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基础不牢、投入不足、机制不畅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切实推动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工作;新时代;问题;对策

1当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薄弱,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工作,是“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环境保护已经被上升至国家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在推动和部署。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发展路径依然存在一定市场,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普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都与环保事业的发展现实需要不相符,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认同感、参与度不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知识掌握较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环保工作的群众基础有待加强。(2)主体单一,环保市场有待挖掘。从目前的环保市场开发和发展现状来看,依然以政府投入为主,环境保护市场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性。例如,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在“大气十条”颁布和实施后,中央专门下拨了100亿元的专项防治资金,重点支持全国10个省

(区、市)大气污染较为突出的地区,经过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后期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依靠政府一家投入显然无法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入约为3.4万亿元,到“十三五”期间,每年的环保投入将会增加至2万亿元,显然,环保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3)体制不畅,环保机制有待完善。首先是政策导向有待完善。迈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一些地方“纳税大户”的污染型企业的污染行为监管力度不够。其次,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等环节都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但,从目前的环保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公众参与环保公众的渠道少,公众的环保权益未能有效给予保证。再次是环评机构作用发挥有待增强。20xx年,是我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0周年,30年来,环评制度的建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独立性不够,公正性不强。

2新时代推动环保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转变环保理念

(1)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环保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加大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国策、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弘扬环境保护事业,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态消费习惯,在全社会营造出环境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2)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利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观等新媒体平台,

以及电视、网络、杂志等传统媒介,加大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扩大媒体的监督渠道,积极倡导“阳光环境”新理念,如,将各地不同时期的大气、水、土壤等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3)加强环保专业能力建设。政府及第三方NGO组织要加大环保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或志愿服务活动等,经常性组织从事环保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掌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以及环境执法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2.2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大环保投入

(1)加大公共支出。政府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在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入环保经费,用于支持和鼓励环保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从事环保工作的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相应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积极引导和拉动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事业,鼓励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3)进一步完善各项不畅机制。如生态补偿等,确保重要饮用水源地等公共环保利益受到切实维护。

2.3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

借鉴《土十条》、《大气十条》,抓紧分类修订或制定诸如水、生物、化学危险物质运输、环境损害赔偿等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根据新时期环保特点,进一步健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使环境标准与保护目标相衔接。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严

格执行业已出台的法规制度,包括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力度,积极推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强部门之间执法协作配合制度。

结语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当前三大攻坚战之一,做好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立足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政府、企业、普通群众以及广大环保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国梅.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J]环境经济,20xx(3):26-29.

[2]刘志刚.新时期环境保护新途径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xx(15):132-134.

工作心得: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最新)

工作心得: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最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浓墨重彩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重点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变革、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 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我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新特点、新的伟大征程感受尤其深刻。结合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际,站在新时代,如何构建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需要的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是摆在监测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从专业化的环境管理领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一方面是生态文

明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大数据时代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现代化,首先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功能将从主要服务于环境管理,转变为服务于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等的制定、执行、完善,都有赖于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监测体系开始从自然科学领域进入社会公众视野,成为改善民生、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成为政府改善环境民生的重要内容。 二是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是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突出矛盾。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总体上发展不充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的指标尚不全面。同时,已有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监测大数据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1年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问题及对策 (1)基础薄弱,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工作,是“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环境保护已经被上升至国家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在推动和部署。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发展路径依然存在一定市场,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普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都与环保事业的发展 现实需要不相符,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认同感、参与度不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知识掌握较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环保工作的群众基础有待加强。(2)主体单一,环保市场有待挖掘。从目前的环保市场开发和发展现状来看,依然以政府投入为主,环境保护市场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性。例如,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在“大气十条”颁布和实施后,中央专门下拨了100亿元的专项防治资金,重点支持全国10个 省(区、市)大气污染较为突出的地区,经过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后期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依靠政府一家投入显然无法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入约为3.4万亿元,到“十三五”期间,每年的环保投入将会增加至2万亿元,显然,环保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3)体制不畅,环保机制有待完善。首先是政策导向有待完善。迈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一些地方“纳税大户”的污染型企业的污染行为监管力度不够。其次,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

理等环节都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但,从目前的环保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公众参与环保公众的渠道少,公众的环保权益未能有效给予保证。再次是环评机构作用发挥有待增强。2019年,是我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0周年,30年来,环评制度的建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独立性不够,公正性不强。 2.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转变环保理念 (1)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环保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加大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国策、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弘扬环境保护事业,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态消费习惯,在全社会营造出环境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2)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利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观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电视、网络、杂志等传统媒介,加大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扩大媒体的监督渠道,积极倡导“阳光环境”新理念,如,将各地不同时期的大气、水、土壤等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3)加强环保专业能力建设。政府及第三方NGO组织要加大环保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或志愿服务活动等,经常性组织从事环保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掌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以及环境执法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2.2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大环保投入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简易版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 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指导思想: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 急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为了提高商场 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 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 损害,特别是增强干部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 力,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局面,现结合本 商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 案。 二、演练时间: 三、演练地点: 四、演练内容:1、火情报警;2、疏散人

员;3、抢救人员、物资;4、使用灭火器灭 火;5、连接室内外消防给水灭火;6、商场如遇到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时的综合演练。 五、器材准备和通道疏通:1、4kg干粉灭火器两个;2、20m水带一盘,65cm水枪一支,20m自救卷盘一盘;3、各消防通道不能停放车辆、堆放杂物。由保安部负责。 六、情况设置:假设大楼XXX层某一房间浓烟较大,威胁着相邻的经商户,浓烟扩散后,经营人员惊慌。 七、发现情况:消控室接收到烟感报警信号。经营户发现室内浓烟较大,向楼层管理员求救示警。 八、确认火警:消控室值班员向保安队长确认火警并立刻拨打110报警。同时楼层管理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61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通 用范本

新时代安全生产消防事故实施方案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根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为了提高商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害,特别是增强干部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局面,现结合本商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二、演练时间: 三、演练地点: 四、演练内容:1、火情报警;2、疏散人

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最新)

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我镇实际,以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全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全面加强我镇的生态工作,特制定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镇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促使我镇的生态系统结构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完善,产业布局趋于更加合理;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环境自净能力和绿色植物的覆盖率,保持水土,増强防治自然灾害能力,促进全乡人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领导重视,组织落实,配备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环保工作不少6次。

(二)按照《环境规划编制导则》,编制《X镇环境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工业污染源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物达标排放,新建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控制三年辖区内无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四)本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 (五)城乡布局合理,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集镇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 一是加强城建队伍建设管理力度,确保交通秩序良好,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整齐,无乱设推点,无占道经营。 二是加强环卫管理力度,门前“五包”责任落实,“五包”责任书签订率100%;镇区垃圾箱、果壳箱定时保洁,定期消毒,垃圾日产日清,无垃圾乱堆乱倒现象;乡村饲养家禽家畜,确需饲养必须圈养,并有严格的管理办法,

三是加强会共场所正生管理力度,从业人员做到“三证”领证率达100%,卫生知识培训率、体检率、台格率达到100%;公共场所有专用消毒设施,消毒台格率90%以上。 四是环境保护社会氛国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的所辖街道和各村有环保宣传的标语和橱窗,群众环境满意状况的满意率不得低于90% 三、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突出宣传坏境保护的目的和意义,提高该项工作的社会关注度,营造全镇上下积极参与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具体要求: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固定醒目宣传标语二至三处,要层层召开会议,让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广泛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 各村要积极创造条件,对照生态村标准,逐步达标。X年全镇9个村均是创建主体 (三)强化水库管理。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4期 1当前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薄弱,公众环保意识不强。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工作,是“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环境保护已经被上升至国家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在推动和部署。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发展路径依然存在一定市场,无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普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都与环保事业的发展现实需要不相符,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事业的认同感、参与度不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知识掌握较少,参与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环保工作的群众基础有待加强。 (2)主体单一,环保市场有待挖掘。从目前的环保市场开发和发展现状来看,依然以政府投入为主,环境保护市场规模效应尚未完全显性。例如,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例,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在“大气十条”颁布和实施后,中央专门下拨了100亿元的专项防治资金,重点支持全国10个省(区、市)大气污染较为突出的地区,经过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后期资金缺口依然较大,依靠政府一家投入显然无法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入约为3.4万亿元,到“十三五”期间,每年的环保投入将会增加至2万亿元,显然,环保事业的发展需要多方、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 (3)体制不畅,环保机制有待完善。首先是政策导向有待完善。迈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地方政府的发展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一些地方“纳税大户”的污染型企业的污染行为监管力度不够。其次,公众参与机制不畅。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等环节都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但,从目前的环保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公众参与环保公众的渠道少,公众的环保权益未能有效给予保证。再次是环评机构作用发挥有待增强。2019年,是我国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0周年,30年来,环评制度的建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依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独立性不够,公正性不强。 2新时代推动环保工作的主要措施 2.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转变环保理念 (1)要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环保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加大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国策、基本法律法规的宣传,大力弘扬环境保护事业,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态消费习惯,在全社会营造出环境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2)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利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观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电视、网络、杂志等传统媒介,加大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扩大媒体的监督渠道,积极倡导“阳光环境”新理念,如,将各地不同时期的大气、水、土壤等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3)加强环保专业能力建设。政府及第三方 NGO组织要加大环保人才队伍的培育力度,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或志愿服务活动等,经常性组织从事环保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掌握环境监测、环境评价以及环境执法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2.2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大环保投入 (1)加大公共支出。政府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在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入环保经费,用于支持和鼓励环保领域相关工作的开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给予从事环保工作的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相应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积极引导和拉动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事业,鼓励实施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3)进一步完善各项不畅机制。如生态补偿等,确保重要饮用水源地等公共环保利益受到切实维护。 2.3完善环保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系 借鉴《土十条》、《大气十条》,抓紧分类修订或制定诸如水、生物、化学危险物质运输、环境损害赔偿等操作性较强的法律法规,根据新时期环保特点,进一步健全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使环境标准与保护目标相衔接。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业已出台的法规制度,包括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力度,积极推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加强部门之间执法协作配合制度。 结语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当前三大攻坚战之一,做好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立足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政府、企业、普通群众以及广大环保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共同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国梅.新时期环境保护的战略方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J]环境经济,2010(3):26-29. [2]刘志刚.新时期环境保护新途径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5):132-134. 作者简介 胡曙光(1984.7-),男,汉,安徽宿州,专科,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研究。 新时代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胡曙光 (佛山市顺德区都围科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0) 16

新时期基层环保执法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

新时期基层环保执法工作重点和难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5T17:38:14.86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胥龙潜 [导读] 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执法部门,基层环境监测的有效性是环境执法成果的主要体现,环境监督和执法能力对控制生态破坏和消除环境污染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 西充县环境保护局四川南充 637200 摘要:作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执法部门,基层环境监测的有效性是环境执法成果的主要体现,环境监督和执法能力对控制生态破坏和消除环境污染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工作,确保环保部门合理公平执法。这是解决新时期基层环保执法难点和难点的关键。文章对新时期基层环保执法工作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环保;执法工作 1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已取得一定进步及发展,社会对于基层环境监察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及标准。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是影响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核心要素,要求环境监察部门遵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及秉公执法、严格执法的工作原则,不得徇私情违法纪力求公平公正公开,为基层环境监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夯实基础,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及维护周边居民生命健康的目标。由此可见,分析基层环境监察执法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能有效落实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行为。 2环境执法面临的新机遇 2.1环境执法手段更为丰富多样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赋予了环境执法更多的措施选择,包括针对企业的督查、巡查,针对地方政府的环保督察、专项督察,以及限批、约谈、挂牌督办等,还明确了环境执法部门具有“现场调查权”,解决了长期困扰环境监察部门的“身份”问题。与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密切配合,运用刑事民事等多种司法举措,如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政拘留等,增强了环境执法的刚性约束。 2.2环境执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给予违法企业的处罚设置了“按日计罚”,以及“查封、扣押”企业的非法排污设备,“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以及要求企业“强制信息公开”等等,这些制度设计增强了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效果,使环境执法的威慑性更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新环保法自2015年1月实施以来执法案件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查处了环保违法案件23.3万件,比2014年增加了180%,罚款115.8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265%。 2.3环境执法的方式不断创新 环境执法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现场监测、数据采集外,还广泛地运用到了现代信息技术,使执法的方式更加灵活。如遥感、在线监测、大数据分析等,都有力的支撑了执法活动的灵活开展。 2.4环境执法的公众参与度进一步提升 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渠道和手段丰富多样,如电话、微信、邮箱等渠道都可以直接进行举报。从受理举报的结果来看,仅2017年就收到各类举报17万件,较2014年增长了3.5倍,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3制约基层环保执法工作的难点 3.1重发展经济轻环境保护的观念 现阶段,很多地区还是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从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这种现象在西部某些不发达的地区发生的十分普遍。一些地方为了经济的发展,在选择招商引资的项目当中就很难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兼顾,为了让当地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其很难正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此,就会允许一些具有很大污染性的项目在当地建设,从而产生新的污染。要想解决这种情况,必须从观念上彻底改变,决不能再将GDP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和干部选拔的主要依据。要想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就必须提倡综合指标。在综合指标考核体系下,政府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统筹兼顾,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谐调发展。 3.2行政干预问题 目前,地方环保部门还没有实现垂直管理,仍受当地政府领导,其财权以及人事任免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这就导致基层环保部门在执法工作中会受到政府很大的影响。部分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于一些存在有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也进行招商引资,当地政府更看重的是项目是否具备大投资,而非首先考虑环境污染与保护问题,甚至有些项目还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种现象完既违背了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准入制度,又违背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新时期环保要求。不仅如此,在面对环保难点的时候,当地政府大多都是要求环保部门进行解决,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给项目的执法监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环境管理制度中规定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要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环境保护“三同时”也成了一句空话,从而导致基层环保部门两处不讨好。 3.3基层环保人员执法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基层环保执法人员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重监管、轻服务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环保知识和业务能力掌握不够深入,不能适应现阶段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求。一些环保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专业认识,导致其在现场监察的时候难以找出和找准问题,也无法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造成基层环保执法出现无法到位的情况。 4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强化措施 4.1重视队伍建设 重视建设环境执法队伍对于增强环境执法能力及提高业务水平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不止能保证环境行政监察工作顺利开展,更能全面推进环境执法工作进程。同时,环境执法部门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打造作风优良、精通业务、纪律严明、公正清廉及政治坚强的环境监察团队。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基层环境监察单位应积极组织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党风廉政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确保一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党的规章制度及相关读本材料,树立执政为民意识。同时,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明确群众所反映

如何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 注重宣传引导提升安全素质 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的宣讲和安全知识的传播,提升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人人讲安全,个个抓安全,电视上有报道,网上有文章,报上有新闻,企业有活动,社会上有氛围,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怎样才能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呢? 一是在宣传工作的策略上,树立系统观念、社会公众观念。我们把宣传工作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大系统中去思考,纳入全区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中统一实施,面向全社会,着眼于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意识的普遍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风气的形成,从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角度,制定宣传教育工作战略。结合区域实际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周密安排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的开展,呈现多样性、趣味性,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大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大力宣传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管主体和企业责任主体,完善控制指标体系,严格责任考核。大力宣传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健全党委、

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严格执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严厉查处事故的失职渎职行为。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政策治本、源头治本,加强社会监督,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在宣传工作的基本任务上,突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文关怀,唤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引导群众自觉抓安全、保安全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我们通过向社会全体成员宣传党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灌输安全生产的基础性知识,进行安全生产的教化,下功夫在全区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维护职工群众和社会公众的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发动他们为安全生产进言献策。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安全生产所做的努力,宣传可信可学的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典型及其先进经验,揭露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差距和问题,激励先进,批评落后。 三是在宣传工作的手段上,坚持走社会化、公众化和公益化的新路子,重视各部门的协同,实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我们改变以往那种层层下发文件、逐级传达学习的传统套路,面向社会,把安全生产文化宣传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办,以现代化传媒为载体,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文化宣传的

浅谈新时期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创新

浅谈新时期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创新 自撤地设市以来,我们城建环保委员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人大工作的性质和任务,结合我市城建环保工作的特点和要求,把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好新时期人大城建环保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城建环保工作建设和发展水平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摸索和实践,逐渐掌握了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实事求是的讲,由于城建环保工作始终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还要在某种程度上,有一种超前的发展思维,以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工作中,明显感到我们在人大城建环保工作创新上还不到位,特别是在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找准工作立足点和切入点,做到与政府工作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也充分认识到了加快人大城建环保工作创新,全面提升我市城建环保工作的水平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此,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与部署,结合我们自身工作,对新时期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创新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说,树立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建立创新机制、提高创新水平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首先是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否则,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举措。人大工作要创新、要发展,要求我们的思想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换脑筋,变思想,打开眼界,拓宽思路。从而做到创新有主动性,发现问题有预见性,认识新事物有敏锐性,解决问题有创造性。以思想观念的科学更新,推动人大工作得以改进和加强,促进人大各项职权得以充分落实。一是要树立服从服务大局的创新观念。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作为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行使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所进行的工作内容取决于形势的发展和党的中心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服从服务于大局的创新观念,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具有长远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进行全方位、高层次的监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树立有所作为的创新观念。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大部分都来自政府各职能部门,认为到人大是最后一站,是退居“二线”,工作不可能再有作为,也难有作为。这种退坡思想不仅影响和制约着人大工作的开拓创新,也难以使人大工作与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步。因此,我们坚决摒弃人大工作只是“听听看看、四周转转、提提意见”的思想观念和误区,纠正思维方式上的重过程轻实效、重形式轻实质等错误认识,彻底打破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和船到码头车到

党员在新时期安全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

党员在新时期安全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公司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员工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所在。作为党员,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安全理念为先导,以规范安全操作和管理行为为己任,不断改善现场安全环境,加大安全工作力度,争做本质型安全人,为打造本质型安全矿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我们所要塑造的本质型安全人,其基本内涵,就是塑造“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人。想安全就是员工具有强烈的自主安全意识;会安全就是员工具有驾驭安全生产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环境、措施能够有效保障人的安全。进一步说,就是不断强化制度规范的同时,有目的的培养、提升人的安全自律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养,使人特别讲科学、特别遵规律、特别守规章,体现开滦“特别能战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在思想觉悟上高于群众,操作技能上高于群众,工作绩效上高于群众,生产中保证自身安全更要想到员工群众的安全。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党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工作,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用科学的态度研究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单位和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身先士卒、求真务实、无私奉献。成为工作岗位上的技术的尖子、安全质量的模范、科技创效

的典范,这才不愧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我们井运区党支部是全公司党员人数最多的一个基层党支部,共有90名党员,其中40岁以上党员64名,占总数的7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61名,占总数的68%。可以说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素质参差不齐。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我区广大党员如何体现时代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强化认识,提高素质,以点带面,促进全员安全素质的提升。 一、广大党员要认清形势,增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安全生产不仅关乎员工个人、家庭的幸福,更关乎企业乃至国家的形象。由于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能力低,事故发生率高,人员死亡较多,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国外媒体发表言论:不要中国带血的煤。为了学习先进国家的管理和生产经验,我公司也派出不少管技人员去日本考察学习,回来说日本根本没有“百万吨死亡率”这一概念,生产就是生产,为什么要死人呢?另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连员工的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还怎么代表根本利益?基于此,国家出台了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党的先进性要靠每一名党员来体现,在这种新的形势和要求下,广大党员一定要不断增强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我

中铁股份公司新时期安全生产“2468”管理要点培训试卷

“2468”管理要点培训试卷 项目部: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国中铁新时期安全生产“2468”管理要点》中“两个”责任包含明晰分解落实、技术保障系统、、安质监督系统“管”“监”两个责任。 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 3.“四口”指。 4.安全生产“管”与“监”,“管”决定的是。 5.推进“四化”建设包含哪四个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隐患治理整改期限规定:Ⅰ级隐患整改期限为不超过()。 A、5天 B、7天 C、10天 D、12天 2.隐患治理整改期限规定:Ⅱ级隐患整改期限为不超过()。 A、5天 B、7天 C、10天 D、12天 3.应急演练频次要求,()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4.应急演练频次要求,()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每季度 B、每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5.“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作用是通过明确(),推动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A、排查任务 B、排查内容 C、排查部位 D、排查人员 6.推进安全文明工地的标准化建设,股份公司安标工地评选文件对申报项目的基本要求包含实物工作量须完成( ),且未发生过任何事故。 A、40% B、50% C、60% D、70% 7.中国中铁工程项目推进专业化组织的主要内容是,落实施工分包管理(),选择具备相应资质能力的专业队伍,让专业的队伍、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A、劳务分包制度 B、合格供应商制度 C、负面清单制度 D、人员实名制制度 8.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 A、24学时 B、36学时 C、48学时 D、72学时 9.中国中铁提出新时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468”管理要点,是经股份公司(C)安委会会议发布。 A、2020年6月22日 B、2020年7月2日 C、2020年7月6日 D、2020年7月22日 10.“2468”管理要点的内涵中,健全“六大体系”是() A、关键核心 B、必要手段 C、重要支撑 D、保证措施 11.“2468”管理要点的内涵中,落实“两个”责任是() A、关键核心 B、必要手段 C、重要支撑 D、保证措施 12.“2468”管理要点内涵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不可分割,体现了新时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 A、综合性 B、全面性、系统性 C、集成性 13.《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从业人员300人以上的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

浅谈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2021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2021 新版)

浅谈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2021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随着治黄事业的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已成为治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在保证黄河岁岁平安度汛的同时,加强了治黄职工的劳动保护,确保治黄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交通安全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切实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八字方针,落实《黄河水利委员会劳动安全条例》,加速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广大职工的安全知识宣传培训。提高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广大沿黄职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河系统内组成安全生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各单位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条例》,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一、加快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一批法律法规及各单位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得到制定、修订和完善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二、依法管理,依法监察得到加强,违法违章现象得到有力纠正,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隐患得到监察治理。重大事故调查逐步规范化,事故处理工作逐步严肃化。三、各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主要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本文从分析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入手,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工作的難点提出了对策。 标签:环境保护难点对策 1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项目突飞猛进的引入,虽然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一些影响,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出现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而项目建设的同时,造成的空气的污染、沿海江河水系的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尘暴等等环境问题。噪声扰民、水质下降、家禽死亡、农田受损、工厂附近群体性居民身体体质弱等问题已经成为投诉的热点。 近几年来,因忽视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灾难事故频繁发生,松花江污染事故就是一个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留下安全隐患的典型例子,当时造成江水水质硝基苯浓度升高,污水团一路循江而下,河道附近居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证,影响之深、危害之大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还有,2011年,美国康飞公司漏油事件导致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湾海域严重污染事故,漏油事件污染水质的同时也给当地的渔业和渤海湾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影响的背后就是渔民的生计怎么办、生态环境如何转变,所以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避免这种恶性事件、危害公众安全事故再次发生,这些都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2 环境保护思想意识淡薄。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还留在很多人心里,所以就会有一些牺牲环境、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也就有些人,经济条件好了以后,不注重自己的行为,铺张浪费,用一次性餐具,穿高档皮草,使用难以降解和回收的材料,可是这些奢侈与欲望的代价是树木逐年减少,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其实,环境保护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群体能做好的,必须要所有群众共同参与和关注,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靠,所以每个人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建立节约能源的生活模式,推广文明的行为习惯,杜绝奢侈、浪费的行为,培养生态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观念,把环境保护当成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总之,环境保护从点滴做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做新时代有道德的公民。 2 解决环境保护工作难点的对策 2.1 转变环保思想,坚持环保优先。转变思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

关于新时期我国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时期我国环保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0-11-12T15:09:01.58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3期供稿作者:王淑莉[导读]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王淑莉(永吉县环保局吉林省吉林 132200)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全面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环保、资源和人口问题。其中环保问题表现得愈来愈突出,本文着重研究经济发展对我国环境构成的挑战及我们的对策问题。关键词:新时期环保研究与思考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空气、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四年前曾席卷我国北方八个省区的沙尘暴早已向我们敲响警钟:环境保护与整治,刻不容缓。我国环境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一、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经济的发展,二是环境的恶化。这两种挑战同时交替出现,互为影响,尤其是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经济的增长,还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延续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从我国生态环境的总体形势看,生态环境恶化加剧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土地退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每年增加一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公里,是全国耕地面积的2倍多,并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减少一个中等县;河流断流现象加剧,不少湖泊萎缩,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相当突出。 (二)污染程度仍然相当严重从污染物总量和污染程度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很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2006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高达l612万吨;七大水系干流中,只有58%左右的断面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在开展空气质量监测的300多个城市中,64%左右的城市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170多个城市中,56%左右的城市处于中度以上污染水平。 (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综合平均发展成本要高出1/4,尤以环境成本(包括自然保护、土壤侵蚀、自然灾害、生态恢复和区域开发成本等等)为甚。由于经济增长的粗放模式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每单位产值的广义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发达国家的8倍以上。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拥有量势必持续减少。根据世界银行与中国有关机构的研究,水和空气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4~ 8%,如果再加上因生态破坏而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损失,这个比例很有可能超过10%。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成为制约一些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环境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将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必将带来更多的、新的环境课题,尤其是加入WTO,我国已经成为其中的成员国,如何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既推进贸易自由化,又能确保国家环境安全,是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 二、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地摆在我们的工作日程上来,为此思考如下: (一)必须克服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一是对环境问题潜伏性、累积性、暴发性、反复性认识不足。很多环境问题的危害并非短时期内显现,当污染或破坏处在潜伏、累积阶段时,人们不察觉,一旦暴发或反复时则束手无策,使治理或恢复的周期延长,其成本也相应地成倍增加; 二是对环境保护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国别性认识不足。很多人认为发达国家经历二十多年时间基本解决了本国环境问题,我们也照样能办到。殊不知中国与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为3000-5000美元,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和工业化目标基本实现的情况下开始治理污染的,而中国则是在人均GDP仅有300美元的基础上启动环保事业,是在人均CDP约800美元、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滞后和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开始大规模治理污染。看不到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和工业化程度的差别,容易产生盲目性和浮躁情绪;三是对解决环境问题的现实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发达国家开始大规模治理污染时,在国内已经具有强劲的经济实力、足够的技术优势和牢固的法治基础,在国际上则只有少数环境公约约束;中国则不然,我们在启动大规模污染治理时,国内并不具备发达国家当年拥有的诸多优势,而公众对环境改善的需求却越来越高,在国际上则面临越来越严的环境公约制约。 (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环境一是立法。我国环境立法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比如要尽快制定《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法》等,要抓紧做好有关国际环境公约的国内配套立法工作,加快环境标志产品和环境管理体系有关标准的制定,以适应入世后解决国际贸易和国际环境问题的需要。 二是执法。针对目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政干预环境执法的现象,要加强执法监督和监察工作,实行环境稽查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果。 (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增加环保投入据测算,当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超过1.5%时,我国的环境质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得到好转。按照这个比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环保投入约需7000亿元。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除了政府直接投资,还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制定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环保投资机制。如开征资源环境税;改革排污收费使用办法,征收城镇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和危险废物处置费;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费标准,把电厂脱硫费纳入电价;制定优惠的环保信贷政策,鼓励银行投资环保项目;制定投资、税收、进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社会资金投向环保项目等。 (四)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要把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作为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能力;努力开辟多种渠道,鼓励公众自觉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面向农村开展环境宣教活动,逐步提高农民环境意识;鼓励新闻媒体开展环境宣传和舆论监督。

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

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之间,企业与部门 之间,企业内部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 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有企业将直接面对世界,迎接全球化的挑战,面对发达国家所提 出的“社会条款”,必须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有所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安全管理的自我责任明显加大。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安全 管理工作就必须接受新观念,采取新方法,探索新模式,建立新体系,使安全管理工作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促进企业 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本文仅就企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初步探讨。 一、适应企业发展要求,转变安全管理模式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模式普遍为经验化 管理。即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个人经验来抓安全 管理工作。不可否认经验化管理在过去生产力落后,管理方式相对 简单的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

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经验模式的弊病日益 显现:(1)随着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改进,使得企业对市场的响应 周期缩短,生产流程加快。安全管理内容也随之不断创新,经验化 管理中的盲点不断增多,客观上给安全管理工作造成被动。(2)经 验管理的水平高低受制于个人的工作经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不易于形成一贯性,特别是在人员更替的时候,往往适应期比较长,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有的甚至出现滑坡。(3)每 个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造成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难以进 一步提高,特别容易形成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工作风气。 从某种程度上讲,经验化管理是一种狭隘的管理方法。随着生产的 发展,技术的进步,工艺的提高,经验化管理的弊端暴露无遗,必 须加以改革,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管理的模式加以解决。众多实践 表明,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安全依靠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杜绝事故,在人、机(物)、环、管这四要素中直接影响技术系统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已成为是否导致系统发 生事故的最深层原因。因此从整体出发,对整个系统实施全方位管 理势在必然。 系统化管理是以安全系统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 理重点放在事故超前预防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