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传播学概论知识点2013版

第一章传播概述

第一节、传播的含义

1、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规律的学科。

2、传播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史,突厥传》。

3、传播的特性:(1)形态多样性: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写信、作文)、图像传播(绘画、拍照)

(2)时空遍布性:从时间上从古至今、从空间上从南到北

(3)行为伴随性:行为离不开传播、行为本身就是传播

(4)极端重要性:传播的本质

4、传播的定义:(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5、传播与信息的关系:

(1)与信息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2)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人类传播

(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广义的传播中的一部分,即人类传播,传播学,即人类传播学

(4)传播定义:广义:系统(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行为;

狭义:人(自身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第二节、传播的类型

1、从符号角度:口语、文字、图像、实物

语言传播(口语、文字)、非语言传播(图像、实物)

从性质角度:人类传播(社会传播、非社会传播)、非人类传播

2、人类传播的划分方法:

(1)二分法(技术、手段):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四分法(范围、规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最小是一种传播,是非社会传播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确,上限模糊,无明确的群体正式的组织组织传播: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之间的传播,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公益组织、互利组织等

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优点:快、广、多、好缺点:反馈不及时、不直接、不充分

第三节、传播的结构

1、传播的三要素说:传者、受者、信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

2、模式的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

3、传播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一)线性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不足:1)是单向未双向 2)是孤立未联系 3)静止未变动 4)只是环节不是要素

(2)申农—韦弗的通信模式

讯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讯息

→→→

(二)控制论模式传播的要素,内部结构

(1)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美) 申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加入反馈,强调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传播单的概念

(3)竹内郁郎的传播单位模式

(4)丹斯的“螺旋形上升”模式

(三)社会系统模式传播的条件,外部结构

(1)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

(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节、传播的功能

1、二功能说

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E托尔曼,人类的说话是工具,为应对环境,父母催孩子起床、马路上的问话

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W斯蒂芬森,提倡游戏理论,调节身心

另瑞士皮亚杰将儿童的谈话分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两种

2、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

(1)个人层次工具性传播:了解环境变动消遣性传播:调节身心

(2)组织层次工具性传播:为决策提供依据消遣性传播:调节成员情绪

(3)社会层次工具性传播: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消遣性传播:提供娱乐或调节社会大众情绪3、传播的四大功能说

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各个部分、传承社会遗产,是由拉斯韦尔提出,C赖特增加提供娱乐

4、传播功能的相对性和双向性

相对性:传播功能与内容的对应应关系,是相对的,即消息可有劝服功能,言论可有新闻功能,知识可有娱乐功能,寓教于乐.罗马帝国的贺拉斯

双向性:传播大多是双向的,交互的

6、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代表人物:拉扎斯菲尔德、默顿

(1)授予地位:无论人个、组织、事件,一旦被媒介传颂,即名扬天下

(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违背社会规范且坚持不改的行为,一经媒介曝光,则可望迅速、有效地得到制止(3)麻醉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耗费大量时间,使他们越来越疏于行动

负功能研究:

两个环境理论: 李普曼《舆论学》:一个现实环境,一个虚拟环境(未到上海,通过渠道对上海有认识)托马斯公理:如果人将某善人生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

和自我达成预言:默顿,医院把两病员化验单弄错,病了没病了,没病了却有病了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

第一节、世界传播学沿革

1、19世纪末逐步形成,20世纪40年代初具规模,1943年施拉姆创办世界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

2、传播学起源于欧洲,诞生于美国,流向美洲,传到欧洲,进入亚洲

3、思想来源:19世纪的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等欧洲的理论,间接地影响了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

(1)达尔文的进化文论,1859年,《物种起源》及《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

(2)弗络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其他欧洲先驱:孔德、涂尔干、塔尔德、西梅尔

塔尔德:法国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模仿理论西梅尔:德国社会学家,网络理论

4、传播学的奠基人:(1)拉斯韦尔 5W模式美

(2)勒温把关人理论,又译卢因,美,场论,群体动力论

(3)霍夫兰劝服研究美实验是观看影片《我们为何而战》鼓舞士气

(4)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

《人民的选择》

(5)李普曼与《舆论学》美议程设置提出虚拟环境和刻板印象受《梦的解析》影响深

5、传播学的创立者:施拉姆伟大的概括者《大众的传播学》《传播过程和效果》《报刊的四种理论》

6、传播学的主要流派

(1)经验学派经验性的方法: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

(2)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20世纪60年代,英国默多克和戈尔丁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

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

第二节、中国传播学历程

1、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56—1978)张隆栋翻译《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兴起阶段(1978—1982)央视《新闻联播》开播

1、第一次受众调查

2、施拉姆访华1982

3、第一次西方传播学座谈会(三)发展阶段(1982—1997)译著出版《传播学概论》

(四)确立阶段(1997—2007)复旦开设传播学课程

2、传播学科分支及其研究成果

(一)大众传播研究(二)人际传播研究(三)组织传播研究(四)跨文化传播研究(五)新媒体传播研究3、中国传播学研究现状

(一)研究焦点:新媒体、传媒经济

(二)存在问题:从研究层次看,仍停留在介绍层面;从研究话题看,长期分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

第一节、传播革命的意义

1、口语传播时代

特点:表述的自由性;依托人体发声传递信息,传播距离及空间有限;使用声符号,转瞬即逝,记录性较差意义:增强人际沟通,维系社会,促进思维,传承文化

2、文字传播时代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文字

特点:克服了口语转瞬即逝性,在时间上能长期保存信息,便于记忆,储存

克服了物理空间长距离的局限,可实现大面积传播

文字记录的精确性,使人类知识、经验和文化的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依据

3、印刷传播时代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纸;公元7世纪唐代有雕版印刷;1045年,宋代毕昇胶泥活字印刷术

表达性:能传送范围广阔的思想和感情;

记录永久性:可以超越时间;

迅速性:可以跨越空间;

分布性:可以到达所有阶层的人们

1833年,美国印刷工人本杰明.戴伊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的贡献: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

1844年,美国第一条电报线开通,摩尔斯从华盛顿发出第一封电报,内容《圣经》电子媒介的种类:电影 20世纪初,美国发明了能放映1分钟的早期电影

1903年,一批片长超过25分钟的电影故事片陆续上映

1905年,美国的匹兹堡出现了5分种院线

1910年,美国共有10000家放映默片的电影院

广播 1906年,广播产生 1933年,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电视

电子媒介的影响:促进经济;推动政治;方便生活;传承文化

5、网络传播时代

特点:信息量巨大;技术融合;信息双向流动;超越时空限制

6、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融合状态发展;

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二节、婚介理论的演进

1、英尼斯的媒介理论:他的第一篇传播学论文《报纸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代表《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一)媒介偏向:即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特性

前者指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石头、羊皮等,适合于克服时间,能长久保存,后者指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适合于克服空间的障碍,任何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就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有其一。

(二)媒介与权力的关系

2、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被誉为“思想家、先知、圣人”有“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论断

(一)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的核心观点,媒介四定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二)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的作用与传播的信息无关,不单是传播渠道,而是延伸人体的器官

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等

(三)媒介的凉热之分:热媒介:传播的信息明确清楚,受者的参与度相对降低的媒介,广播,电影,报纸

凉媒介:传播的信息模糊,受都参与度提高的媒介,电视,电话,交谈,讨论会等(四)地球村

3、莱文森的媒介理论:代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新新媒介》

(一)人性化趋势: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技术模仿甚至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并模仿或复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

(二)补偿性媒介:任何一种后继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以往的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三)对手机的哲学解读

第三节、媒介融合

1、形式:高登:媒介科技融合、所有权融合、战术融合、结构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呈现方式的融合

詹金斯: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全球融合

2、进展:论坛公司的实验、媒介综合集团的经验、中国媒介探索1933,杭州日报是第一家有网络版的报社

3、前景:数字化是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受众需求使媒介产业融合进一步向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媒介融合将

对新闻传播和新闻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

第一节、传播与政治

1、传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一)政治对传播的影响:1、政治已成为大众传媒最重要的消息来源和报道内容;

2、政治的民主化程度决定了大众传媒发展的多元化与繁荣景象

(二)传播对政治的影响:1、大众传媒通过信息沟通与交流,形成自身影响与作用,成为政治活动的主要手

段与工具,延伸政治活动的影响范围,成为政治伸展的触角;

2、大众传媒对政治发展发挥一定制约作用;

3、在社会政治经济矛盾激化的条件下,大众传媒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

政治活动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在一定时刻发挥关键性作用。

负面:1、媒介发展,人们更方便参政议政,过分依赖网络而消弱了实践的力量 2、传媒与政治融合,互相勾结,制造遥言,封锁消息,导致公众错误判断2、大众传播与舆论监督

要求:1、要保证媒介与公民的知情权,是前提条件

2、在强调新闻自由的基础上,舆论监督对政治权力能有效制约:

(1)提高政治行为和活动的透明度(2)新闻媒体通过曝光、报道,改善社会民主环境问题:1、受到有关部门的压制2、缺乏必要法律武器

第二节、传播与社会

1、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一)传播寓于社会之内

(二)社会对传播的影响:1、社会的分层为传播的阶梯性提供了可能

2、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传播技术的进步

3、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传播的发展水闰

(三)传播对社会的作用:1、协调社会关系

2、监视社会环境

3、塑造社会形象

4、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2、报刊四种理论:施拉姆:报刊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特别是报刊反映一种调节个人

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控制的方式。

1、集权主义理论

2、自由主义理论英国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观点的公开市场、自我修正过程

3、社会责任理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3、媒介三种体系:阿特休尔:1、市场经济世界的媒介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世界的媒介体系

3、进步中世界的媒介体系

第五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下)

第一节、传播与文化

1、大众传播对文化的积极作用

(1)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

(2)大众传媒是维护主流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

(3)大众传媒是促使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平台

2、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

(1)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

(2)湮没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

(3)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

3、文化认同:一种,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

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

4、大众传媒对文化认同的作用:

(1)大众传播媒介是营造文化认同的天然温床,文化认同的建构,离不开传播媒介的推动和协助

(2)大众传媒还具有沟通功能和润滑作用,能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和灭火器

第二节、传播与经济

1、大众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

(2)监督市场秩序

(3)刊载商业广告以刺激和满足消费需求

(4)发展媒介产业以丰富经济主体

2、经济对传播的影响

(1)经济体制制约传播的功能发挥

(2)经济体制决定大众媒介的动作方式

(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媒介产业分类:(1)印刷媒介产业:报纸、杂志、出版

(2)电子媒介产业:广播、电视、电影

(3)互联网产业

4、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媒体集团化,个案—默多集团—新闻集团的并购

5、新闻集团的媒介集团化启示:深化改革,跨媒体发展;横向联合,多种经营

第六章传播活动的实践

第一节、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2、三要素:个人、信息传播、意义的生成

3、特点:社会性、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

4、网络人际传播特点:从载体和方式看,网络人际传播生成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

从范围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从性质和关系看,网络人际传播更加放松、平等和自由

5、人际传播的手段的类型: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其他媒介物

第二节、群体传播

1、群体传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

2、群体意识:指一定人群结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是为群体的实践、利益和需要服务的。

3、群体规范:群体确定的行为标准

功能:维系作用、认知的标准化作用、行为的定向作用、惰性作用

4、群体规范与群体传播的关联:

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制约作用

对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群体规范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节、组织沟通

1、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三要素:组织、传播、目的

3、组织传播的渠道:正式传播渠道和非正式传播渠道

组织外传播更多采用正式渠道;横向传播;

组织内传播正式渠道中,有纵向(上行和下行)传播和横向传播,

4、组织传播的媒介手段:内传播:书面媒体、会议、电话、内部杂志、工作手册、工资单、通告

外传播:大众媒介、广告、

5、组织传播的功能和目标:

功能:卡兹和卡恩:生产、维持、适应、管理

伯罗:生产即完成工作、革新功能即探索新的行为方式、维持功能即维持系统运行

苏东水:搜集资料、改变行为、建立及改善人群关系

目标:内:实现组织成员的融合、价值的趋同外:对环境的适应

7、组织传播中的沟通障碍

下行传播:(1)信息过载或信息泛滥(2)传播时间安排不当

(3)信息受过过滤和改变(4)信息反馈欠缺或不足

上行传播:(1)过滤(2)延迟(3)缺少直接沟通

第四节、公众表达

1、公众表达:普通民从有关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言论

2、互联网时代公众表达形态:网络聊天、电子邮件、BBS论坛、博客、微博

3、互联网时代公众表达特征:与传统的公众表达相比,网络公众表达的主体更加多元,内容更加广泛,

情绪中的非理性成分增加,意见领袖作用甚为突出

第五节、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2、四要素:传者、信息、大众媒介、受众

3、类型:传统大众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4、传统大众传播

特征:(1)受众的性质:为数众多的、异质的、匿名的

(2)传播实践的性质:信息公开而迅速,不具耐久性,稍纵即逝

(3)传者的性质:复杂的组织,在复杂机构中工作的了群人

传播过程三个特征界定:(1)公共性(2)迅速性(3)短暂性

特点:(1)传者是一个传播组织(报社、电台)的整体或其中个

(2)手段是机械媒介或电子媒介

(3)受众广泛,成分复杂、有众多、杂乱、分散、匿名的特点,被看作具有某种普遍特性的群体

(4)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优点: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信息数量多、传播信息质量高

缺点:反馈慢、互动频率低

5、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1)受众特征发生了改变(2)传者微分发生了变化

(3)传播手段兼容并包(4)传播速度更快

6、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提供娱乐

7、网络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影响:

正面:实施舆论监督、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形成网络舆论,对事件的推进和最终解决,起决定性作用

负面:垃圾信息泛滥、网络暴力肆虐、责任意识淡薄

第六节、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广义: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信息交流,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其他各种相关事务

狭义: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

2、特点:目的、频道、传输技术、内容形式、文化影响、政治本质

3、发展趋势:以全球性重大事件报道增强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跨国传媒集团日益成为国际传播的主角

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正在成为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第七章传播主体的互动

第一节、传者

1、传者:即传布者,又称信源,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既可是个人,也

可是群体或组织。

2、传者的类型:按空间形态:直接传者、间接传者

按角色特点:普通传者、专职传者

按对象性质:人际传播传者、群体传播传者、组织传播传者、大众传播传者

3、传者的特性:代表性、自主性、专业性、机构性

4、传者的权利:一般性权利: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

专业性权利:专职传者专门从事传播活动的人员,尤其是新闻传播行业人员应享有的传播权利5、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享有的权利:

(1)采访权:知察权知闻权,是在法律认可的范围内,记者拥有为采集新闻信息而进行调查或访问活动的权利(2)报道权:记者有传送、报道公关的信息的权利。

(3)批评权: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

(4)编辑权:专职传者有权对信息进行编辑,即有权根据自己个人或所属群体及社会的需要、意见、主张、立场等,对信息进行取舍、修改和组织。

(5)秘匿权:记者和新闻媒体有权利、义务,对新闻或消息提供者的情况实行保密,不向任何人提供有关他们姓名、职务、所属机构等基本情况,也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他们所提供的文件、资料等。(6)安全保护权:要保证大众传播人业人员在本国或国外都能得到保护,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他们获得开展本职工作的最好条件。

(7)版权(著作权):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已创作出来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

6、传者的义务:不泄露国家机密、法庭秘密、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

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

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

与职业相关的契约性:收集信息(原则:目的性、准确性、系统性、时效性、相关性、合法性) 制作信息、发送信息、收集反馈信息

第二节、受者

1、受众:信息传播的接收者,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及电视的观众以及网络的使用者

宏观: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微观: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个人

2、受众的权利:(1)传布权:受众应有的议论自由以及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2)知晓权:社会成员有获得关于自身所处环境及变化的信息的权利

(3)媒介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文化活动

的权利:反论权、意见广告、开放频道

(4)隐私权:受众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

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3、不同理论视角下的受众

(1)受众即市场论——关于受众角色的理论

是商业媒介的受众观,受众被当作市场,或消费者市场,媒介和受众的关系,就是市场经济下的供求关系。

优点:反映了传媒活动的一些特征,包括经营性、商品性竞争性,揭示受众作为消费者行为特点

缺点:导致对受众的忽视,对媒介应负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忽视,无法达到媒介和受众的真实社会关系的全面理解。

(2)使用与满足论——关于受众行为的理论 20世纪30年代,典型的魔弹论(子弹论,皮下注射论)

贡献:指出受众是基于自己的需求而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即受众具有能动性,揭示了受众的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缺点: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条件或社会结构因素,只关注受众的接受需求,忽略了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具有主动传播需求与权利

(3)制码\解码论——关于受众生产意义的理论

霍尔《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

制码阶段:传媒制作都对原材料的加工

成品阶段:电视作品完成

解码阶段:观众对节目进行解码,产生相同或相异的理解

霍尔模式:观众对于同一个电视节目,可能存在三种解码立场。

(1)支配/霸权立场:观众完全按照支配的符码意义进行解读

(2)协商立场:对众对电视符码既不完全同意又不完全否定

(3)对抗立场:观众对电视信息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作出与制码相反或相异的解读。

体现了观众的能动性乃至决定性,彻底改变了传统理论中观众被动盲从的形象

(4)观展\表演论——关于受众接触、参与媒介的理论

行为范式、收编/抗拒范式、观展/表演范式

媒介影像大量进入日常生活,人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受众,同时,他们也是表演者,内容的生产者与接受者融为一体,如在微博上晒照片

4、粉丝:(一)病态与非理性:着迷的孤独者、歇斯底里的群众

(二)富有辨识力与创造力:盗猎者、游牧民

5、中国受众研究的历程

(一)第一阶段:受众调研的起步与探索阶段(1980年初——1992年)

(二)第二阶段:受众调研的深入与成熟阶段(1993年至今)

第三节、传受者展望

1、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突破

(一)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

(二)受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扩张

(三)受众的社会网络得到强力拓展

2、新媒介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问题

(一)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麻醉作用吞噬时间

(二)新媒介的信息内容:娱乐至上和深夜缺失

(三)新媒介的信息质量:真伪难辨和良莠不齐

(四)新媒介的传播话语权:平等中隐含的不平等

3、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媒介素养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介素养以兴利除弊:加强学习了解新媒介的基本知识、

加强解读和评估新媒介信息的能力、加强创造和传播新媒介信息的能力、加强利用新媒介服务个

人和社会有能力

(二)正确看待网络中的转型期社会冲突以审时度势:发挥安全阀的作用、谨防网络暴力、理性使用网络第八章传播效果的探索

1、传播效果:一般指传者发生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认知、态度、情感)与

行为造成的影响。

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的发展阶段

(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

(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一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

(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

3、早期的思潮和研究(第一阶段)

(一)大众社会概念与“魔弹论”思潮

1895年,法国古斯塔夫.勒庞把社会称为“乌合之众”:如果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相似的特征和情感,则大众传媒的效果肯定强大,人们以相同的方式理解信息并产生一样的反应。

魔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对魔弹论发起挑战的研究:佩恩基金会的儿儿童研究和“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

(二)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

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主要研究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的传播效果研究(三)火星入侵的恐怖研究

评判能力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广播的反应不同;某些个人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社会群体归属,家庭和教育都影响人们作出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

(四)选择性影响理论:

(1)媒介把信息传送给社会成员,人们有选择地接收理解这些信息

(2)这种选择性的基础,是建立在社会成员不同的认知形态之上的

(3)认知形态的不同,是因为每个个体通过社会学习,都具有各自的信仰、态度、价值观

(4)选择性的认知影响到选择性的理解、记忆和反应

(5)媒介效果不是一致的、强大的、直接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并受制于个体心理反应的差异。

(五)社会范畴论:

(1)媒介把信息传送给社会成员,人们有选择性接收理解这些信息

(2)在分分的社会结构中,个人地位的不同,是选择性产生的基础

(3)社会结构是由不同社会范畴的人群组成的,社会范畴由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等因素决定

(4)同一范畴的人,对媒介信息的反应基本相似

(5)媒介效果不是致、强大的、直接的,而是有选择性的,并受制于社会范畴的差异(六)社会关系论

4、有限效果论(第二阶段)

代表性成果: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研究、霍夫兰等人的劝服研究、

拉札斯菲尔德等人信息流程研究、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研究

信息流程理论:

1、两级传播模式,在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总是先由大众媒介传播给社会成员中的少数意见领袖,然后

再由意见领袖扩散给全体公众。强调的是人际传播大于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积极、主动地向人们提供某方面的客观事实并加以主观判断的人,

特征是人数不多,只是全体公众中的一小部分成员,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必须上通媒介,下连

公众)

特征:水平型、单数型、活跃型

创新扩散理论:罗杰斯

劝服理论:霍夫兰

有限效果论:克拉伯,传媒并非万能,而是在多种制约因素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相当有限的效果

5、认知过程:注意、直觉、表象、记忆、思维、语言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麦考姆斯

中心观点:大众传媒可通过设置重要议程来影响公众关注什么,传媒强调程度越高,公众关注程度越高7、沉默的螺旋理论德国女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最早现于《传播学刊》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8、知识沟理论蒂奇纳、多诺休、奥利恩

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确实给受众带来了信息量普遍增长,由于社会地位高的人比社会地位低的人能更快、更多地获得信息,因而,随着不断地累积,两个群体获得的信息量将出现差距,久而久之,必然形成知识的鸿沟。

进一步研究,是知识沟反面: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理论

9、涵化理论格伯纳

也称培养理论,指的是受众在媒介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认知模式。电视的“涵化”效果:即潜移默化的效果。

10、第三人效果理论美国菲利普斯.戴维森

感觉假说(人们认为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

行为假说(在认识到第三人效果后,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防止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影响自己

11、框架理论加姆桑恩特曼艾英戈

框架可以界定为采取一种集中的组织思路,通过选择、强调、排除、增加和精心处理等方式,通过标题、导语、引文和重要段落的体现,对新闻内容做出报道的做法。直白一点就是对一事件的认识和表达方式。如对恐怖主义的报道。

加姆桑(Gammson)在高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传播学概论测试题3

第一章、第二章测试 1、人类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口语传播时代 (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2、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是美国学者(威尔伯﹒施拉姆)。 3、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分别是: (1)拉斯韦尔 (2)拉扎斯菲尔德 (3)卢因 (4)霍夫兰 4、信息论的创立者香农认为,只要是能够消除或减少事物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都是信息。 5、十五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6、人类传播有哪些特点? (1)社会传播是信息在扩散中实现共享的过程。 (2)社会传播是传播双方的互动行为。 (3)社会传播的发生是以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为前提的。 (4)社会传播的本质属性:社会关系。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现着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建立着新的社会关系。 (5)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是各种类型的传播交织而成的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 7、什么是符号化?什么是符号解读? 符号化(编码):是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声音或文字语言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符号解读(译码):是受传播者对其接受到的符号进行理解和阐释,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第三章、第四章测试 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传播者(C),受传者(R),讯息(M),媒介(MD),反馈(F) 3、1949年,美国的信息论学者(香农)和(韦弗)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 4、1967年,美国学者(丹斯)强调了传播过程的动态性质,比如,谈话中双方“认知场”总是在不断扩大。麦奎尔将其观点概括为“螺旋形模式”。 5、在对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研究中,(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是由普遍联系的各种类型的传播所构成的复杂系统。(马莱兹克)的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则看到了大众传播各个环节都受到各种社会影响力的作用,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对传播者和受众具有重大的影响。 6、人内传播的一些理论与社会心理学密切相关。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看来,人的自我是在“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则提出了“自我互动”理论。 7、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提出了一个基于基模理论的个体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8、“镜中我”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依赖于同他人之间的互动。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是一面“镜子”,个体依此调整自身行为。 9、图示:拉斯韦尔五W模式。 10、图示: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

沉默的螺旋理论 1、提出 2、观点 3、评价 1、提出 该理论是德国传播学者诺利—纽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的,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2、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既而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3)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制约影响舆论,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 a. 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 b. 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 c. 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对人们确定多数人的意见是什么,大众传媒起重要的作用。 3、评价 意义: 1)为传播学的效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舆论形成种的作用,是一个突破。 3)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指出这种影响来自传媒营造的"意见环境" 局限: 1)其理论前提"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有时意见的趋同行为,仍有待于推敲。 2)对社会孤立恐惧,对优势意见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该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3) "多数意见"的压力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制约,对于不同性质、类型的问题。多数意见压力不同。 4)过于强调"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何少数派的作用。实际上,少数派的"中坚分子"往往可以对多数派产生影响。 知识沟假说 1、背景 2、提出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和答案

《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得分 评阅人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A.拉斯维尔 B.麦克卢汉 (密封线内勿答题) 姓名 学号 学院(系) 专业 年级 班(密封线内勿答题)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传 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11. 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A.反馈 B.噪音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传播学概论试题

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试题(B卷)答案 时量:120分钟总分10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1*10=10分) 1、传播学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传播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C ) A、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 B、战争宣传研究的需要 C、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D、其他相关学科的推动 2、拉斯韦尔的代表作是( A ) A、《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B、《传播与说服》 C、《人民的选择》 D、《舆论学》 3、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属于政治学家的是( D )。 A、拉扎斯菲尔德 B、卢因 C、霍夫兰 D、拉斯韦尔 4、提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的传播学者是( B )。 A、施拉姆 B、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5、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这是( B )媒介规范理论的观 点。 A、集权主义 B、民主参与理论 C、自由主义 D、社会规范 6、(B )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A、人内传播 B、人际传播 C、大众传播 D、群体传播 7、下列与选择性理解意思最为接近的成语是(D ) A、择善而从 B、爱屋及乌 C、从谏如流 D、见仁见智 8、提出“把关人”理论的学者是(B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霍夫兰 D、施拉姆 9、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而实质上是( C )的交流 A、信号 B、象征符 C、意义 D、语言 10、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是 ( C ) A、传播权 B、知晓权 C、媒介接近权 D、文化权 二、名词解释(4*5=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 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着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阿多诺、H.马尔库塞、J.哈贝马斯等人的着作中。 2、自我互动 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核心知识点: 传播学的相关学科社会传播的特点精神交往理论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符号 /意义象征性互动理论现代社会的象征性文化 (消费文化人内传播 5W 模式传播总过程研究人际传播群体规范、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集合行为霍桑实验企业识别系统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李普曼 /拟态环境极权主义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 /民主参与理论大众传媒的特点“把关人” 麦克卢汉“电视人” 与“容器人” 理论受众大众社会理论“拷贝支配” 理论传播权 /知晓权 /媒介接近权子弹论传播流研究伊里调查:《人民的选择》/“意见领袖” /两级传播《个人影响》 /《创新与普及》 :多级传播“有限效果” 理论“说服性传播” 研究 (耶鲁研究“休眠效果” /“ 一面提示” 与“两面提示” /“ 免疫效果” /“ 警钟效果” 自信心假说“使用与满足” 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 “知沟”假说/“上限效果”假说/“信息沟”假说传播学的形成与诞生杜威 /库利 /帕克 /米德拉斯韦尔 /拉扎斯菲尔德 /卢因 /霍夫兰施拉姆香农 /维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 第一章 ★与传播学的相关学科: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化人类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等。重点要搞清楚传播学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这三个学科的关系。 1、新闻学:新闻媒体的实践原则和标准、新闻学的主流理论(如第八章的那几个媒介规范理论都给了传播学很大启示,特别是早期传播学就诞生在新闻学院之中,还可以注意一下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卡方人” (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者和“绿眼罩” (带有偏见的新闻从业人员与研究人员之争。这些都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2、社会学:社会学的大量社会理论极大了催生和促进了传播学的发展。早期的传播学研究者和传播学奠基人大多来自社会学界,如欧洲社会学家塔尔德与西美尔、深受西美尔理论影响的芝加哥学派(帕克和米德、库利、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等人在理论、方法(调查研究、文本分析等、实践等诸多方面推动了传播的诞生和

传播学概论学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 1、传播 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2、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其主要贡献在于对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被视为经典之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继之秀。第三,为人们留下了流传甚广的著作,如《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和《传播学概论》。施拉姆的传播模式分为人际传播模式和大众传播模式。 (1)人际传播模式: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讯息循环反复周流不息的过程,参与双方同时具有发出讯息和接受讯息的功能。 (2)大众传播模式:媒介组织从信源输入讯息,经过译码,然后通过编码发出。由于媒介组织的放大作用,输入讯息只是针对媒介组织的个别人,而输出讯息却是面对广大受众。

全国传播学概论试题_1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 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7月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际传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际传播仅指() A.自我传播 B.亲身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第一个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 A.李普曼 B.拉斯韦尔 C.卢因 D.施拉姆 3?卢因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第一个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概念 D?从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4?霍夫兰的代表作是() A.《传播与说服》 B.《宣传、传播与舆论》 C.《报刊的四种理论》 D.《权力的媒介》 5?把符号还原成意思的过程叫() A.编码 B.译码 C.组码 D.释码 6?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的美国学者是() A.施拉姆 B.霍夫兰 C.赖利夫妇 D.拉斯韦尔 7?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A.实验组B.控制组 C.测量组 D.模拟组 8?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 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学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学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信息:消除不确定性。 ·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传播非人类传播 人类传播非社会:人内传播 社会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个人接收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活动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一个重要功能,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 ·组织传播:组织是一个结构秩序更为严密的社会集合体。特点具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其结构和分工都是为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而设置的,因此组织本身就是一个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伴随着近现代印刷、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 ·传播学四大先驱:拉斯维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 拉斯维尔:5W模式、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社会中结构》、内容分析法 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假说、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伊里调查 卢因:把关人概念 霍夫兰:态度的劝服(一面提示两面提示、警钟效应)、社会心理学家 ·传播学鼻祖和创建者(集大成者):施拉姆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1.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原因:1.军事二战 2.政治大选 3.经济广告 4.媒介技术发展 ·传播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入中国的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 作为学术用语的“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传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社会组织》1909) 符号学创始人(美)皮尔士:直接传播某种观念的唯一手段是像。即使传播单的观念也须使用像。因此,一切观点都必须包含像或者像的集合,或者说是由表明意义的符号构成的。(《思想的法则》191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社会学传统、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传播学中的“传播”概念: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是社会学与信息科学视点的结合)传播学所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 信息:信息——符号和意义是信息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意义: 从社会传播的角度来看“意义”——指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如人类认识到关于商品和服务的信息需要得到传播,才能广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购买行为),是人给对象事物所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 符号:指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反馈是传播效果的一种体现。 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由于象征符与意义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象征性社会互动又被称为符号互动或意义互动。 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就是媒介影响的效果。 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 a.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b.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的结果的总体。子弹论:(20世纪初——40年代),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几种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大众: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大众的特点:规模的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性;匿名性;流动性;无组织性;同质性。 大众传播:就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传播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传播学概论(试题试题合集)

第一章 1、传播学起源: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加以论述。 美国学者皮尔士也在1911年出版的《思想的法则》中设了一个题为《传播》的短章。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将单个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施拉姆说:传播一直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并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所谓社区也就是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 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行为的发起人——传播者通常处于主动地位,但传播对象也不是单纯的被动角色,他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来影响传播者。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无论其参与者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信息的传播要经过符号的中介,这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符号化即人们在进行传播之际,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转化成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符号;而符号解读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对传来的符号加以解释、理解其意义的活动。反馈也包括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的活动。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行为”的时候,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解释为“过程”的时候,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考察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当我们把传播视为“系统”的时候,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不但考察某种具体的传播过程,而且考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 3、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至1846年)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了“交往”的概念。 文中并没有明确作出一个总体定义,但从论述中可以看出:(1)“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指的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2)如“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等表述所体现的,它同时也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精神交往关系。可以说,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 第二章 1、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详细地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2、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迄今为止的传播活动可区分为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5)符号传播时代。 3、公元105年,东汉蔡伦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 4、1045年,宋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5、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