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ArcGIS空间分析教程(汤国安)实习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教程(汤国安)实习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教程(汤国安)实习报告
ArcGIS空间分析教程(汤国安)实习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期末实习报告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

班级: 1201班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xxxxxx

二零一五年一月

目录

1.重要概念 (1)

2.实验目的 (2)

3.数据来源 (2)

4.要求 (2)

5.实验内容 (2)

6.附图 (3)

实验一:数据处理——白水县 (3)

实验二:寻找最佳路径 (10)

实验三:土壤稳定性评估 (20)

实验四:土壤侵蚀性分析建模 (32)

实验五:水文分析 (44)

实验六:找出某种珍贵药材的生长区域 (46)

实验七:地形鞍部的提取 (48)

实验八:沟谷网络的提取 (49)

实验九:TIN及DEM的生成与应用 (50)

实验十:缓冲区分析的应用 (57)

7.实习心得 (61)

1.重要概念

缓冲区:缓冲区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具体指在点、线、面实体周围一定范围。

空间叠置分析:指用来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方法之一。它是将代表不同主题的各个数据层面进行叠置产生一个新的数据层面,叠置结果综合了原来两个或多个层面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通用土壤侵蚀方程:是结合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起的8000多个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点资料统计总结提出的一种用于计算土壤侵蚀强度的公式。

水文分析:是DEM数字地形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用水文分析工具,基于DEM对地形进行分析。

地图:指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而绘制的图形。

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方法:是指针对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具有自动分析处理较简单,分析处理模式化很强的特征。

TIN:是一种复合矢量模型,它采用一组互不叠置的三角形来近似表示地形。

DEM:是一种数字模型,等间距高程数据以栅格格式排列。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是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对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土地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

分析和管理的信息系统。

2.实验目的

掌握ARCGIS10空间分析方法,熟练掌握Model Builder的创建和使用,掌握利用ARCGIS进行水文分析,缓冲分析,空间叠置分析,邻域分析、重分类等方法与技术。掌握利用ARCGIS进行DEM及TIN 的创建,掌握地图的编制、整饰及输出。

3.数据来源

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西安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案。

4.要求

(1)部分实验需要写出步骤,步骤要图文并茂的反映操作流程,截图并用文字说明。

(2)所有附图均需添加姓名、学号、班级。

(3)实验报告A4纸正反面打印,左侧装订。

(4)重要概念查阅相关文献,电脑输入,不用手工填写。

(5)附图黑白打印即可。

(6)实习报告后附实习心得体会,1000左右,手写。

(7)此部分内容占总成绩25%。

5.实验内容

实验一:用Model Builder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实例:汤国安P130。实验二:汤国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P290寻找最佳路径)

实验三:土壤稳定性评估

6.附图

实验一:数据处理——白水县

一、流程图:

图1 白水县数据更新变换流程图

二、步骤:

(1)数据加载与环境设置:

1)打开Arcmap ,添加图层vector ,如下图:

图2

2)打开Arctoolbox,右击,点击“环境”,设置工作空间如图3:

图3

(2)利用模型构建器构建模型:

1)模型环境设置:点击打开模型构建器,执行菜单命令模型属性,设置如图4。选择环境→处理范围→范围→与图层vector相同,如图5所示:

图4

图5

2)白水县行政范围提取:将Arcmap目录下的vector拖至ModelBuilder中,在Arctoolbox中,选择分析工具→提取→筛选工具,将其拖至ModelBuilder窗口中,双击筛选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输入栅格为vector,输出栅格命名为Vector_Select1.shp,如图6所示,确定,结果如图7:

图6

图7

3)白水县DEM数据的拼接:在ModelBuilder中点击添加数据DEM1和DEM2,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至新栅

格工具,将其拖至ModelBuilder窗口,双击镶嵌至新栅格,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如图8,确定,结果如图9所示:

图8图9

4)利用白水县范围对DEM裁切:在Arctoolbox中选择spacial analyst→提取分析→按掩膜提取工具,将其拖至ModelBuilder中,如图10所示。双击按掩膜提取工具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将DEM作为输入栅格,输入栅格数据或要素数据选为vector-select.shp,输出栅格为Extract-DEM1,如图11,裁切结果如图12:

图10 图11

图12

5)白水县DEM 的投影变换: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投影与变化→栅格→投影栅格工具,将其拖至ModelBuilder 窗口中,双击打开投影栅格对话框,将Extract-DEM1设为输入栅格,输出栅格命名为

Ext-DEM1-Prj ,点击输出栅格右边的按钮,进入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点击选择按钮,浏览坐标系,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Xian 1980→Xian 1980 GK Zone 19.prj,重采样技术选择NEAREST,如图13所示,确定。

图13

6)运行模型:点击运行按钮运行模型,如图14所示:

图14

三、实验结果

(1)最终模型:

图15白水县数据更新变换模型图(2)专题地图:

图16 白水县DEM图

实验二:寻找最佳路径

一、流程图:

图1寻找最佳路径流程图

二、实验步骤:

(1)激活工具:打开Arctoolbox,激活spacial analyst空间分析和3D分析扩展模块(如图2):自定义→扩展模块

图2

(2)设置环境,加载数据:

1)打开Arcmap,添加river.shp、startpot、endpot和DEM数

据,如图3;打开Arctoolbox,右击选择环境,设置工作空间如图4:

图3 图4

2)点击按钮打开模型构建器,执行菜单模型→模型属性→常规,设置模型名称及标签,如图5左所示,确定。菜单模型→图属性→符号系统→样式2,如图5右,确定。将数据river.shp、startpot、

endpot和DEM数据拖至模型构建器窗口中,如图6:

图5

图6

(3)利用modelbuilder 构建模型:

1)生成坡度成本数据集: 选择Spacial Analyst 工具→表面分析→坡度,将坡度工具拖拽至模型构建器窗口中,双击坡度工具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dem ,输出栅格命名为slope ,如图7左所示,确定。运行如图7右:

图6

②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双击重分类对话框,输入slope,字段为Value,点击分类按钮,分类方法为相等间隔,类别为10,如图8所示,确定。

图8

2)生成起伏度成本数据集:①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邻域分析→焦点统计,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中,双击焦点统计工具框,输入dem输出栅格命名为QDF,具体设置如图9所示,确定。右击重分类

工具框,选择运行。

图9

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中,双击重分类对话框,输入QDF数据层,点击分类按钮,选择相等间隔分类方法,类别选为10,如图10,确定。分类结果如图11,输出栅格为Reclass-QDF,确定。

图10

图11

3)生成河流成本数据集: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重分类→重分类,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中,双击重分类工具框,选择river 数据层,其他设置如图12,确定。

图12

4)加权合并单因素成本数据,生成最终成本数据集: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地图代数→栅格计算器,并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中,双击栅格计算器,计算公式为cost=Recriver(重分类流域数据)+

(Reclassslop(重分类坡度数据)*0.6+ReclassQFD(重分类起伏度数据)*0.4),如图13所示,确定。

图13

5)计算成本权重距离函数: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距离分析→成本距离,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中,双击成本距离,输入栅格为startpot,输入成本栅格为cost,输出距离栅格为CostDis-star1,输出回溯连接栅格为blanklink,如图14所示:

图14

6)求取最短路径:选择Spacial Analyst工具→距离分析→成本距

离,将其拖至模型构建器中,双击成本路径工具框,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栅格为endpot,目标字段为Id,输入成本距离栅格为CostDis-star1,输入回溯连接栅格为blanklink,输出栅格为CostPat-endP1,如图15所示,确定。

图15

7)运行模型:点击运行按钮运行模型如图16:

图16

(4)加载模型运行结果图:在Arcmap中加载模型运行后的结果,如图18所示:

图17

三、实验结果

(1)模型:

(2)专题图:

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空间插值的原理,掌握几种常用的空间差值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某月的降水量,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生成中国陆地范围内的降水表面,并比较各种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制作降水分布图。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空间插值是利用已知点的数据来估算其他临近未知点的数据的过程,通常用于将离散点数据转换生成连续的栅格表面。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 样条插值法(Spline)和克里格插值方法(Kriging)。 实验方法: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对全国各气象站点1980年某月的降水量进行空间插值生成连续的降水表面数据,分析其差异,并制作降水分布图。 四、实验步骤 ⑴打开arcmap,加载降水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城市数据,河流数据,并进行符号化, 对行政区划数据中的多边形取消颜色填充 ⑵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general标签中将工作空间设置为实验数据所在的文件夹

⑶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 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extent标签中将分析范围设置与行政区划一致,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 analyst→options在general标签中选province作为分析掩膜,点击spatial analyst→interpolate to raster→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在input 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10000

ArcGIS实习报告

长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 指导老师: 学院:地测学院 一、实习目的 1、熟悉GIS 软件——ArcGIS 的体这种系结构,掌握ArcMap 用于地图数据的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等功能,了解ArcCatalog 对数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GIS 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图像配准,进一步理解坐标变换的原理与方法。 3、掌握利用ArcMap 对数据的获取及存储,熟悉ArcMap 的空间查询、叠加、缓冲区分析等常用的地图分析功能,能有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掌握地图渲染方法及制图输出。 5、根据野外采集的离散点数据集,建立DEM ,并进行三维可视化,了解虚拟现实的构建过程。 二、实习任务 (1)完成给定区域的地图矢量化,建立数据库。 数据共分10 层,分别为:高程点(点:高程)、电力线(点)、散坟(点)、桥(点)、道路(线:类别)、陡坎(线)、地类线(多边形:类别)、地类界(多边形:类别)、村组界(多边形:村名)、池塘(多边形)、建筑物(多边形:类别、拆迁指标)等注:地类分为:农用地(耕地、园地、其它)、建设用地(庄台、道路)、未利用土地。如图上绿色线所示。 (2)统计图幅内,各类用地面积,各村组内各类用地面积所占的比例。 (3)进行地图编制,制作专题地图并进行渲染输出。 (4)以卫星遥感影像地图为纹理,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地图, 并以楼

层为高度构建虚拟村组。 三、实习内容(附实习具体操作步骤) 1、s hp文件的创建 2、图像配准及矢量化 3、空间查询 4、缓冲区分析 5、地图渲染 6、制图输出 7、构建TIN 8在TIN的基础上,粘贴卫星遥感影像地图,建立三维可视化地图四、实习时间 2014.1.6——2014.1.17

ArcGIS基础教程

ArcMap简介 ArcMap是创建、浏览、查询、编辑、组织和发布地图的一种工具。 大多数地图都可同时显示某个地区当前的多种信息。Greenvalley市的地图中包含了三个图层:公共建筑物、街道和公园。 我们可以在内容表中看到这些图层,每个图层上都有一个复选框用于图层的开启与关闭。 ArcMap内容表 点要素 线要素 面要素 在图层中,符号用来表示地理要素。在这个实例中,公共建24 筑物用点来表示,街道用线来表示,公园用面来表示。每个图层包含两种信息:描述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的空间信息;描述地理要素的属性信息。 在公园这一图层中,所有的公园用绿色来标记,通过这个符号可以知道那些地方是公园,但还不能据此了解不同公园之间有何差异。 在街道这一图层中,不同种类的街道,用不同的线状符号来表示。这样,用不同的线状符号来区分不同的街道,就表示了不同街道之间的差异。 在建筑物这一图层中,不同的建筑物用不同的点状符号来表示。点的形状和颜色可以区分各个不同的组织机构。所有的学校都被归为一类,用一种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把学校、医院和市政大楼区分开来。每一类学校都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就很容易把Pine初级中学和Greenvalley 高级中学区分开来。 A RC GIS 基础教程

操作地图 ArcMap提供了许多方法让你与地图进行交互操作。 浏览 地图可以让人们发现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可以用刚才打开的地图查询市政大楼(City Hall)的位置,查看靠近学校的公园,或了解图书馆旁的街道的名称。 分析 可以通过向地图中添加图层获取新的信息和发现隐含的规律。例如,如果在Greenvalley地图中添加了人口统计信息,就可以用这张地图进行学区的划分或发现潜在的消费顾客。如果添加了地质或地表坡度的图层信息,就可以用这张地图确定可能发生山崩的危险地区。 显示结果 ArcMap可以打印地图,并能将其嵌入到其他文件或电子出版物中。用户可以迅速地组织数据制作成图,保存地图时,所设计的打印版面、符号、注记和图表都同时被保存。 ArcMap中包含了一大批创建和使用地图的工具。在本章后面的内容中,用户将使用其中的一些工具。定制 地图是一种很有效的工具。如果地图中包含了可对其进行编辑加工的工具,将有助于用户更快地完成工作。用户可以通过向工具条中添加或删除工具,或创建个性化的工具条,轻松地定制ArcMap的界面。这些经过定制的界面可以和地图一起保存。 用户也可以运用包含在ArcMap中的编程语言工具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来开发新的工具和创建界面。例如,运用VBA可开发一个工具,完成在一个选定区域内制作房屋地址数据表的功能。一旦设计出某种工具,把它和定制的工具条相关联,或把这个工具和地图存储在一起,其他人就能使用这个工具了。 编程 为了便于同地图进行交互操作,用户可以自行设计新界面,创建特殊要素类。ArcGIS是完全组件对象模型(COM)化的,开发人员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与之兼容的编程语言来制作组件。如果需要更多关于定制ArcMap和ArcCatalog的信息,可以参阅《Exploring ArcObjects》一书。 浏览A RC C A TA LOG 和A RC M A P25

ArcGIS空间分析操作

实习六空间分析 实习目的 ●学习ArcMap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 ●利用ArcToolbox中的Model(建模)工具,学习在已有的空间 分析功能基础上,组合、定制新的空间分析功能。 实习内容 ●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的手段,计算某道路两侧各500米范 围内在各区的面积各为多少? ●学习使用ArcToolbox中的Model Builder功能进行复杂的数据 处理 实习步骤 综合内容

数据: a.道路图层road.shp b.杭州行政区图层hz.shp 内容一:利用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的手段,计算某道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在各区的面积各为多少? 1.打开road图层,将地图单位设置为meter 在左侧窗口中,右键点击【】->【Properties…】,弹出对话框【Data Frame Properties】,选择【General】属性页,在该页中设置Map Unite。

2.为road建立缓冲区 a.在ArcMap中将Buffer Wizard工具加到工具栏中。方法如下:【Tools】->【Customize…】->【Commands】找到【Tools】下的【Buffer Wizard】,将它拖放到工具栏上。

b.单击工具栏上的,将弹出Buffer Wizard对话框。 c.在Buffer Wizard对话框中的第一步中选择road线图层。然后单击“下一步。 d.设定缓冲距离为500,同时设定缓冲距离的单位是Meters,单击“下一步”。

e.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出文件名取默认的Buffer_of_road.shp即可。 f.点击【完成】,ArcMap会将缓冲区图层建立并在ArcMap中显示出来。 3.对buffer_of_road和hz做叠加分析 具体操作如下: a.ArcToolbox中选择【Analysis Tools】->【Overlay】->【Intersect】,弹出 Intersect对话框。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重点(自制)

第一章 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3.GIS功能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①数据采集与输入;②数据编辑与更新; ③数据存储与管理;④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 ⑤数据与图形的交互显示。 4.21世纪GIS应用新的发展趋势:网络GIS、组件式GIS、虚拟现实GIS、时态GIS、互操作GIS、3S集成。 5.对基于GIS的空间分析的理解不同的角度和层次: ①按空间数据结构类型;②按分析对象的维数; ③按分析的复杂性程度。 第二章 1.ArcGIS的基础模块:ArcMap、ArcCatalog、Geoprocessing。 2.Geoprocessing地理处理框架: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包括地理处理工具的集合和模型构建器。 第三章 1.空间数据采集:是指将现有的地图、外业观测成果、航空相片、遥感图像、文本资料等转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 2.数据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 3.ArcGIS中主要有Shapefile、Coverage和Geodatabase三种数据组织方式。 4.地理数据库:是按照层次型的数据对象来组织地理数据。 5.要素类:是具有相同几何类型和属性的要素的集合,即同类空间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建立的一般过程: ①地理数据库设计;②地理数据库建立; ③建立地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④向地理数据库各项加载数据; ⑤进一步定义地理数据库。 7.地理数据库的基本组成项:对象类、要素类和要素数据集 8.要素类的分类:简单要素类和独立要素类。 9.创建拓扑的优势:

11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实习教程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多边形合并、叠合 1 多边形合并 ArcMap 可以按要素的属性进行合并,如将相同类型的点、线、面合并为点簇、线簇、多边形簇。本练习对乡进行合并,使乡合并为县。 图11-1 data frame1 的显示 启动地图文档\gis_ex09\ex11\ex11.mxd,激活data frame1(见图11-1),仅有一个面状图 层“乡”。地图窗口在按钮条点击图标,出现ArcToolbox 窗口,为了有效利用显示屏,可将ArcToolbox 窗口拖动到目录表下侧,展开ArcToolbox / Data Management Tools / Generalize,鼠标双击Dissolve,出现Dissolve 对话框: Input Features:乡下拉选择图层名 Output Feature Class:d:\gis_ex11\ex11\temp\dissolve1.shp 鼠标选择路径,键盘输入文件名Dissolve Field(s) (optional):合并的字段名 √ CO_NAME勾选,按每个乡所在县的名称相同合并 Statistics Field(s) (optional):需计算的字段 Field Statistic Type AREA SUM下拉添加多边形面积字段名,下拉选择计算方法为累加 POP94SUM下拉添加94 年人口字段名,下拉选择计算方法为累加 按OK 键继续,软件出现处理过程提示窗,左上角出现Completed 提示,表示处理完毕,按Close 键关闭。叠合后的图层dissolve1 出现在目录表、地图窗口内(见图11-2)。每个乡按所在县合并,空间处理的结果是取消了多边形乡的边界,保留了县的边界,对AREA 和POP94 二个字段作了累加计算。 用鼠标右键打开图层dissolve1 的Properties…,选择Symbology 标签,为每个县定一种颜色(Unique Values 为图例类型,CO_NAME 为Value Field),点击Symbology 标签左下角的Add all values 添加分类的值,按“确定”键,可以看到志远县在几何上由三个互不相邻的多边形组成(地图右上角),但是每个县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在属性表中也只有一条记录,打开要素属性表显示结果如下:

ArcGIS入门教程(1)——ArcMap应用基础

ArcGIS入门教程(1)——ArcMap应用基础 实验一 ArcMap应用基础 一、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ArcMap软件的基础操作,主要包括地图文档打开与保存、图层显示与数据查看、简单符号化、要素标识、注记添加、地图元素添加、地图排版与打印,对ArcMap软件的基础操作加以熟悉。 二、数据 (1)地图文档文件(airport.mxd); (2)源数据文件(airport.gdb),其中各图层含义如下:“Schools”表示初级、中级、高级和私立学校的位置;“Runways”表示机场跑道的位置;“Arterials”表示主干道;“Cne165”表示噪声等值线;“Airport_area”表示计划的机场扩建区;“county”表示县界。 三、步骤 3.1 启动ArcMap 在开始菜单中找到ArcMap并单击打开,启动ArcMap,ArcMap启动界面如图1所示。 图1ArcMap启动界面 说明:打开ArcMap时,会弹出【ArcMap 启动】对话框。该对话框提供了几种启动ArcMap对话的选项。可以在左边目录中,打开一张最近打开过的地图文件。

3.2 打开地图文档 (1)点击主菜单中的【文件】→【打开】,启动【打开】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到需要打开的Mxd 地图文档,如图2所示。 图2 选择地图文档 说明:地图文档(.Mxd)一种ArcMap存储地图的形式,可以被用户显示、修改或者与其他用户共享。但地图文档(.Mxd)并不存储实际的数据,而是存储实际数据在硬盘上的指针和有关地图显示的信息。地图文件一般还存储了地图的其他信息,如地图的大小、所包含的地图元素(标题、比例尺等)。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版本的Mxd文件是不同的,高版本可以兼容之前的版本,但是低版本却无法打开高版本的Mxd文件。 (2)点击【打开】,将选择的地图文档加载到ArcMap中,地图文档加载结果如图3所示,左侧为内容表,列出了可用来显示的地理图层;右侧为地图显示区。

(完整版)ArcGIS空间分析——找出某药材的生长区域

课程:ArcGIS空间分析 实验目的: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结合等高线及温度和降水数据,在充分分析某药材的生长习性的情况下,找到其生长区域,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该药材的生长环境。 数据来源:本实验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习教程,数据有:山区等高线数据contour.shp 和山区观测点采集的年平均温度和年总降水数据climate.txt. 实验要求:根据所给条件,确定某区域适合种植这种药材的范围,求出适合种植的面积。 (1)这种药材一般生长在沟谷两侧较近的区域(不超过500m) (2)这种药材喜阳 (3)生长气候环境为年平均温度10度-12度 (4)年总降水量为550-680mm 实验流程:利用该山区等高线数据生成DEM,基于DEM进行水文分析,提取沟谷网络;基于DEM提取坡向数据,重分类划分阴阳坡。 利用观测点采集的年平均温度和年总降水数据分别进行表面内插,生成年平均温度栅格数据和年总降水栅格数据。提取年平均温度10度-12度的区域和年总降水为550mm-680mm的区域。

综合叠加分析满足上述4个条件的区域,得到适合该药材生长的区域,并制作专题图,计算该适合区域的面积。 实验步骤: 1.利用等高线,构建DEM。首先打开ArcMap,加载等高线数 据,在ArcToolbox中,选择【3D Analyst】|【Tin管理】|【创建Tin】工具,打开工具对话框,生成tin。空间参考依然导入contour相同的坐标系统。 2.将Tin转换成格网DEM,以便于进行表面分析和与其他数 据的叠加分析。选择【3D Analyst工具】|【转换】|【由Tin转出】|【Tin转栅格】工具,打开工具对话框。

空间分析实习报告

空间分析实习报告 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实习内容简介 1.实验目的: (1)通过实习了解ArcGIS的发展,以及10.1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 (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3)了解及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rcToolbox (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 2.实验内容: 首先是对ArcGIS有初步的了解。了解ArcGIS的发展,以及10.1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了解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关基础知识。 实习一是栅格数据空间分析,ArcGIS软件的Spatial Analyst模块提供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各种空间分析问题。利用老师所给的数据可以创建数据(如山体阴影),识别数据集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适宜地址,最后寻找一个区域的最佳路径。 实习二是矢量数据空间分析,ArcToolbox软件中的Analysis Tools和Network Analyst Tools提供了强大的矢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解决各种空间分析问题。利用老师所给的数据可以通过缓冲区分析得到矢量面数据,通过与其它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临近分析来辅助选址决策过程;可以构建道路平面网络模型,进而通过网络分析探索最优路径,从而服务于公交选线、智能导航等领域。 实习三是三维空间分析,学会用ArcCatalog查找、预览三维数据;在ArcScene中添加数据;查看数据的三维属性;从二维要素与表面中创建新的三维要素;从点数据源中创建新的栅格表面;从现有要素数据中创建TIN表面。 实习四是空间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地统计分析模块,你可以根据一个点要素层中已测定采样点、栅格层或者利用多边形质心,轻而易举地生成一个连续表面。这些采样点的值可以是海拔高度、地下水位的深度或者污染值的浓度等。当与ArcMap一起使用时,地统计分析模块提供了一整套创建表面的工具,这些表面能够用来可视化、分析及理解各种空间现象。 实习五是空间分析建模,空间分析建模就是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按照建模的目的,可分为以特征为主的描述模型(descriptive model)和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和解决方案为目的的过程模型(process model)两类。本次实习主要是通过使用ArcGIS的模型生成器(Model Builder)来建立模型,从而处理涉及到许多步骤的空间分析问题。 二、实习成果及分析 实习一: 练习1:显示和浏览空间数据。利用ArcMap和空间分析模块显示和浏览数据。添加和显示各类空间数据集、在地图上高亮显示数值、查询指定位置的属性值、分析一张直方图和创建一幅山体阴影图。

arcgis基础工具教程

1/数据的导入(添加) (1)点击添加数据 (2)点击小三角,找到你所需添加文件所在文件夹位置 (3)选中你所要添加的文件,添加,即可在内容列表看到你所添加进来的文件

2、数据的导出 右键需要导出图层,点击【数据】-【导出数据】,导出到所要放的文件夹,命名文件。点击保存即可,导出的图层会自动加载到左边内容列表

3.属性的标注 右键你所需图层,点击【属性】,切换到标注,点击标注此图层中的要素,标注字段选择你所需标注的字段,如地类名称,地类编码,行政村等 3、属性选择。例如选择河流名称为港边水的河流,右键图层,,点击【打开属性表】,点击【按属性选择】,双击河流名称,河流名称会出现在下面输入框里,点击【=】,点击【获取唯一值】,双击港边水,下面输入框里即就出现河流名称=港边水的字样,代表属性选中,点击应用,即选中

4、数据合并 数据合并需注意,要合并的数据必须同为面或者同为线,同为点,面和线,面和点,线和点都是不可以合并的,两个以上数据都可以合并,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多个,点击【地理处理】-【合并】,输入所需合并的数据,此处合并11年和13年的数据,输出数据,选择你所需放的文件夹位置,命名输出的文件,点击确定,输出后的文件会自动加载到内容列表

5、数据筛选,打开属性表,按ctrl+f,即可打开查找,输入查找内容,文本匹配可选择任何部分,也可选择整个字段,可以选择仅搜索所选字段 6、字段添加。打开属性表,点击左上角按钮,点击【添加字段】,输入字段名称,选择类型,常用为文本型和双精度型,文本型要定义字段长度,双精度要定义精度和小数位数

arcgis实习心得体会

arcgis实习心得体会 篇一: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与心得 院系:资源与环境学院 年级:20XX级 班级:地信一班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冯慧敏 时间:20XX.05.28 arcGiS实验报告与心得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习了解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熟练掌握 (2)熟练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及应用 (3)了解及应用arcGiS的分析功能模块arcToolbox (4)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是对arcGiS概述。介绍arcGiS的发展,以及9.3系列软件的构成体系,了解桌面产品部分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相

关基础知识; 实验二讲解了视图数据的显示与管理 主要阐述如何让创建新的mapdocument(工程文档),工程文档的保存,创建新数据层layer,数据层(Layer)的操作等; 实验三讲解了arcmap下的数据编辑与修改编辑点、线、面文件的流程,点、线、面的主要生成方法和介绍了绘图工具、编辑菜单;实验四讲解了栅格数据矢量化介绍了arcScan工具。arcScan是arcmapdesktop中栅格矢量化的扩展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强大且易使用的栅格矢量化工具。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捕捉栅格要素,以交互追踪或批处理的方式直接通过栅格影像创建矢量数据; 实验五讲解了符号编辑与属性表操作比如点状符号的制作,现状状符号的制作,面状符号的制作和属性表的常用操作如创建属性表、编 辑表格、表格查询、表格计算等; 实验六讲解了空间查找与空间分析。主要熟练掌握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中的图层擦除(Erase)、交集操作(intersect)和图层合并(Union);实验七讲解了矢量数据的最短路径分析和栅格数据的最佳路径分析。主要我们掌握网络分析和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实验八讲解了图表与报告创建使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创建图表与使用图、表创建报表与使用报表和图版设置与地图整饰。三.实验步骤及感想 通过这学期的arcGiS实习,让我体验到了arcGiS功能之强大,也让我对arcGiS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让我知道了地理信息系统是做

ARCGIS空间分析实习三说明

土壤稳定性评估 1.背景 在进行区域土地开发时,往往需要对整个区域的土壤稳定性进行评估。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影响土壤稳定性的因子进行制图并评估打分,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叠加分析,形成土壤稳定性专题图,为土地开发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2.数据 某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土地利用图,数字高程模型为GRID格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为landuse.shp;分别如下图所示: 实验区数字高程模型 土地利用图 3.要求

土壤稳定性评估原则如下: 1)坡度越陡,稳定性越低。坡度分级临界值分别为:3°、6°、11°、20°、30°; 2)阴坡比阳坡稳定; 3)土地利用类型的稳定性级别由高到低分别为:森林、水域、草原、居住用地和 农耕地。 各个因子的量化分值随地理位置、重要程度、所占比例等因素的不同而分别制定。 本例中使用的分值和权重见下文。 最后需完成土壤稳定性级别专题图。 4.工作流程 (1) 基于DEM提取坡度数据,按照分级临界值进行重分类,并对每个坡度区间设定 权重值; (2) 基于DEM提取坡向数据,重分类划分阴坡、阳坡,并对两个坡向设定权重值; (3) 将土地利用的矢量数据按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栅格数据,再重分类设定每种土 地利用类型的权重值; (4) 综合坡度、阴阳坡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加权求和,得到该区域土 壤稳定性数据,最终划分等级制作土壤稳定性专题图。 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5.操作步骤 ⑴提取坡度数据。 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surface】|【slope】工具,打开工具对话框,如图:

【输入栅格】选择:dem; 【输出栅格】设置为:slope; 点击【确定】,生成坡度数据。 选择【Spatial Analyst Tools】|【reclass】|【reclassify】工具,打开对话框,如图: 【输入栅格】:slope;

大学空间分析实习报告基于ARCGIS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空间分析实习:基于ARCGIS软件的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实习目的 (1)巩固多因子分析的主要流程,熟练掌握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 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掌握SRTM DEM 数据的获取方法。 实习准备 (1)软件准备:ARCGIS10、 (2)方法准备:多因子分析原理及方法(可参考相关书籍) 实习数据 ?TM 影像:用于派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土地利用类型 ?DEM 数据:用于派生坡度数据,根据研究区范围从网上获取() ?降雨量数据:(大家在研究区均匀选择30 个离散点进行模拟) 实习主要步骤及要求 假设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有:坡度、植被覆盖率(可用NDVI 代替)、 土地利用类型、降雨量;根据多因子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在数据预处理 的基础上,运用叠加分析方法完成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并根据相关标 准进行危险性分级。 主要步骤:

①确定评价模型:本次评价用加权平均模型,表达式为: ②数据预处理:派生所需要的数据,重分类数据到统一的等级; ③确定各因子权重:假定坡度、降雨量、植被覆盖(NDVI);土地利用类型。 ④叠加分析:通过叠加分析完成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 ⑤制作危险性等级图。 详细操作步骤 1)多波段合成:实习数据给的2张TM影像均为3张单波段影像, 需要进行多波段合成处理

2)去除锯齿 多波段合成后的2张影像均可以看到明显的锯齿,所以要先去除锯齿1)使用特征提取工具去除锯齿:在这里我使用特征提取工具

2)输出去除锯齿后的影像

3)拼接影像 将2张影像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影像,注意影像的位置,位于下方的的影像上方1)拼接影像

VB+ArcGis Engine 开发零基础GIS程序框架教程

VB+ArcGis Engine开发零基础GIS程序框架教程 第一步配置环境和设计界面 环境:ArcGisEngine 9.1 +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使用Engine控件:ESRI ToolbarControl, ESRITOCControl 、ESRILicenseControl、ESRIMapControl。 (按Ctrl+T调出部件面板,选中以下控件) 再从[工程]-[引用]添加一下引用:

界面布局(右侧大的MapcControl命名为MapControl1,为显示地图主界面。左下角的MapcControl命名为MapControl2,作为地图鹰眼。在工具栏里添加如图的几个按钮即可。其它再添加一个CommonDialog1和状态栏):

在ESRI ToccControl和 ESRIToolbarControl属性里绑定控件EsriMapControl (buddy选择MapControl1)。 这样基本界面就布置好了。 第二步加载地图 代码为: '打开地图文档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sFileName As String With CommonDialog1 .DialogTitle = "Open Map Document" .Filter = "Map Documents (*.mxd;*.pmf)|*.mxd;*.pmf" .ShowOpen If .FileName = "" Then Exit Sub sFileName = .FileName End With If MapControl1.CheckMxFile(sFileName) Then MapControl1.LoadMxFile sFileName

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arc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篇一: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五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 一、实验目的 理解空间插值的原理,掌握几种常用的空间差值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根据某月的降水量,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 方法进行空间插值,生成中国陆地范 围内的降水表面,并比较各种方法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制作降水分布图。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空间插值是利用已知点的数据来估算其他临近未知点的数据的过程,通常用于将 离散点数据转换生成连续的栅格表面。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有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 样条插值法(spline)和克里格插值方法(Kriging)。

实验方法:分别采用IDw、spline、Kriging方法对全国各气象站点1980年某月的降水量进 行空间插值生成连续的降水表面数据,分析其差异,并制作降水分布图。 四、实验步骤 ⑴打开arcmap,加载降水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城市数据,河流数据,并进行符号化,对 行政区划数据中的多边形取消颜色填充 ⑵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analyst→options,在general标签中将工作空间设置为实验数据所在的文件夹 ⑶点击spatialanalyst→interpolatetoraster→inversedistanceweighted,在input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 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analyst→options,在extent标签中将分析范围设置与行政区划一致,点击spatialanalyst→interpolatetoraster→inversedistanceweighted,在inputpoints下拉框中输入rain1980,z字段选择rain,像元大小设置为 10000 点击空间分析工具spatialanalyst→options在

ArcGIS教程:路径分析

ArcGIS教程:路径分析 求解路径分析表示根据要求解的阻抗查找最快、最短甚至是最优的路径。如果阻抗是时间,则最佳路线即为最快路线。如果阻抗是具有实时或历史流量的时间属性,则最佳路径是对指定日期和时间来说最快的路径。因此,可将最佳路径定义为阻抗最低或成本最低的路径,其中,阻抗由您来选择。确定最佳路径时,所有成本属性均可用作阻抗。 可在路径分析中累积任意多个阻抗属性,但累积属性不会对沿网络计算路径造成任何影响。例如,如果选择时间成本属性作为阻抗属性,并且希望累积距离成本属性,最终仅会使用时间成本属性来优化解。求解过程中将累积并报告总距离,但此例中的路径并不是根据距离计算得出的。 查找通过一系列停靠点的最佳路径将遵照与执行其他网络分析相同的工作流。 一、路径分析图层 路径分析图层将存储路径分析的所有输入、参数和结果。 1、创建路径分析图层 要通过 Network Analyst 工具条创建路径分析图层,可以单击 Network Analyst > 新建路径。

创建新的路径分析图层后,该图层即会与它的五个网络分析类(停靠点、路径、点障碍、线障碍和面障碍)一起显示在Network Analyst 窗口中。 路径分析图层也会以名为“路径”的复合图层显示在内容列表中(如果地图文档中已经存在名称相同的路径,则会以路径 1、路径 2 等显示)。存在五种要素图层 - 停靠点、路径、点障碍、线障碍和面障碍。其中的每个要素图层都有默认的符号系统,您可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对这些默认的符号系统进行修改。 二、路径分析类 路径分析图层由五种网络分析类组成。 下面各部分概述了每个类及其属性。 1、停靠点类 该网络分析类用于存储路径分析中用作停靠点的网络位置。“停靠点”图层包含四种默认符号:已定位停靠点、未定位停靠点、有错误的停靠点和有时间冲突的停靠点。您可以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修改“停靠点”图层的符号系统,此对话框中包含停靠点的自定义符号系统类别,它位于 Network Analyst > 序列化的点中。 创建新的路径分析图层后,“停靠点”类为空。仅当将网络位置添加到该类后,它才不为空。创建路径至少需要两个停靠点。 2、停靠点属性 一些停靠点属性仅在定义起始时间或启用时间窗后才可用,其中,起始时间和时间窗均是路径分析图层的图层属性对话框的分析设置选项卡中的参数。 3、路径类 路径类存储通过分析生成的路径。与其他要素图层相同,它的符号系统也可通过图层属性对话框进行访问和更改。

Arcgis空间分析具体实例说明

空间分析具体案例应用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号:姓名:王秀君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常用工具应用所学的ArcGIS技术,掌握空间分析能力的运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内容: 1、琅岐岛3D视图显示 2、超市商业区位选址 3、土地规划利用 (一)琅岐岛3D视图显示 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掌握常用工具所学的ARCGIS技术,掌握空间分析能力的应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内容:琅岐岛3D视图显示 四、实验步骤 1.将TAB格式转为SHP格式 打开Mapinfo,选择“表”下的“转出”,弹出窗口,指定要转换格式的文件及输出路径,将马尾岛屿.tab、马尾等高线.TAB、马尾等深线.TAB转为、、。

然后,打开Arc Catalog,将、、转换为shape格式。

点击ok,完成转换。 2.定义投影 右击,指定其投影为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20投影,利用Import将投影导入其他图层。如图所示:

3.卫片配准 在ArcMap中,先将Island、Contour、isolate图层调入,然后在将卫片LQ调入。调用Georeferencing工具,选择Fit to Display命令,使卫片处于屏幕正中央,然后进行配准,如图所示。然后用Rectify命令,将定义好的投影保存。

配准后注意保存好,如图所示: 4.合并等高线、等深线两个图层 建立Contour和isolate的公共字段,在ArcMap中,选择图层,Open Attribute Table,建立公共字段Height,并赋值,删除多余字段,然后打开ArcToolBox利用Append工具合并Contour与isolate图层。

arcgis实习之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分析实习报告 Spatial statistics tools 分析模式工具集中的工具采用推论式统计,以零假设为起点,假设要素与要素相关的值均表现随机分布。然后计算P值说明,这种分布属于随机分布的概率。在应用中,返回Z得分和P值判断是否可以接受或拒绝零假设,同时在不同的工具中,还表示分布是聚集,或分散 是标准差的倍 数,在0.5-P的概 率下接受随机分 布的接受域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最邻近分析 根据每个要素预期最近要素的平均距离来计算最邻近指数,当指数大于1,要素有聚集分布 的趋势,对于趋势如何,还要依据z—value和P—value 来判断,小于1时,趋向分散分布 最近邻指数的表示方法为:平均观测距离与预期平均距离的比率,预期平均距离是假设随机 分布中领域间的平均距离 这种方法对面积指值非常敏感(期望平均距离计算中需要面积参与运算),如果未指定面积 参数,则使用输入要素周围最小外接矩形的面积(不一定合坐标轴垂直)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 I) 空间自相关分析 更具要素位置的属性使用Global Moran’s I 统计量量测空间自相关性 Moran’s I是计算所评估属性的均值和方差,然后将每个要素减去均值,得到与均值的偏差,将所有相邻要素的偏差相称,得到叉积。统计量的分子便是这些叉积之和。 如果相邻要素的值均大于均值,这叉积为正,如果以要素小于均值而一要素大于均值,则为负 如果数据集中的值倾向于在空间上集聚(高值聚集在高值附近,低值聚集在低值附近) 则指数为正,如果高值排斥高值,倾向于低值,则指数为负 之后,将计算期望指数值,将之与其比较,在给定的数据集中的要素个数和全部熟知的方差下,将计算Z得分和P值,用来指示次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 Multi-Distance 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K函数分析 确定要素(后与之有关连的值)是否显示某一距离范围内统计意义显著的聚类或离散 基于Ripley's K 函数的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工具是另外一种分析事件点数据的空间模式的方法。该方法不同于此工具集中其他方法(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的特征是可汇总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空间相关性(要素聚类或要素扩散) Ripley's K 函数可表明要素质心的空间聚类或空间扩散在邻域大小发生变化时是如何变化的。 如果特定距离的k观测值大于k预期值,则与该距离下的随机分布相比,该分布的聚集程度更高,反之亦可。如果,k观测值大于HIConfEnv,则该距离的空间聚类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如果k观测值小于LwConFEnv,则该距离的空间离散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对于置信区间,点的每个随机分布称为“排列”将一组点随机分布多次,将对每个距离选择相对预期k值向下和向上最大的k值,作为置信区间 Anselin Local Moran’s I局部Moran’s I 分析 给定一组加权要素,使用局部Moran’s I统计量来识别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热点,冷点和空间异常值。 Z得分和p值是统计显著性的指标,用于逐个要素判断是否拒绝零假设。他们可指示表面相似性和向异性 如果要素Z值是一个较高的正数,则表示周围的要素拥有相似值,输出要素Cotype字段会将具有统计显著性的高值聚类表示为HH,低值聚类表示为LL ?如果要素的z 得分是一个较低的负值,则表示有一个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空间异常值。输出要素类中的COType字段将指明要素是否是高值要素而四周围绕的是低值要素(HL),或者要素是否是低值要素而四周围绕的是高值要素(LH)。

ARCGIS-空间分析-实习二说明

投影转换与最短路径提取 1.背景 路径分析是网络分析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进行数据组织时,由于数据来源不同,往往会涉及投影变换、数据拼接等处理工作。本实习主要练习如何把不同背景的数据整合,以及进行相应的网络分析操作。 2.数据 某地部分区域道路数据为road_north.shp,另一部分为road_south_dl.shp。其中:road_north为之前已有的数据,为高斯克吕格投影; road_south_dl为补充测得的数据,为地理坐标。 3.要求 将南北道路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高斯克吕格投影),保持数据间完全结合;并就下图所示的起点和终点,提取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 4.工作流程 将南北道路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合并后建立数据集; 将未连通的道路线进行接合,其中可拓扑检查剔除悬挂点; 对接边后的道路数据集构建网络,使用追踪分析查找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5.操作步骤 ⑴投影变换。 因为最短路径分析会涉及到道路长度等信息,所以在进行分析前需要将数据统一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以便度量。 打开【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feature】|【project】工具,打开工具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输入数据集或要素: road_south_dl; 输入坐标系: 依据输入要素的投影信息而定 输出数据集或要素类:(设置为)road_south_GK; 输出坐标系:通过导入road_north文件的坐标系,及高斯投影坐标系获得。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与road_north统一的坐标系文件road_south_GK. ⑵合并road_north和road_south_GK数据,将两个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 打开【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Merge】工具,打开对话框如图。 输入数据集:添加road_north和road_south_GK; 输出数据集:road_united; 其它参数本例设为默认。

ARCGIS-空间分析-实习五说明(DOC)资料

城市建筑日照分析 1.背景 随着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建筑物的日照规范也被纳入城市规划的指标之中,一方面要衡量现有建筑是否符合规范,另一方面又要对未来城市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可以方便的找出不符合建筑日照规范的建筑。 2.数据 (1)某一城区建筑数据buildings.shp; (2)地块单元数据parcel.shp。 图1. 建筑数据(左)和地块单元数据(右) 3.要求 (1)计算该地区各个单元的容积率 (公式1) 容积率/ 用地面积 建筑面积 式中,建筑面积为各楼层建筑面积之和;用地面积为各地块单元(parcels.shp)面积。 (2)请找出不符合国家规定日照标准的建筑。 我国建筑日照标准有如下规定:一个建筑底层日照要至少满足在冬至这一天,在12:00-14:00能接受到太阳照射。已知该地区纬度¢为32°,太阳赤纬计算公式为:

θθθθδ2sin 00089.02cos 006799.0-sin 072075.0cos 399512.0-006894.0++= (公式2) 式中,θ为日角,即365.2422 t 20 πθ= ,t 0=N -1,N 为积日,即为日期在年内的顺序号(1 月1日为1,以此类推,非闰年的12月31日为365)。 时角t 为 t=(s+f /60-12)*15 (公式3) 式中,s 为时,f 为分。 太阳高度角h ,即 )(cost cos cos sin sin arcsin h ?δ?δ+= (公式4) 太阳方位角A (方位角是以正南方向为0,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即 ()[]?δ?cos cosh /sin sin sinh arccos A -= (公式5) (3) 注意:弧度与角度的转换(在三角函数中统一使用弧度) 4. 工作流程 ⑴ 计算容积率 根据给定的容积率计算公式,需要计算各地块的面积和地块内的建筑物的建筑总面积,而地块内建筑物的建筑总面积又与每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相关。因此,首先计算每个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然后将不同建筑物标识到其所属的地块内,以此得到地块内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同时,计算出各个地块的面积,依据公式1计算得到地块的容积率。 ⑵找出不符合日照标准的建筑 在ArcGIS 10的三维分析工具中,提供了阴影分析的功能,该分析工具的光源为点状光源,而本例的太阳光源属于平行光光源,因此该阴影分析的功能无法满足本例的需要。ArcGIS 提供的山体阴影工具,模拟的是太阳平行光源,可以用于本例的分析。因此,采用山体阴影工具(Hillshade )进行日照分析。 要提取太阳在规定时间内、不同方位角生成的建筑物阴影,必须获得建筑物的高度。因此,① 将矢量建筑物数据转为栅格,属性为建筑物高度。② 由于建筑物是体模型,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如果直接对建筑物提取山体阴影会造成判断错误。例如假设建筑物A 与建筑物B 在空间上存在阴影遮挡(即A 挡住了B ),则A 在B 向阳向的前方,B 的房顶会遮盖住A 的阴影,给遮蔽判断带来困难,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