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个国民党军官眼中的上海“失守”记

一个国民党军官眼中的上海“失守”记

一个国民党军官眼中的上海“失守”记
一个国民党军官眼中的上海“失守”记

一个国民党军官眼中的上海"失守"记

2010-01-09 07:29:55来源: 网易历史跟贴142 条手机看新闻

《档案春秋》2009年第12期

[口述者简介]

王楚英,1923年11月生于湖北黄梅县。1937年8月任国民革命军11师33旅准尉译电员,参加淞沪抗战,被18军军长罗卓英誉为“不怕死。会打仗的娃娃排长”。1939年考入中央军校第17期,1941年毕业后任54军军长黄维的警卫连长、军委会驻滇参谋团团长林蔚的机要参谋,后随中国印缅军事代表侯腾入缅,任华侨抗日志愿队队长,1942年3月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上将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1945年8月以警卫负责人身份,亲历了中国战区日军从芷江洽降到南京签降的全过程。解放上海战役时,任国民党第52军副参谋长兼296师参谋长:1949年5月去台后,任国民党陆军总部办公室主任、总政治作战部设计委员会秘书长、52军参谋长、陆军少将。1954年满怀报国赤忱,毅然经香港起义回归祖国大陆。2005年9月,以抗战将领代表身份应邀赴北京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现任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军碑一九四二——王楚英亲述中国远征军滇缅会战全过程》、《铁血光荣——从芷江到南京:受降日军亲历记》、《史迪威的军事思想与精神艺术》、《抗日名将叶佩高》。

1949年5月27日这天

1949年5月27日,对曾经苦难深重的上海人民来讲,是个令人欢欣鼓舞和难忘的日子;而对于我这个曾经镇守上海的国民党军队的中级指挥官来讲,同样是个令人暗自庆幸与刻骨铭心的日子。就在27日凌晨二三点钟的时候,我终于接到了上级要我部从宝山月浦阵地向吴淞口撤退的命令。当时我在国民党52军任军副参谋长兼296师参谋长,那时我们师长不在,我已实际上行使着师长的职权。终于可以从宝山月浦这个既熟悉又可恶的阵地上撤下来了,我赶紧下命令:不要发出任何声响;也不要破坏任何东西;以最快的速度向吴淞口撤退。此时部队的官兵们都巴不得能立刻“飞”到吴淞口。

赶到吴淞海军码头,天已蒙蒙亮了。说是撤退,实际上四面八方都是溃败下来的国民党军队,都朝码头方向涌去。地上白花花的银元,也没有人去捡,大家可能都只有一个想法:尽快上船!越是挤,人流的速度就越慢我身边的几个卫士灵机一动,将我高高举起,从人头上抬了过去不然筋疲力尽的我无论如何也穿不过这“溃不成军”的人山人海。船要开了,还有当兵的要往船上挤;岸上有人眼看上不了船,急得向船上开枪;船上的人也不甘示弱,开枪予以还击……就在船从吴淞码头离开时,船上和岸上还火拼了几个弟兄,有的还被挤进了黄浦江。

船山吴淞口,上海如何一步步失守,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曾经拥有最坚固的“盾”

上海战役有得打还是没得打?进而言之就是上海能否守得住?其实当时我们这些国民党官兵心里都非常明白:长江天险,解放军一个大步就跨越过来了,更何况上海本身没有什么“天险”可依。

从军事观点来讲,上海这座城市,是不能作战的。把城市打烂了,任何一名指挥官、士兵、老百姓都不会答应。当然,城市的巷战只能作为具体的战术来讲作为战略来讲,是绝不能以上海这座城市作为依托来展开战争的。关于这点,名义上下野的“蒋总裁”心里明白,我们心里也十分清楚,不然真的要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了。因此,上海守卫战,注定是要在相对较为开阔的郊区展开。

我当时作为国民党52军副参谋长兼296师参谋长,参加了几次会议,都是关于如何“守”上海的。

对于蒋介石为什么要守上海,我当时想恐怕有这样三个目的:第一是“牵制”,促使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不能迅速地向两南干¨东南方向推进。当时我们在上海的守军,对外一直号称有30万人,后来我核实下来,恐怕只有20来万人。即他这样,解放军要解放上海,起码要拿出60万兵力。那时依我们掌握的情报,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也不过六七十万人,如果能在上海牵制住他们,就能够减轻西南和东南方面的压力。第二是“搬家”,因为从经济上考虑,上海毕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城市、中国的经济中心。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实在太快了,国民党在上海的很多资产还来不及运走。所以守上海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搬家。在上海打一仗,说白了,就是为了多争取些时间,能争取一天是一天,能争取一小时是一小时,目的是为了多运些东西到台湾。第三是“妄想”,妄想把美国和英国这两个“伙伴”一起拖下水。因为上海同时又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美国和英国等在上海有很多利益。当时英国人已经为兵舰事情同中共发生摩擦,虽然我们知道“蒋总裁”不喜欢英国人,可当时,他是非常乐意把英国人拖下水的。同样他更想把美国也拖下水。虽然蒋介石在美国总统竞选时,是支持杜威而不支持杜鲁门的。杜鲁门上台以后,自然也没有给蒋介石好脸色看。即使这样,蒋介石还是幻想上海的守卫战,能够引起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的高度关注,尽量把他们拖下水,幻想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结果三个目的,第一、第二个目的算是基本实现了,而第三个目的,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墙倒众人推。特别是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巴不得蒋介石快快退守台湾。

从军事理论的观点来讲,上海的地形是一个背水阵。还有上海的纵深太小,很容易让解放军变成一个全线攻势,东边沿着浦东,两边沿着七宝、真如、大场、刘行、罗店一线,一下子到吴淞口,把两边口子一扎,时间一长,袋子里面必定着火。后来解放军的确采用这样一个攻势,叫做“钳击吴淞口,解放大上海”。

渡江战役打响以后,国民党在南京、镇江、苏州沿线的部队,陆陆续续,共有第123军、99军、54军、5l军、21军退到上海,算上上海原有的4~5个军,加起来整个上海名义上有9个军,其中12军在高桥,另外一个37军就是沿着浦东的北蔡东西线,他的前(南)面还摆了一个51军,在51军前(南)面还有一个支队,就是江苏的保安队。他们在奉贤、南汇这些地方担任警戒,在松江那边还有一个123军,有两个师在松江守卫,还有一个师在太仓守卫。当时上海分了三个守备区。第一守备区从大场一直到宝山,有21军、52军两个军,实际上21军归我所在的52军指挥。第二守备区是从大场以南一直到七宝、莘庄这一线,有75军、54军、99军三个军。第三守备区是浦东守备区,有37军、51军再加上12军三个军。另外一个

123军作为前线的侦察掩护部队,分别据守在松江和太仓等前进据点上。守备区保卫下的核心阵地就是市区里面整个苏州河和黄浦江的中心地带,这个就由交警部队还有宪兵部队防守,由上海警备司令部陈大庆负责指挥。由石觉任淞沪防守司令,指挥i个守备区专门负责市郊和外围的防守与作战指挥。守卫上海还有三个炮兵团,另外还有四个工兵团,两个汽车团,还有一个技术总队,对外号称30万人,我算下来实际上只有20来万人。不知道汤总司令是如何算的。

国民党的几个军,虽然还保留着军的番号与建制,但像54军原有的三个师,当江阴要塞其中一个师起义后,汤恩伯马上命令54军的29l师,去反攻江阴。在反攻过程中,这个师的师长廖定藩就被打死了,Fh黄埔12期的吴世英继任师长,这个师消耗掉一半,所以54军实际上只有一个半师。

为了实现前面所说的三个目的,在这之前国民党在上海郊区构筑了大量的碉堡、碉堡群、铁丝网、壕沟、高地等军事设施,以阻挡解放军进攻据我所掌握的资料,当时国民党光碉堡就修筑了3500多个。这些碉堡4月23日以后就能投入使用了。这3500多个碉堡,从沪西一直到宝山这一带,大概有2000多个,在浦东地区大概有1000多个,另外在龙华、七宝、华漕这些地区还有一些。

我所在的296师原来驻守在苏州,4月23号才从苏州调过来,最后被摆在宝山,所以对宝山乃至上海郊区的那些碉堡我太熟悉了。我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枪眼洞口朝东的,那是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留下的,是为了抵抗日军入侵而建造的。我14岁在国民党11师33旅任准尉译电员和排长时就曾经使用过那时使用它们是为了捍卫民旅的尊严和国土不受侵犯,觉得非常光荣战斗也打得非常惨烈。唉,不提了。而另一类,绝大多数的碉堡的枪眼是朝西、朝西南西北的,那是为了抵抗解放军从西、西南、西北方向打进上海这些碉堡的坚同性是不用说的,对于守卫上海而言,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坚同的“盾”——碉堡和碉堡群。同时我们还拥有美国最先进的进攻武器:当然进攻性武器,不少已被解放军缴获r。可我们这些正规部队,武器弹药是从来不缺的还有粮食也是不缺的,上海本身就是一个补给基地。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当时凭着这些碉堡,的确让进攻上海的解放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每当想起这些,我都非常揪心:同是炎黄子孙,都是手足同胞啊!

蒋经国曾两次到月浦阵地“督战”

我们都知道两军(兵)相遇勇者胜的道理可在守卫上海的那些日子里,我再也没有看到国民党军队北伐统一中同和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风貌了。不瞒你们讲,为了鼓舞官兵们的士气,当时我这个军副参谋长和师参谋长还真的动了不少脑筋呢。

当时,我提了几条建议:

第一,要改变军心。当时大家都明知国民党军的致命伤是军心不稳,厌战、怕战。要把这个态势转变为敢战、敢死。这么一个转变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就提出一个建议,把所有被俘放回来的官兵集中起来,组成报告团,让他们进行所谓的“现身说法”,利用他们来做教员,让他们来“揭露”解放区所谓的黑暗。我知道这是在颠倒黑白和混淆视听,我也知道这些被放回来的人,私下里都讲解放区和解放军如何如何好。但在高压政策的威逼下,他们只能讲解放区和解放军如何不好,如何恐怖,这样让那些没有被俘过的人,听到这些被俘虏过的人所谓的“现身说法”,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一种“仇共”的心理。

第二,加强政工和民主管理。过去国民党军队里,对政工一向是轻视甚至是歧视的。军队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之间长期处于一种不合作的状况。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提议让带过兵的官来当政治指导员,

因为他知道当兵的最渴望什么。加上前面说的。让被俘放回来的人员讲政治课,现身说法,我还提议,每个师办一个政工干部训练班,师、团以上的建立政工制度,营、连以下的建立政治指导员,排里面副排长叫辅导员,班里面要建立政治战士。政治战士就是比班长权威还高,他在班里面是起核心作用的。还有建立保防战士和监察战士。监察战士可以监督连长、司务氐是不是贪污,希望达到囝民党军队提出的几大公开:经济公开、意见公开、人事公开和赏罚公开。我想这些制度本身肯定是好的,但在当时国民党部队,已经很难实行了。当时我们在苏州,就举办过一个洲练班,政治战士有了,监察战士有了,保防战士有了,几大公开也着手认真贯彻,部由战士监督执行。为此其他部队还都来参观,问我怎么会想起搞这些民主与公开?我说不是我发明的,我是跟共产党、解放军学的。除此,我根据国民党军队的现状,还提出了以下三项改革措施:

一是将银元直接发到士兵手中。当时在军队里面,最头疼的是,南于物价的飞涨,金圆券变成“废纸”了。后来部队也改发银元了。但国民党军队里,长官贪污是一种风气,当时我们也想通过上海守卫战把这个坏风气改掉。前面提到的每一个班里面的“三个战士”都要起作用。上面给每一个士兵发银元,就要直接发到他们的手中,不能经过层层剥削,要杜绝贪污。同时,吃的也要好,一定要定量、足量,中间不能有揩油。这样士兵吃好了,钱到手了,没有人贪污了,他们打仗就会勇敢了。

二是整肃内奸。我们不少官兵是解放军放回来的,有些人是带有任务的,这些人要查出来。对动摇分子,他虽然不是放回来的,但是看到了发现了也要查。实际上我自己就很动摇,我是不想来上海的。因为刘玉章一个电报接一个电报把我要回来了,起先我的家属没有来。那个时候还指望和谈能够成功。刘玉章左一个电报右一个电报,甚至还想给我安排飞机,要把我的家属电接来。表面看是对我的关心,当时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也确实不多、实际I:我心里非常清楚,那是把家属作为人质,逼我更好地为他们卖命。

三是后勤供给一定要跟上去。过去国民党打起仗来,前面的连长要派人后面去领弹药。我当时下令前面的人不再到后面领弹药了,改由后方往前方送打伤的、打死的,都由后面的人上来处理,阵地前沿的只管守卫和打仗(轮换除外),弹药要送上去,饭也要送上去。这样前沿阵地就能无后顾之忧了。我的这个做法,也得到了“蒋总裁”的赏识,他曾批示要推广开来。但在围民党的部队里各搞各的,根本没有推广。

当部队进入月浦阵地以后,我曾三番五次地督促手下官兵熟悉和熟练使用每一处防守的工事和每一座碉堡。那些工事是雇老百姓挖的,那些碉堡是我们工兵建造的。我要求他们很好地利用这些工事和碉堡。特别是那些碉堡,用得好可以当作自己的盔甲;不会使用就会变成囚禁自己的牢笼。“死”碉堡如何“用活”,发挥好作用,这里面学问很大,包括:从碉堡往外看,400~500米发现解放军与200~300米发现解放军分别如何处置?步枪、机关枪何时进入阵地,如何进行急袭射击和狙击?碉堡与碉堡之间如何联络、协防等等。要从攻与守两个方面谋划守卫战。

我心里非常清楚,我们52军原来在东北只是支二流部队,但到上海却成了蒋介石手里的“王牌军”。5月lO日,我带了一个团到太仓西边的直塘镇,暂时抵挡了解放军29军一个搜索营的进攻,回来就说是“直塘大捷”;5月12日,我们从浏河撤退了,又说是“浏河大捷”。从12日晚上到13日白天,我们在月浦的好多碉堡丢掉了。13日我们组织反攻。因为这些碉堡的枪眼都是朝西方向的,已经失去了掩体作用,解放军撤退了,我们又吹是“月浦大捷”,汤恩伯还专门在国际饭店设宴为我们“庆功”。反正好像每天宣传都有“大捷”。

或许因为我的战绩,或许因为月浦阵地的重要性,实际上是为了能更拖延一些时间,当时的“皇太子”蒋经国就曾经先后两天两次到我所在的月浦阵地上名为视察,实为督战。

5月15日下午,蒋经国穿着一件夹克衫,自己开着车子来到月浦前线阵地。车上只有两名卫士。蒋经国对我说:你带我到前面去看看。我就带着他来到了月浦的最高阵地上。当他看到阵地下面的壕沟里还有几具尸体没有清理干净时,就马上批评我,这个工作你做得太差了。我回答说那是共产党的。他说如果是共产党的,你也应该清理干净;如果是国民党的,你就更应该清理干净。我心里想,没想到蒋经国还蛮有人情味的。在回来的路上,他对我说,你这支部队打得不错,是什么原因?我说就是先安定军心和建立一些必要的制度。蒋经国叹了一口气,然后说,现在看来已经晚了。不过大陆以及上海的失守,对蒋经国乃至整个国民党还是有很大触动的。蒋经国上台以后,又对国民党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改造。这是后话了。

5月17日下午,蒋经国第二次来到月浦阵地视察和督战。这回他除了察看防守情况外,更多的向我宣传上海是个大染缸,共产党红的进来,说不定会染成什么颜色。蒋经国还告诉我,他父亲蒋介石对他说,还有好些东西没有运,还在抓紧时间运,所以他还没有走。言下之意,要我们这些炮灰还要抵挡下去。事后我知道,蒋经国是5月23日才离开上海的。

就这样,为了达到上面所说的三个目的,上海守卫战,说是要坚守半年的,实际上只打了16天。虽然从上海运走了不少东西,可战死了几万人,被俘的也有十来万人,逃走的约有七八万人。我能在5月27日早晨从宝山月浦撤退到台湾,也算一种侥幸吧!

历史的沉思

退守到台湾以后,不论大小国民党官员,还是普通的国民党党员,包括蒋介石、蒋经国,都曾进行过反思。其他不说,就说1949年8月17日我在台湾参加“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一期受训时,蒋介石给我们作“军人魂”报告,他在总结溃败大陆的历史教训时,就在我们面前哭了三次。第一次是骂桂系逼他,不让他背水一战,连他与南京共存亡的机会都没有,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哭起来了;第二次是哭美国人逼他去流亡,他说他是一个中国人,连在大陆生存的条件都不具备了,搞成这样;第三次哭,说是为我们而哭,他说:“你们都是败兵之将,就这样跟着我,我有罪啊!”那时他还痴人说梦般地说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所谓“反攻大陆”计划。我心里就在嘀咕:大陆的大好河山四年不到的光景就给丢尽了,“反攻”谈何容易啊!

我想起1945年去南京参加接受日本侵略军投降,老百姓真是把我们当作亲兄弟一样。飞机场外面有一条壕沟,老百姓趟着没到胸口的河水,头上顶着茶壶和篮子,篮子里面有山芋和熟玉米来送给我们吃;我们也顾不上他们身上的河水、泥巴,将他们抱起来。我们和老百姓抱成了一团、哭成了一团。我们也把部队发的美国罐头和香烟拿出来慰问老百姓,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可是没过一二个月,当我们参加完日本侵略者受降仪式离开南京时,老百姓都纷纷摆出了香案来送我们。开始我还以为是老百姓在欢送我们呢。我们的军长对我两眼一瞪说:“你傻呀,那是老百姓在把我们当…瘟神?一样送啊!”

我眼中的上海人

我眼中的上海人 据说上海人向来看不起外地人,对外地人中的河南人、安徽人尤其不屑。可是,传闻终究只是传闻,我在上海期间与上海人接触时,他们非但没有流露轻蔑之意,反而一听说我是安徽人,立即与我热烈地攀谈起来,有的甚至向我打听在合肥居住的亲朋好友,大有“远亲不如近邻之感。出乎意料的,谈到上海,他们并不如传闻所说的那样在外地人面前显示优越感,反而,许多人抱怨、批评上海,并且,他们对象我这样的外省人对上海的某些看法常常也能引起共鸣。 上海是一个神话,在现当代中国的不同语境里常常被描述成不同的形象:殖民地的、洋化的上海;“冒险家的乐园“、黄金荣、杜月笙们的上海;张爱玲笔下的上海;“四人帮”的上海;以浦东为标志的改革腾飞的上海……而在当下的大众文化传媒中,上海和上海人的生活则是一个消费和享乐的神话。上海人的生活被描述为:走出摩天大楼的写字间,开着私家车,来到具有30年代风格的酒吧,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怀旧;或是在百乐门之类的歌厅里,一边听着爵士乐,一边玩味着上海的风花雪月……也许这的确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上海人和被称作“白领”“上海宝贝”的上海人的生活写照吧,但据我这个外省人看来,上海大多数人与其他城市人的生活并无多少不同之处,同样是提着篮子到菜市场买菜或在马路边晨练,同样是匆匆上班又匆匆下班,同样是晚饭后全家窝在一起看电视……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上海人过日子更讲究实际,更注重计算,菜做得更细,衣着更随意,经济往来更“拎得清”,一句话,如王安忆在《长恨歌》中所言:“上海的市民,都是把人生往小处做的。”这才是真实的上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上海。 当然,上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商品齐全、市场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社会秩序良好,这是每一个来上海的外地人都有目共睹的,也是与自己生活的地区相比后感到自惭形秽的。谁都得承认,居住在这样的城市,人的生活质量当然比较高。但是,所谓“生活质量”,又是因人而异和多方面的。以生活在合肥这样一个城市不大、环境幽雅、人口不多的外省人的眼光看来,我觉得上海人的生活质量实在算不上高:一是节奏快,许多上班族清晨要转乘几路车才能到达上班地点;晚上有时很晚才能到家,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很少有象合肥人那样,捧着茶杯悠闲地步行去上班,中午在家美美地睡一觉的。二是人太多,人多构成了上海的“繁华”,可是挤车的滋味实在不好受,而且在那些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的公共场所,如公园等,你也很难觅到宁静,难怪一位上海人对合肥黑水坝公园环境如此优美而又不拥挤表示非常羡慕。三是路太远,在上海到某部门办事或或去某家拜访,乘车一小时是家常便饭,所以同居住在上海,亲戚、朋友、同学难得一聚。一方面是人挤人,另一方面人与人又相隔很远,人情味又很淡!一位上海人听我说到在合肥到了中午要吃饭时,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同学在某某饭店聚会,搭车五分钟便可赶到的事后,表示十分羡慕。总之,上海“大有大的难处”,上海大多数人的生活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惬意”,反之,他们倒经常流露出对居住在合肥这类中等城市生活的向往。但是他们是决不会离开上海的,这就是上海人。 也许是上述的客观情形也许是我眼中的上海不同于他人眼中的上海,总之,我这个外省人对上海是不适应的。走在繁华喧嚣的南京路上,女儿问我感觉如何时,我想起了韩少功《马桥词典》里的一个:“晕街”。当然,作为匆匆过客,上海于我是无所谓的,但有时我想:假如有一天我真的居住在上海,我能融入这个城市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我礼赞上海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但我更愿意过着一个合肥人的也许不那么合时宜的悠闲、宁静的生活。因为,如美国作家布莱特·乔丹所言:“我要的是真谛,是生活,不是生活方式。”

越南妹子在中越边境低价服务中国男人 场面惊人!图

越南妹子在中越边境低价服务中国男人场面惊人!图 中国云南边境小城,中、越之间农副产品交易和越南妹子的皮肉生意红红火火。。。(组图)中国云南省的边境小城——河口,与越南的边境小城——老街,仅有一河(红河)之隔;是中国与越南之间,最重要的边境口岸之一。作为重要的边贸城市,这里已有一百多年的边贸史。1903年,滇(云南个旧)越(越南河内)铁路的修建,给两座边境小城的边境贸易,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通途。图为“滇越铁路”从此入境。 如今,尽管“滇越铁路”几乎已经停止了其基本的运输功能,但边贸仍如过去,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作为国家的“一类开放口岸”,这里的边贸活动,多是自越南方面进入的。图为一大早,中、越界河——红河,它的越南一侧,越南的商贩们,早就排好了队伍,等待着口岸开放。 在越南,一个家庭的重活,多半是由妇女来承担的。因而,在此口岸,当双方的国门一开,大量的越南妇女,便或背、或担着数十公斤重的背篼和箩筐,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往前冲。。。为的是抢先过关。 从早上八点到九点半,几乎都是越南人在入境,从事以“小额边贸”为主的跨国买卖活动。越南那边入关、渡过边境

口岸的,多为新鲜水果、蔬菜等初级农副产品。最多的时候,一日入关的越南商贩,可达九千人次。图为,在口岸经营多年的越南商贩,正在交付关税。 一名越南妇女,正为通过口岸,准备她的证件,以及她使用的手机。越南的男人们,通常都在口岸做一些较重的体力活;而中国的商贩们,基本就在口岸等待着货物过关。 边境口岸,越南的男人们,在等待的过程中,围坐在购买的中国货物上,打牌小赌,消磨时间。 除了与越南之间的初级农副产品贸易外,更能体现两国之间难解难分关系的,却是一个令众多中国游客万分好奇的“边境贸易项目”——越南小姐。图为,一个“越南小姐”在街上走过。 这里的中越边贸商场的外面,时不时地就会出现打扮“出挑”的越南姑娘,每每都会引起游客们的“高度注视”。在中越“边贸互市点”附近,随处可见衣着暴露的越南女子,她们往往三、五成群,一见到有外地来客在周边逗留,就会自动上前谈价。图为,一对越南姑娘,快步穿越贸易市场,走向她们“工作”的街边门面。 她们的穿着打扮几乎一致。不了解内情的人,还会以为她们是一对双胞胎;但是,这对于她们来说,却是一种吸引游客眼球并揽客的方式。

一位深中老师眼中的深圳中学

一位深中老师眼中的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建设“学术性高中”的解读与分析 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 ——耶鲁大学校长 理查德-莱文中国学生往往不太愿意去挑战学术权威、发表不同的看法,不太愿意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牛津大学校长 安德鲁-汉密尔顿一、“学术性高中”的通俗解读2010年3月,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深圳中学提出了“建设全球化时代中国卓越的学术性高中,提升学生‘学术素养’、‘专业精神’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学术性高中”这个新名词刚一出现,就在校内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大家莫衷一是,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许多大学都搞不出什么像样的学术成就,一所中学居然敢称“学术性高中”,是否自不量力? 我个人认为:仅从字面上来解释“学术性高中”是有失偏颇的。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钢先生在2010年2月撰写的《江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思考》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面对普通高中‘同质化’的趋势,需要进行制度和政策上的重新建构。首先,需要从制度上重新确立普通高中的类型。要对学校进行准确定位以引导其科学发展,防止不顾客观条件‘一窝蜂’地盲目追求所谓‘省内外一流’甚至‘国内外一流’。一种可参考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将现有高中学校划分为四类:一是以学术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学校,学生以进入名牌大学为主,可称之为‘学术性高中’;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学校,学生以进入一本、二本为主,可称之为‘一般高中’;三是以培养特殊人才为主的学校,如美术、音乐、体育等,可称之为‘特色高中’;四是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主的学校,学生以进入三本、高职为主,可称之为综合高中。” 彭钢文中所称的普通高中的“同质化”,指的是: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普通高中地缘性、文化性、个性化的差异已经在消解,出现了越来越雷同化的普通高中的“相似面孔”。每一所高中都希望成为省内或国内一流高中,把所有学生都作为“精英”而不是大众来教育,希望他们的学生都能升入一流名牌大学。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根据彭钢的分类,并参考国外“学术性高中”的办学经验,我个人把“学术性高中”理解为:它是为国内外一流大学大批量输送优质生源(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学术性高中”的学生,不仅要求训练有素,学业成绩优秀,为大学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较高的审美情趣,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学术性高中”不是“县一中模式”的翻版。 二、审视美国的“学术性高中” 两年前,在一篇网络博客文章中,我第一次看到“学术性高中”这个名词,文章记述的是我国东北沈阳育才中学一个叫吴钩的初中男孩,被美国ChoateRosemaryHall高级中学录取的故事,该校还为吴钩提供每年高达4万多美元的全额奖学金。我当时很感叹美国竟然有这样慷慨的中学。后来又读到另一个博客:《睿睿的成长足迹》,作者的孩子殷钟睿,在北京某学校上初三时被美国著名高中PhillipsAcademyAndover中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该生2008年从这所学校毕业,又被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殷钟睿的成长足迹清晰可辨,耐人寻味。网上搜索ChoateRosemaryHall和PhillipsAcademyAndover的有关资料,给人的感觉是:学校令人向往,学生个个优秀。近年来,我国北京、上海、沈阳、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越来越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直接寻求去美国顶级高中留学的机会,从这些中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一般都会被美国排名前10的大学录取,网络上报道的此类个案,至少在10例以上。

一个上海人眼中的深圳

一个上海人眼中的深圳 孙不熟按:这是一位上海人对沪深两城的比较文章,作者是谁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查询到文章的来源是“西祠胡同”。文章站在上海人的角度,批评了上海在这一轮经济转型的节奏上慢了一拍,并由衷地表示向往南方的深圳,欣赏深圳在科创产业上的出众表现。 不过,时事易转,上海并没有给予批评家更多的素材,它很快就表现出对时代超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近段时间,上海凭借其专车新政以及对Uber的力挺,频频占据科技媒体的头条。有观察者不吝赞美称,大上海似乎摒弃了过去老成持重、顾盼自雄的直辖市姿态,反而体现出一个新兴城市才会有的改革锐气和超强行政效率。 反而是南方的深圳,在对待专车这个新生事物上似乎没有出色表现。要知道,无论是创投资本,还是互联网环境,深圳比之上海都更活跃,尤其是,滴滴快的的大金主还是腾讯。深圳没有抢到这个头啖汤,委实不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深圳与上海是中央政府最为倚重的两个经济城市,也是代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两颗明珠,但二者发展模式不同,城市气质迥异,关于二者的比较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谈不上高大深刻,但其中透露出的城市情怀仍值得一读。

过去深圳羡慕上海有宝钢、上汽以及各种五百强中国区分店,现在上海可能会羡慕深圳有华为、腾讯和比亚迪。沪深两城的长跑赛,还远远没有结束。 文|佚名身处上海,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快速发展。今天为何写这篇文章,是希望上海可以发展得更好,可以有更多的优质民企以及创业创新环境。因为近期很多人在讨论上海为何出不了BAT(百度、阿里、腾讯),上海为何出不了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公司。此文通过与深圳的一个简单对比来初步分析这一原因。当然,城市各有千秋,并非是要比较孰优孰劣,而是希望能博采众长。前天,和一位地产商聊天。他说想明白了一件事,做资源的事情找国企、做市场的事情找民企。咋一想这话靠谱,国企做不好市场,民企得不到资源。这让我想起了两座城市,深圳与上海,这两座中国最傲娇的国际化城市。我虽身在上海,却十分向往深圳。听说上海一些官员很羡慕深圳,我想这是合乎情理的。前几年在浦东发展、苏州模式顺风顺水之时,南方的深圳一位名叫“我为伊狂”的网友,在强国网上抛出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中,指出曾经的第一个特区,风头逐渐被替代,文章引起渲染大波,时任深圳市长,亦是后来起起落落的大才子于幼军,与其见面,并评价这是一次平等、坦诚、民主的对话。在深圳发展与于幼军的政史上落下浓墨一笔,为人称颂。“我为伊狂”从深圳的五大公司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兴通讯、华为科

中国与越南祖先崇拜的对比

中国与越南祖先崇拜的对比 在中国与越南都存在着一种广泛而普遍的的宗教文化——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在两个国家传统文化和社会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发达的体系和牢固的根基,其触角升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宗教文化伴随着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延续,经久不衰。祖先崇拜是一种尊崇祖先亡灵、并认为他们有能力对儿孙保佑赐福的信仰。宗教学理论认为,祖先崇拜是人类信仰生活中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源于原始人类自然宗教的灵魂观念和冥世观念,始于原始社会后期家庭制开始形成后,是灵魂崇拜与家族血缘观念结合的产物。 中国的祖先崇拜 1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 祖先崇拜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主要宗教形式。根据文献记载,祖先崇拜至少可上溯至商代.并且绵延不断,流传至今。几千年来.这个信仰系统不仅塑造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且也不断被历代的统治阶层所利用,以达到使其政治地位合法化的目的。祖先不单是可以被创造。而且也是可以被更新的,所以祖先崇拜的性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早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血缘血亲建立起一种氏族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典型的管理特点就是家长制,一个家族内的大家长或者叫族长具有极高的权威,在这种模式上逐渐形成了中国人文化上独具特色的祖先崇拜,把死去的祖先神格化,而不同于希望纯粹的超越的神的崇拜。 1.中国祖先崇拜的特点 这种祖先崇拜就是在亲缘意识中萌生、衍化出对本族始祖先人的敬拜思想。最初始于原始人对同族死者的某种追思和怀念。氏族社会的演进确立了父权制,原始家庭制度趋于明朗、稳定和完善,人们逐渐有了其父亲家长或氏族中前辈长者的灵魂可以庇佑本族成员、赐福儿孙后代的观念,并开始祭拜、祈求其祖宗亡灵的宗教活动。 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祖先崇拜有几个特点,首先,具有本族认同性和异族排斥性;其次是相信其祖先神灵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会庇佑后代族人并与之沟通互感;最后超越了原始图腾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认识局限,不再用动植物等图腾象征或生殖象征来作为其氏族部落的标志,而以其氏族祖先的名字取代,由此使古代宗教从自然崇拜上升为人文崇拜。 2. 祖先崇拜的祭祀 对祖先的敬畏主要通过祭祀表现出来。首先,祖先崇拜有着系列的神圣之物如:神龛

小学作文-我眼中的上海_小学生作文

小学作文-我眼中的上海_小学生作文 上海,我出生的地方.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让我目不暇接.浦江两岸的建筑各有特点:浦西这里的建筑群都有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仍完好无损,而且各幢建筑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浦东则完全是现代化建筑,在那里我看到了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 这就是我眼中的金茂大厦,它的高度有340.1米,面积达到152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观光大厅,全国首批4A旅游景点之一.在这里可以轻松触达外滩,”万国建筑”群落,世纪大道,饱览如银带般穿梭于城市的高架道路,将浦江两岸国际化大都市的美丽风光及长江口的壮丽景色都尽收眼底. 与金茂大厦比邻而居的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它比金茂大厦还要高100多米,是中国最高的建筑.整座电视塔从上到下共有三个球体,中间用银色钢结构连接,就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而它的灯光也很有特色,三个球体灯光闪亮,就连连接球体的电梯也是灯光闪烁,整座电视塔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幻出五颜六色不同的灯光色彩,令人惊叹不已. 夜幕降临,整个上海又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幕与白天大不一样的景观.每到晚上七点,上海所有高层建筑上的霓虹灯同时闪亮,让人仿佛置身在星星的海洋中,勾勒出浦江两岸现代与古老两种,同时代表上海过去与现代的建筑群落.特别是浦东沿岸的许多现代化高楼大厦的外墙灯光非常有特色:它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打出不同色彩的图案,甚至是各种文字标语,让人叹为观止.黄浦江上各种游船来来往往,穿梭在两岸灯光的海洋中,与两岸的景色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它象征着我国的繁荣与富强;象征着我们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象征着我们祖国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 我从心底里对你说:”上海,我爱你!” 上海市万裕街小学 四(1)班 美丽的故乡 提起故乡,我眼前便展现出一幅古村优美的田园山水画。 那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镇,虽然没有华山的奇险,没有黄山的神秘,更无泰山的雄伟,但每次跟妈妈回去总是那么的让人留恋往返。 清晨,我被一阵阵清脆而高亢的公鸡叫声吵醒,伸伸懒腰,边穿衣服边贪婪的呼吸着早上格外清新的空气,窗外还有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仿佛在说:“懒虫快起床,懒虫快起床……”这可比闹钟里说得好听多了。 我迅速起床收拾好自己,顾不上妈妈叫“不要跑远了,快吃饭了……”等等已经听得耳朵起老茧的唠叨,就往外跑,呀!还好起的不太晚,还能好好欣赏欣赏这难得的晨景。只见家家户户的屋顶冒出一缕缕的炊烟,微风轻轻一吹,这袅袅的炊烟便越升越高,越来越淡慢慢

越南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越南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 ——北外2012级越南语系许阳莎 一.政治方面:总体较为客观,在国家主权问题上有偏差。 在越南媒体眼中,中国既是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老大哥”、同伴,又是北方的“威胁”。本论文从近几年发生在中国或中越关系上的大事着手,主要从中共十八大、以及2008北京奥运考察政治方面越南媒体对中国的客观的积极的评价,从南海之争考察越南媒体对中国的负面评价。 2012年11月7日,中共十八大召开,越南国内对此十分关注。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1月8日向大会发去贺电。越南国内各大媒体也对中共十八大进行了报道,对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给予了很大关注。有些媒体侧重报道中国取得的成就,援引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称,1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国家总体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高。 越南共产党中央宣传教育部副部长范文灵说,中共十八大意义非凡,将带领中国发展走进新的局面。他祝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引领中国党和人民的事业进一步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更多辉煌成就”。 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从2008年5月4日到2008年8月24日,越南主流媒体《人民报网》对中国举办的奥运会的报道共发表了70篇。其中,在中国政府在有关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级相关情况、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而表现与成绩、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越南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北京奥运会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公正的报道。比如,2008年5月4日越南《人民报网》在国际版显著位置刊载文章《中国政府下决心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做好了所有关于奥运会的筹备工作并高度评价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在一个世界上最发达、综合国力不断强盛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举行。这是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同时也是整个亚洲国家包括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内的骄傲。 由此可以看到,越南《人民报网》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都是出于肯定积极和客观事实的立场,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很全面,相关言论客观、公正。 但是,在领土之争方面,越南媒体对中国的评价却是负面居多。越南不满意中国媒体对中越南海争端的报道。越南数家最知名的报纸在2011年6月24日发表社论,猛烈抨击中国媒体的立场。越南《青年报》载文写道,“中国媒体歪曲信息,威胁越南人民”。《西贡解放报》撰文写道,“中国的宣传歪曲事实真相,恐吓越南人民”。带有明显敌对的感情色彩,不够客观、公正。然而,越南《人民报网》仍然采取了较为公正客观的态度。关于越南政府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所表达的立场,越南《人民报网》强调在‘同志加兄弟’精神基础上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两国间历史遗留问题”。 由此可见,虽然越南媒体存在不客观的对中国的负面评价,但是积极肯定、客观公正的报道方式深刻影响越南主流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态度和立场。 二.经济方面 在越南媒体眼中,一方面中国经济腾飞对越南有示范作用、中国经济对越南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又有负面评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越南英语新闻网站“越南网”28日报道称,目前在越南市场上销售的中国商品因“质量差”,逐渐开始遭到当地消费者的抵制,在当今越南民众的脑海中,中国商品就是“低质量、不安全商品”的“代名词”。报道称,越南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抵制显示出单靠低价格不会赢得人心。一名河内市民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越南人一开始使用的摩托车大都产自中国,后来发现中国摩托车不及日本的耐用,且经常出故障,日产摩托车随后占据主流。

中国游客亲历惊呼:越南美女真多可惜养不起(第1页)

中国游客亲历惊呼:越南美女真多可惜养不起(第1页) 中国游客亲历惊呼:越南美女真多可惜养不起来源:东方财富网|2015-07-23 01:45:00 导读: 越南女人追求金钱是第一位,她们想嫁国外改变她们自身的生活环境。越南女人如果感觉男人不好,她们就想逃跑出去,不管是她们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样,不会给对方说什么活,就是让对方找不到人;对于花钱来说,挣钱之后基本上都想花完,之后再上班再挣钱,存钱的想法基本为0,这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难容忍的事。 本人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乡下之处呆了一个月左右,所见如下:1、越南女人追求金钱是第一位,她们想嫁国外改 变她们自身的生活环境。 2、越南女人如果感觉男人不好,她们就想逃跑出去, 不管是她们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样,不会给对方说什么活,就是让对方找不到人; 3、对于花钱来说,挣钱之后基本上都想花完,之后再 上班再挣钱,存钱的想法基本为0,这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难容忍的事;

4、越南女人对于婚姻来说,很厌终老,特别是对于贫困的人来讲,更是不可能一起生活。嫁于国外的60%以上的基本上会逃离原来的伴,又回到她们原来的国内,再继续找人。 5、南越胡志明附近的人家,不是太贫困,因这里的气候原因,有大量的水果和河流,可以打鱼为生,所以吃鱼天天有,很正常的事,自己买点青菜之类就可以了,这都非常便宜。吃的可能比国内有些地方还好,一餐饭有四到五个菜左右。 6、以目前的越南水平来说,吃饭是没有问题,但存钱基本上不可能,大城市消费很高工资相对低,1500元人民币来说,基本上是高工资,个别是例外; 7、越南女人非常听父母的话,把所有的钱都给家里,这是她们的共性,所以找越南老婆的人如果没有给她们钱,基本上都会跑路,莫明奇妙的消失; 8、越南女人生活在南方的,所生的女孩基本上都非常漂亮可爱。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_以上海人个案为例(巫达)

思想战线 2010年第3期 第36卷№13,2010Vol 136 论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 ———以上海人个案为例 巫 达 3 摘 要:大都市人是由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老移民构成的。不同时期移民及其后裔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族群特征。然而,在以大都市名称命名的大都市人 (如上海人)与其他 地方的人群相对应的情况下,其本质已经作为一个整体,具备了区域性族群意识,并通过文化表述出来。大都市人的族群性或族群意识是通过想象的共同体来实现的,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建构模式的产物。大都市人族群意识的形成,伴之以族群边界的维持,构成当代大都市人族群意识文化图景。 关键词:人类学;族群意识;都市族群;上海人 一、引 言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范围内城镇化、都市化的进程极为引人注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境内外流动人口增加,出现了跨地区、跨城市、跨省份的大规模流动人口。在这种背景下,大都市海纳百川式地吸收来自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新移民。新移民融入大都市的过程,是他们逐步接受大都市社会文化认同的过程,是社会人类学意义上新的族群意识形成过程。在某些大都市,例如上海市,这个过程由于时间短、变动频繁,出现了新、老移民之间不同的区域性族群意识的差异。上海的“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之间的区别,在不同政治、经济利益面前被强调或被掩饰。 本文所讨论的“大都市”不一定仅仅指“国家中心城市”,①其他省会及区域性中心城市 (如深圳)等也可称为“大都市”。我国城乡 建设部定义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个定义可以对大都市的定义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本文所讨论的“族群意识”, 不是指大都市里面某个族群、某个民族的意识,而是指以某个大都市命名 (如上海人)的人群 的意识。以“上海人”来讲,这个名称相对于其他城市、其他地区,已具备或逐渐具备区域性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族群性”,也就是英文的ethnicity 。实际上,吴燕和教授在1989年的一篇文章里,就是把英文的ethnicity 翻译成“族裔意识”或“族群意识” 的。 ②从人类学的族群理论的角度看待大都市人的族群意识时,笔者用ethnogenesis (族群形成过程)这个概念来加以理解和解释。 本文主要以上海人为例,考察大都市人的主观认同、文化表述与认同建构模式。主观认同和建构模式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人类学关于身份认同的主流研究范式。本文研究资料资料来自报刊杂志、参与观察、随机访谈等。 二、理论背景:想象的共同体与建构模式 从人类学族群理论的角度研究大都市人,首要研究重点是考察大都市人的身份认同的建构模式,探索其身份的文化表述方式,汇总当代大都市人身份的“多元一体”(费孝通概念)③的形 3①②③基金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子项目“虚拟网络社区与上海人身份认同建构”前期经费资助作者简介:巫 达,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上海,200444)。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义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指的是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城市,这些城市要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2010年确定的5大国家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吴燕和:《族类意识之创造与再创造:从夷夏、汉番、省籍之说发展族群关系理论》,“族群关系与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主办,1989年9月1日~2日。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36页。

一个程序员眼中的北京和上海

一个程序员眼中的北京和上海 面积 北京:16410.54平方公里 上海:6,340.5平方公里 人口 北京:2151.6万人 上海:2,500万 光看数字可能在北京长住但没在上海住过的朋友肯定觉得上海的交通情况非常恐怖。 想一想也可以知道,2500万人口/6340.5平方公里怎么算也比北京人口密度大。 实际上并非如此。 我大学是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在北京昌平区的回龙观附近,大学毕业之后租的地方也一直在回龙观,原因无他,一是熟悉,二是租房价格便宜。 在北京待过的人肯定都知道,天通苑和回龙观基本上大学生和外来人口最常住的地方了。因为这两个地方在五环至六环左右,地理位置较偏僻,所以房租肯定相应的会便宜不少。 而且回龙观又有两个地铁站,龙泽站和回龙观站,所以出行还算方便。 但是,问题来了。北京的城市规划非常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聚集现象非常严重。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每天早上上班都会去回龙观地铁,因此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13号线上,西直门方向的人往往会爆满,但是对面去东直门的人数相比之下要少了差不多5成。 那么必然,下班的时候人流总量刚好相反了。 可以看出,北京大部分的办公地点都在西边,住的大部分在东边。 再往深里想,海淀区是高校云集的地方,有清华,北大,地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航,中国农大,中国矿大,北科,那么公司为了方便招人,是不是选址的地方会优先往这些地方靠呢? 导致了公司大部分在西边。 而东直门附近聚集了北京大量的商场和食肆,还有工体,夜店等等。生活化的地方自然就会吸引人去居住。 这样导致的问题就是,上班大家一窝蜂去西直门方向,下班了大家一窝蜂的去东直门方向,我在北京工作的这几年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了交通工具上,曾经我有一份工作在国贸附近,我的线路是怎样的呢? 13号线回龙观->芍药居(共计6站)->换乘十号线->金台夕照站(共计七站)然后走路到公司,总计一个小时三十分钟。更SB的是,我13年养了一只阿拉斯加,我每天要早起半个小时遛狗 ,所以我每天需要在六点半起床,溜半个小时狗,七点回去10分钟洗漱,出门。到公司大概8点五十左右,勉强能在9点之前到。 当时技术还不太行,工作内容又偏难(地图,短视频录制,音频压缩,各种动画交互),所以每天压力很大。搞得我那段时间掉头发,洗澡的时候一搓就是一坨头发。那会体重也是高中之后 最轻的70kg左右(我现在已经飙到85kg了)。现在想了一下当时的压力到底源于何处?其实不是生存压力,因为我父母都是医生,家里完全不用靠我。而且父母时常调侃我说混不下去给你买几百只羊回新疆放羊算了。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生存压力,主要的压力还是技术上的不足导致的焦虑感。

我眼中的上海

我眼中的上海 一提到“上海”这个词,或许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的上海是现代化的上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清洁的条条大道,高架凌空而起,隧道四通八达,轻轨风驰电掣,F1呼啸而来。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杨浦大桥、上海国际赛车场……,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构筑起了现代化的上海城市框架。是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化。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看到操一口流利的外语与外国朋友交流的普通上海市民。 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上海,一个我从小生活的老上海,一个我眼中的上海。 从小因为父母工作繁忙,由爷爷和奶奶把我一手带大,和他们一起生活在一个没有那么多繁华的商圈,也没有那么多汽车的鸣笛声的上海弄堂里。和如今的上海比,似乎又有一些格格不入,但是又必不可少。在弄堂里除了有叫卖零食点心之外,还有叫卖青菜、豆腐、瓜果、鸡蛋的,时而还有活鸡活鸭;每隔几天还有把服务送上门的修理棕棚、补皮鞋与弹棉花胎之类。他们各行业有各自的呼唤声调,使人一听便知道是什么行业的人来了。由于弄堂房子家家户户紧挨着,共同分享屋前屋后的弄堂,在弄堂里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似乎都互相认识,每天碰面就会互相打招呼,时不时还会闲聊几句。邻居相互帮助,亲如一家。 弄堂是上海的特产,是属于上海人的它记载了上海的故事。反映了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与心态。上海有各式弄堂房子,每种是上海作为一个整体的一个部分。现在,随着上海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量市区居民的迁移和大量弄堂正在消失,曾经陪伴了上海人一个多世纪弄堂即将消逝,那上海特有的旧时街景、生活方式、传统习惯以及海味文化也将随着城市改造中弄堂的消失而消失,那上海弄堂的生活也只有在影视中去回味了。虽然上海人的弄堂逐渐消失,但这就是我眼中的上海,比起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上海,我更喜欢老上海,因为它是我快乐的回忆。

广西人眼中真实的越南社会主义国家

广西人眼中真实的越南社会主义国家 对越南的看法,广西边境的人和广西北部的人看法是不同的,广西人和中国其他的地方人的看法是不同的,对越南要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必须广泛阅读越南文献并亲自到越南走一走。 对越南的偏见,主要源于中越70年代的一场战争,中方称之为边境冲突,事实上这场冲突一直持续到近几年,每次出差路过边境的对越反击战陵园,看着延绵着的大片白色墓碑,一种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不远处也有一个很大的陵园,是纪念抗美援越和越南独立战争中牺牲的确中越两国烈士的,两个陵园述说着两国几十年间由兄弟反目成仇的历史。庆幸的是两国政府都在反思这段历史,越南官方媒体责怪中方历史书中对长达十年的中越战争忽略用短短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几句话一带而过,越南反面对这场战争的得失一直持续讨论,1984年黎笋政府下台后越南官方开始倾向于检讨中越战争,但支持的一方坚持认为战争为越南赢得了独立和尊严,反对的一方认为因为战争越南失去了最大的援助国和与中国一起开放的机会。这种讨论很象中国国内关于朝鲜战争是否值得的争辩,不同的是越南很快就从政府到民间认识到是一场不值得的战争,所以1988年迅速与中国恢复关系,而中国到现在还在争辩朝鲜战争的正确与否。 1.对越南的正确了解应该从改国经济开始,千万不要单纯认为越南是一贫困落后的国家,确切的说越南是一个贫困但发展迅速的国家,越南1988年改革开放,比中国晚了十年,但南2005年的各项指标约达到中国1998年的水平,落后大约7年左右,考滤到越南是一个战争持续了几十年的国家,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在不易,越南人口和面积和中国一个中等的省份差不多,但越南2004年外贸总额250亿美元,今年应该突破300亿美元(取自资料,不知是否有水份)这一成绩已经比中国60%的省市强,所以越南是一个进步很迅速的国家,但越南的缺点是外贸以资源出口为主,缺乏重工业和高科技,但其潜力巨大,不容忽视。 2.对越南的正确了解还该从该国的文化开始,越南号称3500年历史,但是1000以上的历史只能在中国的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寻找,越南北部自从秦朝开始到唐朝一直是中国的领土,这就是越南说该国有1100年反抗外来压迫的历史,其中的1000年是反抗中国的侵略的缘由。越南真正的独立是宋朝,在一次军事失败后同意越南独立,但越南保留了中国的基本文化要素“中国的官制,科举制度,服装,节日,”在越南,超过100年以上的古代建筑都会有汉字的痕迹。 3.对越南的正确了解应该从两国边民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开始,别看中国战争打得如此激烈,边民的看法和网上的说法大相径庭,有一次出差,接待的是一个办公室主任,参加过1979年战争,提起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他说:战争来得很突然,没开战前两边来往频繁,亲戚窜门是常有的事情,他家7兄弟姐妹,有3个取了越南老婆并有了孩子,因为广西男人单身多,越南因为常年战争缺乏男人,所以大量边民与越南通婚,实际上边民对战争并不是很支持的,所以边贸一开两边就热闹了起来,我们不能责怪边境烈士陵园的冷清,毕竟边民不会热衷于记忆一场与他们关系不大的战争的。 4.越南并不完全排诉中华文化,反而认为是中华文化仅存的硕果,这是我们很多中国人认识不到的,很有意思吧,越南的主体是越族,华族,壮,苗,瑶(按越南通史的说法,越族起源于北部的殴洛族(即广西壮苗瑶的祖先),与丛林土族结合成为当今的主体

上海广州深圳-工作生活比较分析

深圳上海广州之对比 ——论坛搜集总结 上海: 上海治安好,市容整洁。 11条地铁线路冠绝中国连香港都没法比拟,地铁高架路方便;广州的确是比较难截到的士不过我想说,等以后广州的地铁十分便捷。 我在上海读书广州工作,这么说吧,上海的舞台和视野会比广州大,就是说,如果你要做到最高,可能上海会更适合,但普通老百姓都想混个中间就好了吧,那就无所谓,广州上海都差不多。 我很喜欢上海的文化和繁华,但是生活,有时候是拥挤了点,压力也大,上海是个烧钱的地方,认识的老外说,上海适合生活,因为上海有太多好玩的地方,但是消费同样很高。 上海水土好,可以打扮,出美女;广州就是水土天气不好,什么东西都容易坏,发霉,到夏天就黏糊糊的,很不舒服.一点扮靓的气氛都没有.。 上海人不太好相处,周围有不少上海女孩希望找有钱的老公,不准结婚了还要自己和老公一起供房,希望结婚了就养只狗过富太般的生活。 上海MM,在广州工作,BF家在深圳,以切身感受来说:如果非这三个城市本地人的话,广州最适合生活,悠闲自在滋润,我非常喜欢。深圳最没有生活感,不喜欢。上海是三个城市中最时尚和国际化的,节奏最快压力最大,我是工作狂型,所以很喜欢。 来到上海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多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上海绝对是个能激发人斗志的地方不管是对自身的要求还是对物质的要求。 上海人普通话很好,但很多人都不愿意说,这部分人把这作为划分上海人和外地人的一把尺,以区别对待。不过赢得上海人的尊重并不太难,要么有钱,要么很有能力会让你自己变的有钱。上海的生活气息还是很浓的,尤其周末的早晨,只要你在社区,公园到处逛逛,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因此还是挺舒服的。广州人是不会说普通话。 国际化时尚什么的,那肯定是上海。喜欢长江三角洲胜过珠江三角洲。 上海排外公认的,没钱压力是无比的大。广州除了广东话让我受不了其他都习惯了,每个工薪阶层都能找到相应的生活方式。深圳年轻,有活力,也浮躁,人与人之间冷漠,但真的遇到交心的朋友绝对是幸福的。广州深圳的公交车都蛮拥挤的,广州最严重~~~不挤就不是广州公交车了。但是广州的自由是深圳无法给予和感受得到的。 好多人都不了解上海,没有真正溶入上海,对于上海的感觉似乎只停留在出差旅游短期居住后的感受。要过真正上海人的百姓生活,会觉得很有味道,海派文化很养人~ 如果你是老外的话,或者你超级有钱,上海真的很适合你,免费的妓女都会主动缠着你。 去上海,每次我都带着地图,不是给不起那个“问路费”,而是一个国际大都市遇到这种冷漠又可笑的事情,心里总是难受。毕竟我觉得自己还是是很喜欢上海的。特别是那百年老城,又有文化底蕴,名副其实的国际现代化大都会。曾经也有升职常驻上海的机会,最后还是放弃了。 深圳多年以前还是很不错的,现在越来越后劲不足了。 上海人口太多,就业等方面虽然还不错,和很多国际金融大都市相仿,但还缺少文化气息,文化上远不如北京。大城市的人们相对比较浮躁的,压力大。我个人还是喜欢二线城市。人生很短,老是在生活压力大的状态下,真不太值。

中国人的越南之行:越南女导游让人不堪回首

中国人的越南之行:越南女导游让人不堪回首 这是我本人真实的故事 前后经过所有一切系个人亲身经历及所见所闻,今天算是回应个别铁友对我在越南国一场独行侠般的旅游感到好奇心,谢谢大家了,我写的这篇博文算是原本的续集吧,也是一场跨国情缘------- 虽然还在中越2国纷争之时。但此时咱暂时先撇开什么民族恩怨这个话题。咱们中国制造产品也确实不奈嘛;咱们祖国地大物博,地灵人杰;祖国的财富也总令外国不法分子垂涎欲滴哈,也敢于冒险。。。 刚进入六月份季节,在西南位置就炎热非常。此刻“独行侠”般的我独自一人在越南旅游,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咱确实感慨万千---- 现在,我就说说这个导游兼翻译这个越南女子。河内人,各方面的确不错的。也算是白领阶吧,人长得很年轻,丰满,标致;重要是精通三国语言(英语,越南语,汉语)。人也很善良友好;也不因为现时2国因为国土纠纷而带着民族对抗情绪来处事;就在咱上篇博文里已经提到住宿问题了嘛。她在叫我不要吭声的原因,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不要暴露身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以及也看得出她也是在为我省下一笔费用嘛。当然咱也是长得不是那么对不起人的外观嘛。呵呵,多少算是标准的男人;(我听说咱中国人长得稍微看得过去的话,在越南女性眼里还是挺吃香的),当然孤男寡女同一房难免你情我愿,你明白的,哈哈。 确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统治者的定义咱就不多言语了)。咱草根阶层还是以个人情感为中心,男女之间更甚。情为何物?是呀,人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缈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她为了我,陪伴着我逛了半个越南。与我一路奔波从未怨言,也不叫我随便浪费;我想买的东西都是她去砍价,知道吗?她是对一个来自敌方的百姓啊! 短短几天时间里,她确实说了回去后就去办理护照,希望办理好到中国来一趟,去看看中国北京,长城。她说不在乎我是否有了家室,她说,,,哎------- [高平市]是我的越南之旅的最后一站,她送我到了中越边境关卡(龙口关);我离开了她,我踏上了回国之路。她哭了。。。

一个年轻新加坡人眼中的上海

一个年轻新加坡人眼中的上海 发言人:赵琬仪- 发言时间:2003-01-04 02:12:40 - 阅读次数:191 [发言人资料] 发贴数:注册时间: 回主题列表发新贴回复此文修改管理 -------------------------------------------------------------------------------- 联合早报 赵琬仪 五十年前的上海已有“东方的巴黎”之称,和国际大都会伦敦、巴黎齐名;今天的上海被视为“全世界的商业城”,迟早会成为“东方的纽约”。 上个月笔者首次到上海,在5天4夜的短暂逗留中感受到现代上海的大都会动力。 上海人口近1700万。人口之众,决定了市场潜力。在上海,上中下各阶层各有消费天地。人民币3元吃一碗拉面,或是人民币20元喝一杯cappuccino,丰俭由人。 在贫富两极之间还夹着小康之家、中产阶层,这样的市场构造,让不同市场定位的商品都找到所属的消费群。 消费的一大推动力,是重仪表赶时髦。七八十年前,英法德美日租界割据所遗留下来的历史记忆,让上海人较其他地区的中国人更容易投入现代城市国际化的消费趋势。 事实上,20世纪初外国人在上海建设的设施,是今日上海重新跻身国际城市之列的基础。 初访者对这座城市的第一个深刻印象必然离不开那些象征了一个城市的财力和气魄的高楼大厦。 外滩建筑的天际线景观,遥对浦东新区的88层楼高的金茂大厦。金茂大厦的上海最高建筑记录只能维持多5年。据说,到了2007年,由日商投资兴建的94层浦东上海环球金融大楼预计将竣工。 而另一栋拥有300层楼高的住商综合摩天双塔Bionic大楼已完成规划草案,全球屏着呼吸,拭目以待。 如果说高楼林立代表了上海的经济繁荣,吸引了国内外人才汇集此地大展拳脚。那么休闲娱乐选择之多,则表现了上海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纷前来上海观光旅游。 新事物快速诞生,旧事物却来不及被淘汰。上海吃喝玩乐的选择独具中西交汇,新旧合璧的特色。日趋国际化的选择,消费却比一般大城市便宜,难怪中外游客初到上海,马上感

浅谈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情结

浅谈张爱玲小说中的上海情结 侯昕彤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一名颇有传奇特色的女作家,她出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爱玲的小说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内心里有着浓厚的上海情结。张爱玲常常以上海人为描写的对象,也常常从上海人的角度看世界。张爱玲的小说透着一股上海味道,上海情调,展现了上海的生活、上海这个城市本身对她的影响。上海作为张爱玲的故乡,是她悲观性格的成因之一,也是她无法割舍的家,她作品里的悲凉,一部分也来源于她的上海情怀。 关键词:张爱玲;上海情结;上海人 在我看来,张爱玲是特别的,她系出名门,人生曲折,才华横溢;她的小说是特别的,华丽却苍凉,中西交融,读起来有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交错之感;民国时期的上海也是特别的,新旧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繁华却压抑,新旧交替,推动了社会前进但也催生了种种畸形产物。张爱玲说自己“到底是上海人”,她的作品常常选择上海为舞台,书中的人物也常常是上海人,张爱玲对于她的出身地,无疑是有这浓厚的感情的,这份上海情结,让她的作品成为上海水土中开出的一朵浓丽的花儿,婷婷立于民国时期的文坛之中。 纵观张爱玲的小说,故事大多发生在两个地点,一个是上海,另一个是香港。她生于上海,长于上海,人生的许多大事都是在上海经历的,比如家庭的动荡,进入上学校学习,首次发表作品,被父亲责打拘禁,逃出家门去母亲家,以及后来遇见胡兰成等等。人的性格习惯都是与自己生长的环境、经历的事情息息相关的,因此所有这些都对她以后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她的故事总带着一股上海味儿,就像她自己说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答意的地方1”。 一、上海人 张爱玲在散文《到底是上海人》中讲述了她对上海人有的两个印象,一个是白与胖,一个是“通”。这个“通”是“文理清顺,世故达练2”,也是一种中国式的态度。她说“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3”。这些性格在她的作品里可以找到影子,如《半生缘》里的上海姑娘顾曼桢,她坚强独立,接受过较为高等的教育,她勤劳工作养活家人,鼓励男友追求理想,她追求平等的爱与幸福。她的故事终究是悲哀的,但读者看了,心里会生发出希望这样的女子能得到幸福的感情。或许张爱玲写这样的经历苦难却坚强的女子,也是含着同情的,她终究是“喜欢上海人”的。 张爱玲的小说,人物的个性最是丰满。傅雷曾评她笔下的人物是“每一个动作,每一缕思维,每一段对话,都反映出心理的进展……每句话都是动作,每个动作都是说话,即使在没有动作没有语言的场合,情绪的波动也不曾减弱分毫。4”,虽这段话是赞的《金锁记》,但我认为,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大都是精彩的。她对上海人的印象一定是极深的,观察地也是极细,因此她笔下的上海人,在如此细致传神的描写下也更加传神起来。 1出自张爱玲著《到底是上海人》 2出自张爱玲著《到底是上海人》 3出自张爱玲著《到底是上海人》 4出自傅雷著《论张爱玲的小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