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变迁、评价与走向

——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1、本文研究方法:质化研究

理由:本文根据“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变迁这个现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码和可靠性检验,再次基础上作出评价和对未来进行预测,符合质化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2、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

定义与特点:

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是Habermas于1968年提出的两种研究范式。量化研究是针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一系列假设,并根据数据的客观分析,证明假设的接受与否,而证实理论是否正确,重在经验证实;量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对象已经被抽象提取出来、且该领域研究者对此已达成共识,先提出研究假设,再用实验、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质化研究是指对发生的某一现象,研究者提出问题,采用各种数据、工具去推断结论的方法,重在解释架构。质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主观价值判断来选择研究问题,无需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共识,研究的意义存在于关系之中,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

量化研究的优点在于它能测量许多人对一些有限问题的反应,并促进数据的比较与统计集合,使得研究发现得以简洁而经济的呈现。而质化研究的优点则是在于产生少数个案的丰富数据,促进我们对研究个案和情境的了解。

区别:

研究目标:

量化研究重视预测控制,目标是解释研究对象的普遍性特征,阐明社会现象之间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总结出不受时空限制的社会规律,并作出判断和预测,证实一种普遍存在性,寻求共识;而质化研究重视对意义的理解,描述和解释特定研究情境中人们的经验,理解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研究结果的表述方式是日常生活语言,并结合研究对象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事件、经验或现象,它反对普遍规律性和预测,重在解释;

研究对象:

量化研究强调事实的客观实在性,研究对象是一些事实、变量和固定不变的客观事物,研究者通过经验的、数量化的方法发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规律,在量化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是主客观二元关系;而质化研究强调对象的主观意向性,研究对象是具体而变化的故事、事件及其过程和意义等方面,人们不能独立地认识现实,现实也不能被完全地被了解,都要受到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带有个人价值观念;

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注重经验证实,预先假定一个独立的实在,然后探查我们如何成为实在的一部分,以及我们如何知道那个实在;量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对象已经被抽象提取出来、且该领域研究者对此已达成共识,先提出研究假设,再用实验、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质化研究注重解释建构,质化研究关注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构建外部的实在。相应地,质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热情、已有知识、主观价值判断来选择研究问题,无需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共识,研究的意义存在于关系之中。

研究路径:

量化研究是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顾,从大量的理论推演中得到假设,并通过搜集数据来验证假设;而质化研究则是从某种现象中萌生出概念和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一种诞生理论的研究方法;

数据采集:

量化研究最典型的数据搜集方法即是采用量表,量表所呈现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为的是要搜集结构性的数据;质化研究数据搜集主要采取半结构访谈的方式;

数据分析:

量化研究的常用数据分析方法是利用SPSS、LISREL等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做好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而在质化研究中,采用了自然式探究和持续比较的分析方法,具体体现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主题编码。开放式编码将数据进行初步概念化,并进行分类,主轴编码是通过搜集开放式编码后的类别之间的关系,便于将这些类别集合到更高级别的主题;最主题编码,通过集合相似的主题最后得到几个维度,这便构成理论框架的基础。

结果讨论:

量化研究中,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直现结果即是假设是否成立,就是之前所说的假设验证结果如何。在质化研究中,数据在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主题编码之后,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理论,通过不断的回归、修正,达到所谓的“理论饱和”。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联系与区别_精心整理教学教材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联系与区别_精心整理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2)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2、理论基础不同 (1)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2)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量的评价就是要找到、确定和验证这些数量关系。 3、特性不同

4、在研究设计上的不同 ①研究环境: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③研究计划:定性研究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根据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开始时就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问题,研究计划是结构性的。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 (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属于社会学方法。定性研究则是主要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根据个人的直觉、经验,凭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判断,提出初步意见,然后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定量研究是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统计数据,建立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2)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本前提,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里必须指出,虽然定性研究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低,但是两种研究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相比较而言,定量研究因为采用高深的数学知识,所以显得比较科学,而定性研究较为粗糙一点,但是这种方法应用面比较大,适合于一般投资者和经济工作者,因为它在数据资料不充分或者研究者数学知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比较 研究分析 定性研究分析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精编)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一、概念上的区别 1、量化研究:运用心理测量、心理实验、心理调查等方法获得数量化的研究资料,并运用数学、统计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2、质化研究: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研究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方法,主要是个人的经验,对资料进行分析,以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二、研究目标:控制预测取向与意义理解取向 1、量化研究:着眼于代表一般性的群体,探求心理与行为的普遍模式和一般规律,从而对行为进行控制和预测。 2、质化研究:着眼于研究特殊的个体,旨在揭示个体独特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描述和解释特定研究情境中人们的经验,理解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 三、研究对象:客观实在取向和主观唯心取向 1、量化研究:(1)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强调事物是客观存在于人类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2)客观现象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可以通过经验的方法感知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3)因此,量化研究的对象是一些事实、变量和固定不变的客观事物,研究者通过经验的、数量化的方法发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规律。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彼此独立分离。 2、质化研究:以现象学、释义学、建构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客观化、理性化,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及人类的主观意识,带有主观性,事件伴随事件、地点而变化,因此,人们不能独立地认识现实,现实也不能被完全了解,都要受到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是主题与主题的关系,彼此影响,密切联系。 四:研究方法:经验证实取向与解释建构取向 1、量化研究:(1)量化研究预先假定一个独立的实在,再用实验、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借助于可靠的数据,从外部观察者的立场来观察研究社会生活实践,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2)具体方法上,量化研究是按照统计学的原则随机取样,抽取出代表一般性的普通样本。在数据收集方面,一般用观察法、量表法、问卷法和实验法来搜集数据,这些方法在实施之前都已经设计好,不允许随意改动。实验过程中有严格的控制。数据分析通过专门的分析手段,如统计学方法、计算机软件等,研究者可以利用他们解释数据并预测因果或相关关系。 2、质化研究:(1)质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兴趣、主观价值判断来选择研究问题,研究者进入被研究者的立场,描述、分析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和行为,研究者认为自身就是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强调观察到的世界是由研究者构建出来的,承认自己在知识建构中的核心地位。(2)具体方法上,质化研究多采用目的性取样,抽取出典型的样本;数据搜集方面,质化研究者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判断决定如何对被试样本进行访谈和调查,并借助于文献、实物寻找出所要研究问题的相关材料。在数据解释方面,质化研究者依赖研究者个人的主观认知建构,包括直觉和推理,用日常语言进行描述,不受任何外在标准的束缚。 五、关系 1、二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解释、预测和控制。 2、研究过程中,质化研究也会采用一些数量化的手段,借助数据来进行判断、推理,形成结论。量化研究的假设部分和研究结论部分一般也是质化性质的,离不开质化的研究思维和方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差别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差别 摘要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两种主要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作为相对的一组概念,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很多差异。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差别 虽然社会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但其主要的方法不外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两种。本文试通过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来使这两种研究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单一研究方式的不足。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差别 1.1研究方法的差异 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都是以统计学、概率论为理论依据,佐以适当的统计模型来进行数据的采集以及分析。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来判断研究对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密切相关,需要建立假设,收集精确的数据来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其得出的结论较为准确、直观。 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访问法、观察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通过对多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整合处理来更正确的描述、解释问题以达到研究目的。定性研究偏向选择特定范围内的样本个体,凭借研究者的经验、感觉和洞察力来分析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动机,并预判他们可能带来的影响。 1.2研究目的的差异 定量研究着眼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对某些活动或研究对象的测量,从中发现规律,来确定问题相关的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并解释变化发生的原因。定性研究关注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希望通过对研究对象深入的研究,用人本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 1.3 研究主体的差异 在定量研究中,为了使研究更为客观、公正,需要选取随机的、理性的研究主体,以求避免偏见。但是定量研究的假设离不开研究者的主观价值趋向,研究主体的选取也不可能完全理性。 定性研究注重了解研究主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强调在自然环境下对特定的研究主体作探究,收集现场发生的事件的资料,找寻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定性研究的研究主体通过与研究者交谈来便于研究者收集信息。研究者本人,在自然的情况下通过和研究主体交谈,或做长期的接触来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质性研究: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的思路来分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来即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2定量研究: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据统计方法等。基本过程是:假设-抽样-资料收集-统计检验。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立的标志 2、发展时期(20s-50s) 20s和30s: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特点:1.内容庞杂,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2.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3、成熟时期(60s—70s) 60s: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 60s起,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内容趋于集中2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70s: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与保持的进程; 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晚年以来:逐渐转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的探讨,并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 4、完善时期(80s以后) 从纯理论向综合性的应用项目发展基础研究课题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合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 同化:是将新的客体或事件纳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去。“把外界元素整合于一个正在形成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即外物同化于认知结构。” 顺应: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皮亚杰称之为顺应。“认知结构受被同化刺激物的影响发生创造性的改变,即认知结构顺应于外物。”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力理论有什么不同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1、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知觉—空间智能4、身体—动觉智能5、音乐—节奏智能6、人际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的教育观: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因此,应该实行“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他认为,人的智力由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三种相对独立的能力构成。 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由智力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情景亚理论三部分构成 成分亚理论:涉及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是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或的成分) 经验亚理论:涉及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指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对立及其超越 来源:自然辨证法研究作者:叶浩生 质化研究(qualitativeresearch,也译定性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近年来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心理学领域同样为质化研究的新颖模式所吸引。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论述传统量化研究(quantitativere-search,也译定量研究)的弊端和质化研究的优势,其势头之猛,以至有许多学者称质化研究的兴起是心理学的,范式革命或地壳的巨变。在本文中,我们从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对立特征开始谈起,分析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哲学根基,并就超越和整合这两种对立的范式提出我们的见解。 1量化与质化研究的对立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一直以经验自然科学为楷模,强调客观、量化的研究方法。事实上,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就是利用了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和量化的方法,奠定了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使得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母体,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科学心理学建立之日起,就表现了对量化方法的偏爱。非量化的方法,如现象学的方法、释义学的方法因其主观色彩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排斥,“在大多数条件下,质化方法被看作是同量化方法竞争的、另类的范式……量化研究倾向于使用严格的、可靠的数据,视社会世界外在于观察者;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质化方法使用更为丰富的数据,把社会世界视为观察者的建构”。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在诸多方面展现出截然对立的品质: 在科学观方面,量化研究更贴近了经验自然科学,力图以使用量化方法的物理学、化学为理想的模型。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经主张心理学不能成为科学,究其根源在于心理现象不能量化,因此心理学永远无法成为物理学那样的精确科学。冯特从实验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数量化方法中获得启发,突破康德的预言,改造了传统的哲学心理学,使之成为实验心理学。在冯特的心目中,实验心理学就是一门自然科学,使用的方法是客观和数量化的方法,同其他自然科学别无二致。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之所以坚持量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要贴近自然科学,实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想。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学术交流会报告纲要 (2011-10-28 09:38:28)转载▼ 分类:学习有感 标签:中都 宋体 实证主义 研究 量化 一、思维的来处:研究的“范式” (一)“范式”的概念 范式(paradigm),是指某一科学社群所形成对某一议题的专业意见。在社会科学中,“范式”的更合时宜的说法,是指各种不同思维的“门派”——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假设”来分析一个现象。 (二)思维的来处:研究的“范式” 在社会科学中,大致可分为唯物论的理性思维与唯心论的感性思维两大类,在每个研究方法背后都存在着某种“主义”,各主义中都具有某些假设。那么,如何了解一个思维的门派呢?从它对研究的三项假设入手: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指最根本的研究精神,即对“什么是真的?”的观点。关于认识论,即如何认定知识,更进一步解释为研究者由哪里取得知识、形成知识。确定了本体论和认识论,接着会影响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 (三)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起源于14世纪,提倡实证主义旨在排除迷信与盲目,鼓励人们以实际的观察与经验从事科学研究,建立系统的知识。实证主义的两大规则:1、研究者必须对可以被测量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2、任何无法被直接观察与测量的事物就不能称为“科学”。实证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发展出了逻辑实证学派,不变的是观察与测量的精神,改变的是开始强调如何将“定律”通过逻辑的方式呈现。 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起源于基督教对圣经的训诂之学,后来逐渐引入社会科学,例如民族图志学。区别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中对“经验”的不同理解。实证主义中的经验是研究者客观获取的,类似电影的观众,而诠释主义的经验是研究者主观获取的,透过参与(而不只是观众),真相才能大白。所以,质性研究大多出自诠释主义,最常用的方法论就是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上,主要可划分成「量化」与「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两种方法代表着不同的研究途径与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 二、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采实证主义的观点,以统计分析探究社会的现象,企图建立放诸四海皆准的原理原则,更进一步解释、预测和控制社会的现象。量化的研究者皆认为

论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在教育学中的应运

论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在教育学中运用 摘要:我们知道质性研究多用于社会学科中,量化研究多用于自然学科中,但随着科学的发展,量化研究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人文学科,例如在心里学领域量化研究被广泛的运用,用智力量表来测量人得智力,调查问卷来调查人得行为等等。在社会学科中如何看待如何看待量化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量化研究质性研究 一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概念界定 质性研究是不同于统计强调量化的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常用于社会科学及教育学等领域. 质性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许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由于都不属于量化研究,被归成同一类探讨.其中包含田野调查,民族志,人类学研究,论述分析,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焦点团体,行动研究等等。目前质性研究已跨出原来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上。 对于量化研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教育量化研究,就是不管采取什么方法,都将问题和现象用数量表示出来,进而分析、考察、解释。其实质就是用数学方法、数学符号、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解释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有人认为教育量化研究是把数学方法与定性方法结合起来,其中每一个数学符号、表达式和推理都具有教育的意义。还有人认为量化研究(又称“定量研究”、“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学统计方法(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等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2)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2、理论基础不同 (1)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2)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量的评价就是要找到、确定和验证这些数量关系。 3、特性不同 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研究条件自然情境实验室条件 研究性质描述性研究量化研究 注重方面过程事前与事后的测量 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演绎法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关系密切接触、互相影响,研究 者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交往 互动,通过移情作用来获取 资料信息。 定量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 对象相互独立,彼此分离 4、在研究设计上的不同 ①研究环境: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③研究计划:定性研究事前没有明确的研究方案和研究假设,研究计划是根据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形成的;定量研究在研究开始时就又明确的研究假设和问题,研究计划是结构性的。 二、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 (1)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属于社会学方法。定性研究则是主要由熟悉情况和业务的专家根据个人的直觉、经验,凭研究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判断,提出初步意见,然后进行综合,作为预测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定量研究是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对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统计数据,建立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2)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本前提,定量研究是定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里必须指出,虽然定性研究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低,但是两种研究方法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相比较而言,定量研究因为采用高深的数学知识,所以显得比较科学,而定性研究较为粗糙一点,但是这种方法应用面比较大,适合于一般投资者和经济工作者,因为它在数据资料不充分或者研究者数学知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 联系与区别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 1、概念不同 (1)定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历史回顾、文献分析、访问、观察、参与经验等方法获得教育研究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获得研究结论的方法。 (2)定量研究的结果通常是由大量的数据来表示的,研究设计是为了是使研究者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作出有效的解释。 2、理论基础不同 (1)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价值判断,它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不像自然现象那样受因果关系的支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 (2)定量研究是一种事实判断,它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源于经验主义哲学,其主要观点是:社会现象是独立存在的客观现实,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与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必定存在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量的评价就是要找到、确定和验证这些数量关系。 3、特性不同

4、在研究设计上的不同 ①研究环境:定性研究主要是在自然地环境下进行;定量研究多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②研究工具和方法:定性研究主要是将研究者本身作为研究工具,运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或运用录音、录像设备)获得描述性的资料;而定量研究则是用量表、调查表等工具进行测量,得到的资料可测量和统计。 5,研究分析

6,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求得到客观事实。定量研究通常采用数据的形式,对社会现象进行说明,通过演绎的方法来预见理论,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和证据来评估或验证在研究之前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定量研究是基于一种称为“先在理论”的基础研究,这种理论以研究者的先验想法为开端,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定性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种志方法。其中参与观察,是定性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参与观察的优势在于,不仅能观察到被观察者采取行动的原因、态度、努力程序、行动决策依据。通过参与,研究者能获得一个特定社会情景中一员的感受,因而能更全面地理解行动。然后通过对观察和访谈法等所获得的资料,采用归纳法,使其逐步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以至形成理论。与定量研究相反,定性研究是基于“有根据的理论”为基

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结合-最新教育资料

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领域的结合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一)量化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量化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研究者预定的假设。在运用量化研究时,人们通常认为研究过程中不掺杂价值观念问题,要保持价值中立,它依靠的是统计、测量和对变量因果关系的分析,是客观、正式、系统的研究过程。量化研究包括教育实验、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及相应的研究策略。 量化研究强调研究情境是预先严格控制的实验情境,要排除先入为主的判断或价值取向;多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如抽样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精确的统计分析,用数字来阐释和证明假设;强调价值中立,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其目的在于探讨社会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多用演绎的方法,先提出假设并指出可能出现的结果,再用演绎法对假设理论进行检测。 (二)质化研究的涵义及特点 质化研究是相对于量化研究的一种研究范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简单地说,它是一种在自然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

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质化研究要求研究者要深入教育情景中,揭示问题的本质。 质化研究注重深入研究的自然情景中,去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质化研究用描述的方法,用文字或者图片来呈现自己的观点。质化研究强调事实与价值的不可分,重过程而不重视结果,关注对研究对象的资料、阶段、要素等方面的考察,而结果往往是可以随着研究的展开逐渐形成或改变,质化研究运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在收集尽可能多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质化研究的结论,被称为"扎根理论",是深深根植于研究资料之中的。 二、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比较 (一)哲学根基不同 量化研究体现的是实证主义精神,而质化研究体现的是现象学、释义学和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意识。量化研究推崇逻辑实证主义,强调要以先前理论所推演的假设为基础,而后利用可靠的量化方法验证,获得可观察到的结果。 质化研究则是建立在现象解释主义基础之上。质化研究就是为了了解对象的行为及其原因和意义,它倾向于在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某种现象以便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使用的意义系统中去理解某种特定的行为。研究者要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看世界,分析研究对象怎样建构了他或她的世界,通过彼此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对社会生活的共识。

最新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之初步比较

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之初步比较 马爱平 (汉语言文学院,2008级,学号2008110027,sh560915-1@https://www.sodocs.net/doc/b016424941.html,) 摘要: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基本研究模式。长期以来,量化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应用也非常广泛,但是由于量化研究本身存在着不足并且在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反思这一牢固的研究传统。20世纪50年代以来,质性研究开始崛起,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其应用层面也日益广泛起来。我们应该全面认识到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各自优缺点,以便在实践中更好的利用它。 关键词:质性研究量化研究特点后现代主义 自九月十八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质的)开课以来,4个月的学习让我对质性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工科出身的我(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刘老师讲课有些东西让自己内心某些模糊的想法变得清晰起来,有些给了我发人深思的启示,还有些知识远远超出我理解的范围但却能指引我树立目标并向着它前进。本文的出发点是顺着刘老师的讲课和沙龙所讲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并查阅一些期刊文章将自己一些及其浅薄的认识笼统地梳理一下,总结一下对本门课程内容的简单理解。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英文写法是qualitative research。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有人将其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质研究”等。[1]对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有学者作出以下的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2] 质性研究不是一种研究方法,而是许多种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他们都不同于量化研究,因而可以大致归为一类。在社会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常常使用此种方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分析——社会科学方法论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分析 路灯 摘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社会研究中的两种主要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不同。本文主要分析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异同,以此来说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相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方法论 读了蒋逸民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书,由衷钦佩作者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如此明晰、透彻。本人对书中第11部分理论检验的研究:定量方法论、第12部分理论建构的 研究:定性方法论及定量和定性相关结合的混合方法论比较感兴趣,通过阅读本书、报刊及网络相关材料,发现近年来,有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争论越来越多,要求结合使用两种方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自己突发奇想,想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进行粗略分析,意在增加个人对两大研究方法的知识的掌握,帮助自己梳理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希望从中能分析出二者结合的意义。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区别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仅仅是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不同,它们在思想渊源和基本原则上也存在着区别。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因此在整个过程中要求都要表现出客观性。实证主义下的定量研究要求从资料来源到研究程序的设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检验的方法等都要显现出明显的客观性。而定性研究则相反,支撑它的是主观主义。被研究的对象不是东西本身,而是人们赋予东西以意义,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下面是具体的区别: (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哲学基础。定量研究秉承实证主义的观点,认为客观世界可以独立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研究者研究客观对象要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定性研究认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取决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有不同的研究目的。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比较注重参与者的观点,着眼于从整体上理解、诠释和深度挖掘被研究对象,而定量研究旨在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关系、影响和因果,更多地注意个别变量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不关心整体的作用。 (3)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不同的研究路径。定量研究通常从既有的理论出发,提出理论假设,然后通过问卷等工具收集经验证据来验证预想的模型、假设或理论,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差别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主要差别 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本文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进行分析比较,简要阐述这两种方法在研究中的异同。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异同 在社会科学领域,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辅相成,共同为各种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作为两种对立的研究范式,两者在研究方法、目标上都有明显差别。 1.定量研究 1.1定量研究的方法 定量研究也称量化研究,就是对问题或现象进行条理性的分析以及研究。研究大多是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其中的问题来进行。 定量研究着重于通过特定研究方法(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最终指向研究目标,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在定量研究中,数学技能的运用占很大的比重,将使用各种统计模型来测试研究假设的正确与否。 在进行定量研究时,需先对研究目标或行为进行假设,来确定会导致研究目标变化的变量,再找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寻找、使用较为合理的模型进行变量间的分析。判断分析结果是否与假设相符,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1.2定量研究的目标 定量研究作为科学性条理性较强的研究方法,其目的在于研究问题并找出与之适应的解决方法。定量研究主要依靠数据及统计发现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从其量的变化上来得出结论,剖析问题。 2.定性研究 2.1定性研究的方法 与定量研究不同,定性研究发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观察与分析在定性研究中较为普遍。又因为定性研究并不是一个量化的研究方式,所以定性研究更加强调研究者的经验以及其思维力度。 定性研究所运用的方法有历史回顾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半结构式访谈法、观察法等。定性研究通过分析无序、多样的信息进行研究,如历史记录、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注释、反馈表、照片以及视频等。定性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分析较为细致。多数定性研究不要求样本个体的数量,而关注于样本个体的细节。运用此些方法,通过定性研究可以获得较为自然的资料,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_对立及其超越

第24卷 第9期2008年 9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 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 ure Vol.24,No.9 Sep.,2008文章编号:1000-8934(2008)09-0007-05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对立及其超越 叶 浩 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南京 210097) 摘要: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在科学观、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着截然对立的品质。量化研究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而质化研究以现象学、释义学和社会建构论为理论基础。但是两者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都曾经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贡献。因此,可以把它们的哲学理念同实践上的应用分开,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二者的互补互惠。 关键词: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心理学;方法论中图分类号:N0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8-01-20 作者简介:叶浩生(1955-),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哲学。 质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也译定性研 究)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近年来引起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重视〔1〕。心理学领域同样为质化研究的新颖模式所吸引。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出版了大量的论文和著作,论述传统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 2search ,也译定量研究)的弊端和质化研究的优势〔2〕,其势头之猛,以至有许多学者称质化研究的 兴起是心理学的“范式革命”〔3〕或“地壳的巨变”〔4〕 。在本文中,我们从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对立特征开始谈起,分析这两种研究范式的哲学根基,并就超越和整合这两种对立的范式提出我们的见解。 1 量化与质化研究的对立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来,一直以经验自然科学为 楷模,强调客观、量化的研究方法。事实上,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就是利用了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和量化的方法,奠定了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使得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科学心理学建立之日起,就表现了对量化方法的偏爱。非量化的方法,如现象学的方法、释义学的方法因其主观色彩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排斥,“在大多数条件下,质化方法被看作是同量化方法竞争的、另类的范式……量化研究倾向于使用严格的、可靠的数据,视社会世界外在于观察 者;而与此相对照的是,质化方法使用更为丰富的 数据,把社会世界视为观察者的建构”〔5〕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在诸多方面展现出截然对立的品质: 在科学观方面,量化研究更贴近了经验自然科学,力图以使用量化方法的物理学、化学为理想的模型。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曾经主张心理学不能成为科学,究其根源在于心理现象不能量化,因此心理学永远无法成为物理学那样的精确科学。冯特从实验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数量化方法中获得启发,突破康德的预言,改造了传统的哲学心理学,使之成为实验心理学。在冯特的心目中,实验心理学就是一门自然科学,使用的方法是客观和数量化的方法,同其他自然科学别无二致。在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之所以坚持量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要贴近自然科学,实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想。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自然科学倾向相反,它体现的是人文科学的精神, “旨在为以人为本的科学研究提供内在的思想依据……”〔6〕 质化研究所体现的科学观是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狄尔泰曾经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内在体验的“物质”,人文科学研究的是具有内在体验、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自然科学研究采取的是客观、量化的方法,排除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和体验,而人文科学由于研究的是经验中的主体,无法 7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一、思维的来处:研究的“范式” (一)“范式”的概念 范式(paradigm ),是指某一科学社群所形成对某一议题的专业意见。在社会科学中,“范式”的更合时宜的说法,是指各种不同思维的“门派”——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假设”来分析一个现象。 (二)思维的来处:研究的“范式” 在社会科学中,大致可分为唯物论的理性思维与唯心论的感性思维两大类,在每个研究方法背后都存在着某种“主义”,各主义中都具有某些假设。那么,如何了解一个思维的门派呢?从它对研究的三项假设入手: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指最根本的研究精神,即对“什么是真的?”的观点。关于认识论,即如何认定知识,更进一步解释为研究者由哪里取得知识、形成知识。确定了本体论和认识论,接着会影响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 (三)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 )起源于14世纪,提倡实证主义旨在排除迷信与盲目,鼓励人们以实际的观察与经验从事科学研究,建立系统的知识。实证主义的两大规则:1、研究者必须对可以被测量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2、任何无法被直接观察与测量的事物就不能称为“科学”。实证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发展出了逻辑实证学派,不变的是观察与测量的精神,改变的是开始强调如何将“定律”通过逻辑的方式呈现。 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 )起源于基督教对圣经的训诂之学,后来逐渐引入社会科学,例如民族图志学。区别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中对“经验”的不同理解。实证主义中的经验是研究者客观获取的,类似电影的观众,而诠释主义的经验是研究者主观获取的,透过参与(而不只是观众),真相才能大白。所以,质性研究大多出自诠释主义,最常用的方法论就是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在学术研究的方法上,主要可划分成「量化」与「质性」研究两种研究方法,两种方法代表着不同的研究途径与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 二、量化研究 量化研究采实证主义的观点,以统计分析探究社会的现象,企图建立放诸四海皆准的原理原则,更进一步解释、预测和控制社会的现象。量化的研究者皆认为社会的现象可透过观察而得,强调价值中立的态度,以达成客观。 (一)量化研究的问题: 1. 现况不明的问题称为「描述性问题」; 2. 关联不清的称为「关联性问题」; 3. 因果不解的问题称为「因果性问题」。 (二)量化研究的基本信念: 1. 量化研究可以发现事实,透过计量分析的方法观察社会现象,其可信度更高; 2. 量化研究可以验证假设: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目的之ㄧ是考验假设,故须将资料予以数量化,再以统计的假设检定方法加以检验; 3. 量化研究可以建立定律:假设经过多次验证程序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则定律就可以成立; 4. 量化研究可以建构理论:如果某一定律有其他许多相关的定律或概念支持,进而建构完整的概念系统,就可以形成经验性的理论。 (三)量化研究的实施步骤: 1. 清楚的定义研究问题。2、根据现有文献建立建设理论。3、建构因果架构图。 4、界定研究对象然后发出大量问卷。 5、检验因果定律。

央视传播价值的量化与质化评估

央视传播价值的量化与质化评估

央视传播价值的量化与质化评估 传立媒体电视观众及媒介消费者调查小组 对于中央电视台——这个中国最大的电视媒体,我们很多客户的心态是又爱又怕。究竟使用央视是否经济合理?中国的电视观众对央视广告段位是否真 的特别青睐?带着诸多疑问,传立媒介从量化和质化两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里提供部分研究结果,供企业和广告公司的朋友参考。 量化分析:CCTV的媒介价值 传立客户群在中国的投放市场多达750个以上,但是在中国所能得到的第三方电视收视数据不到100个。为保证客户在电视的媒介花费能有最大的收益,对那些没有数据支持的市场进行电视收视的评估是 一个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对央视及省级卫视这些覆盖面大的频道,评估他们在这些市场的表现更加重要。 AD NETWORK是传立媒介独有的电视优化工具,这是一个针对全国性电视频道收视评估的战略策划工具。在我们设定了投放市场的数量及各市场总收视点要求以后,AD NETWORK就会通过各频道(包括央视、

查,受访者为20-45岁之间的成年人,采取评分的方式,以定量的方式对媒体的品质问题做一评估。 调查发现一:37%的受访者回答CCTV-1是他们平时收看得最多的电视频道,同时高达92%的被访者在平时收看电视时,习惯的频道选择为CCTV-1(权威频道)。 调查发现二:根据栏目的忠诚度、收视强度、关注度等各项指标综合显示,《新闻联播》质化效果最好,质化效果指数达到53%。(栏目质化效果指数= 有效收视指数*不同栏目形象指数*100)《新闻联播》

收看连续性最佳,平均每周收看4.6次,收视强度指数达到73%,有46%的被访者会完整收看节目内容。《新闻联播》关注度也最高,关注度指数达到72%。 调查发现三:从下面的相关性分析图可以看出:《新闻联播》栏目和真实可信指标和权威指标的距离十分接近,显示《新闻传播》栏目是被认为权威和真实可信的。调查还显示,《天气预报》给人以专业的、权威的感觉;“八点档电视剧”给人有让人心情愉快的感觉;《焦点访谈》则给人以公正、引人深思和触动的感觉。 调查发现四:《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的广告质化效果最好,信任度最高。 调查发现五:中央台及其中间的栏目播放的广告总体上被认为是实力雄厚、值得信赖。 调查发现六:在调查受访者中,广告品牌回忆提及率最高的某国内知名品牌广告提及率达到10.7%,其中68.4%的记忆者主要通过CCTV-1频道收看。从地区来看:中部和北部地区对央视一套广告的信任度相对较高,同时有67%的被访者最认可CCTV-1和中央台播出的广告。

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定义 质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 也译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质化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如果说量化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质化研究解决的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量化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量化,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量化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量化研究。 质化研究通过分析无序信息探寻某个主题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这些信息包括会谈记录脚本和录音、电子邮件、注释、反馈表、照片以及视频等。与量化研究不同,它并不仅仅依靠统计数据或数字来得出结论。它也有像“扎根理论”、“人种学”等正式的研究方法。 二、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1、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质化研究是在一群小规模、精心挑选的样本个体上的市场研究,该研究不要求具有统计意义,但是凭借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分析。主要方法有:小组座谈会(Focus Group)、一对一深度访谈、观察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 2、两者的特点 质性研究特点主要是: 1)在自然情境(田野)中搜集资料 2)以文字、图画、视听器材、访问逐字稿﹑照相﹑录音﹑笔记记录资料 3)重视过程与结果 4)将搜集到的资料归纳分析 5)注重现场参与者的观点 6)以统整的观点进行研究 7)研究者保持客观立场 8)视研究对象为独特的个案 量化研究: 1)可在短时间内收集资料,有利于现存问题的分析 2)严格控制研究情境 3)以旁观者的角色了解研究对象 三、两者的区别 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一直都强调质化与量化研究相互结合,因为两者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相互促进。比如,在物理学中,物理学家就十分重视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继而通过高度精确、量化的公式计算出各种物理现象变化规律,假若观察到的现象与规律不一致,则要做更进一步地研究进行验证。在生物学中,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例,他在非量化的自然条件下观察物种间的差别,搜集到了丰富的生物材料,继而在实验室进行高度数量化的物种基因学研究, 著成巨作《物种起源》。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就目前情况而言,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并不像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和谐相处,而是争论不休、相互攻击,掀起了轩然大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