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_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_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_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_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科技经济市场

何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如何确保股权分置改革这个中国资本市场最复杂的“外科手术”的成功成了重中之重。

4股权分置改革后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如果股权分置改革能顺利完成,中国资本市场会出现以下重要变化:

4.1股权分置改革后,资本市场的资产估值功能将逐步恢复并不断完善,资产价值将从注意账面值过渡到盈利能力,“净资产”这样的财务概念将从资产估值指标中慢慢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资产的未来现金流能力。在股权分置时代,人们重视运用“净资产”这样的财务指标来评判资产价值的高低,因而有转让价格不能低于净资产这样的规定。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资产的估值标准显然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转让价格不能低于净资产的规定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资产估值的核心理念将从“账面”转向“市场”,将从“过去”转向“未来”。从资产估值的角度看,“净资产”这样的指标将不断淡出,持续成长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现金流等将成为资产估值的核心因素。

4.2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市场有效性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市场对实体经济反映的敏感度会有所提高,“政策市”的烙印会随着市场功能的完善而慢慢淡去。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的资产价值变动与实体经济变动基本上没有什么正相关性,在相当长时期里,甚至呈现出某种负相关的关系: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市场资产价值的不断缩水。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后作为资产价格变动综合性反映的股价指数究竟会朝什么方向变动:从短期看,随着非流通股禁售期的不断临近,市场可能面临沽盘的压力,但从长期看,市场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4.3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大股东行为,将完成从股东之间的内部博弈到市场博弈的转变,股东行为特别是大股东行为将渐趋理性。在股权分置时代,大股东的利益获取最先是从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开始的,股东之间利益博弈完成后才转向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博弈。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由于形成了股东之间共同的利益平台,股东具有共同的利益趋向,所以,股东特别是大股东的利益获取不是主要来自于公司内部驱动之间的利益博弈,而是来自于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倪克勤,吴娓.大小非解禁时机选择问题的探讨[j].西南金融,2008,3.[2]但斌.减持不是唯一的选择[j].证券导刊,2008,7.

[3]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06,2.

1投资者行为理论综述

1.1经典金融学的无约束理性假设

传统主流金融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投资者是理性的、市场完善、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以及理性预期等经济学的理想假设。在传统主流金融学看来,投资者是理性经济人,具有不受限制的理性,即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运算能力不受任何约束,因此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无所不包的概率计算:投资者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扩大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的,他还预期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也都以扩大他们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证券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及全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因而,证券产品的价格是随机漫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没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简言之,经典金融学是以完全理性的投资交易行为和完美无暇的市场基础为其理论假设的。

1.2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假设

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着许多主流金融理论所不能理解的异常现象,主要包括:易获得性偏误、代表性偏误和锚定性偏误、价格反转、价格惯性、规模溢酬、封闭基金折价现象、过度自信、交易过度、后见之明、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损失厌恶、认知失调、时间偏好、自我控制等等。人们发现,那种基于投资者具有完全理性预期、完全价格弹性以及完全信息假设的金融经济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实践发展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也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中日益增多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这激起了许多学者对于无约束理性假设的反思和修正。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智、生理能力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因此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由此,以心理学对投资人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整体市场价格行为的行为金融学逐渐开始兴起。

在行为金融学来看,投资者非理性的投资行为,正是投资者不具有无约束理性的有力证据。基于对人类理性有限性的认识,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HerbertSimon(1955)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的假设。在他看来,经济学是研究在有限而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对稀缺资源的分配,由于人类的认知能力是稀缺物品,因此,就定义本身而言,经济学是研究有限理性的,即有限理性应该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基础。

2对中国股市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探究

2.1基于中国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综述

行为金融学发轫于美国,其大多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都是建立在美国社会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然而,不同国家的市场投资者由于文化和社会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投资行为偏好,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目前并不十分成熟,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分布畸形结构以及天然的制度缺陷等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李天择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200433)

摘要:文章联系中国证券市场实际分析了投资者的三种非理性投资行为。这些非理性行为繁荣状况用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知识难以解释。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股市与投资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力图揭示造成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繁荣的因素。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偏差和信息不透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措施是进行投资者教育和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字: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行为;非理性

!!!!!!!!!!!!!!!!!!!!!!!!!!!!!!!!!!!!!!!!!!!!!!!!

经济研究

!"

2008年第7期

2008年第7期

科技经济市场

问题。那么,在西方成熟市场大行其道的行为金融学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证券市场呢?答案是肯定的。对此问题,一批中国学者已经开始针对中国投资者的具体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下面本文将简述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进展。

我国对行为金融理论最早的研究来自于彭星辉、汪晓虹(1995),他们运用调查分析法对上海市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反应性个体(感受性高,活动性低)倾向选择较为保守和低风险的投资策略;低反应性个体(感受性低,活动性高)倾向选择较为冒险和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不同气质类型的投资者在投资绩效上没有显著差异。

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特殊因素也对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了很多异常市场现象的发生,这一点是与发展成熟的美国股市有所不同的。我国学者对此亦多

有研究,如李心丹

(2002)基于Logit建模对中国投资者交易行为动因进行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政策面和消息面对于投资者行为影响巨大,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政策监管的满意度不高、对市场微观现象的不认同、对信息披露的不满意是削弱其投资意愿的重要动因。

朱小斌,江晓东

(2006)对中国股市的中国股市高换手率展开系列实证探究,他们基于福建漳州某家证券交易所等一系列数据发现照成中国股市高换手率的三个原因:文化差异、投资者幼稚和性别差异。具体来说:一是处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中的中国投资者由于可获得亲朋好友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而更倾向于过度自信;二是中国股市是新兴股市,股市投资者普遍股龄短、经验少、风险意识较弱,在投资心理上显得不够稳定和理性;三是倾向于过度自信的男性投资者在中国股市占有多数,因此,男性的过度自信主导了中国股市的整体行为风格──过度交易。

王章红

(2006)发现,我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证券分析师的信息挖掘活动并无多大价值,其信息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噪音信息,相反增大了市场的波动幅度,扰乱了价格体系,证券分析师也存在着鱼目混杂,其挖掘的信息还须进行二次挖掘。

林树、俞乔、汤震宇、周建(2006)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无

论牛市熊市,都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

“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序列变化的作用均要强于“热手效应”,也发现了这些投资者存在着明显的“处置效应”。

2.2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表现及其行为金融学解释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决定了它的不完善性,转轨和新兴的双重特征,文化与社会的特质使得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具有其明显的特殊性--投资者行为不单易受其本身的心理认知差异的影响而且易受到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这表现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还相当稚嫩,散户依靠四处打探消息和凭借技术分析法期望能够与庄共舞,战胜庄家。许多投资者寄希望于政策的变更而一夜暴富,在政策变更上下赌注。投资者投资股票的目的不是现金红利(也几乎不可能),而是资本利得或股价买卖价差,这使得投资者倾向于短期炒作,投资者追涨杀跌,跟风现象严重。下面我们通过三种常见行为来看一下中国投资者非理性的程度,并试着从中找到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2.2.1过度交易

(ExcessiveTrading)依照经典金融学理论的分析,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披露的情况之下,投资者是更加倾向于选择维持现状,也就是说市场交易量会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之上。然而,由图1可见,在中国,市场换手率始终居高不下,并且远远高过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如果说,用十年前国内股市规模小、市场以散户为主,故而投机性较强的理由,可以解释当时股市换手率过高的现象的话,那么如今,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机构投资者时代,共同基金所支配的股票市值超过了3万亿元,占市场流通市值的30%以上,为何

还保持如此之高的换手率呢?看来,在中国机构也同样有交易偏好。

对这种过度交易的行为,经典金融学无能为力。

行为金融学则利用人们过度自信的假设,很好的解释了市场上证券交易频繁的原因。他们认为,正是由于投资者过度自信,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可以确保给他们带来高回报率的信息,并且坚持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交易获得高于平均回报率的回报,由此导致了过量交易的产生。

2.2.2处置效应

(DispositionEffect)所谓处置效应即投资者倾向于推迟出售处于亏损状态的股

票同时过早卖掉处于盈利状态的股票。具体来说,处置效应有两个推论分别对应投资者处置资产时的两种情况:推论一,投资者更愿意在盈利时卖出他们所持有的资产,而不愿意卖出那些比他们购买时资产价格低的资产;推论二,投资者总是过长时间地持有那些持续下跌的资产,而过快地销售了那些正在上涨的股票。Shiller(1999)认为,是带有自我欺骗倾向的“准神奇式的思考”(Quasi-magicalThanking)导致了处置效应:个人觉得损失的

东西,某种程度上有机会扭转损失。

向锐、刘勇和李琪琦(2007)的调查发现,投资者平均的“卖盈股票次数与卖亏股票次数之差”是0.8(见表1),这表明投资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售盈持亏”心理投资者平均的“盈利股票持有时间与亏损股票持有时间之差”是

-268.83天

(见表2),表明投资者具有较为显著的“售盈持亏”心理。

表1中国投资者处置效应推论一的整体水平检验

表2中国投资者处置效应推论二的整体水平检验

2.2.3羊群行为(HerdBehavior)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指个体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环境

下的行为特征。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和效率有很大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Chose,1999;Kaminsky,1999)。2007年我国股市泡沫的形成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众多新入市者的加入,他们在同一时间买入相同股票,买进压力超过市场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了股价的大幅上涨,形成了股市泡沫。

经济研究

!

"

科技经济市场

2.3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行为金融理论分析

2.3.1价格惯性(PriceMomentum)

价格惯性在证券市场上源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导致了证券价格持续性的上涨或者下跌。早在1967年,Levy就发现采用相对强势的策略,即买入现价远高于过去27周平均价的股票,可以获得显著的异常收益。1993年,Jegadeesh和Titman采用1965-1989年间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股票进行抽样研究,他们进行了16种惯性交易策略研究,发现这16种惯性交易策略中,几乎所有的策略都能够获得显著正的利润,即使是在经过风险调整之后、扣除交易费用之后依然显著,而且惯性现象的存在得到了后续实证研究的支持。这主要是基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对相对较近的数据更为重视,而对相对较远的历史数据更为忽视,而主要地利用近期数据进行投资决策,当近期证券价格上涨时,投资者预计会继续上涨从而采取买入证券策略,从而推动证券价格继续上涨;当近期证券价格下跌时,投资者预计会继续下跌从而采取卖出证券策略,从而推动证券价格继续下跌;如此,从而导致了相对短期内的证券价格惯性现象,使得证券市场形成“时间序列报酬可预测性”,惯性交易策略成为一种超额获利交易策略。价格惯性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证券市场中屡见不鲜的暴涨暴跌的现象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3.2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Bias)。

可得性偏差是指个体的判断推理过程受到可用的记忆材料的影响。在可得性推断法的影响下,个人对于自己不太能想象

的事件,会低估其发生的可能性,这可能会造成个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和过度反应(Over-reaction)的情况。过度自信

是一种过高估计不确定事件发生概率的行为。市场参与者还会因过度自信而过度交易,这可从中国股票市场高的换手率知道。反应过度是一种市场对信息产生超预期的恐慌或者乐观情绪,

这也是对我国股市指标过高的解释之一。

2.3.3LLS模型

由M.Levy,H.Levy和S.Solomon于1994年提出。该模型研究股市中出现的周期性的顾家涨跌波动现象以及市场中不同类型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用以刻画市场价格的动力学特征。该模型是一个在复杂环境中彼此各异的有限理性投资者模型。LLS模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一个由具有不同投资理念

且有限理性的投资者构成的金融市场中,各种不同投资者群体之间的捕食、竞争或合作关系导致了实际市场中观察到的帕累托财富分布性质,如短期收益的Levy分布,过度波动,收益自相关“U-型”模式,交易量与收益的正相关等。LLS模型给出了我国股市股价涨跌及周期循环的成因。

2.3.4BSV模型、DHS模型、HS模型、BSV模型

由Barberis,ShlefferandVishny于1998提出。他们假定,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偏差:其一是代表性偏差或相似性

偏差(representative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其对总体的判断往往受小样本的特征影响。其二是保守性

偏差(conservatism),即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

自己的预测模型。代表性偏差导致股价反应过度,保守性偏差则会导致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充分,从而引起股价过度反应。

DHS模型,由Danie,lHirsheiferandSubramanyan于1998年提出。DHS模型,把投资者分为无私人信息的投资者和有私人信息的投资者。无私人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决策偏差。有私人消息的投资者存在着两种决策偏差:对私人信息的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对私人信息的过度自信意味着他们过分夸大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导致对私人信息的过度反应。自我归因偏差意味着当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相符时有此偏差的投资者更加确信私人信息的准确性;而当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有冲突时,有此偏差的投资者仍然重视私人信息,因而导致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

HS模型,由HongandStein于1999年提出,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theorymodel)。该模型认为,在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两类交易者:观察消息者(Newswatchers)和动量交易者(Momentum

traders)。观察消息者根据他们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私人信息进行交易,忽视股价的变化。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股票过去的价格变化进行交易。HS模型假设私人信息在观察新信息交易者之间缓慢传播,导致消息观察者对最初的私人信息反应不足。动量交易者意识到了观察消息者的这种反应不足的倾向,试图通过买入最近股价上涨的股票来赢利,但是这种策略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反应。

上述三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目前我国股市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繁荣的成因。

3总结与启示

证券市场是涉及政府、上市公司、券商、证券交易所、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等不同利益主体间多方博弈的复杂系统。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是最为孤立无援的弱势群体,其投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固有的认知偏差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各种外界环境的干扰。在这个意义上,行为金融学对保护投资者权益,保障证券市场安全,对政府、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和投资者自身都有着许多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建议:

3.1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证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信息披露和相关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打击违规操纵市场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只有通过及时的、全面的和准确的信息持续稳定地流动,人们才有可能排除市场噪音的干扰,做出稳健的理性投资决定。

3.2就投资者自身而言,则应该增强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进行价值投资,并学习一些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自身存在的一些心理弱点,从而在投资实践中有意识地加以纠正。投资者个体在资金、信息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惟有提高自身素质和分析思辩能力,方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朱小斌,江晓东.中国股市高换手率:行为金融学的解释.学术问题研究.2006,1.

[2]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金融研究,2005,1.

[3]李丹.解读我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5.[4]郝继伦.中国股市过度投机的制度分析[J].财经科学,1997,2.

[5]向锐,刘勇,李琪琦.中国个人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

[6]林树,俞乔,汤震宇,周建.中国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谬误”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6.

经济研究

!"

2008年第7期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相关决策特征(doc 9页)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及其相关决策特征 行为金融学是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是现代金融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与传统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行为金融学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对于传统金融学所不能合理解释的投资者行为决策,提供了更加实际的、合理的解释路径,揭示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市场规律,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更现实的指导。 传统的金融学忽视了行为分析,尽管人类行为的效应分析在经济学的多个领域均有涉及。而缺乏实证的支持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模型与实际背离使得传统的现代金融学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的境地。这不得不使金融学界反思这一事实,经过长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ral Finance) ,它既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尤其是行为决策研究的成果,同时又跳出了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的框架,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资本市场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因此自90年代以来,行为金融理论在资本市场领域成为最为活跃的理论之一。金融学是运用心理学及行为分析的理论方法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决策等金融活动。并不排斥合理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而是注重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改善金融决策。它寻求系统地理解和预测心理决策过程对金融市场的意义。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及理论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行为金融(Behavioral Finance, BF)以一种源自心理(经济)学分析基础之上的、将人的实际心理及其由此决定的行为特征纳入分析框架的金融学说而逐步兴起,它一经出现便在以有效市场假说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理论中激起了波澜——不仅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现有框架提出了质疑,更为现代金融理论难以解决的异常现象作出了解释。 行为金融学是针对现在被称之为经典金融理论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并不是要取代它,而是要弥补经典理论在个体行为分析上的不足和缺陷。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并不试图定义什么是合理的行为,什么是不合理的行为,也不给决策贴上正确或错误之类的标签,它主要研究的是理解和预测个体心理决策程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来改善决策行为。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 2.1金融理论研究的开始 行为金融学起源于对金融市场“异象”的解释。Kuhn(1970)指出,对于显著的异象存在三种回应:第一,刚开始出现的异象可以随即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下解释;第二,认为现有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留给未来的研究者去解决;第三,理论基础发生改变,使得异象在新的框架下被解释。 1951年,美国俄勒冈大学巴伦(O.K.Burren)教授(最早将心理学引入金融研究中的是美国奥兰多商业大学的布鲁尔( O. K. Bur ell) 教授)。他发表了题为《投资研究中运用实践方法的可能性》的文章,探讨了用构建实验室来验证理论的必要性。 1967年,奥兰多的金融学教授伯曼( W·Scott Ba uman)发表了《科学投资分析:是科学还是幻想?》一文。 这两位学者在各自文章中都评了金融研究一味地过分强调数量模型的风气,将定量投资模型与传统的金融学中的行为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开辟了新的金融学术领域,试图给实际带来益处。

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3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发展回顾 3 第二节新古典金融理论的困境 5 第三节行为金融理论的心理学基础 9 第二章期望理论及过度反应理论 16 第一节行为金融理论的核心:期望理论 17 第二节过度反应理论 21 第三章股票市场异常现象及分析 26 第一节股市总量谜团及分析 26 第二节其它异常现象及分析 30 第四章行为金融理论总体评价 40 第一节人类认知与决策中的非理性问题 40 第二节市场有效性之争 42 第三节行为金融的两大理论基石 45 第四节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48 参考文献 52 后记 54 前言 长期以来,金融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独立存在。金融研究者们也因为他们能够把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纳入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假设体系而沾沾自喜。理论界崇尚定量方法和优化,充分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进入 2 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的心理学和行为学证据显示:人并非都是理性的,在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往往会偏离假设所设定的最优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的,并不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所以人们的总体决策也就会偏离经典现代金融理论的假设。因而,正确地认识人的行为模式成了理解一切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出发点。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范式,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ur Finance)应运而生。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行为金融理论迅速崛起,对新古典金融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行为金融理论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并能够有

效地解释证券市场价格异常现象的金融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心理的研究成果为依据,以人们的实际决策心理为出发点讨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证券价格变化的影响。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的一些行为特性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人类的心理决策特征是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异。应当说,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领域最为鼓舞人心的研究课题之一,行为金融理论的引入为金融市场的决策研究、为金融资产的定价机制以及投资管理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方法。对行为金融理论的预期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由于该理论所引用的主要是实验心理学的若干理论,而实验室与现实生活有较大差别,这是该理论的一个弱点,行为金融理论也因此缺乏一致性。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由于政策是否真正能够实施,与人们在心理、行为上是否可以接受有着巨大的关系,所以,从人的行为角度研究经济学,对中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行为金融学家的重大意义在于,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人类经济心理与行为的研究。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忽视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因此,尽管迄今为止,行为金融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还停留在对市场异常现象和认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历史观察上,以及鉴别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有系统影响的行为决策属性,而且该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行为金融理论为金融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变革性的视角。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心理积淀,同时又处于全面变革时期的国家来说,行为金融理论有着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特别是分析非规范制度对股市效率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比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对“政策市”的领会与把握,与其投资收益之间的关系;中国投资者投资观念以及对风险的理解和感受与西方投资者有什么不同;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向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过渡时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下投资者对资本运作活动的理解与困惑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章行为金融理论的起因与发展 行为金融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学领域,它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目前,行为金融理论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定义。韦伯(Weber)将行为金融定义为:将个人行为与市场现象紧密结合、并融合运用心理学领域和金融理论的知识。福勒(Fuller,2000 )所下的定义:第一,行为金融理论是传统经济学、传统金融理论、心理学研究以及决策科学的综合体。第二,行为金融理论试图解释实证研究发现的与传统金融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研究分析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作者:————————————————————————————————日期: 2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异化;投资策略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3-021 引言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在同质预期的假设下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基于现在可获得的信息获得超过均衡的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fama,1970)。然而,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异象,表现出与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相悖的情形,如: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等。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对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2 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分析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欲望、信仰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方面,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在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下,并不总是遵循贝叶斯规则,从而产生一种启发式的认知捷径,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

行为金融学发展研究_程昆

收稿日期:2004-02-24 作者简介:程 昆(1965-),男,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和金融发展. 行为金融学发展研究 程 昆,潘朝顺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金融系,广东广州510642)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效市场假说在理论和实践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 文章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分析了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 础,概括了行为金融学的主要模型并指出行为金融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 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202(2004)02-0054-08 一、行为金融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行为金融学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E MH )质疑的过程中产生的。EMH 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法国数学家巴契里耶(Louis Bachelier )1900年的博士论文《投机理论》[1]。在这篇论文中,Bachelier 认为股票的价格是无法预测的,在任何时候,股价上涨和下跌的概率都相等,当市场不再认同原有的价格时,价格会发生变化,但没有人知道市场何时会变,朝什么方向变化。Bachelier 认为在短期内,股价变动的幅度很小,长期内,变动的幅度会扩大,股价波动的幅度与时间区间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关系,类似于随机过程中的布朗运动。Bachelier 的论文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并一度遗失,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萨缪尔森发现。1934年沃金(Holbrook working )发现商品期货价格变化是随机的[1],1953年肯德尔(Maurice Kendall )在《经济时间序列分析》中分析了期货和股票价格的变动,得到了和沃金一样的结论[1]。之后罗伯兹(Harry Roberts )、奥斯伯恩(Mosborne )等人发表文章,指出股价变化遵循随机游走规律,就像“醉汉走步一样”。沃金等人的实证发现具有革命性意义,但由于他们不是经济学家或金融学家,没有进一步探讨价格随机波动的原因,因此也没有引起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的注意。 1952年马克威茨(Harry .Markowitz )在《财务学杂志》上发表了《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1],提出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投资者进行资产组合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开创了金融分析中“理性人”这一首要假设条件的先河。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Modigliani .F and M .H .Miller )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金成本、公司金融和投资理论》[1],提出了MM 定理,奠定了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框架。在这篇论文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关系的同时提出了“无套利”分析方法,开创了现代金融学方法论上的革命。至此,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理性人和套利定价———开始定型。 遵循前人的研究方法,1965年法马(Eugene Fama )在《商业经济》中发表《股票市场价格行为》[2]一文,首次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有效市场在文中被定义为“在一个有大量不断互相竞争,尽量提高利润的理性玩家的市场,每一个玩家在这里都尝试预测个别证券的未来市场价值,任何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第3卷)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 RICULTURA 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No .22004(Vol .3)

关于行为金融学

关于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行为金融学对于两大传统假设的挑战为我们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其一,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的行为假设。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 、风险回避(Risk Aversion)、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但是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其二,有效的市场竞争。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但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行为金融学起源 早在半个世纪前,爱德华就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勾画了未来研究的蓝图。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卡内曼和屠夫斯基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绍卡内曼的贡献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关于决策制定的理论假设方面的一些本质的区别。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行为金融学的发展现状: 摘要:由于理性经济人假设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存在着偏差,现代金融学无法对金融市场上的一系列“异象”进行充分的解释。行为金融学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投资者的实际行为进行研究,解释了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众多国内外学者结合与投资者偏好、信念以及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对投资者实际投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进一步加强金融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合作,将有助于更快的推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更加准确、系统的解释金融市场上的非理性行为,来为投资者决策进行服务。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前后,关于股票市场的一系列研究和实证发现了一些与理性人假设不符的异常现象,如人们会过早的卖掉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面对这些异常现象,诸多学者对于完全理性人的假设提出了质疑,通过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研究金融市场上的这些异象得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这个学科也逐渐随之出现。Thaler 将行为金融学称之为一种“开放性思维的金融学科”,因为它承认一些经济金融机构、个人存在非完全理性行为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应用到金融行为者的身上。金融学的倡导者坚持认为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人,而只是普通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真实行为,揭示了投资者的非理性和竞争市场中人的易犯错性[1]。 尽管这种对于理性的背离是随机的,但也是系统的。Shleifer 指出投资者对于经济理性的背离是高度普遍和系统的[2]。很长一段时间前,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人们经常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在做预测时会经常犯一些可预见的错误。通过结合心理学和金融学,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解释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Ritter认为行为金融学由两大块构成:认知心理和套利限制,他认为认知指的人们就是如何思考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过程中存在一些系统的错误,如人们的过度自信倾向,人们总是过多的注重近期的经验、经历等。而且人们的这种偏向也有可能产生分歧[3]。Witteloostuijn和Muehlfeld 认为认知心理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主流研究方向,它使得我们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认知缺陷和心理偏向会对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产生影响[4]。由于投资者是非完全理性人,因此他们的认知缺陷、心理偏差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以致做出有损他们资产的决策。倾向于这些偏差的投资者经常会冒一些他们所不了解的风险,得到一些他们所没有预测到的结果,会进行一些没必要的交易,当最终结果为坏的时候他们会经常自责或者责怪他人[5]。 Kent Baker和Nosinger 认为常见的投资错误是由投资者的认知、情绪缺陷和心理偏向引起的,并把这些偏向分为了两类:投资者是如何思考的(how investors think)和投资者是如何感知的(how investors feel),并阐述了心理偏向和投资者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bias)、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行为金融学中效用函数的发展应用研究

行为金融学中效用函数的发展应用研究 内容摘要: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卡纳曼就效用函数做出更新,最早推翻了预期效用理论中效用仅与事件的最后状态有关的结论。行为金融学中影响最大的是资产定价理论部分,效用函数在此集中受到修正研究,为了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学者们不断在效用函数中加入财富、习惯等变量,使效用函数更加贴近现实。本文对行为金融学中效用函数的发展做了梳理。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期望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是经济学中对行为人进行描述的最为简洁而有效的工具。要研究人的行为,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行为人的效用函数。效用函数是金融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研究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史会发现,效用函数与行为金融学是紧密相连的。要想深入学习效用函数在金融学中的应用就必须掌握行为金融学,而要想深度学习行为金融学,就必须探究效用函数的发展。 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及主要理论分支 自20世纪50年代马柯维茨创立资产组合理论以来,以有效市场假说、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和期权定价模型为核心构成现代金融市场理论,也称为标准的传统金融理论。但标准的传统金融理论越来越不能解释金融市场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尝试解释这些异常现象,创建了行为金融理论,且影响越来越大。传统金融市场理论与行为金融学在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区别是:前者坚持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竞争假设;后者坚持有限理性假设和非有效市场假设。 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分支包括期望理论、行为组合理论和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噪声交易理论、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等理论。其中,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而影响最大的应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因此,本文将对这两大理论分支中涉及的效用函数进行研究。 期望理论中效用函数的发展 (一)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丹尼尔·卡纳曼。卡纳曼和特沃斯基(1979)在大量社会学、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展示人类决策行为复杂性的期望理论。其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确定性效应。特定情况下,人的效用函数低估一些只有可能性的结果,而高估确定性的结果,卡纳曼称之为确定性效应。二是反射效应。即人们对盈利前景或亏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最新范文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与创新 内容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经典金融学的理性分析框架相比,更注重人的实际心理和经济行为,从而为金融决策提供了更为现实的指导。行为金融学在对经典金融理论缺陷的修正中,在行为认知偏差、前景理论、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行为组合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金融学理论研究向更现实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Arrow-Debreu的一般均衡理论和Markowitz 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开始,20世纪60年代Sharpe和Lintner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到了20世纪70年代,Fama对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正式表述,Black、Scholes和Merton 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至此,经典金融学理论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它不仅形成了以契约为基础的金融经济学,而且在公司和各种金融中介的金融活动、金融市场的价格运动、市场微观结构、金融系统的演变及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都有专门的理论,从而构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 随着金融产品的日益多样化和金融的不断复杂化,学者们逐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金融理论仅考虑了定价、套利、均衡、合同等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是完美套利,但现实世界中套利是有限的,这就预示着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完全资本市场假定缺乏预见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代理理论模型等虽然比较精致,但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以现值为基础的证券估价模型缺乏理论

意义,扩展到不确定条件和多个时期也是如此;当事人的风险偏好假定不现实,越来越多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股权溢价之谜、市场效率异常得不到合理解释等。 正是因为经典金融理论的诸多局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越来越多与经典金融学理论不一致的实证现象被揭示出来,成为金融市场的未解之谜。实证现象促进了学者们对经典金融理论的进一步思考,由于现实中人们的决策行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有一定的差异,金融学家们基于Kahneman等人发展的非线性效用理论,开始引入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观点,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有限套利、噪音交易、从众心理、资产泡沫等,这就产生了金融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对经典金融学的修正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以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经典金融学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异常现象无法解释的困境,表明了经典金融学的局限性。 Keynes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他基于心理预期提出股市“选美竞赛”理论和“空中楼阁”理论(1936),强调心理预期在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决定投资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Burrell是现代意义上行为金融理论的最早研究者,1951年他发表了“以实验方法进行投资研究的可能性”的,提出构造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思路,由此开拓了一个将量化的投资模型与人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投资者行为及策略分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关键词:行为金融;投资行为异化;投资策略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6-0153-02 1 引言传统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在同质预期的假设下市场是有效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基于现在可获得的信息获得超过均衡的预期收益之上的超额收益(fama,1970)。然而,在金融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将使其实际决策过程偏离经典理论所描述的最优决策过程。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证券市场存在异象,表现出与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相悖的情形,如: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等。行为金融学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人们在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情况下如何理解和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对现在证券市场上的一些异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 2 证券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分析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但人们在判断和决策中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情绪、意志、欲望、信仰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行为偏差。一方面,人类是“认知吝啬鬼”,在有限的信息加工能力下,并不总是遵循贝叶斯规则,从而产生一种启发式的认知捷径,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等。这一过程会导致启发式偏差。另一方面,人们所面对的问题的背景、问题的表述方式、信息的呈现顺序不同也会对人们的判断带来影响,如对比效应、晕轮效应等,从而产生框定依赖。这一过程会导致框定偏差。

行为金融学研究论文

行为金融学研究论文 一、先容 在传统金融学的范式中,“理性”意味着两个方面:首先,署理人的信仰是准确的:他们用于预测未知变量未来实现的主观散布即是那些被抽取实现的散布。其次,给定他们的信仰,在与Savage的主观盼望屈从(SEU)看法相同等的意义上,署理人做出正常可继承的选择。 BF是一种研究金融市场崭新要领,至少部分地以对传统典范面临的困难做出应声的面目出现的。广义上,BF以为议决使用某些署理人不是完全理性的模子,可以更好的明确某些金融征象。在某些行为金融学模子中,署理人的信仰不完全准确,大都是由于不适当的应用贝叶斯规则。在另一些模子中,署理人的信仰是准确的但做出的选择通常是有疑问的,与SEU不相容。 BF最大的乐成之一是一系列理论文章评释在理性交易者和非理性交易者相互影响的经济体中,非理性对价钱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和恒久的。文献称之为“套利限定(limitsofarbitrage)”,这组成了BF的两大块之一。(见第二部分)为了做出清楚的预测,行为模子常需要指定署理人的非理性情势。人们真相怎样误用贝叶斯规则或偏离SEU呢?在此引导下,行为经济学家们典型地紧急于认知生理学家汇编的大量实验证据,这些都是关于人们形成信仰时潜伏的偏误,和人们的偏好或给定信仰后怎样做出决策的。因此生理学组成了BF的第二大块。(见第三部分) 我们思量BF的特别应用:明确整个股市,均匀回报的横截面情况,关闭式基金定价;明确投资者特别群体怎样选择其资产组合和跨时交易;明确证券刊行,资本结谈判公司的股利政策。着末总结和指出未来的研究偏向。 二、套利限定 2.1市场有用性 EMH以为现实价钱即是基本价钱。在有用市场中,没有免费午餐:没有投资战略可以赚得危害调解的逾额回报。BF以为资产价钱的某些特性最有可能用对基本价钱的偏离来评释,而且这些偏离是由非理性交易者的存在引起的。对此种看法持恒久阻挡意见可追溯到Friedman(1953)。他以为,理性交易者(也称为套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研究概述

行为金融学理论发展研究概述 喻淑春, 王利伟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47)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为金融学逐渐兴起,传统金融理论受到严峻的挑战。阐述行为金融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观点,重点分析行为金融学的核心理论 前景理论和有限套利理论,概括出行为金融学的六大主要理论模型。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前景理论; 有效套利; 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0)04-0041-03 行为金融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萌芽于19世纪5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是将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它分析人的行为、心理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早在1951年,美国商务学教授O.K.Burren发表了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成为最早提出将心理学和金融学结合研究的学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一批心理学发展成果成功引进金融学领域,行为金融学才渐渐受到经济学家的瞩目。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行为经济学家D an i e l K ahne m an和实验经济学家V ernon L. S m ith,从此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行为金融理论的极大关注,并在近年来得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一)行为金融理论的产生 传统金融学以投资者理性和市场无摩擦假设为前提,构建了有效市场假说,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等一系列理论成果,从而构建起传统金融理论的宏伟大厦。 然而,近20多年来,金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现象不能被传统金融理论所解释,如股权溢价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小公司效应、日历效应、羊群行为等等。这些由传统金融理论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并且违背了有效市场假说的现象,学者们称之为异常现象。大量异象的出现使传统金融学遭受到巨大的冲击,研究者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看似完美的传统金融理论。传统金融学是以投资者理性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投资活动时,总是理性地做出使自己效益最大化的抉择,然而,现实中的投资者行为却与完全理性假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理性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提出质疑,转而开始关注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对投资决策产生的作用,并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来探讨金融问题,行为金融学应运而生。 (二)行为金融学的基本观点 作为一种金融理论,只有考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人的有限理性,才能对现实资本市场做出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解释。行为金融学修正了理性人假设的论点,指出由于认知过程的偏差和情绪、情感及偏好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投资者无法以完全理性人的方式做出无偏差估计。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现实中的人并非像传统金融理论所假设的一成不变、感情中立或属于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个人认知的局限决定了人类存在着许多理性之外的情绪和决策,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利他主义、公益道德、行为定势、偏见歧视以及其他观念都会引导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产生影响。例如股市中时常发现市场的变化不是因为公司的运营情况,往往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信心等心理因素的变化。行为金融学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了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的作用,并注重投资者决策心理的多样性,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弥补了传统金融理论只注重最优决策模型,简单地认为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就是决定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不足。从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过渡到有限理性的社会人,行为金融理论指出,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往往是追求自己最满意的方案而并非最优方案。当然,尽管行为金融学是以有限理性的人类行为为根本前提,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前提不同,但其并 第10卷第4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8月Vo.l10N o.4J OURNAL OF C HONGQ I N G JI A OTONG UN I V ERS I T Y(Soc ial Sciences Editi o n)Aug.2010 *收稿日期:2010-04-13 作者简介:喻淑春(1986-),女,湖南宁乡县人,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研究生,主要从事金融工程研究。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在投资活动中,个人投资者常常表现出一些非理性行为。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之一是他们没有按照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分散风险。首先,他们的资产组合中资产的数量远远低于分散风险所要求的数量,因此不足以分散风险。造成这种分散风险不足的原因是投资者的过度乐观、过度自信。投资者在组合自己的股市投资时相信自己具有准确选择股票的能力;相信了解少数几个公司并投资于这些公司比分散投资更能降低自己投资的风险因此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选择少数几只股票并只投资于这些股票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并同时获得高于市场的回报。这导致他们将投资集中在少数资产上。 其次,投资者在组合自己的投资资产时即使考虑了分散风险,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幼稚型分散风险”的倾向,即将投资在各种资产中频军分配。这种倾向是两个方面的心理原因导致的:第一,幼稚型平均分配资金可以帮助投资者将少未来的遗憾。再分配投资资产时,投资者有两种方法分配资产。方法之一就是依照1/N简单经验法则,在各种资产之间平均分配自己的投资资金;方法之二就是依据资产组合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而组成一个效率组合。按方法二分配资金可能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遗憾。这是因为如果投资这一局资产组合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而将70%的资产投资于股市,而股市随后大幅度下跌,时候宗明会导致投资者相信自己本来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故事会下跌,本来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不应该那么多的资金投资于股市。更让投资者感到遗憾的是,本来就有一个简单、无需大量计算的分配资产的方法(即1/N经验法则),自己却放弃了这个简单的方法,并遭受了重大损失。第二,幼稚型分散风险符合人们的维持现状偏好。由于有界理性,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是常常尽量将问题简化。再组成资产组合是,1/N经验法则简单而直观,而资产组合理论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因此投资者可能将1/N经验法则作为分配资金的当然方法或者自己的习惯行为。 再次,投资者以跨期投资法分散风险。他们认为,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股市的风险也就相应降低。投资者相信跨期投资能够分散风险首先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将小概率事件当做零概率事件,即相信股市长远投资者获得负回报的概率为零。其次,跨期分散风险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它可以帮助驼子这推迟将账面上的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 另外,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还表现出明显的本地偏好。投资者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在自己所居住的国家的金融市场中,而且将大部分资金投资在自己任职的公司及公司总部距离自己居住地近的公司中。造成这种本地偏好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投资者受到信息幻觉得影响,即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具有对国内公司、本地公司、自己任职的公司信息上的优势;第二,投资者认为他们更熟悉国内公司、本地公司、自己任职的公司,因此这种熟悉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投资;第三,投资者对自己过度乐观,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国家的股市、自己公司的股票比其他国家股市、别的公司股票的风险更低且回报更高。 投资者常常过于频繁的买入、卖出股票,而交易过量导致投资者的回报率下降。投资者过于频繁的交易是他们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认为自己对信息的处理比别人争取,认为自己能够比别人从公开的信息中发现更多、更有用的潜在信息。因此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自己能够比别人更准确的预测市场的走向或者更准确的评估资产的价值,从而进行投机性交易。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归功的心理偏向以及信息幻觉、控制幻觉等等又强化人们的过度自信倾向。 投资者在卖出股票的时候,常常是将已经获益的股票卖掉,而不是将亏损股票卖出。之首先是因为投资者错误地相信,即使在很短的时间中,股市也会表现出回归平均值的特征,即股票价格在下跌之后会很快上涨。投资者对损失的厌恶也导致他们不愿将已经亏损的股票卖掉,从而避免将账面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在买入股票的时候,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常常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