃烧产生NO X的类型及控制措施 ①类型:热力型NOx 控制措施:通过降低燃烧温度、减少过量空气、缩短气体在高温区停留时间来控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本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 广东九江俊业家具厂生产时会进行喷漆流程,喷漆时,作业场所有大量的漆雾产生,而且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对车间及厂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改善车间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状况,受实木家具厂委托,对喷漆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苯类有机废气进行整套废气净化系统的设计,使得上述车间排放含有VOC的气体经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环保形象。 二、公司资料 ?生产工艺 家具喷漆工艺主要包括基材破坏处理、素材处理、整体着色、填充剂、底漆、吐纳、着色、修色、二度底漆、画漆、抛光打蜡等工艺。主要采用的是水帘机喷漆方法。 而在喷漆工艺中,喷漆时涂料溶剂从涂料中挥发出来,形成油漆工艺最主要的污染物——“漆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家具喷漆中一般采用含苯烃类溶剂,苯为剧毒溶剂,少量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长期的损害。 ?废气特点 废气排放量:17640m3/h, 废气组分为苯类有机物(苯、甲苯、二甲苯等)及少量醛类和醇类有机物, 有机物浓度日平均值:2000 mg/m3, 废气温度:当地气温 ?气象资料 气温: 年平均气温:22.2oC

冬季:13.5oC 夏季:29.1oC 大气压力: 冬季740mmHg(98.6×103Pa) 夏季718 mmHg(95.72×103Pa) ?喷漆室布置图 ? 三、设计原则 (1)综合考虑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投资经济性等因素,以较少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2)采用技术成熟、先进可靠的工艺和处理效果好的设备,确保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3)按现有场地条件考虑设计,整个工程做到布局合理、占地空间小、外形结构美观、投资小等几项特点;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习题八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8.1 某新建电厂的设计用煤为:硫含量3%,热值26535kJ/kg 。为达到目前中国火电厂的排放标准,采用的SO 2排放控制措施至少要达到多少的脱硫效率? 解: 火电厂排放标准700mg/m 3。 3%硫含量的煤烟气中SO 2体积分数取0.3%。 则每立方米烟气中含SO 2 mg 857110644 .2233=??; 因此脱硫效率为%8.91%10085717008571=?- 8.2 某电厂采用石灰石湿法进行烟气脱硫,脱硫效率为90%。电厂燃煤含硫为3.6%,含灰为7.7%。试计算: 1)如果按化学剂量比反应,脱除每kgSO 2需要多少kg 的CaCO 3; 2)如果实际应用时CaCO 3过量30%,每燃烧一吨煤需要消耗多少CaCO 3; 3)脱硫污泥中含有60%的水分和40%CaSO 4.2H 2O ,如果灰渣与脱硫污泥一起排放,每吨燃煤会排放多少污泥? 解: 1)↑+?→++22322322CO O H CaSO O H SO CaCO kg m 164100= m=1.5625kg 2)每燃烧1t 煤产生SO 2约 kg t 722100 6.3=?,约去除72×0.9=64.8kg 。 因此消耗CaCO 3 kg m 13264 8.641003.1=??=。 3)CaSO 4.2H 2O 生成量 kg 174172648.64=?;则燃烧1t 煤脱硫污泥排放量为t 4354.0174=,同时排放灰渣77kg 。 8.3 一冶炼厂尾气采用二级催化转化制酸工艺回收SO 2。尾气中含SO 2为7.8%、O 2为10.8%、N 2为81.4%(体积)。如果第一级的SO 2回收效率为98%,总的回收效率为99.7%。计算: 1)第二级工艺的回收效率为多少? 2)如果第二级催化床操作温度为420。C ,催化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300,反应平衡时SO 2的转化率为多少?其中,5.0)(223O SO SO y y y K ?= 。 解:

最新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试卷及答案评分标准-A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试题 课程名称: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使用专业班级:环境0901班考试时间100分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A卷、开卷——————————————————————————————————————— (学生在此页上答题无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目前,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和粉尘。 2.燃料燃烧过程中的“三T”因素指的是()、()、()。 3.根据高斯模式,出现地面最大浓度点的垂直扩散系数的值δz为()。 4.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三种高效除尘器分别是()、()、()。 5.气态污染物净化方法有( )、( )、( )、燃烧法和冷凝法等。 6.工业用固体催化剂由()、()、()三部分组成。 7.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在吸收剂中的()不同,或与 吸收剂的组分发生(),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8.局部排风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和通风机。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目前中国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的污染。 A.SO2 、NO x B.颗粒污染物、SO2 C.颗粒污染物、NO x D.SO2 、挥发性有机物 2.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 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A.炉排炉 B.旋风炉 C.煤粉炉 D.流化床锅炉 3.容易造成极其严重地面污染的烟流的扩散类型是() B.锥型 B.漫烟型 C.扇型 D.屋脊型 4.在选用静电除尘器来净化含尘废气时,必须考虑粉尘的() A.粉尘的粒径 B.粉尘的密度 C.粉尘的黏附性 D.粉尘的荷电性 5.水泥、熟石灰等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器,主要是因为() A.水泥、熟石灰属于憎水性粉尘 B.水泥、熟石灰吸水后易结垢 C.水泥、熟石灰润湿性较差 D.水泥、熟石灰没有润湿性 6.洗涤式除尘器中效率最高的一种除尘器是() 第 1 页共 2 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目录 1. 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污染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工艺流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常见除尘技术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除尘工艺流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管道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工艺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旋风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袋式除尘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管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1)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核算实际速度:v=4Q/(2 d )=14.154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管段长度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1 除尘工艺流程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管道保温及热补偿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风机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课程设计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习题七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7.1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2%(体积)CO 2,其余为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 C ,总压强为 500kPa 。从手册中查得30。C 时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8×10- 5kPa ,试求溶解度系数H 及相平衡常数m ,并计算每100g 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gCO 2。 解:由亨利定律P*=Ex ,500×2%=1.88×105x ,x=5.32×10- 5。 由y*=mx ,m=y*/x=0.02/5.32×10- 5=376。 因x=5.32×10- 5很小,故C CO2=2.96mol/m 3。 )/(1096.210 %250096.2343*Pa m mol P C H ??=??== - 100g 与气体平衡的水中约含44×100×5.32×10- 5/18=0.013g 。 7.2 20。 C 时O 2溶解于水的亨利系数为40100atm ,试计算平衡时水中氧的含量。 解: 在1atm 下O 2在空气中含量约0.21。0.21=4.01×104x 解得O 2在水中摩尔分数为x=5.24×10- 6。 7.3 用乙醇胺(MEA )溶液吸收H 2S 气体,气体压力为20atm ,其中含0.1%H 2S (体积)。吸收剂中含0.25mol/m 3的游离MEA 。吸收在293K 进行。反应可视为如下的瞬时不可逆反 应:+ -+→+3222222NH CHCH CH HS NH CHCH CH S H 。 已知:k Al a=108h -1,k Ag a=216mol/m 3.h.atm ,D Al =5.4×10-6m 2/h ,D Bl =3.6×10- 6m 2/h 。 试求单位时间的吸收速度。 解: 20》 C 时H 2S E=0.489×105kPa ,分压20atm ×0.1%=2.03kPa 。 P*=Ex ,x=P*/E=4.15×10- 5,故C*H2S =2.31mol/m 3。 H=C/P*=2.3/(2.03×103)=1.14×10- 3mol/(m 3.Pa )=115mol/(m 3.atm ) 由 185.1,542.0108 121611511-==+=+=h K k k H K Al l g Al 。 )/(3.431.285.1)(3 2*2h m mol C C K N S H S H Al A ?=?=-=。 7.4 在吸收塔内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SO 2,气体流量为5000m 3N /h ,其中SO 2占5%,要求SO 2的回收率为95%,气、液逆流接触,在塔的操作条件下,SO 2在两相间的平衡关系近似为Y *=26.7X ,试求: 1)若用水量为最小用水量的1.5倍,用水量应为多少? 2)在上述条件下,用图解法求所需的传质单元数。 解: G B =5000×0.95=4750m 3N /h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 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 )×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 15.192369.012369.0/1/222=+=+=+= 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 1.6 解: 含氧总量为mL 96010020 4800=?。不同CO 百分含量对应CO 的量为: 2%:mL 59.19%2%98960=?,7%:mL 26.72%7%9396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 =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C=68%,Y H=4%,Y S=1% ,Y O=5%, Y W=6%,Y A=15%,Y V=13% N=1%,Y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 Y Y Y Y a O S H C Q 7.07.056.5867.176.4-++=' /kg)(m N 3 式中:Y C 、Y H 、Y S 、Y O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 /(97.6)05.07.001.07.004.056.568.0867.1(76.4'3kg m Q N a =?-?+?+??=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N )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m 3N /kg ) 式中: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kg) (m 42.701.08.097.679.097.6016.006.024.104.02.11)01.0375.068.0(867.1'N 3=?+?+?+?+?+?+?=s Q (3)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m 3N /kg ) 式中:α —空气过量系数。 s Q '—理论烟气量(m 3N /kg ) 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烟气流量Q 应以m 3N /h 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 /h) (m 615060025.10/kg)(m 25.1097.6)14.1(016.142.7N 3N 3=?=?==?-?+=设计耗煤量s s Q Q Q (4) 烟气含尘浓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三章(最新整理)

第三章大气扩散 为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除需采取安装净化装置等各种技术措施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能力。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与排放源本身的特性、气象条件、地面特征和周围地区建筑物分布等因素有关。本章主要对这些因素特别是气象条件、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估算以及厂址选择和烟囱设计等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节气象学的基本概念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大气层的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即地球表面情况)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 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的一层。平均厚度为12 公里。自下垫面算起的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 (1)对流层虽然较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 和几乎全部水汽,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它是天气变化最复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层;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 m 平均降温约0.65℃; (3)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大气垂直混合很激烈。主要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4)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 对流层的下层,厚度约为1—2km,其中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的影响很大,称为大气边界层(或摩擦层)。其中从地面到100m 左右的一层又称近地层。在近地层中.垂直方向上热量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温差很大,可达1—2℃。在近地层以上,气流受地面摩擦的影响越来越小。在大气边界层以上的气流.几乎不受地面摩探的影响,所以称为自由大气。 在大气边界层中,由于受地面冷热的直接影响,所以气温的日变化很明显,特别是近地层,昼夜可相差十儿乃至几十度。出于气流运动受地面摩擦的影响,故风速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大。在这一层中.大气上下有规则的对流和无规则的湍流运动都比较盛行.加上水汽充足,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传输、扩散和转化。 2.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60km 高度的一层称为平流层。主要特点是: (1)从对流层项到35—40km 左右的一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称为同温层;从这以上到平流层顶,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高,称为逆温层。 (2)几乎没有空气对流运动,空气垂直混合微弱。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颗粒物燃物控制技术基础为了深入理解各种除尘器的除尘机理和性能,正确设计、选择和应用各种除尘器,必须了解粉尘的物理性质和除尘器性能的表示方法及粉尘性质和除尘器性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粉尘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颗粒的粒径 1.单一颗粒粒径 粉尘颗粒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人和环境的危害亦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能影响很大,所以是粉尘的基本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大小均匀的球体.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但实际上,不仅颗粒的大小不同.而且形状也各种各样。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粒径定义方法。 (1)用显微镜法观测顾粒时,采用如下几种粒径: i.定向直径d F,也称菲雷待(Feret)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中同一方向上的最 大投影长度,如图4—1(a)所示。 ii.定向面积等分直径d M,也称马丁(Martin)直径,为各颗粒在投影图上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如图4—1(b)所示。

iii.投影面积直径d A,也称黑乌德(Heywood)直径,为与颗粒投影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如图4一l(c)所示。若颗粒投影面积为A,则d A=(4A/π)1/2。 根据黑乌德测定分析表明,同一颗粒的d F>d A>d M。 (2)用筛分法测定时可得到筛分直径.为颗粒能够通过的最小方孔的宽度。 (3)用光散射法测定时可得到等体积直径d V.为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的直径。若颗粒体积为V,则d V=(6V/π)1/3。 (4)用沉降法测定时,一殷采用如下两种定义: i.斯托克斯(stokes)直径d S,为在同一流体中与颗粒的密度相同和沉降速 度相等的球的直径。 ii.空气动力学直径da,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的球的直径。 斯托克斯直径和空气动力学直径是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直径,原因在于它们与颗粒在流体中的动力学行为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粒径的测定和定义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按颗粒的几何性质来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显微镜法和筛分法;另一类则是按照颗粒的某种物理性质间接测定和定义的。如斯托克斯直径、等体积直径等。粒径的测定方法不同,其定义方法也不同.得到的粒径数值往往差别很大.很难进行比较,因而实际中多是根据应用目的来选择粒径的测定和定义方法。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接本) 一、填空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燃料燃烧过程的空气过剩系数取决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石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生产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它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黑烟是未燃尽的炭粒,飞灰则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 用显微镜观测粒径时,将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称为颗粒的定向面积等分直径,也称马丁直径。 表征净化装置净化污染物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是净化效率。 电除尘过程中,粉尘比电阻过高,会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是滤料,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 在烟气脱硫工艺中,干法的脱硫剂利用率最低,通常在30%以下。湿法脱硫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 酸雨泛指酸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而干沉降是酸性颗粒物以重力沉降等形式由大气转移至地面。 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是灰分。 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污染物通常指为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粉尘的含水率与粉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有关,通常把这种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粉尘的吸湿性。 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和操作变量。

表征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的指标是气布比。 按脱硫剂是否以溶液状态进行脱硫,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或干法脱硫。 为了防止汽油中的铅使催化剂永久中毒,应用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必须使用无铅汽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 煤中硫的四种存在形态是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和元素硫。 普通的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由两部分构成,即粉尘通过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和通过灰层的压力损失组成。 从燃烧系统排出的氮氧化物绝大多数以NO形式存在。 在我国,“两控区”是指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 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是石油。 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所表示的煤的百分比基准是空气干燥基。 燃料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和过剩空气体积之和。 通常用圆球度来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有很大影响,通常最适于电除尘器运行的粉尘比电阻范围是104—106?·cm。 电除尘过程的第一步是尘粒荷电。 烟气脱硫过程中,与SO2反应消耗掉的脱硫剂与加入系统的脱硫剂总量之比称为脱硫剂利用率。 与汽油车污染控制目标不同,柴油机主要以控制黑烟和氮氧化物排放为主。 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