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知识讲解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知识讲解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知识讲解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要素的生态系统,叫做生态系统。它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四大要素;生物成分是指在这些要素之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那些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其他生物。

自然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包括上述非生物成分,还包括生物成分。根据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种类的数量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三种类型。(1)稳定性生态系统:由相同的生物种类组成,且生物量大小相差不大,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可以很顺利地进行。

2。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一个整体。 (2)目的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产生的。 (3)层次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即层次性。(4)动态性: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5)相关性:生态系统内各个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之比为:草原50;森林30;草地10;.从表中可以看出,草原、森林、草地三种生态系统占的面积最大,而农田、荒漠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最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含的生物种类数来推断其它因素对该系统的

影响程度。

3。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类型按生态学的观点可分为三种

类型:第一类生态系统为初级生产者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植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食物链或食物网;第二类生态系统为

次级生产者生态系统,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包括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食物网或食物链;第三类生态系统为非生物生产者生态系统,它包括光能和

化能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食物网。 4。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的

对其所处环境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转化的能力。它是生态系统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共同维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能力,是生态系统内在的固有功能。

生态系统知识整理

第五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NO.XA016 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14-5-15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通过物质循 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二、生态系统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可分为农业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附: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1)概念: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2)范围: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和大气圈下层。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 等。(人教版: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绿色植物。 主要成分。 各种动物 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作用:把动植物遗体、排遗物等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特别提示】

(1)一个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生产者、分解者。 (2)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3)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由于营养关系而形成的结构。 如:草虫食虫鸟肉食性鸟 生产者一(初)级消费者二(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 (2)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四、有关食物网的解题注意点 1、食物网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止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2、同一中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即捕食与竞争,因为在同一条食物链上为捕食关系,在不同食物链两者还可能同时另一种生物,则为竞争。 4、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或增加时,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分析如下: (1)在一条链中:按“捕食”关系依次分析。 (2)在不同链中:按“三角”关系分析。(见笔记) 注意:①当用不同“三角”分析结果不同时,以最小三角的分析为依据。 ②当有多种食物来源的高营养级生物突然缺少一种食物来源时,对其数量影响不大。 例1、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知识总结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一、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综合体。所有物种都是各种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类型极多,所有生态系统都保持着各自的生态过程,即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的循环和各组成部分之间能量的流动。不论是从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或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生态过程对所有生物的生存进化和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丰富的种类,物种资源是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经营的主要对象,它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遗传的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单个物种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一个物种的遗传组成决定着它的特点,包括性状的多样性、它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它的可利用性等特点。遗传多样性对人类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它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人类的生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因为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保持稳定的基础。各种物种,不管它们是细菌、蠕虫、蜥蜴,还是小型哺乳动物,都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为我们人类提供食物、提供新鲜的空气、调节气候、控制疾病的流行等,其作用难以被其他物种所替代。 每种生物都有其特有的遗传特性,使其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条件。这种遗传特性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如果加以利用,就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例如,我们吃的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还有许多瓜果蔬菜,虽然是从野生物种逐渐演化而来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栽种后,物种产生了退化,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造成产量下降,品质变差。因此,人类为了改良品种,就得从野生物种中寻找与其相似的物种,将其特有的基因植入到现在人类种植的作物中去。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3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结构) 特例: 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 腐食动物(如蚯蚓)——分解者; 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生产者; 寄生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网 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 a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就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b 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 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e 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如蜘蛛与青蛙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 c、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不循环不可逆)。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a、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桑基鱼塘) b、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作物除草、灭虫)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类型: 水循环:是从地球表面通过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作用)进入大气 圈,同时又不断地通过降水从大气圈返回到地球的表面。 气体型循环:包括氮、碳、氧等元素的循环 沉积型循环:包括磷、硫、钙、钾、钠、铁、碘、铜等物质的循环。

八年级生物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八年级生物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思维导航 在我们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当你来到海底世界时,可以看到好多五彩缤纷的珊瑚以及各种鱼类;当你来到沙漠戈壁时,看到的只是孤零零的几株植物;当你来到大草原时,一片片绿草映入眼帘,牛羊在悠闲地吃草……为什么不同环境里的生物也不一样呢? 每个生态系统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生态系统呢? 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随堂反馈 1.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分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分为、、等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和岩石圈的(主要是土壤层)。 4.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不同类型的的总和。生物圈内部不断进行着和 。 5.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 和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流动和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称为。 6.生态平衡是一种和稳定状态。 7.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能力。 8.生态农业是在总结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根据原理,建立起来的 。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生物圈是指()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C.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表面和水圈 2.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生物种类最多的圈层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无法确定 3.海洋中的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主要是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 A.氧气 B.阳光 C.营养物质 D.生存空间 4.一块沼泽地可以看作是一个() A.荒漠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5.世界人口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否则人类就不能正常地生存。这是因为生物生存需要() A.空气 B.阳光 C.适宜的温度 D.一定的空间 6.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保持平衡不变 B.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内保持平衡不变 C.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案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各种生态系统; 2、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描述生态系统的平衡; 4、举例说明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觉为维持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重点 1、说出各种生态系统; 2、举例说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3、举例说明人工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学难点 描述生态系统的平衡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新授 一、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 1、阅读思考: 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什么? 2)、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几类? 3)、谁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举例说明各生态系统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 1)、森林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28.5%) 分布:湿润、较湿润地区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 2)、草原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25%) 分布:干旱地区 特点:年降雨量少 生物特征:草本植物为主,动物多穴居 3)、农田生态系统(占陆地面积10%) 分布:农垦区 特点:人工生态系统 生物特征:动植物种类稀少

4)、海洋生态系统(占地球总面积71%) 分布:地球上全部海洋 特点:受阳光、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影响 生物特征:动物大多可游动,植物没有发达根系 5)、淡水生态系统(不足全球水量的1%) 分布:河流、湖泊、池塘等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樾被贫乏 6)、海洋生态系统 分布:地上的全部海洋。 特点:海洋生物主要受阳光、温度和盐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二、生态平衡 1、通过共同分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引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分析、交流、讨论 1)、生态平衡的作用与意义 2)、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三、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 1、阅读、思考: 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巩固1、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 C.生物圈D.海洋生态系统 2、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_______和_______。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_、土壤圈和____。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越_____,生态系统的调 节能力就越_______。 小结本节收获有哪些? 新课标第一网 板书设计第二十六章 第一节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 一、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 1、生物圈 2、各种生态系统 二、生态平衡 1、定义 2、调节 二、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知识讲解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知识讲解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要素的生态系统,叫做生态系统。它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四大要素;生物成分是指在这些要素之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那些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其他生物。 自然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系统。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成分非常复杂,不仅包括上述非生物成分,还包括生物成分。根据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种类的数量可将生态系统划分为三种类型。(1)稳定性生态系统:由相同的生物种类组成,且生物量大小相差不大,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可以很顺利地进行。 2。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整体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一个整体。 (2)目的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产生的。 (3)层次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即层次性。(4)动态性: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5)相关性:生态系统内各个生态因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生物圈中各种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之比为:草原50;森林30;草地10;.从表中可以看出,草原、森林、草地三种生态系统占的面积最大,而农田、荒漠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最小。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查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含的生物种类数来推断其它因素对该系统的 影响程度。

3。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类型按生态学的观点可分为三种 类型:第一类生态系统为初级生产者生态系统,其中包括植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食物链或食物网;第二类生态系统为 次级生产者生态系统,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其中包括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转化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食物网或食物链;第三类生态系统为非生物生产者生态系统,它包括光能和 化能自养型生物和异养型生物(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称为食物网。 4。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的 对其所处环境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转化的能力。它是生态系统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共同维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能力,是生态系统内在的固有功能。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 生物是高中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学好生物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的生态系统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名词: 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 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 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 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词: 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语句: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5、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6、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而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7、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8、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组成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理解,不识记)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3篇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1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1、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各种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 (1)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有“绿色水库”之称。 (2)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 (3)荒漠生态系统:生物稀少,生态环境最为恶劣。 (4)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源,蓄洪抗旱,有“地球之肾”之称。 2、人工生态系统:在人工栽培或建造的环境中形成的生态系统叫工生态系统。常见的有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较少。 (2)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二、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 2、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2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终点

是最高营养级动物(第一营养级: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 2、生态系统的功能:__,__和__ 3、生态系统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营养级≥2) 能量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沼渣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的无机盐(即肥)。 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知识点总结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界、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进行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个体生物: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生物个体,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3.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存在的层面,包括陆地、水域、大气等各个环境。 4. 土壤与水体: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非生物组分,提供了养分和水分供生物生存。 5. 养分循环:如氮、磷等元素在生态系统环境中的流动过程,满足生物生长与繁殖的需求。 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1. 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捕食和被捕食形成的相互联系,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上的每个层级都有其生态功能和地位,维持了生态平衡。

2. 共生关系:不同物种之间通过互利共生的关系生活,有利于提高生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效益。如蚂蚁与蚜虫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共生关系。 3. 拮抗关系:物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制约,包括资源的竞争、空间的竞争和捕食关系等。拮抗关系有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4. 生物地理分布:不同地区具有特定的生物群落和生物种类组成,这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紧密相关。 5. 土壤与植物关系: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同时也通过根系和土壤相互作用,影响土壤结构与养分循环。 6. 生态系统与人类: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包括资源开发、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保护生态系统对于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涉及到生物、土壤、水体、养分、食物链、共生关系、拮抗关系等多个方面。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初中生态系统知识点

初中生态系统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名词: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语句: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在 水域生态系统中,又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3、森林生态系统:湿润或比较湿润的地区;物种多,植物以乔木为主,树栖攀援动物多,种群密度稳定,群落结构复杂稳定。 4、草原生态系统: 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物种少,植物以草本为主,善跑或穴居动物多,种群密度易变,群落结构一般不稳定。 5、农业生态系统: 农作物种植区;作物种类少,种群密度大,群落结构单一而不大 稳定,植物主要为农作物,人为作用突出。 6、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m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7、淡水生态系统: 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 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名词: 能量金字塔:可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 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做能量金字塔。 语句: 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渠道: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

4、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 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 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 的情况有所不同。 5、特点:传递方向: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 流动;传递效率: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 有10%~20%。 6、人们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计算规则: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名词: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里说 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下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 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温室效应:大气中CO2越多,对地球上逸散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 语句: 1、碳循环:①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 ②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生产者合 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死后的尸体又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产生 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特点: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所以碳循环带有全球性。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是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具有 全球性,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可以反复出现,循环运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 生物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生态系统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生态系统知识点 (一)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abioticenvironment)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类和腐殖质等)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如温度压力). (二)生产者 生产者(producers)指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autotroph),主要包括所有绿色植物蓝绿藻和少数化能合成细菌等自养生物. 这些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化合物,并把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合成有机物的分子键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叶绿体内才能进行,而且必须是在阳光的照射下.但是当绿色植物进一步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的时候,还需要有氮磷硫镁等15种或更多种元素和无机物参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不仅为本身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它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也是消费者和分解者唯一的能量来源.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直接或间接依赖生产者为生的,没有生产者也就不会有消费者和分解者.可见,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然后再被其他生物所利用. (三)消费者 所谓消费者(consumers)是针对生产者而言,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此属于异养生物(heterotroph).消费者归根结底都是依靠植物为食(直接取食植物或间接取食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直接吃植物的动物叫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知识讲解

4 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4.1 陆地生态系统 全球陆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陆地生物群落的现存生物量却占了全球的99%以上,可见,陆地生物群落在整个生物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陆地的环境条件非常复杂,从炎热多雨的赤道到冰雪覆盖的极地,从湿润的沿海到干燥的内陆,形成各种各样的适应环境条件的生物群落和陆地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与构成。因此,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几个次级生态系统,它们在空间的分布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制约。 森林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具有众多的营养级和非常复杂的食物网,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温度的高低决定着生长季节的长短,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速率,以及生物生产量的水平。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冻原等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以它巨大的生产量养育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者和数量巨大的分解者。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于赤道两侧南北20°之间,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这些地区高温多雨;生产者以常绿的高大乔木为主;种群结构复杂,仅乔木就有4〜5个垂直 层次;个体数量巨大,每公顷可达50〜70个不同树种;林内还有极其丰富的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食草动物有貘、象、猴、大猩猩和众多的啮齿类动物,食肉动物有虎、豹等,此外,林内还生活着种类和数量上众多的昆虫和鸟类,它们的食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级上。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约为37.4 X 109t • a1,占陆地净初级生产总量的32%。根据初步的估计,大约只有3.8 %的净生产量保持在森林中,其余的部分则在食物链中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传递。 草原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如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北美中部、南美阿根廷等地,那里年降水量较少(250〜450mm),且集中于夏季。生态系统的营养级和食物网相对简单一些。生产者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消费者包括大型食草类动物如野牛、野驴、黄羊、野兔,穴居的啮齿类如田鼠、黄鼠、旱獭和食肉动物沙狐鼬和狼。草原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和生产量随当地降雨量多少而不同。世界草原的平均净初级生产量为500g • m2 • a-1,在水分不足的温带干旱地区,草原的生产量仅为100〜400g - m2• a-1,而在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草地的生产量可高达600〜1500g・ m2 • a1,草原生产量最高的是新西兰的常绿草地,约为3200g • m f • a-1。 荒漠生态系统一般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地区,如欧亚大陆内部、 美国中西部和北非及阿拉伯半岛等地,那里年降水量稀少(小于250mm 且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生产者为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苏教版)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苏 教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兴旺(如图),冬天法国梧桐树落叶而松树不落叶,蛇和青蛙等动物会冬眠,燕子冬天南飞而春天北归等。 水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比拟明显,一切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水分的多少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例如: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如右图所示),还能调整气候;柳杉等植物可以汲取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藻类植物快速大量生殖会形成赤潮等。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两者是一个不行分割的统一整体。 五、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概念:在肯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态系统生物局部消费者——各种动物。 组成分解者——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非生物局部:阳光、空气、水等。 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养分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多条食物链会交叉形成简单的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总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淌,能量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物质循环利用。 留意事项: (1)推断一个系统是不是生态系统的标准是其是否具有生态系统的根本组成,包括生物局部和非生物局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推断食物链是否符合生物学原理。首先,食物链说明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因此在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消失分解者和非生物局部;其次,根本写法要正确,生产者写在最前面,从生产者开头,用箭头向右指向更高的捕食者,直到最凶狠的动物完毕,这就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3)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呈金字塔形递减,即生严者的数量最多,消费者的数量渐渐削减,这是由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的客观规律打算的。比方,在一个池塘里,要有500千克浮游植物才能维持

高中生物知识梳理复习 生态系统之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目的 1.生态系统的概念(C:理解)。 2.生态系统的类型(A:知道)。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2.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书】 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的概念 概念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注解】 一、概念:生物群落+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二、类型 (一)森林生态系统 1.分布区域:(较)湿润地区 2.整体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长期稳定 3.主要生物:植物以乔木为主,动物多树栖攀缘 是人类的资源宝库 4.生态效益是生物圈中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主体(生产力最高,生物圈的能量基地)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5.合理利用和保护 森林是可再生资源,合理的采伐不会使其消亡;多造人工林,保护天然林 (二)草原生态系统 1.分布区域: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 2.整体特点: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不稳定,种群群密度剧烈变化 3.主要生物:植物以草本为主,动物大多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4.主要限制因素:水 提供大量的肉、奶和毛皮 5.生态效益调节气侯、防风固沙 6.草原退化:由过度放牧及虫害、鼠害等原因所致 7.合理利用和保护 (1)发展畜牧业,不能盲目开垦种植农作物 (2)发展季节性放牧和划区轮牧,止过度放牧 (3)合理灌溉、施肥、灭鼠防虫等

(三)农田生态系统 1. 特点 (1)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2)有物质的大量输入和输出(自然生态系统中,有机物基本上保持在系统内部) (3)抗逆性差,抵抗力稳定性低 2. 生物:主要是农作物,还有与之构成况争关系的杂草等 3. 发展条件:加强人对农田管理:播种、施肥、灌溉、治虫、除草 4. 退化:人的作用消失,杂草众生 概念:运用生态学原理,保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应用现代科技建立起来 5.生态农业 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特点: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无废料生产) 原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生物防治: (四)海洋生态系统(生命的摇篮) 1. 特点:巨大生态系统,植物以浮游植物为主 2. 限制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和盐度 海洋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生态效益 调节全球气侯 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 4.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长期过度捕捞 环境污染(废水、石油、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 (五)淡水生态系统 1. 类型:河流、湖泊、池塘 2. 限制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盐度 (六)湿地生态系统 1. 概念:沼泽、沿海滩涂(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海涂等) 生活和工业的直接用水来源 能补充地下水 2.作用 湿地植物防风消浪、护岸固堤 消除污染 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3.保护:加入“湿地公约”,建立重要湿地保护区等 (七)城市生态系统 自然系统 1.组成 社会系统 −− −−−−→−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网络结构 经济系统 人起主导作用 2.特点 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也有大量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对其他系统有强烈依赖性和 干扰性 自动调节能力弱,容易导致环境污染 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 3.保护 改进城市工业、生产工艺和管理体制 加大城市绿化和美化 提高居民环境意识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知识全解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课标要求 知识结构 1.生物圈 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范围: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 包括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下部和水圈的大部。 2.包括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都是相互关联的) (1)从非生物因素来说,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阳光、大气环流、水和水蒸气运动的影响。 (2)从地域关系来说,长江、黄河作为河流(淡水生态系统)源自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沿途形成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灌溉农田生态系统,为城市生态系统供水,最终融入海

洋生态系统。 (3)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人类的活动可以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教法建议 讲授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生态系统景观的资料,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建议本节上成讨论课,在上课前将讨论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成5~10个小组,分别调查和收集资料,在课上交流,讨论。 讨论提纲可参考以下问题拟定。 1.本地有哪些生态系统?你还知道其他哪些生态系统? 2.本地有哪些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破坏的事例?这给本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3.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使生物圈受到了破坏? 4.本地正在或将要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5.从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角度出发,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做? 资料的来源可以是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相关书籍等。形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最好是具体的实例。 学法建议 分析资料、分组讨论交流。学生通过各种影像资料的观看、讨论、分析、交流,培养他们通过分析资料、图片获取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