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统计整理名词解释

统计整理名词解释

统计整理名词解释

统计整理是指对统汁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分散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统计资料只有经过整理,才能从中分析其变化的规律性,反映出研究对象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因此,统计整理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汁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统计学》_第三章_统计整理

…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可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2、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必然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3、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4、对原始资料审核的重点是真实性。 5、区分现象质的差别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6、标志是统计分组的依据,是划分组别的标准。 ' 7、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品质分组,也可以按数量分组。 8、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进行的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9、次数分布数列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数量分布数列两种。 10、变量数列是单项变量分组、组距式分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 11、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结果,形成品质分布数列。 12、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各组数量界限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最小值的变量值,上限是指最大值的变量值。 13、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与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14、组距变量数列的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 15、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不重叠。 16、统计资料的整理方法主要有统计分组和统计汇总两种。 17、钟形分布、U形分布和J形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 18、统计分组体系有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两种。 19、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可分为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和复合分组表三种。 20、统计表从内容结构上看,是由主词和宾词两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 1、统计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2、统计分组的依据是( A ) A、标志 B、指标 C、标志值 D、变量值 3、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C ) A. 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B. 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 C. 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D. 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 ;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 A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划分各组界限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包括三方面的涵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活动: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方法搜集、处理统计资 料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过程。 3、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它集中、全面、综合地反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现象和过程 4、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它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 系统的阐述统计理论的方法 5、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 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构成的整体。 6、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又称个体) 7、同质性:指总体各单位在某一标志上的共同性 8、变异性:指总体所有单位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可变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9、大量性:指统计总体中的单位应有足够的数量,如果总体单位应有足够的数 量,如果总体单位数量很少,就难以揭示总体的规律性 10、标志:是指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11、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用文字表示 12、数量标志:数量方面的特征 13、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 14、变异:统计中的标志和指标都是可变的 15、变量:可以取不同值得量,在社会经济统计学中,各种数量标志和全部统计 指标都是变量 16、连续变量: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去无限数 值

17、离散变量:数值都是以整数位断开的,其数值要用计算的方法取得 18、确定性变量:变量值的变动受制于某种决定性因素,致使其沿着一定的方向 变动 19、随机变量:影响变量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作用不同,因而变量值变动无确 定方向 20、统计法: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调整参与统计活动的各方面——统计主体、客体、 宿体在统计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1、统计设计:对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通盘考虑和适 当安排 22、统计指标体系:将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的统计指标有机结合所组成的整体; 23、指标名称:指标质的规定,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 24、指标数值:根据指标的内容所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值 25、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总规模、总水平或总工作量的统计指标,又称总量指标 26、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单位一般水平、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 27、描述指标:对总体及其组成部分的规模水平和数量关系进行客观描述的统计 指标 28、评价指标:反映社会经济总体的结构、比例、速度以及利用状况和效益、效 果的统计指标 29、监测指标:对社会经济总体运行进行跟踪监测,看其是否偏离既定目标,是 否保持平衡的统计指标 30、预警指标:可以对总体运行中出现的偏离进行及时的调控 31、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的任务和调查的目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或者 收集被研究对象的各个标志值的过程。

统计学 简答题 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统计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 统计一词包含三个含义:统计数据、统计活动和统计学。 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就是围绕研究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去获取真实客观的有关统计数据,做出必要的统计分析,以了解和认识事物的真相。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学科。 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总体、样本、个体三者的关系如何?试举例说明。 概念: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母体。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子样。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就称为个体,也称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1.总体的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 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以发生变化。 3.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4.如何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试举例说明。 标志是用于描述或体现个性特征的名称,如某人是男性,教师。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以及数值,如09年全国人口13亿。 从狭义上看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从广义上看变量不仅指可变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因此可变标志就是变量。 5.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试举例说明。 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统计指标构成,但并不是单个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各个指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表现形式:1.数学等式关系 2.相互补充关系 3.相关关系 4.原因、条件、结果关系 第二章 1.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有什么本质区别?试举例说明。

统计学第三章名词解释

3.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程序有哪些?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得出能反映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各种过程。 统计资料整理既是统计调查阶段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统计分析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1)根据研究目的设计整理汇总方案。 (2)对统计调查资料进行审核、订正。 (3)进行统计分组和汇总。 (4)将汇总整理的资料编制成统计表 (5)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3.2 统计资料审核哪些内容? 统计调查资料的审查 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应以统计制度和调查方案为准,核实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的份数、项目和时间上报。 检查资料的准确性 主要是核实调查材料的口径、计算方法、包括的范围、计量单位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的方法有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逻辑检查是从合理性方面去检查资料的正确性。计算检查是通过计算,检查在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计算结果、小计、合计、总计间的各项是否正确等等 3.3、什么是统计分组?它有什么作用? 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统计分组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以是数量标志。 (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错综复杂的,具有各种不同的类型。通过统计分组,可以从数量方面说明不同类型现象的数量特征,表明不同类型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反映现象的内部结构及其比例关系 将所研究现象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组,计算出各组在总体中的比重,用以说明总体内部的构成。同时将总体各组之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反映各组之间的比例关系。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利用统计分组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首先用影响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然后计算出结果标志的数值,从而分析两个标志的联系程度和方向。 3.4、为什么说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是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因为分组标志与分组的目的有直接关系。任何一个统计总体都可以采用许多分组标志分组。分组时所采用的分组标志不同,其分组的结果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会相同。如果分组标志选择不恰当,不但无法表现出总体的基本特征,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对象是什么?P61 2.什么是统计分组,它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P63 3.简述编制变量数列的一般步骤。P70-75 4.统计表分为哪几种?P78 5.什么是统计分布,它包括哪两个要素?P68 6.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公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P66 7.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P65 8.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是什么?P63(2009.01) 二、判断题 1.统计整理只能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P61 【解析】统计整理分为两情况:一种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另一种是对次级资料即已加工过的现成资料进行在整理。 2.对一个既定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P67 【解析】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3.在异距数列中,计算次数密度主要是为了消除组距因素对次数分布的影响。(√)P74 4.组中值是指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P72 【解析】当组内标志值分布均匀时,组中值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当组内标志值分布不均匀时,组中值不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平均水平)。 5.在变量数列中,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2010.01)P71 【解析】变量数列的分组可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只有在等距分组的情况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6.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数和组距。(×)(2009.10)P65 【解析】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选择恰当的分组标志。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P66 【解析】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确定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而是要通过数量上的变化来区分各组的不同类型和性质。 8.连续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离散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统计学知识点

第三章P77 名词解释 1.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工作的任务,按照统计整理方案的要求,把调查所得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与汇总,使其成为系统化、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所研究总体特征的工作过程。 2.分配数列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其所属的组别归类整理,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总体单位数在各组分布的一系列数字,称为分配数列。 3.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见上 (2)基本原则:穷尽原则——总体每一个单位不遗漏; 互斥原则——总体每一个单位不重复。 2.变量数列有哪些分布类型?各有何特点? 单项数列——变量是一个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 组距数列——变量是连续型变量,或者是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的离散型变量。(涉及组数,组距,组限等) 第四章P119 名词解释 1.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规模、水平或总量的综合指标。 (表现形式——具有计量单位的绝对数;特点——研究总体范围越大,数值越大) 2.平均指标 静态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数量标志值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或代表值。 (表现形式——平均数;反映标志值的中心位置) 3.标志变异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用来描述数列中标志值的离散趋势与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常用的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简答题 1.简述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可连续计数,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 (2)时期指标各个数值可直接相加(说明较长时期现象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只有需要时在计算过程中可相加(一般相加无意义)。 (3)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正比,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无直接联系 2.什么是相对指标?作用有哪些?有哪些种类? (1)相对指标是用两个有联系的指标进行对比的比值来反映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综合指标。(2)说明总体内部结构特征(为深入分析事物的性质提供依据); 将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使原来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可直接比较); 说明现象的相对水平,表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程度(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3)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动态相对数 3.简述众数及中位数的特点。 众数(1)反映总体最常见标志值,易被理解;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统计数据整理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资料的工作过程。 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预处理是统计数据整理的第一步,是在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分组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数据的审核、订正、排序等。 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是根据客观现象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或类型,使组和组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同组内的差异尽可能小。 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或分配数列。构成分配数列的要素有两个,即分组标志序列(或分组)和与各组对应的分布次数。 组距式数列:用变量值变动的一定范围(或距离)代表一个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组距数列。 单变量数列: 以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的分组标志值所编制的变量数列称为单项数列。 组距: 组距是指每组所包含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实际上组距就是每组上限、下限之间的距离,即组距=上限—下限。 组限: 组限是指各组的数量界限,即数列中每个组两端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分为上限和下限。每个组较小的组限称为下限,较大的组限称为上限。 组中值: 组中值是组距数列中各组所有变量值的代表值,实际上就是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值。 统计表: 统计表是统计用数字说话的一种最常用的形式。把搜集到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得出一些系统化的统计资料,将其按一定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内,这个表格就是统计表。 二、单项选择 1~5: B C B A A 6~10: A A A C B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 6~10:××√××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整理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有哪些?

统计学基础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教学目的】 1.深刻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并且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 2.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3.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 【教学重点】 1.能够对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组 2.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3.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 【教学难点】 1.运用分配数列对原始数据进行系统整理 2.制作统计表,运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8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得到表现总体特征的综合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对于已整理过的初级资料进行再整理,也属于统计整理。 统计调查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各个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一个侧面,不能说明事物的总体情况与全貌。因此,只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例如,工业企业普查中,所调查的每个工业企业资料,只能说明每个工业企业的经济类型、注册资本、职工人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利税等具体情况。必须通过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组、汇总等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全国工业企业的综合情况,从而分析工业企业的构成、经营状况等,达到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也是统计分析的前提,它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资料整理得是否正确,直接决定着整个统计研究任务的完成,不恰当的加工整理,不完善的整理方法,往往使调查得来的丰富、完备的资料失去价值。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统计整理工作。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 (一)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 1.审查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齐全; 2.应审查数据是否准确。审查的办法主要有: ①逻辑审查:主要是从定性角度审查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合理,各项目或数量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例如,儿童年龄段的人所填的职务是高级工程师,对此显然违背逻辑的项目,应予以纠正。 ②计算审查:是指审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错误。例如各分项数字之和是否等于相应的合计数,各结构之和是否等于1或100%,出现在不同表格上的同一指标数值是否相同等。 (二)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并综合汇总,计算出总体总量指标。 (三)将汇总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将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自考〈心理统计〉整理名词解释+历年试卷题+北大串讲

心理统计 1.描述统计:①是把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概括的整理,从中得出实验者可利用的信息。 ②常用表和图将实验数据形象地表示出来。 ③描述统计的指标有三类:集中量数(一组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平均数、中数、 众数等),差异量数(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如四分差、标准差、方差),数据间的相关(成对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的指标)。 2.推论统计:①就是从样本的数量特性去推论总体数量。它包括一系列的统计程序,如: 推论假设,推论的方法和步骤,检验推论可靠性的各种方法等。 ②将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 ③从总体中抽出的参与实验的部分称为样本 在心理实验中,主要有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常用的数据分为两类:计数数据、测量数据 计数数据:①是准确数,它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计数数据表示在数轴上只占点,如:1,2,3,….数据形式为计数数据的变量称为离散型变量。 测量数据:①是近似数。测量数据是通过测量工具得到的。 ②数据形式为测量数据的变量,称为连续性变量。 用表整理实验数据 常用的表格有三种:原始数据表(原始记录表)、次数分布表、实验结果表 3.组距:①每一组上限和下限的差。 ②上限就是小组的最高数值加上半个单位; ②下限就是小组的最低数值减去半个单位(组距习惯上常用2,3,5,10或10的倍数) 常用的图直方图上下限标点必须从0开始 曲线图(折线图)多边图:横轴用各组中点,纵轴以各组数据个数或百分数标点,形成封闭图形 累积曲线图:横轴以组上限为标点,纵轴以次数和百分数,形成越来越高的曲线 当横坐标代表的数据是计数数据时只能画直条图和直方图。 当横坐标代表的数据是测量数据时,可以画直方图和曲线图。 4.正态分布又称正态曲线或钟形分布。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全)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总体:就是统计所要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即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参数:是描述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又称总体指标。 样本:是指从统计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由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变量:指给所要研究的事物起的名字,包括可变的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 总体参数:描述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又称总体指标。 样本统计量: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样本指标,用来描述样本的数量特征。普查: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观察,并根据部分单位(样本)的调查数据,从数量方面推断总体参数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统计分组:根据被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以及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表:指显示统计整理结果的表格,就是把通过整理的调查数据,使其成为得以说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分组数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而形成的表格。 时期数据:反映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总结果的总量指标。 时点指标:反应现象整体在某一的点(瞬间)上所处状况的总量指标。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时间序列:将反映某种现象的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的每一项指标数值,都称为发展水平,它反映了某种现象在一定时期或时点所达到的规模和水平。 均匀发展水平: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均匀而得到的均匀数。 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发展变化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指标,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对比求得的。 环比发展速度:是时间序列中敷陈期发展水平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表明现象逐期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2)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2) 统计学名词解释整理 34、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如年龄;变量值是它的大小,如某甲年龄是18岁,某乙年龄时25岁等等。 35、通过调查得来的关于某一数量标志的一系列数值,在统计上又称数据。 36、变量的取值有连续和非连续之分。凡是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连续不断分割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凡是各变量值之间是以整数断开的变量,称为离散变量。离散变量可以精确计算,其值可以是精确值。连续变量不可能精确计量,其值都是近似值。 37、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38、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39、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40、当品质标志的变异性用离散变量来表达时,这个变量可称为虚拟变量。此时,其数值大小只是代码,并无真实意义。 41、自变量是作为变化依据的变量,而因变量是随自变量而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 42、变量按其性质分又可分为确定型变量和随机变量。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或观测值)不止一个,有这种性质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确定型变量条件一定,实现的值就确定了。 43、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或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或范畴。例如中国国土面积是9.6*10^6 km^2,其中“中国国土面积”是指标名称,“9.6*10^6 km^2”则是指标数值。 44、统计指标按其内容或作用分,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说明总体在外延上的数量特征,如人口总数、居民收入、产品产量等,一般都以总量指标的形式出现。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在内涵上的数量特征,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产品价格等,一般都以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的形式出现。 45、统计指标按其数值的三种表现形式,又有总量指标、相对指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名词解释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数据,并从中获得有关群体和现象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统计学名词及其解释。 1. 总体(Population):指研究对象的全体,可以是人群、事 物或过程等。例如,全国所有成年人的收入水平就构成了一个总体。 2. 样本(Sample):总体的一个子集,用来代表总体,通常在实际研究中可以通过抽样获得。例如,从全国所有成年人中抽取1000个人的收入数据作为样本。 3. 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对数据进行整理、概 括和描述的方法,包括测量中心趋势(如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和离散程度(如标准差和方差)等。 4. 探索性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通过可视化 和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发现其中的模式、关联和异常值等。这有助于提供初步的见解,并指导后续的推断统计分析。 5. 推断统计学(Inferential Statistics):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 进行推断的方法。通过推断统计学,我们可以从样本的一部分数据中推断出总体的特征并作出相应的结论。 6. 参数(Parameter):总体的数值特征,如总体均值和总体 比例等。由于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到总体参数,我们需要通过样

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 7. 统计量(Statistic):样本的数值特征,如样本均值和样本 比例等。统计量是从样本中计算得到的,用来估计总体参数,并且可以用来做关于总体的推断。 8. 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ing):用来进行统计推断的方法。在假设检验中,我们提出一个关于总体的假设,并根据样本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成立。 9. 显著性水平(Significance Level):假设检验中的一个事先 指定的阈值,用来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通常使用的显著性水平是0.05,表示有95%的把握我们的结论是正 确的。 10. P值(P-value):假设检验中的统计量,表示观察到的样 本数据在假设成立下出现的概率。P值越小,说明观察到的数 据越不符合假设,从而提供了拒绝该假设的证据。 11. 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主要用于预测和解释。回归分析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并利用样本数据来估计模型的参数,从而预测因变量。 12.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用于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均值之间差异的方法。方差分析可以检验某个因素(因子)对总体均值是否有显著影响。 13.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

自-统计学概论名词、简答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 1、简单分组: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简单分组的特点是:只能反映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而不能反映现象在其他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说明的问题比较简单。 2、时点指标:则反映了某一时刻(时点)瞬间的总量,例如,人口总数、国土面积、公路里程、固定资产等等宏观经济指标,以及商品库存、企业资产负债、设备数量、职工人数等等微观指标。 3、因素分析法:就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4、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5、定基发展速度:是指以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它用来说明报告期水平已经发展到了固定时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表明这种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因此,有时也叫做“总速度”。 6、指数(或统计指数):指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指数是指用来测定一个变量对于一个特定的变量值大小的相对数;狭义的指数是指因不同度量而不能直接加总的多种事物在不同时间对比的综合相对数。 7、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只涉及一个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 y=+x+。在一元线型回归模型中,y是x线性函数(a+ x)加上随机误差项()。+ 反映了由于x的变化引起的y的线性变化,随机误差项反正了除x之外其他影响y的随机因素。 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9、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它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普查是一次性调查,其主要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第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其主要用来全面、系统地掌握重要的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资料。 10、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11、标志变异指标:经济统计中,离散趋势表示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别程度的大小、或者分布的均匀性,这种指标称为标志变异指标,主要是极差、四分位数、平均差、方差、变异系数(离散系数)等。 12、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严格的非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系。 13、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14、结合指数:是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在总量指标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将其中被研究因素以外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固定下来,仅观察被研究因素的变动,这样编制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15、样本: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代表该总体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全体。 16、综合指标法:是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17、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搜集统计资料的非全面调查。 18、典型调查: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 19、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统计调查阶段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综合资料的工作过程。 20、相对指标:也称为相对数,就是将两个有联系指标的数值进行对比的结果。 21、时期数列:是由时期指标形成的,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都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

自考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指对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够数量进行观察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指根据事物内在性质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各单位按照某种标志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研究方法。 综合指标法:运用各种统计综合指标来反映和研究社会现象总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 归纳推断法:分为归纳和推断。 归纳:指由个别到一般,由事实到概括的整理、描述方法。 推断:是指以一定的逻辑标准,根据局部的、样本的数据来判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推理方法。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必须具有同质性,这是形成总体的基础。 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统计标志:简称标志,它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文字描述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数字表示。标志值。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都是数值表示,指标值。 统计数据:是对所考察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对于不同现象,能够计量的程度是不同的。截面数据:指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时间序列数据:指在不同时间上所收集的数据,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动态数列(时间序列):由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排列而得出的一组数据。 面板数据:是将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数据集。 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名称)。变量值 离散变量取整数,连续变量有小数点。 统计指标体系: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 流量:指某一时间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算出来的数量,具有时间量纲。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测算出来的量,表示现象在某一点的状态,不具有时间量纲。 第二章 统计调查:作为统计工作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即根据研究的目的或任务,采用适当的、科学的调查方法,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各项资料的过程。 原始资料:也称初级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直接向总体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渡到总体的统计资料。 次级资料:也称间接资料、第二手资料,是指经过加工整理,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统计资料。 统计报表制度:是基层单位和主管机关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和报送程序,定期向上级机关和国家报告自身基本情况、计划执行情况和重要经济活动情况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 专门调查:为了一定目的,研究某些专门问题所组织的一种调查方式。(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全面调查: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抽取被研究对象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统计学名词解释

1 第一章 1.统计数据:即统计信息,是指通过统计工作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数据资料以及与之相关的其 他资料的总称。 2.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系统地阐述统计实践活动根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论。它是 一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论科学。 4.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客观事物中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 5.统计学包括商务管理统计的研究对象特点:数量性〔根本特点〕、总体性、变异性。 7.商务管理统计研究方法 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比照分析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动态测定法8.统计总体。又称“调查总体〞简称“总体〞,在数理统计中又称母体,与样本相对应。但凡客观存在的、具有共同性质的个体所构成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其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客观性:即统计总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能实际观察到的。 同质性:即构成统计总体的所有单位至少具有某一个共同性质是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变异性:即构成统计总体的各总单位至少在某一性质上具有共同特征外,在其他性质上应具有差异性,变异性是统计研究的重点。 9.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根本单位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它是各项统计 特征的原始承当者。 10.统计总体分类: 按其包含的单位数是否可计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按总体单位的形态分为实体总体和行为总体。 11.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关系: a.总体是由总体单位组成,总体单位是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b.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2.标志:表示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如性别、年龄、籍贯、企业所有制、规模等。 13.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如性别标志的表现有“女〞、“男〞,年龄标志用“30〞岁“50〞岁等数量来表现。 14.标志的分类 a.根据标志表现的形式不同。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 示的。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现。 b.按照各总体单位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否一样。不变标志: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中各总体单位都一样。可变标志: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总体中各总体单位不尽一样。 15.总体单位和标志的关系: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当者,标志是对总体单位的特征描述,依 附于某个总体单位的标志可以有多个。 16.统计指标:是反映总表达象具有的数量特征的名称,包括6个构成要素:时间,空间,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名词解释 数据分组次数分布 (频数分布) 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组距组限组中值次数(频数) 频率向上累积频数(或频率)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统计表 二、填空 1.每个组只有一个变量值的分配数列叫________,各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列叫________。 2、在组距数列中,说明总体单位数值变化界限的数值称为_____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________。 3、在变量数列中,各组单位数称_______,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称________。 4、数据分组的原则有和____________。 5、对总体进行统计分组关键在于。 三、选择 1.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组中值 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 ) A.统计表的横行标题 B.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C.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D.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 3.数据整理的步骤一般为()()()()()()。 (排序) A.数据的预处理 B.编制统计数列和统计表 C.选择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D.数据汇总 E.计算和汇总 F.统计复查 4.下列各项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企业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月收入分组 E.企业按年产值分组 F.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 5.构成分配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组数的多少 B.各组组距大小 C.统计分组 D.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E.各组次数大小 F.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 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它是由()()()()()构成的。 A.总标题B.纵栏标题C.横行标题 D.主词E.指标数值 F.宾词 第四章指标 一、名词解释 总体单位总数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算术平均数 权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二、简答 1、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概念、特点。 2、什么是相对指标?常用的相对指标有哪几种?请分别写出其计算公式。 3、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举例说明加权平均数计算实例,说明权数在其中的作用。 4、在什么情况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等? 5、比较不同总体的变异程度,必须使用变异系数吗,为什么不可以用其他变异指标? 6、变异指标有哪几类? 三、填空题 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不同的,分为和;按时间状况不同以分 为和。按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和。 2.某企业年末商品库存量属于________指标,其数值_______相加;商品销售收入属于_______指标,其数值 _______相加。 3.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它可以派生出指标和指标。 4.结构相结指标是与之比;比例相对指标是与之比。 5.强度相对指标区别于其他相对指标的特点之一是某些强度相对指标具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形式。 6.在所有相对指标中,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同属于一个总体的有______ 、______ 和___________。 7.在平均指标中,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又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又称为位置平均数。8.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加权算术平均数与简单算术平均数相等。 9.在变量数列中,加权算术平均数更接近_______________的这一组的变量值。 10.调和平均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计算平均指标过程中,加权算术平均数是以__________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是以__________为权数。12.某日农贸市场某种蔬菜最普遍的价格,在统计上叫做____________。 13.测定总体变异程度最常用的统计指标是__________,它采用_______的方法,消除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的算术和等于0对变异分析造成的影响。 14、Σхf/Σf和Σχ·f∕Σf是的两个计算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