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

李赐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南充)"#%%$)

摘要:当前,家庭中的隔代教育再度勃兴,这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隔代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从而整合家庭教育力量、缓解社会保障压力。但是,隔代教育也可能阻碍孩子的社会化进程、激化家庭教育冲突、降低家庭教育质量、加重祖辈多方负担、助长年轻父母的依赖心理。为此,注重协调祖辈和父辈的位置和职责,有机结合祖辈的实践经验和父辈的理论知识,强化对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就成为隔代教育兴利除弊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家庭教育;隔代教育;亲子教育

处于转型时期的当今中国,社会更加快速深刻地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中,隔代教育的再度兴盛,不仅深刻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而且产生了相当广泛的社会影响。一、我国隔代教育现状(一)隔代教育的内涵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教育形态,其一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其二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相对于亲子教育而存在,二者共同构成家庭教育的主体。L!M正缘于此,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在当代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谓盛况空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E&#N,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E(-N和#"E&-N。L$M有关部门对"%个省市的"%*%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N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L"M 上海市一项对%—"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N,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E)N。L!M (二)隔代教育再度兴盛的原因其实,隔代教育古已有之,在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中更是司空见惯。但在以核心家庭为主流的当代社会里,隔代教育却再度勃兴,这绝非偶然,应该说,它既是世纪交替期间社会深刻变革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各种复杂思想观念冲突激荡的当然产物。

其一,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观念,奠定了隔代教育的历史渊源。长期的宗法

制社会,形成了我国民众浓厚而独特的家庭伦理思想。所谓“含饴弄孙”,不仅是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他们肩负的自觉责任。

其二,年轻父母育儿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不再甘愿为儿女做牛马,就此形成了隔代教育的思想基础。“一切为了孩子”,这曾经是众多父母的不二选择,哪怕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甚或甘之如饴。但在当今社会,自我意识、主体观念、个性精神的发展和弘扬,使不少人意识到:他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父母;子女不仅是他们的儿女,更是子女自己,是社会的未来成员。由此,一旦俯首甘为马牛的心态消退,利用祖辈力量来解脱自己,就成为许多年轻父母的强烈愿望。

其三,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让在职场打拼的年轻父母对隔代教育有着紧迫的需求。现代社会日趋剧烈的残酷竞争,迫使年轻父母在“教育—职业—教育”间不断地循环往复。紧张的学习、繁杂的工作等诸多压力,客观上使一些年轻父母无暇他顾。在子女教育上求助祖辈,就成为他们现实的选择。

其四,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父母,加快了隔代教育的兴盛。长期的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造成了大量的独子女在许多方面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养儿育女上更加不知所措,则是严峻的现实。$%&这时,祖辈基于对自己血脉延续的注重、对传宗接代者的期盼、对“独”气未尽的子女的担忧,因而强烈而主动地负起隔代教育之责,也就是情理之中、不足为奇的事了。

其五,城镇社会转型导致的失业大军,成为隔代教育加剧的助推剂。深入改革带来的社会转型,使工业企业的失业人员急剧增加。他们的生活水平骤然下降,再加上社会保障不够有力,他们在抚养、教育子女方面产生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无可奈何之下,祖辈往往被迫成为孙辈抚育的避风港。此外,日益壮大的农村留守部落,对隔代教育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城市中日渐普遍的因子女长大离家而形成的“空巢”家庭不同,农村家庭的“空心化”主要表现为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而留下老人、孩子成为留守部落,正缘于此,在广大农村,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二、隔代教育的意义与局限

(一)隔代教育的积极意义隔代教育的再度勃兴,不仅事出有因,而且确有其利:第一,隔代教育有利于发挥家庭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

促进孩子的进步。尤其是它能够把父辈的竞争性教育和祖辈的宽容性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第二,隔代教育解放了父辈,迎合了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剧烈竞争以及快速多变的工作、生活节奏,客观上对年轻父母的亲子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时,隔代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代偿,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年轻父母,使他们更专注于工作和事业,这有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第三,隔代教育中祖辈的经验可以帮助孙辈的社会化。正所谓“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距”,祖辈往往有着数十年的生活经验、长期的工作历程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其社会阅历、人生感悟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很有发言权,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社会性,从而加快社会化进程。第四,祖辈余热的充分发挥,老有所为且老有所乐,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我国已经具有明显的“老年型社会”特征,如何处理老年人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将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基本指标。在家庭中,不少祖辈脱离工作岗位后很不适应,心无所属,往往忧思成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而隔代教育,不仅让老人享有天伦之乐,而且让老人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年轻其心态,健康其情绪,老怀舒畅,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同蒙其利。第五,祖辈对处于社会不利境地子女的帮助,使子女不致陷于绝境,减轻了社会保障压力,对社会稳定不无裨益。在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措施的深化,必定造成部分人的困难局面。在子女陷于困境时,老人伸出援手,解决其最紧迫的小孩教育问题,有利于处于困境的人员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尽快完成转岗和再就业,避免造成过大的社会震荡,危及社会的安宁稳定。

(二)隔代教育的局限凡事皆有两面,隔代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在认识到隔代教育的积极意义时,还要看到它可能潜藏的一些弊端:

首先,祖辈的经验主义甚至是狭隘的经验至上观念,对孙辈的影响难免片面,有可能延迟孙辈的社会化进程。祖辈们较低的教育程度、狭窄的知识面、僵化的思维模式、旧有的思想观念、有限的交往活动范围以及“过来人”的优势心理,使他们在教育孙辈时对经验极度依赖,其视野、理念与现代社会不免有脱节之处,反倒可能延误孙辈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祖辈普遍存在“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学习辅导乏力、思想教育软弱,家庭教育质量不高,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社会未来堪忧。祖辈往往有着强烈的慈幼之性,补偿心理相当严重,对孙辈容易过度关怀、过度保护,喜欢护短,再加上他们存在知识、经验、观念以及身心衰退等多方面的不足和局限,其教育很容易走向片面化,容易引起孙辈的畸形发展,从而带来种种社会隐患。

其三,祖辈和父辈往往存在着观念上的分歧和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冲突不断,问题丛生,社会震荡加剧。由于社会阅历、教育程度、时代背景以及生活方式、工作内容等多方面的差异,祖辈和父辈在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内容、标准、重心以及具体方式方法等方面多有分歧和差异,在缺乏有效沟通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家庭失和,孩子也无所适从,进而形成双重人格或分裂人格,加重亲子隔阂,酿成家庭教育的危机,引发社会问题。

其四,隔代教育加重了一些老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以致不堪重负。不少老人一生节俭,多历坎坷磨难,饱受风霜严寒之苦,再加退休后收入下降,本就难以度过一个较为安乐的晚年。一旦被迫在经济和精力方面超过自身承受能力,隔代教育对他们而言就是个苦差事。在经济重负之下,他们还要忧心子女的艰难处境,多重压力沉重不堪。此外,隔代教育还容易助长年轻父母的依赖心理,进而危及他们的未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持有“行乐须及春”、“有老人不用,过期作废”的不良思想,祖辈帮他们一把的好意被他们不无恶意地利用,老年人往往陷入隔代教育的无底洞中,难以自拔。与此同时,年轻父母的依赖思想有增无减,不仅损害老人的经济、身心状况,而且降低年轻父母自立于世的能力,后果堪忧。

三、完善隔代教育的策略思考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隔代教育的再度兴盛,既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隔代教育的理论探讨,进而改进隔代教育的实践,以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局限,已经成为一)祖辈、父辈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在家庭中,由于隔代教育的存在,既可能给小孩发展更全面的促进作用,也可能造成家庭教育的混乱和麻烦。前已述及,隔代教育本身利弊兼有,具体到不同家庭,隔代教育的成效各个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其间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祖辈家

长和父辈家长关系是否协调、各自的职责是否明晰,可谓是最基本的原因。这就要求,父辈家长切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担负起主要的教子任务,做好“主教练”,切忌把子女一丢了事;而祖辈则尽力辅助,当好“助理教练”,既不包办代替,也不甩手不管,注意适度的分寸感,做到以父辈家长为主、祖辈家长为辅,双方紧密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给子女以全面、有力、完整的家庭教育。((二)祖辈的实践经验和父辈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不自以为是,各执一端在家庭中,隔代教育的诸多局限往往缘于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的自行其是、各自为政。应该看到,祖辈家长与父辈家长的“自以为是”确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和现实依据。在祖辈家长那里,由于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体验、大量的社会阅历,确实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有“经验”可恃,但很可能走入经验主义的误区;与他们相比,父辈的教育程度较高,思想观念更有现代性,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理论知识相当丰富,但他们缺乏实际体验,迷信书本和知识也容易流于教条主义。实际上,家庭教育最需要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拉近祖、父辈家长的距离,填平家长间的代沟,在互补中给子女以较为完善的教育。

(三)强化对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协调好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一席话,道出了各方教育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固然需要努力改进,但它固有的一些局限又难以依靠自身来克服,如家庭教育中祖辈、父辈家长与孩子的特殊亲缘关系是柄“双刃剑”,家长在教育理念、内容、目的、方法等方面不免盲目与滞后,他们对家庭、学校、社会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地位、角色在认识上难免出现偏差,如此种种,都对多方协调、配合的要求极为紧迫、急切。尤其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进行的理论指导,对家庭教育特别重要。在学校教育等方面的指导下,家庭教育可以拥有更为现代的理念、正确的目标、丰富的内容、恰当的方法、良好的效果,更有力地协调、配合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高质量、全方位的教育促成孩子的全面进步。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再就业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尽力消除无奈下的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如果说通常情况下的隔代教育还利弊参半的话,那无可奈何下的隔代教育就弊多利少了。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体察失业、失岗人

员的艰难处境,尤其是要特别注意处境最为艰难的“$%、&%人员”!,必须注意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女$%周岁、男&%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广泛实施再就业援助,形成’$%、&%’人员帮扶制度,切实改善他们的不利处境,积极解决他们在基本生活、医疗救助特别是子女入学、教育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主要责任,进而把他们的年迈父母从无可奈何下的隔代教育那种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和身心压力下解放出来,既避免老人们力不从心对隔代教育的危害,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又为老人们度过一个较为顺畅的晚年奠定相应的基础。

(五)以《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为契机,借助于党和政府力求破解“三农”困境这一强劲东风,努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从而改善农村中每况愈下的隔代教育现状农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难点,在隔代教育上也不例外。虽然说,隔代教育惹人关注首先是缘于其在城市家庭中的突出表现,但其进一步完善的难点却在农村。这既是因为农村那庞大的隔代教育规模,更缘于广大农村留守部落中的隔代教育的重重弊端。随着农村隔代教育现象的急剧增多,其对农村家庭、教育、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在农村隔代教育问题的成因方面,城市政府和学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们拒绝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入学要求,才逐渐酿成日益严重的农村隔代教育问题。为此,城镇有关部门和学校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根据国家的最新政策,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发掘城市公立学校的既有潜力,大力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农民工子弟校、流动儿童学校等民办教育机构,特别是要切实体会党和政府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处境的决心和精神,把国家有关扶助农民的政策落到实处,以必要的政策支持、经费资助等方式,尽快全面取消“借读费”之类的歧视性政策,努力解决流动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和教育质量问题,让广大民工放心地把子女从农村带到身边,亲自管理和教育,摆脱不良隔代教育的影响,既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又解决父母子女的情感需求,促成民工子女的健康和谐发展。参考文献:(!)李洪曾*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山东教育,,%%,,(!!)* (,)沈锄云*认知隔代教育(+)*老年人,,%%%,(#)*(")晓明*您是否感到力不从心———隔代教育问题浅谈(+)*长寿,,%%,,(#)*($)桑标*当独生子女开始养育子女(+)*家庭教育,,%%",(,)*(&)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四川教育,,%%",

(!)*(-)孙宏燕*隔代教育的五大误区(+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摘要】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政策的实行,城乡差距拉大,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就使得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这 一特殊群体。然而在众多监护类型的选择中,祖辈监护类型的相对优势成为父母 的首要选择,致使隔代教育逐渐在农村盛行开来。但是,隔代教育有积极影响也 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隔代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产 生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因素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 05-175-02 一、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概念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在本文中特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都外出务工,将儿童 留在户籍所在地,使得儿童不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无法得到父母的有效监护, 全权委托长辈监护,由长辈进行教育和管理的现象被称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 2.1隔代教育逐渐成为最常见,最让父母放心的家庭教育方式。隔代教育是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代为监护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由于隔代教 育主要是儿童最亲密且又最疼爱儿童的长辈监护,父母则往往更加认同隔代教育 是最适合,最放心的监护方式。 2.2农村留守儿童的被监护质量不高。首先是生活质量不高,由于隔代教育的祖辈往往是过惯了艰苦且又俭朴的生活,只能保证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其次, 因为祖辈往往都较年迈,无法承担众多的体力活和家务,这使得本因被照顾的留 守儿童反而要承担起照顾祖辈的义务。最后,祖辈往往都未受到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 2.3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的监护和引导。由于祖辈和留守儿童存在思想观念上的代沟,难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同时又忙于农活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 和精力看管孩子,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无人监督的“自由空间”。同时,隔代监护人 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无法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式和心理 疏导,采取暴力的行为进行惩罚式的教育。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 隔代教育过程中,祖辈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监护和照顾小孩,由于血缘关系,他们认为帮助子女照顾小孩是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晚年生活能够与孙辈 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许多乐趣。然而,因为老年监护人年龄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在监护孩子方面力不从心,缺乏精力,不但照顾不好 孩子,反而更加需要孩子来照顾他们。同时,老年人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受教育水 平有限无法与新时代孩子思想进行良好的沟通。再者,老年监护人由于亲密的血 缘关系,使得祖辈过分溺爱孩子,纵容诸多不良行为嗜好的产生和继续,引发后 续更加严重的自身问题和社会问题。 三、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 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 隔代教育将祖辈把对孩子的疼爱扭曲变成一种溺爱,会将孩子引向注重努力

关于教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样本.doc

关于教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样本 下文是教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样本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那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创新",指的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xx"期间我校开展的《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突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正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随后进行的子课题"自主教学的初步探索",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课堂中,重点研究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从而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进程随之得到优化。这一系列研究为创新教育的研究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眼下,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小学生的创新是从好奇开始的,由好奇到探究,由探究逐步走向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通过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结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我们把自主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眼点,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出构建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来探讨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优化教学进程,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中的自主探究,指的是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程式。 本课题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聘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行为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再进行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次反复,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着自主探究的理想境界发展。

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幸福家庭更新:2007-1-28 阅读: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隔代教育的含义及存在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青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孩子多达70%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年青人肩负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家庭提高生活水平,于是出现了诸于“丁克家庭”“隔代教育”等现象,而当他们初为人之父母时,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为了工作为了生活,隔代教育

的出现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很多,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当城市和农村的中青年人忙于赚更多的钱,疲于奔命时,照顾子女的重担自然落在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自然形成。而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又使得城市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对子女的教育不客忽视而隔代教育随即成为让父母放心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二、隔代教育的类型 有专家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时,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中国的家长对教育子女自认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带过几个孩子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带孩子的经验,另一方面问题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多半有问题,隔代教育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过分关注型。如孩子由于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本可以自己爬起来,而隔代家长们却呵护备至马上扶起小宝贝问疼不疼而另一方面却用脚跺起起地面来,说是地不平才让小宝贝摔跤,责任归于地面。孩子头磕到墙,责任归究于墙,而非孩子的不小心或大意鲁莽,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放弃了教育的好时

育儿知识-针对隔代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隔代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是我国固有的一个现状,尤其是在我国的某些欠发达地区。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就承担起了教育责任。其实老人本身也是一种可用资源,老人长期不进行体力和脑力活动也有碍身心 。所以不管这种教育方式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都必须正视这一客观存在。趋利避害。 \xa0 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各有利弊的,只不过大小多少的问题,隔代教育同样也是,我们所谓的趋利避害也无非就是利害之间的转化,隔代教育因为社会因素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必须找到方法让他科学化。 1、建立一种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祖辈与父辈要相互配合。 隔代教育有时候虽然是无奈的选择,但是也有一些是主动地选取,并没有说这样不可以,但是要知道,缺少亲子教育的 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而隔代教育只能是亲子教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一个孩子过程中缺少父亲的照料会让他日后产生自卑和不 感,缺少母亲的关心会让她缺乏幸福感和亲切感。 所以要建立一种两辈家长共同教育的模式,既可以不落后,又可以免去太激进。所以年轻父母不论多么忙,都必须抽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切勿把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全部交给老人,同时在教育观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多与老人探讨、沟通以期达到统一,否则当父母与老人发生争论和吵架时,会让孩子显得无所适从,难以取舍。 2、要设法提高祖辈的养育水平,转变观念,讲究方法,提高素养,懂得现代教育观、人才观。 当然有些时候年轻一辈的父母是不怎么有时间的,不然也不会让老一辈父母替代了,所

以这个时候为了避免教育方式落后而设法提高祖辈的养育水平,教育观念。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社区、乡镇家长学校中开办祖辈学校或隔代教育交流中心进行培训,提高老人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负责隔代教养的祖辈应具有以下五点素质:(1)有一定文化,善于吸收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科学养育。(2)不固执己见,没有心理障碍,对孩子有耐心。(3)身体健康、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辈。(4)喜欢户外活动,经常引导孩子认识外面的世界。(5)懂得方法,不溺爱,不纵容,善于引导。 3、积极建立从婴幼儿到学校的全程教育体系。 这个之所以放在最后说是因为这种方法是通过个人,或者某个家庭的努力而没办法实现的,需要全社会关注。国外的隔代教育现象为什么很少,原因是很多西方国家孩子一断奶就交给亲子园、幼儿园、小学,这些园、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有完整系统的教育推进计划,包括亲子活动、家长培训,这样使孩子的教育一开始纳入了较科学的系统中,解除了父母的后顾之忧,也有利宝宝健康成长。 总之教育大计,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搞好的,所以先从自己能掌握的掌握起,尽量让目前隔代教育所暴露出的弊端慢慢消亡,走出隔代亲的教育误区。提高孩子教育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老一辈余热和年轻一辈的热情,让下一代人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_胡晓刚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03 09:11:39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c64056342.html,/kcms/detail/11.3173.G4.20151203.0911.002.html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胡晓刚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劳动者为 了生活进城务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祖辈以及其他监护人进行监护管 理。但是,在这种家庭隔代教育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对家庭隔代 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隔代教育 问题 对策 我国农村人口几乎占了全国的一半,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每年进城务工的农民数不胜数。而父母走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便成了一个大 问题。关于留守儿童监护的类型有好几种,而什么样的监护类型才适 合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当下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和类型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留守儿童”最早出现于1990年,最开始被定义为“父母在海外,半工半读,很难抚养孩子,因此,由上一代帮忙抚养的儿童。” 从广义上来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其他地方,而孩子 留在户口所在地。狭义上来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由 于外出打工,将孩子留在家乡并委托其爷爷奶奶以及其他监护人照顾 孩子的生活起居。由于我国农村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因此,我国 很多父母为了挣钱从而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将孩子留在农村,使得我 国有较多的留守儿童。 (二)留守儿童的类型 在我国所有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全国的86.5%,约有1980多万人,在这些留守儿童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 二是上代监护,三是同代监护。隔代监护是指双方父母都外出打工,

教育类的开题报告

教育类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教育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那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题,把素质教育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创新,指的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xx期间我校开展的《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突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正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随后进

行的子课题自主教学的初步探索,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课堂中,重点研究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从而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进程随之得到优化。这一系列研究为创新教育的研究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眼下,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小学生的创新是从好奇开始的,由好奇到探究,由探究逐步走向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通过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结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我们把自主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眼点,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出构建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来探讨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优化教学进程,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中的自主探究,指的是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和发展创新精

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隔代教育的含义及存在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一些年青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一项关于“隔代教育” 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孩子多达70%隔代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转型,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年青人肩负成家立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加倍投入工作不断充电,争取事业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家庭提高生活水平,于是出现了诸于“丁克家庭”“隔代教育”等现象,而当他们初为人之父母时,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就成为抚养孩子的最大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尽管他们对独生子女期望值很高,也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父母来带,这是隔代教育现象日渐增多的主要原因,为了工作为了生活,隔代教育的出现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很多,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当城市和农村的中青年人忙于赚更多的钱,疲于奔命时,照顾子女的重担自然落在了祖辈身上,隔代教育自然形成。而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大批老年人退休在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又使得城市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对子女的教育不客忽视而隔代教育随即成为让父母放心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二、隔代教育的类型 有专家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时,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中国的家长对教育子女自认无师自通,一切全凭经验尤其是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带过几个孩子自己是“过来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米都多”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有带孩子的经验,另一方面问题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多半有问题,隔代教育可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过分关注型。如孩子由于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本可以自己爬起来,而隔代家长们却呵护备至马上扶起小宝贝问疼不疼而另一方面却用脚跺起起地面来,说是地不平才让小宝贝摔跤,责任归于地面。孩子头磕到墙,责任归究于墙,而非孩子的不小心或大意鲁莽,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放弃了教育的好时机。 第二,过分监督型,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孩子什么事都要在爷爷的提醒下才能做好,有一天外面下雨爷爷提醒他带伞,把伞放在门口没有亲眼看到他拿伞,放学后,他浑身淋湿,爷爷发现伞却仍在门口,这时爷爷却说:“都是爷爷不好没有监督你把伞拿走……如此造成孩子依赖性和惰性,什么事都要督促孩子去做,使孩子产生对成人的不信任感。 第三,严厉惩罚型。冬冬的爷爷是教师,从小对他要求严格,一天按时吃饱三餐,一顿水果,不再吃零食,还让冬冬学擦桌子、扫地,一有错误就对冬冬进行批评和责罚,冬冬很少说话

关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关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2013年4月13日星期六 二、调研机构:团总支、留守儿童之家 三、调研目的: 近日,按照县关工委和教育局的要求,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们在进行了一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状抽样调研。 四、调研对象 部分留守儿童祖辈家长(村20人)。 五、调研内容: 近年来,不少年轻的父母,因外出打工或为事业奔忙等因素,无暇照管自己的孩子,于是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隔代家庭的结构。这种隔代家庭目前有增多的趋势,由此也产生了隔代教育。 1、隔代监护人及其家庭情况; 2、祖辈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3、祖辈家长对代管孙辈的管理教育内容; 4、祖辈家长管教孙辈的方法; 5、隔代家庭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隔代教育及留守孩子总体情况 从调研结果来看,监护人是祖父母是1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0%,监护人是外祖父母的是4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20%。隔代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大都不高,大都是小学、初识字水平,其中监护人不识字的是5人,占总人数的25%。他们的家庭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和务农,经济状况一般,在调查的20人当中只有3人经济富裕或较富裕。但他们都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有70%的人希望孩子将来能上大学,20%的人希望孩子以后有好的工作,有10%的人希望孩子品学兼优。所以他们都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学习环境,60%的监护人能做到督促辅导孩子学习,90%的监护人能给孩子有单独学习场所,有100%的监护人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或重要。但从调研的结果又可以看到另一个方面:隔代祖辈更多的只是关注留守孩子的吃饱穿暖,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情况,很少有人关心他们在想什么,以及对他们劳动习惯的培养,对他们道德品质的教育,另外,从管教孩子的方法来看他们并不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发现孩子的缺点并能及时纠正,而是溺爱成分过重。 (二)隔代教育及留守孩子存在的问题 1、隔代教育存在的问题 (1)在隔代教育中,祖辈往往太溺爱孙辈,不利于孙辈良好品质的养成。 (2)在隔代教育中,有些祖辈一味的满足孙辈的物质要求,忽视他

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 中国·长春 2013 年12 月

中国城市隔代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 摘要:隔代教育在中国社会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本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隔代教育问题的文献三十余篇,从隔代教育的现状、隔代教育成因、隔代教育利弊等方面入手,将文献进行简单梳理。 关键词:隔代教育;成因;利弊 1 前言 一些年轻家长或者因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为离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其优势和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2 隔代教育的现状 Robin Goldberg-Glen等国外的相关研究人员把隔代家庭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隔代家庭是指父母完全放弃担负孩子教养责任,而由祖(外)父母等承担全部的养育责任的家庭。与之相对的是广义的隔代家庭泛指祖(外)父母任何一方或双方与第三代有共处的时间,承担某些抚育责任。[1] 在当代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可谓盛况空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95%和73.45%。[2]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3]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84.6%。[4] 3 隔代教育的成因 国外学者认为形成隔代教养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Anltranan Bee(2001)就指出隔代教养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包括儿童父辈家长离开家庭外出务工、无承担儿童教养的经济能力等,这些原因就使得祖辈家长在自愿或非自愿的情形下,承担起照顾儿童的责

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情况调查

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情况调查 ——以合肥市肥西县严店乡为例 管华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012级) 摘要 当代社会,在市场经济驱动下,许多青年家长双双外出务工,谋求经济利益,将子女完全交由自己父母教养的现象比比皆是,隔代教 育突显。近几年来,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 外打工,同孩子缺少沟通和教育,从而导致留 守儿童在学习上失教、心理上失衡、行为上失 范、生活上失助、安全上失保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应对这一系列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共同探 讨的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 概念界定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隔代教育是相对亲子教育而言,所谓隔代教育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儿童亲生父母把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交给上一代家长来承担的教育方式。 调研意义 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在各方面都有着优异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家庭的幸福;有利于全面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有利于家校联系,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 调研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活现状、教育状况等。通过调查来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留守儿童,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调查对象:留守儿童、乡村学校教师。

调查方法:深入乡村学校中,与一些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谈,并对学校的相关资料进行查看,并进行简单问卷调查。 正文 据网上了解,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到40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里成较大上升趋势。“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所以在这个暑假我就和同学组建了实践团队,一起去乡村学校实习,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心理、生活以及学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们先后调查了合肥市肥西县严店乡的严店中心小学、苏小小学、文华希望小学、郑岗小学、塘南小学五所小学。通过几天的调查以及我们与学校老师的交谈了解到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通过调查,留守儿童们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正是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又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隔离,使他们心理问题得不到解答,又缺乏父母的关爱,产生孤独感,形成他们情绪消极,表现出内向、失落、自卑、自私,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因为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年龄很小,心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而代养人又宠溺孩子,久而久之会使很多留守儿童心理上基本失去自控能力,为所欲为养成不良生活习惯不良,具体会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长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问题儿童。 由于多数外出打工人员把子女交有自己的父母或兄妹照顾,代养人却因为年迈无力或者要照顾的孩子人数多等问题,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充足的关爱和照料。缺乏照顾和关怀的留守儿童不仅会有孤独无依的心理问题而且一般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更容易在行为上变坏。 二、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从调查的儿童来看,约80%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代养,而由于老人年迈和长期的节俭意识,这部分留守儿童几乎都没有什么零花钱,且生活上饭菜单一有时基本没有什么蔬菜,更不用说什么营养品、水果等城市家庭必需品。从数据可以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营养缺乏。 由于留守儿童祖辈的教育能力不够,思想和道德教育难免空洞说教,不能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在学习方面能得到祖辈的指导的很少,这就会使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得不到足够的指导。 随着学校安全责任的加大,学校尽量减少学生的在校时间,规范办学行为,调整作息时间表,压缩正常上班期间的学生在校时间,坚决执行不加班不补课、法定节假日一律放假的规定,这样学生在校外的时间就会增加,特别是留守儿童,就会出现外出到处游荡、或上网吧、或回家长时间的看电视等,导致安全、学业、交往等方面的隐患。 而且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往往在做出危险举动时得不到及时的提醒和制止,从而使其安全得不到保障。并且,留守儿童在生病、受伤时也往往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和照料。

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

《浅谈教师的礼仪修养》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第一,从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教师的礼仪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因此,世界各国对教育、教师都十分重视。《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希望》中强调指出:“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教育制度取得成功极其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学校教育对几乎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他们6—18岁的生活,决定着他们的前途,教师是影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家长、教科书、电脑和大众传媒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教师的仪表端庄、朴实、整洁、大方、自然,风度优雅,可以给学生充实、稳重、积极向上的感觉;而生活懒散、衣冠不整、不讲卫生、做怪动作等不良仪表和习惯,会有损教师的形象。那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严谨求实、无私奉献、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教师总是会得到学生肯定并会影响到学生的终生。教师形象的重要意义决定了想成为教师的人在职前必须接受专门培养,职后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接受继续教育,使教师的内在素养和外在形象相统一,尽可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 第二,从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教师礼仪修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适当的形象设计,优雅的举止,潇洒的风度,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主要意义表现在: 一是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结合,会给学生留下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起威信。 三是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形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 综上所述,研究教师加强礼仪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在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师范院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教师。 二、研究现状综述 当前在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式下,多数教师很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教师利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在一些教师当中,仍然经常发生损害教师职业形象、背离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文明表现,如穿奇装异服、染彩色头发,涂指甲油,浓装艳抹或珠光宝气;随意对学生说粗话、脏话,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随意体罚学生,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等等。有的教师由于不良的言谈举止导致与学生、与同事关系紧张,也在学生家长中造成恶劣影响。造成一些教师礼仪修养缺乏的客观原因,除了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外,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忽视对教师的礼仪教育。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制度和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应试教育的产物,培养的毕业生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礼仪修养等弊端,使教师职业目前相当程度上处于可替代的地位。 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重学科专业,轻教学技能技法和教师礼仪修养等方面的问题,学习实效大打折扣。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解决对策* 作者:阙攀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1-05-31 【摘要】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这种教育方式,使已有养育孩子经验的祖辈能够在各方面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很周到,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对儿童的成长、发育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隔代教育给儿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隔代教育;问题;对策。 一、隔代教育及其形式。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它是一种家庭教育。由于工作压力、社会竞争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把孩子交给父辈养育,使隔代教养已成了家庭幼儿教育中的一种很自然、普遍的现象。社会上对隔代教育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多,该种教育形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充分利用祖辈的社会经验,既发挥祖辈余热,又解放年轻父母。但是,隔代教育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在本文里,笔者主要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隔代教育可以分为完全隔代教育和不完全隔代教育。完全隔代教育,指父母亲长期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完全由祖辈承担。这种形式以农村为主,因为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好由祖辈来抚养;不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亲和孩子短暂分开,例如城市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暂时由老人来照料孩子,或者祖辈与父辈住在一起共同教养孩子,这时候,祖辈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也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完全隔代教育。 二、隔代教育带来的弊端。 诚然,隔代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如老人养育小孩的经验丰富,有助于缩小“代沟”的差距,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等。但笔者认为,隔代教育的弊病很多,主要有如下表现:(一)易导致过分溺爱儿童。 祖辈会比父辈更加溺爱孩子,他们不辞劳苦地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过分的要求,老人们千方百计会满足,这种过分的溺爱会引起很多问题。 1.生活方面:生活中所有的问题祖辈都已经帮忙安排好,孩子不需要考虑任何问题,等

隔代教育论文-精选模板

隔代教育论文 隔代教育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变革,隔代教育存在的利弊,必将给学生的教育带来的不良的后果和危害。作为教育孩子的学校,就一定要从培养国家建设的栋梁,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出发,扬弃隔代教育的利弊;探究隔代教育的模式及家校教育的合力。苦练教育者的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紧紧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这个中心,以强烈的责任感,无限的爱心,高尚的师德,一流的师能,全力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关键词:隔代 教育 思路 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还有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中国社会形态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原始社会开始,上至皇家世胄,下至平民百姓,源远流长的沿续到今日。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而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品质。隔代教育的优劣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空巢家庭”异军突起,隔代家庭显著增加。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深刻地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广泛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教书育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审时夺势,准确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科学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最佳配置;主动对接,不断摸索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路径;适应社会和家庭教育变化的现状;狠练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努力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思路,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一、审时度势,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 家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而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样的隔代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老年人大多经受生活的磨炼,人生观稳定且鲜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较好的传承给孙辈,例如像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等一些美德,能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孙,有的甚至能形成家风,形成儿童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相关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分析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告 隔代教育 圣人行无言之教。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是人类教育文化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农村的,不管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最重的。一个具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他无论走进学校还是走上社会,都能很好地去发展自己。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外出务工农民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儿童。儒家传统讲“父母在,不远游”。我们现实的状况却是“子女在,父母游”,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该由谁来坚守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这块阵地呢? 根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有: 一祖辈监护。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很多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他们中文盲超过80%,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

卫生教育,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能在生活上让儿童吃饱了、穿暖了就已很不错,根本无暇去顾及儿童思想上、心理上的变化;农村里长年闭塞的生活,落后价值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许多祖辈教育儿童的内容也已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 祖辈监护人教育儿童的方式存在两个极端:要么对儿童严加看管,打骂被他们认为是最好的管教方式;要么就对儿童溺爱异常。大多祖辈年老体弱,不仅要辛苦劳作、操劳家中的全部农活,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责任,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就失去了太多的耐心,更不会考虑教育儿童时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方式,只是简单地采取在他们看来最有效的方式——打骂。打骂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他人对儿童的期望会影响到儿童的表现,如果一味地只是打骂,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让他们缺少自信,降低他们的成就动机。还有一部分祖辈对孙辈非常溺爱,不仅不让儿童干活,而且对儿童的要求有求必应,过分骄纵,使得儿童不懂得自我约束,做事情我行我素。祖辈对留守儿童的溺爱也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造成一些孩子利用爷爷奶奶对自己的溺爱,贪玩好耍,好吃懒做,有的甚至骗钱出去上网打游戏、拉帮结伙干坏事,耽误了学业、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当然,也有一部分祖辈懂得以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孙辈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 年课题。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兖州市文化路小学 杨敏侯红梅刘艳青 2011.1.15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30-40岁左右的年轻人工作繁忙,这一群体中大部分的孩子都处在小学阶段。这就造成小学生中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小。爷爷奶奶成为孩子的“守护人”成为普遍现象,隔代教育成为城市孩子面临的新问题。目前,隔代教育学生的比例多大?父母是什么心态?与老人在一起到底有何利弊等等,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当前农村小学隔代教育的状况,我们决定通过自己制作的问卷来进行调查和研究。 一、调查的基本结论 ㈠、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是文化路小学二年级九班、三年级四班、四年级一班、五年级四班和六年级四班的总共318名学生。分别为小学的中高年级,全班参与调查,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翔实地反映本校隔代教育的现状。 ㈡、研究方法 1、问卷。本问卷主要是家长卷。问卷以长期教学中和学生交流、家长沟通涉及的问题为基础,着重反映隔代教育对学生学习与行为上的影响。问卷自我设计(调查问卷附后)。 2、操作 学生卷与家长卷发放于2011年12月30日。由班主任发放问卷,由学生带回家,由家长作答。共计发放问卷318份,收回318份,有效100%。 3、数理统计 本研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百分比统计与常规性统计的分析与研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表1 各班隔代教育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由表1可见,本研究所选样本为我校有一定代表意义的组成班级,学生性别、年级人数分布上符合研究需求,因此所得调查数据是有效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表2 各年级学生在隔代教育上的差异

幼儿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对策

幼儿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对策 【摘要】我国家庭教育一般有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另一种是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认识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努力克服各类负面影响,使孩子在现实教育中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字】隔代教育利弊对策 一、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现状 隔代教育从狭义上讲,是指年轻的父母由于工作的父母由于工作等情况无法照顾孩子,将自己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这种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而从广义上讲,隔代教育不单指祖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也包括年纪较大的祖辈老人来照顾幼儿的日常生活,[承担教育责任,这种做法也可称之为隔代教育。[1] 在国内,0—6岁儿童家庭抚养中祖辈家长占据重要地位。《新闻周刊》2004年报道,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对0—3岁儿童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家庭共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儿童抚养的共占%。[2]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很多的家庭教育特色。 据中国老龄化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分别达%和%。[4] 、 农村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比城镇所占的比例要大,据2009年文章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5] [1]王兰枝,王现军,幼儿家庭教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3(236). [2]李虹曾,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J],山东教育,2002(11). [3]李石华,隔代教育,备受宠溺的孩子怎样教[M],北京,朝华出版社,2009 [4]竺波,刘越,薛云,祖辈心理健康教育观与教育方式的实证研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03) [5]牟璐,全社会都来关爱留守儿童[J],农民文摘,200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