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

一、肺血管介入治疗的原理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穿刺将胆管插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肺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狭窄等疾病。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肺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及优势

目的:1、治疗肺血管疾病2、改善肺血管功能3、缓解症状4、提高生活质量5、延长生存期

优势:1、微创:创伤小,恢复快2、定位准确:实时监测,精确定位3、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多种肺血管疾病4、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5、疗效显著: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

介入治疗设备:1、导管:用于引导导丝进入血管2、导丝:用于音带导管进入血管3、球囊: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4、支架:用于支撑扩张的血管5、封堵器:用于封堵血管瘘或动脉瘤6、药物洗脱球囊:用于局部药物释放,减少再狭窄率

四、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介入治疗方案

2、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穿刺血管

3、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血管,通过血管到达目标部位

4、球囊扩张:使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血流

5、支架植入:在狭窄部位植入支架,支撑血管壁,保持血流通畅

6、术后处理:观察患者情况,进行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定期复查

五、介入治疗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病史,进行影像学检查

2、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定期随访:术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六、肺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适应范围:①肺动脉栓塞②肺动脉狭窄③肺动脉高压④肺动脉瓣膜疾病⑤肺动脉瘘⑥肺动脉肿瘤

2、适应症选择标准:

①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室负荷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②肺栓塞:肺动脉被血栓堵塞,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③肺血管畸形:肺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④肺血管肿瘤:肺血管内出现肿瘤,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⑤肺血管炎:肺血管出现炎症,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3、适应症治疗效果

①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恢复血流,降低死亡率

②肺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改善血流,缓解症状

③肺动脉高压:血管成形术,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

④肺动脉瘘:封堵术,封闭瘘口,恢复正常血流

⑤肺静脉闭塞:支架植入术,恢复血流,改善症状

七、介入治疗风险

1、出血: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过程中,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管堵塞,影响血流供应

3、血管损伤:导管操作可能导致血管损伤,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等不适

4、感染:介入治疗过程中,若消毒不严格,可能导致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5、过敏反应:介入治疗过程中,若使用药物不当,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八、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术前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避免损伤血管和其他器官

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抗凝、抗炎等药物

5、定期复查: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九、术后康复与护理

1、术后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3、饮食指导:建议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康复锻炼: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深呼吸、咳嗽等

5、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与心理疏导和安慰

6、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监测病情恢复情况

介入治疗

什么是介入治疗? 什么叫介入治疗?我们知道,外科治疗,是靠手术暴露后来做的;内科治疗,靠服药;而介入治疗呢,不象完全打开的那种暴露、开放似的手术,同时,也不是一种靠药物来治疗的手术,它介乎于二者之间,所以美国医生给它命名intervention(介入干预的意思),就叫介入者治疗。“介入治疗”就等于“不用开刀的手术”。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具体的讲,就是将不同的药物经血管或经皮肤直接穿刺注射入病灶内,改变病灶血供并直接作用于病灶,对于肿瘤是“饿死(堵塞肿瘤血管)+杀死(高浓度的抗癌药物)”肿瘤,对于血栓则是“粉碎血栓+溶解血栓”;还可将不同的材料及器材置于血管或身体其他管道(胆管、食管、肠管、气管),恢复这些管道的正常功能,置于血管内则恢复血流、置于胆管则减轻肝内胆汁淤积、置于食管则可改善进食、置于肠管则可恢复肠道的消化功能、置于气管则能改善呼吸。 介入治疗的优点

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一、对于需内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内科治疗优点在于: 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可大大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二、对于需外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外科治疗优点在于: 1、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 2、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 3、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身体正常气管的影响小。 4、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与外科切除。 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一些疾病(如: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介入治疗技术 按器械进入病灶的路径分为: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内介入。

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陈胜利)

肺咯血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栓塞止血治疗 陈胜利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510180) 1 咯血的定义 声门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排出者称为“咯血” (hemoptysi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咯血分度标准:国内外无统一标准。少量咯血一咯血量v 100ml/24hs .中量咯血 一100-500ml /24hs。大量咯血一〉100ml/次或〉500ml/24hs .咯血的危害:⑴心理恐惧;(2) 危及生命:国外文献报告大量咯血死亡率高达50%-100%,死因主要是窒息,其次是失血 性休克。在48 小时内咯血总量在600m1 以上者病死率为25%,在16 小时内咯血总量600m1 以上者病死为75%,而急剧从口鼻喷射大量鲜血,出血量在2000ml 以上者多为急性死亡性大咯血。大咯血预后判断:有下列情况出现则预后不良。①肺部病变广泛,心肺功能不全,年老体弱者;②咯血量大,3小时超过300ml, 18-24小时超过600ml者;③咯血量大且呈 鲜红色;④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心病者。咯血量与临床的关系:咯血量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由于咯血常骤然发生而吐在地面,病人又容易将血液吞入胃,加上唾液和漱口水混杂,使咯出血液不易收集和正确估量。一些文献报道,咯血量多少和危险性又不能很好吻合,因此,对咯血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不要过分拘泥于咯血量的多少,而应当结合病人的一般情况,包括营养状况、面色、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有否紫绀等,进行综合判断。不论咯血量多少均可发生窒息,对那些久病体衰或年迈咳嗽乏力者,即使是少量咯血亦可造成病人窒息死亡,故对这类病人亦应按照大咯血的救治原则,进行救治。 2 咯血的病因分析 目前已知可引起咯血的疾病有近100种。按其解剖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即:①气管、支气管疾患;②肺部疾患;③心血管疾患;④全身性疾患。表1为国外大咯血患者 病因分析表,表 2 为一组535 例国人咯血病因分布分析表。根据最近的内外科系列综合研究,在上述常见病因中,引起大咯血的常见病因依次为:①支气管扩张(约占30%);②肺癌(约 占20%弱③肺结核(约占15% —20%)。按年龄考虑,则儿童一19岁主要为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脏病、肺结核;20 岁—40 岁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风湿性心脏病;40 岁以上为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近年文献有较多报道尘肺、肺曲球菌病和肺囊性纤维化引起肺咯血。 表1 咯血的常见病因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30 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 果通过对3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进行的正确、系统的护理,使手术成功率提高、风险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减少。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多数已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介 入治疗是患者最后的选择。但此类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围术期正确、合理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还 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自2006年5月-2010年11月,我科应用封堵器治 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房间隔缺损30例,通过临床精心护理,并发症较前明显减少,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 54岁。均经心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ASD,直径在24-42mm,平均(34±3)mm。肺动脉高压采用的诊断标准:(1)术前彩色超声多普勒法评估:肺动脉高压时,M型肺动脉曲线ef段增高,a波消失,收缩期提前关闭,呈“W”或“V”型此类患者 左向右分流时相缩短或出现右向左分流,超声测肺动脉压力≥40mmHg。(2)术 中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压≥30mmHg诊断为房缺合并肺动脉高压,该组患者肺动脉 压为30-80mmHg,平均52±2mmHg。该组患者心功能Ⅰ级 8例,Ⅱ级18例,Ⅲ 级4例。术前缺损最大直径24-42mm,平均(34±3)mm。 1.2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封堵成功,术中3例出现一过性II度房室传导阻滞,应用阿托品对症治疗后恢复。术后25例(83.3%)成功完全封堵,术后5例(16.7%)有微-小量残余分流,术后2-3天复查彩色超声,1例(3.3%)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3-6个月复查彩色超声28例(93.3%)心脏大小恢复正常,2例合 并心房纤颤的患者心脏不同程度的缩小,无1例残余分流。出院后1年随访患者 活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体重增加,能参加日常生活和工作,未发现主动脉壁穿孔、心脏穿孔、心包积液。 2 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成功率、手术风险及 配合要点。(2)监督完善患者术前必要的检查。(3)讲述术前用药的目的。(4)练习肢体制动、床上排便的重要性。 2.1.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多病程较长、病情重,由于患者及家属缺少相关的治 疗护理知识,常常有很多顾虑,担心手术风险、疗效及预后,不知道如何配合。 所以术前我们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特点、 疗效及风险,让他们了解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治疗ASD的一种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它创伤小、风险小、收益大,以减轻患者及家属手术前的紧张情绪,增 强对手术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1)术前抗凝及扩血管等药物的应用。心功能Ⅲ级的患者,术前常规泵入硝普钠3-7天(硝普钠5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40mL稀释后,8~15μg/min起始速度,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增加患 者对手术的适应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但泵入硝普钠时需严密观察,防止出现 肺动脉压不降而体动脉压下降,根据血压(BP)随时调整输液泵速度,范围50~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 一、肺血管介入治疗的原理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穿刺将胆管插入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针对肺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狭窄等疾病。介入治疗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肺血管介入治疗的目的及优势 目的:1、治疗肺血管疾病2、改善肺血管功能3、缓解症状4、提高生活质量5、延长生存期 优势:1、微创:创伤小,恢复快2、定位准确:实时监测,精确定位3、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多种肺血管疾病4、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并发症少5、疗效显著: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三、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方法 介入治疗设备:1、导管:用于引导导丝进入血管2、导丝:用于音带导管进入血管3、球囊: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4、支架:用于支撑扩张的血管5、封堵器:用于封堵血管瘘或动脉瘤6、药物洗脱球囊:用于局部药物释放,减少再狭窄率 四、肺血管介入治疗的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介入治疗方案 2、穿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穿刺血管 3、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血管,通过血管到达目标部位 4、球囊扩张:使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血流 5、支架植入:在狭窄部位植入支架,支撑血管壁,保持血流通畅 6、术后处理:观察患者情况,进行抗凝、抗感染等治疗,定期复查 五、介入治疗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病史,进行影像学检查 2、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定期随访:术后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六、肺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适应范围:①肺动脉栓塞②肺动脉狭窄③肺动脉高压④肺动脉瓣膜疾病⑤肺动脉瘘⑥肺动脉肿瘤

肺栓塞的治疗进展——血管内介入治疗

肺栓塞的治疗进展——血管内介入治疗 刘汉书 【摘要】肺栓塞是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治疗方法是溶栓、抗凝、介入、手术、改善通气降低肺动脉压,但溶栓再通率不能预测,且禁忌证、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介入治疗是使血管再通的直接有效方法,能迅速改善循环障碍,提高生存率.其方法较多,导管溶栓、碎栓、机械消散术、球囊扩张成型,能迅速缓解症状,改善预后.下腔静脉滤器能拦截血栓,有利于下肢静脉及盆腔静脉溶栓、取栓、手术,从而降低肺栓塞发生率,尤其是临时及可回收滤器以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ulmonary embolism is a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syndrome of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disor-ders caused by emboli blocking pulmonary trunk or branches. The treatments include thrombolysis, anticoagula-tion,intervention,surgery,improving ventilation to reduc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however,the thrombolytic recanalization rate cannot be predicted, plus contraind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limiting its application. Inter-vention treatment is to make a direct and effective revascularization which can rapidly improve circulation an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through many methods such as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breaking embolism,me-chanical dissipation technique, balloon molding, quickly relieving symptoms and improving prognosis.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can block blood clots,help lower extremities and pelvic venous thrombolysis,thrombectomy,sur-gery, thereb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especially that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完整版)

肺栓塞的介入治疗(完整版)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是指血栓堵塞了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所引起的肺循环障碍。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我国的常见病,由于PE突发率高、易误诊和漏诊等原因,死亡率极高,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处于死因的第三位。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抗凝治疗、全身溶栓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取栓等。其中经导管介入治疗的理论基础在于:远端肺小动脉的总横截面积是中心肺动脉的4倍多,外周肺血管床的容量是中心肺动脉的2倍多。介入治疗可将栓子吸出或变成碎块而使其进入远端肺动脉,从而开放中心肺动脉,迅速降低肺动脉阻力,明显增加总的肺血流,改善心肺的血液动力学状况及右室功能。 虽然自从1971年Greenfield 等报导PE病人导管血栓吸除术至今已有多年,但在临床中应用并不广泛,在国际上的文章多以单中心为主。汇总35项介入治疗的非随机研究资料表明,在纳入的594例患者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成功率为87%。近年来多国关于肺栓塞的诊疗指南也都提到了介入治疗。其中2014年ESC急性肺栓塞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于有溶栓绝对禁忌症或溶栓治疗失败的高危PE病人来说,经皮导管取栓或碎解大血管的血栓可以替代手术治疗。2015年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治疗专家共识中提出介入治疗可去除肺动脉及主要分支内的血栓,促进右心室功能恢复,改善症状和存活率。对于有溶栓绝对禁忌症的病人,介入方法可以采

用。2016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公布的第10版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指南同样指出:导管介入治疗适应于出现低血压的急性PE病人,并同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出血风险高;②全身溶栓治疗失败;③在全身溶栓治疗前即可能由于休克导致死亡,并且需要有相关专家在场可行介入治疗。因此目前临床中肺栓塞介入治疗推荐的适应证是:急性(≤2周以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和休克(高危以及病情恶化、出现血液动力学变化的中高危病人);溶栓疗法失败或禁忌证;开胸手术禁忌或术后再发或不愿手术者。由于是有创治疗,因此禁忌症同样也需要重视,目前主要的禁忌症包括:存在活动性内脏或颅内出血;近期(2周内)有手术或内脏穿刺检查病史,特别是神经外科和眼科手术史;近期曾做过有创的心肺复苏;存在严重感染;未能控制的重症高血压;存在血管造影的禁忌证。 PE的介入治疗方法有多种,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1,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血栓旋切:将导管置于肺动脉内的血栓部位,通过连接注射器人工负压抽吸或连接机械予以负压抽吸。日本报告的肺动脉内血栓抽吸术,主要使用8F的右冠状动脉导管置于肺动脉内的血栓部位,用10ml注射器负压抽吸,吸住血栓后取出导管,然后从导管推出血栓,需要反复数十次才能完成吸栓。其特点是使用常规导管,方法简单,易于普及,不足之处是所需时间长。 2,流变液压导管装置进行血栓流变溶解:其利用高速喷射盐水在肺动脉内产生涡流及文丘里效应碎栓和除栓,其典型代表为Hydrolyser导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 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插入体内血管进行治疗的方法,用于治疗肺血管疾病。以下是肺血管介入治疗的详细步骤: 1. 术前准备: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确定治疗方案。 2. 麻醉:肺血管介入治疗通常需要局部麻醉。麻醉师会在手术前给患者注射麻醉药物,使其处于无痛状态。 3. 导管插入:医生会在手术室内通过穿刺皮肤和血管,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通常,导管会从大腿或手臂的血管插入,并通过血管系统进入肺动脉。 4. 影像引导:在导管插入后,医生会使用X射线或其他影像技术引导导管到达目标位置。这些影像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观察治疗部位。 5. 治疗操作:一旦导管到达目标位置,医生会进行具体的治疗操作。肺血管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 - 血管成形术:使用导管插入血管,然后通过导管内充气的球囊扩张狭窄或闭塞的血管,以恢复血液流动。 -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植入金属

支架,以保持血管的通畅。 - 栓塞术: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将栓塞物(如金属线圈 或液体栓塞剂)放置在异常血管或血管畸形的位置,以阻 塞血流。 - 混合疗法:根据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结合多种治疗 方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6. 结束治疗:治疗完成后,医生会将导管从血管中取出, 并对穿刺点进行处理,通常会使用缝合线或压力敷料来控 制出血。 7. 术后观察和康复:患者在手术后会进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患者通常 需要在医院内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总的来说,肺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可以 有效地治疗肺血管疾病。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步骤会 因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而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治疗前应咨 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危重肺血管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

危重肺血管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疗 随着对肺血管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技术的发展,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此类疾病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往往救治困难,死亡率较高。危重肺血管疾病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成为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危重肺血管疾病主要涉及肺动脉高压、出血和栓塞三大范畴,是呼吸危重症中最为棘手的病种之一。依赖药物的保守治疗往往无法快速缓解危重肺血管疾病,而外科手术由于治疗可及性和创伤性的限制,并未在重症患者中获得良好的救治效果。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材料和手术方式的创新,危重肺血管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就血管介入技术在危重肺血管疾病患者救治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在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 右心导管检查是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危重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手段。右心导管检查技术开创了肺动脉高压诊治的先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变革,近年来,球囊房间隔造口术、肺动脉球囊成形术、降主动脉-左肺动脉吻合术(Potts分流术)、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在不同类别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逐渐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远端病变以及不宜行PEA术的患者,或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术后存在残余肺动脉高压或复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肺动脉球囊成形术(BPA)能够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方式变得更加丰富,患者的预后也发生了根本改观。血管介入技术在大咯血救治中的应用 大咯血是一种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既往认为单次咯血量超过100 ml,或24 h内咯血量超过500 ml以上者,可判 定为大咯血。但在实际操作中出血量难以准确估计。因此,大咯血可被定义为任何危及生命的咯血量以及可能导致气 道阻塞和窒息的任何咯血量。 通常,咯血95%来源于支气管动脉,5%来源于肺循环(肺动脉或肺静脉)。从病因分析,主要分为: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真菌感染、肺脓肿、寄生虫等),肿瘤性疾病(肺癌、转移瘤、肉瘤),心肺血管疾病(肺栓塞、心衰、肺动脉高压、瓣膜病、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创伤性疾病(各类外伤、气管瘘),医源性因素(抗凝、溶栓治疗、各类操作损伤),凝血功能异常。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最常用的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无效或失败后,应首先考虑BAE治疗。对于观察到病理动脉的危及生命或反复咯血的患者均应进行栓塞治疗。BAE也可以作为有资格进 行肺移植的囊性纤维化(CF)等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引起的中度或重度咯血患者的桥梁治疗。 BAE的栓塞材料包括颗粒栓塞剂(PVA颗粒、微球)、 液体栓塞剂(NBCA胶、碘化油)、栓塞线圈和封堵器。其中,直径355~500 μm的PVA颗粒最为常用。由于其形状不均匀,PVA颗粒极易聚集并形成栓子,在目标血管内快速形成 栓塞,达到止血目的。当存在较大的肺动静脉分流时,使用较大尺寸的微球(700~900 μm)或线圈栓塞可能有助于 减少并发症。

介入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

介入诊疗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 介入科目前开展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项目有: 一、介入血管造影术: 1、全脑血管造影。 2、大动脉造影(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3、上肢、下肢动、静脉造影。 4、髂内、外动静脉造影。 5、肝、脾、肾、支气管动脉造影。 6、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 二、部分良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介入治疗: 1、肝血管瘤:经腹腔干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行栓塞治疗。 2、肝、肾囊肿或脓肿:穿刺抽吸治疗如CT引导下穿刺脓腔抽吸、 囊肿抽吸囊液等。注射硬化剂腐蚀破坏囊壁、注射抗菌素冲洗 脓腔。 3、脾功能亢进:经脾动脉行脾脏部分栓塞治疗。 4、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超选择性插管至瘤腔或靶血 管进行栓塞治疗。 5、外周血管、脑血管(动脉或静脉内)溶栓治疗、血管内支架植 入术。 6、消化道出血:经相应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 7、肾出血:经相应供血动脉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

三、恶性肿瘤介入治疗: 1、肺部肿块穿刺抽吸术(活检)。 2、食道癌所致食道狭窄:行食道内支架置入术。 3、原发性肝癌:可采用超选择性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 4、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在合并大咯血时 可作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5、晚期肾癌:选择性肾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 6、晚期盆腔肿瘤: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体癌、膀胱癌均可采 用双侧髂内动脉相应分支途径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7、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灌注化疗。 8、晚期胃癌:经腹腔动脉、胃左动脉或肝动脉灌注化疗。 9、晚期结肠癌:经肠系膜上或下动脉的分支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 塞治疗。 10、直肠癌:经肠系膜下或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 11、恶性淋巴瘤、食道癌:经相应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12、骨胳系统恶性肿瘤:经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13、肺部转移性肿瘤:应分别对原发病灶动脉和转移灶的支气管动 脉灌注化疗。 14、肝转移性肿瘤: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的同时,还要对原发 瘤的区域进行灌注化疗。

肺部血管介入技术应急预案

肺部血管介入技术应急预案 背景 肺部血管介入技术是一种在治疗肺部血管疾病方面广泛应用的 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器材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可能会 发生应急情况。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的顺利进行,制定一份 肺部血管介入技术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肺部血管介入技术中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 应急预案内容 1.应急预案建立和宣贯 制定本预案的医院管理部门应负责将预案传达给各相关科室, 并确保全体医务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应急处理流程

1)在发生应急情况时,首先需要立即停止手术操作,并停止 腔内各引流、固定装置。同时,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稳定患者的 情绪。 2)及时向主治医师及上级汇报应急情况,尽快联系其他必要 的协助人员,如工程师、护士、麻醉师等,共同处理应急情况。 3)根据具体的应急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处理器材 故障、解决操作失误等。 4)针对不同的应急情况,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包括加强监护、采取其他支持措施、转入相对安全的环境等。 5)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及时记录处理过程、处理 结果以及患者的反应情况,以备后续参考和改进。 3.人员培训和演练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对肺部血管介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包括应急处理流程、器材故障处理等内容,以提高人员的应急能力。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实地演练,检验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协作能力。

4.设备和器材的维护 医院管理部门应定期维护和检测肺部血管介入技术所使用的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和器材,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应急预案的评估和改进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包括预案的实施情况、人员培训的效果、设备维护的情况等。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进行预案的改进和完善。 结论 肺部血管介入技术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各相关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并不断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医院管理部门要加强设备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和器材的安全可靠性。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肿瘤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介入医学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磁共振成像、超声等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导丝、导管等专用器械对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诊断及治疗的新兴学科,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势。 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肿瘤的一线治疗手段,是目前恶性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诊疗对象,可将其归为针对恶性肿瘤本身的治疗、针对恶性肿瘤合并症的治疗以及其他辅助诊疗技术。 一、肿瘤血管介入治疗 1.1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是通过皮下置入动脉泵或者直接经导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以提高药物在肿瘤内的浓度,从而获得更好的肿瘤反应,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在体循环中的浓度,减少对其他脏器的毒副作用。 动脉灌注化疗最早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目前在肝癌、肺癌、胰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未接受过化疗的不可切除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中,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联合全身化疗可使有效率提高到92%。 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接受HAIC的中位生存期为7.6~17.6个月。 目前,亚洲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已将HAIC纳入晚期肝细胞癌标准治疗方案中。 在日本,采用低剂量顺铂联合氟尿嘧啶(FP方案)的持续给药时间长达5d,临床上常采用经股动脉皮下置入动脉泵的方式给药,随后在门诊完成多个周期的HAIC。

近年来,以奥沙利铂为主的HAIC方案成为肝癌研究领域的热点,HAIC在中国多使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FOLFOX方案),一般需要持续给药46h,由于每次置管时需要重新调整导管尖端的位置,并避开栓塞后再通的胃十二指肠动脉,一般采用皮下置入导管的方式给药。 1.2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 TAE是运用栓塞材料将肿瘤供血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从而使肿瘤细胞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主要用于不适合给予化疗药物的实体肿瘤的介入治疗。 其在肝癌、肾癌、胰腺癌、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姑息性治疗以及肿瘤大出血的止血治疗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可用于肿瘤的术前栓塞以及术中保护性栓塞。 临床上常用的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颗粒、弹簧圈、聚乙烯醇颗粒、碘油、微球和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等。 TAE术中应综合考虑肿瘤血供、血管解剖和造影结果等合理地选择栓塞材料。 1.3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TACE在将化疗药物注入肿瘤供血动脉的同时,运用栓塞材料阻断供血血流,从而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与肿瘤接触的时间。 TACE是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可负载阿霉素、多柔比星和伊立替康等抗肿瘤药物,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肝癌TACE术中。 常用的载药微球包括DC-Beads、HepaSphere、LCbead、Tandem以及国产的CalliSphere等。

介入诊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介入诊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一、股动脉穿刺术 二、股静脉穿刺术 三、股静脉穿刺术(儿科)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 五、肝癌介入治疗操作程序 六、肺癌介入诊疗操作规范 七、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操作技术规范 八、支气管动脉栓塞 九、子宫动脉栓塞术 十、全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十一、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操作技术规范

十二、髂内动脉栓塞术 一、股动脉穿刺术

适应症: 1.血管本身病变,如原发性或继发性出血、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动—静脉瘘等。 2.软组织或器官病变与血管病变的鉴别诊断。 3.某些肿瘤手术前了解血供情况或与重要血管的关系。 4.血管病变手术后随访。 5.血管病变的介入放射学治疗。 禁忌证 1.碘过敏试验阳性或明显过敏体质。 2.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恶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 5.重度全身性感染或穿刺部位有炎症。 6. 妊娠 3个月以内者。 术者准备 1、熟悉病史,详细了解各项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特别注意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 2、向患者解释本疗法目的和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 3、术前应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及可能出现的意外,包括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失败等,取得家属理解,并签手术协议书。 4、根据临床具体要求,参考病变部位、性质和

范围等有关资料,设计最佳方案。 患者准备 1、术前为患者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包括常规X线、 CT 、超声等检查)。 2、术前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 3、穿刺部位皮肤剃去毛发,清洗干净,减少局部感染机会。 4、术前4h禁食、水。 5、术前30min给予患者肌内注射地西泮 10mg (必要时)。 方法 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延续,通过股三角,其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处位置最表浅,搏动最强,且操作简单,拔管后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