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盛宏乾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5期

摘要:儒学思想包含着诸多发展观念、和谐观念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中,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学经典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治国理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要站在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立场上,积极汲取《论语》思想的精华,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论语》;社会发展;治国理政

一、“仁者爱人”的和谐观

“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指出,只有从个人修身到“仁本道德”(即忠孝信悌礼义廉耻)再到“博爱”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仁者”。“仁者爱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爱人”,二是博爱。只有做到博爱,才能达到“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境界。儒家思想主张仁心爱民,保民而王,最终实现“大同”社会。不论是孔子“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的思想观点,还是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无不体现儒家治国重民、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仁政爱民”便是“王道”的基础,是治国安民的重要法宝,亦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建设工作,和谐观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其中,“友善”就体现了“仁”,要求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常怀感激之情,無论对不同国家还是不同民族都采取一视同仁,互相尊重的态度。仁者爱人,而爱人的方式是避免一切暴力行为,进行换位思考,采取平和友善的和谐态度。对于和谐社会观念的构建,“仁者爱人”是一项非常好的选择。只有做到“仁者爱人”,社会群体中才不会缺少和谐,才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仁者爱人”是一个非常宽广的概念,是“推己及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博爱众生的主旨。通过建立“仁者爱人”的社会主义和谐观念,既可以形成不断发展的社会公允道德价值,也有利于促进整体社会人文条件的优化。更为重要的是,“仁者爱人”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需求。

二、“为政以德”的行政观

“为政以德”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治国理念,并通过“德政”来完成整个社会组织结构的优化。《论语》中,对德政的论述有名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从深层次的治国方面来说,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会使社会大众紧紧围绕在自己周围,拥护本阶级

的统治,进而同心同德臻于郅治。孔子在这里将德政比喻成北极星,将百姓的依附象征着众星拱之,体现了德政的巨大作用。“德”与“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孔子提到如果用法制禁令去治理百姓,用法律去约束他们,老百姓只为了不犯法而守法,而不是真正认识到所做行为的错误,这样就会少有是非感、羞耻心。而用道德标准来教化引导百姓,用礼法去统一百姓的言行,那么百姓对于不合理法的行为就会避免,百姓犯的错误少了,国家自然会长治久安。

“见贤思齐”是对为政者道德方面最基本的要求,并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从为政者的角度来说,为政决策必须要遵从“德政”的标准。从行政学的角度来讲,这就要求执政者建立“以德为政”的行政观念,并以多种方式来提高行政决策的水平。同时,“以德为政”还要关注中央集权问题。丁伊莎、刘博逸在《中的治国思想及其现代转换》中指出,从行政决策的角度来看,孔子坚持维护最高决策者的权威,反对越权决策,认为中央决策权的旁落会造成天下混乱,统治者进行决策时,一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因为凭空揣测、绝对肯定、拘泥固执、唯我独尊都是决策的大忌;二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即信息来源的渠道要多,信息占有量要丰富全面,决策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决策的程序要科学实用,决策的标准要效益最大化;三要“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决策者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急于求成,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宏观利益和微观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四要“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以德为政”的行政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导需求。

三、“为政以廉”的廉政观

在我国传统的“为政”观念中,“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认识“廉”,如何对待“廉”,如何确保“廉”,历朝历代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廉”,《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是孔子与其弟子子路的言谈,阐明了为政者需要关注的“廉洁”问题。为政者只有“廉洁奉公”才会对其周围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为政者做不到“廉洁”则其周围的人就不会遵从“天下为公”的道德。对于为政者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要“正其身”,如果不能“自正”又何谈去教化世人呢?《论语》中这样的为政观念主要侧重于为政者自身修养水平的提高,“正”己身后方可教化世人。

“廉耻,立人之大节,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可见,“为政以廉”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兴衰。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论语》中“为政以德”的思想属于社会伦理管理的内容,但从行政管理学上来看又带有西方“幽暗意识”学说的色彩。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政者对于利益的获得或者交换是其灰色行为的主要表现,是基于内心幽暗意识的对外反应。“权力容易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使人腐化。”这种情况下,“为政以廉”则必须要通过多种保障方案来实现。世界上以儒家思想治国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新加坡,建立起了“高薪养廉”“以德倡廉”“以规固廉”的为政模式。这其中,为政者“为政以廉”观念的塑造起着核心作用。基于以上多方面的考虑,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行政理论可以借鉴“以德为政”廉政观的

积极内涵,并根据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国情,将其建设为一个体系,构建新型的和谐化的社会主义“为政观”。

四、“正名”“立信”的发展观

《论语》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意思是说,如果处理事情的名分不正,那么说话就缺少足够的底气,不能顺利成章地去做事情,从而导致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不能被宣扬和传播开来,那么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肯定会存在诸多不妥之处。关于“立信”的言论,《论语》有这样的论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信用,就如同车子没有木销,将无法立足于社会。对于“信”并不是泛滥式的使用,而是要遵从仁义道德的标准,因此《论语》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說,讲信用必须要符合仁义的原则,只有符合仁义的原则才能够去施行。

另一方面,“人无信不立”。没有信义的人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承担“正名”的责任。也就是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人要承担多方面的责任,而“正名”和“立信”则是最基础的素质需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正名”和“立信”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的重要环节,应当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正名”就是要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方式、目的及各个层面的具体目标进行设定,使相关工作“师出有名”;“立信”就是加强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信义程度,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做违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事情。这其中,构建全社会的诚信工作是重中之重。

五、结语

《论语》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经典之作,其中的优秀思想对于当代国家的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半部《论语》治天下”更加证实了《论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新时代大力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既需要大量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也需要充分挖掘和创新自己的文化瑰宝。《论语》中的思想内涵丰富、根基深厚、魅力独特,对治国理政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指导。只有正确把握和汲取《论语》中的优秀思想,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我们国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砥砺前行,从幸福走向幸福,从胜利走向胜利!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杨朝明.论语诠解[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3.

[3]丁伊莎,刘博逸.《论语》中的治国思想及其现代转换[J].行政论坛,2003(5).

[4]李健胜.《论语》与现代中国[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Z].2017-10-18.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二、如何尽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 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得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得内容,并没有严格得分类。但就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与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得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得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得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得都就是治国得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与我国现在实行得治国方略有很大得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就是有区别得,《论语》中得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她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得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得必要得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得就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得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瞧,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得确就是退步了,法治得最终

目地就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得相比,现代社会得却就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得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得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得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得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瞧出来,《论语》中就是很注重学习方法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得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就是得态度,知道就就是知道,不知道就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得我们也就是很实用得。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得教育现状就是令人担忧得,只就是机械得学习、考试,学习只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得内容,这样得学习方式就是很难有所收获得。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就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得知识,做到学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以及现实意义 探析孟子之道德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孟子的道德观以性善论为基础,德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也是个体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义利观是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崇尚道义、依义取利是其价值观的取向。本文探索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积极因素,结合当前现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丰富和完善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孟子道德教育;义利观;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1 引言 当今世界,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把其中优秀的、合理的内容融合在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他推崇仁政、井田制及先富民而后教之的主张;强调道德教育的自主性,同时也提醒统治者注意对百姓的道德教育。认为人性是善的,人人皆有善性,只要道德个体存心养性、保持善端、反求诸己,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存在着价值观念困惑、理想信念迷失、心理素质不高、道德修养不够等现象。在新时期,着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2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分析 3 孟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同行业、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在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都在社会现实中发

教师读《论语》心得5篇

教师读《论语》心得5篇 读书心得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价,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读《论语》心得5篇,欢迎阅读参考! 教师读《论语》心得(1)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 《论语》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是人类语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多少年来文化知识的沉淀,这些充满智慧、魅力的妙语将让我们现在都受益匪浅。 读完《论语》,它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其中讲了很多关于孝敬、仁义、礼记、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这里我着重拜读了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这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的几则中,我们要时常复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顾此失彼。光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光学不思,又会成为书呆子。在学习知识时,既要学又要思考;与别人在一起时,要学习他的长处,他做的不好的地方,譬如短处,则要避免。思索贵于勤,凡事都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生活中也是这样的,面对一个问题我们都要想想,不能仅仅知道结果就行了。 在学习态度的方面,我们在学习时,不要不懂装懂,要聪明好学,知识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还要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爱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为耻。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有些同学们也许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从不向其他同学和老师请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吭声,不懂还装懂。这样则会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与其现实意义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 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和谐社会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 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 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 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 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 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 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 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以形成“仁”的德性。孔子曾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德 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与我 们社会总体道德修养现状不谋而合,直指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道 德观念日渐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与此同时,孔子也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来说明道德修养以 及自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 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 二.提高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篇中首次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概括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所要达到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 内容摘要:“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提倡儒家伦理中重视孝道的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题词:家庭美德孝敬尊老儒家伦理 对于现代家庭关系问题的讨论,笔墨日益集中于夫妻双方关系的处理和协调,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家庭中子女越来越少地关注对父母的赡养与孝敬问题?易言之,传统社会中浓厚的孝亲观念在现代家庭中还处于何种地位、起着多大的作用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当代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敬”问题进行了访谈调查。 调查是在烟台开发区的一个居民小区中进行的。由于地处开发区,集中了许多年轻的和中年的夫妇,与地处开发区的特点有关,这里聚集的年轻人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较好的文化素质。我们的访谈对象集中于那些与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了解他们对儿女的孝亲观念的看法。这些回答似乎反映了某一年龄段(25--35岁)、某一文化层次(大专以上学历)的城市青年(或中年)人对孝亲问题的态度。 在谈及儿女对父母是否“孝敬”的问题时,这些老人的回答大都是肯定的。然而,这些肯定的回答在我们听来,都带有一种“知足常乐”的无奈。在他们看来,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受到儿女的照顾,就很

满足了。而这种满足似乎来自于与那些歧视打骂父母、吃父母的、要父母的、拿父母的儿女的对比。从他们的谈话中还得知,对于洗衣、做饭、照看孩子等家务,他们也都心甘情愿地承担了,目的是为了在自己能干活的时候,不要成为子女的包袱。至于象子女不高兴了,说话时不在乎父母的感受、甚至带有训斥的口吻等情况,他们也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接受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来自于与孙子、外孙的感情交流,而来自于儿女的却很少。儿女也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应该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而把孝仅仅理解为赡养父母。这与中国传统社会对“孝”的理解相距甚远。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如孔子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第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孟子的“仁之实,事亲也者”(《孟子·离娄上》)、《孝经》上的“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都把孝视为仁、义的根本,“人伦之公理”。后世的思想家和历代统治者也把它当作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从不同的角度、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孝”的含义、内容以及各种具体要求。 I. 孝道为什么这样为古人所重视呢? 在儒家思想家看来,孝敬是性德,即本性中所具有的品德。儒家讲人性本善。人性的本善体现在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的基础上。而建立在父子亲情这种自然的伦理关系之上的孝敬,最容易体现出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等。因此,讲孝最容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 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 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 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 还得尊敬他们。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 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 始终如

一, 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 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意思是说, 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 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 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 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子曰: 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 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 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 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

论语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题目:论语的现实意义 姓名:王斯沛 学号:201302113014 班级:英语(国际新闻方向) 学院:外国语学院 任课老师:朱萍老师 成绩:

论语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在都市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这时就需要一些东西来洗涤自己污浊的心灵,来更好的生活学习。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经历千年洗礼,代表着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代的圣贤书在现代也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论语思想现实意义 《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西方文化大肆“侵占”我国的传统思想,人们逐渐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论语》。更有甚者觉得《论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该出现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宋代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壮语”早已不适用于这个时代,更何况他只是夸张的彰显了《论语》的重要性,但是孔子思想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在如今社会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简而言之,我觉得可以把它归结为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正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99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张和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解剖下《论语》的几个适用于现今社会的观点与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社会中文化的传播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上不起学。而孔子恐怕是创立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了,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是出生贫贱,所以孔子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孔子提倡有教无

孟子孝道观的现实意义

孟子孝道观的现实意义 □毕宝魁 孝道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的根本,目前的公益广告或街谈巷议多有孝道的话题,孝道是永恒的主题之一。 关于“不孝有三” 孟子时代各种思潮涌动,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热门话题。可能有人批评舜没有报告父母就娶了妻子,是错误而且不孝的行为。孟子仗义执言,为舜进行辩护,他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是两千多年来在中国流传最广泛的一句话,成为人们生活常识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是中国社会学、民俗学的重大题目。中国是以农耕文明建立起来的社会和国家,故家族传承便是最起码的传承。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很有意思,是以家庭为细胞,由家庭而扩充为家族,在由家族而扩充为部族,由部族发展为诸侯国。这样,家族的血脉传承便是第一大事。 中国到三代后便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其后形成的谱牒制度更增加了要有后代子孙的责任。这样,孟子对于舜的理解和维护就都可以理解了。可能是有人提及舜没有告诉父母就自己做主娶了妻子,因此孟子才说:“不孝的情况有三种,而没有后代是最严重的。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了妻子,就因为怕没有后代,因此君子认为舜即使没有禀告也如同禀告了一样。”孟子的理解和维护是很有力量的,原因就是这种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思想基础。如果扩展开来,生育后代也是对历史文化负责任的态度,既是对于家族的传承负责任,也是对全民族的文化传承负责任,也是敢于担当的一个最具体最现实的方面。不能只贪图自己这辈子轻松快乐就不要孩子,这样做实际也很自私和不负责任,不应该鼓励。 “不孝有三”,孟子没有直接说出具体内容,是赵岐注解说明是哪三点,即“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因此感觉这是孟子以前就存在的古训,孟子是在引用。而孟子时代,也有关于孝道的普遍认识,而不孝不是有三,而是有五了。 关于“不孝有五” 孟子在齐国和一位叫匡章的将军有交往,关系还不错。而这位匡章将军还是位有争议有故事的人物。《孟子·离娄下》第三十章开头一段是: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从公都子的语气和言辞看,匡章的罪名还不轻,影响也很恶劣。“通国”都说他不孝,这可不是小问题。但孟子不但与其有交往,而且还很尊敬和有礼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孟子看走了眼,还是另有隐情?孟子正是在仗义执言为匡章辩解的文字中提出“不孝有五”的这一话题,我们先看这一点,再说匡章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质疑,孟子理直气壮,回答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大意是说:“社会上所谓的不孝有这样五种情况:极其懒惰,四体不勤,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一不孝。好赌博好酗酒,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二不孝。好积攒货物钱财,只是私下里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三不孝。放纵自己耳目的欲望,使父母蒙受羞辱,这是第四不孝。逞强好胜爱打架下狠手,危及父母,这是第五不孝。匡章有其中的一点吗?”这是笔者看到关于“不孝有五”的唯一文献,而且孟子还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那就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而这五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上依然有大量的表现,在今天,依然也是判断是否孝道的重要参照。我们逐条分析之。 极其懒惰,四体不勤,不顾父母的赡养问题,这是第一不孝。没有什么本事,还极其懒

论语孝道感悟

《论语》中的孝道读后感 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加上自己对《论语》研读,对于论语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对其中所渗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 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一个个通俗易懂却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中孔子的一些为人处事作了经典的诠释。还通过观看电影《孔子》,使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再认识,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变得清晰、亲切而温暖。这对我的生活观、为人处事观、教育教学观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是中国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个人修身之道。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摆脱三种人的关系,那就是长辈、平辈、晚辈。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这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孝。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就我们个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论语》中的孝义也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道德和意志品质的形成。《论语》呼吁天下的儿女尊重父母,及时行孝,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下面,让我们走进《论语》,感受其中的孝义。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往往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在父

母去世之后,依然谨记父母的教导,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来流行过年出去旅游,对于这种做法,大家的观念也不同。而我认为,过年就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应用更多的时间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通常,父母会把我们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给我们庆祝,让我们每年都过一个开心快乐的生日。然而又有几个人能记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几个人能在父母生日这天给他们庆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条短信、一个小礼物、一句问候、回家的一杯水、一个小举动,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当然,对于父母来说,生日是喜忧掺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忧的则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也许,现在的我们并不能完全体会这句话,我们可以看现在父母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的样子。他们更多地是担忧,因为我们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们再怎么追悔,一切也来不及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今

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在都市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这时就需要一些东西来洗涤自己污浊的心灵,来更好的生活学习。 关键词:论语思想现实意义 《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西方文化大肆“侵占”我国的传统思想,人们逐渐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论语》。更有甚者觉得《论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该出现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宋代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壮语”早已不适用于这个时代,更何况他只是夸张的彰显了《论语》的重要性,但是孔子思想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在如今社会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简而言之,我觉得可以把它归结为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正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99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张和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解剖下《论语》的几个适用于现今社会的观点与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社会中文化的传播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上不起学。而孔子恐怕是创立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了,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是出生贫贱,所以孔子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是说教育是应该面向所有人的,应该不分贵贱地域,一视同仁。这样的办

《论语》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1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2、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3、关于治国与安邦的道理。 其一,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即用礼让的精神治理国家,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人伦纲常的礼才能得以保证。在这里礼让成为维系人伦纲常的精神纽带。 其二,治国的前提在于君子主要严于律己。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精)

第卷第期年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思想发见】 传统孝道在养老中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潘建锋 (湖南科技学院科研处,湖南永州 摘要: 中国传统孝道有许多敬老、养老的思想和措施,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孝道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传统养老中起到了保障、凝聚、调控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之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敬老养老思想;《孝径》;老龄化社会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基金项目: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 ;湖南省舜文化研究 基地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作者简介: 潘建锋(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与此相适应的传统孝道内容十分丰富。在中国传统孝道中有大量关于敬老、养老思想和安老的措施,其中就确定

了亲属的扶养义务,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奠基于家庭制度。这些养老敬老的孝道思想和行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人际和谐、家庭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一、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 中国古代孝道有许多安老、养老、敬老的思想和实施方法。《尚书?酒诰》中记载:“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里,孝与养是联系在一起的。《尔雅?释训》说:“善父母为孝。”也就是说孝之本义是“善事父母”。孔子提出:“老者安之,朋 友信之,少者怀之。”“安老”是孔子的重要社会思想。孟子在谈到世俗之孝时曾 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 也。”[ ] 这里所列五项中直接提出以奉养父母者即 有三项。孟子还发挥了孔子的“安老”思想。首先,他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 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从人的本性上提出了:“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其次,提倡:“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他把养老与“有善”、“仁人归矣”联系起来,并推崇“养老敬贤”、“敬老慈幼”。《孝经》对赡养父母之道也有专门的规定:“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中国传统孝道中许多养老的思想和措施,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养老敬老的思想文化传统。传统孝道思想中,养老尽孝主要包括事生与事死两方面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孝敬事亲”,无违父母。要求对父母既养且敬,不能违背父母的意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当今社会如何看待《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中文五班裴梓伊 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的社会,旧制度已不复存在。当新思想取代旧思想、新文化代替旧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要用继承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孝道,并应该赋予“孝道”符合时代的新的定义。 《论语》是儒学经典之一。而其中孔子关于孝道释义及理解,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可以说: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但这种伦理道德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奴隶制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阶段,孔子决心恢复周礼实质上也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可以说,这种关于孝道的思想很好的维系了宗法制度,也为同样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家族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帮助。正因如此,儒家思想才能成为贯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所以,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孝道”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如今的社会,我们应发现其蕴育千年的结晶。“孝”深深地熔铸在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但在当今社会,封建统治的思想束缚早已不在,我们用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呢? 首先我们要看到《论语》中关于孝道我们应该理解学习的方面。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告诉我们应该学习父亲长辈合理的部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学习父母正确处事原则。这对未来的独立,对自身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又如: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篇》作为子女,要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这表现出子女应对父母关爱)而另一方面又要因为[其寿高]而有所恐惧(又表现出了子女对父母的崇敬与依恋,为父母有一天要离去而感到恐惧和悲伤)

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学习、继承和发扬《论语》中的积极内涵,掌握古代先辈们的文化积累,发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文章主要是介绍了《论语》的部分内涵以及它在不同时代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来告诉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去接触《论语》,去继承和发扬《论语》中的积极的内涵和要义,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努力。更是要求我们新一代年轻人能够担负得起发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关键词:论语,意义,现实意义,色难,礼法。 主题词:继承,发展,接触,自主 引言:《论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之一,拥有者浓厚的文化气息,蕴含了孔子的绝大多数的思想内涵,其中很大一部分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展《论语》精神,其中主要在为人和孝悌之意方面值得学习。 一、为什么《论语》在古代受到如此高的推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集合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过去各个朝代王权的有力维护武器,也是王权集中的保证,所以基本上《论语》在历史上都是受到尊重的,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废除旧文学,打倒孔家店)…… 但绝大多数,是它在维护中央集权。比如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总之,在古代,《论语》是中央集权的有力武器,是统治者都不会忽视的一部经典,不然怎么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二、《论语》的内涵(意义) 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孔老夫子的智慧结晶,《论语》,一直流传至今,能够如此经久不衰,而且目前受到如此的关注,就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和非凡意义。 虽然在古代,在过去,《论语》主要是用来为君主服务的,是自宋代以来,科举制度下,文人儒士必看的文论,其中,孔子的思想也是为了君主服务的,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因而,对待《论语》,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接受,全部吸收,它里面既有积极的,健康的,有意义的,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同时里面也有消极的,不健康的,糟粕的,过时的,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它,坚持全面对待问题,要准确把握《论语》,

论语与现代生活

《论语》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论语>与现代生活》读后感 北流市民安镇初级中学蒙刚强 《论语》是我国儒家经典,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仍然能够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 治国理念 儒家提倡仁政,认为统治者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更注重法制与道德相结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用政策去引导民众,用刑罚去整顿,虽然能暂时避免犯罪,但是民众还是缺乏羞耻之心。若用道德来引导,让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再用“礼”教化整顿,民众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能自觉守规矩、走正道。。我们新时代社会主义也同样以法与德治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是相通的。法律只是管制公民的行为,并不能管制公民的道德。只有公民的道德修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 现代社会各种思想意识交织,人们的思想得不到统一的引导,对国家治理,社会管理都会有和大的不利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时的给中国的社会道德走向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人际交往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儒家人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做人,首先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权衡利弊,那自己就不会作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孔子提倡待人以诚,待人以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本条件。“为人谋而不忠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现代社会,是一个大融合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密切,只有交往才能促进发展。《论语》里人际交往的一些言论。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说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邻里的人际关系,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修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论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学习需要时常复习巩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都是论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告诉我们学习应以“德”为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诉我们要向先贤学习,取长摒短。《论语》的这些思想对我们的学习和修身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总之,《论语》作为我国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思想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去仔细研修。

论孝道的当代价值

论孝道 文学院汉语国际131 1301062018 欧娇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通俗点讲,孝就是子女对长辈的尽孝道,用心呵护老人,有如乌鸦反哺一样。 孝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个“芦衣顺母”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闵损的鲁国人,字子骞,是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经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他的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后母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在我看来,孝就是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那么首先得有父母然后才有子女,也就是说父母的先尽到自己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对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应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免除,即使父母离婚,仍应负担抚养义务。另外,父母对子女有教育的责任。父母得用爱心教育孩子,即使不成材也要成人,让他们感受到父爱和母爱以及家庭的温暖。 其次是子女对父母尽孝道。通常子女对父母尽孝有两种方式,一是物质输出,一是感情输出。有的子女常年在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在家陪伴父母,所以选择了物质输出。他们辛苦工作,奔波劳累,不仅为了养活自己,同时也为了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条件,让父母衣食无忧。除此以外,还有一类子女,可能他们没有物质方面的优势,但是他们会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照顾父母,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无法评定哪一种就是绝对正确,哪一种就是缺妥当的。可能把这两种结合起来会更好一些,给予父母物质和感情的双输出,让他们不因生活本质、柴米油盐而发愁,也不因孤单寂寞,空虚冷清而失落。孝顺父母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父母是最亲的人。如果父母对子女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子女却不孝顺他,只能说这个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子女对父母尽孝一定不能够愚孝,不能什么事不经考虑就义无反顾的一头栽进去做。孝是不能没有原则的,出发点必须是为了对方好的。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拱伏无违地屈从,容忍他们做没有道德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一点从古代就被人提出来了,所以我们得谨记于心。 这么多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首先它可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从个人来讲,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