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心理学真题2011年04月

心理学真题2011年04月

心理学真题2011年04月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

A.信息源 B.反馈者

C.信息 D.通道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的过程通常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

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

A.韦伯比率 B.平行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信息的提取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例如,在实验中,主试呈现几个电话号码,让被试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复述,这就是回忆。日常所说“记得”指的就是回忆。如果让被试在一组电话号码中选出哪些电话号码是已经给出的,就是再认。平常测验中使用的题目,如名词解释就属于回忆性题目,选择题考查的就是再认。

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分类和比较 B.分析和综合

C.抽象和概括 D.具体化和系统化

(分数:2.00)

B. √

C.

D.

解析:[解析]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们是相反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是为了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综合则是通过对各部分、各属性的分析实现的,没有分析的综合是不完备的综合。任何思维活动都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

A.0.8 B.1.25

C.80 D.125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

A.动力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人们之所以要“进门看脸色”是因为表情能够传递一定的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即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而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所以情绪情感也具有信号功能。

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

A.罗夏克墨渍测验 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

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 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 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 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分数:2.00)

A. √

B.

D.

解析:[解析] 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9.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

A.转移 B.升华

C.压抑 D.补偿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分为建设性防御、替代性防御、掩饰性防御、逃避性防御、攻击性防御五大类。压抑是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它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

10.“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劳伦兹

C.华生 D.弗洛伊德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这句颇为偏激的名言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说的。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1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

A.反应变量 B.控制变量

C.环境变量 D.不可控制变量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1)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2)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3)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12.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

A.20~20000赫兹 B.30~25000赫兹

C.40~20000赫兹 D.50~25000赫兹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13.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 )

A.编码 B.注意

C.储存 D.复述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

14.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

A.启发式 B.手段——目的分析法

C.爬山法 D.算法式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爬山法是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就如同爬山一样,为了到达山顶,有时不得不先上矮山顶,然后再下来……这样翻越一个个的小山头,直到最终达到山顶。可以说,爬山法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往往具有“退一步进两步”的作用,后退乃是为了更有效地前进。

15.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 )

A.再测信度 B.内容效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构想效度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再测信度是指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它是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人前后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就是再测信度。再测信度反映的是两次测验结果有无变动,因此又称稳定性系数。

1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

A.需要 B.动机

C.诱因 D.兴趣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所谓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在一般情况下,诱因作为一种外在刺激物,能够吸引有机体的活动方向,有助于他寻求需要的满足。

17.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分数:2.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粘液质气质的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易外露,但内心的情绪体验深刻。他们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力强,内刚外柔。他们与人交往适度,交情深厚,朋友少但却知心。他们的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

18.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 )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群体极化 D.去个体化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人们在群体中,一旦面临群情高涨,情绪激动的状况,就很容易处于去个体化状态。去个体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个人对于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就使平时制约于社会规范下的行为不受规范的制约,使人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的行为,甚至使个人的侵犯行为增加。

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 )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反向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文饰。文饰是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如考试不及格,则说考题太难超出要求;求爱不成,则说对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值得可爱。

20.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

A.150% B.120%

C.80% D.60%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婴儿出生后,大脑主要是皮层继续增长,在6个月时,大脑会达到成人大脑体积的一半,2岁时,为成人的四分之三,4岁孩子的大脑就已经非常接近于成人的了。伴随着大脑体积的增长,大脑皮层突触的增长速度也很快,4岁左右的儿童,其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约为成人的150%,而且在整个儿童期内,突触的密度都保持在高于成人的水平上,到了青春期,突触的数目才开始减少,青少年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逐渐接近于成人的水平。

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12.00)

21.概念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识活动的基本单元,是以词的形式来表现的。)

解析:

22.心境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心境指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解析:

23.焦虑障碍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焦虑障碍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解析:

24.依恋行为

(分数:3.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依恋行为指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的双方通过相互给予安全、温暖、情感支持而使得双方产生相互的亲密感的关系。)

解析:

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30.00)

25.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优点:客观性和真实性。

(2)不足:①实验者只能消极地等待预期的行为出现。

②结果难以重复。

③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易受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解析:

26.简述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大小恒常性:当物体向远处或近处移动时,人们能把物体知觉成大小不变的整体。

(2)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

(3)颜色恒常性: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同一件物品反射到人们眼中的光有很大的变化,但它们颜色看起来好像没有变。)

解析:

27.简述问题的组成部分。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初始状态:接受问题,所拥有的信息不够完整。

(2)目标状态:确定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3)认知操作: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步骤。)

解析:

28.简述智力的影响因素。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智力既受先天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也受后天因素的影响。

具体因素主要有:

(1)遗传。

(2)家庭环境。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解析:

29.简述遗传对人格的作用。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不同而异,对智力、气质的影响较多,对价值观、信念的影响较少。

(3)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人格,遗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难易。)

解析:

30.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

(分数: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相似性与互补性: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易于相互吸引;当双方角色不同时,互补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效应。

(2)个人品质:交往越深,个人内在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越大,热情、开朗、真诚等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接近性与熟悉性:空间近,交往机会多,彼此了解的人易成为知己,但关系紧张时,彼此的反应也越消极。)

解析:

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8.00)

31.试用遗忘理论解释一篇长的文章为什么中间部分较难记住。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因为它受前摄和倒摄抑制干扰。

(2)前摄干扰是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倒摄干扰是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

(3)学习一篇长的文章,中间部分既是开头的新信息又是结尾的旧信息,受双重干扰。)

解析:

32.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温饱足而知荣辱。请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解释这种说法。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并将其动机理论建立在需要层次理论上。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大;这些需要是天生的。

(3)一般而言,在低层次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但有时人也会在低层次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层次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温饱足而知荣辱”体现了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高层次需要。)

解析:

33.一位中学生物老师走进课堂时,将装在盒子中的模型放在不显眼处,等到讲课需要时才亮出;上课时他先给学生讲这节课的目的与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所讲知识。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上述做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分数: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该教师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利用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发挥有利方面,如利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克服不良影响,如将生物模型装在盒子中,放在不显眼处,尽可能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如让学生加深对课的目的和要求的理解,以便保持注意。)

解析:

2011年高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及答案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要以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尽量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他们 造成不良影响。这一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日文版出版于【】 A.1962年B.1972年C.1982年D.1992年3.美国的教育和心理学家根据教育目标把学习分为: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技能学习的是【】 A.加涅B.梅耶C.皮亚杰D.布卢姆 4.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映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 A.关键期B.最佳期C.敏感期D.加速 期 5.语言文学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 人为的联系的学习称为【】 A.认知学习B.智慧学习C.情感学习D.意义学习6.桑代克于20世纪初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发展了学习的“联结说”又称为【】 A.尝试错误说 B.行为习惯说 C.接近条件作用学说D.经典条 件反射学说 7.从心理结构而言,每个游戏都具有两种成分,认知和【】 A.动作B.情感C.学习D.心理 8.游戏准备包括: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 A.游戏表情B.游戏言语C.经验准备D.动作准备 9.道德品质的培养【】 A.从培养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开始B.从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开始 C.从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开始 D.可有多个开端 10.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是【】 A.社会性B.社会化C.社会合作D.社会性学 习 11.在《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一文中明确提出创造性是健全人的本质之一的是【】 A.马斯洛B.卡特尔C.皮亚杰D.华莱士 12.在教育活动指导中,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模式是【】

1110-全国-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1110-全国-心理学 总分:108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视觉悬崖”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2分) A:婴儿的爬行能力 B:婴儿的深度视觉 C:婴儿的距离知觉 D:婴儿与母亲的关系 2、智力的差异表现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最为明显的是()(2分) A:发展水平 B:发展过程 C:结构 D:性别 3、“海因兹偷药救妻”的故事是下列哪种心理现象研究中所使用的一种方法()(2分) A:儿童道德判断能力 B:儿童认知发展能力 C:儿童人格发展能力 D:儿童情绪情感发展能力 4、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挫折后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称为()(2分) A:合理化 B:转移 C:退行 D:投射 5、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系统地对长时记忆和遗忘进行了研究,得出的著名曲线是()(2分) A:学习曲线 B:记忆曲线 C:遗忘曲线 D:回忆曲线 6、脑电波中a波的频率变化范围在()(2分) A:2--4cps B:4-7cps C:8-12cps D:13-24cps 7、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属于性格的()(2分) A:情绪特征 B: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8、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2分) A:感觉 B:知觉 C:感觉能力 D:知觉能力 9、听觉的适宜刺激是()(2分) A:声音 B:振动 C:声波 D:语音 10、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2分) A:综合 B:想象 C:抽象 D:联想 11、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学生,其认知方式属于()(2分)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2、一个八岁的儿童通过了十岁组的全部智力测验项目,它的比率智商是()(2分) A:80 B:100 C:120 D:125 13、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住房、乘车以及公共场所的拥挤,对人的身心产生了定程度的损害,有人称之为“拥挤综合症”,这种压力源属于()(2分) A:心理性压力源 B:文化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躯体性压力源 14、格式塔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2分) A:意识的结构 B:意识的体验

2011年考研心理学专业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1除嗅觉外,感觉信息传入大脑皮层最后一个中转站是() A丘脑 B下丘脑 C海马 D桥脑 2.初级视觉区、初级听觉区、躯体感觉区、言语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部位依次是() A.顶叶,额叶,颞叶,枕叶, B.顶,枕,颞叶,额叶 C.枕,额,顶,颞叶 D.枕,颞叶,顶,额 3.根据听觉位置理论,耳蜗对高频声波反应的敏感区域位于() A.顶部 B中部 C背部 D底部 4.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感觉现象是() A适应 B对比 C后像 D联觉 5故地重游往往令人触景生情,回忆起许多在其他情况下不太容易想起的?,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层次网络模型

B逆行性遗忘 C编码特异性原理 D激活扩散模型 6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个体对初次识记的无意义材料进行复习的时间应在识记后() A1小时内 B2-12小时 C13-24小时 D24小时后 7小明在游戏中把凳子当马骑,这种活动反应的想象功能是() A再造 B补充 C替代 D预见 8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理解性 9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是() A音位 B语素 C词 D句子

10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说明() A任务难度 B任务参与 C被试年龄 D被试性别 2011年心理学考研真题题目(简答和论述题) 简答: 1、时间知觉及其影响因素 2、两个学生参加考试:一个得到100分,另一个不及格。考100分的说是自己学习刻苦,不及格的说自己没有数学细胞。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两个学生将来学习的行为及其原因 3、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4、信度的影响因素 5、卡方检验 论述: 1、比较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的基本观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对心理学的贡献 2、 (1)研究一和研究二的设计方法, (2)根据研究一和研究二能得到什么结论? (3)根据研究一和研究二在研究遗传和环境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 (1)材料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至少指出4个明显的错误并且完善 (2)阐述被试偏好判断任务怎样影响内隐记忆。

心理学真题2011年04月

心理学真题2011年04月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 A.信息源 B.反馈者 C.信息 D.通道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沟通的过程通常由他们发动,沟通的对象和沟通的目的通常也由他们决定。 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 A.韦伯比率 B.平行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信息的提取有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回忆和再认。例如,在实验中,主试呈现几个电话号码,让被试根据自己的记忆进行复述,这就是回忆。日常所说“记得”指的就是回忆。如果让被试在一组电话号码中选出哪些电话号码是已经给出的,就是再认。平常测验中使用的题目,如名词解释就属于回忆性题目,选择题考查的就是再认。 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分类和比较 B.分析和综合 C.抽象和概括 D.具体化和系统化 (分数:2.00)

B. √ C. D. 解析:[解析]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们是相反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是为了了解事物的特征和属性,综合则是通过对各部分、各属性的分析实现的,没有分析的综合是不完备的综合。任何思维活动都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 A.0.8 B.1.25 C.80 D.125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 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 A.动力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人们之所以要“进门看脸色”是因为表情能够传递一定的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即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而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所以情绪情感也具有信号功能。 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 A.罗夏克墨渍测验 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 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 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 (分数:2.00) A. √ B. C. D. 解析: 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 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 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 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 (分数:2.00) A. √ B.

学前心理学11年4月真题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们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C)2-30 A.巴布金反射 B.达尔文反射 C.巴宾斯基反射 D.莫罗反射 2.儿童最早出现的注意属于(B )3-59 A.选择性注意 B.定向性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3.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1-11 A.实验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4.在下述对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7-212 A.只能理解个别事物 B.主要依靠语词进行理解 C.对事物的理解始终情绪化 D.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5.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讲《龟兔赛跑》的故事,头脑中呈现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6-146 A.再造想像 B.创造想像 C.无意想像 D.幻想 6.“视觉悬崖”装置主要测查的是(A)4-104 A.婴儿的深度知觉 B.婴儿的大小知觉 C.婴儿的形状知觉 D.婴儿的方位知觉 7.幼儿记忆的一个显著特点是(B)5-126 A.语词记忆占优势 B.形象记忆占优势 C.机械记忆效果好 D.意义记忆用得多

8.认为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观点是(B)13-410 A.二因素论 B.相互作用论 C.遗传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9.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心理现象,属于(C)11-329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10.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研究指出,如果17岁儿童智力为100%成熟的话,那么,儿童4岁时已达到(B)11-353 A.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一 B.成熟智力的二分之一 C.成熟智力的三分之二 D.成熟智力的四分之三 11.某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表现为精力旺盛,待人热情,但冲动,易感情用事,他的气质属于(C)11-338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2011年4月某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2

2011年4月某省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试卷-2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解析:解析:问卷法的特点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料,较易作出结论。 2.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初步生活自理 解析:解析: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好学好问,抽象能力开始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式,个性初具雏形等。 3.4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钭 B.10分钟√ C.15分钭 D.20分钟 解析:解析:幼儿注意稳定性随年龄而加长,3岁幼儿能坚持3~5分钟,4岁幼儿能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的时候能到20分钟左右。 4.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婴儿听到母亲的声音会露出笑容 B.突然巨响,婴儿有惊吓反应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用眼睛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解析:解析:视听协调指的是视觉和听觉协调进行,可见只有答案C体现了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5.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解析:解析:传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这种推理并没有逻辑性。答案A中的小孩没有分清一道道的是车沟还是皱纹,认为一道道的就是车沟,是属于传导推理。 6.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解析:解析:要把儿童的观察引向具体事物,所以指导语也应具体。 7.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1004-全国-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1004-全国-心理学 总分:108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智力二因素论的心理学家是()(2分)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吉尔福特 D:斯皮尔曼 2、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往,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这种人际需要属于()(2分)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情感需要 D:本能需要 3、“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这说明情绪具有的功能是()(2分) A:信号功能 B:调控功能 C:激励功能 D:健康功能 4、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2分) A:观察法 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 D:实验法 5、在动机理论中,着重强调人的较高级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理论,被称为()(2分) A:认知理论 B:期待理论 C:需要理论 D:交往理论 6、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2分)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 7、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

防御方式称为()(2分) A:转移 B:反向 C:文饰 D:投射 8、“小明比小军高,小兰比小军矮,所以小明比小兰高”,以上推理属于()(2分) A:归纳推理 B:三段论推理 C:线性推理 D:条件推理 9、当人们脑电波为β波时,典型的意识状态是()(2分) A:深度放松 B:正常清醒状态 C:轻度睡眠 D:深度睡眠 10、“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2分) A:社会文化因素 B:家庭环境因素 C:自然物理因素 D:生物遗传因素 11、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2分)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不随意后注意 12、小明性格安静稳重,平时言语不多,但喜欢思考问题,大家形容她“火烧眉毛也不着急。”小明的气质类型属于()(2分) A:粘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13、从复杂的环境中将一些感觉分离出来加以组织,并根据过去经验做出解释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被称为()(2分) A:知觉 B:思维 C:辨别

2011年江西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

2011年教育心理学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以下属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说是:( D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学校教育产生于(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西周六艺教育以——为中心( A ) A.礼乐 B.射御 C.书数 D.礼书 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体现了——教育理念( C )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前三项兼有 5.强调“教育即生活”在中学的教育家是( C ) A.凯洛夫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 6.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B )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 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发展( A )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8.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时期发生在( B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9.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A ) A.抓关键期 B.秩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是( A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11.学校的是校园文化的核心。(D)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或观念文化 12. 是社会需求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集中体现。( C ) A义务教育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评价 1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D ) A智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接受劳动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4.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学校教育 D环境教育 15.教师根本任务是( C ) A关心学生学习 B教学 C教书育人 D管理学生 1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关系( A ) A授受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朋友 17.当今教育改革核心是( B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18.以下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C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预期性 D长期性 19.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数、外等课程属于( D ) A综合课程 B潜在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20.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主体活动 D文化活动 2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2011年05月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1年5月二级理论真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 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窖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职业道德以其非强制性区别于法律法规 (B)职业道德强调职业责任,忽视员工的职业权益 (C)现代职业道德规范逐渐与制度规范合二为一 (D)职业道德日益成为员工岗前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 2、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道德建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强道德立法工作,职业道德普遍获得了法律威力 (B)利用信用档案记录个人“污点”,防止不道德行为发生 (C)普遍推行个人主义价值观,坚持企业利益至上原则 (D)重视操作规程,淡化标新立异 3、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以人为本 (B)为人民服务 (C)人道主义 (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公民道德建设时时纲要》提出的我国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要求是( )。 (A)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公道廉明、科学发展、回报社会 (B)爱国守法、诚信公道、崇尚科学、团结和谐、创新进取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D)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廉洁、服务社会、创业进取

5、“审慎”是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之一,关于“审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审慎是小心谨慎,一切遵从上司指令。切忌擅自做主 (B)审慎是指对责任风险的规避,防止滥用权力是第一位的 (C)审慎要求理性与克制,“宁慢三分勿抢一秒”是根本要义 (D)审慎就是更多考虑事情该不该做,克服主观性是重要的 6、作为职业道德规范的“敬业”,其特征是( )。 (A)主动、务实、持久 (B)主动、真诚、勤奋 (C)能动、诚实、持久 (D)主动、扎实、自律 7、比尔-盖茨关于10大优秀员工准则的第一条规定是“对自己公司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下列说法中,符合第一条内涵的是( )。 (A)对其他公司的产品置若罔闻 (B)对公司产品的兴趣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 (C)产品创新要取得一劳永逸的成效 (D)热爱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8、李开复认为,“成功源于诚信。”下列说法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有了诚信就必然能够成功 (B)不成功的,都是因为缺乏诚信 (C)不讲诚信的,一定无法成功 (D)开始要讲诚信,成功之后则无须讲诚信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关于诚信的特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诚信的通识性是指不言自明且不分时代、社会和民族的那种全球共识 (B)诚信的智慧性是指基于自我保护基础上的说话办事的委婉分寸 (C)诚信的止损性是指有效维护双方利益、避免利益损失的交往机制 (D)诚信的资质性是指个人或者集体经过长期信誉积淀所衍生的支付功能 lO、根据“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营者的职工所采取的商业贿赂行为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 (B)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回扣的,以行贿论处 (C)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以明示方式给予对方折扣 (D)中间人的佣金按劳务费论处,接受佣金的,无需入账 11、关于职业纪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职业纪律折射着员工的劳动态度和敬业精神 (B)职业纪律影响到企业的外在形象和生存发展

0704-全国-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0704-全国-心理学 总分:96 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中,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2分)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 2、有一种记忆系统的特点是:保持时间为几十至几百毫秒,存储形式为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如果不被注意或编码,就会自动消退。此种记忆系统是()(2分) A:瞬时记忆 B:工作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3、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2分) A:反向 B:投射 C:转移 D:退行 4、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特质,属于()(2分) A:共性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5、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的认知方式属于()(2分) A:冲动型 B:沉思型 C:系列型 D:同时型 6、心理学家常用“人工概念”的方法研究概念的形成。首创这一方法的心理学家是()(2分) A:赫尔 B:詹姆士 C:梅耶 D:吉尔福特

7、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2分)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安全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8、一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0岁,实足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2分) A:80 B:100 C:120 D:125 9、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且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的能力是()(2分) A:流体能力 B:晶体能力 C:模仿能力 D:创造能力 10、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称为()(2分)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倒摄干扰 D:前摄干扰 11、“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其含义是()(2分)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D:人本主义 12、在认知心理学中,表征是指()(2分) A: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B: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 C:形象代码 D:语义代码 13、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有时他人在场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行为效率的提高,反而会使工作效率下降。这种现象称为()(2分) A:从众 B:群体思维 C:去个体化 D:社会干扰

2010年4月全国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参考答案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些学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站在身旁,常常会感到不能很好作答,甚至有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称为()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去个体化 答案:B 2.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转移B.反向 C.文饰D.投射 答案:D 3.工作时间或工作条件的改变会给人们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

答案:C 4.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 答案:C 5.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D.不可逆 答案:C 6.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往,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这种人际需要属于()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情感需要 D.本能需要 答案:A 7.“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 ()

A.社会文化因素B.家庭环境因素 C.自然物理因素D.生物遗传因素 答案:D 8.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科学是受到() A.社会发展的影响 B.自然科学的影响 C.文化发展的影响 D.社会科学的影响 答案:B 9.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它主要活跃于() A.19世纪B.19世纪80年代 C.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 答案:C 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这种现象叫做()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 答案:B 11.当人们脑电波为β波时,典型的意识状态是()

全国2011年01月自学考试00031《心理学》历年真题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 A.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冯特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2.不属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研究领域的心理学分支是( ) A.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B.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C.心理测量学 D.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3.通过观察并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意志特征,这是应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4.下列关于催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催眠往往是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B.催眠师一种恍惚的意识状态 C.催眠是一种睡眠 D.催眠类似睡眠又不是睡眠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嗅觉适应现象 B.习惯现象 C.感觉-知觉整合现象 D.联觉现象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根据这个规律,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我们应该( ) A.及时复习 B.尽可能多地复习 C.首次学习之后不需要复习,等隔了较长一段时间再复习 D.自始至终都保持同样的复习频率 7.人与动物思维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人的思维可以借助于( ) A.语言 B.工具 C.创造力 D.知觉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4. 综合题 单项选择题 1.ABA实验设计属于( )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混合设计 D.对照组设计 正确答案:A 解析:被试内设计: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要求每个被试或每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的实验设计。ABA中的A和B分别指代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水平。故本题选A。 2.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反应类型 B.反应时 C.正确率 D.信心评价 正确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格林沃尔德1998年提出的。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测量两类词(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故本题选B。 3.下列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中,最容易产生动作误差的是( ) A.平均差误法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信号检测法 正确答案:A 解析: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因此,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操纵仪器会导致动作误差。故本题选A。 4.内隐学习最早的研究范式是( ) A.人工语法范式 B.序列学习范式 C.复杂系统范式

D.样例学习范式 正确答案:A 解析:内隐学习是指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某种知识,学习了某种规则。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测试表现出来,但在意识层面无法觉知,不能外显地表现出来。Reber首次设计并使用人工语法来研究内隐学习。故本题选A。 5.即使一个刺激被有意忽视,注意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分配到该刺激并影响其此后的加工。研究这种现象的实验范式是( ) A.搜索范式 B.双侧任务范式 C.负启动范式 D.整体一局部范式 正确答案:C 解析:Tripper将负启动作为分心物抑制的研究方法,当在启动显示中作为分心物的刺激,其内部表征与抑制相联系,而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将此分心物的刺激作为目标时,被试对目标的反应时比在控制条件下要长。故本题选C。 6.在选择因变量的测定指标时,应综合考虑( ) A.稳定性、客观性、可辨别性 B.恒定性、数量化、整体性 C.情景性、整体性、可辨别性 D.客观性、数量化、组织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有效的因变量特征:信度、效度较高,反应敏感。对应选项应综合考虑稳定性,与自变量关系的客观性,可辨别性。故本题选A。 7.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不包括( ) A.注视 B.眼跳 C.回视 D.眨眼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眼动分析指标包括注视、眼跳和追随运动(包括回视)。故本题选D。 8.一个实验有3组被试,方差分析的组内自由度为27,则该实验的被试总数为( ) A.24 B.28 C.30

1210-全国-心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1210-全国-心理学 总分:108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在人际沟通中传递给目标接受者的观念和情感是()(2分) A:信息源 B:信息 C:通道 D:反馈 2、当个体倾向于依从所处的群体状态,丧失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甚至会表现出通常状态下不会表现出的行为,这种现象是()(2分) 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去个体化 D:社会惰化 3、当人对不同事物产生不同的态度时,在他的内心世界中产生肯定或否定的体验。这属于性格的()(2分) A:态度特征 B:意志特征 C:理智特征 D:情绪特征 4、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说明了人格的()(2分) A:独特性 B:稳定性 C:复杂性 D:功能性 5、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由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其最高层次是()(2分) A:尊重的需要 B:审美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6、艾宾浩斯研究遗忘的方法是()(2分) A:学习法 B:重复法 C:干扰法 D:节省法 7、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2分) A:斯皮尔曼

C:斯腾伯格 D:加德纳 8、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形式可以描绘成()(2分) A:斜线 B:U型曲线 C: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曲线 D:双曲线 9、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种思维特性是()(2分)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10、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活动叫做()(2分)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 C:线性推理 D:三段论推理 11、上课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脑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可能还想着昨天晚上看的一部电视剧,这种意识状态称为()(2分)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C:白日梦状态 D:睡眠状态 12、物体的形状不因为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这反映知觉的()(2分)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13、在社会生活中,有的人会体验到突然、强烈、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这种焦虑属于()(2分) A:恐慌障碍 B:恐惧症 C:广泛性焦虑障碍 D:创伤后应激症 14、描述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概念是()(2分) A:感受性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考研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1.认为心理发展只有量的连续累积、不存在阶段性的理论是( ) A.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毕生发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和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并分为八个阶段。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要是用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来研究人类认知的发展阶段,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以上各个理论都将发展过程分阶段,但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从中观察模仿,使某些行为不断地受到强化,并不存在阶段性。故本题选D。 2.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衰退最早的心理机能是( ) A.感觉和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正确答案:A 解析:当个体逐渐老化以后,生理器官不可避免也会随着衰退,而感知觉是受生理机能制约最大的,因此,感知觉会最早衰退。故本题选A。 3.某儿童认为周围世界绕着他转,月亮跟着他走;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哥哥,但不知道自己就是哥哥的弟弟。该儿童心理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具体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后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B

解析: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做出分化,因而“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2)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能够利用表征,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但这时的思维受自我中心主义的限制。 (3)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儿童获得了运算的概念,它是构成逻辑思维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4)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至成人):心理运算可以运用于真实情境,也可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本题所述都表明了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故本题选B。 4.根据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微观系统指儿童直接接触的环境 B.环境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C.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D.外层系统包括社会意识形态、法律、文化等 正确答案:D 解析:布朗芬布伦纳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称为行为系统,这个系统分为五层: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和时间系统。环境层次的最内层是微系统,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第二层次是中间系统,指各微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层次是外层系统,指那些并未直接参与但对其发展有很大影响的系统;第四层次是宏系统,指存在于以上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最后,布朗芬布伦纳的模型还包括了时间维度,或称作历时系统,他强调了儿童的变化或者发展。生态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故本题选D。 5.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法律和秩序的取向 B.社会契约取向 C.工具性的相对主义 D.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发展心理学中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了解情况。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分为六个阶段:避免惩罚的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寻求认可取向、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故本题选D。 6.下列关于成年中期的人格发展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自我发展处于从众水平 B.性别角色进入整合阶段 C.对生活的评价具有现实性 D.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日益关注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试卷

2011年4月全国自考(组织行为学)真题试卷 (总分:8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 ) (分数:2.00) A.管理心理学 B.组织行为学 C.社会心理学√ D.行为科学 解析:解析:心理学可分为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等。个体心理学集中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的分析,这是一切心理研究的基础,所以也可称理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 2.主要表现为多学科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特性的是( ) (分数:2.00) A.系统性 B.边缘性√ C.层次性 D.立体性 解析:解析:边缘性主要表现为多学科相交叉性和多层次相交切性这两个方面。 3.当测量的数值数列n为奇数时,其中位在( ) (分数:2.00) A.n/2-1 B.n/2 C.(n-1)/2 D.(n+1)/2 √ 解析:解析:中位数常用的代表符号为M,它是指把全部测量数值按大小次序排列后,最中间的点的数值。实际计算时,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n为奇数,第二种,n为偶数。当n为奇数时,第(n+1)/2项的数为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须将数列最中间两项数据相加,以2除之,即为中位数。 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 (分数:2.00) A.能力 B.个性 C.气质 D.性格√ 解析:解析: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外界现实的作用下,通过个人的认知和实践活动。对现实产生了各种态度,构成态度系统,并决定着个体的行为表现,逐渐形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 5.“信息就是资源”这是一种( ) (分数:2.00) A.个人价值观 B.集体价值观√ C.政治价值观 D.国家价值观 解析:解析:集体价值观即为群体、企业、组织中人员所共同承认、接受并指导他们行为的价值观,如“顾客是上帝”、“信息就是资源”等。 6.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 ) (分数:2.00)

2011年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1年4月全国自考(传播学概论)真题试卷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 5. 论述题7.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是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 A.施拉姆 B.卢因 C.拉斯韦尔 D.霍夫兰 正确答案:B 2.《论出版自由》的作者是 A.弥尔顿 B.卢梭 C.约翰.穆勒 D.伏尔泰 正确答案:A 3.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 A.谁 B.对谁 C.说什么 D.通过什么渠道 正确答案:D 4.下列选项中,属于线性模式的是 A.德福勒模式 B.赖利夫妇模式 C.申农一韦弗模式 D.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 正确答案:C 5.在传播研究中,问卷主要用于受众调查和

A.传播效果研究 B.内容分析 C.传播媒介研究 D.控制分析 正确答案:A 6.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在控制实验中构成 A.“控制组” B.“实验组” C.“观测组” D.“对照组” 正确答案:A 7.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很多传播行为是一种 A.工具性行为 B.使用满足性行为 C.社交性行为 D.自我中心性行为 正确答案:A 8.拉扎斯菲尔德等指出大众传播有三个功能,但不包括 A.环境监测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 C.麻醉精神功能 D.重申社会准则功能 正确答案:A 9.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A.记者 B.传媒的经营者 C.编辑 D.传媒的所有者 正确答案:C 10.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四种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 A.集权主义理论 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

2023年自学考试00031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0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旳人称为( A )9-221 A.信息源 B.反馈者 C.信息 D.通道 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旳关系是( D )3-45 A.韦伯比率 B.平行关系 C.正比关系 D.反比关系 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旳是( D )4-81 A.识记 B.保持 C.回忆 D.再认 4.思维旳基本过程是( B )5-107 A.分类和比较 B.分析和综合 C.抽象和概括 D.详细化和系统化 5.一种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旳小朋友,其比率智商是( D )6-132 A.0.8 B.1.25 C.80 D.125 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阐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D )7-183 A.动力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根据旳人格测验是( A )8-207 A.罗夏克墨渍测验 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 C.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测验 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 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旳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旳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A )9-211 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旳需要 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旳需要 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旳需要 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旳需要 9.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旳是( C )10-268 A.转移 B.升华 C.压抑 D.赔偿

10.“假如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可以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旳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持此言论旳心理学家是( C )1-8 A.皮亚杰 B.劳伦兹 C.华生 D.弗洛伊德 11.研究者在进行试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B ) A.反应变量 B.控制变量 C.环境变量 D.不可控制变量 12.人耳所能接受旳振动频率为( A )3-55 A.20~0赫兹 B.30~25000赫兹 C.40~0赫兹 D.50~25000赫兹 13.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旳必要条件是( B )4-83 A.编码 B.注意 C.储存 D.复述 14.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旳差异以最终到达处理问题旳目旳,这种处理问题旳措施是( B )5-116 A.启发式 B.手段——目旳分析法 C.爬山法 D.算法式 15.表达测验成果跨时间旳一致性旳指标是( A )6-149 A.再测信度 B.内容效度 C.内部一致性信度 D.设想效度 16.可以激起有机体旳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旳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C )7-164 A.需要 B.动机 C.诱因 D.爱好 17.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此类人旳气质属于( C )8-192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8.有旳人在群情激愤旳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旳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 D )9-239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群体极化 D.去个体化 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 B )10-2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