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分析

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分析

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分析

中国古典戏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粹,规整的曲牌、婉转的曲调、优美的唱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戏剧文化,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在我国所有戏剧种类当中,昆曲又独树一帜,被尊为我国戏曲的活化石,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创作于明代,它的作者是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称的中国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运用诗意的笔触,生动的描绘了名门闺秀杜丽娘和文质彬彬的书生柳梦梅的生死恋情,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冲破社会阶级藩篱、追求幸福、渴望自由的精神。加之《牡丹亭》文字水平精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代戏剧典籍中的精品,从文学艺术角度对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自1939年起,我国开始有译者着手进行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工作,目前比较成熟的译本有1980年汉学家白芝出版的全译本;中国翻译家张光前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全译本;我国注明翻译家汪榕培千禧年出版的全译本;随后许渊冲父子也出版了《牡丹亭》的全译本。

一、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的一般过程

在我国古代,涌现了大量文史经典著作,灿若繁星的典籍作品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些作品放在现代来看,仍然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近年来,国学典籍的英译

1/ 7

事业发展愈发顺利,作为国学典籍分支之一的戏剧典籍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相比于诗词而言,更加反映世情,篇幅更长、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其中《长生殿》、《西厢记》、《琵琶行》、《牡丹亭》、《桃花扇》并称为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五大名剧。这些戏剧典籍既有诗词的文采雅致,又能作为古代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若能对它们进行适当的翻译,将其传播到更广阔的事业,我国古代的戏剧典籍势必能够发挥更大的光和热。一般来说,戏剧典籍的英译需要遵循以下过程:

首先翻译者需要对戏剧典籍的内容做到深刻理解。比如对戏剧典籍《牡丹亭》的翻译,并不仅仅要翻译出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生死相依、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翻译出这部作品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那种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以及真情至上跨越生死的信念。昆曲《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本是江南女子、名门闺秀,为何能够在梦中一见柳梦梅后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桎梏相许终身,这些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有關的内容都需要翻译者有透彻深刻的理解。

其次需要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差异,做到中文与英文,文言文与现代文字之间语义的转化和填补。《牡丹亭》当中除了介绍性的文字,就是一个个曲牌名串起了整个故事,中国古代文言文当中有大量省略、倒装、互文的用法,这些修辞手法无疑给翻译增

2/ 7

加了难度。为了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译者需要对文言文和现代书面语都有很深的了解,然后才能将翻译成现代书面语的戏剧再度翻译成为英文。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尽力填补那些中国人比较了解的背景性描述,比如《牡丹亭》当中的故事发生的历史朝代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才能够使外国读者在阅读时较为顺畅。

二、中国古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音韵英译研究

(一)英语与汉语中音韵差异的比照

由于所属语系的不同,英语和汉语的诗歌创作在音律、韵律和声律上有着显著差异。首先英语、汉语两种语言从发音方式上来看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语音系统,发音有着本质的差别,导致了音律创作模式和节奏划分都不一样。我国古代汉语中的诗词中的词语都是单音节词,单音节词辅以不同的声调起伏构成平仄变化,基本不会有很长的句子,且一般句末会押韵,对于中国古代诗词来说,字数就是音节词数;英语则不同,英语当中每一个词基本都是多音节词,一个多音节词由多个单词构成,英语中诗歌的抑扬顿挫是通过单词词尾轻重音的变化更迭交替来体现的,因此我国古代戏剧典籍在翻译时,单词的选择又显得更为重要,这和小说翻译有很大不同。

其次,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变化不仅起到朗朗上口的作用,还能够代表不同的含义,声调组合变幻进而产生韵律,这是汉语

3/ 7

语音美感的独特之处。汉语的声调分类也很细,平声仄声之下还有更细致的阴平声、阳平声划分,中国诗歌的创作的定式组合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韵律变化。英语则是语调语言,更加重视的是句子整体的语调变化,升调、降调能够表示不同的情感和句子类型,因此英语在汉语母语的人听来会显得“饶舌”。在中国古诗词向英文诗词的翻译过程中,对中国声韵变化所形成的那种语言的张力的转化和翻译,难度极大,能够自然的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对于译者的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此外,英语与汉语一种是字母文字,一种是单字,两种语言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押韵的模式也不同。汉语拼音一般是辅音直接加元音,构成一个完整汉字的读音,因此元音结尾,通常就押尾韵;与之相对,英语单词的发音要复杂的多,既有简单的单元音的单词,还有复杂的辅音元音再加辅音元音的单词,因此英语词语的押韵模式要比汉语押韵组合方式复杂的多。根据学者候维瑞的统计归纳,英语押韵模式共有六大类:押头韵、谐元音押韵、谐辅音押韵、倒末押韵、排韵、末韵,押韵的形式又分为行际押韵和行内押韵,这些复杂的押韵种类和方式构成了中英文诗歌各自独特的音韵美。

(二)戏剧典籍《牡丹亭》中音韵的翻译技巧

音韵铿锵是戏剧表演荡气回肠的一个主要原因,富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的韵文让戏剧表演从实际生活中升华出来,为戏剧所需

4/ 7

的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烈的情节冲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再将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进行翻译时,音韵的翻译难度非常高,如何在翻译以后,仍然能够保持原来的节奏感和韵律、仍然能够通过节奏和韵律转变来凸显情节变化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古典戏剧中,作家还要根据曲子的韵部进行填词工作,音韵在中国戏剧文本当中承担着独一无二的作用,那么究竟在英文翻译过程中,如何保持中国古代戏剧典籍《牡丹亭》当中韵律的有效转化呢,笔者通过对以往文献所做的研究,总结了以下三种音韵翻译技巧。

首先是以韵译韵的翻译技巧,在《牡丹亭》现有的多个英译版本当中,以韵译韵是许渊冲版本的显著特点,许渊冲先生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着很深的造诣。早年他就提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需要遵循“意美、音美、形美”的三个原则,尤其是音美,在诗歌翻译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以许渊冲先生对《牡丹亭》第一出当中的《蝶恋花》的翻译为例,原唱词是: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曲牌名《蝶恋花》本身的规定曲牌是六十个字,共十句,采用末尾押韵的形式,押的是拼音中的“u”韵,而且声调为仄声,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力做到音美和形美,将《蝶恋花》唱词翻译为No longer busy,I live at leisure,Thinking over where I can find pleasure……许渊冲先生的译文首先从形式上保留了十句的曲牌,但是囿于英语和汉语的

5/ 7

语音变化的不同,英译版本《蝶恋花》押韵不再是每句的尾韵,而是变成了隔一行押韵或者两行押韵一次,这样的话,英文版本的读起来仍然能够朗朗上口,铿锵和谐、明快悦耳。

第二种翻译技巧是直接以节奏翻译代韵律翻译,更加灵活。在过去的多个《牡丹亭》英译版本中,采用这种翻译技巧的汉学家白芝的译本,他在翻译《牡丹亭》的过程中,没有可以追求规律性的每一句或者每隔几句的押韵方式,基本是自由的翻译,没有像中国古典诗词那样着重末尾押韵。但是,押韵用的不多不代表就忽视了中国古典戏剧当中强调的节奏感,戏剧语言的音乐性不仅体现在音韵美上,还体现在节奏变化上,白芝的译本相比于许渊冲,就更加重视通过英文语句整体的声调交错成的抑扬顿挫来塑造每一曲牌的节奏上的跌宕起伏。对于英语而言,单词的重读,句子的音调都是影响文章节奏变化的元素,英文诗当中,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排列变化构成了英文诗体的格律美,不同的格律变化形成了英文诗体的规则和节奏。以白芝对《牡丹亭》的翻译为例,比如这句话“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白芝就将这句话译作“biref dream,long dream,still A dream;this year,next year,when is the year?”利用反复出现,多次重复的技巧,保留了汉语唱词的感叹伤怀之情,又增强了这句话的节奏感和戏剧性。作为一名西方汉学家,白芝本身与中国译者所受的审美价值体系影响就不同,语言环境也有巨大差别,因此

6/ 7

从白芝和许渊冲的翻译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英语母语者在翻译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更注重强调对节奏的翻译而不是原文音韵的保留,他会以英语语言习惯为主,更注重宏观上主题的把控。

三、结语

中国古代戏剧典籍的翻译需要译者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语言背景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一方面古典戏剧翻译本身就比现代文学翻译有着更高的难度,另一方面,戏剧翻译以后,需要搬上舞台进行表演,要求台词能够在瞬间吸引观众注意,这就对译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好的翻译作品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不断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获得佳作。与此同时,文化的对外传播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跨国界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唯有加强对我国古典戏剧文化内涵的打造和做好宣传工作,才能真正帮助我国传统戏剧走出國门、走向世界。

7/ 7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 Introduction: Chinese culture is rich and diverse, with a long history that dat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is its literature, which includes a vast collection of classical texts known as "典籍" (diǎnjí). These text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philosophy, history, poetry, and more. Translating these cultural treasures into English is crucial for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sharing Chinese wisdom with the world. In this text, we will explore the standard format and guidelines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into English. 1.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Before start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text surrounding the text. This includes knowledge of Chines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literary traditions. Familiarize yourself with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the text was written, the author's background, and the societal influences that shaped the work. This understanding will help you accurately convey the intended meaning and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in English. 2. Accuracy and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When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it is crucial to prioritize accuracy and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tex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uthor's style, syntax, and word choices. Strive to retain the original meaning while adapting it to the target language. Avoid adding personal interpretations or biases that may distort the author's intentions. A faithful translation will preserve the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allow readers to experience the beauty and depth of Chinese culture. 3. Language and Style: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into English requires a mastery of both languages. The translator should possess a strong command of Chinese and English

白芝的《牡丹亭》英译本序言中的术语翻译解析

白芝的《牡丹亭》英译本序言中的术语翻 译解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翻译是一项对于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Catford,1991),而术语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冯志伟,1997)。据1987年的统计,翻译全部时间的75%是花在术语翻译上(Гринёв,2008,见郑述谱,2012)。出色的翻译,必然要处理好原文中的术语。国内外语类15种核心期刊(2000-2011年)发表的有关术语翻译研究的文章在整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文学术语翻译研究备受冷落现象极其明显(陈智淦,王育烽,2013)。随着《牡丹亭》走向世界,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愈加深入,他们之间的交流不畅就愈加明显。目前西方译者对国外《牡丹亭》研究论著汉译并不多见,国内也只有2013年徐永明和陈靝沅合作出版的《英语世界的汤显祖研究论著选择》(译文集)等少量实践。为了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汉学研究的交流,笔者选用西方汉学家白芝的《牡丹亭》英译本(第一版)序言为研究题材,探讨国外汉学研究论著中的术语汉译。 一、术语的定义和术语类型的特点

1.术语的定义。加拿大学者Rondeau(1985)认为:所谓“术语”在本质上就是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所定义的语言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的语言统一体。英国术语学家Sager(2004)认为:术语可表示构成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空间中特定概念实体、属性、活动或结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0112—95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规定:术语是专业领域中概念的语言指称。从以上术语的定义可以看出,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文章都会涉及到该专业领域特有的概念,这些概念的语言指称往往是由特定的语言词汇(即:该专业的术语)来表达的。 2.文学评论术语特点。汉学家白芝所译的《牡丹亭》(第一版) 著的序言涉及了大量文学评论术语,这些文学评论术语由浅及深,涵盖层次广泛,涉及修辞、题材以及理论三个层面。例如:修辞层面:metaphor(暗喻),pun(双关)等;题材层面:autobiography(自传),Romantic comedy(浪漫喜剧)等;理论层面:the new humanecurrents of thought (人文主义新思潮),transcendent(超验精神)等。 3.戏剧术语特点。《牡丹亭》中不乏大量戏剧术语,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戏剧术语大多具有多义性。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1997),

许渊冲、许明英译《牡丹亭》分析

许渊冲、许明英译《牡丹亭》分析 中国古典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极富魅力的艺术表演形式历来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牡丹亭》是16世纪中国杰出戏曲家汤显祖 的代表作。该戏曲共五十五出,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1 《牡丹亭》第一出《标目》的组成结构 明清传奇分“出”,“出”相当于西方戏剧的“场”,也等同于元杂剧中的分“折”,是划分明清传奇的基本结构单位。《牡丹亭》便有五十五出。“出”作为一个单位是由出目和戏文组成。出目为每出的题目,戏文是传奇戏剧文本的正文,由曲词、宾白和“介”三个部分有机地组合到一起。《牡丹亭》第一出《标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蝶恋花]说明了该剧的创作缘起;第二部分[汉宫春]为本剧的剧情梗概;第三部分为四句下场诗。 2 《牡丹亭》第一出《标目》的英译本比较 2.1 曲牌[蝶恋花]的翻译 原文:[蝶恋花] 汪译:(To the tune of Dielianhua)许译:(Singing to the tune of Butterflies in Love with Flowers) 曲牌是曲谱的名称,汪采取音译的方法,将“蝶恋花”音译为Dielianhua, 并补译了“To the tune of”,点出了“蝶恋花”是一曲调。许采取的是意译加补译的方法,补译了“Singing to the tune of”并将“蝶恋花”译为Butterflies in Love with Flowers,通过首字母大写点明了Butterflies in Love with Flowers是一专有名词,是下面演员演唱的曲调。汪译和许译的这两翻译方法都能够使读者明白“蝶恋花”是一曲调。但是如果在翻译“蝶恋花”时,单纯的使用直译的方法译为:Butterflies Kiss Flowers,且不做任何注解,这样一来很容易引起读者的不解, 1

从英译《长生殿》解读翻译中文化的转化

从英译《长生殿》解读翻译中文化的转化 摘要:由译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昆曲《长生殿》包含了许多文化内涵,他们在没有一个注释的情况下译出了这部长篇巨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夫妇二人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其折射的翻译思想,挖掘了他们这种思想的由来,并探讨了该方法的得失。 关键词:昆曲直译异国情调文化转化 《长生殿》是由清代文人洪昇写的的一部戏剧。它以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情爱为主题,其用词融情入语,一唱三叹。洪昇在撰写时一力求雅,“凡史家秽语,概删不书”。音律也极为讲究,“审音协律,无一字不慎也”,昆曲的轻柔婉折和江南丝竹,加上帝王的情爱故事,《长生殿》在康熙年间红极一时,尤被士大夫阶层所喜爱。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以翻译古典文学,传播中华文化遗产扬名译界。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历朝历代,各种题材,他们无所不译,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翻译中以忠实为第一要义,“以忠实的翻译’信’于某种文化精神。”(陈宏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看《孔乙己》英译文的艺术成就”,2002年第二期)他们的这种翻译原则在《长生殿》的英译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 译本赏析 中国的传统戏曲“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无体不备”。《长生殿》也是如此。要把它译为英文,会涉及到许多文化转化问题。杨氏夫妇采取了多种方法。在此一一分析如下: 2.1直译法 例:欢赏,借问从此宫中,阿谁第一?似赵家飞燕在昭阳,宠爱处,应是一身承当。休让,金屋装成,玉楼歌彻,千秋万岁捧霞觞。(第一出《定情》) She will be the most happy from now on, Like the Lady Swallow of Han; All the emperor’s love will be hers, In a chamber of gold to live, In a tower of jade to sing, For ever and ever to hand him a brimming goblet of wine.

戏曲典籍英译过程与技巧

戏曲典籍英译过程与技巧 摘要:以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长生殿》译本为范例,研究典籍英译翻译过程:内容深度理解、语义初步转化与语义空缺填补,并探究译者在典籍英译分支——戏曲英译中的技巧运用。 关键词:戏曲典籍英译长生殿翻译技巧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美若瑰宝的文学作品凝结了古代文人的智慧与成就,若能走出国门,必将得到盛誉。典籍英译,这项年轻的文化事业,在近年来颇具蓬勃发展之势。但相比之下,戏曲典籍英译,作为典籍英译的一项分支,只吸引得较少的关注度。曲,较诗词经说之异处,便是前者更为归真而传情。归真,便是天然去雕饰,雅俗共赏;传情,即为曲词音韵相融,可壮阔豪迈,可清丽淡雅。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得戏曲与诗词经说相较而毫不逊色,若能翻译得当,这些文学苍穹中的星辰亦将在国门之外光辉灿烂。 《长生殿》、《西厢记》、《琵琶行》、《牡丹亭》、《桃花扇》并称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五大名剧。其中,清代戏曲作家洪昇,三易其稿,十年著成的《长生殿》,堪称明清戏曲中的奇葩,以其独特细腻的历史触感,清新悠长的音律词韵,在中国经典戏剧领域中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而久经流传。 以笔者拙见,戏曲典籍英译,应从其通俗易懂,文风流畅的特点出发,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翻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内容深度理解、语义初步转化与语义空缺填补。 一、内容深度理解 有学者提出,典籍英译首先应强调理解。“从源出语到目的语的转换要经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王宏,2009)。”此时,内容深度理解即相当于语内准换步骤。古典戏曲,作为中国典籍一个重要的流派,在英译过程中首要任务即为透彻解析原著。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广泛涉猎文籍,博览古今历史,先对原作产生宏观的认知感与把握度,同时深入字里行间,援引辞典,反复推敲钻研,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句法分析(Syntax Analysis)、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语境分析(Analysis of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及语用分析(Pragmatic Analysis)。请看下列英译: 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 Since I became Tang emperor I have ruled,This might realm, conferring royal favours. 先从字面上理解,端,玄端之服(谭帆,2004);冕,大冠,皆为天子服饰;山河代指指江山,国土。经过了词层面解析,便进入句法学范畴的分析:“山河

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分析

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分析 中国古典戏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粹,规整的曲牌、婉转的曲调、优美的唱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国极具特色的传统戏剧文化,一直以来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在我国所有戏剧种类当中,昆曲又独树一帜,被尊为我国戏曲的活化石,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创作于明代,它的作者是有“东方的莎士比亚”之称的中国杰出的剧作家汤显祖。《牡丹亭》运用诗意的笔触,生动的描绘了名门闺秀杜丽娘和文质彬彬的书生柳梦梅的生死恋情,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束缚、冲破社会阶级藩篱、追求幸福、渴望自由的精神。加之《牡丹亭》文字水平精湛,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古代戏剧典籍中的精品,从文学艺术角度对其的研究也层出不穷。自1939年起,我国开始有译者着手进行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工作,目前比较成熟的译本有1980年汉学家白芝出版的全译本;中国翻译家张光前一九九四年出版的全译本;我国注明翻译家汪榕培千禧年出版的全译本;随后许渊冲父子也出版了《牡丹亭》的全译本。 一、中国古代戏剧典籍英译的一般过程 在我国古代,涌现了大量文史经典著作,灿若繁星的典籍作品是我国古代文人墨客智慧和心血的结晶,这些作品放在现代来看,仍然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近年来,国学典籍的英译 1/ 7

事业发展愈发顺利,作为国学典籍分支之一的戏剧典籍在这样的背景下,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戏剧这种文学样式相比于诗词而言,更加反映世情,篇幅更长、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其中《长生殿》、《西厢记》、《琵琶行》、《牡丹亭》、《桃花扇》并称为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五大名剧。这些戏剧典籍既有诗词的文采雅致,又能作为古代寻常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若能对它们进行适当的翻译,将其传播到更广阔的事业,我国古代的戏剧典籍势必能够发挥更大的光和热。一般来说,戏剧典籍的英译需要遵循以下过程: 首先翻译者需要对戏剧典籍的内容做到深刻理解。比如对戏剧典籍《牡丹亭》的翻译,并不仅仅要翻译出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生死相依、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重要的是翻译出这部作品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那种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以及真情至上跨越生死的信念。昆曲《牡丹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本是江南女子、名门闺秀,为何能够在梦中一见柳梦梅后就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桎梏相许终身,这些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有關的内容都需要翻译者有透彻深刻的理解。 其次需要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差异,做到中文与英文,文言文与现代文字之间语义的转化和填补。《牡丹亭》当中除了介绍性的文字,就是一个个曲牌名串起了整个故事,中国古代文言文当中有大量省略、倒装、互文的用法,这些修辞手法无疑给翻译增 2/ 7

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跨文化研究跨越社会、政治、心理学、文学等诸领域。文学领域的跨文化研究成为新兴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跨文化交流由最初的“西学中心论”拓展到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了解中国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现状,采用有效途径英译并输出中国典籍作品成为增强中国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对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典籍”,据《辞海》和《孟子·告子下》以及《尚书》等书目的阐释具有两个涵义:一是古代重要文献和书籍,二是法典、制度。以《论语》这一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典籍作品已引起了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的国内外语工作者和国外知名汉学家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正在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而遵循什么原则、输出什么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典籍作品的翻译有着密切关系。因为译者主体性的差别会导致译本的多样性,而译本的多样性对文化输出目标群体意识的影响必然不同。典籍“翻译绝不仅仅是译者译得好与不好的个人的小事,它是关乎到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交流与发展的大事”(许钧)。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中国翻译词典》序言中指出:翻译是“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万应灵药”。把中华民族富有传统特色的文化精髓译成英语,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并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中国要取得长远发展,要在世界文化之林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因此典籍英译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典籍英译,建国以来已出版多套相关丛书,如由新闻出版署直接领导的《大中华文库》等。 https://www.sodocs.net/doc/9b19175343.html, 2.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典籍作品的英译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学界,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1)译本研究(包括单个译本研究和多个译本的对比分析,文体分析等);(2)译校出版感言研究;(3)典籍作品中关键词翻译的研究;(4)典籍作品跨文化研究。就研究视角而言,国内研究许多属于语言层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翻译中对等的实现。随着近年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人们的研究视角突破了语言层面,一些研究者也开始从外部因素来审视典籍作品英译阐释的多元性。然而,总体来讲,国内关于典籍作品的英译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多从某一具体角度,如语言层面或文化层面来审视译本,存在研究角度趋同,研究视野偏窄的现象。 国外对以《论语》为代表的典籍作品英译研究的历史较长,主要集中在汉学界,以译本序言中的评述、书评和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研究者多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语言、哲学、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对译本进行研究。因此,国外研究大都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分析也较为深入。例如,Ames,Roger T . & Henry Rosemont, Jr. (1998)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 Cheang, Alice W. (2000). The master's voice: On reading, 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等。《论语》的重要性使其在中西交流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自中西文化交流开始以来,《论语》便成为了西方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经典之一。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语》英译本是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的Confucian Analects。此后,翻译过《论语》的中西学者先后有Wliam Jennings(1895)、辜鸿铭(1898)、Arthur Waley(1938)、Ezra Pound (1951)、李天辰(1991)、Simon Leys(1997)、Edwa Slingerland(2003)等人。节译过《论语》的有林语堂(1938)、Lionel Giles(1943)、Thomas Cleary(1992)、丁往道(1999)、马德五(2004)、Brain Bruya(2005)等。 3.中国典籍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途径 翻译活动本身是译者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修养以及受到当时社会历史因素等大环境影响之下,对原文的主观上的解读和再创造,从

中国典籍英译赏析

《中国典籍英译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142030 课程英文名称:Appreciation of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英语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典籍英译赏析》是英语专业翻译方向高年级的选修课,本课程研究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技巧,通过赏析英译的中国典籍,旨在完善学生的翻译学科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口笔译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学修养以及语言艺术修养。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主要通过中国典籍英译赏析和翻译训练,使学生逐步提高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技巧,具备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并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知识要求: 1.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2. 熟练掌握英语翻译基本理论及方法; 3. 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较扎实的相关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能力要求: 1.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文学鉴赏能力; 2. 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5.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6.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的基本品质及实践能力。 技能要求: 1.初步了解中国典籍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 2.能翻译中等难度的中国典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3. 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实施说明 第六学期开设《中国典籍英译赏析》,教学时间为4周,每周4学时,总计16学时。 1. 教学方法; 本课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重视中国典籍英译赏析英译的理论与技巧及翻译实践训练,始终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2. 教学手段:本课程建议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多种手段开展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先修完《翻译理论基础》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 练习题的形式要多样化,中国典籍英译赏析的选材要广、知识点饱满。 2. 教学活动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实践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是书本理论知

典籍英译简明教程

典籍英译简明教程 《典籍英译简明教程》 一、引言 中国典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精髓。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典籍的翻译难度较大。因此,本教程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套简明易懂的典籍英译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典籍。 二、基本原则 1. 尊重原意: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原典籍中的文化意象和表达方式,避免过于直译,以免造成误解。 2. 流畅易懂:译文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易于读者理解。 3. 适度创新: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原典籍中的表达进行适当创新,以适应现代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常见技巧 1. 词义选择:根据英语读者的理解能力,选择恰当的英语词汇和词义。 2. 增词法:对于一些特殊文化意象和古汉语表达,可以适当增加解释性词语,帮助读者理解。 3. 省略法:对于一些不必要或难以理解的细节,可以略过不译。 4. 句式调整:根据英语表达习惯,调整句式和语序,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

四、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典籍英译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1. “三人行,必有我师” 译文:There will always be teachers among us if we walk with three or four others. 分析:此句采用增词法,增加了“among us”以使译文更加流畅易懂。同时,句式调整也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 “父母在,不远游” 译文:If your parents are alive, do not go far away for a long time. 分析:此句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典籍中的文化意象和表达方式。同时,也注意到了英语读者的理解能力,使用了简单易懂的词汇和句式。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The heavens move steadily and thus inspire us to persevere in our efforts to be like a noble person. 分析:此句采用了意译和适当创新的方法。通过解释“天行健”的含义,并使用“persevere in one’s efforts”这样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现代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The knowing is not as good as the passionate about it, and the passionate about it is not as good as the happy in it. 分析:此句采用了直译和增词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增加解释性词语“passionate about it”和“happy in it”,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京剧典籍《梅妃》英译研究

京剧典籍《梅妃》英译研究 作者:王希宝,王琢珏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6年第11期 王希宝1,王琢珏2 (1.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62;2.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文以程砚秋名剧《梅妃》来研究京剧典籍英译,论述其 英译原因,并以第十一场(别院中)为例对《梅妃》唱词进行中英对比分析,意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京剧典籍《梅妃》;英译原因;中英对比分析 doi:10.16083/https://www.sodocs.net/doc/9b19175343.html,ki.1671—1580.2016.11.048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11—0160—03 收稿日期:2016—07—05 作者简介:王希宝(1967—),男,辽宁开原人,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硕士。研究方向:翻译和戏剧戏曲学。王琢珏(1990—),女,辽宁开原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3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戏曲小说和翻译。 一、京剧典籍《梅妃》剧情简介 京剧《梅妃》由金仲荪1925 年编剧,程砚秋1928年9 月上演,是程派代表作品。该剧取材于唐人小说《江采萍传》。唐明皇李隆基选色征歌,高力士在江南访到江仲逊女儿江采萍, 深受宠爱,被封为贵妃;因她喜爱梅花,赐号梅妃,并特地建造了一座梅亭,但不久唐明皇又 得到了杨玉环,喜新厌旧。梅妃独居后宫,回忆当年相爱盛况,引起无限惆怅与哀怨,顾影徘徊,赋诗寄意,但唐沉迷于杨玉环,对梅妃不理不睬,终于被遗弃。安禄山造反,唐明皇仓皇 入川,梅妃死于乱兵之中。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唐明皇回到宫中,一天偶到梅亭游玩,突然想 起梅妃,感伤中慢慢睡去,梦中与梅妃诉说离情,醒来是一场梦,惆怅唏嘘,回宫而去。 二、京剧典籍《梅妃》英译原因 京剧《梅妃》自诞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如果把这部典籍译成英语,让世界人民了解 和欣赏,程派艺术影响力将有深远意义,文本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挖掘是翻译此剧的主要原因。 从文本上看,《梅妃》是个载歌载舞的宫廷戏,也是具有浓郁程派风格的历史悲剧,全剧 大背景依托于唐朝“安史之乱”,剧中表现了女主人公江采萍在封建宫闱中的不幸遭遇,抨击 了专制帝王的薄幸无情。梅妃孤傲的性格决定了她的悲剧人生,她是个才女,写下了《楼东赋》以解心中烦闷,“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妒色庸庸,妒气 冲冲,夺我之爱,斥我于幽宫。”她的幽怨气质造就了她抑郁的性格特征,如果说杨玉环的出 现和唐明皇的背信弃义导致了她的不幸,那么她个人内心的情感纠结也是她的悲剧成因之一, 所以梅妃这一人物形象是极其复杂的,她的心灵世界里充满各种矛盾和宣泄,有彷徨、不满, 然而更多的是无奈、忧愁和哀怨。 从艺术上看,程先生为了准确表现这个悲剧人物,在唱腔安排上独具匠心。“下亭来只觉 得清香阵阵”【西皮二六转快板】,欢快流畅,表现了梅妃见唐明皇的喜悦心情;两段【南梆

从青春版《牡丹亭》英译本比较看戏曲舞台英译标准

从青春版《牡丹亭》英译本比较看戏曲舞台英译标准 作者:薛婧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1期 【摘要】《牡丹亭》是中国古典浪漫文学的一座高峰,四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编剧和导演对其进行改编和扮演。在中国传统戏曲逐渐回温的浪潮中,由白先勇等人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中海外演出尤为引人注目。本文以李林德教授翻译的青春版《牡丹亭》英文剧本为例,就剧本核心词、特色词、效果词与白之及汪榕培教授的全译本做了对比,探讨了戏曲典籍英译的标准,得出戏曲典籍英译,需要做到句子简短;语言简单、通俗、直接,便于海外观众理解,同时又要保留传统戏曲的趣味与美。 【关键词】典籍翻译;青春版牡丹亭;牡丹亭英译;戏剧翻译;译本比较 中图分类号:H159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008-04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以杜丽娘和柳梦梅这对才子佳人瑰丽奇幻的爱情传奇故事而传世,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的一座高峰。故事讲述了二人梦中相见并相爱,杜丽娘梦醒伤情而亡,死后幽魂寻郎,柳梦梅开棺救其还生,二人终成眷属。“《牡丹亭》自问世以来,有全本、缩编本、折子戏等多种文本,递相演出;宫廷舞台、厅堂家乐、草台戏班,全面开花;昆弋花雅,此起彼伏。它的演出,四百多年几乎不曾间断。”(江巨荣,2015,19)这其中以昆曲《牡丹亭》闻名于世,至今余音袅袅。2004年白先勇携手华玮、张淑香、辛意云等文学家以“青春和爱情”的名义将其精心改编为青春版《牡丹亭》,让《牡丹亭》“还魂”,昆曲“重生”。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4月底在台北举行首演以来,十几年间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无论在剧院还是在校园,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海外演出的成功更加证明了青春版《牡丹亭》的价值, 2008年于英国伦敦首演后,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的剧评举足轻重,剧评人唐诺·胡特拉(Donald Hutera)说道:“本质上这是一堂美极而又奇异的景观,苏州昆剧院的演出如此专注的艺术水平,我看完第一场深感看到这出戏是一种荣幸。”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外的成功离不开其精彩的英文剧本,研究李林德的英文译本对于当前中国典籍,尤其是戏曲典籍的英译和外传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通过与其他英译本的比较来分析李林德译本的翻译策略,并总结戏曲舞台英译的标准。 一、戏曲翻译及《牡丹亭》英译现状 戏剧翻译长久以来都处于翻译研究的尴尬领域,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将戏剧翻译比喻为“迷宫”,(Susan Bassnett,2001,19)道出了戏剧翻译的复杂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中心

中国戏剧典籍译介探究——以《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为 中心 《牡丹亭》是元代文学家汤显祖创作的一部代表作品,以其 浪漫唯美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道德沉思而享誉中外。然而,由于 其古文表达方式与西方戏剧传统的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临 着许多挑战。 起首,翻译《牡丹亭》需要兼顾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 语言上,古汉语和英语具有根本性的差异。古汉语追求简练和意 象的表达,而英语更重视主谓宾结构和逻辑性。因此,译者需要 在表达方式上寻找平衡点,既要保留原作的意境和风格,又要让 英语读者易于理解。 其次,翻译《牡丹亭》需要充分思量受众的接受程度。西方 读者对于中国戏剧典籍的接触并不深度,他们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以及戏剧表现方式缺乏了解。因此,译者需要通过 注释和补充说明,援助读者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干系和文化内涵,以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爱好。 然而,在对《牡丹亭》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也存在一些误区。有些译者追求忠实于原作,过于保留原文的形式和结构,导致英 译版的语义混乱和乏味。另一些译者过于重视西方戏剧的逻辑性,倾向于删减原文的修辞和想象力,导致英译版缺乏古典戏剧的韵 味和魅力。因此,在《牡丹亭》的英译中,需要译者恰当平衡原

文与译文之间的干系,既要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和意境,又要满足现代英语读者的阅读需求。 此外,《牡丹亭》的英译在对外传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英译版的出版,使得西方读者对中国古代戏剧作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增进了两个文化之间的沟通。同时,英译版也为中国的戏剧家和翻译家提供了借鉴和进修的机会,增进了中国戏剧的创新和进步。 总之,对于中国戏剧典籍的译介探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推广中国优秀的戏剧文化,也为中外文化的沟通搭建了桥梁。《牡丹亭》作为其中的典型作品,其英译与传播历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将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中国戏剧典籍的翻译与探究,让更多的人能够观览和了解中国戏剧的魅力综上所述,对于中国戏剧典籍的翻译与传播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译者需要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恰当平衡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干系,以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牡丹亭》的英译不仅有助于西方读者深度了解中国古代戏剧,也为中国戏剧的创新与进步提供了借鉴和进修的机会。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广中国优秀的戏剧文化,还在于增进中外文化的沟通。将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中国戏剧典籍的翻译与探究,以让更多的人观览和了解中国戏剧的魅力

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语戏剧 对白英译中的应用

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语戏剧对白英译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汉语戏剧对白的特点和英译原则,从文风对等、语言对等及文化对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英若诚和霍华两个《茶馆》英译版本中对白的译文,提出:戏剧对白的翻译应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以观众的反应为出发点,寻求最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翻译。 标签:、《茶馆》;对白英译;功能对等 一、引言 戏剧对白是指戏剧中角色之间的对话,有别于独白和旁白。但同戏剧独白和旁白一样,戏剧对白具有表意功能,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剧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戏剧的灵魂;又因其属于文学语言,所以能创造出艺术美感。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拓宽,许多优秀中文戏剧,如《茶馆》、《家》、《雷雨》等,纷纷被译介给西方读者。这些译本不仅有助于中国文化对外发扬,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戏剧界的交流、研究和学习。然而,尽管有大量优秀作品产生,但是对于戏剧翻译的理论研究却鲜有问津。孟伟根(2012:11-13)指出,“国内几乎没有戏剧翻译理论的专著,戏剧翻译者通常只是根据个人的翻译实践在译作的前言或后记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翻译原则和观点。”而“近年来,国内对戏剧翻译研究领域的关注逐渐多了起来”,这表明,戏剧翻译的理论研究地位日渐提高。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专著《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1964)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并于1986年将其发展为“功能对等”理论。他指出,所谓“动态对等翻译”,就是“最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翻译”,该理论区别于“形式对等翻译”所关注的源语形式和内容,强调目标语读者的反应,即寻求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由于戏剧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将译文呈现给观众,因此“功能对等”理论对戏剧翻译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老舍话剧《茶馆》的两个英译版本—英若诚译本和霍华译本,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两个版本对白翻译中的应用,以期对今后汉语戏剧对白英译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汉语戏剧对白的特点和英译原则 “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既有一般文学语言的共性,也有戏剧语言的特殊性”(胡显耀等,2009:261)。戏剧的文学性要求戏剧对白具有较高的艺术韵味和审美情趣。而其特殊性的存在是由于戏剧是供演员演出的文本,具有可表演性。戏剧对白作为戏剧角色间的对话,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演的内容,因此具有精炼和口语化的特点。同时,戏剧对白还可以表现人物性

传神达意:评《蜀相》英译

传神达意:评《蜀相》英译 作者:左畅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17期 摘要:翻译家汪榕培先后完成了《陶渊明集》、《邯郸记》、《苏剧精华》等译著,并赢得了国内外普遍认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汪榕培提出了“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本篇结合《蜀相》的英译,从“传神”和“达意”两个方面,对《蜀相》英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蜀相;传神达意;分析学习 从古到今,国内外著名翻译家对翻译标准众说纷纭,其中国外的有尤金·A·奈达(EugeneA.Nida)的“对等”和“等效”原则,泰特勒(A·F·Tytler)的三原则,西奥多·塞弗里(Theodore Savory)的十二原则,国内的有马建忠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三原则,钱钟书的“化境”等。 汪榕培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易经》、《英译诗经》等大量译著,其中多篇译作均已入选《大中华文库》。此外汪榕培也撰写了不少典籍英译的论文,出版了专著《比较与翻译》和《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国内外学者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许。汪榕培基于大量的典籍英译实践,提出了“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得到普遍认可与接受。 讨论译诗标准的著作汗牛充栋,论述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制订了各自的准则。笔者认为,倘能做到‘传神达意'就可以算是上好的译作了。 一、论传神 “传神”一词在《道山清话》中有记载,昔人有令画工传神,以其不似,命别为之。既而又以不似,凡三四易。画工怒曰:“若画得似,复是甚模样?”从前,有一个人让画师给他画一张传神的像,因为画得不像,就叫画师另画一张。后来因为画得不像,又叫画师改了三四次画稿。画师生气地说:“要是画得真像了,那要成个什么样子!”后人用这则寓言说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强调形神兼备,不但要求画得像,还要画出神情和精神。可见,形与神,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偏废。 (一)形似 汪榕培在《比较与翻译》一书中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来解释“传神”的。 形似主要是指诗节的数目,长短,节奏和韵律等相似。就译诗而言,应该以诗译诗,而就戏剧而言,要以戏剧译戏剧。从形式方面,译诗的诗节行数,诗行长度,节奏,韵律都能相同或相似自然是最理想的。但具体实践中,形似的实现也绝非一件易事。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闲情偶寄》英译本

从文化语境角度分析《闲情偶寄》英译本 作者:骆韵怡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1年第01期 内容摘要:正确解读经典,做好经典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经典。本文选取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的“密针线”,以文化语境理论作为指导,分析“密针线”的英译文,尝试探讨译者如何做好典籍外译,以及李渔所提出的“密针线”这一戏曲创作原则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启迪。 关键词:典籍外译“密针线” 文化语境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其代表作《闲情偶寄》总体分为八个部分。其中,词曲部记述了有关创作戏曲艺术剧本的理论,是中国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的瑰宝。李渔在词曲部强调结构的重要性,而“密针线”为其中一原则。翻译中国经典,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密针线”英译本,本文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探讨典籍外译的过程。 1.文化语境理论 翻译分为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Jakobson,1971),而典籍外译同时涉及前两类。Hall(1976:39)首次提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绝大部分高语境文化的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者内化于个人,真正要表达的意思通常不会清晰地编码到讯息中,而是隐藏于其后。而低语境文化的信息大多存在于清晰的编码中,其意思直接可从文字或言语中获取。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而美国则为低语境文化。 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意思多数要依赖语境,只有将语境考虑在内,信息的解读才能完整、准确(Hall,1976:86)。因此,翻译不只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将文本置于语境中进行考量。典籍外译第一个阶段是语内翻译,由古代汉语过渡为现代汉语。典籍创作年代与我们相距甚远,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更与现代社会有着极大的差异,有些历史事件难以考究,说法也不一定统一,再加上古代的语言表达不同于现代,包括词汇、句法等,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古代汉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李国庆;宋燕青,2018)。因此,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虽都为中文,其语境的高低程度不同,很多时候会出现分歧,恰当的解读并非易事。这意味着语内翻译的难度不容小觑。但无论如何,典籍的语内翻译这个过程都是实际存在的,或以实际的文字文本这样的形式存在于外部世界中,或以“后源语文本”的形式存在于译者的头脑内(黄国文,2012)。 语际翻译面临着两种文化的冲击,两者的差异势必带来翻译的困难。高语境文化的汉语,其传递的信息储存于社会文化环境和话语交流的情境之中,属于意合语言。汉语不存在从句,话语大多依靠意义构建起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称为“竹节句”。而低语境文化的英语,其成员交流时直接而明确地表达信息,属于形合语言。英语有主从句之分,也更多地使用连接词来表

相关主题