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西班牙流感)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中国贵州,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

1968-1969年: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从香港开始)

目前流行性感冒仍呈周期性全球流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数次大小流行,多数都起源于我国,而且被怀疑与禽类病毒的变异、动物与人病毒的整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株有关。

几次全球性爆发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病毒的变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与SARS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至今缺乏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甲型H1N1流感及禽流感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流行性感冒

一、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呈球形,外有包膜,直径80-120nm。包膜上由血凝素(H)与神经氨酸酶(N)二种蛋白构成,H/N常常变异,根据H/N的亚型(H1-15,N1-9)进行分类,如H5N1,H1N1等。

(一)病毒包括:

1.人流感病毒:甲、乙、丙型。A型(甲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B型(乙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C型(丙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

2.动物流感病毒:甲、丙型。

(二)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甲型流感可有动物传染源。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流行期短。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流行沿交通线散播,现代交通使流行地区呈跳跃式。冬春季多发。

甲型流感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并引起世界流行或大流行;乙型流感常造成局部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多侵犯婴幼儿。

三、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侵入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变形、坏死、脱落,产生过量干扰素,引起单纯型流感;如进一步引起全呼吸道粘膜病变及毛细血管损害,则导致肺炎型流感。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潜伏期1~3天,最短仅数小时。

2.单纯型流感:分普通型和轻型。轻型:类似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型:全身症状重:头痛、肌痛、乏力;呼吸道症状轻:部分病人有鼻塞、流涕和干咳等。急起高热,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

3.肺炎型流感:起病相似,但于发病1~2天内迅速加重,分轻型和重型。轻型:症状较轻,无明显体征,X线呈肺炎,1~2周后恢复。重型流感: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咯血性痰、呼吸急促,抗菌治疗无效。双肺呼吸音低,满布湿罗音、哮鸣音。

4.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5.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6.并发症:继发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肺外并发症。

五、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加,

2.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① IFA法检测鼻黏膜印片抗原;② RT-PCR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RNA;③病毒分离:起病3天内标本接种于鸡胚。

3.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流行期根据典型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较易,散发病例不易与其它病毒感染。

1.诊断分类:(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2)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病原学检查。

2.鉴别诊断:普通感冒。

七、治疗

(一)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2.注意休息,高热时应卧床休息。3.鼓励患者多饮水。

(二)对症处理: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解热镇痛、止咳、补液等。

(三)抗病毒治疗:病毒唑等。

(四)抗菌药物:根据实际情况,勿滥用抗菌药物。

(五)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八、预防

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者呼吸道隔离一周,及时报告疫情。

2.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换气;暂停集会。

3.保护易感人群:(1)药物预防:金刚烷胺预防甲型流感;板兰根、大青叶等中药。(2)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只用于15岁以上健康人;灭活疫苗可用于儿童。

九、护理

(一)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疼痛:与病毒感染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病毒性肺炎有关。

(二)专科评估

1.体温: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尤其是高热不退者。

2.并发症:观察有无高热、剧咳、呼吸困难、发绀等。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隔离:呼吸道隔离至退热后2天。

甲型H1N1流感和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一)症状: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

(二)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三)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3.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或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或禽流感病毒。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或禽流感病毒亚型毒株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3.其他辅助检查: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

(一)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地区;3.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检测病毒亚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甲型H1N1流感暴发: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三)甲型H1N1流感及禽流感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或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或禽流感病毒;3.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四)重症病例条件:1.持续高热>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五)危重病例条件:1.呼吸衰竭;2.感染中毒性休克;3.多脏器功能不全;4.其他需监护治疗情况。

(六)甲型H1N1流感住院原则:1.优先收治重症与危重病例;2.危重病例,及时转入具备防控条件的ICU治疗;3.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转运不适宜转诊时,就地救治;4.高危人群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居家隔离,应密切监测病情;如病情恶化,应及时住院诊治。

5.轻症病例可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五、治疗

(一)隔离:疑是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均应进行隔离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可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和治疗;医学观察期限为7天

(二)对症治疗:解热镇痛、止咳、补液;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三)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h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甲型流感病毒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乐感清)。

(四)其他:1.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氧疗或机械通气;2.合并休克时给予相应抗休克治疗;3.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给予相应支持治疗;4.合并感染时,给予相应抗菌和/或抗真菌药物治疗;5.对于重症和危重病例,可使用近期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或疫苗接种者免疫血浆进行治疗对发病1周内的重症和危重病例,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宜早期使用。

(五)中医辨证治疗

1.轻症辨证治疗方案:风热犯卫:疏风清热;热毒袭肺:清肺解毒。

2.重、危症辨证治疗方案:热毒壅肺:清热泻肺、解毒散瘀。气营两燔:清气凉营。

六、预防

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一样,流感大流行主要是经呼吸道迅速传播,要阻止其进一步传播流行,应重点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个方面着手。

(一)甲型HlNl流感易感人群为各年龄段人群,疫苗是最佳的保护手段,现有的季节性流感疫苗缺乏有效的保护能力。

(二)国内疾控专家将预防流感的卫生知识编成八句口诀提示公众:双手要勤洗,打嚏掩口鼻,居室常通风,无事少聚集,脏手勿触口,吐痰包纸里,感冒戴口罩,染疫要隔离。

(三)可预防感冒的食品:

1.樱桃: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但樱桃属火,不可多食。

2.韭菜:春季常吃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

3.菠菜: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机体对钙和铁的吸收,宜先用沸水烫软再炒。

4.葱、蒜:葱和蒜在春季营养最丰富,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

5蜂蜜:春季多风,蜂蜜是最理想的保健饮品。每天早晚各饮用一杯,既可润肠通便,又可预防感冒,清除体内毒素。冲服即可,不需煎煮。

七、护理:轻症病人护理基本同流行性感冒。

(一)危重甲型H1N1病人的分类

第一类: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呼吸衰竭;

第二类:胃肠道症状为主→感染中毒性休克、DIC;

第三类:呼吸系统症状和胃肠道症状并存→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DIC。

(二)危重甲型H1N1病人观察和监护

1.护士24小时在病人身边,连续观察和监护,加强治疗和护理;

2.意识状态的监测;

3.持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4.动脉血气监测;

5.水电解质平衡的监测;

6.体温的监测;

7.尿量的观察;

8.详细的护理记录。

(三)危重甲型H1N1病人的护理重点

1.保证气道通畅(AIRWAY)

(1)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舌后坠、异物梗塞、分泌物梗塞、喉痉挛、咽喉水肿。

(2)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咳嗽反射消失、异物梗塞、分泌物梗塞、出血、肺炎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痉挛。

(3)措施:口咽导管、鼻咽导管、气管内插管(经口、经鼻)、气管切开置管。

(4)人工气道病人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此类病人的痰液特点:大量泡沫痰、大量血性泡沫痰。

吸痰的三个保证:安全性、无菌性、有效性。采取密闭式吸痰,使病人的开放气道朝向护士对侧。

气道的有创操作和吸痰时,特别要注意:有效防护。

2.呼吸功能支持和监护(Breathing)

(1)动脉血气监测:抽取动脉血。

(2)氧气疗法:调氧面罩(Venturi): FiO2在26~50%;储氧面罩:FiO2可在95%以上。

(3)无创正压通气:做好解释、取得配合;病人坐位或半坐位;面罩贴紧皮肤,不能漏气;观察呼吸频率、呼吸形态、有无呼吸疲劳和意识状态改变;监测SpO2和血气;备好简易呼吸器、吸引器、气管插管用物、呼吸机。

(4)有创机械通气:基本原则:安全性和有效性。导管安全固定,预防意外脱管;给予病人适当镇静、适当约束;连续性的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血气、胸片);翻身、拍背,分泌物引流;床旁备简易呼吸器;加强营养,胃肠营养或胃肠外营养。

有创机械通气时应注意:评估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状况;观察患者的呼吸动作是否与呼吸机配合;检查呼吸音;检查呼吸机参数设定是否适当。

预防VAP:操作无菌;避免各接头污染;口腔护理;口鼻部分泌物引流;气囊上潴留物引流;床头抬高45°(循环稳定、无休克);胃肠营养评估胃内储留。

(5)出现以下情况无创通气改有创通气: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且不易排出;出现肺部感染或原有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不合作,无法实施。

3.循环功能支持和监护(Circulation)

此类病人易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发生DIC、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

(1)休克临床表现:

早期:精神兴奋或烦躁不安、口渴、心率加快、血压正常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皮肤苍白发凉。

晚期: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口渴不止、心率快、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皮肤湿冷、指(趾)端紫绀。

(2)休克时重要生命脏器的表现和并发症:

脑:精神状态的急性改变;

心脏:功能不全时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细脉、节律紊乱、低血压、心力衰竭;

肺脏:肺水肿、ALI/ARDS;

肾脏:主要表现为少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胃肠道:应激性溃疡;

血液系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措施

加强临床观察和监护。一般监测:神志和精神状态、皮肤温度色泽、各项生命体征、尿量、出入量等等;特殊监测:CVP、PCWP、CO、血气、水电解质平衡、DIC的实验室检查等。

维持循环功能:体位:双下肢抬高约30°~40°。静脉通路的建立和维护。遵医嘱适量补充血容量,不可过度补充。输液量和速度的掌握(输液泵)。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注射泵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激素、利尿剂等。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翻身。维持正常

的体温。

DIC:出血、微血栓导致各脏器功能障碍。护理:动静脉穿刺后要按压时间要延长;特别注意观察各脏器出血情况。

4.药物的安全使用(Drug)遵医嘱及时准确有效应用各种药物。输液:中心静脉、输液泵、维持输液平衡;血管活性药物:持续注射泵;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利尿剂、TPN 或肠内营养、……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八、隔离

(一)根据工作条件采取区域隔离。

(二)采取标准预防+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的具体措施。

(三)切实做好流感预检分诊工作

1.发热门(急)诊隔离措施:(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引导相关患者到发热门(急)诊就诊。(2)发热门诊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标识明显。(3)有备用诊室。(4)设隔离卫生间。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在该区域内完成。(5)近距离接触(距离<1米),医务人员应采用“标准预防+飞沫传播预防”的措施。

2.留观室隔离措施:(1)独立设区,标识明显。(2)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交叉。(3)办公室与留观室尽量保持一定距离。(4)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5)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

3.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熟练掌握穿脱隔离衣、防护服的技术等。

(四)甲型H1N1流感病房的基本要求: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它病区相隔离。

2.专用病区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

3.医护人员办公室应通风良好与病房分隔无交叉,并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

4.进入病区必须二级防护。

5.病区出入口应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五)科学合理地制订消毒隔离措施

1.临床工作人员正确选用个人防护级别,做好个人防护。防护级别包括: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2.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一、人禽流感基本知识 1、禽流感基本知识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从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2、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二、人禽流感流行概况 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

命。 2003年2月,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1人死亡。 2003年2月28日,荷兰暴发H7N7型禽流感疫情。至4月,病毒感染800多家鸡场1100万只鸡。83人感染,一名男子死亡。 2004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其中8人死亡,但未发现人际传染。 2004年4月6日,加拿大两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被确诊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2004年8月,越南再添三人死于H5N1病毒感染。 200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自9月初以来越南的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 2005年1月至2月,越南新发1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12人死亡。 2005年11月7日,印度尼西亚已确认9起人感染H5N1病例,其中5例死亡 2、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鸽子、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一般来说,人类呼吸道缺少与禽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禽流感安全常识(标准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禽流感安全常识(标准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禽流感安全常识(标准版)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 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也会受到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目前为止,世界上约有60人死于禽流感。 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还处于由禽类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7天以内 早期症状:类似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

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会因病情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死。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病禽粪便中,以及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的H5N1病毒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食物传播:食用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食用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都可能受到传染而发病。 接触传播: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 禽流感的防治 洗手: 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熟吃: 鸡蛋和鸡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 不吃半熟的白斩鸡、醉鸡、半熟的鸭鹅肉,不吃半熟鸡蛋。 到正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制品,不自行宰杀食用。

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试题及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培训试卷科室: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H7N9禽流感传染源是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密切接触。 2、H7N9禽流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 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原体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染病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传染病。 4、H7N9禽流感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 离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5、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 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选择题: 1.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A C D ) A.标准预防原则。 B.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C.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D.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采取措施:(A D ) A.及时进行隔离。 B.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C.陪伴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D.指导患者注意呼吸道卫生及手卫生。 3.为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医务人员做到:(D ) A.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B.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C.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转院、早治疗 D.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B C)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后,病情无

如何预防禽流感 教案

如何预防禽流感教案 3 一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禽流感怎么样预防 二教学重难点预防禽流感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2、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 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 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3、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 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5、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2017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2017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下面为大家带来的是2017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及防控知识培训答案,希望对大 家有帮助~ 一、填空题:(50分,每空1.25分): 1、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 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 3、禽流感病毒普遍对( 热 )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 30分钟 )或煮沸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 4、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播途径为( 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 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 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 )感染。 5、人感染H7N9禽流感高危人群(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例如( 从事禽类 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 6、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 7天以内 )。 7、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成人用法为 剂量( 75mg )每日( 两次 ),重症者剂量( 可加倍 ),疗程( 5—7天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 童患者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不足23—40Kg者,予( 60mg ),每日两次;体重大于40Kg者, 予( 75mg ),每日两次。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 奥司他韦混悬液 )。 8、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呼吸道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连续 2次阴性 ),可出院。 9、人感染H7N9禽流感,抗病毒药物使用原则:(1)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 留取 呼吸道标本 );(2)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 48小时 )内使用。 1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 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 2小时 )内进行网络直报。报 告疾病类别选择( 其他传染病 ),并在备注栏中注明(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 诊病例 )。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 什么是H7N9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目前出现的病人,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经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

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4、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5、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 6、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市民预防禽流感,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

禽流感基础知识

禽流感基础知识 1、什么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主要是指禽类动物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疾病。 2、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答: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理论上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目前已经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135种。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此次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等地区发现的相关病例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流感病毒。 3、人感染禽流感后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答:人感染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可见眼结膜炎。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良好且不留后遗症,但少数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治疗不及时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 目前确诊的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4、人禽流感病毒传染源是什么?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是否有不同? 答: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途径是接触病禽,即病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于人。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5、人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西班牙流感)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中国贵州,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 1968-1969年: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从香港开始) 目前流行性感冒仍呈周期性全球流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数次大小流行,多数都起源于我国,而且被怀疑与禽类病毒的变异、动物与人病毒的整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株有关。 几次全球性爆发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病毒的变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与SARS 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至今缺乏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甲型H1N1流感及禽流感

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流行性感冒 一、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呈球形,外有包膜,直径80-120nm。包膜上由血凝素(H)与神经氨酸酶(N)二种蛋白构成,H/N常常变异,根据H/N的亚型(H1-15,N1-9)进行分类,如H5N1,H1N1等。 (一)病毒包括: 1.人流感病毒:甲、乙、丙型。A型(甲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B型(乙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C型(丙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 2.动物流感病毒:甲、丙型。 (二)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

禽流感病毒的简要介绍

禽流感的介绍与防治 林泽宇201400111040化学 摘要: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 关键词:禽流感、传播途径、对人致病性 1.引言: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2.研究历史: 连月来,以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的禽流感疫情在亚洲多个国家先后暴发,其传播的范围和规模是空前的。尽管目前只在越南、泰国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这场成千上万只家禽病死或被宰杀的禽流感危机,无疑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禽流感病毒攻击人类在历史上已非首次。有据可查的禽流感病毒直接传染人的首个病例为1996年的1例结膜炎患者,Banks等对其病毒分离株(268/96)进行了DNA测序后发现,7个神经氨酸酶(NA)及内部基因与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血凝素(HA)基因的全部核苷酸序列也与1995年从爱尔兰火鸡身上分离出的H7N7病毒株有98.2%相同。 3.基本特征: 成分: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

禽流感病毒介绍

January 10, 2006 Page 1 of 3 KEY FACTS Information about Avian Influenza (Bird Flu) and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This fact sheet provides general information about bird flu and information about one type of bird flu, called avian influenza A (H5N1) that is infecting birds in Asia and has infected some humans. Also see th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s) (http://www.who.int/csr/disease/avian_influenza/avian_faqs/en/index.html ) o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ebsite. Avian Influenza (Bird Flu) Avian influenza in birds Avian influenza is an infection caused by avian (bird) influenza (flu) viruses. These influenza viruses occur naturally among birds. Wild birds worldwide carry the viruses in their intestines, but usually do not get sick from them. However, avian influenza is very contagious among birds and can make some domesticated birds, including chickens, ducks, and turkeys, very sick and kill them. Infected birds shed influenza virus in their saliva, nasal secretions, and feces. Susceptible birds become infected when they have contact with contaminated secretions or excretions or with surfaces that are contaminated with secretions or excretions from infected birds. Domesticated birds may become infected with avian influenza virus through direct contact with infected waterfowl or other infected poultry, or through contact with surfaces (such as dirt or cages) or materials (such as water or feed) that have been contaminated with the virus.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domestic poultry causes two main forms of disease that are distinguished by low and high extremes of virulence. The “low pathogenic” form may go undetected and usually causes only mild symptoms (such as ruffled feathers and a drop in egg production). However, the highly pathogenic form spreads more rapidly through flocks of poultry. This form may cause disease that affects multiple internal organs and has a mortality rate that can reach 90-100% often within 48 hours.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subtypes of type A influenza viruses. These subtypes differ because of changes in certain proteins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 (hemagglutinin [HA] and neuraminidase [NA] proteins). There are 16 known HA subtypes and 9 known NA subtypes of influenza A viruses. Many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HA and NA proteins are possible. Each combination represents a different subtype. All known subtypes of influenza A viruses can be found in birds. Usually, “avian influenza virus” refers to influenza A viruses found chiefly in birds, but infections with these viruses can occur in humans. The risk from avian influenza is generally low to most people, because the viruses do not usually infect humans. However, confirmed cases of human infection from several subtypes of avian influenza infection have been reported since 1997. Most cases of avian influenza infection in humans have resulted from contact with infected poultry (e.g., domesticated chicken, ducks, and turkeys) or surfaces contaminated with secretion/excretions from infected birds. The spread of avian

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及人禽流感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是人类发病率最高、传染性最强、危害最大、也最容易被轻视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传染病之一。 20世纪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5000万(西班牙流感) 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中国贵州,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 1968-1969年: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从香港开始) 目前流行性感冒仍呈周期性全球流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50年代后的数次大小流行,多数都起源于我国,而且被怀疑与禽类病毒的变异、动物与人病毒的整合形成新的流感病毒株有关。 几次全球性爆发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病毒的变异与整合使人类缺乏免疫力;与SARS类似的呼吸道传播途径不容易控制;至今缺乏流感的特效药物和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甲型H1N1流感及禽流感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流行性感冒 一、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呈球形,外有包膜,直径80-120nm。包膜上由血凝素(H)与神经氨酸酶(N)二种蛋白构成,H/N常常变异,根据H/N的亚型(H1-15,N1-9)进行分类,如H5N1,H1N1等。 (一)病毒包括: 1.人流感病毒:甲、乙、丙型。A型(甲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B型(乙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C型(丙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 2.动物流感病毒:甲、丙型。 (二)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甲型流感可有动物传染源。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常突然发生,传播快,流行期短。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流行沿交通线散播,现代交通使流行地区呈跳跃式。冬春季多发。 甲型流感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并引起世界流行或大流行;乙型流感常造成局部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多侵犯婴幼儿。 三、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侵入上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变形、坏死、脱落,产生过量干扰素,引起单纯型流感;如进一步引起全呼吸道粘膜病变及毛细血管损害,则导致肺炎型流感。 四、临床表现 1.潜伏期:潜伏期1~3天,最短仅数小时。

禽流感的预防知识讲座

魏官庄小学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讲座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三、H7N9的症状和预防 1. 病情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有高热(38

度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乙醇擦浴,降温毯等。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 2. 对鸡肉等彻底煮熟,不要吃半生不熟鸡蛋。 3.尽量不接触活禽鸟和猪等。 4. 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被消灭。 5.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的免疫力 6. 要勤开窗,不要因为害怕pm2.5而把窗户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 7.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8. 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9. 春夏转换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觉得,天气变暖了,就可以少穿衣服,不要着凉了。 10. 早睡早起,生活要规律,不要再暴饮暴食,多吃蔬果,不抽烟,少喝酒,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2017年1月人禽流感知识培训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与医疗救治 主讲人: 一、如何区分流感与禽流感 流感:人患上流感时,流感病毒只是感染上呼吸道,极少通过下呼吸道进入人体。典型的症状是喉咙痛、咳嗽、发热等,症状较轻。 禽流感:人感染H7N9、H5N6等病毒时,病人早期症状和流感差不多,但后期当病毒进入人体下呼吸道时,会迅速发展成为弥漫性肺炎,可能使多脏器受累,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广东省疫情概况(2016年11月以来) 广东省:8个地市15个区-散发病例,H7N9病例:16例;H9N2病例:1例,来自于“活禽经营非限制区”,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或活禽市场暴露史,当地活禽市场环境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澳门报告1例H7N9病例,感染来源:江门供澳疫禽香港报告2例H7N9病例,分别与东莞和中山活禽市场关联,2016年以来累计报告231例,死亡67人。2016年9月1日以来,报告127例,较去年同期(14例)增加113例;目前死亡26人。发病水平超过既往同期。 三、详细询问病史 高危人群,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有些病例并无明显流行病学暴

露史,就诊前的情况,精神状态,生活起居,用药情况,周围人群有无类似病人。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可有血小板降低;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肌红蛋白升高;胸部影像学检查:肺部炎症性改变,影像学一般特征,片状影像,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进展迅速,初次照片时即可表现为重症肺炎,病变早期,发病2天内肺部即可出现病变影像,多为小片状影,呈单发或多发病变以磨玻璃密度影为主,可合并肺实变影像,分布在双侧肺或主要位于一侧肺。 五、诊断 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有典型流感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六、主要诊疗原则。 首诊负责,有典型流感症状者即使用磷酸奥司他韦,就地救治原则,转院须经评估并取得行政许可,加强重症救治,各地定点医院负责。 七、应对H7N9 流感病例首诊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无需等检测病毒,把磷酸奥司他韦作为流感的首选抗病毒药物,感冒应该抗病毒,切勿滥

全国流感_禽流感监测方案

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 (2005~2010年度) 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正文 一、背景 (2) 二、监测目的 (3) 三、监测病例定义和诊断标准 (4) 四、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网络 (4) 五、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 (5) 六、流感样病例监测 (5) 七、流感暴发疫情监测 (12) 八、人禽流感监测 (17) 九、工作职责 (22)

一、背景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肌痛、头痛伴有严重不适、干咳、咽喉痛或鼻炎,多数患者可在一到两周恢复。流感潜伏期短、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播迅速,抗原易变异,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控制难度大。流感流行呈一定季节性,但大流行可发生在任何季节,并且可以迅速蔓延至全球。我国流感南北方流行季节不同,北方地区一般在冬春季流行,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流感病毒分A、B、C三型,A型和B型流感对人类威胁较大,其中A型流感抗原变异频繁,可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对人类威胁最大。流感被列为我国丙类法定传染病。 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有心肺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患者,流感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流感流行期间,流感和流感相关肺炎可引起超额死亡率。美国估计每年流感流行造成的损失高达710~1670亿美元,每年流感流行会导致5~15%的人群患上呼吸道感染,住院和死亡者主要是高危人群(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流感流行造成全球每年出现300~500万个严重病例,并导致25~50万人死亡。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 or bird Flu)主要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H5和H7亚型中具有高致病性毒株所引起的一种禽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禽全身系统中毒症状或严重呼吸道综合征,发病突然,迅速蔓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对工农业生产尤其对畜牧和养禽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禽流感已被国际兽医局列为甲类传染病,我国农业部列为甲类监测传染病。 H9N2、H7亚型中某些毒株人禽流感是禽流感的一种,是指由禽流感病毒H5N1 、 在人群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随病原的亚型不同而异:从轻微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列为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 自从人流感病毒被发现以来,A型流感曾引起了四次世界性大流行,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A (H1N1),1957年A(H2N2)亚型,1968年A(H3N2)亚型和1977年重现的A(H1N1)亚型流感,事实表明后三次出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均首发于我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陆还先后从动物中分离出C型、禽源马2亚型(H3N8)

2019禽流感常识

禽流感常识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 人类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也会受到感染,发病后死亡率高达60%。目前为止,世界上约有60人死于禽流感。 H5N1型禽流感病毒目前还处于由禽类传染给人的阶段。然而,如反复发作,一旦病毒基因发生变异,就有可能变成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型流感。 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7天以内 早期症状:类似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年龄较大、治疗过迟的患者会因病情迅速发展成进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种并发症而死。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病禽粪便中,以及病禽咳嗽和鸣叫时喷射出的H5N1病毒在空气中漂浮,人吸入呼吸道被感染发生禽流感。 食物传播:食用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禽蛋,食用病禽污染的水、食物,用被污染的手拿东西吃,都可能受到传染而发病。 接触传播:经过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容易感染H5N1病毒而发病。 禽流感的防治 洗手: 预防疾病最好的方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熟吃: 鸡蛋和鸡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 不吃半熟的白斩鸡、醉鸡、半熟的鸭鹅肉,不吃半熟鸡蛋。 到正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制品,不自行宰杀食用。 消毒: 高温加热的方式:60度下加热10分钟,70度下加热数分钟。

阳光直接照射:40到48小时均可消毒。 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和常见家用消毒药品亦可。 强身: 增强体质,多锻炼,保证睡眠,保证营养。 保护儿童: 12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受到感染!不要让小孩触摸、拥抱禽类动物,更不要带小孩去禽类市场。鸟类宠物: 清除鸟粪时注意消毒。 笼舍要保证通风和卫生。 与鸟接触后及时洗手。 鸟患病后,及时联系兽医诊治。 疫区工作生活者: 接触家禽后切记要立即洗手并用清水彻底洗净前臂。 尽量避免与活禽接触。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考核试卷(简单版附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考核单位:姓名:成绩: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病例定义是( ABCD )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说法:( ABCD ) A.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下降 B.血生化多有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 C.对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D.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3、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 AC ) A.呼吸道播途 B.消化道播途 C.直接接触播途 D.血液播途 4、关于H7N9禽流感的治疗,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BCDE ) A.单独使用离子通道M2阻滞剂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治疗有效。 B.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C.呼吸功能支持可以使用机械通气。 D.其他治疗:在呼吸功能支持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其他器官功能状态的监测及治疗;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医院获得性感染。 E.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达菲治疗 5、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医疗机构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 ABCD ) A.病人的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 B.血清标本 C.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 D.死亡病人的肺组织、气管、支气管组织 6、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要求( ABCD ) A.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健康随访,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B.一旦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报告及治疗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D.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

禽流感桌面推演方案

禽流感疫情桌面推演方案 第一部分演练情况简介 主持人: 1.介绍参加本次演练人员组成及观摩演练的领导。 2.宣布演练纪律。 3.请局领导讲话。演练介绍:[ 解说] 基本情况介绍:为检验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在传染病诊治方面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规范疑似禽流感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患者临床诊治工作,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人员对疑似禽流感流感的应急反应能力及医疗诊治效率,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传播,降低病死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根据《遂宁市安居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遂宁市安居区应对禽流感流感流行处置预案(试行)》,局应急办特组织本次演练。 一、演练目的 1.检验对《遂宁市安居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遂

宁市安居区禽流感流感卫生处置预案》等文件规定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2.进一步强化疫情信息处理流程。提高应急应急队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在个人防护、疫区(点)处置、现场流调、标本采集、医学观察、宣传教育等方面。 3.磨合机制,强化卫生系统不同队伍和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4.普及应急管理知识,通过参加或观摩演练,强化应急管理意识和应急能力。 二、演练类型 按照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规定,今天的组织的演练类型为:内容为综合演练,形式为桌面演练。 三、预案选择演练过程参照《遂宁市安居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遂宁市安居区禽流感流感卫生处置预案》等技术方案。 四、演练方式 本次演练采用问答、现场演示及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由演练解说人员根据情景事件提出问题,分别请主要参演人员回答。 结束后由演练评估组对演练进行点评 五、演练筹备及演练参与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